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每天運動10分鐘有用嗎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每天運動10分鐘有用嗎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每天運動10分鐘有用嗎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每天運動10分鐘有用嗎產品中有12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 父親在過世前一年多,一年內因吸入性肺炎住進台大醫院三次,在與六位兄弟姊妹討論過後,我代他簽署了「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NR),同時最後與醫療團隊商量下,決定接受「鼻胃管攝取營養」的醫療決定。 我深知對一位神智清楚,最喜歡美食的老人家,接受這種生活方...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4萬的網紅Ashlee xi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非業配影片 留言告訴我 飛利浦跟小米的哪一支比較燒?!🔥 --------------------------------------------------------------------------- ✨ 訂閱我的頻道 https://goo.gl/cJUSVh ------------...

每天運動10分鐘有用嗎 在 筋肉媽媽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04 12:35:44

#當下努力不是為了未來幸福_我們需要的是享受現在。 下午,幫好朋友 老公過生日,好友的老公可能許多粉絲知道,是之前常在電視上出現的法國攝影師Nico,也是我們家庭最愛的攝影師。派對當然在線上,同時線上十幾對夫妻一起舉杯慶生,準備好自己家裡的香檳,我拿著咖啡一起,覺得幸福美好的氛圍濃厚。 防疫期間...

每天運動10分鐘有用嗎 在 Coach Kevin | 台北自由教練??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8 15:12:39

- 市面上有許多練前補充品,俗稱Pre-workout或氮泵,通常內含咖啡因、肌酸、維生素...等等,據說可以延緩疲勞、增加力量,讓你得到更好的訓練效果。 今天的分享主要會探討其中一個CP值很高的成分 - 咖啡因,趕快一起看下去! 1️⃣:咖啡因不是很普通嗎?跟健身有什麼關係? 👉:在競技運動領域...

每天運動10分鐘有用嗎 在 圓毅說說_自我成長|投資理財|好書推薦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18 20:41:14

#圓毅個人成長​ ​ 剛剛過完新年我們又即將迎來228連假,太好啦~ 又可以放假了😝 ​ 準備把上次沒追完的劇🤓沒破關的遊戲通通補上🥳再和朋友去喝點酒🍻​ 去年跟圓毅一起訂的目標就先等等啦! 放假就是要熬夜放飛自己啊!​ ​ 這樣真的好嗎...圓毅也了解熬夜的爽感,平常沒時間做的事情通通能做了! ...

  • 每天運動10分鐘有用嗎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2 07:30:04
    有 112 人按讚

    【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
    父親在過世前一年多,一年內因吸入性肺炎住進台大醫院三次,在與六位兄弟姊妹討論過後,我代他簽署了「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NR),同時最後與醫療團隊商量下,決定接受「鼻胃管攝取營養」的醫療決定。
     
    我深知對一位神智清楚,最喜歡美食的老人家,接受這種生活方式是何等的困難,但在理智的衡量下,他十分勉強地答應了。最初他偶爾在深睡中,不自覺地自己動手拔掉鼻胃管,而他老人家尷尬地向我道歉的神情至今仍是我的夢靨。
     
    之後每個月在幫他更換鼻胃管時,都會在前一晚拔管,讓他當晚睡得十分舒適,而隔天一早再幫他換上新管。幾個月後,他開始告訴我,他實在不願意再插回鼻胃管,「這種存活沒有尊嚴,沒有品質,不如不要活」。
     
    後來他甚至一直搖頭拒絕,直到我告訴他,再這樣拖延下去我上班會遲到,他才閉上眼睛,滿臉不高興地讓我插上新的鼻胃管。在上班的捷運車上,有時我會想到幾分鐘前父子互相道歉的情景,而忍不住流下淚來。
     
    2008年父親在沈睡中安詳過世,但我偶而仍會回想到那一幕我堅持他接受鼻胃管的難忘情景,而不自覺的愧疚落淚,因為我實在沒有理由強迫他接受這種他認為「沒有尊嚴的存活」。父親過世時雖然已經衰弱臥床好幾個月,但他心智清楚,他的意見應該被尊重。我們提供營養,延長生命固然重要,但當事人對「人生的意義與目的」的看法,應該遠比家人活過百歲的紀錄來得重要,我們這樣執意繼續使用鼻胃管到底是為了誰?
     
    當台灣通過「病人自主權利法」之後,我常會想起,如果我們當年有機會讓他老人家主動與子女們討論自己人生旅程的最後階段要怎麼「走」,讓家人了解他的願望,我們一定能使他更無憾地走完美滿的人生[1]。
     
    ■我是醫師,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第一次看到這位病人,只見她的雙手被綁著,很激動一直要去扯鼻胃管,甚至連腳都扭動起來。老太太的兒子對我說,她在家裏就是這樣,一不小心,鼻胃管就會被扯掉,把手綁起來是不得已的。
     
    我試探性的問了這個兒子,「如果是您自己,您要這樣插著鼻胃管,然後被綁手嗎?如果是我,當我吞不下,我就要死了,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兒子說:「最好不要插,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呀!一個人不能吃,就沒有營養,沒有營養會死吔,總不能看著媽媽活活被餓死吧?醫師,沒有鼻胃管,怎麼可以呢?」
     
    結果,這個病人住院三天中自拔二次鼻胃管,就在第二次自拔管路當下,我剛好走進病房,我說:「鼻胃管不見了!」,只見媳婦冷眼的對著外籍看護說:「妳是怎麼顧的?」,可憐的看護說:「我就要翻身,才鬆綁,她就自拔了。」
     
    好令人心酸的場景,但這樣的場景、類似的對話,每日不斷地在臺灣各地上演著,這是一個講究孝順的國度嗎?
     
    在加護病房裏,曾經有一位九十多歲的老先生向我哭訴:「醫師,我又沒有做壞事,為什麼把我綁起來?」被插鼻胃管的病人吃下的食物,沒有經過味蕾的品嚐,無法感受到食物的酸甜苦辣,他們常說:「醫師,我都沒吃。」[2]
     
    ■居家醫療醫師陳乾原,自插鼻胃管實驗後的省思
    試想插著一條塑膠管,從鼻腔通往胃,過一天的生活。吃飯、洗澡、睡覺,都不能拿下,那會是什麼樣的感覺?居家醫療醫師陳乾原,曾嘗試自行插鼻胃管,親身體驗患者的感受。
     
    根據衛福部的最新統計,全台65歲以上的住院人口當中,插鼻胃管的人數多達12萬人,比例為17.94%。換言之,65歲以上住院的患者,幾乎每5人就有1人選擇以經鼻腔灌食的方式,維持身體所需的營養。儘管在醫療現場極為常見,鼻胃管卻也是生命末期最常引起爭議的醫療處置之一。例如,知名作家瓊瑤就曾為了先生平鑫濤在失智、中風後是否該插鼻胃管灌食,和繼子女發生衝突。
     
    倘若有天,我們因故失去了自行進食的能力,究竟該不該插鼻胃管?比起紙上談兵,深耕居家醫療領域的醫師陳乾原決定自己試插鼻胃管,了解這項醫療處置對患者的身心影響。親自當過一回病人,才能以新的角度思索生命的困難抉擇。
     
    陳乾原醫師笑說,第一次插管雖然不到3分鐘就放置完成,但插入不久後就有明顯不適感,他馬上拔出。吃完晚餐後,他再試插2次,結果竟然因為管路刺激腸胃蠕動,胃裡的食物全吐了出來!就這樣來回折騰了幾次,插管第4次,才成功完成灌食、睡過夜。
     
    他形容,從鼻胃管灌食雖然沒有特別不舒服,但鼻腔始終有異物感,有時會需要張嘴呼吸。除了流眼淚、鼻涕外,夜間睡眠也受到影響,很難進入深層睡眠狀態。隔天一早灌完牛奶,他拿掉鼻胃管,最大的感想是:「以口進食真好!」
     
    ■既然鼻胃管會造成患者的極大不適,為什麼在臨床上仍如此常見?
    陳乾原醫師解釋,插鼻胃管的患者,通常是因為疾病、老化導致吞嚥困難、容易嗆咳,或者經醫師評估以口進食所獲得的營養不足、大型手術或治療前需要灌食以獲得充分營養等。
     
    儘管鼻胃管具有灌食、給藥方便、可快速補充營養等優點,陳乾原醫師也提到,不少意識清醒且還有力氣的患者,會因不舒服而自行拉扯鼻胃管。到頭來,家屬必須約束患者,限制其行動。
     
    此外,愈來愈多研究也顯示,插上鼻胃管不會降低吸入性肺炎的機率。甚至若缺乏復健,口舌等咀嚼相關的肌肉會持續退化,將來誤嚥機率更高、更難恢復以口進食。
     
    陳乾原醫師指出,從醫師的角度,若插鼻胃管無助於改變病程、增加復原機率,也不能讓患者過「自認有品質」的生活,就要審慎考慮插管的必要性。像是他有位患者是重度失智的奶奶,原本營養師評估,灌食可讓她多少恢復力氣。
     
    但插上鼻胃管後,奶奶原有的褥瘡等問題都未改善,後來又發生吸入性肺炎。女兒同時照顧重病雙親,心力交瘁。他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插鼻胃管的意義就不大。
     
    ■「透過餵食,家屬可以好好陪伴患者,反而是一個療癒的過程」
    陳乾原醫師說:若吞嚥功能不佳又不想插鼻胃管,可考慮胃造口手術,藉由腹部上的管路直接灌食。或者,當患者年事已高、處於疾病末期,本人又沒有進食意願時,也可以只提供水分不餵食,不失為一種善終的選擇。
     
    有些家屬擔心,不用鼻胃管或其他方式積極地給予營養,是不是就等同於讓患者「活活餓死」?陳乾原醫師提到,居家醫療的現場,常有許多年邁、接近生命終點的患者。他最大的體悟是,無論人的意志有多強、醫療有多進步,生命往往有自己的出路[3]。
     
    ■放棄無效醫療,讓病人走得安心!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黃勝堅總院長:「唯有認識死亡,才懂得如何善終」;鼻胃管,真的有必要嗎?鼻胃管的使用在台灣相當普遍,許多末期病人如癌症、失智症的患者,醫療人員為了維持其生命,通常都會建議使用鼻胃管提供營養,但對患者來說不但不舒服,對自尊也是一種傷害。
     
    事實上,現在國際上的最新觀念是,不推薦末期失智病人使用任何管路,建議經口餵食,以細心的手工餵食方式,為病人保留尊嚴,並把時間留給患者和家屬。
     
    黃勝堅院長舉例,曾經有一位腦部受傷的96歲老先生被送到急診,老先生的兒子主動告訴主治醫師:「拜託不要幫我爸爸插鼻胃管。」醫師回答:「可是不放鼻胃管就沒有營養,而且有用鼻胃管比較不會吸入性肺炎。」
     
    兒子反問:「難道用了鼻胃管,就一定不會肺炎嗎?我爸爸都96歲了,他需要的不是再活那麼久,應該是尊嚴擺第一!」於是,老先生轉出加護病房,在子孫環繞、手中抱著愛貓的情況下安然辭世,了無遺憾又保有尊嚴[4]。
     
    ■身心健康五戒:吃對、運動、睡好、微笑、刷牙
    老後最理想的境界是無病無痛,自己和家人都不必為難。在陳乾原醫師的診所中,貼有一張提醒自己和患者的「身心健康五戒」:吃對、運動、睡好、微笑、刷牙。
    ▶吃對:
    是以低脂、少糖、少鹽為原則,吃多色蔬果並喝足夠的水。
    ▶運動:
    每週應有3次、每次至少半小時,胸、臂、腹、腿都要動到。
    ▶睡好和微笑:
    則是早睡早起,心情愉悅,保持身心穩定。
    ▶刷牙:
    一般人最容易忽略的刷牙,其實和老後的生活品質關係極大。陳乾原醫師指出,牙齒刷乾淨,才能維持咀嚼能力。再加上近年研究已顯示,牙周附近的細菌會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也會引發身體的炎性反應,導致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影響認知功能。可以說,口腔清潔做得好,需要插鼻胃管的機率也會減少[3]。
     
    尊重生活品質與生命尊嚴的國家,退化的老人不會被插鼻胃管,照顧者會細心地、慢慢地進行餵食,如果真的不行了,不會強迫灌食,然後老人就順著生命自然的軌道,離開人間,展開另一段靈性之旅。
     
    在歐美澳等國,他們不會為無法自然進食的臥床老人插鼻胃管,或採取經腸道營養等延命措施,他們認為,人終有一死,如果讓老人家這樣延長死亡的時間,反而讓其人權與尊嚴受損,是倫理不容的壞事。
     
    陳乾原醫師說「我覺得人怎麼生活,大概就會怎麼死去。」。修行在日常,好好照顧自己,生命才會有圓滿的結束![2]
     
    黃勝堅醫師表示「時間到了,該怎樣就怎樣」,死亡是生命的最高境界,完整的死亡才會讓生命更圓滿,無論醫師或民眾都必須了解死亡,唯有認識死亡,才懂得如何善終。當醫病雙方都具備「死亡識能」(Death Literacy),理解醫療也有極限,彼此才能互相尊重,成為生命共同體,一起幫助病人走向美好的善終,而不是強制施以插管、電擊、心肺復甦術(CPR)等急救[4]。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元氣網)「醫病平台/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01/5685714
    [2](幸福熟齡)「我是醫師,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陳秀丹醫師:期盼十年後的台灣,沒有被捆綁的老人」:https://thebetteraging.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detail/201906210032
    [3](50+好好: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居家醫療醫師陳乾原,自插鼻胃管實驗後的省思:老後不想插管,現在該做哪些準備?」:https://www.fiftyplus.com.tw/articles/20911
    [4]幸福熟齡「放棄無效醫療,讓病人走得安心!黃勝堅:唯有認識死亡,才懂得如何善終」:https://bit.ly/2URlK46
     
    ➤➤照片
    [2]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高齡化社會 #低效益醫療 #鼻胃管 #病人自主權利法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 國民健康署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每天運動10分鐘有用嗎 在 麥克風的市場求生手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15 10:10:15
    有 381 人按讚

    【肥胖解密】網路上搜尋到的系列文章,作者是shanemate,內容與建議多半是來自於較新的論文研究,摘要分享給大家。結論先來,四大要點:

    一、運動讓你不復胖:減少胰島素阻抗,增加脂聯素的分泌。每天運動30~60分鐘,每周中高強度運動四到五天。

    二、該吃什麼?

    -避免糖與代糖的攝取,減少對甜味的依賴。
    -減少精製的碳水化合物,改吃未精製的五穀雜糧。
    -不僅僅吃低GI飲食,而是要吃低FII飲食
    -增加天然脂肪的攝取,例如牛油,豬油,奶油,魚油,冷壓椰子油。攝取未過度加工的單元不飽和脂肪,例如冷壓初榨的橄欖油,酪梨油,亞麻子油。
    -避免氫化植物油(例如氫化椰子油),避免加工的多元不飽和脂肪,例如沙拉油(大豆油),玉米油,芥花油(canola oil),花生油,葡萄籽油。
    -避免油炸物。
    -避免脂肪和精緻的碳水化合物一同攝取
    -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
    -適量,甚至少量的蛋白質攝取(一公斤體重0.8~1克),這和減肥無關,和長壽有關。
    -增加天然有機蔬菜水果的攝取。

    三、限制進食的時間與頻率:把一天的進食時間限制在八小時內,剩下的16小時都不要吃東西。例如只在中午12點到晚上八點之間進食。這叫做16-8的間歇性斷食。

    四、釋放壓力與充足睡眠:飲食不是肥胖的唯一原因。如果肥胖是因為長期的壓力,飲食的效果會不太好,培養運動的生活習慣,釋放壓力反而比較有效。睡眠不足也會讓人變胖。

    【肥胖解密1:肥胖的設定點理論 Set Point Theory】

    人體有一個自動穩定體重與體脂的機制「恆胖計」,所設定的體重或體脂程度,就叫做設定點(set point)。胖子之所以胖,是因為他們的設定點高,減肥失敗是因為減肥的方法沒有改變設定點,所以節食一段時間後都會復胖。瘦子之所以瘦是因為設定點低,怎麼吃都不會胖。

    不同食物吃進肚子,對於賀爾蒙的影響都不同,所以就減肥而言,不同食物的一卡路里都不一樣。減肥要成功,一定要慢慢改變身體恆胖計的設定點。哪些賀爾蒙是引響肥胖的關鍵角色?

    1. Insulin 胰島素與 Insulin Resistance 胰島素阻抗
    2. Leptin 瘦體素與 Leptin Resistance 瘦體素阻抗
    3. Incretin 腸泌素
    4. Cortisol 皮質醇

    【肥胖解密2:胰島素讓你胖】

    體內的胰島素量和肥胖有正相關。胖子的胰島素分泌量比一般人平均高出20%,且胰島素和體脂比例,腰圍等都有正相關。

    肥胖,不是熱量失衡,而是賀爾蒙失衡!減肥的關鍵不是如何平衡熱量,而是如何去平衡賀爾蒙。如果胰島素讓你胖,那麼減肥的目標首要就是降低胰島素的量。

    【肥胖解密3:胰島素阻抗】

    胰島素阻抗是身體內胰島素失去作用的指標,它與一系列的代謝症候群(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糖尿病,中風,阿茲海默症)都有密切的相關。

    長期持續地高胰島素濃度會一步步提高胰島素阻抗。這裡有兩個要件,高濃度與長期。這是目前大部分二型糖尿病患的狀況。他們一步步看著自己走向終點,指標就是注射的胰島素劑量。就算在健康人體內,高胰島素也會導致胰島素阻抗。

    為何在一開始就有高胰島素?很明顯,精緻的澱粉,糖等高GI的食物是個主因。但別忘了,我們還需要第二個要素,時間,長期且持續的高濃度胰島素才會產生胰島素阻抗。

    那麼要如何維持體內胰島素一直在高檔?你就一直吃就對了!早餐後吃個點心,喝杯加糖熱拿鐵,中餐後來杯含糖飲料,下午再加個下午茶,晚餐後吃甜點,睡前加宵夜。你就只要一直吃吃吃,一天六餐或是含糖飲料不斷,就可以持續維持體內胰島素在高檔。

    【肥胖解密4:胰島素阻抗的成因,新的典範】

    肌肉一方面會使用血液中的葡萄糖當作能量來源,另一方面會接受胰島素的指令把葡萄糖轉為肝糖儲存起來備用。

    肌肉的胰島素阻抗:肌肉使用(氧化)葡萄糖的能力與儲存葡萄糖的能力都下降。

    肝的胰島素阻抗:肝臟持續不斷地製造葡萄糖,同時肝臟也累積了一堆脂肪。學界已經認可脂肪肝會形成胰島素阻抗。

    上述這兩個胰島素阻抗都有脂肪的異常累積(ectopic lipid accumulation)。脂肪的異常累積是說脂肪儲存在不正常的地方,例如肌肉與肝臟細胞內。因為脂肪的過度外溢,把細胞裡面塞滿滿的。

    脂肪細胞分泌脂聯素(影響脂肪累積與形成胰島素阻抗最重要的激素),脂聯素分泌不足會降低脂肪細胞儲存的能力,造成脂肪外溢,然後導致胰島素阻抗與代謝疾病。

    【肥胖解密5:胰島素阻抗的解方,新的典範】

    想辦法去提高自身脂聯素的分泌才是治本的解方。目標:

    1. 降低體內胰島素濃度(胰島素會阻止人體使用脂肪作為能量,進一步提高胰島素阻抗)
    2. 大量消耗細胞內被塞滿滿的葡萄糖與脂肪
    3. 提高自身脂聯素的分泌。

    方法一:運動

    長期且持續的運動才有顯著的幫助。持續到半年以上的運動訓練,每天運動30~60分鐘,每周運動4~5天,不管是哪種運動(有氧或重訓)都可以,但只有中高強度的運動才有用。

    有氧運動:以自己最大心跳率(Maximum Heart Rate, MHR)的百分比決定運動強度。

    中強度:60~70%MHR
    高強度:70~80%MHR

    重量訓練:以自己的最大肌力 (1RM,只能舉起一次的重量)的百分比為主。

    中強度:60~65% 1RM,只能夠做15下就力竭的重量
    高強度:75~80% 1RM,只能夠做8~10下就力竭的重量

    鍛鍊後,肌肉細胞裡的粒線體數量會增加,還可以增加大腦內BDNF的提高,改善大腦的每個功能(學習,記憶,情緒,創意等)。

    方法二:生酮飲食

    生酮飲食是一種超低碳高脂飲食,10%的碳水化合物,10~20%的蛋白質,70~80%的脂肪。生酮飲食不吃任何澱粉與糖,不吃水果(有果糖),10%的碳水化合物都來自蔬菜。也限制蛋白質的攝取(因為肝臟會使用胺基酸製造葡萄糖)。當身體沒有葡萄糖,就只能使用脂肪當作能量來源。

    生酮飲食對於減肥有奇效。因為不攝取碳水化合物,就不會刺激胰島素分泌,身體的胰島素始終維持在低檔,直接降低身體恆胖計的設定點。胰島素一直在低檔,就直接改善了所有和胰島素相關的代謝症候群疾病,例如肥胖與糖尿病。

    方法三:間歇性斷食

    間歇性斷食在減肥與降低胰島素阻抗上有驚人的效果,上面低碳飲食的好處(減肥,降低HbA1c,提高 LDL/HDL,降低血脂濃度)它都有。且有提高腦內BDNF、抗老化、治療關節炎、提高體內生長激素、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等好處。

    小孩,還在發育的青少年,孕婦,哺乳婦女,及瘦弱的老人不適合進行斷食。

    【肥胖解密6:肥胖的終極原因 The Ultimate Cause】

    瘦體素是控制食慾的關鍵賀爾蒙。當瘦體素分泌量低時,會觸發飢餓素使人產生飢餓感,提醒說該吃飯了。瘦體素分泌量高過一個閥值時,會刺激腦部會發出飽足感,告訴人已經吃飽了,不用再吃了。高濃度的胰島素會產生胰島素阻抗與瘦體素阻抗。胰島素一方面幫你囤積脂肪,一方面又告訴你還吃不夠,怎麼吃都吃不飽。

    只要一進食,胰島素上升,血液中脂肪酸濃度就馬上下降,六小時後才回到原本的濃度。也就是說,只要你一進食,就不會燃燒脂肪。運動是為了降低胰島素阻抗,並不是為了消耗熱量或燃脂。

    要怎樣降低恆胖計的設定點?要降低體內的胰島素。減少進食時間、挑選不刺激胰島素的食物。所以減肥不需要計算熱量。不用計算熱量不代表不控制飲食,暴飲暴食,而是要傾聽身體的聲音。不餓不吃,餓了才吃,吃飽就好。當你的設定點降低,身體自然會降低食慾與增加飽足感。

    [肥胖解密7:高蛋白減肥法有效嗎?]

    研究者在以色列找來了322位志願的胖子,隨機分成三種減肥飲食,並且嚴格執行兩年(2005-2007):

    第一種是低脂飲食,並且限制熱量為男性1800卡,女性1500卡。這派飲食就是普遍最流行的,減少熱量攝取(但是大於基礎代謝率),製造熱量赤字的減肥法。飲食中有30%脂肪,碳水化合物則以穀類,蔬菜水果為主,避含糖飲料和脂肪攝取)。

    第二種是地中海飲食。一樣限制熱量(男性1800卡,女性1500卡),攝取大量蔬菜水果,避免紅肉,以魚和雞肉代替,飲食中有35%脂肪,以橄欖油和堅果類為主。

    第三種就是標準的阿金飲食。不限制熱量,從低碳(20g/day)開始到中碳(120g/d)的循環(阿金飲食說不用一直維持在超低碳)。

    結論:只要吃對食物,不需要限制熱量。即使熱量攝取相同,低脂與地中海飲食的結果大相逕庭(血脂、膽固醇等也都不同,地中海優於低脂飲食),這說明同樣的一卡路里,如果來自不同的食物,對身體的賀爾蒙影響也會不同,a calorie is not a calorie。

    【肥胖解密8:食物的胰島素反應】

    雖然蛋白質不會引起血糖升高,但蛋白質還是會刺激胰島素分泌。1967年,科學家就已經發現空腹胰島素佔了24小時胰島素總分泌量的50%。

    血糖很重要,但也別忽略了胰島素。如果只顧血糖,你有可能攝取了低GI,但卻會引起高胰島素的食物,結果依舊造成肥胖與糖尿病。

    當食物一進入口中,胃就會分泌腸素胰素(incretin, 包含GLP-1與GIP兩種肽),腸素胰素會馬上指示胰島分泌胰島素。脂肪,蛋白,碳水化合物都會刺激腸素胰素的分泌。所有的食物都會刺激胰島素分泌,只是程度不一。

    FII值依序最高的分別是 馬鈴薯、白麵包、全麥麵包、白米飯,炸薯條。FII值最低的是全麥義大利麵,義大利麵、裸麥麵包、糙米飯。全脂牛奶的FII值遠低於脫脂牛奶。

    純脂肪的胰島素指數相當低,大約是白麵包的3%。腸素胰素除了刺激胰島素分泌外,還有另外一個作用就是降低胃部蠕動,這個作用會增加人的飽足感,告訴人們快吃飽了。

    簡而言之,腸促素對於肥胖同時有一正一負兩種效果,一方面增加胰島素,另一方面增加飽足感。蛋白質對於肥胖的效果取決於這一正一負的作用。就長期追蹤研究的調查來說,喝全脂牛奶有助於減肥,脫脂牛奶則不會。提高肉類的攝取則和體重增加有正相關。

    【肥胖解密9:碳水化合物假說與沖繩】

    在日本有一群人,很長壽,百歲人瑞比例全世界最高,這區的人口平均BMI是20.4,他們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癌症、中風等疾病比例是世界數一數二的低,但是他們的飲食有85%是碳水化合物。他們是沖繩人。確切地說,是沖繩的老人。

    雖然吃的是超高碳飲食,可是他們都很瘦,沒有肥胖的問題,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中風)與癌症的比例也是世界上數一數二低。傳統沖繩人的主食是紫地瓜(69%),配上一點點米飯與五穀雜糧、豆類、和一點點魚。飲食中碳水化合物85%、蛋白質9%、脂肪6%。

    地瓜、粗糙的五穀雜糧與米飯麵包等精緻的碳水化合物差別在哪裡?膳食纖維。纖維是一種保護因子,會減緩食物的吸收速度,降低血糖的上升速度。除此之外,纖維會妨礙結腸吸收脂肪酸的速度,這會減少胰島素的分泌,還能改善胰島素敏感性。

    減肥不必然要減碳,但是要提高纖維的攝取,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把精緻的碳水化合物,白飯,白麵條,麵包與馬鈴薯替換成高纖維的五穀雜糧。目前學術界對長壽研究的共識,是熱量限制與蛋白質限制,沖繩飲食完全符合這兩項原則。

    【肥胖解密10:糖與代糖,苦澀的真相】

    一份葡萄糖吃入體內只有小於5%會合成脂肪。同時葡萄糖會刺激胰島素與瘦體素,大腦知道我們吃了東西,會知道何時要給我們飽足感。果糖不會刺激胰島素與瘦體素,大量攝取果糖不會給我們飽足感。果糖100%進入肝臟代謝,它不會變成肝醣儲存起來,全部的果糖都必須被肝臟代謝掉。

    這些果糖除了一部分變成能量外,其他會在代謝過程中產生尿酸質、新生的脂肪與膽固醇,還會刺激肝臟的發炎反應。人體的膽固醇有八成是肝臟製造的,飲食中攝取的膽固醇變成人體內儲存的比例極低。吃蛋黃不會給你膽固醇,但是吃果糖,會。

    糖會提高得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攝取果糖不好,那我們改用代糖好了?但習慣喝越多代糖飲料的人體重增加越多。代糖的使用增加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還可能增加罹患代謝症候群的機率。

    在進食後兩個小時,阿斯巴甜組(Aspartame,圓形)與甜菊組(Stevia,方形)的胰島素指數是蔗糖組(Sucrose,三角形)的五倍以上!這表示在同樣的血糖變化量下,代糖組的人需要分泌較多的胰島素去工作!代糖確實不會直接刺激胰島素分泌,但是它會間接影響人體對於其他食物的胰島素反應。和保護性的纖維相反,代糖似乎會加大食物的胰島素反應。

    【肥胖解密11:飽和脂肪錯了嗎?】

    飲食中飽和脂肪的攝取和人體內膽固醇與心血管疾病無關聯。脂肪的膽固醇假說是錯的,反倒糖(果糖)的攝取才是關鍵。

    大量吃脂肪的好處(降低血脂、膽固醇)都來自於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當血液中同時存在著大量的葡萄糖與脂肪酸,這些脂肪酸進入肌肉細胞之後就會妨礙胰島素的工作,提高肌肉的胰島素阻抗。

    但是如果飲食中不攝取碳水化合物,只吃蛋白質與脂肪。在人體內蛋白質分解成胺基酸,脂肪分解成脂肪酸與甘油,沒有葡萄糖。這兩類食物都是零GI,不會升高血糖,就沒有了上面的問題。

    可以正常攝取飽和脂肪(動物油,椰子油),但是請避免和精緻的碳水化合物同時攝取。建議攝取單元不飽和脂肪,例如橄欖油,酪梨油。除了富含omega-3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魚油、亞麻子油)以外,避免其他的植物油(氫化植物油,葡萄籽油,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等,所有一切外面餐廳普遍使用的油)。

    吃奶油會讓你瘦,當你只吃奶油的時候。奶油讓你瘦,但奶油麵包會讓你胖。

    系列原文:
    https://shanemate.blogspot.com/2017/01/1-set-point-theory.html

  • 每天運動10分鐘有用嗎 在 孭起背包·遊歷不預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29 15:32:26
    有 28 人按讚

    【疫情下的小確幸】

    在疫情下的這段日子裡,由於無法出外太遠太久,縱使還是堅持每天到家旁邊的公園散步走走,盡量消耗一下自己體內的多餘動能,但空出來的時間實在太多,讓我不自覺地找事情來忙,下載新的手遊也好,滑手機看YouTube看Netflix也好,反正就是企圖消耗時間,讓時間快點過去。

    然而越玩越看,卻越覺得整個人變得越來越毛躁,彷彿在討厭自己為何這樣白白浪費了自己的寶貴時間與生命(有28-38通道的你大概會懂)。但另一方面,卻又偏偏總是提不起勁做出甚麼來,只想花時間在一些「虛耗光陰」的事情上,生活變得越來越糜爛,越來越沒生命力,越來越只想時間快一點過去。

    不知道大家是否也跟我有相類似的感受與體驗?

    有趣的是,轉機往往在看似無路可走的黑暗盡頭出現。

    今天我如同平日般在家附近買午餐的時候,看著路邊的Youbike忽發奇想,決定要騎上腳踏車,走到離家稍遠一點的地方採購午餐(其實也不過是騎到10分鐘以內的距離罷了)。

    認識我的朋友大概也知道,我是一個特別怕「翳焗」(透不過氣)的人,只要空氣稍缺一點,我就會渾身不自在。所以這一段時間,必須帶着口罩出門,我一直以來都不會想留在街上太久,更別說要到某個地方走走逛逛,或帶着口罩做運動。

    然而,今天騎過腳踏車以後,我發現真實的感覺跟我頭腦預先想像的並不完全一樣。一方面,頭腦的確沒有估計錯誤,帶着口罩騎腳踏車真的熱得要死,我整個人汗流浹背,口罩都全濕掉了。

    可是頭腦的分析卻又不完全準確。它當初只片面地為我提供了「不應該戴口罩騎腳踏車」的原因(當然就是為了說服我不要去騎),而完全無法預視到,吹著風的那份爽快與興奮。這些主觀感受難以被頭腦量化,唯有透過親身體驗,才能夠真實確切感受得到。

    而更讓我感到滿足的是,我終於以一個三個月都沒有用過的交通方式,去走一條三個月都未有走過的路,買了一份三個月都沒有吃過的外婆三文治來吃。過程中的新鮮感,打通了我身上細胞的每一個接收器,讓我對看見聽見的一切感到好奇,也讓我的靈感如泉湧(也因此寫了這篇文章)。

    相比以下,之前每天躲在家中,根本什麼東西都想不到,生活變得越來越糜爛,彷彿掉進一個無法脫身的泥沼中。

    還記得有一次我陪朋友到台中舉辦課程。當時距離開課還有三個多小時,同行友人打算在飯店稍作歇息,而我卻堅持獨個兒跑到台中市區逛逛。走着走着,我竟又不自覺地騎起了腳踏車,騎了兩個多小時,最後更直接騎到會場去。當時我驚覺到自己的生命動能是前所未有的盈溢,而在課程中分享的每字每句更是充滿著滿滿的生命力。

    今天的經歷,讓我更確切認知到,我們唯一要做的事情,只有單純享受在眼前每個當下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就此而已。

    如果在疫情下的你,覺得自己在每天生活中熱情缺缺,與其說全然投入享受生命,總覺得時間好像不夠用這樣子,反而是在找事情來忙,希望時間能快一點過去,這或許代表在你眼前的,並非你真心想做的事情。這就是一個提醒,讓你知道自己從來都有自由和力量,去重新選擇更適合自己的事情。

    這些事情並不一定是甚麼大事情。你並不需要發起建立一間公司,並不需要規劃一個新課程,並不需要跑到另外一個縣市趴趴走。你可以做的,可能只是跟一個很久沒見的朋友通一個電話,研習一個新菜式,到一家你沒有去過的食店買外帶回家吃。

    別低估這些生活中的小刺激。正正是這些小刺激,能夠讓你體內的動能獲得啟動,然後把有趣的事情吸引過來,讓你遇見到生命的各種不預期。

    或許你會疑惑說,生命真的可以這樣每天找到最有回應、最有熱情做的事情嗎?

    坦白說,的確未必一定可以,而我也跟大家一樣,在嘗試、學習與體驗的過程中。

    但但是我的經歷告訴我,反正我們並沒有什麼需要急,我們只需要每次向前走一步。不用貪心,每次只需專心走好眼前這一步。這樣一秒一步,一天你就已經走了8萬多步(大概就是從台北走到新竹的距離),兩年下來你已經環繞了地球一週。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踏出第一步永遠最困難,但只要你踏出了第一步,你會發現世界上的可能性和機會比你想像中多得很。

    然後在過程中,你會一步步發現,你越來越多時間能夠做回自己開心喜歡的事情,從一開始可能一個月一天,然後一個星期一天,到後來每日都有一點點時間,或許到了最後,你已經沒有在想這個問題,因為你已經100%全然投入在你的生活中。

    在每天的生命中發現喜悅和生命力,我可以,我相信你也可以。

    ---

    ✨✨ 若在職場上遇上任何疑難,或想探索自己在職場上的可能性,歡迎按以下連結,了解【 職場引導服務 】詳情。👇👇
    https://www.KevinCareerCoaching.com/service
    .
    🔍🔍 若對走進Human Design人類圖的世界,對學習基礎知識很感興趣,歡迎按以下連結,了解【Living Your Design 人類圖初階課程 】詳情。👇👇
    https://www.kevincareercoaching.com/livingyourdesign
    .
    💪💪 若渴望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好好運用自己的薦骨權威,或想認識薦骨的運作,歡迎按以下連結,了解【薦骨健身房 】詳情。👇👇
    https://www.KevinCareerCoaching.com/sacral-gym
    .
    👁️👁️ 若對靈魂、意念和催眠感到興趣,歡迎追蹤 靈魂事務所 專頁,獲得最新的課程和服務資訊。

  • 每天運動10分鐘有用嗎 在 Ashlee xiu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12-08 19:30:04

    ✨非業配影片

    留言告訴我
    飛利浦跟小米的哪一支比較燒?!🔥
    ---------------------------------------------------------------------------
    ✨ 訂閱我的頻道 https://goo.gl/cJUSVh
    -------------------------------
    ✨ Instagram 👉🏻 https://goo.gl/m5Ro8b
    ✨ Weibo 👉🏻 http://weibo.com/ashleexiu/
    ✨ FB 👉🏻 https://www.facebook.com/ashlee.lin.0/
    --------------------------------------------------------------
    ✨ 飲食菜單
    👉🏻https://ashleexiu.com/diet/

    ✨ 打造易瘦體質-系統化菜單
    👉🏻https://ashleexiu.com/training

    ✨ 翹臀心機-升級臀部訓練
    👉🏻https://gluteband.ashlee.click
    -------------------------------
    常用的營養品
    ✨【MYPROTEIN】http://bit.ly/Ashleexiu
    ✨【專屬6折碼】👉🏻 MYPASHLEE
    -------------------------------
    史上最強護具
    ✨【SBD】https://www.sbdapparel.com.tw
    ✨【折扣碼】👉🏻 Ashlee
    -------------------------------
    常用的拉力帶
    ✨【VERSA GRIPPS】https://www.versagripps.tw/
    ✨【折扣碼】👉🏻 Ashlee
    -------------------------------
    高蛋白健身魚
    ✨【POSEIDON】https://www.poseidonfh.com
    ✨【折扣碼】👉🏻 Ashlee
    -------------------------------
    筋膜放鬆好物
    ✨【TRIGGER POINT】http://bit.ly/2ZwwcSB
    ✨【折扣碼】👉🏻 Ashlee
    -------------------------------
    【ASHLEE 團隊】
    ✨ Ashlee
    ✨ 企劃:Yishu
    ✨ 剪輯:騰凱
    ✨ 美編:庭萱
    ✨ 營養師:亭安
    ✨ 社群助理:芊芊
    -------------------------------
    更多影片
    ✨冬天最適合的居家訓練https://youtu.be/6yd0_6UFhuA
    ✨我在越南做什麼? https://youtu.be/w4y2kBYwpIU
    ✨各種崩潰!你能比我誇張嗎?https://youtu.be/WSEVWuIo7h8
    ✨台幣13XXX就能玩越南?https://youtu.be/xJogRdOXV1E
    ✨12kg淘寶開箱 https://youtu.be/tMFvJZdV8Tk
    -------------------------------
    ✨ 二手出清 👉🏻 https://shopee.tw/show_o_o
    -------------------------------
    原文字幕
    今天要帶大家開箱這個價值
    6000多塊的電動牙刷
    如果呢你想要知道這支6000多塊電動牙刷
    到底有沒有比不到1000塊的
    小米電動牙刷還值得買的話
    別忘了看到最後
    嗨大家好
    我是ashlee
    歡迎來到我的頻道
    今天呢我要來開箱一個產品
    就是
    這不是業配純粹就是我個人的需求
    其實呢有追蹤我一陣子朋友應該知道
    我牙齒應該是我全身最爛的地方
    就是我現在的嘴巴裡面有好幾顆的假牙
    有好幾顆的植牙
    那為什麼會這樣子呢
    是因為我小時候非常喜歡吃糖
    然後我小時候沒有使用電動牙刷習慣
    就是用一般的牙刷
    那其實糖呢他是會讓我們牙齒蛀牙的
    然後加上我以前就是很賤
    比如說我有個小蛀牙
    然後去看醫生
    他說你這個已經需要做根管治療
    然後再去做第2次的療程
    但我以前就很賤
    我不知道這個東西這麼重要
    小時候不懂事
    所以我就回家之後
    然後可能就忘記這件事情
    然後甚至連他幫我他會塞藥進去
    然後再幫你先暫時填補這個東西都掉了
    然後連這個藥都掉了
    然後我的牙齒中間有個洞
    我還是沒有去處理
    然後導致它可能就因為有空隙讓細菌跑進去
    然後就變得非常嚴重
    所以我現在年紀輕輕
    很多牙齒都是假的 對
    那我自從用過電動牙刷之後
    我就覺得這是一個完全回不去的習慣
    因為你用電動牙刷你會發掘到說
    那牙齒才是真的乾凈
    你早上起來你會感覺自己很清新
    就算你沒有刷牙也覺得好像無所謂
    也沒有啦
    其實還是真的會刷一下
    在我購買這個之前呢
    其實我用的是小米
    在小米以前我也是用飛利浦的
    後來我飛利浦牙刷壞掉
    本來試圖要再一樣買飛利浦
    但我發覺好貴
    然後剛好那天在賣場逛街的時候
    就看到小米有推出牙刷
    而且這個多便宜你們知道嗎
    這一隻才大概不到台幣1000塊
    我印象中應該是900多塊
    對我來說他也算是不錯用
    你看它的外形其實是就是乾凈漂亮
    然後他也可以換刷頭
    所以我還額外買補充包都還沒有用過
    那為什麼我現在又要再回來買飛利浦這個產品
    原因就是前兩天他竟然掛掉了
    就不知道為什麼
    它就放上充電座完全沒有反應
    然後怎麼試都不行
    所以我那一天就被迫只能手動這樣刷牙
    然後隔天早上起來就覺得很北宋
    所以我一早起來第1件事情還躺在床上的時候
    很快的 我隔天就收到了
    那我今天呢就想說竟然都已經買了
    就跟大家開箱然後分享一下這個
    跟我使用小米到底有什麼區別
    它的價格是
    反正就大概是它的6倍
    這一隻它除了外形很漂亮
    其實我之前就一直很想買它的原因
    是因為它有出一個app然後那個app很酷喔
    它可以讓你看到說你哪一顆牙齒
    很常沒有被刷到
    或者你比較注重哪一個部分習慣性的問題
    你可能常往這邊刷 然後這邊就忽略了
    那雖然小米他也有app
    但是它的App功能我覺得
    比較簡陋 陽春一點給你們看一下
    小米牙刷的app
    你是可以看得到 說你現在還剩多少電
    然後給你打個分數
    好像就差不多這樣的功能
    而且有時候還連不上
    我不知道為什麼
    那這個飛利浦據說它的App是蠻酷的
    但我是還沒有使用過
    我們現在就一起來拆箱看看
    他這個款式是叫做Sonicare
    然後我本來是想買黑色的
    我覺得很漂亮
    可是後來發現說有一個玫瑰金的新色
    我就來試試看
    哇 很漂亮
    就是看起來很有質感
    然後可以看比較一下這兩支
    這個就是相形之下
    他就是比較一般的質感
    然後這個就錶面很漂亮
    然後拿起來的話它比較粗一點
    然後它的手感也是比較滑
    然後這個就很一般
    對但是也是好握的
    那過去使用小米
    我大概用了它應該有半年的時間
    其實也都沒有覺得他有什麼問題
    只是覺得他的充電線
    然後是一些相關的配件
    真的說實在的沒有這麼的精緻
    但是畢竟一分錢一分貨
    它真的很便宜
    所以我覺得如果你是學生
    或是你沒有這麼多的預算
    你是可以考慮小米的
    就在我使用以前先暫且這樣說
    因為我不知道
    我等下用上去之後會告訴你們說
    以後就買小米就好
    或者說以後就買飛利浦
    先來瞧一瞧它 裡面送什麼
    還有送我一個玻璃杯
    哇這該不會是他的充電座吧
    蛤是嗎 真的耶
    可是這樣怎麼充
    我來看一下它有沒有什麼說明書
    哇好酷喔
    他是怎麼充電你們知道嗎
    這個很漂亮的玻璃是它的充電座
    然後你只要這樣放著它就可以充電了
    而且你這個杯子還可以拿來漱口
    好酷
    而且我覺得這個盒子很可愛
    如果你出國的話
    旅行可以攜帶
    他這邊可以放刷頭
    然後呢你把你的牙刷放在這裡
    旅行用盒的時候這邊可以充電耶好酷
    然後他還有送兩個刷頭
    我記得小米這個我買的時候
    它就是標配一個刷頭
    然後這個是我自己另外買的
    那我現在先來試用看看
    看看大小刷頭要用哪一個啊
    好 大的看起來比較標準
    然後比較跟小米類似
    好 現在要來到我的浴室
    很隱私的地方
    希望沒有很亂
    還好
    那我現在就要來試用我新買的飛利浦的電動牙刷
    他這個呢 五段的強度
    然後小米的是三段
    然後他們兩個據說都是
    一分鐘有震動3萬1000下 好多
    這個比我平常用的感覺還要在猛一點強一點
    可是它的刷頭感覺沒有我用小米這麼軟
    他跟小米一樣30秒的時候都會震動一下
    提醒你說可以換位置了
    實際上用起來我覺得他的力道
    是比小米還要強的
    然後你可以看到它的頂端它是比較尖的
    小米它是比較鈍一點
    所以會讓我覺得飛利浦這一隻右邊一這一支
    這一支它可以讓我刷到比較後面就是接近
    可能智齒是最後一顆
    對 那小米的話就比較鈍一點
    但是說真的實際使用起來目前沒有太大的感覺
    有什麼特別的差異
    不過現在刷完牙覺得口氣好清新
    那像我現在啊 自從知道牙齒很重要
    不能隨便的不重視他以後
    開始都會用電動牙刷
    然後除了用電動牙刷
    晚上刷完牙的時候我還會用牙線
    但我習慣用牙線棒跟牙間刷
    這個就是牙間刷
    它就可以在你兩顆牙齒之間深入的去做清潔
    因為像我們平常用一般的牙刷或是電動牙刷
    你能刷到的就是牙齒的外面跟內面
    所以是兩側
    可是如果你今天用牙間刷的話
    你等於可以刷到4面
    就包含它的兩側
    他跟另外一顆牙齒中間的那一刻縫隙
    做假牙或是做植牙其實蠻花錢的
    不是一筆小錢
    然後有的時候可能 你跟朋友在外面聊天
    然後出國玩很開心的時候
    可能不小心咬一個什麼東西
    然後你的假牙就掉下來
    你知道那有多糗嗎
    如果你過去沒有好好照顧你的牙齒
    希望你看到這支影片知道牙齒的重要
    然後目前用起來真的覺得他們兩個對我來說
    沒有太大差異
    然後讓你們看一下它的振動幅度
    飛利浦就很乖巧
    他沒有噴水
    可是摸它是很震動的
    然後小米它是這樣子的時候
    它上面就已經有水在亂飛了
    所以也就代表說如果你今天用的是小米的話
    你可能才把要靠近牙齒
    然後按下去的時候它就會亂噴
    可是飛利浦就比較安分一點
    對 大概是這樣的情況
    然後這個小米它是一個凹點讓你充電
    這個就是很酷
    剛才給你們看的
    他是這樣子放就可以充電了
    很漂亮
    好 那希望你會喜歡這一集的影片
    然後這個我是PChome買的
    我用10期分期零利率
    所以等於我一起付600多
    我覺得還OK
    以過去這些花這麼多錢
    花這麼多時間去處理我的牙齒
    我覺得買一支電動牙刷真的是一個非常值得
    而且是必須要做的選擇
    好 那謝謝你看到
    現在如果你喜歡這一集影片
    或者是你覺得你有朋友牙齒也跟我一樣不好
    你需要分享給他們說電動牙刷真很重要
    或像牙間刷
    還有牙線這種東西的話
    歡迎幫我分享
    然後你有什麼想問的或是未來想要看的主題
    也都歡迎在下面留言讓我知道
    我們下次見
    先謝謝你看到現在
    其實剛剛你看到那個片段是我在一個星期前拍的
    所以也就是我現在已經使用了這一支牙刷
    一個禮拜的時間
    我必須要很誠實地說
    我記得一個禮拜前我在開箱試刷的時候
    我覺得飛利浦跟小米沒有太大的區別
    頂多是飛利浦的app再更厲害一點
    對不對
    但是經過這7天的實測
    我發覺他真的比較厲害
    為什麼
    我以往刷牙的慣例
    我是會用電動牙刷把我牙齒全部清潔完
    然後並且漱口完之後
    我再用牙間刷去清潔我每一個牙齒縫
    每一個牙間
    然後清完之後我會再漱一次口
    那通常第2次漱口的時候還會有一些食物的殘渣
    所以我就知道原來電動牙刷也沒辦法把我牙齒
    全部刷乾凈
    我還是在必須做一個用牙間刷動作
    我使用飛利浦之後
    我一樣是按照我這個慣例
    就是我會先我會先刷
    Nuggie NO
    我一樣呢會先使用
    我使用這支飛利浦牙刷之後
    可以存錢買一支電動牙刷
    為了你牙齒的健康
    或者是現在很多網站
    像我在PC home買它都有那種
    好幾期的分期零利率
    所以其實你一起分下來
    大概一個月幾百塊錢
    我覺得很可以真的可以買
    謝謝你看到我現在要去揍一頓nuggie囉
    我們下次見
    #飛利浦 #電動牙刷 #小米

  • 每天運動10分鐘有用嗎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11-11 16:37:49

    #記得打開CC字幕 #香港 #逃犯條例 #反送中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0:00 為甚麼重發一次這支片?
    00:20 今天香港發生的畫面
    00:30 片段
    03:31 局勢的轉捩點
    04:21 為什麼陰謀論滿天飛?
    05:31 宣布「撤回逃犯條例」沒有用!?
    06:57 反「反送中」的立場
    08:36 為什麼輿論不同情警察?
    10:39 我們的觀點
    13:05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羊羊
    |腳本:羊羊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 絲繡
    |剪輯助理:絲繡 & 范范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獨家高清完整版本|西灣河太安街 交通警員 開發3槍實彈槍:http://bit.ly/32zuRb3
    → 貨車司機黃大仙搬走路障被打:http://bit.ly/2p68wnH
    → 葵芳有交通警以電單車數度撞向示威者:http://bit.ly/2NzZVD4
    → 香港西灣河開槍:警察以實彈近距離擊中黑衣人:http://bit.ly/32BmcEM
    → 示威者發起「雙十一、大三罷」,西灣河中槍男子仍危殆,警方大規模進入校園執法:http://bit.ly/2pbOp7O
    → 進行式的「攬炒」,是手段還是目的?:http://bit.ly/33ZkO01
    → 讀者來函:此時的香港,是不是一個下滑的漩渦?:http://bit.ly/32JTjXU
    → 雨傘運動五周年:回顧之必要,連結之必要:http://bit.ly/3418XP9
    → 一個勇武年輕人的自白:你解決了問題,這幫人就不會出現:http://bit.ly/2BCFfDE
    → 總編周記:在香港,我開始聞到「二二八」的恐怖煙硝味:http://bit.ly/31KHcbU
    → 讀者來函:執法者違法而不受制衡,對法治的傷害更大:http://bit.ly/2pNafye
    → 武力失控、惡性循環、投訴無門、中央支持:香港警隊正失去制衡?:http://bit.ly/2JeMea3
    → 紀羽舟:齊上齊落之前,負責任地檢討813機場「事變」:http://bit.ly/32K37kH
    → 許仁碩:對警方究責的艱難──太陽花後的台灣經驗:http://bit.ly/361flaG
    → 李立峯:反修例運動,政府支持者心中,警察會永遠偉大嗎?:http://bit.ly/2N1rF1W
    → 讀者來函:香港特色的內戰:http://bit.ly/2N5Kzow
    → 反修例調查報告:http://bit.ly/2BG2Fby
    → 民調反映的港獨、攬炒、移民趨勢——專訪香港中大教授李立峯:http://bit.ly/2MIr1Yw
    → 李立峯:是兩極化還是一面倒? 當下香港民意的共識:http://bit.ly/2pcuCVw
    → 親香港政府建制派政黨如何看待示威浪潮:https://bbc.in/2PavBQV
    → 香港警察的自白:不願夾在示威者與政府中間:https://bbc.in/2WjkU01
    → 香港的「半民主」模式和「中間道路」:https://nyti.ms/2JhqZVi
    → 石明謹觀點:http://bit.ly/2oeZ9Sn
    → 林鄭月娥指示威者破壞法治,但特區政府尊重法治嗎?:http://bit.ly/2pNaHfU
    → 法治|維基百科:http://bit.ly/3607IS3
    → 人治|維基百科:http://bit.ly/2qFNDjM
    → 法律窗口:在美國佔街警察施暴會面對官司:http://bit.ly/2JfIO7i
    → 佔領華爾街遭警打傷 將獲賠1億3700萬元:http://bit.ly/2BAbvYj
    → 警察打人哪!論抗爭中的警察執法與暴力:http://bit.ly/340ioxY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simpleinfo.cc

  • 每天運動10分鐘有用嗎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10-24 19:00:06

    #記得打開CC字幕 #香港 #逃犯條例 #反送中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0:54 局勢的轉捩點
    01:43 為什麼陰謀論滿天飛?
    02:54 宣布「撤回逃犯條例」沒有用!?
    04:20 反「反送中」的立場
    05:58 為什麼輿論不同情警察?
    08:02 我們的觀點
    10:26 提問
    10:41 掰比~別忘了訂閱!

    【 製作團隊 】

    |企劃:羊羊
    |腳本:羊羊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絲繡 & 范范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進行式的「攬炒」,是手段還是目的?:http://bit.ly/33ZkO01
    → 讀者來函:此時的香港,是不是一個下滑的漩渦?:http://bit.ly/32JTjXU
    → 雨傘運動五周年:回顧之必要,連結之必要:http://bit.ly/3418XP9
    → 一個勇武年輕人的自白:你解決了問題,這幫人就不會出現:http://bit.ly/2BCFfDE
    → 總編周記:在香港,我開始聞到「二二八」的恐怖煙硝味:http://bit.ly/31KHcbU
    → 讀者來函:執法者違法而不受制衡,對法治的傷害更大:http://bit.ly/2pNafye
    → 武力失控、惡性循環、投訴無門、中央支持:香港警隊正失去制衡?:http://bit.ly/2JeMea3
    → 紀羽舟:齊上齊落之前,負責任地檢討813機場「事變」:http://bit.ly/32K37kH
    → 許仁碩:對警方究責的艱難──太陽花後的台灣經驗:http://bit.ly/361flaG
    → 李立峯:反修例運動,政府支持者心中,警察會永遠偉大嗎?:http://bit.ly/2N1rF1W
    → 讀者來函:香港特色的內戰:http://bit.ly/2N5Kzow
    → 反修例調查報告:http://bit.ly/2BG2Fby
    → 民調反映的港獨、攬炒、移民趨勢——專訪香港中大教授李立峯:http://bit.ly/2MIr1Yw
    → 李立峯:是兩極化還是一面倒? 當下香港民意的共識:http://bit.ly/2pcuCVw
    → 親香港政府建制派政黨如何看待示威浪潮:https://bbc.in/2PavBQV
    → 香港警察的自白:不願夾在示威者與政府中間:https://bbc.in/2WjkU01
    → 香港的「半民主」模式和「中間道路」:https://nyti.ms/2JhqZVi
    → 石明謹觀點:http://bit.ly/2oeZ9Sn
    → 林鄭月娥指示威者破壞法治,但特區政府尊重法治嗎?:http://bit.ly/2pNaHfU
    → 法治|維基百科:http://bit.ly/3607IS3
    → 人治|維基百科:http://bit.ly/2qFNDjM
    → 法律窗口:在美國佔街警察施暴會面對官司:http://bit.ly/2JfIO7i
    → 佔領華爾街遭警打傷 將獲賠1億3700萬元:http://bit.ly/2BAbvYj
    → 警察打人哪!論抗爭中的警察執法與暴力:http://bit.ly/340ioxY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simpleinfo.cc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