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每天早上5點起床的人有多快樂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每天早上5點起床的人有多快樂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每天早上5點起床的人有多快樂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每天早上5點起床的人有多快樂產品中有2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938的網紅|Hannah|美國代購,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一個瞬間Duke就5歲了, 因為最近太精彩所以一直沒有發他的生日文!! 對不起各位Duke鐵粉,我來更新了!! 首先就是8月剛開學本來是屬於普天同慶的日子, 終於我可以享受一下從早上8點到下午兩點專心拚業績的感覺!! 但是開學才沒幾天就接到老師電話: 「Duke發燒了喔,他流鼻水又打噴嚏,你們快...

每天早上5點起床的人有多快樂 在 晰?大小姐與ოᎥլլᎥꂅ小米花公主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11 08:54:46

#小小直播主米花👧🏻 防疫宅在家救台灣第13天 我居然漏發了小米花#5y6m14d 當天的直播紀錄的可愛3連拍 現在回想起來特別有感 才多久時間而已 先是雙北防疫升級三級警戒 然後全台...一切來得又快又急 從5/17發佈停課消息當天開始 我們就進入了自主監禁在家防疫 小米花還是一樣貼心不吵著出...

每天早上5點起床的人有多快樂 在 Ivy Chao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02 15:59:14

※文長慎入😏※ 距離CT三鐵已經三天了,終於有空來分享這次的『半超鐵接力』的心得😊 維基百科說: 鐵人三項,簡稱鐵人賽,是由游泳、腳踏車、短程馬拉松三個項目順序組成,運動員需要連續完成三個運動項目,轉換項目時更換衣服和鞋的時間亦計算在比賽時間之內。因此,若運動員只擅長其中一項,並不代表比賽佔有優勢...

  • 每天早上5點起床的人有多快樂 在 |Hannah|美國代購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09 07:31:18
    有 47 人按讚

    一個瞬間Duke就5歲了,
    因為最近太精彩所以一直沒有發他的生日文!!

    對不起各位Duke鐵粉,我來更新了!!

    首先就是8月剛開學本來是屬於普天同慶的日子,
    終於我可以享受一下從早上8點到下午兩點專心拚業績的感覺!!
    但是開學才沒幾天就接到老師電話:
    「Duke發燒了喔,他流鼻水又打噴嚏,你們快來接他回家喔」
    Hannah我想說也太突然他去學校前超正常啊,
    連一點預兆都沒有就生病了不是吧!!!!

    到學校保健室果然看到一個臉紅紅摸起來微燒的小孩,
    而且鼻水狂流,只要一幫他擤鼻涕就開始打噴嚏!!
    老師說:現在美國covid-19的案例狂飆,所以Duke要回學校前要去作篩檢喔~
    所以我們馬上預約urgent care作篩檢,
    很幸運的他是陰性.....

    回到家裡後,他一個哈秋,就從鼻子裡噴出一個小小的塑膠片,
    然後Marco哥想起來在保健室的時候老師說Duke一直想挖鼻孔!!!!!!!
    這個塑膠片噴出來後他本人發燒流鼻水打噴嚏就不藥而癒了!!!

    過沒幾天,Duke又開始流鼻水,
    沒錯,就跟你想得一樣,
    我們從小小的攝影機看到Duke的鼻子裡有兩條透明橡皮筋(小女生綁頭髮用的)
    當然也是馬上勾出來然後機會教育!!!!

    鼻子收納物品事件結束後,
    就差不多到了Duke生日週了,
    三歲之前每次唱生日快樂歌他老大都會秒崩潰,
    但今年他真的真心期待生日而且知道包裹裡面會有禮物!!
    短短兩周他老大收了超級多禮物!!
    (這邊同場感謝大家對Duke的寵愛❤)

    問題就是Hannah我因為沒有深思熟慮,
    所以沒有先把大部分禮物先收起來,
    但因為平常要上課、晚上要練習運筆就沒有讓他玩,
    以至於Duke本人有一天四點起床玩玩具,
    那天放學我去接小孩的時候老師說:
    「Duke試圖在上課的時候睡覺,我不確定他是不是故意的,但是要去玩的時候他就會醒來」
    真 的 是 氣 死 老 娘 !!!!
    但是怪我自己,是我給他玩具但是沒有設定好規定(搥自己)
    又開始了不斷的矯正自己矯正孩子.....

    再來是有一天晚上Marco哥帶Duke去社區游泳池游泳,
    半個小時後他回來跟我要小孩的保險卡,
    因為Duke去泳池的時候抓蜜蜂所以手掌被叮了.....
    然後我衝下樓看到他老大坐在樓梯口看著自己的麵包手熟啜泣.....
    還好去了急診給藥後就消腫了.......

    還有我們最近還差點上演走丟小孩事件!!
    剛睡午覺的Duke下樓玩玩具,
    Hannah我只是在樓上拿個小孩衣服就聽到門鈴聲,
    下樓一看靠天啊我的車庫門怎麼打開了!!
    然後客廳也沒看到Duke,所以我沒有先去應快遞的門,
    直接衝到車庫外面要去追小孩,
    但是還是沒看到Duke.....
    馬上繞到前門問UPS外遞:你有看到我的小孩嗎?一個小男生?
    快遞說:有阿在這邊,然後指了一下他身後.....
    「他從車庫跑出來,然後要上我們的快遞車.....」

    超恐怖!!!!!!!!!!!!!!,差一點我就要去報警找小孩了!!!!
    馬上移除了車庫開關下方的矮凳,讓Duke沒有辦法碰到開關!!
    並且耳提面命只有跟爸爸媽媽一起才能出去!!

    最後就是昨天晚上,
    才剛跟Duke說要一起出門去買藍莓,
    然後請他去樓上找Marco哥穿襪子,
    他老大就往樓梯那邊跑去,
    所以當我進廚房收拾的時候聽到小孩拍門哭喊的時候,
    我以為他在樓上拍他爸廁所門,要他正在大便的爸爸陪他玩.....
    後來一兩分鐘後這個哭聲有點慘烈,我想說應該去救人了,
    才剛要往樓上走,就聽到這個哭聲是從車庫傳來,我馬上把門打開,
    我的天阿一個悶到滿臉通紅然後痛哭的小孩在站黑暗的車庫中,
    快40度的高溫再過幾分鐘他一定會熱暈,
    超可憐的我一定要教會他怎麼開密碼鎖進門,
    同時也深刻反省一定要確定小孩安全再收拾家裏!!!!

    #還好他把自己反鎖前有先尿尿不然一定會嚇到尿褲子
    #能長大非常不容易啊(汗)

    平常我不發育兒文但是太刻骨銘心的人生經驗必須PO!!

  • 每天早上5點起床的人有多快樂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5-20 21:15:05
    有 6,081 人按讚

    昨晚老劉將最新的 #生炒鴨肉羹影片 po上fb之後,我們兩人就好好的喝了一杯威士忌也一起聊聊天了。


    『搞不好我們來直播黏雙眼皮貼和假睫毛,會比你拍做菜影片還要受歡迎喔!』我故意調皮的說


    『隨便』老劉沒什麼認真的回答


    『那會不會之後妳就不會再拍做菜影片了?』我一副很機靈的試探性問他


    『不會啊!』老劉


    『為什麼?』我


    『你黏睫毛可以黏160次嗎?但是我做菜影片已經拍了160集了』老劉淡定地回答


    哈哈哈,果然是老劉

    ********

    今天早上起床下樓,老劉已經事先煮好咖啡了,滿屋的咖啡香,再加上度估的喵喵聲,外面陽光不疾不徐、忽亮忽暗的透進廚房的老櫃上面,我仔細地撥著水煮蛋殼,烤箱裡烤好的麵包裹上了一股蒸氣香,隨著手指掰開一塊沾上油醋醬,就像一般的日常拉開了今天的開場序幕,只是這習慣已是長久的日常,熟悉到都被我自己給忽略了。


    謝謝昨天許多粉絲朋友的留言鼓勵,我真的有認真的把每一則都看過,只是因為自己眼疾的關係,所以我沒有一則一則的回覆,但是我真的很感動,所有你們給我的每一則留言,就像是老朋友的打氣鼓勵,經過了一夜,我和老劉聊過,我也靜靜的想過一遍。


    「重拾初衷」我和和老劉這麼說,因為一開始想在粉絲頁分享做菜和生活就是我的主意,而是我邀請老劉和我共同做這個夢,所以老劉為了滿足老婆的夢想,在皇后鎮森林裡蓋了一間廚房攝影棚,我們就開始像個孩子般的在那裡一起做夢。


    這個夢想到現在還是清晰可見,即便已經過了5年快六年了,我們依然喜歡這個夢想,我依然愛做菜,他依然愛拍攝,我們依然一樣快樂投入,既然這些初衷都沒有改變,那我更無需讓無謂的聲音擾弄心中的一池淨水。

    ********

    關於直播或拍攝影片以及影片的多寡,已經不會再有疑慮的我,總算給自己有了答案了,回想初衷就會有明確的作法了。


    這一切還好,有老劉。


    他一直都像是一個穩定儀一般,再如何的擺盪到他那裡,就是可以穩妥得當下來,其實老劉一直都是很輕鬆愜意的在拍攝影片,就像是日常生活會做的一般事一樣,所以他會慢條斯理地剪接,精雕細琢的降噪,不厭其煩地Return查看,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而這樣的過程對他來說,並不是要求完美只是他在完成一件事情的過程。


    一直一來比較希望快速輕鬆一點達成的人反而是我(因為我的個性急),但是我又受不了粗製濫造的作品,在不斷地自相矛盾之下,我被老劉說服了,我支持他,在過程中好好的享受並且完成他的每一部作品。


    柔軟又不輕易妥協的堅持,這是老劉性格裡面相當固執的一部分,他其實一直都依循著自己的節奏在做事,他不會去預設結果或企圖想要有什麼樣的結果,而他只是在做他想做的事或他覺得應該做的事,這也是我最欣賞他的地方,於是我明白了我的心也安定下來了。


    #不管幾歲我依然愛作夢

    #其實人生很短所以更要溫柔對待自己

    #是益友也是生活良師的老劉520

    ******

    #來阿嬌生活廚房的IG追蹤吧:
    http:www.instagram.com/charlene_lifekitchen/.

    #來youtube訂閱來做菜吧的影片吧:
    http://www.youtube.com/c/阿嬌生活廚房lifekitchen

    #不能出門就在家裡自己做菜吧
    #戴口罩 #勤洗手 #保持社交距離 #少出門 #少群聚
    #也可以在包包裡帶一小瓶酒精隨時消毒
    #防疫人人有責
    #保護自己就是保護別人

  • 每天早上5點起床的人有多快樂 在 阿柏醫師的喃喃自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16 10:19:24
    有 162 人按讚

    【你是疫情的受害者、避難者,還是幫助者?】疫情相關的精神健康問題,你需要看這一篇!

    ——
    你因為這陣子的疫情消息擔心受怕、吃不下、睡不著,精神緊繃、暴躁易怒,這樣算不算是疫情的受害者呢?
    廣義地來說,你是疫情的受害者。

    那該怎麼辦?

    【趕快去找醫生!】失眠科、專看焦慮憂鬱、自律神經、家醫科、身心科、精神科都可以,趕快去看吧!

    不然怎麼辦?未來一年都躲在家中被窩嗎?
    若這樣躲有用,那麼就這麼做。
    若這樣躲沒用,就趕快找醫生吧!
    人們在長期高壓力的狀況下,會有各種身體症狀與不適,各方面的能量都會降低,甚至免疫力下降。

    原本可以好好休息恢復腦力,因為睡眠品質變差,所以早上起床看似睡了好久,精神卻反而疲憊。
    原本可以應付的工作,因為腦力能量下降,效率降低,無法集中精神。
    原本可以輕鬆結算的報表,因為擔心記憶力變差,要反覆確認好幾次。

    怪的是,每次確認,都發現「自己第一遍就記住了」,既然如此,為什麼還不放心,要多檢查好多次呢?

    小孩子已經送到安親班上學,是熟悉的校園環境、老師也答應會隨時回報狀況、孩子們也精神活潑。

    但怎麼看到新聞,又開始擔心孩子安全,內心不安呢?
    要接回家嗎?要自動停課嗎?孩子沒人照顧,我要請假嗎?
    找誰來帶呢?保母有空嗎?保母安全嗎?

    明明應該是安全的環境、安全的計畫、安全的措施,
    怎麼越做越緊張,越做越不安?
    明明資訊越多應該越可以未雨綢繆,怎麼新聞越看越害怕?手機越滑越快,病毒好像越來越靠近身邊?

    今天喉嚨癢癢的,不像是感冒。怎麼身體有點疲倦?感覺怪怪的?
    突然回想起昨天搭捷運時,旁邊的男子口罩沒戴好,咳了兩聲。
    想起前天經過建築工地時,烈日下戶外陰涼處群聚的工人好幾個沒戴口罩。

    越想越不對勁,身體的不舒服又更明顯了!

    篩檢站大排長龍,想去又不敢去,徒增感染風險。
    想知道自己怎麼了,上網查詢資料,越查卻越害怕。

    鼓起勇氣問問身邊的家人朋友,得到的只有謾罵或嘲笑:
    「我不是早叫你去打疫苗了嗎?誰叫你不聽?」
    「你想太多了吧?緊張兮兮的,這樣很笨耶!」

    好挫折,又好生氣。對別人生氣,也對自己生氣。
    坐在辦公室椅子上,偷偷吞了一顆普拿疼,好像有好一點,打起精神做自己的事。

    旁邊同事口罩沒戴好,露出鼻孔,鼻孔還有毛。
    終於忍不住大罵:「你把口罩給我戴好!」氣到不行,氣到下班還在氣。

    【趕快去找醫生!】儘管醫生不能解決你所有的問題,無法讓你隔壁的同事乖乖戴好口罩,但醫生可以盡量給你一些建議、一些安慰、一些支持的力量。

    小小的改善、小小的祝福,可以補充小小的能量,一點一滴,讓難過的日子,繼續走下去、再撐一段路。

    就醫小提醒:

    【1.我到底需不需要吃藥,吃藥會不會有副作用?】

    答:醫生開藥,補充腦部能量、讓身體舒壓放鬆,你就放心吃吧!
    若長期失眠焦慮、緊繃易怒,不但身體免疫力下降、還影響工作效率,甚至破壞心情跟人際關係。

    【2.吃保健食品有沒有用?】

    答:如果一個「物品」的效度那麼好,那麼科學家就會將這個物品的成份純化,做成「藥丸」。
    反之,若這個物品的效果差,可有可無,純化了也沒用。於是等級無法升高到「藥品等級」,於是只能落在別項歸類裡。

    若有效,就吃。
    若保健食品沒效,還是聽聽國家認證的專科醫師建議,接受健保制度的合理治療!
    給予你的處方及藥品,都是國家認證的藥廠出品、通過健保審核的配方。真有問題,健保署跟國家替你背書。

    【3.我這樣會不會浪費健保資源?】

    答:不會。因為全國全年健保預算是固定的。
    你多去看,預算也不會多出。
    反之,你不去看,不但要長期忍受痛苦,還影響工作及生活。社會少了一個做事謹慎、工作認真的國民,對整體來說也是損失。更何況:拖延下去,病情並不會自動改善。

    【4.我去看醫生,結果得了憂鬱症、焦慮症、恐慌症怎麼辦?】

    答:你不是因為去看醫生才得了這個病,也不是因為吃了這個藥才會得這個病。
    是因為苦於症狀、受不了了、瀕臨崩潰才去尋求協助。
    若你的家人朋友面臨一樣的困境,愛莫能助之外,你也會鼓勵他們去看醫生的,不是嗎?

    相反地,無論是醫師的建議也好、透過支持自己想開了也好、藥物治療改善症狀也好,只要有小小的改變、一日一日的改善。症狀減輕或消失不見了,那麼原本在意的問題不再是問題,苦惱的不再纏饒於心。憂鬱焦慮這些名詞,對你來說就不再重要了!

    當你變得健康,先前的苦痛感消失不見了,你根本就遺忘有這件事。
    「失眠改善之外,你之前說經常頭痛、腸燥,這些有改善嗎?」我看診的時候問病人。
    「頭痛?腸燥?對齁,我以前經常這樣。但已經好久沒這樣了。」
    「是嗎?太好了,有改善了對吧?」
    「是啊!要不是醫師你問我,我都忘記我之前每天頭痛了呢!」病人笑著說。

    治療就是這麼一回事。病人因為十種症狀而來,回診的時候只記得自己剩下的一兩種症狀,跟醫師報告還沒治療好的部分。
    往往忘記已經改善的七八種症狀,因為消失了,也就無需在意啦!

    【5.短短聊幾句,醫師就能了解我,知道我的狀況嗎?】

    答:醫師再怎麼了解你,「不會比你更瞭解你自己」。
    醫師了解你多少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有沒有透過醫師的分析,更了解你自己」!
    當你改善了之後,「你將清楚知道自己改善的感覺,而這種感覺只有你自己知道,不需要透過別人來告訴你」。

    【6.我吃這些藥,會不會上癮?】

    答:藥物本身合理使用,相當安全。讓人上癮的不是藥物,讓人上癮的是「改善的感覺」。
    痛苦很久,痛苦減少的感覺,相當舒適。
    壓力很久,壓力釋放的感覺,相當舒適。
    孤單無助很久,被了解支持的感覺,相當舒適。
    當你用盡辦法徒勞無功,終於有一條繩索能拉住你,相當舒適。

    飢餓很久的人,飽餐一頓後,將來不再希望忍受飢餓。
    痛苦很久的人,發現原來有改善的方法,希望將來不再痛苦。

    醫師、治療、藥物不是完美的解方,但是一種「改善的選項」。
    當你沒有其他改善的選項時,只好選擇這種。
    但若你已經耗盡能量,怎麼有力氣去尋找其他改善的選項呢?
    當你要跨過一條河,出現一座橋,你也只能先走這座橋過河,這是不得已的辦法。
    若藉由這座橋到達彼岸,可以逐步改善。那麼等到力氣充足了之後,再慢慢搭別座橋吧!

    在你完成很多橋之前,你只有這條橋可以過河。你總不會說:「我對這條橋上癮」吧?

    【7.除了看醫生接受治療外,有沒有其他改善的辦法?】

    答:有,任何有幫助的方法,都可以嘗試看看。
    運動紓壓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求神問卜通通可以。
    只要這些辦法有效,都可以去嘗試。

    「都沒效怎麼辦?」病人這麼問我。「醫師你講的我通通都做過了呀!」
    「我當然知道這些辦法對你沒效,若有效,你怎麼會踏進門掛號呢?正因為我理解這件事,所以不會給你這些無效的建議呀!」
    「醫生你是說:瑜伽騎腳踏車有氧運動都沒用嗎?」
    「我是說,你已經很努力,這些都有做。但若有效你就不會來看我門診,對吧?但這些說不定對其他人有效呀!因為其他人有效,所以他們獲得改善,所以沒來看門診。但那是別人呀!不是你。對別人有效對你卻無效的建議,這種建議不切實際,對吧!」

    【8.我要治療多久,才可以不吃藥?】

    答:你吃藥的第一目標不是「改善症狀」,第一目標是「盡可能恢復正常生活」。有些人治療效果只有一點點,症狀只有些微改善。但逐漸能累積能量,工作效率及日常生活逐漸回到常軌,那麼我們會說這是個有效的治療。

    很多病人只糾結於「吃藥、不吃藥」。勉強自己停藥,結果生活再度失衡,這是本末倒置。
    治療失眠,第一步我們關心睡眠有沒有改善。
    睡眠改善了我們繼續關注:隔天有沒有精神改善。
    精神改善了之後,我們問:工作效率有沒有改善、生活有沒有回到平衡。
    這些都改善了之後,我問:心情有沒有改善、能不能感受到快樂與平靜?
    一步步疊加,就是整個人有沒有活力動力、對未來是否有希望與充實幸福的感覺。

    藥物,在這種巨大的改善之下,只是一個小小的註腳罷了。

    【9.標題所說疫情的受害者、避難者、幫助者是什麼意思?】

    答:當你受到疫情影響,身心遭受痛苦,可以說是受害者。
    若影響不大,但疫情依舊影響個人,長時間待在家裡,歲月靜好,享受自己的小確幸,那麼算是「躲避亂世」的避難者。好好待著,就是替全體防疫盡一分力。
    若能量充足,自保有餘,那麼我們可以慢慢去試著幫助他人,散發正能量、接納負能量。

    當網路上都在謾罵一切時,我們願意心平氣和地進行討論。
    當網路資訊都集中在疫情時,我們願意專注在生活中的其他美好。
    當身旁的路人不戴口罩時,我們不指責不謾罵、也不是非得上前干涉規勸。

    「爸爸,為什麼那個人不用戴口罩?」孩子問。
    於是我們花時間成本慢慢跟孩子說。「防疫是需要成本的。那個人可能忘了,可能不在意,也可能他沒有成本去因應防疫成本。他可能很熱、真的很熱,要在烈日下工作。我們整天吹冷氣,所以口罩戴得住。他到便利商店吹冷氣,是因為他整天都很熱。我們東西買買就好,回家吹冷氣。他口罩可能不好買,沒時間去買,可能口罩放在車上,好幾天用一個。我們家裡口罩有一整箱,每台車跟公司、家裡、你的書包都有一盒乾淨口罩,有點臭臭就換掉。他可能沒辦法這樣。」

    我們將珍貴的情緒成本用在「我們所珍惜關心的家人身上」。總有些人觀念不同、自由不同、採取的措施也不同。

    不需要攻擊或干涉不同作為的人。包容也好、發怒也好,這都需要能量、也需要消耗大腦跟情緒成本的。在這關鍵時刻,能量省著點用,多關愛自己的親友吧!

    【10.我在戶外空曠處,空氣流通,我需不需要戴口罩?】

    答:我相信沒有人故意傳染疫情給別人。戴口罩不但為了自己,也為了別人。研究顯示,若受感染的人沒戴口罩,那麼即使其他人全部都戴口罩,室內的口罩防禦率也會降低。

    邏輯盲點是:受感染的人不是故意沒戴口罩的。
    或著說:沒戴口罩的人,通常覺得自己沒有受感染。
    或著說:你以為你沒問題,也不會故意害別人,但你沒戴口罩,就是暴露風險給自己跟他人。
    白話一句:外國經驗:無症狀感染的人很多。不知不覺散佈病毒,受感染者自己自始至終沒發病。若是年輕人,即使發病也挺得過去。受害的是老人,以及無法注射疫苗的小孩。

    你若是「避難者」,又不想戴口罩,那麼請好好待在家裡獨處。
    你若是「幫助者」,請戴好口罩,為了自己跟別人。

    ——
    歡迎轉載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