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民揚刻印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民揚刻印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民揚刻印產品中有5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柯文哲稱讚中天:「中天還能持續監督政府、反應社會脈動及為民發聲,頻道可以換,新聞專業與新聞魂不能打折」。 而柯文哲高度認同的專業媒體報導: 「柯文哲養3000網軍」。 -- PTT八卦版的真相:中國對台認知戰實例 今年稍早林瑋豐事件發生時,當時我便贊成全面清查包括林瑋豐在內的PTT八卦版,因為...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萬的網紅Pin Cheng J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品城記 #探店 #順德#小吃#燒鵝 不需要額外加燒鵝汁,用本來流出來的汁就足夠香了! 今天我們要去順德大良吃燒鵝!燒鵝是老廣最熟悉的美食,幾乎每一家燒臘檔都有,但正因為普通,所以,要做得好吃、吃完讓人印象深刻,還是有一定難度的!而今天這家店,就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之所以這麼說,一是因為這裡的燒鵝...
民揚刻印 在 Valentine Wu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24 12:26:17
⭕️第408次專注,持咒經行思惟「釋太虛」(1890年1月8日-1947年3月17日),俗名呂沛林,法名唯心,法字太虛,別號昧庵,以字行,出生於浙江海寧縣長安鎮,籍貫浙江崇德縣(今桐鄉市),著名佛教臨濟宗禪師、哲學家,是印順導師、東初法師、大勇法師、慈航法師的入門師父,被推崇為人間佛教的創始人,受到...
民揚刻印 在 數位外交研究室 Digital Diplomacy Lab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6 10:22:16
#看奧運聊外交|恭喜今晚台灣拿下一面金牌,再次讓台灣國旗歌旋律 (中華奧委會會歌) 在奧運響起,讓世界看見台灣!!!🇹🇼🇹🇼🇹🇼 台灣雖為海島小國,但台灣的選手卻多次透過運動帶領大家登上國際。運動雖非外交手段首選,卻也提供各國一個展現訓練實力與選手自我實踐的舞台。當前東京奧運正如火如荼進行,台灣選...
民揚刻印 在 GirlStyle 女生日常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6-15 05:52:38
【 @girlstyle.mag 】莫文蔚15歲舊照驚見雙刀火雞同款爆牙? . 莫文蔚(Karen)最近準備開最後一次大型個人演唱會,在歌影界都甚有年資的她,最近被翻出1985年時十大傑出女學生的影片,當時15歲尚未出道的箍牙樣子,竟然和她昔日人氣角色「雙刀火雞姐」撞樣,再對比現在實在是變美不少! ...
-
民揚刻印 在 Pin Cheng J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11-24 17:45:51#品城記 #探店 #順德#小吃#燒鵝
不需要額外加燒鵝汁,用本來流出來的汁就足夠香了!
今天我們要去順德大良吃燒鵝!燒鵝是老廣最熟悉的美食,幾乎每一家燒臘檔都有,但正因為普通,所以,要做得好吃、吃完讓人印象深刻,還是有一定難度的!而今天這家店,就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之所以這麼說,一是因為這裡的燒鵝是現點現燒的,絕對“新鮮滾熱辣”;二是因為這裡的老闆很實在,不事張揚,但是每一個細節都用足了心思!光嘴巴說可能比較抽象,大家還是跟著姚大秋,去實地感受一下吧。
关注品城记FB账号→https://www.facebook.com/%E5%93%81%E5%9F%8E%E8%AE%B0-108704327677986
店名:燒鵝再·傳統順德菜(大良店)
地址:佛山市順德區大良近大量攝取廣源路19號
電話:18038842436
人均:59元 口味:4.25 環境:4.08 服務:4.17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日 11:00-14:00 16:30-21:00
賬單
燒鵝半只——80元
芋頭蜆肉飯——30元
讓辣椒拼魚餅——38元
共計消費:148元
品一座城,不僅僅是美食,更是人文!
走,帶你去找好吃的!
我們的夢想,是吃遍世界上每一座城市的美食!
吃遍給廣州,再吃遍全世界!
傳統中華美食,西餐,網紅美食,平民小吃!
只要是好吃的,我們絕不放過!
想要GET更多好吃的食物,跟著我們就對了!歡迎訂閱【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IZoMHDRHV9j7MYMGNO_Ug?sub_confirmation=1】
你的城市哪裡好吃哪裡好玩?全在我們的原創視頻裡!
民揚刻印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柯文哲稱讚中天:「中天還能持續監督政府、反應社會脈動及為民發聲,頻道可以換,新聞專業與新聞魂不能打折」。
而柯文哲高度認同的專業媒體報導:
「柯文哲養3000網軍」。
--
PTT八卦版的真相:中國對台認知戰實例
今年稍早林瑋豐事件發生時,當時我便贊成全面清查包括林瑋豐在內的PTT八卦版,因為我相信結果必然與當時所洗的風向不同。在此刻台灣迫切需要中國對台認知戰實例時,終於有一份研究報告揭露八卦版的真相,令我們得以一窺認知戰的面貌。
國防研究院與資策會聯合出版的《激化情緒對立的口水戰:PTT八卦版COVID-19疫情輿論分析》,針對今年1-5月八卦版的286,552篇po文與9,432,306則留言加以分析,揭露了當前八卦版的真實情形。
他們分析了PTT八卦版活躍帳號與中共對台政治宣傳高度相符的 6 種立場,分別是「讚揚中國防疫措施」、「排他性敘述/給我上海復星 BNT」、「引入中國系疫苗」、「批評台灣科技防疫措施」、「抨擊疾管家」、「抨擊國產/國內疫苗相關措施 」 。
這些發言大多「含有刺激情緒的『情緒渲染』句構在內 ,使人留下深刻印象或是激起不同立場的鄉民激辯」,而「 其中曾使用中國 IP 的帳號 longyin、A6、realtw、diedo,以及曾使用其他境外 IP 的帳號mean、diedo,不但發表相關文章篇數居冠,更被收錄在前述的活躍帳號清單之中。」
其敘事策略有三:
第一,透過特定的敘事策略,拼接事實與虛假的因果關係,產生類似「借位」的認知效果,製作將要植入腦內的「敘事邏輯」文本,就像病毒的遺傳因子。
第二,增加傳播頻率,或是利用能夠激發正、負面情緒的文本來強化印象,有利大腦產生「睡眠者效應」,一旦產生印象形成認知破口,就像病毒進入潛伏期。
第三,等待一段時間,越讀者忘記訊息來源後,植入的「敘事邏輯」將會在新議題出現時開始發酵,成為某種認知背景,即達成逐漸改變認知的目的,並進入下一循環。
其中「充斥最多的 6 種敘事樣態為『次級分化』,其次依序為『綠共敘事』、『政府陰謀論』、『離間歐美日台 』、『外來和尚』 與『防疫被超車 』 。 這些敘事邏輯瞄準的對象並非只有台灣政府或是執政黨,而是民主社會防疫動員最需要的 『共識』。」
「它們沿著台灣多元族群因為疫情而產生摩擦的各種裂縫,以激化情緒為手段見縫插針,在國際層次(台灣與民主盟友/國際表現)、政府治理(政府人民/中央地方)、社會層次(貧富差距)各有不同的敘事設計,效果就是放大聲量,透過國內媒體訊息的循環 , 讓台灣整體社會立場多元的各族群之間,進一步降低對彼此的信賴程度。」
以上只是PTT八卦版敘事邏輯的部分,要閱讀報告全文者,可在留言中發現連結。
有趣的是,消息揭露之後,八卦版正在大力抹黑這份報告,企圖洗白八卦版,但是其論述方式,正好證實了上述的敘事策略,足見網軍很難改變既有認知戰的思維模式。
PTT八卦版不僅佈滿柯文哲網軍,與仇女、恨同、嫉妒、仇恨、反智等發言,同時更充斥中國對台認知戰的言論,不知道其中的關聯性有多高?
--
看完以上新聞與ptt分析,結論就是:
【柯文哲就是亂源】
分析報告全文我放留言處>>
民揚刻印 在 王定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國防研究院與資策會聯合出版的《激化情緒對立的口水戰:PTT八卦版COVID-19疫情輿論分析》,針對今年1-5月八卦版的286,552篇po文與9,432,306則留言加以分析,揭露了當前八卦版的真實情形。
沈榮欽的po文針對內容樣態、特殊境外帳號、操作模式都有摘要,值得花三分鐘讀完並分享,如果有時間的話,可以進一步閱讀國防院報告全文。
—以下分享自沈榮欽的臉書—
PTT八卦版的真相:中國對台認知戰實例
今年稍早林瑋豐事件發生時,當時我便贊成全面清查包括林瑋豐在內的PTT八卦版,因為我相信結果必然與當時所洗的風向不同。在此刻台灣迫切需要中國對台認知戰實例時,終於有一份研究報告揭露八卦版的真相,令我們得以一窺認知戰的面貌。
國防研究院與資策會聯合出版的《激化情緒對立的口水戰:PTT八卦版COVID-19疫情輿論分析》針對今年1-5月八卦版的286,552篇po文與9,432,306則留言加以分析,揭露了當前八卦版的真實情形。
他們分析了PTT八卦版活躍帳號與中共對台政治宣傳高度相符的 6 種立場,分別是「讚揚中國防疫措施」、「排他性敘述/給我上海復星 BNT」、「引入中國系疫苗」、「批評台灣科技防疫措施」、「抨擊疾管家」、「抨擊國產/國內疫苗相關措施 」 。
這些發言大多「含有刺激情緒的『情緒渲染』句構在內 ,使人留下深刻印象或是激起不同立場的鄉民激辯」,而「 其中曾使用中國 IP 的帳號 longyin、A6、realtw、diedo,以及曾使用其他境外 IP 的帳號mean、diedo,不但發表相關文章篇數居冠,更被收錄在前述的活躍帳號清單之中。」
其敘事策略有三:
第一,透過特定的敘事策略,拼接事實與虛假的因果關係,產生類似「借位」的認知效果,製作將要植入腦內的「敘事邏輯」文本,就像病毒的遺傳因子。
第二,增加傳播頻率,或是利用能夠激發正、負面情緒的文本來強化印象,有利大腦產生「睡眠者效應」,一旦產生印象形成認知破口,就像病毒進入潛伏期。
第三,等待一段時間,越讀者忘記訊息來源後,植入的「敘事邏輯」將會在新議題出現時開始發酵,成為某種認知背景,即達成逐漸改變認知的目的,並進入下一循環。
其中「充斥最多的 6 種敘事樣態為『次級分化』,其次依序為『綠共敘事』、『政府陰謀論』、『離間歐美日台 』、『外來和尚』 與『防疫被超車 』 。 這些敘事邏輯瞄準的對象並非只有台灣政府或是執政黨,而是民主社會防疫動員最需要的 『共識』。」
「它們沿著台灣多元族群因為疫情而產生摩擦的各種裂縫,以激化情緒為手段見縫插針,在國際層次(台灣與民主盟友/國際表現)、政府治理(政府人民/中央地方)、社會層次(貧富差距)各有不同的敘事設計,效果就是放大聲量,透過國內媒體訊息的循環 , 讓台灣整體社會立場多元的各族群之間,進一步降低對彼此的信賴程度。」
以上只是PTT八卦版敘事邏輯的部分,要閱讀報告全文者,可在留言中發現連結。
有趣的是,消息揭露之後,八卦版正在大力抹黑這份報告,企圖洗白八卦版,但是其論述方式,正好證實了上述的敘事策略,足見網軍很難改變既有認知戰的思維模式。
PTT八卦版不僅佈滿柯文哲網軍,與仇女、恨同、嫉妒、仇恨、反智等發言,同時更充斥中國對台認知戰的言論,不知道其中的關聯性有多高?
沈榮欽臉書本文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1640627496/posts/10223092389091708/?d=n
民揚刻印 在 譚蕙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知行合一](六之四)
國安法第一審繼續就「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八個字的意義,繼續進行討論。控方由嶺大學者劉智鵬以歷史學者身份,早前指出「光時」有分裂國家意思;而辯方的港大學者李詠怡 (Eliza)則已作供進入第三天。今天下午,和Eliza一起撰寫專家證人報告的另一位學者,中大新傳學院教授李立峯(Francis)開始作供。
由於辯方兩位專家的姓氏同為「李」,「雙李」容易引起混淆。甫坐下,高個子的李立峯教授說,他想用Eliza稱呼李詠怡教授,獲法庭接納。
李立峯解釋,Eliza專長政治學,故對政治選舉及相關理論熟悉。而Francis自己則是傳播學教授,辯方劉偉聰大狀在庭上先介紹Francis, 指出他畢業於史丹福大學,博士論文研究美國9.11事件中,比較報紙讀者來信和網上論壇的言論,專研範圍為「政治傳播學」。
Francis曾出版學術著作,有講述雨傘運動與傳播關係,將出版另一本書,談及六四紀念活動的集體港人記憶現象,「我對香港近年的大型社會運動,有現代歷史脈絡的理解」。Francis亦曾於2017年成為香港法庭歷史上第一位以「民意研究專家」,為佔中九子案擔任專家證人。以往,香港法庭專家證人多為醫生及物理學家等。
三位法官表示接納Francis的專家證人身份。今天在大狀袍下穿了條子花紋西裝褲的劉偉聰大狀,溫文向法官們道謝:「I am grateful」.
Francis花了頗長時間,解釋社會科學中,量化研究(大型民調)和質化研究(焦點小組)的方法論及兩者作為理解社會現像的用途。
由於過往香港法庭甚少傳召社會科學家作專家證人,三位法官發問了很多問題。唯一男性法官陳嘉信說:「我是laymen(普通人)有這些問題」;女法官杜麗冰亦在休庭前向主問劉偉聰說笑:「對不起我們打斷了你的發問。」
休庭前,三位法官先後向Francis多次問及社科研究法的疑問。Francis越答越興起,語速快了。控方周天行說:「教授請說慢一點。」Francis說笑:「我教書時,學生經常說我說得太快。」此時法庭響起了輕鬆的笑聲。
Francis說,他們進行了的量化研究,就是於2019年從連登討論區上,以電腦程式,抽取討論區上曾提及口號相關的帖子,抽取的口號分別為「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香港獨立」、「港獨」、「五大訴求」。由於連登上的留言量可以數以百萬計,需要由懂寫電腦程式的學者作技術上協助,他再進行統計學分析。法官們沒有太多發問。
Francis說:「看數字,以數量計,量化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就可以處理,但要看人們怎樣建構意義,那要進行質化研究,因為做簡單問卷,是不可以看到意義建構的過程。此時要靠質化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我們做了焦點小組(focus group)。」
七個焦點小組,每個有五至八人參加,三組是包含了不同年齡性別職業的市民,四組是參與者背景相近的小組,一組是社工,一組是老師,一組是年輕人。總共有40人參加焦點小組,都是在反修例運動期間,有參與示威或同情反修例運動的人。「因為我們要看示威者在想甚麼。」
三位法官發問頗頻密,其中,陳嘉信問,焦點小組只有四十人那麼少,如何有代表性?Francis解釋,質化研究是找「意義成形的過程」,代表性則由量化研究補充:「所以我們用不同研究方法互補不足。」
法官對社會現象的理解,和社科學者明顯有差別。
陳官問道:「參加焦點小組的人,會不會心裡想一樣,答你說另一樣?好像美國選舉你問選民選誰,可能他因為尷尬告訴你一個答案,但去到票站就投另一個。」陳法官形容,這是一個「危險」(danger).
作為社會科學學者,Francis這樣回應:「我不看成一種『危險』,因為人是複雜的動物,人的腦子裡不只有『單一的真相』,面對不同人,在不同處境,會影響人如何建構意義。從社會學及人類學角度,人們會在不同處境『管理自己的形像』,我會形容為因應處境而作出的『調整』,而不是在直白地說謊」。
Francis繼續解釋,「而建構意義是一個過程,同一個人在不同時候,他的想法也有改變。像我們現在在討論『甚麼是焦點小組』,我們(他和法官們)也在集體參與意義建構的過程。」
此時,Francis引述了焦點小組裡,其中一個焦點小組參與者,對「光時」口號的理解,隨時間而出現改變。
Francis在庭上說,其中一個支持反修例運動的焦點小組參與者說:
「最初我面對『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這口號,我說不出口。為何呢?因為我最初認為這口號與『港獨』有關,好像要推翻政府,這不是我的目的,我不支持港獨的。但隨着反修例運動發展下,我理解這個運動是關於爭取普選,關於愛好自由,公義。漸漸我可以喊出口了。這個口號好像承載了一種精神。當我去到集會現場,我喊『光時』口號時,我會覺得和其他香港人連繫起來。」
Francis解釋:「這是一個好例子,這個人最初覺得,『嘩,光時口號好激進』,但漸漸他覺得意義改變了。即使他不支持港獨,他也會嗌這口號。」
「這例子正正示範了,口號的意義建構過程,可以如此複雜,豐富,充滿餘韻(nuances).」Francis說。
Francis還引述了華盛頓大學政治學教授Lance Bennett對政治口號的見解 “Effective political themes and slogans invite people to bring their own meaning to a situation. Thus, an image is an impression anchored partly in symbolic suggestion and partly in the feelings and assumptions that people have in response to that suggestion.”
(有效的政治口號邀請人們把他們自己的意義加諸其上。所以,一個影象像個錨,作為一個符號提示人們把自己的感受及假設投射到其中。)
Francis亦說,焦點小組中發現,只有部份人認為「光時口號」與港獨有關,所以口號是開放式的。「總的來說,光時口號就是關於一些失去的東西,而人們覺得需要改變。至於失去了甚麼又如何改變,則因人而異。」
法官們亦用法律用語詢問,焦點小組裡會否有「引導性問題」(leading question),即因為主持者主動提起「港獨」而引導被訪者去提及這個答案。這顯然是法庭常關注點。
但Francis說,焦點小組做法是開放讓大家討論,「而進行焦點小組時間正好在2019年9月,那時基本上整個社會都在討論這句口號的意思,是否和港獨有關。所以在焦點小組裡不需要提示,就會自然進行討論。」
法庭場境裡,引導性問題,會是法官關注的事。
這天早上,李詠怡(Eliza)教授,繼續接受控方盤問。Eliza早前曾說過,為甚麼「光時」口號在7月21日於社會流行起來,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人們對「元朗襲擊」感到憤怒,需要一個口號去表達其情緒。
然而代表律政司的署理刑事檢控專員周天行, 則挑戰Eliza,周專員多次指,7月21日口號最初出現於白天,當時中聯辦被示威者包圍,國徽被損毁,當時中聯辦外牆上更出現「光時」口號,周專員指,「光時」口號的意義,應該與中聯辦事件有關。
控方的周專員說:「中聯辦外示威中,清楚反映拒絕中華人民共國和政府的意思,你為何不認為這些示威活動的意義,有助我們脈絡性地理解口號的意思?」周專員亦呈上了多張中聯辦被損毁的照片叫Eliza細看。
Eliza指,她和研究伙伴,曾在7.21後,嘗試從數據了解為何當天之後,光時口號的使用明顯更普遍。於是她從兩張報紙裡,點算傳媒提及過的地區,發現「元朗」字眼出現的頻率,要比「西環」、「中聯辦」及「上環」高出很多。
「媒體注意力反映公眾注意力,而焦點小組發現,7.21大家一致是關注警察暴力,而不是關注中聯辦。故此我們認為令到7.21口號普及化,元朗事件比中聯辦事件重要得多。」Eliza說。
Eliza早前指,梁天琦在造勢晚會曾引述過美國黑人民權領袖Malcolm X說「the Ballot or the Bullet」意思,Eliza認為「子彈」只是比喻,並非像控方專家劉教授所說有「武器」的意思。控方更指控梁天琦有意推翻政權。Eliza當時更說,以她所知, Malcolm X不是「分裂國家主張者」(secessionist)。
周專員今日呈上Malcolm X的1964年的演講,讀出部份內容,又追問Eliza知否Malcolm X被指為 “separatist”和知否Malcolm X曾經加入激進伊斯蘭組織。
Eliza語氣有點難以置信地反問:「我們是否要進入複雜的美國種族歷史?美國黑人民族主義(black nationalist)和非洲裔美國人那時的分離主義(separatism), 尤其是於種族隔離(apartheid)的過去有多複雜?要研讀多少歷史脈絡?」
周堅持追問:「那Malcolm X是不是分離主義者?」
Eliza沒好氣答: 「若是說建立一個有主權的國家這個理解下,我認為不是。」
周專員仍在要求Eliza看Malcolm X說話節錄。此時,彭官要求暫停提問,三位法官退後座椅商議一會,然後彭寶琴說,Malcolm X是否分離主義者,與本案案情「拉扯得太遠」(far far removed), 彭官提醒周專員,Eliza一直不反對梁天琦在選舉演說中對港獨持正面看法。
周專員另一處的追問,把梁天琦與Eliza拉得更近,問答更有火花。周專員引述去年夏天來自《眾新聞》的報導,報導中訪問了三位學者,表達學者們對泛民立法會議員在政府表示因疫情把選舉延期一年後,是否應該總辭。
報導中,Eliza認為議員應該留任,訪問中提到議會是重要「抗爭陣地」「在威權政治下,策略上考慮比民主原則更重要……」周專員反問,梁天琦進入議會,會否也像她所說的一樣,「具策略意義,目的是去推翻政權」?
Eliza罕見地光火起來:「你在引述我?你是否在說我和梁天琦是一伙?說我和他是同黨?(You suggest I am part of his cohort?)……好了,現在我被審訊,我要回答吧? (I am the person on trial, I have to answer this……)」辯方劉大狀立即站起來抗議,指Eliza是來做證人的。
此時彭寶琴語氣溫和地望着Eliza說:「不是的,妳是來作供,提供專家意見給法庭。請不要覺得來被審判,這不是原來的意思。」彭官打圓場道:「我想周先生要想問妳,會不會梁天琦進入立法會,覺得策略上可以作出改變,而不是留在結構以外。」
Eliza鬆了一口氣,望着彭官說了幾聲:「感謝妳的澄清,感謝。」然後Eliza詳細解釋,她在泛民總辭上的看法,已經算是「溫和派」,因為當時社會上較激進的想法,是主張泛民議員一起總辭以表示對選舉延期的不滿。而Eliza說,我主張泛民留任,是希望有議員監察政府,希望加強政府問責性。
現在仍身陷囹圄的梁天琦,始終成為庭上反覆被斟酌的客體。
Eliza今日完成作供前,有機會詳細解釋,她作為政治學者,如何理解梁天琦為何要使用「光時」口號。Eliza解釋,2016年梁天琦參加的是新界東補選,和以往立法會選舉不同,選舉制度是「單議席單票制」,並非「比例代表制」。
「比例代表制」之下,勝選者需要的票數不需很多,只拿取選票一成也可以拿到席位。然而補選的規則,則是誰多選票誰便勝出,故要爭取選票數量。
Eliza說,回看2016新東補選中,參選者多達6人,當中梁天琦的對手,有知名度高的政黨領袖,梁天琦當時相比之下,是一個無人認識的小伙子,只有大學宿生會經驗,或參加過一些小型社會運動,但知名度不高。「他需要設計一個非常搶耳的口號,以拿得最多的票數。」
Eliza指,一個知名度不夠的參選者,設計口號會有「不成比例地戲劇化」的情況(dramatizing out of proportion),故此梁天琦即使說「選票就是子彈」是一種誇張的說法而已。
Eliza進一步指出:「很多提倡港獨的政治組織,大部份沒有具體的行動計劃,只是口說『香港獨立』」。法官彭寶琴補充:「妳所說的沒有具體行動計劃,是在公眾知道的情況下沒有而已。」
Eliza再補充:「究竟(這些組織主張的)是和平遊說,還是使用暴力或武裝力量?沒有看到這些(資訊)。」
今次被告唐英傑的電單車上,插着旗幟的版本,除了有「光時」這個八字中文口號,亦有七字英文“Liberate Hong Kong, Revolution of our Times”,中英文版本均在法庭反覆被檢驗。辯方學者卻說,原來口號的出現,並非有明確的設計時刻,或單一設計者。
彭官曾詢問,英語口號如何出現, “Liberate Hong Kong, Revolution of our Times”那裡來?彭官留意到梁天琦2016年造勢晚的佈景板已出現這七個英文字。
但Eliza指出,她曾經從梁天琦遞交給選管會的個人簡介中,找到「光時」的英文版,卻是被譯成「Ignite Revolution to Reclaim Our Age.」對於造勢晚會和選管會的文宣為何有差異,Eliza說她不知道。
而Eliza亦曾找遍不同資料,去嘗試看看梁天琦當初創作「光時」口號的原意,但發現他除了在晚會說過,口號不想專注「世代」差別,除此之外,她沒找到更多解釋。不過Eliza說,原來梁天琦最初創作了另一個八字口號,但她認為,梁天琦最初的口號不搶耳,不令人留下深刻印像。
「選舉口號要搶耳,要令人容易記起這個參選人,而原來梁天琦最初設計的口號很悶蛋,孩子氣得像大學活動口號一樣。」
原來,於社會掀起沸沸揚揚的談論,在2019年反修例運動中被廣泛流傳過,今天被法庭研究是否違反國安法的八個字口號,並不是梁天琦最初的構思。
此時,Eliza翻查文件找到了紀錄,並以廣東話在高等法院朗讀出,梁天琦最初曾經構思,但最後放棄了的意念。這個被埋葬了的口號,原來一樣是八個大字:「知行合一,世代革新」。
如果歷史有如果,假若「光時」沒有出現過,今日香港的光景又會如何?
***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一):[Regime & Redeem]
7月2日控方專家劉智鵬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10137115741348/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二):[Just Do it]
7月9日辯方專家李詠怡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29321820489544/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三):[過去與未來]
7月12日辯方專家李詠怡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37523026336090/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四):[知行合一]
7月13日辯方專家李詠怡及李立峯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40215429400183/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五):[沒有誰比誰高貴]
7月14日辯方專家李立峯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43328702422189/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六):[選櫻桃的人]
7月15日辯方專家李立峯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45860505502342/
(圖為辯方第二位專家證人,中大新傳學院教授李立峯離開高院,明天他會繼續作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