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氚注音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氚注音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evanzxcv (高密度聚乙烯)看板Chemistry標題[問題] 化學名稱的中譯時間Mon ...
不知這問題跟化學有沒有關係(或許跟化學史比較有關係)...
不過在念化學的過程中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可惜現在中文的化學書籍對於中國化學史甚少提及,令人感到疑惑:
元素週期表中元素的中文名稱,是何時制訂出來,又是誰負責中文命名呢?
那些金銀銅鐵等史前時代就發現的元素,老早就有中文名稱了,
而其他元素如氫、鋁、鈉、溴...等等的資訊,是何時傳入中國,
在當時又是由哪個機構負責取中文名的呢?
而有些元素用性質命名(如氫=很輕,氯=綠色,溴=臭味...),
其他元素則用音譯命名(如鎂、鈷、鎢...跟絕大部分的元素),
在當時有沒有一定的命名準則,還是就是由一個委員會表決通過呢?
有個堪稱一絕的中譯不得不提,就是氫的同位素:氕、氘、氚,
既是形聲,又是象形,又符合了音譯的標準:
氕,從丿,音撇(一聲),英文名PROtium,氣字頭下一劃代表質量數為一;
氘,從刂(刀的偏旁),英文名DEUterium,兩劃代表質量數為二;
氚,從川,英文名TRItium,三劃代表質量數為三。
只能說想出這個點子的人真是天才,每次想到都佩服得五體投地,
巧妙地將中文字的特性融入科學性的翻譯之中,
這一組中譯不知造福了多少想要熟記氫同位素的人!
另外「有機化合物」的中譯也頗有趣,讓我想知道這些中譯產生的歷史淵源。
其一是部首的部分,這一點跟元素有點相似,可是又更為多樣:
碳氫化合物類:烴、烷、烯、炔...從火部,似乎是取其易燃性;
含氧官能基:醇、醚、醛、酮、酯、酐、醯...從酉部,取其來自發酵飲料(酒、醋);
含氮官能基:胺、肼、腙、脲...從肉部,大概是取氮為生命(肉)不可或缺;
芳香族:苯、萘、蒽、菲、芘、薁...從草部,許多「芳香」來自植物(草);
雜環:吡啶、吲哚、嘌呤、呋喃、噻吩...從口部--這個我就不知道根據了XD。
個人對這些分類的中文名稱來源特別感到興趣,
如「烷、烯、炔」似乎取自飽和度(完全-稀少-缺乏氫,我都教國高中生這樣背),
「醇」大概就是來自酒,「酯」來自油脂,「醚」來自麻醉性(?),
「酐」我想可能是酸脫水之後變「乾」了,
「醯」印象中意思是醋,拿來當羧酸衍生物應該很適合。(大陸稱「酰」)
而「酚」、「醌」、「酞」...等應該都是音譯。
倒是醛、酮的中文名稱不知是怎麼來的,「酮」說是keTONE的音譯或許說得通,
可是「醛」為何稱為醛,我就完全摸不著頭緒了..是跟某種植物有關嗎?
至於芳香族跟雜環的名稱,應該都是直接音譯吧。
看過楊寶旺先生翻譯的Morrison有機化學,根據我的印象,
記得他把toluene直翻成「芀」,xylene直翻成「茬」,
可是現在都用甲苯跟二甲苯了,讓我開始懷疑起歷史上是否有一段時期,
有機化合物的中譯與現代有所不同或尚未統一,還是只是楊先生喜歡這樣翻而已?XD
另外還有一些常見的基,似乎是將兩個字拼起來當一個字用,
甚至連字音都是拼出來的,這些新字往往讓使用注音輸入法的人打不出字XD,
如「羥」基是OH基,就拿氧的「羊」跟氫的「巠」組成一個新字,
還有「羰」基是C=O基,「巰」基是SH基,一個比較不一樣的是「羧」基,
COOH基似乎是取含「氧」的「酸」的意思。
還有一些關於陽離子的名稱,這個就比較亂一些,
carbocation看過翻成「金炭」離子,似乎是模仿「銨」離子的命名方式,
相似的還有「金羊」、「金臭」、「鏻」離子等等,
還有一個「金翁」離子似乎是「-onium」的直接音譯。
可是似乎最後都沒有受到正式採納(所以Unicode大多沒有收錄這些新字...)
可是翻了這麼多化學的書籍,大概因為英文原文書居多之故,
從來沒有看過提及這些中文的來源,到底何時、何人、何故這樣命名,
雖然這跟化學本身可能沒有太大關係,但我覺得假如知道來源與歷史典故,
學習與記憶起來應該更加有趣且快速,具有某種教育上的功能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8.7.23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