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每月定存複利計算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每月定存複利計算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每月定存複利計算產品中有2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南店市值每日更新-09/23】 南哥投資便利商店(簡稱南店) ,目前總投資金額約1000萬(初始市值1012萬) ,投資就像經營公司,永遠100%持股(現金低於5%內做配置的彈性調整) ,營業項目分兩類,波段股操作最多佔2成,定存股操作最少佔8成 今年到8月底止,約200萬操作的波段股,已實現虧...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萬的網紅SHIN L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存錢 #定存 #定儲 合作信箱✉️ : [email protected] ❗️影片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二次搬運、寫成新聞稿 ❗️點擊「加入」成為會員幫助我創作更多影片|https://shinli.pse.is/PD4Q5 ————————————————————— #線上課程 給理...
每月定存複利計算 在 高均數學/升學帳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19 01:57:45
學測考前有些同學會私訊老師 不知道考前不到10天應該要讀哪些內容 其實只要把既有做過的題目再熟練 把觀念的部分再回想一遍就非常足夠了 #考前刷題 #心智繪圖 比較困難的應該是心態上的調適 #解題一直錯怎麼辦 #書讀不下怎麼辦 #考試容易緊張怎麼辦 #作息調整 #考前心態調適 #學測考前永不放棄 當...
每月定存複利計算 在 妮基Nikki|生活理財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11 08:50:47
2019.12.17 好不容易擠出來的錢,可以怎麼分配? (右滑看簡答,下滑看詳解) ———————————————— >>分配在哪些部位?投資理財雙刀 1’ 投資:證券帳戶(薪水*1/6) 受我爸教我做股票的影響,每個月我都會丟錢進來累積本金與小額操作賺零用錢和經驗值。 (原則:有多少錢就做多少...
每月定存複利計算 在 存股專家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4-04 13:55:47
年輕人該買汽車嗎 先說我認為的標準答案:最好到40歲前都不要買車 假設A年輕人貸款買了汽車 我想比較沒買車、沒買車+定存、沒買車+存股 這三種10年後與A財富的差距 (薪水那些為了方便都不考慮 僅比較車子這筆錢) 為了講求最準確詳細的數字 我特別訪問了3年前戴款買車的網友: Toyota 201...
-
每月定存複利計算 在 SHIN L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5-24 19:30:11#存錢 #定存 #定儲
合作信箱✉️ : xshinxli@gmail.com
❗️影片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二次搬運、寫成新聞稿
❗️點擊「加入」成為會員幫助我創作更多影片|https://shinli.pse.is/PD4Q5
—————————————————————
#線上課程
給理財麻瓜的入學通知書|從基礎理財到進階投資
👉https://ps.yottau.net/S48AS
📌定期儲蓄存款方式選擇
整存整付:到期或定期(一年一期)一併提領本息。 👉利益最大
存本取息:按月領息,到期領回本金。 👉退休適合
零存整付:按月定時定額存入,複利計息,到期本息一次領取。 👉小資族適合
✅若以台灣銀行1年定存牌告0.84計算 (已降息),存10萬
👉零存整付12個月存款到期本利和100843元,利息為843元
-利率0.84%以月複利計算
👉存本取息每個月利息是70元,一年可領840
-利息每月領出無法發揮複利公用
👉零存整付每月存入8,333元,一年後存款到期本利和100452元,利息為452元
-越晚存入的錢計息的次數也越少
🔺金額比較小看可能覺得差不多,但是若將時間拉長與金額放大,複利效果還是很可觀
計算網站|https://www.bot.com.tw/financialinfo/financialcal/default.htm
🔺大額定存利息較低,台灣銀行超過500萬定期儲蓄存款會由0.84降為0.14
建議若有大筆資金要分開定存
🔺 中途解約未存滿一個月不計息;存滿一個月以上,依實存滿月數相對應之牌告利率八折計息。
例如本來一年期的定存利率假設是 0.84%,但9個月時解約,
這時一來利率要以9個月的定存去算,就會變成0.7,
二來最後的總利息還要再被打8折,
這樣解約一來一往下來,利息可能損失30%~50%以上。
—————————————————————
2020推薦信用卡
玉山Ubear |https://pse.is/KXJWW (網購/行動支付5%首選)
玉山Pi錢包|https://shinli.pse.is/PSTRY (享首刷禮300點)
玉山only|http://comparegroup.go2cloud.org/SH1iG(享首刷禮5,000點)
聯邦賴點卡|https://pse.is/DTNEM (享首刷禮300點)
台新街口聯名卡 |https://shinli.pse.is/N9W9R (新戶加碼1%回饋)
永豐JCB|https://shinli.pse.is/N4YCD (網購6%)
2020推薦網銀
Richart|https://pse.is/Q9539 (1%活存利息)
王道銀行|https://pse.is/KGYJB (享100現金回饋)
iLeo|https://pse.is/H4H8E (1.2%超高活存利息)
遠銀Bankee|https://pse.is/FDDA4 (2.6%活存利息)
🔺更多信用卡相關知識|https://shinli.pse.is/PSDYP
—————————————————————
🚩不用錢也能支持SHINLI的方法
➡️ http://user22896.piee.pw/C45C7
每月定存複利計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南店市值每日更新-09/23】
南哥投資便利商店(簡稱南店) ,目前總投資金額約1000萬(初始市值1012萬) ,投資就像經營公司,永遠100%持股(現金低於5%內做配置的彈性調整) ,營業項目分兩類,波段股操作最多佔2成,定存股操作最少佔8成
今年到8月底止,約200萬操作的波段股,已實現虧損約12萬,約800萬操作的定存股,目前總市值約823萬(持股+現金+未入帳股息預估) ,獲利約23萬,總計還小賺23-12=11萬
從現在開始每天收盤後,將總市值(持股+現金+未入帳股息預估) ,完全呈現在大家面前,投資真人秀,24小時營業,每年獲利目標10%就好,也就是100萬,我能不能做到,追蹤看下去,你就知道
雖然過去10年我都是正報酬,平均報酬就不講,以免被解讀是保證,過去不代表未來,沒有人可以保證未來
我只是在分享自己的資金管控及分散投資的理財觀念,如果能達到穩定獲利的話,那只要努力存錢,等投資金額達到500萬,平均報酬率10%,每年50萬,等於1個月就有4萬以上的月薪了
不努力,什麼都不可能;只要努力,什麼都有可能
想當年,剛當完兵,買了1台豪邁125,存款剩下不到1萬元,第一個工作是工程師,做約2年半時,被挖角到現在公司當課長,跳槽後薪水多一倍,當時25歲,就開始努力工作存錢,因為我相信,只要努力,什麼都有可能,曾經有5年的時間,每天都到公司上班,一定忙到21:00以後才下班,連颱風天都去上班,還曾經沒睡覺在公司過夜,隔天繼續上班,當時沒有加班費,那是拼拿股票的年代
30歲賺到第一桶金100萬,40歲前賺到1000萬(努力存錢加正確投資才有可能) ,現在正資產約2000萬以上,1000萬在股市投資,其他就是房產加現金等等,不知不覺已經做23年了,還有2年就可以選擇退休,專職投資囉
不管你幾歲,只要從現在開始,都來得及,去做了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想中樂透,也要走出門去買,才有對獎機會,才有中獎可能,買樂透也是可以投資的,中獎率越小的商品,越要做好資金管控及分散投資,南哥投資固定一組號碼已經10年,買一期花50元,一個月花400元,10年花約5萬元,這叫做投資,如果一期花5萬買,這叫做賭博
從現在開始做長期價值投資計劃,假設一開始投入60萬,平均報酬率10%,配息再投入,複利的狀況下,用72法則計算,72/每年10%=7.2年,代表每7.2年可以翻倍,所以7.2x3=21.6。代表約22年可以有480萬,在同一家公司做滿25年可以退休,退休後就可以靠著480萬投資,只要做到平均10%報酬率,等於月領4萬元
南哥已經做滿23年,2年後就可以選擇退休,還可以領一筆勞退舊制的退休金約100多萬,所以不求多,投資1000萬,年報酬率10%,退休後每年有100萬可以用,足矣
南店將以公開方式呈現簡單報告讓大家看清楚,什麼最清楚,總市值最清楚(持股+現金+未入帳股息預估),只要總市值比昨天多,就是獲利,總市值比昨天少,就是虧損,只貼漲停板的持股或只貼賣出獲利的交易,但是帳上虧損大於獲利,有什麼用,不給人家看全部,只看到冰山一角,就算是鐵達尼號,一樣會沉船
南哥買進不會公開分享,但是賣出會分享,證明所言非假,順便分享投資觀念及想法
南哥定義年報酬率10%算低標,年報酬率20%算高標,因為過去25年真正做到年化報酬率20%的,只有巴菲特公開讓大家看到,至於超高標大於30%,感覺爆料同學會的前30名達人可能都做得到,我先說我做不到,如果我不小心做到,肯定是運氣好,去年就是運氣好的一年,投資150萬,獲利74萬,報酬率約50%
郭蕫在2018年股東會,因為訂年成長10%沒達成,向股東道歉,我想如果我能達到年報酬率10%,就很滿意了,1000萬的10%,就是每年100萬,我2年後退休,每年100萬的被動收入,我覺得夠用了
我只是在訂目標,執行計劃,努力達成自己的目標,不是要跟任何人比績效,所以不用留言告訴我誰很厲害,那不關我的事
附圖是從9/16開始記錄的總投資市值變化,還有目前4個戶頭的持股市值,真實的記錄,每天清楚看到賺賠,數字會說話,追蹤看下去,1年後的今天,看是變多或變少
如果你長榮/陽明買在23x,現在12x,幾乎腰斬,友達/群創買在3x,現在1x,也是幾乎腰斬,來追蹤南哥看看,一起學習長期價值投資,或許有機會可以改變投資總是虧損的宿命
這是我在同學會的第2年,去年投資150萬,獲利74萬,報酬率約50%,今年投資1000萬,年底時會獲利或虧損,繼續追蹤看下去,你才會知道
南哥投資便利商店,自己當老闆,追劇追到自然睡,睡覺睡到自然醒,上班忙到還會笑,無人的自動化便利商店,定價買進,固定報酬率,定價賣出,努力創造被動收入
搜尋"股市南哥" ,可以找到南哥投資便利商店的相關資訊,也可以看到之前上報的文章,還沒看過的人,可以看看,瞭解南哥,讓自己在投資路上,有學習成長的機會,看完的請按讚
Pressplay專案,南哥投資便利商店,歡迎加盟,自己當老闆
https://www.pressplay.cc/link/9B159C48
每月定存複利計算 在 M i n 理財生活札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金融股存股群友的同事,今天問他怎麼玩股票,要投資多少錢,群友以領股利的方向回答他,投資1萬元每年大約有500元的股利,群友同事說:好少喔,這樣要存到什麼時候...
.
這讓我腦海中浮現了一些想法,分享出來提供給大家參考😀
.
我覺得投資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為什麼這樣說呢?!
.
像我前陣子Po了底下這篇文章,得到蠻多網友的回應,不外乎是ㄧ堆人都說自己不可能達成這數字,但還是有一些人說雖然遙遠但會努力達成、做就對了,也釣出一堆已經年領94萬的人出來回應,股利扣抵所得稅額整整8萬元用完,還有人今年靠股利退稅7萬元👍
.
看出差異了嗎,同樣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還沒開始就覺自已無法達成,而有些人看到目標是想辦法努力朝目標前進,所以投資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想太多反而讓自已無法踏出投資的第一步🥾
.
年領94萬股利需存幾張金融股EXECL試算表
✅試算表詳情:https://bit.ly/3t6ihxc
.
股市定存股-存股配息配息Execl試算表
✅試算表詳情:https://bit.ly/2rLhl3C
🈶操作說明影片:https://bit.ly/2GOBalx
.
要達成這目標,有人說最大的困難就是沒錢❗
.
沒有錯,資金的確是開始投資第一步會遇到的問題,但誰是一開始就很富有的呢(有富爸爸、繼承除外),資金都是一點一滴所累積,所以我們可以ㄧ邊存股、ㄧ邊努力增加收入(方法很多端看自已要不要而已)
.
而且現在也有很多券商提供「定期定額買零股」的服務,一個月撥個6000元出來買零股,應該輕鬆許多不難達成,後面在慢慢加大投資金額,長期投資累積若能10年能達成年領94萬股利,這進度就算快了💪
.
有人會這樣算,以年報酬5%來計算,2000萬*5%=100萬股利,一看到要2000萬的資金就卻步了,其實不用那麼多,因為在存股過程中的股利再投入(複利),再加上若遇股災或在相對低點逢低買進等,都可以大幅減少投資成本,真的不需要2000萬這麼多的資金🉑
.
以我自已的例子來說,我從104年所存的第一張金融股是從「台中銀」開始,這幾年也陸陸續續買了一些金融股(目前以玉山金為大宗),到今年也邁入第6年了,若「台中銀」明天就是除權息日,填上110年所領現金股利、股票股利後(台中銀配發現金股利0.24元、股票股利0.45元),除權息後每股成本降為6.62元⬇
.
這6年期間,台中銀共領到4683股、36580現金,有些人說參與除權息,只是把錢左手放到右手而已,沒什麼差別,我想以我存台中銀的這個例子,是不是像他們說的這樣呢,答案已經很明顯了🉐
.
長期投資「存股」,真的是10年磨一劍,希望我自已也能在第10年達標年領利94萬的目標,到時再提供相關數據給大家參考,存股過程中挺無趣的,若沒有堅強的信念,很容易放棄,但只要堅持下去,打造每年10 %以上報酬率的聚寶盆絕對不是夢👍
.
#雖然沒有富爸爸但自已努力成為女兒的富爸爸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努力實踐中
每月定存複利計算 在 平民保險王劉鳳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連載文章 17—2020/08/19
《平民投資王》網路版---劉鳳和 著 無版權—可大大分享
有了前兩本書的經驗,再加上這本書共有三位作者合著,我趁著老婆出國,在家閉關七天,一口氣就把整本書該我負責的部分錄完了,再交給專業的打字公司處理。順利得連我都嚇一跳。
只花了七天時間就出了一本書,你羨慕嗎? 但別忘了,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這些經歷我說起來看似不費吹灰之力,但都是我平時不斷積累各種生活經驗而打下的基礎:為客戶解決保險問題、演講上課前準備資料、談話節目的表達訓練等。這些一點一滴很多都是我「做義工」累積出來的,然後漸漸變成自己腦袋裡的養分,積累到夠豐富的程度,就轉化成寫書的靈感。當義工的過程,我沒有向任何人收取任何一毛錢,但實質上我得到了更多更寶貴的回饋。
說真的,我從沒想過,幾個簡單的保險觀念,竟可以讓我這個平凡老百姓從自殺邊緣慢慢站起來,不但一步步把債還掉,竟然還可以有一天可以以達人的身分,告訴很多年輕朋友,應該怎麼正確買保險、怎麼把錢用在對的地方。我的人生已經走到五十歲,生活也不虞置乏,孩子們也都在外地安心念書,我想自己,是該要為和我一樣的平民老百姓,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了。
作家是有社會責任的
從《聰明買保險》到《汽車事故•保險•理賠•維修•訴訟處理》,「作家」的身
分,讓我更覺加得自己講的每一句話都要負一份社會責任。以往,如果保戶基本保險差不多買齊全了,若還想加買一些奇奇怪怪的險,我也是會賣的﹔但出第二本書之後,我完全不賣這些奇怪的保險,甚至會告訴對方:「要買投資型儲蓄險,去找別人,我這裡不賣。」以保險業務員的立場而言,這話聽起真的很傻,雖然我知道賣一張投資型或儲蓄型的保單,會為自己帶來較多的收入,可是不該做的事情我就是不做。
目前我的保戶累積大概快一萬多人左右,他們買的幾乎都是意外險、一年期壽險、一年期癌症險,這些非常便宜又有保障的保險。另一方面,我也實在很怕讓別人覺我在螢幕前、書裡講的是一套,實際上做的又是另外一套﹔「講好話,做好事」會讓一個人的行為更趨向於正面,我是絕對相信的。
陸續出了幾本書,我開始跟出版業界有了多一點的接觸,漸漸理解,我拿到的算業界相當不錯的版稅,在發現出版市場有愈來愈困難經營的情況之下,我主動表示願意回饋一些版稅給出版社的朋友。沒想到,我愈是希望回績,負責的編輯愈是極力維護我的權益。
其實這是一個循環。一本書定價二百,賣得好的話,我大約可以拿到一百萬的版
稅,回饋給出版社一、二十萬又有什麼關係。這樣我雖然少了一、二十萬,卻可以讓他們幫我印更多書、賣更多書,我便可以跟更多讀者接觸,這些讀者很可能就會成為我的保戶,我其實賺得更多。那麼,若不要我用金錢回饋,我直接訂合約少拿幾成,他們很高興我也很開心。
我希望廣大的年輕朋友,可以在人生經驗累積到一個程度之後,也可以參考我的方法,寫一本書。你會發現,寫了一本書的前後,你自己散發出來的能量與氣質,是很不一樣的。當你寫了書以後,會覺得自己對這個社會有了更多貢獻,跟周遭朋友相處起來自然會更自信、更快樂,工作也更順利,還是一種買都買不到的無形財富。現在我也鼓勵我的孩子開始嘗試寫書,雖然他們一個念數學、一個學化工,但這一點也不相違背,況且,連我用這麼笨的方法都做到了,還有誰做不到?
在此,先跟各位讀者小小招個罪:我不是一天到晚老哇啦哇啦大喊,腦袋瓜已經用完了,壽險、產險、車險都寫過了,再寫不出東西來。但也不知怎麼的,第四、第五本書仍舊還是跟著冒出來。第四本,就是各位現在讀的﹔第五本,是看漫畫學保險......不好意思,其實還有第六本書,不過容我在這裡先賣個關子,但我我直覺第六本書絕對有賣點,而且將會有不得了的效應。
貴人一席話,從此只賣純保險
話說回來,在從事保險業的過程中,我一直都願意做一些其他人不願意做的事。
很多人都知道,保險這一行不管賣的是終身險、醫療險,還是投資型保單,業務員都可以賺到三O %到六O %的佣金。以早期的儲蓄險來說,保戶繳三萬元,業務員可以賺一萬五千元,這樣好不好賺?當然太好賺了!所以早期很多業務員都會受到公司以各種方式利誘:「你一個月只要賣一、兩張保單,佣金就有三、四萬了,比你在外面上任何班還好賺。」直到今天,很多業務員一踏入保險業,腦裡就只有一種觀念「我要賣高保費的產品。」我早期當然也不例外,可是心裡很明白,這些保單是連我自己都吸引不了的。為此,我煎熬了很久。
在偶然機會,我碰到一位前輩,他直接拿計算機算給我看,他說:「你把買儲蓄型保險的這筆錢,拿去銀行定存,利息一年一年加上去,幾年之後,複利可以讓你賺到多少多少﹔但是,如果把這筆錢放在保險公司卻不會增加,反而會因為物價上漲幣值下降,最後領目的只剩下連本金都不到。」
發現事實讓我非常震撼,原來數字真的會說話!從那時候開始,我完全不碰儲蓄型保險﹔跟客戶推銷時,也很坦白地告訴他們,儲蓄型保險有多麼划不來:同樣的三萬元,放在當時利率三%的銀行定存,連續二十年,本利合竟然比放在保險公司還要高。
更重要的是,最初會買保險的人,腦袋裡只有一個簡單的想法:希望哪天真發生什麼意外的時候,這份保險,可以領到夠用的理賠金支付我的生活。但是,現在許多投資型保險、儲蓄型保險,都跟保險理念背道而馳了,不僅保障的內容少得可憐又有很多問題,很多人繳了三、五年後才發現買錯了﹔最慘的是,等到事情發生了,才知道理賠金少得可憐。這也就是為什麼保險被人詬病的原因-沒有買到應有的保障。
但是在我的認知裡,一直希望能堅持保險的真正精神,推廣好保險。把每項產品逐字逐條地向客戶慢慢解釋。很多客戶會覺得我跟他們以前遇過的業務員不太一樣,那些業務員多半話說得又快又簡略,甚至有人連說都沒說明,就讓客戶買了保險,等於是把客戶給賣了。為了這些廣大的保戶,我會堅持在這條路上走下去。
「斷手事件」意外開啟保險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