[爆卦]氣體分壓定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氣體分壓定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氣體分壓定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氣體分壓定律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Mina's makeup notes & thing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最近越來越多的朋友詢問蔡凱喻醫師,關於潛水過後出現的身體不適,以及潛水的注意事項 蔡醫師在此把潛友們常見的問題列出來,提供可能的原因給大家參考喔 對於不懂潛水的朋友,潛水其實包含常見的3種方式: 分別為浮潛(snorkeling),背氣筒的水肺潛水(SCUBA diving),跟不背氣...

  • 氣體分壓定律 在 Mina's makeup notes & thing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7-25 13:03:07
    有 2 人按讚


    <蔡醫師的潛水小教室>

    最近越來越多的朋友詢問蔡凱喻醫師,關於潛水過後出現的身體不適,以及潛水的注意事項
    蔡醫師在此把潛友們常見的問題列出來,提供可能的原因給大家參考喔

    對於不懂潛水的朋友,潛水其實包含常見的3種方式: 分別為浮潛(snorkeling),背氣筒的水肺潛水(SCUBA diving),跟不背氣筒的自由潛水(free diving)

    應該要知道的幾個物理原理:
    1. 水壓的變化: 一般來說是每下潛10公尺,壓力會增加一大氣壓,算是滿急遽的壓力改變喔。
    2. 波以爾定律: 在固定的溫度下對氣體施加壓力,氣體的體積與壓力成反比,這就造成身體的空腔在下潛的過程中容易造成擠壓傷(barotrauma),身體有哪些空腔呢? 包括中耳,內耳,鼻竇,牙周,喉與氣管,肺部,以及腸胃等等。
    3. 亨利定律: 氣體在液體裡面的溶解度跟氣體的壓力成正比,因此在水肺潛水的朋友會遇到潛越深,各種氣體的溶解度都會增加,包括氧氣,氮氣,氦氣等等。這會造成氧中毒,氮迷醉,跟上升時未做適當的減壓停留而造成減壓病(潛水夫病)等等問題。
    接下來就依各種常見的問題來做解答

    潛水後耳朵痛: 這大概是初學者最常遇到的問題,甚至某些老手都偶爾可能碰到
    我們耳膜以內的空腔叫做中耳,中耳的壓力是經由鼻腔最後方的鼻咽部側邊的耳咽管開口與它相連調節。如果因為長期的鼻過敏,鼻中膈彎曲,感冒,鼻竇炎,鼻息肉,鼻咽部的腺樣體肥大,都可能使得耳咽管功能不佳,而在下潛水壓上升的過程,無法有效打開耳咽管使氣體進入中耳平壓,進而造成中耳擠壓傷。中耳擠壓傷依程度可以從輕微的耳膜紅腫,到中耳積水,出血,中耳炎,甚至耳膜破裂等等。會出現這種狀況也可能跟本身平壓技巧不熟練,像是水肺潛水常用的閥式平壓(Valsalva maneuver)跟自由潛水的法蘭左平壓(Frenzel Maneuver)技巧不對。出現中耳擠壓傷或是平壓困難,建議給耳鼻喉科醫師內視鏡評估鼻腔以及耳咽管的狀況,並且接受耳壓檢查來確認嚴重程度。與中耳擠壓傷不同,更嚴重的內耳擠壓傷則會造成聽力喪失以及耳鳴,頭暈的狀況,這是急症,必須盡快交給耳鼻喉科醫師處理。與其相似的狀況則為內耳減壓病,這兩者治療的方式截然不同,必須交由有經驗的醫師判別。

    潛水後流鼻血: 這也是很常碰到的問題,有的教練會跟學員說是因為捏鼻子太大力所造成,其實不然,除非你的鼻中膈前方黏膜很脆弱或血管很粗。不然多數還是來自於鼻竇擠壓傷造成的出血,或中耳擠壓傷之後血液從耳朵經由耳咽管流至鼻腔居多。

    潛水過後頭痛: 有幾個常見原因1. 鼻竇擠壓傷造成的頭痛,依不同部位的鼻竇而不同,例如額竇痛在前額,上頷竇痛在臉頰,篩竇痛在眼窩,以及蝶竇痛在後腦等。2.壓力性頭痛: 是一種源於肌肉的痛,常見於在水中過於緊張,用力咬嘴出力所造成。3. 二氧化碳在血中濃度過高,引起腦部血管擴張而引發的頭痛,類似偏頭痛。4.減壓病引起的頭痛,多會合併減壓病的其它症狀。

    潛水過後頭暈:
    常見的原因包括冷水造成的內耳溫差反應(caloric response),雙耳耳壓不平衡造成的頭暈,內耳擠壓傷或外淋巴瘻管,氧中毒(1.5-2個大氣壓以上的純氧就可能發生),氮迷醉(水下30公尺時,氮醉程度相當於喝一杯馬丁尼,每多10公尺相當於多喝一杯馬丁尼),減壓病等等

    潛水過後吐血: 可能的原因有喉及氣管擠壓傷,或肺部的擠壓傷造成血胸。建議要去耳鼻喉科以及胸腔科檢查。

    潛水過後胸痛以及呼吸困難: 通常是肺部擠壓傷造成氣胸或是肺泡破裂造成的血胸,這是急症,須立即送急診治療。

    減壓病: 根據亨利定律,當一種在液體上的氣體的壓力下降時,該氣體溶於液體的量亦會下降。氮氣是一種溶解於人體組織及體液內的氣體。當身體暴露於壓力下降的環境時,氮氣會被釋放離開血液進入組織。若氮氣被逼離體液的速度太快時,氣泡會在身體內形成,造成減壓症的症狀,如皮膚發癢及皮疹、關節痛、感覺器衰弱、麻痺及死亡。因此必須注意適當的減壓停留,並且潛水過後當天不搭飛機(因為等於第二次減壓)。治療的方式為進入高壓艙中再加壓並吸純氧的高壓氧治療。

    淺水昏迷: 發生在自由潛水的時候,下潛時因為氧氣分壓增加而不自覺消耗過度氧氣,而在快速上升時因為氧分壓突然掉下來,造成腦部缺氧而暫時昏迷,算是一種黑視症(black out)

    蔡凱喻醫師
    耳鼻喉暨頭頸外科專科醫師
    高壓氧暨海底醫學專科醫師
    新店李亭鋒耳鼻喉科診所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61/81118

  • 氣體分壓定律 在 Taiwan Mountain 台灣山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7-08-11 14:09:34
    有 46 人按讚


    【飛機中的旅遊醫學 ~ 艙壓】

    飛機的巡航高度約在海拔7010~12498公尺,
    而《艙壓》卻保持在《1524~2438公尺》,
    這是為什麼呢?

    有人會說,直接加壓到和平地一樣就好啦!為什麼要用個一兩千公尺的高度呢?

    因為,要維持艙壓是需要耗費燃油的!航空公司老闆也不是吃素的,同樣的油量,一定希望讓飛機可以飛遠一點,這也無可厚非。

    那就會有人問到,那就把艙壓設定在3000-4000公尺的高度,那不就更省油了,不行嗎?

    這個就和高山症的發生有關了,還記得我們之前的投影片嗎?高山症的診斷基準是在高海拔 (>2500公尺),如果艙壓超過2500公尺,坐個飛機就得高山症!那航空公司應該賠不完吧?所以設個2438公尺,合理合理。

    最後,有些人會問到這關我什麼事?

    反正艙壓失壓了,上面的面罩就會掉下來呀....><"

    其實有以下幾個重點

    ◎ 氧氣濃度下降

    以艙壓設定為海拔2438公尺為例:
    正常人的血氧分壓 (PaO2),就會從95亳米汞柱掉到65毫米汞柱。
    用大家比較習慣的血氧飽和度 (SaO2) 來看,就是從98%掉到90%。

    所以對於一些有嚴重貧血、慢性阻塞性肺病,或是本來血氧濃度就低的旅客而言,這種變化是可能致命的。

    ◎ 氣體體積膨脹

    根據波以耳定律,因為壓力下降,體積就會上升。
    所以清境的洋芋片都鼓鼓的....(揍飛)

    如果有一些醫療管路置入的,就不能打空氣,而應該打水,以免膨脹後造成局部壓迫,形成組織的壞死。

    ◎ 氣體在血液中的溶解度下降

    這是潛水客一定知道的:
    減壓潛水後,要休息24小時才能坐飛機
    免減壓潛水,要休息12小時才能坐飛機

    根據亨利定律,壓力減少,氣體溶解度就變差;減水後因為身體餘氮量的問題,坐飛機可能讓潛水夫病發生。

    【結語】

    有朋友跟我說,坐飛機那麼久,不知道這些也沒事呀!是沒錯啦,可是知道這些,在飛機上沒有話題時,可以拿來殺一下時間,也是不錯啦!各位看官你說是吧?

    ※ 延伸閱讀:
    ﹝Medical issues associated with commercial flights﹞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9232708

    ﹝複習高山症 ~ 由此去﹞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

  • 氣體分壓定律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7-08-11 07:30:00
    有 192 人按讚


    【飛機中的旅遊醫學 ~ 艙壓】

    飛機的巡航高度約在海拔7010~12498公尺,
    而《艙壓》卻保持在《1524~2438公尺》,
    這是為什麼呢?

    有人會說,直接加壓到和平地一樣就好啦!為什麼要用個一兩千公尺的高度呢?

    因為,要維持艙壓是需要耗費燃油的!航空公司老闆也不是吃素的,同樣的油量,一定希望讓飛機可以飛遠一點,這也無可厚非。

    那就會有人問到,那就把艙壓設定在3000-4000公尺的高度,那不就更省油了,不行嗎?

    這個就和高山症的發生有關了,還記得我們之前的投影片嗎?高山症的診斷基準是在高海拔 (>2500公尺),如果艙壓超過2500公尺,坐個飛機就得高山症!那航空公司應該賠不完吧?所以設個2438公尺,合理合理。

    最後,有些人會問到這關我什麼事?

    反正艙壓失壓了,上面的面罩就會掉下來呀....><"

    其實有以下幾個重點

    ◎ 氧氣濃度下降

    以艙壓設定為海拔2438公尺為例:
    正常人的血氧分壓 (PaO2),就會從95亳米汞柱掉到65毫米汞柱。
    用大家比較習慣的血氧飽和度 (SaO2) 來看,就是從98%掉到90%。

    所以對於一些有嚴重貧血、慢性阻塞性肺病,或是本來血氧濃度就低的旅客而言,這種變化是可能致命的。

    ◎ 氣體體積膨脹

    根據波以耳定律,因為壓力下降,體積就會上升。
    所以清境的洋芋片都鼓鼓的....(揍飛)

    如果有一些醫療管路置入的,就不能打空氣,而應該打水,以免膨脹後造成局部壓迫,形成組織的壞死。

    ◎ 氣體在血液中的溶解度下降

    這是潛水客一定知道的:
    減壓潛水後,要休息24小時才能坐飛機
    免減壓潛水,要休息12小時才能坐飛機

    根據亨利定律,壓力減少,氣體溶解度就變差;減水後因為身體餘氮量的問題,坐飛機可能讓潛水夫病發生。

    【結語】

    有朋友跟我說,坐飛機那麼久,不知道這些也沒事呀!是沒錯啦,可是知道這些,在飛機上沒有話題時,可以拿來殺一下時間,也是不錯啦!各位看官你說是吧?

    ※ 延伸閱讀:
    ﹝Medical issues associated with commercial flights﹞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9232708

    ﹝複習高山症 ~ 由此去﹞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