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氣切管種類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氣切管種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氣切管種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氣切管種類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0萬的網紅麻的法課 - 邱豑慶醫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不想幫這位聯合重工的李大記者衝流量,所以不附上連結。 這篇文章的槽點太多實在吐不完。 很多麻醫看了都很氣憤,在生氣之前,我倒是建議一下大家冷靜一下,搞不好又是一篇外行記者製造出來挑撥分裂的文章呢。 文中幾大看似業內人爆料,其實卻充滿謬誤的錯誤,根本是外行人寫的文章。 防疫當頭,我們沒有內亂的...

  • 氣切管種類 在 麻的法課 - 邱豑慶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3-15 23:04:42
    有 2,304 人按讚

    不想幫這位聯合重工的李大記者衝流量,所以不附上連結。

    這篇文章的槽點太多實在吐不完。

    很多麻醫看了都很氣憤,在生氣之前,我倒是建議一下大家冷靜一下,搞不好又是一篇外行記者製造出來挑撥分裂的文章呢。

    文中幾大看似業內人爆料,其實卻充滿謬誤的錯誤,根本是外行人寫的文章。

    防疫當頭,我們沒有內亂的本錢,醫界應當團結,不要自亂陣腳。

    📌不易插管,使用「內視鏡導引插管」
    麻醉科不是最後一道防線。胸腔內科也會做支氣管內視鏡,急診每年在辦ACLS,訓練並考核醫師的插管能力,連麻醉科醫師也要去接受他們的考核,最後,外科手術建立呼吸道,氣切才是最後一道防線。

    📌被問這些問題會覺得被奚落,心裡很受傷?
    『為什麼病人要插管?』
    『你們試過了嗎?』
    『有打鎮靜藥物嗎?』

    『為什麼病人要插管?』這會決定我是否要使用RSI,要打那些藥物,那些藥物不能打。休克的病人我需要使用的藥物種類也不一樣。

    『你們試過了嗎?』被反覆試過多次的病人,可能喉頭軟組織會腫起來,被弄斷的牙齒在流血,這些都會影響到我插管要使用什麼工具,會不會影響視野,是不是要帶什麼插管武器到現場。

    『有沒有打鎮靜藥物?』記者大概要多讀點書,除了鎮靜藥物,其實我們比較關心打過肌肉鬆弛劑了沒,打了哪些藥,會不會讓病人不呼吸了,這都影響到我得評估還有多少時間可以把呼吸管插上。

    以上每個問題都關係著整個急救插管的決策,在跟死神爭分奪秒的戰場,插管的人不管是哪一科的醫師,他是指揮官,當然需要足夠的敵方資訊,才能建立合理的戰術,帶夠適當的武器。

    這些說法恰恰佐證了寫這篇文章的人的外行,如果記者想證明不是他製造出來的說法,我倒是很歡迎他口中那位『年輕內科住院醫師』出來具名討論交流一下,不過我很懷疑是不是真有其人啦。

    📌新冠肺炎?那是殺小?我只知道 #中國武漢肺炎。假定你聯合重工講的新冠肺炎,是指中國武漢肺炎好了。

    📌『中國武漢肺炎的病人都需要內視鏡導引插管』,不好意思,武漢肺炎的病人最建議的方式也不是內視鏡導引插管。詳情可以見麻醉醫學會的建議指引。

    📌院內最會用內視鏡的醫師我也從來不覺得是我或是麻醉科,雖然我不否認我自己覺得我技術還不錯。所以相對於其它公費生下鄉的學弟,或是替代役的醫師,我覺得我來插沒有問題啊,我早就跟院方說過,為了降低他們的風險,保護其它學弟妹,覺得有問題就叫我,我OK。

    📌內外科,或是其它科醫師,本來就是我們的同袍。這種粗糙的言詞就想要挑撥,實在太拙劣了。

    https://www.ftvnews.com.tw/API/MetaInfo.aspx?id=2019311U06M1
    哪一次緊急困難插管不是爭分奪秒?

    可以問問被我支援過插管的內外科醫師,有人覺得麻醉科很奚落,讓他們很受傷嗎?

    時窮節乃現,倒是一點也不錯。

    媒體人的風骨該拿出來,如果你有的話。

  • 氣切管種類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9-27 07:30:00
    有 74 人按讚

    【家庭醫學】~ 睡眠呼吸中止症

    睡眠呼吸中止症是常見的睡眠障礙之一。

    不過最近有兩個公司的廠護,都跟我說她們有睡眠呼吸中止,其中一位還已經使用正壓呼吸器治療!才真的很有感⋯⋯原來那麼多人有這樣的問題呀!

    〖流行病學〗

    根據研究,北美大約有「15~30%的男性」及「10~15%的女性」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

    不只成年人會產生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兒童、青少年也可能產生這種困擾;研究指出,在「1~5%的兒童」,患有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且以「2~6歲」最常見。

    〖種類〗

    ● 阻塞型:最常見的原因,以下討論的部分都是阻塞型。
    ● 中樞型:可能因為疾病所造成的
    ● 混合型:上面兩種都有

    〖症狀〗

    除了大家最常想到的打呼(不過打呼不一定有睡眠呼吸中止的問題,反之亦然。)

    其實還會影響很多部分:

    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也會造成胃食道逆流、夜間頻尿、記憶力差、早晨頭疼等。

    長期睡眠呼吸中止會造成慢性高血壓、代謝性問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並且因為白日嗜睡及注意力不集中常引發交通、工安事故。

    兒童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除了可能產生重複呼吸暫停、容易驚醒、尿床、張口呼吸等症狀,有時也會以疲憊或學習障礙、過動等症狀表現。

    之前也遇過一位是以過動來表現的,轉到醫院評估後,才確診是睡眠呼吸中止所造成。

    〖危險因子〗

    有強烈證據的:

    ● 年紀大
    ● 男性
    ● 肥胖
    ● 顱顏部及上呼吸道結構異常:
    在亞洲人中,肥胖反而不是最大的原因,而是結構異常造成。如:腺樣體腫大、扁桃腺腫大、骨頭結構問題。另外,這也占兒童睡眠呼吸中止的主因。

    證據力較不足:

    ● 抽菸
    ● 有家族病史

    〖檢查&診斷〗

    多從「睡眠症狀問卷」開始。

    問卷的內容,簡單的說就是在評量我們 (1)體重是否過重,(2)有無巨量鼾聲,(3)有無白日嗜睡。這三項問題如果有兩項是肯定的,就屬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高風險群,可以安排進一步的檢查。

    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診斷,基本上需要整夜的「睡眠多項生理檢查(簡稱睡眠檢查)」,才能確定診斷;整夜睡眠檢查雖然繁複,卻是較能精確診斷睡眠呼吸中止診斷的依據。

    (不過去醫院睡一晚,其實很難排到⋯⋯像之前林口長庚就排了半年多!)

    目前有設計簡易的篩檢性檢查,例如「脈動式血氧計監測」、「心率變異度監測」、「脈動式血氧計與呼吸氣流監測」、「脈動式血氧計、呼吸氣流、胸腹呼吸運動與心電圖監測」等可攜式檢查。

    這些檢查基本上比較簡單,比較容易施檢,不需要睡眠技師隨侍在側,也不需要和主電腦即時連線,因此可以讓受測者攜帶回家檢查。但是因為沒有同時監測腦電圖、眼動圖和肌電圖,無法判定受測者的睡眠期別,有雜訊時也無法即時研判訊號的可信性,也無法即時排除異常訊號,檢查的結果只能做為是否安排進一步檢查的參考。

    〖治療〗

    1. 減重,最有效的非侵入性治療方式。

    2. 戒菸。

    3. 側睡。

    4. 有鼻塞的人可以使用減輕鼻塞的藥物,有時可減輕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程度;若為鼻過敏造成,則應把過敏控制穩定。

    5. 睡覺時使用持續性氣道正壓呼吸器。(這是目前針對成人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標準治療方式。)

    6. 口咽整形手術(包含懸壅腄整形手術、扁桃腺摘除手術…等)。針對打鼾有較明顯的效果。在某些特定的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可以減輕發生的程度,而在少部分的患者則可以治癒,但復發率可能較高。

    7. 口腔牙套矯正器。可以減少打鼾及減輕睡眠呼吸中止發生的程度,而在少部分的患者則可以消除睡眠呼吸中止的情形。

    8. 顏面整形手術或氣切管手術。針對顱顏缺陷者為治療首選,但在其他非顱顏缺陷者,則為最後一線的治療方式。

    〖延伸閱讀〗

    小兒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evaluation-of-suspected-obstructive-sleep-apnea-in-children?sectionName=RISK%20FACTORS&search=overview-of-obstructive-sleep-apnea-in-adults&topicRef=7706&anchor=H2&source=see_link#H2

    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clinical-presentation-and-diagnosis-of-obstructive-sleep-apnea-in-adults?search=overview-of-obstructive-sleep-apnea-in-adults&source=search_result&selectedTitle=1~150&usage_type=default&display_rank=1#H3055109064

  • 氣切管種類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9-26 08:00:00
    有 74 人按讚


    【家庭醫學】~ 睡眠呼吸中止症

    睡眠呼吸中止症是常見的睡眠障礙之一。

    不過最近有兩個公司的廠護,都跟我說她們有睡眠呼吸中止,其中一位還已經使用正壓呼吸器治療!才真的很有感⋯⋯原來那麼多人有這樣的問題呀!

    〖流行病學〗

    根據研究,北美大約有「15~30%的男性」及「10~15%的女性」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

    不只成年人會產生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兒童、青少年也可能產生這種困擾;研究指出,在「1~5%的兒童」,患有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且以「2~6歲」最常見。

    〖種類〗

    ● 阻塞型:最常見的原因,以下討論的部分都是阻塞型。
    ● 中樞型:可能因為疾病所造成的
    ● 混合型:上面兩種都有

    〖症狀〗

    除了大家最常想到的打呼(不過打呼不一定有睡眠呼吸中止的問題,反之亦然。)

    其實還會影響很多部分:

    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也會造成胃食道逆流、夜間頻尿、記憶力差、早晨頭疼等。

    長期睡眠呼吸中止會造成慢性高血壓、代謝性問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並且因為白日嗜睡及注意力不集中常引發交通、工安事故。

    兒童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除了可能產生重複呼吸暫停、容易驚醒、尿床、張口呼吸等症狀,有時也會以疲憊或學習障礙、過動等症狀表現。

    之前也遇過一位是以過動來表現的,轉到醫院評估後,才確診是睡眠呼吸中止所造成。

    〖危險因子〗

    有強烈證據的:

    ● 年紀大
    ● 男性
    ● 肥胖
    ● 顱顏部及上呼吸道結構異常:
    在亞洲人中,肥胖反而不是最大的原因,而是結構異常造成。如:腺樣體腫大、扁桃腺腫大、骨頭結構問題。另外,這也占兒童睡眠呼吸中止的主因。

    證據力較不足:

    ● 抽菸
    ● 有家族病史

    〖檢查&診斷〗

    多從「睡眠症狀問卷」開始。

    問卷的內容,簡單的說就是在評量我們 (1)體重是否過重,(2)有無巨量鼾聲,(3)有無白日嗜睡。這三項問題如果有兩項是肯定的,就屬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高風險群,可以安排進一步的檢查。

    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診斷,基本上需要整夜的「睡眠多項生理檢查(簡稱睡眠檢查)」,才能確定診斷;整夜睡眠檢查雖然繁複,卻是較能精確診斷睡眠呼吸中止診斷的依據。

    (不過去醫院睡一晚,其實很難排到⋯⋯像之前林口長庚就排了半年多!)

    目前有設計簡易的篩檢性檢查,例如「脈動式血氧計監測」、「心率變異度監測」、「脈動式血氧計與呼吸氣流監測」、「脈動式血氧計、呼吸氣流、胸腹呼吸運動與心電圖監測」等可攜式檢查。

    這些檢查基本上比較簡單,比較容易施檢,不需要睡眠技師隨侍在側,也不需要和主電腦即時連線,因此可以讓受測者攜帶回家檢查。但是因為沒有同時監測腦電圖、眼動圖和肌電圖,無法判定受測者的睡眠期別,有雜訊時也無法即時研判訊號的可信性,也無法即時排除異常訊號,檢查的結果只能做為是否安排進一步檢查的參考。

    〖治療〗

    1. 減重,最有效的非侵入性治療方式。

    2. 戒菸。

    3. 側睡。

    4. 有鼻塞的人可以使用減輕鼻塞的藥物,有時可減輕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程度;若為鼻過敏造成,則應把過敏控制穩定。

    5. 睡覺時使用持續性氣道正壓呼吸器。(這是目前針對成人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標準治療方式。)

    6. 口咽整形手術(包含懸壅腄整形手術、扁桃腺摘除手術…等)。針對打鼾有較明顯的效果。在某些特定的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可以減輕發生的程度,而在少部分的患者則可以治癒,但復發率可能較高。

    7. 口腔牙套矯正器。可以減少打鼾及減輕睡眠呼吸中止發生的程度,而在少部分的患者則可以消除睡眠呼吸中止的情形。

    8. 顏面整形手術或氣切管手術。針對顱顏缺陷者為治療首選,但在其他非顱顏缺陷者,則為最後一線的治療方式。

    〖延伸閱讀〗

    小兒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
    https://www.uptodate.com/…/evaluation-of-suspected-obstruct…

    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
    https://www.uptodate.com/…/clinical-presentation-and-diagno…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