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民俗臺灣 復刻版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民俗臺灣 復刻版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民俗臺灣 復刻版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民俗臺灣產品中有6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萬的網紅農傳媒,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豐年70 設計封面、刻版畫、也能畫漫畫的男子】 1951年,年僅25歲的楊英風甫從師大美術系輟學,但他也已經成家,是個剛迎接女兒出生不久的新手爸爸,需要承擔家計。正在籌備豐年社創社的前輩畫家藍蔭鼎,是楊英風宜蘭同鄉,了解楊英風的狀況,便邀請他到豐年社擔任美術編輯。此後,開展了楊英風11年的「豐...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尋妖誌:島嶼妖怪文化之旅」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林祉均、清翔 內容簡介: 透過台灣民俗與生活記憶中有關妖怪傳說的記憶,採取行旅與踏查的方式尋找台灣妖怪的足跡,其中規劃十一條走訪妖怪的路線,將口傳或文獻所載的妖怪一一揭露其神祕面相,提供可實際按圖索驥的便利性,並搭配行程中的小...

民俗臺灣 在 編笑編哭。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5-31 06:12:30

2020年底到今年初,我和行人文化實驗室合作了這本掃帚書,過程及結果的意義對我來說都很深刻。 這本書的製作規模很大,我大概是中後段才加入,前期已有工作團隊完成採訪及攝錄影,而我必須將這些材料,整理撰寫成適合出版的文本。 因為是《小島捕魚》的系列作品,著手進行後,我便一直以《小島製帚》為暫定書...

民俗臺灣 在 故事 StoryStudio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11 09:11:33

【#溫宗翰:過年的由來:追溯一段臺灣人神相挺的古老故事】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臺灣人因為特別喜愛「祭拜」,什麼神、什麼鬼都會祭祀,尤其每逢秋冬,都有一連串酬謝神明的「謝冬尾」祭典。 然而,忙於祭祀的臺灣人,卻始終忽略在供桌上為神靈舉蠟燭燈臺的:「燈猴」,忘記特別祭祀酬謝祂的辛勞,因此令燈猴特別不...

民俗臺灣 在 鯤腹腳史蹟-張鎧臣de台南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7 19:36:34

【北頭洋立長宮】200904 55F743 北頭洋(Pataran)意思是「巫女之山」,引申為「發祥地」之意。(沒錯,和台北的北投是同一個語源,只是漢字不同)。此處原是平原,因苓仔寮某夜狂風大作,這裡被苓仔寮兩座沙丘的沙土所淹沒,故有「飛沙崙」的地名與故事。 1942年,#吳新榮 醫師在《臺灣文學...

  • 民俗臺灣 在 農傳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17 11:30:45
    有 156 人按讚

    【#豐年70 設計封面、刻版畫、也能畫漫畫的男子】

    1951年,年僅25歲的楊英風甫從師大美術系輟學,但他也已經成家,是個剛迎接女兒出生不久的新手爸爸,需要承擔家計。正在籌備豐年社創社的前輩畫家藍蔭鼎,是楊英風宜蘭同鄉,了解楊英風的狀況,便邀請他到豐年社擔任美術編輯。此後,開展了楊英風11年的「豐年時期」。

    這時期是楊英風寫實階段的一個高峰,此外,楊英風在進入豐年任職前,亦曾與《民俗臺灣》(1941-1944)編輯、1948年底離臺的灣生畫家立石鐵臣(1905-1980)有所往來。因此,楊英風在《豐年》時期刻繪的風俗畫與日治時期的《民俗臺灣》風格異同,也常是研究者的焦點之一。

    在此選輯部分作品,可見楊英風以洗鍊的畫筆與刻刀,駕馭形形色色的素材與風格。

    #豐年70 #楊英風 #封面設計 #版畫 #漫畫

    --

    《豐年》70週年特刊登上博客來,請往這邊👉https://reurl.cc/YOQdml
    支持豐年社,豐年農市買雜誌👉https://reurl.cc/rgomp1

  • 民俗臺灣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29 17:15:19
    有 146 人按讚

    6/29(二)也就是今天晚上七點半,我邀請「臺文界小叮噹」陳允元老師,一起聊聊西川滿的作品、興趣與人際關係,保證顛覆你心中「文壇大魔王」的印象!

    預計內容如下:允元老師導讀西川滿的詩作與小說,帶領大家從作品去了解所謂他的「浪漫」、「耽美」、「外地文學」是什麼感覺。

    然後由我同時搭配粉絲團照片,介紹西川滿對於裝幀、版畫、藏書票的熱愛,以及他與立石鐵臣、池田敏雄等《民俗臺灣》陣營若敵若友的關係。

  • 民俗臺灣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6-28 18:19:28
    有 910 人按讚

    各位久等了。或許,讓各位等太久了!我從醫院回來了!為了表示我的完好,特地在網路上抓了CCC創作集幫我拍的帥照,一饗粉絲!(出處:https://www.creative-comic.tw/special_topics/2)

    (有些朋友應該看到第一句招呼語就知道,我在住院期間,也把「AV帝王」追完了)

    雖然住到第七天才出院,但其實也只是用內視鏡把膽道的石頭夾出來而已,並沒有開刀;不過這段期間算是向人生請了個休假,整天追劇看書聽podcast聊ClubHouse,期間也體驗了注射鎮定劑的夢遊經歷與不由分說被塞四顆塞劑的羞家過程,不得不說畢生難忘。

    總之,一如上禮拜約定的,我生龍活虎地回來了,所以原本上週二要開的「西川滿房」,這週二鐵開、盛開、開好、開滿!

    6/29(二)晚上七點半,我邀請「臺文界小叮噹」陳允元老師,一起聊聊西川滿的作品、興趣與人際關係,保證顛覆你心中「文壇大魔王」的印象!

    預計內容如下:允元老師導讀西川滿的詩作與小說,帶領大家從作品去了解所謂他的「浪漫」、「耽美」、「外地文學」是什麼感覺。

    然後由我同時搭配粉絲團照片,介紹西川滿對於裝幀、版畫、藏書票的熱愛,以及他與立石鐵臣、池田敏雄等《民俗臺灣》陣營若敵若友的關係。

    不好意思讓大家等了一禮拜,我們明日空中再會!

  • 民俗臺灣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8-10-19 08:04:33

    本集主題:「尋妖誌:島嶼妖怪文化之旅」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林祉均、清翔
      
    內容簡介:
      透過台灣民俗與生活記憶中有關妖怪傳說的記憶,採取行旅與踏查的方式尋找台灣妖怪的足跡,其中規劃十一條走訪妖怪的路線,將口傳或文獻所載的妖怪一一揭露其神祕面相,提供可實際按圖索驥的便利性,並搭配行程中的小旅行,但最後呼籲,島嶼千年靈氣,妖怪法力高強,懇請膽小者勿試!
      
    十一條探索島嶼妖怪路線──
    I:魔神仔(台北市、新北市山區)——瀟湘神◎手稿
    II:鄭成功之斬妖除魔(北台灣三峽、鶯歌地區)——瀟湘神◎手稿
    III:石爺信仰(新竹地區)——林祉均、謝蓓宜(小拉)◎手稿
    IV:噶哈巫族的番婆鬼(南投埔里)——林祉均、清翔◎手稿
    V:日月潭傳說(南投日月潭周邊)——高珮芸(Pey)◎手稿
    VI:大莆林水鬼(嘉義大林)——林祉均◎手稿
    VII:清代的女鬼傳說(台南地區)——阮宗憲(NL)◎手稿
    VIII:蛇神傳說(高雄美濃)——高珮芸(Pey)◎手稿
    IX:貓將軍(宜蘭頭城)——許雅婷(青悠)◎手稿
    X:鄭成功事件簿:千年老龜 (宜蘭龜山島)——瀟湘神◎手稿
    XI:巨人阿里嘎該(花蓮市美崙山)——楊海彥(小波)◎手稿
      
    本書特色:
    1.近年日本的妖怪普遍為人所知,也出現以妖怪為主題的民俗村或夜市,但臺灣傳說中的有關本地的妖怪們,究竟都去哪裡了?本企劃即藉台灣各地妖怪傳說的踏查之旅重新認識在地民俗文化。
      
    2.在日本,妖怪學是民俗學系統之下的特殊學科。日本民俗學的快速開展,某部分是反映對明治、大正時期快速西化與現代化的焦慮,民俗學家為了找回屬於日本的根基文化,重回鄉野,採集過往的民俗傳說。也因此以民俗學研究「常民文化」,紀錄常民的信仰、年中記事、生活習慣等,以此了解一個民族獨特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而許多妖怪傳說具地域性,往往蘊含最獨特的地方文化與記憶,本企畫即在民俗學的系統下,採取行旅與踏查的方式尋找台灣妖怪的足跡,其中規劃十條走訪妖怪的路線,將口傳或文獻所載的妖怪
      
    3.臺灣有不少的妖怪紀錄。在日治時期出刊的《民俗臺灣》中,記錄過一種叫做「金魅」的妖怪。金魅原是被虐死的查某嫺,後來轉化為會替人工作的妖怪,文獻裡提到文山郡有人養金魅,只要供奉金魅的牌位,就會代人工作,但代價是要吃人。日本領臺前,據說到處都有祭拜金魅的人家。然而,現在的年輕人卻幾乎都沒聽過金魅的傳說了。本企劃即調查興盛一時、今人卻失去記憶的民俗文化,重新賦予台灣民俗文化的特色,尤其結合在地文史調查,實地走訪妖怪曾經流傳的地點,讓妖怪軼聞、生活慣習與文化記憶產生連結,建構出地方特殊的文化面貌。
      
    4.透過本書可實際按圖索驥有關台灣民俗與生活記憶中的不同面向:
    聯繫「妖怪」與「地方」:
      回顧妖怪故事的相關文獻,尋找具地域特性的「妖怪」與「地方」。透過訪查之過程,比對傳說與地景,於實際場域中尋找傳說的痕跡,強調出妖怪與地方之間的緊密關聯。
      
    連結「妖怪」與「人」:
      拜訪傳說發生地之民眾,實際了解居民與妖怪傳說的互動,透過整理並記錄妖怪傳說對當地居民的影響,喚起大眾對妖怪傳說的重視。
      
    牽繫「人」與「土地」:
      以妖怪傳說的生活面向為引子,建構「妖怪」、「人」、「土地」之間密切相互影響的常民文化樣貌,帶領大眾跳脫一般思維,以嶄新的眼光看待地方,促使人們對地方產生興趣,重新認識所生所長的土地。
      
    作者簡介: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於2014年成立,主要進行傳說故事考察、文獻整理、小說寫作、實境遊戲設計等,以「城市還魂」為核心價值,期望將故事當作載體,揉合歷史、民俗、文化等元素,使大眾對土地的情感重新復甦,讓城市成為充滿意義的地方。
      
      最初,「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以日治時期的妖怪神異世界觀,進行小說及遊戲的創作,近來則投入臺灣各地的民俗故事收集以及神怪考察,並將之轉化為富有文化內涵的作品。作為故事與遊戲的創造者,工作室歷次產出的遊戲與小說,皆積極運用歷史、民俗、文化等要素,並以時代氣氛與在地特色見長,有一定的支持群眾。閱聽人在閱讀及遊戲的過程中,能夠親自體驗看似生硬冰冷的歷史背景,走在城市的紋理之中,讓單純的「知識」產生「溫度」,連帶引發探究文化與歷史的動機。
      
      自2014年開始,「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在臺灣歷史文獻與口傳故事之中,找尋神靈、妖怪與鬼魅等傳說,進行文獻整理、利用妖怪故事再創作,其成果已於今年(2016),集結出版為《唯妖論:臺灣神怪本事》一書。「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其他重要作品有《臺北城裡妖魔跋扈》(奇異果文創)、《帝國大學赤雨騷亂》(奇異果文創);獨立出版小說《法務主偵探社事件簿 壹:妖怪偵探登場》、《法務主偵探社事件簿 貳:雙面委託人》、《中元劫鬼記》;實境遊戲《金魅殺人魔術》、《西門町的四月笨蛋》、「給新溫羅汀一道不一樣的光-公共藝術計畫」紙上奇幻博覽會《城市邊陲的遁逃者》、臺北眷村文化節《歸鄉:惡魔潛伏之村》等。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