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比利時安樂死費用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比利時安樂死費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比利時安樂死費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比利時安樂死費用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468的網紅April懶得說話,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等我完成人生的目標吧! 「談及安樂死(Euthanasia),荷蘭和比利時是世界上最早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也是現在全面性合法的兩個國家。雖然荷蘭的安樂死走得最前,但安樂死的條件卻是非常嚴謹。法令允許病患處於「不能忍受」及「病情沒有改善」的條件下接受安樂死,另外有嚴重精神疾病者或失智患者、12歲以上...

  • 比利時安樂死費用 在 April懶得說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7-24 10:19:29
    有 8 人按讚

    等我完成人生的目標吧!

    「談及安樂死(Euthanasia),荷蘭和比利時是世界上最早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也是現在全面性合法的兩個國家。雖然荷蘭的安樂死走得最前,但安樂死的條件卻是非常嚴謹。法令允許病患處於「不能忍受」及「病情沒有改善」的條件下接受安樂死,另外有嚴重精神疾病者或失智患者、12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士,只需要父母同意,也可以安樂死。

    不過,患者需要經過兩個獨立專業醫生的評估,目前荷蘭僅有約600個有安樂死執照的醫生。醫生要向驗屍官及檢察官報告,會同所有文件資料送交「安樂死複查委員會」審核,如果沒有報告死亡個案或有疑似濫用安樂死之嫌,不僅有罰款還可能會吃上官司。而且,荷蘭與比利時不一樣的是,他們並不開放外國人進行安樂死。

    安樂死是具爭議性的議題,許多國家都未能全面合法化,而是透過設立不同的法令,某程度上允許安樂死的行為。例如安樂死在美國大多數的州皆屬違法,目前僅有6個州在有限程度上合法,奧勒岡州1994年經過公民投票通過了《尊嚴死亡法》,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合法的醫生協助自殺法案。《尊嚴死亡法》的宗旨是給予末期病患選擇的權利,當病人不想成為家庭的負擔,或是無力在支付昂貴的醫藥費用時,申請醫生協助自殺便成為他們的「唯一選擇」。

  • 比利時安樂死費用 在 記者陳曉蕾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8-25 10:30:00
    有 193 人按讚

    【孩子好走 】
    文:陳曉蕾

    全世界暫時只有比利時會替十八歲以下的病人安樂死,就算已經立法容許醫護人員替病人自殺的地區,對孩子依然有不一樣的看法:還那麼年輕,可否等到成年?
    孩子一樣會患上絕症,然而很少可以參與治療決定。有些父母不願放手,苦苦堅持,試盡所有治療方案,一次又一次要求醫護人員急救搶回心跳;也有些父母很快地放棄,拒絕花錢醫治,其至把孩子丟給孤兒院——林國嬿處於在這彷彿鐘擺的兩極之間,今年第二十年。

    .

    林國嬿是紓緩治療護士,本來護理成年的病人,1997年看到兒童死於癌症的家庭很需要支援,開始主力幫忙兒童紓緩治療服務。兒童癌病基金在1999年創辦時,她有份開創兒童紓緩治療服務;很快地,她就看見兒童除了癌症,還有其他晚期症病,例如腦癱、玻璃骨、肌肉萎縮……一直爭取到2018年才成立兒童紓緩服務基金,正式把服務擴大到所有晚期的兒童病人。這幾年,她亦開始在國內培訓兒童紓緩治療護士,幾乎每周都會到湖南長沙。
    曾經跟著林國嬿到屯門一間公屋,當時十一歲的穎儀先天腦部畸形,父母和弟弟都不離不棄地照顧。林國嬿不但溫柔地教媽媽如何幫穎儀餵藥,使用病床邊各式各樣的醫護用品,並且細心地替穎儀開whatsapp群組,聯絡和協調醫院和學校。
    每次穎儀惡化要入醫院,林國嬿會通知醫人員安排病房,不用再經急症室,學校的老師、護士、社工會知道穎儀的病情,反過來醫護也會知道穎儀平日在學校的健康情況。還有,穎儀媽媽的擔心,爸爸的焦慮,甚至弟弟的情緒,林國嬿都會放在心上。
    這些工作,壓力會否很大?看著一個個孩子離世,會否很沉重?林國嬿總是淡然地回答:「任何生命都有面對死亡的時候,這是一個過程。在病人最艱難的日子,可以陪著走這段路,我覺得很榮幸。」

    .

    林國嬿最激動的時刻,是講起這三年不斷來往湖南長沙——在當地醫院,一日深切治療室的藥費可高達一萬元人民幣!「在中國醫病都醫不完,怎會放資源去幫一個要死的人?」林國嬿看著很多父母因為付不起錢,被迫放棄,可是就算選擇讓孩子繼續醫治,醫院竟然擔心父母不肯離開孩子,不許父母進入深切治療室,只能在特地時間在另一房間看閉路電視,林國嬿很生氣:「我經常鬧醫院『無人性』,都是重病的小孩,還不讓父母去探!」
    她就是在如此艱難的環境,推動發展國內的兒童紓緩治療服務,目前大部份時間,都會待在長沙蝴蝶之家,這是全中國第一間兒童紓緩護理中心。她親自帶著內地的護士照顧十八位病童,並且讓湖南省第一屆安寧療護課程的學員來實習。
    「這裡的阿姨比較少抱孩子,而孩子都喜歡人抱的。」林國嬿一進房門,就慈愛地抱著其中一個腦積水的孩子:「這些孩子就是我們現在在蝴蝶之家的小蝴蝶。」十八位「小蝴蝶」有不同的疾病和殘疾,護理人員要仔和學護要細心地提供不同的護理。林國嬿希望把這裡成為示範基地,讓社會看到就算這些孩子在一般中沒有價值,一樣會被尊重。
    「孩子覺得要活下去,就支持他。」林國嬿輕輕地說:「但如果有一天生命到了盡頭,就讓他舒服地在愛中離開。」

    .

    BOX:香港兒童紓緩治療
    香港每年死亡人數約五萬人
    約有二百人是兒童
    約一百名兒童在一歲前離世
    約一百名超過一歲的兒童,有三份一因為癌症過身
    全港約有四千名兒童,正患有危疾及生命受限的疾病

    .
    《死神九問2》本集在今晚25/8 20:30分在港台電視31及逢星期三晚6時在無綫電視翡翠台播出
    港台網站tv.rthk.hk及流動程式RTHK Screen亦會提供視像直播及節目重溫。
    .
    大銀與《死神九問2》合辦的社區放映會
    即場放映《遺物變成祝福》,導演和監製會與參加者對談,分享拍攝背後的故事,一起討論哀傷如何能夠轉化。
    日期|9月26日(星期四)
    時間|7:00pm - 10:00pm
    地點|大人站 油麻地上海街433號興華中心 21樓 03 - 04 室(近登打士街)
    費用|免費
    報名|https://forms.gle/bsjZhjPXEfcoRQib6

  • 比利時安樂死費用 在 瑞士。瑰娜 All About Switzerland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7-11-13 19:42:26
    有 578 人按讚


    「決定最後的旅程的權利」

    前體育主播傅達仁罹患胰臟癌,在國內大力推行安樂死,甚至上書總統,請求制定安樂死法案。現在,他更在瑞士等待最後的旅程。而他的故事讓我聯想起最近閱讀的一本法文新書《最後一個夏天》。

    作者安娜·貝爾特(Anne Bert)是一位法籍私膩系作家,擅長描寫內心深刻的感受。不過,在57歲那年,她確定罹患了漸凍症。不久之後,她便決定安排安樂死。

    然而,做為天主教國家,法國社會普遍對安樂死抱持保守的態度。因此,貝爾特積極從事生命終結議題的辯論。2017年初她更發表了一封給當時總統候選人的公開信,請求安樂死合法化。

    她對於不能在母國終結自己的生命感到無奈。後來,她便在安樂死合法的兩個鄰國: 瑞士和比利時之間做選擇。因爲赴瑞士安樂死的費用高達5000歐元,她認為當地人把它當成一門生意,所以決定至比利時實現人生最後的願望。(話說,瑞士是歐洲物價最高的國家,比德國法國貴上兩倍。如果安樂死費用高昂也算合理吧。)

    除此之外,貝爾特還以細膩的文字紀錄她在病症確定後,以及接受安樂死之前的心路歷程。她詳細描述漸凍症如何一步一步奪走她的身體,讓她的身體和心靈分離。最後,她的身心是如此的痛苦,她因而放棄了反抗。

    2017年10月2日她在比利時接受致命藥物的注射,得年59歲。而她的文字集結成《最後一個夏天》一書,並於10月4日出版。

    每個生命都是何其珍貴。然而,如果承載我們心靈的身體病了壞了,就會變成一種難以承受的負擔。如果病人擁有善終的權利,便能在專業醫療人員的協助下,有尊嚴地結束痛苦。

    無論傅前主播最後的決定為何,尊重他的選擇,也祝福他與家人在瑞士旅行愉快,一起創造最美好的回憶。

    #瑞士是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
    #2015年便有300名英國人至瑞士接受安樂死

    #我的新書《瑞士不一樣:顛覆你對最強小國的想像》
    博客來: https://goo.gl/1J3avJ
    金石堂: https://goo.gl/vSw8i7
    誠品: https://goo.gl/gZQFT7
    --------
    #第一本書《瑞士不簡單:從社會、文化、教育面向,走進瑞士緩慢的生活哲學 》博客來: http://goo.gl/KZ9cAU , 金石堂: https://goo.gl/axHV7E
    ---------
    #妹妹的書 《瑞士慢養生活:快樂瑞士人的身體保健、心理健康與飲食日常 》博客來:https://goo.gl/PNDHES ,金石堂:https://goo.gl/3Z9CtY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