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毛澤東後人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毛澤東後人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毛澤東後人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毛澤東後人產品中有6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萬的網紅李怡,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舊作選篇(之52) 除憶詛咒 (此文原刊於2017年12月8日,重刊稍有增刪。) 羅馬帝國時代的元老院曾經通過一個對已故人士的懲罰立法,就是要消除這人在世的一切行狀,銷毀他生前出現過的文字、雕像等記錄。這項立法被稱作「除憶詛咒」(Damnatio memoriae)。在當時,這是最嚴重的恥辱。 歐威...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農講所位於廣州市中山四路42號。舊址原為番禺學宮(孔廟),始建於1370年(明洪武三年)。這座宏偉的古建築從南至北由欞星門、泮池拱橋、大成門、大成殿、崇聖殿和兩側廊廡等組成。 國民革命運動迅猛發展。為了配合即將進行的北伐戰爭,發展全國農民運動,1926年5月,由毛澤東任所長的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在此...

毛澤東後人 在 南聲生生難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03 14:33:11

《#少年來了》|#韓江|#漫遊者文化 曾一度因《#素食者》無法引起共鳴而對韓江另一本《少年來了》興致缺缺,一拖,就是三年。「少年來了」讓我不禁思索這名「少年」是誰?他又因什麼事而「來」?最後,原本打算從毛澤東暴政中轉換心情的我,卻再被另一件悲痛程度無法相比,與二二八同樣不容被消抹於歷史中的#光州事...

毛澤東後人 在 Jying Chang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04 15:37:04

#purrreads​ ​ 張戎《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 ​ 「如果我就這樣不明不白地死了,你也就不要相信共產黨了。」​ ​ 即便已經是九年一貫第一屆,其實還是從小在黨國洗腦教育下成長。在真正開始自己翻閱啃讀之前,接受到的史觀多半都脫離不了「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這樣迂腐又不知所謂的教條。過去所...

毛澤東後人 在 Sunny溫婉廷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8-12 03:57:11

下週香港佳士得秋拍,機票房間本來都訂好了,但情況實在太惡化,主管怕我像買醬油的孩子一樣回不來就取消了,分享一下本來想帶回來的專題,和當地香港人聊,他們說現在餐廳都會分成藍黃綠,藍色挺港警、黃色反送中、綠色中立,而這些顏色是由消費者來定義,會在ig或一些app上標記,黃色小店常常會在罷工遊行中分送物資...

  • 毛澤東後人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1 18:22:14
    有 463 人按讚

    舊作選篇(之52)
    除憶詛咒
    (此文原刊於2017年12月8日,重刊稍有增刪。)
    羅馬帝國時代的元老院曾經通過一個對已故人士的懲罰立法,就是要消除這人在世的一切行狀,銷毀他生前出現過的文字、雕像等記錄。這項立法被稱作「除憶詛咒」(Damnatio memoriae)。在當時,這是最嚴重的恥辱。
    歐威爾1948年的小說《一九八四》,創造了Unperson一詞,是指一個人不僅被當局殺害,而且他在現實生活中的信息、照片、文章也被一同抹去,不留一絲痕跡。因為依照極權國家大洋國的「雙重思想」原則,這樣的人應該被完全忘卻,即便是親人和朋友也不應該記得他的存在。
    歐威爾的寓言也成為了預言,被共產國家不斷予以實現。而且這些極權國家沒有像羅馬帝國那樣為除憶詛咒立法,而是逕由行政手段執行,又或在專權下各地均「識做」而執行。
    有一張由畫家董希文在1953年創作的油畫《開國大典》,描繪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布建政那一刻。在接下來十多年,這幅油畫遭到多次修改。原畫站在前排的政府副主席高崗,到1955年高崗事件發生後,董希文奉命在畫中把他刪除,原位以一盆花代替。1968年文革期間,董又奉命在畫中把劉少奇除掉。1970年,董已病重,就由他的學生把畫中的林伯渠剷除。
    記錄真實影像的照片也不斷遭到除憶的命運,儘管那時候還沒有電腦改圖功能,因此改得很著跡。毛澤東作狀為建水庫而拿鋤頭的照片,原有站在旁邊的彭真,文革爆發後,同一照片的彭真不見影了。毛澤東與林彪並坐發表講話的照片,林彪事件後同一照片只剩老毛一人了。四人幫被「一舉粉碎」後,《人民畫報》報導毛喪禮,一整排人中間就有幾個位置突兀地空着。
    2018年香港教育局要恢復中史課程,10月底公開課程大綱,被記者問到何以沒有提六七暴動、六四等事件,負責課程修訂的專責委員會主席、中大歷史系教授梁元生說,這是很笨的問題,上述事件在中國歷史發展中並不重要,「六七年你在哪裡?」
    以歷史事件發生時「你在哪裡」作為沒有把事件列入教科書的理由,是很笨的答案。絕大部分歷史事件發生時,現在的人有誰在那裡?這種話出自平常人之口可以說無知,出自歷史專家之口就是無恥了。這回答也顯示了,不管如何荒誕,中史課程就是要貫徹中共黨慣常說的「不要糾纏歷史上發生的不幸事件」,或不要搞「歷史的虛無主義」,也就是除憶詛咒的洗腦歷史教育。
    除憶,實際上一定給這個國家、民族、社會帶來詛咒。作家柏楊說:「忘記罪惡,尤其是忘記政府政黨之類的集體罪惡,罪惡一定會再來,再來到自己身上,或後人的身上。」捷克作家昆德拉說:「人類對抗權力的鬥爭,就是記憶與遺忘的鬥爭。」美國華盛頓為納粹屠殺猶太人而建立「浩劫博物館」,創立者在博物館落成儀式致辭說:「遺忘,就意味着將受害者再殺害一次。我們沒能阻止他們第一次被殺害,我們絕不能容忍他們被殺害第二次。」
    延續六四等所有記憶,就是為了不讓這國家、這城市帶來除憶詛咒。那是真正的愛國愛港。

  • 毛澤東後人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25 11:23:23
    有 36 人按讚

    本周H&M,有不少引起我興趣的電影。

    舊版的教科書提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通常會提到坦能堡會戰。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此戰算是改變德國戰略的重要因素。
    德國的位置在歐洲的中央地帶,這也奠定德國的先天戰略劣勢,那就是容易被夾擊,尤其一戰開打前,德國的敵對勢力─英法俄,分別位在德國的東西兩方。面對被夾擊的可能,德國高層想到的方法是:利用高機動力,先集中主力擊破一個方向的敵人,再利用時間差,調轉主力擊敗另一方面的敵人。
    戰略既然決定,下一步是要決定對象,也就是要選擇先攻西線的英法?還是東線的俄國?由於德國的戰略是建立在快速移動上,當時鐵路密集度高的西線就成為目標,所以德國最終決定了「西攻東守」的配置,將主力調往西線(順帶一提,在此選擇下,德國後來又研究迅速攻破西線的戰略─施里芬計畫)。
    正因為主力在西方,德國在東線的兵力顯得稀薄,這讓俄羅斯有可趁之機,而俄軍也的確發動了攻擊。但就在坦能堡戰役,德軍大破俄軍,加上西線戰場的攻勢被英法扛住,以至於形成僵持的壕溝戰,德國高層之後將戰略改成「東攻西守」,這也成為日後德國在一戰東線戰場獲勝的遠因。而負責坦能堡會戰的指揮官─興登堡、魯登道夫,後來更憑藉著戰攻,最終成為德國一戰後期的實際掌權者,興登堡更因為在一戰的威望,後來成為德國威瑪共和的總統(順帶一提,魯登道夫在威瑪共和時期雖然未能像興登堡一樣飛黃騰達,但在德國國內依舊擁有相當大的號召力,以至於他曾經聯合其他勢力發動政變,不過被輕易鎮壓,而魯登道夫聯合的勢力,正是希特勒的納粹黨)。
    雖然我是熟悉坦能堡會戰的背景以及影響,但對於中間的過程我卻完全不了解,所以如果有部電影是講這場戰爭的歷程,我會非常有興趣想要觀看,並了解這場戰爭究竟為何會被大肆宣傳。

    泳渡英吉利海峽......你在跟我開玩笑嗎?竟然真的有人能辦到這件事呀!
    說到有名的游泳,我很容易想到毛澤東。老毛是位游泳健將,我有次看某部紀錄片,裡面提到老毛因為大躍進政策的失敗,被逼出了權力核心,而他決定發動文化大革命奪回權力。在文革初期,老毛為了造勢(並證明自己身體很健康),於是進行所謂的暢游長江。簡單來說,73歲的老毛在1小時左右的時間游了15公里。
    聽起來很驚人是吧?但紀錄片中,有位老兄是這麼說:「那段長江,水流湍急,毛仰遊在水面上,他人又胖,浮起的大肚子可一路順流而下,一下就漂過好幾十里。」我翻譯他這段話的意思是:與其說毛澤東游了很長距離,不如說他是被水一路沖下去。
    所以在河裡游泳,可以借助水流,但在海裡游泳......我實在太難想像,這到底需要多麼強大的體力?真想看看這件事情如何發生的呀?

    我相信只要上過英語課的人,應該都學會馬丁路德的著名演講:I have a dream.(我學生時代還被抽到要朗誦這篇,這對外文能力超爛的我,簡直是恐怖加煎熬的記憶,以至於我太久沒回想,都快忘記當時發生什麼事了。)
    我除了想看這著名的歷史場景,同時我想到另一件事。
    其實馬丁路德金恩在當時的黑人運動中,只是其中一個流派,也是大眾通常下意識比較肯定的流派:非暴力不合作。
    乍看之下,這很好呀,在法治內利用遊行、罷工之類的手段向政府爭取權益。但我想問個問題......真的能用這些方式讓政府釋出權益嗎?
    以罷工而言,勞工跟資方請問誰能撐得比較久?我想大家心裡有數。遊行?我國那麼多次遊行到底有幾次是真的有重大突破或進展?
    所以相對馬丁路德金恩,當時還有另一個流派,由麥爾坎X提倡的暴力抗爭(甚至這可以延伸到另一股勢力:結合社會主義的黑豹黨,說到黑豹黨,這段在我國基本冷門到聞所未聞的歷史,可以參考我前一陣子非常欣賞的電影「猶大與黑色彌賽亞」,另外在「芝加哥七人案:驚世審判」這部電影中,也有黑豹黨的部分片段)。
    我這麼比喻:面對兩個向你抗議的人,一個是站在你門外呼口號抗議,另一個是直接衝進你家砸客廳,你比較重視誰?
    當然,我想在觀感上,絕大部分人在絕大部分時候都非常反感暴力抗爭,因為他帶來的損害以及牽動的層面巨大的多,但不得不同意:他對所謂的當權者也有效的多。
    事實上,晚期的金恩有感於非暴力方式的無效,開始向麥爾坎X的路線靠近;又非常值得玩味的,是麥爾坎X有感於暴力抗爭隊及效果有限,也開始向著金恩的路線靠攏。
    相異的兩人,竟在日後相互吸引探索,而這兩人的結局卻如此相同:都死於暗殺。
    馬丁路德金恩現在被塑造的很高大上,但其實,不可能用所謂的「聖母模式」成就一切。馬丁路德金恩一開始舉辦的遊行,其實參與人數很少,但他後來刻意把遊行辦在黑人的下班時間,這就形成一種人數倍增的假象,因為下班人潮在畫面上也被算出來了。甚至金恩會預先請記者準備拍攝,其中之一藥浴被拍攝的場面,就是有警察暴力執法,這樣就能用鮮血換到更大的宣傳版面。
    我真是挺想看看,不同的電影對於金恩的描述為何。我不是說金恩是個小人,我只是想強調金恩不是個完人,正因不是完人,因為真實,我們這些後人才更容易和歷史人物產生連結感呀。

    其他的電影我也都挺期待,除了一部,那就是這當中我唯一看過的一部:羅馬假期。
    說沒有很期待,是因為我看過,所以劇情就部怎麼期待了。但其實這部電影要我重看,我絕對OK。原因......有奧黛麗赫本難道還不夠嗎?

    對於本周電影,或是我分享的知識,大家有何看法呢?歡迎留言一起來聊天討論喔。也可以多多分享本篇文章,讓對歷史以及電影有興趣的同好有更多共鳴或討論的機會喔。

  • 毛澤東後人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17 22:54:34
    有 2,372 人按讚

    【中國國民黨瘋狂消費阿富汗、消費台灣,我只有兩個字:噁心】
    .
    不要臉的政黨,消費他國戰爭痛苦還自鳴得意,恥笑台灣人,自以為英雄,堪稱噁心界的冠軍。
    .
    這兩天,國民黨噁心言論連發,趙少康和要選黨主席的朱立倫都說,「國民黨守護台灣」、「沒有1949國民黨就沒有今日台灣」。
    .
    但很抱歉,1928年,中共剛和國民黨在中國內戰時,在上海成立的台灣共產黨黨綱第二、三條即明文:「台灣民族獨立」及「建設台灣共和國」。
    .
    1936年,中共還在和國民黨國共內戰時,共產黨主席毛澤東,在與其友好的美國記者史諾(Edgar Snow)採訪中發表「中國共產黨支援朝鮮獨立,同樣的立場適用於台灣(福爾摩莎)」言論。(《Red Star over China》,1936)
    .
    此外,根據北教大教授李筱峰指出,1941年6月,周恩來亦曾表示支持其他民族國家的獨立運動,包括朝鮮、台灣、巴爾幹、印度、南洋等。(《民族至上與國家至上》,1941)
    .
    1947年,台灣二二八事件後,中國報載毛澤東說,中國共產黨完全支援台灣人民反對蔣介石和國民黨的鬥爭。「我們贊成台灣獨立,我們贊成台灣自己成立一個自己所要求的國家。」 (《解放日報》,1947)
    .
    然後,1949年,中國國民黨蔣介石敗逃台灣。
    .
    在國民黨尚未逃跑中國時,中共支持台灣獨立,後來國民黨被中共打敗,跑到台灣當外來政權,才延長了國共內戰,國民黨正式把它們的戰爭帶來台灣。
    .
    沒有台灣,國民黨早就被中共趕盡殺絕了。
    .
    如今這些國民黨大老竟還敢大言不慚、倒果為因,說國民黨守護台灣,令人哄堂大笑。國民黨是忘記自己來台灣後,如何血洗台灣、法西斯獨裁統治、白色恐怖了嗎?
    .
    中國國民黨消費阿富汗、羞辱台灣人,不感謝善良的台灣人就算了,曾狂殺台灣人還敢自稱英雄。
    .
    還是林為洲最誠實,他說「外來勢力終究無法代替本土政權治理國家。」
    .
    沒錯,外來勢力終究只會毀滅一個人與其周遭的世界。
    .
    米蘭昆德拉曾說:「要毀滅一個人,第一件事就是除去他的記憶,摧毀他的書籍、文化和歷史。然後就有另外的一些人也寫書,提供另一個文化及創造出另一個故事,然後人們就慢慢開始忘記他現在是誰或者曾經是誰,或者快一點,他將忘記在他周遭的世界。 」(《笑忘書》,2011)
    .
    這就是現今台灣人的寫照,歷史不會被遺忘。國民黨不要以為現在還可以操弄歷史、壟斷歷史的詮釋權。
    .
    永遠妄想虛幻大中國的國民黨,終究是外來勢力,永遠不會變成本土政黨。
    .
    國民黨黨主席若真的想要改革國民黨,就先對台灣人道歉、以及把中國黨名改掉吧!
    .

  • 毛澤東後人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7-02-01 08:00:00

    農講所位於廣州市中山四路42號。舊址原為番禺學宮(孔廟),始建於1370年(明洪武三年)。這座宏偉的古建築從南至北由欞星門、泮池拱橋、大成門、大成殿、崇聖殿和兩側廊廡等組成。
    國民革命運動迅猛發展。為了配合即將進行的北伐戰爭,發展全國農民運動,1926年5月,由毛澤東任所長的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在此舉辦,周恩來、肖楚女、彭湃等共產黨員任教員。來自20個省區的327名學生,在此學習農民運動的理論和方法,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參加重大的社會活動。他們畢業後奔赴全國各地,領導農民開展反帝反封建鬥爭,對中國革命做出了重要貢獻。解放後,人民政府於1953年修復舊址,建立舊址紀念館,周恩來總理為舊址題名。1961年,國務院公佈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由中共廣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公佈為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1年,由中共中央宣傳部公佈為全國第二批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05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等部委命名為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點。農講所舊址中,當年的所長辦公室、教務部、軍事訓練部、課堂、學生宿舍等均按原貌佈置,並輔有《農講所舊址復原陳列》展覽,實事求是地展示第一屆至第六屆農講所的歷史。該館修復了番禺學宮東路建築的明倫堂和光霽堂,設有《孔子與儒學》、《中國科舉文化》、《廣東各地學宮》等展覽。同時,配合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舉辦富有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意義的專題展覽。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