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民族國小行事曆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民族國小行事曆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民族國小行事曆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民族國小行事曆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伍麗華|Saidai / Resere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原住民族日前夕2 》 跟預期的一樣,疫情警戒降級後,行事曆又再度茂盛,期待所有期待恢復的事情都能如此。 早上我在自己的生活圈參與敬重長輩的告別儀式,又匆匆前往教育界老朋友的歡送迎新致意。下午的我已在台北參加「原照會」長照檢討會議,表達完意見接著跑去順益博物館為「原舞者30系列」加油,這是我今天...

  • 民族國小行事曆 在 伍麗華|Saidai / Resere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30 19:15:20
    有 553 人按讚

    《原住民族日前夕2 》

    跟預期的一樣,疫情警戒降級後,行事曆又再度茂盛,期待所有期待恢復的事情都能如此。

    早上我在自己的生活圈參與敬重長輩的告別儀式,又匆匆前往教育界老朋友的歡送迎新致意。下午的我已在台北參加「原照會」長照檢討會議,表達完意見接著跑去順益博物館為「原舞者30系列」加油,這是我今天很重要的事情,就像他們很慎重的邀請我一起爭取辦理這意義重大的三十週年。

    其實,我對原舞者的印象,一直執著地停留在「他們用族語唱歌」,因為這就是留在我腦海最深刻的感受。

    話說從頭30年前,有一群長期離開原住民部落的年輕朋友組織在一起,在部落長者及人類學者的協助下,透過田野調查,用身體的記憶學習原住民歌舞藝術,並將學習成果推廣演出。

    回想自己的32年前,那時我剛出校門教書。魯排族的我,教孩子唱、跳「阿美三鳳」,因為這就是我腦袋裡認為的「山地舞」,也是我會的山地舞。

    十年後(22年前)學校的大會舞,我以為自己進步了,把鄒族、卑南族、泰雅族所有好聽的族語歌曲串在一起編了歌舞劇。

    回想過往,全然的自我感覺良好,不知道自己荒腔走板、錯得離譜!對於身為一名原住民籍的國民教育階段的老師,實在是可怕又可憐。

    幾十年來,族群意識的萌芽,我走得篳路藍縷,這也是我們這一代的共同命運。

    直到12年前,我身為泰武國小校長,我們拒絕參加合唱比賽,拒絕用西方美聲唱歌,拒絕教孩子唱不是自己部落的歌。「在對的時間、對的地點,用對的聲音、對的語言唱對的歌。」這是我在泰武國小泰武古謠傳唱 Taiwu Ancient Ballads Troupe重新學習的功課,也只有如此,才能帶領孩子回到教育的本質、進行有意義的學習。

    這些年,大家可以看到Suming 舒米恩、以莉.高露 Ilid Kaolo、王宏恩 Biung、Ado 阿洛、Sangpuy 桑布伊⋯⋯愈來愈多人勇敢的用族語踏入主流歌壇,尤其是Abao阿爆(阿仍仍)的全族語專輯突破主流音樂,獲得2020金曲獎年度最佳歌曲的肯定,長江後浪推前浪,如同布拉瑞揚舞團 BDC引起的注意,這些都是來自原舞者學習與薰陶的軌跡。

    致敬,原住民正名27,原舞者三十,不僅僅而立,還要而歌、而舞、而說,邁向成為「真正的人」!

  • 民族國小行事曆 在 陳若儀 Chen Royi(巧克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12-28 22:47:02
    有 41 人按讚


    邁向充實的 2019
    陶笛陪我們長長久久 😊

    1/6(日)陶笛同樂會
    一起來曬笛玩樂
    https://goo.gl/ttwK87


    👀 陶笛初心者看這兒
    完全入門·進階課程·師資培訓
    請洽 禾果音樂
    02-2755-1123

    2019 有陶笛陪伴最長久
    ✔️ 加強音樂能力
    ✔️ 與同好合奏
    ✔️ 增加舞台演出經驗

    台北陶笛藝術發展協會
    安排一連串好玩有趣
    又能提升自己的陶笛活動和專題講座
    ✅ 記在手機行事曆
    ✅ 把圖片存下來
    ✅ 轉貼分享給同好們

    加入 LINE 好友
    領取集點卡
    即可獲得 1⃣️ 點
    LINE ID 搜尋🔍 @tpeoca
    🔗 直接點選連結加入好友
    https://line.me/R/ti/p/%40tpeoca


    🥳 第一波活動
    01/06(日)14:00-17:00
    陶笛同樂會 @老松國小二樓視聽教室
    快來報名 👉 https://goo.gl/ttwK87


    03/03(日)14:00-17:00
    專題講座 陳若儀 Chen Royi(巧克力)


    03/17(日)9:30-17:30
    全國陶笛聯合音樂會 @蘆洲功學社音樂廳
    臺灣陶笛文化交流協會-T.O.C.I.A .


    04/21(日)14:00-17:00
    專題講座 #張晏誠


    05/19(日)14:00-17:00
    #扣子不累音樂會 @舞蝶館廣場


    06/16(日)14:00-17:00
    專題講座 巴奇先生 Papi Bucket


    08/18(日)14:00-17:00
    專題講座 #李景銘


    09/22(日)14:00-17:00
    專題講座 #李宗軒


    10/19(六)12:30-17:30
    #台北陶笛音樂大賞「民族風」


    11/17(日)草地野餐音樂會


    12/15(日)聖誕快閃 + 聖誕趴踢 🎄


    12/28(六)Rubato 陶笛音樂會
    Rubato 陶笛音樂藝術樂團


    🌟 主題和地點待日期接近時公告

    敬請持續關注
    #台北陶笛藝術發展協會

  • 民族國小行事曆 在 李偉文官方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5-04-22 10:55:31
    有 56 人按讚


    B寶說...【Beta Lee需要你/妳的讚,聯合報願景工程-青年開路計畫,讓分享傳遞】
    大家好。最近我參加由聯合報主辦,徵選青年到環印度洋當記者的「聯合報願景工程-青年開路計畫」。想請大家,為我的文字和徵選影片按讚與分享。
    【為什麼想參加】
    以前,總覺得好東西自有人青睞,總覺得曖曖內含光是種美德,總容許給自己太多理由不敢嘗試。我卻時常遺忘,自己的初心,只是分享,只是秉持著少年小樹之歌「當你見到美好的事物時,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分享給四周的人」的心情,去看去寫去說。
    每個人因著不同家庭背景與生活經驗,而各有所長,各自為世界增添美麗的風景。而我,因國高中每週寫日記在報紙上分享的文字與思辨訓練,閱讀了許多書、電影參加了各種的活動—四年。一百八十八篇文章—支持我在繁重課業下堅持寫下去的,不只是為了不愧對讓我有機會在報紙上分享的奇妙的緣分,更強烈的動機,源自於感謝。感謝許多人與我分享的生命故事,感謝那些感動我的書本與電影,感謝我每每與大師的相遇。而我以為,「分享」是不愧對這些動人事物,最好的方法。
    而這,也是我想參加「聯合報願景工程-青年開路計畫」的原因。希望藉由這個機會解答一些自己對於這個世界,以及台灣面對到的教育與社會問題的困惑。更希望透過文字與影像,讓不同的世界有彼此眺望的窗。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讓這塊土地更美好,而我的方式,即是「分享」。
    【聯合報願景工程-青年開路計畫 】--計畫內容
    1. 「對話世界」今年暑假到環印度洋區域做採訪撰寫報導。
    2. 「參與台灣」內容包括偏鄉教育、食物革命及社會企業。
    【為什麼你願意為我按讚】
    常常,恐懼並不是最可怕的,真正令人畏懼的是對恐懼的想像。我們,有多少創意的想法與行動,在「但是,別人會不會覺得……」的濾鏡下,被過濾刪除掉?「走自己的路,剩下的就讓別人去說吧」多振奮人心的標語,捫心自問,卻也是很難做到一件事。選擇做自己認為對的事,而非簡單的路走,本身就是一個不容易的生活修練。謝謝你,願意鼓勵敢於嘗試的我?
    【把世界帶進台灣】--我為這個計畫所寫的申請短文
    該如何描繪台灣的輪廓?該如何定位台灣人?該如何讓世界看到台灣?
    每一次出走,這些問題陡然蹦現。
    並非是說,遇到外國人而使我們興起了辨別楚河漢界的企圖與警覺,而是每個陌生的臉龐,與雜揉困惑好奇的眼眸,是映照出「我們」最真實的鏡子。出走世界,是從自我的角度看異鄉,更是借異鄉人的眼,重新檢視自己。走的越幽遠、越深邃,卻像針一般往心裡越札越實。
    走到上海,「世界在你眼前我們在你身旁」是寫在世博展場志工身上背心的標語,但細細思索,未嘗不是中國用廉價勞工與資源打造的工業王國,佔領世界的註解?地大物博的中國有自己一套用數大襲捲世界的方式,勢必不可如此為之的台灣,該如何用品質與創意突圍?
    走到以色列,同為小國,同樣強敵環伺,同樣資源不足,且同樣都是被迫遷徙而落腳於各自現在的土地。他們與比鄰格格不入,卻特色鮮明,我們也許不須如此激進到有鄰國的護照印章就禁止進入以國的涇渭分明,但是否該想想如何讓別人一眼就辨認出來「這就是台灣」,也許不只是個人樣貌,而是「台灣人」特有的做事態度,與從生活瑣事流露出的民族思維。也許從前「勤奮與打拼」是台灣人的正字標記,但那是祖先的事了,我們這一代又將如何?
    走到西伯利亞,最讓人驚訝的不是乘著西伯利亞鐵路9288的夢幻與滄涼,而是擔任我們體驗蒙古包與騎馬套餐行程的導遊,那時他與我們一樣大—18歲,但是,他除了哪裡有最棒觀覽烏蘭巴托的至高點,他還知道蒙古包的故事與蒙古人城市生活對遊牧的衝擊,知道蒙古現存政治經濟問題,與國家政策與發展方向。而我們呢?對於台灣的原住民,除了被了幾個族名與祭典之外,還剩下什麼?對於台灣的政經問題與挑戰,我要如何向異鄉人說明?
    我知道一直在教改,也許教育可以不一樣的希望從未止息,雖每個國家都如此,但台灣應有自己獨特的處境與解法。我知道全民健保雖是全台民調最旺的公共政策,負債問題難解,但健康不平等的情況在若是與偏鄉仍不見改善。我知道,我知道,對於這塊土地,永遠,我認識太少。
    因此這個暑假,我將上路,從台灣開始藉「單車環島做志工」發現台灣的美麗與哀愁,同時為教育與健康不平等貢獻一點心力。更希望透過參與聯合報願景工程,從世界的角度看我們面對的挑戰。
    如果說人之所以存在,是因為藉著與人互動交往,而拓印出自己的臉龐。那麼台灣的立足,便得要以世界為沃土,向世界扎根,汲取能量,最終迎著陽光,長出屬於我們自己的特色與價值。
    打開世界的目的,是讓台灣好好走出去。
    【看見台灣的美】--我為這個計畫所拍的申請短片
    補序: 唸書真的不那麼容易
    坐在書桌前默背五十六根青蛙骨頭的名字不容易
    但也許更難的是,「國小一年級」就得向「家」道別,跋涉過一個河谷,到對山的國小上學,開始週一到週五的宿舍生活
    沒有爸媽飯前飯後的呢喃低語,睡前與出門前的絮絮叨叨,愛與困惑該如何傾吐
    各種報告截止日期提示轟炸筆電行事曆讓人驚嚇
    但也許更大的衝擊是,「國中一年級」就得走出熟悉大山,走入陌生的都市叢林,這時候不但沒有了「家」,甚至也沒有了「家鄉」
    還沒扎根土地,卻得迫降於水泥路上,該是多麼令人錯愕無助
    圖書館大門總顯得那麼遠,難以時常提腳走訪
    但也許更無法企及的是,現實與夢想的距離
    去圖書館看書,是太奢侈的想望,因為他們根本沒有圖書館……
    抬耀夢想書屋,是一個嘗試與希望
    讓偏鄉教育的難題有不一樣的解決方式
    因此,我希望與你分享我在上抬耀—一個距離大台北城三小時車程,你難以想像的國度的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