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死過人的汽車旅館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死過人的汽車旅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死過人的汽車旅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死過人的汽車旅館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71萬的網紅隋棠 Sonia Sui,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今天有一個死刑判決。 當看到這個判決,我只覺雙頰發燙,彷彿看到法官用行動搧了所有為生活、為孩子拼命的母親一大耳光: 孩子都照顧不好?妳們這些爛母親! 法官覺得判她死刑是「實現社會期待」的這個母親,七年來一直緊緊抓著兩個年幼的孩子,試圖游出痛苦但強勁的社會底層旋渦,但這堪比地獄的旋渦攪著太多生命...

  • 死過人的汽車旅館 在 隋棠 Sonia Sui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1-26 16:05:16
    有 50,477 人按讚

    今天有一個死刑判決。

    當看到這個判決,我只覺雙頰發燙,彷彿看到法官用行動搧了所有為生活、為孩子拼命的母親一大耳光:

    孩子都照顧不好?妳們這些爛母親!

    法官覺得判她死刑是「實現社會期待」的這個母親,七年來一直緊緊抓著兩個年幼的孩子,試圖游出痛苦但強勁的社會底層旋渦,但這堪比地獄的旋渦攪著太多生命難以承受的壓力了。
    無論是社會對單親的歧視、無法穩定的工作、微薄收入、還是重要他人支持的缺乏,通通凝聚在一起成為越發強大的向下拉力,她甚至連許多貧困家庭會面臨的「顧孩子還是顧工作」的選擇權也沒有,當她為了薪水少得可憐的臨時工揮汗奔波,過程中孩子的成長和喜怒哀樂,她只能視而不見;但當工作碰壁,孩子生病不舒服時,那不管多麼努力還是杯水車薪的現實,卻一再不留情的放肆展現。

    七年,扛了七年這樣的日子,結果法院用一句:「吳女僅因一時不順遂,就斷然片面決定終結孩子們的生命,剝奪他們的生存權,因此應該重罰。」給了這個母親死刑。

    僅因一時不順遂?
    請問是多麼的高高在上的姿態才能說出這句話?
    在位者的眼睛真的有好好注視過人間嗎?

    絕對沒有人有權利剝奪另一個人的生命,包括父母對孩子,這我完完全全同意,只是你想過嗎,判決書指出的「吳女合理化了殺害孩子的理由」,是不是她真的太累了,手,不小心鬆開了?
    「無悔意」,她的不辯駁,是不是她對孩子的歉疚與愛已過度滿溢,語言再乘載不了?
    「無教化可能」?試圖求死的她根本已生無可戀。

    因為她生命的裂縫早已然失控。

    我想告訴所有在位者,我們凡人真正希望您們能夠「實現社會期待」的從重量刑是「酒駕」!是「兒少性侵」!甚至是那些違規停車在身障、婦幼車位也不怕的人,只因為這些爛罰責通通輕得要命。

    為什麼既有的制度永遠對真正的邪惡展現最大的包容,卻用最嚴苛的標準檢視被迫屈從的人呢?

    母親,當全世界都在用歌頌妳的奉獻與堅強,來箝制妳應當的自由和尊嚴時,拜託記得在淚如雨下時緊緊擁抱自己。

    以下新聞來源:蘋果日報 https://tw.appledaily.com/local/20201125/N2Z5PHLGQBGNHCCUCHSGIETZDY/

  • 死過人的汽車旅館 在 葉郎:異聞筆記 / Dr. Strangenot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2-09 13:40:56
    有 743 人按讚

    【尋找離奇失蹤的《亂世佳人》奧斯卡獎座】#葉郎電影徵信社

    2010年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Precious 珍愛人生》的Mo'Nique頭戴著白色梔子花,穿著一身藍色禮服出席當天的頒獎典禮。羞愧的是我們多數人都需要Mo'Nique稍後的得獎感言,才會發現她當天的打扮是在紀念70年前第一個拿到奧斯卡獎的黑人——在《Gone with the Wind 亂世佳人》中飾演女傭的演員Hattie McDaniel:

    「當年那位女士必須(因為飾演黑奴角色)同時忍受來自白人和黑人的質疑。面對質疑,她的說法是『演員是我的職業,所以任何人喊卡之後,我就不是戲裡頭的那個人了。』」Mo'Nique表示當年那些質疑McDaniel的人如果都能認識到她脫下戲服後真實的那一面,肯定都會乖乖閉嘴。

    幸運的是Mo'Nique的得獎感言除了觸動觀眾記憶之外,也啟發了一名學者投入一年多的時間調查這位早被世人遺忘的演員身世,以及她那座在歷史動盪中人間蒸發的獎座背後的離奇故事。


    ▇ 印第安那瓊斯的奧斯卡尋寶記

    歷史上總共有超過七十多個奧斯卡獎座曾經被竊,其中有六十多個小金人最後幸運物歸原主。比如Whoopi Goldberg的《Ghost 第六感生死戀》最佳女配角獎就在送回原廠保養的路上被粗心的UPS快遞員搞丟,稍後又在機場垃圾桶中被尋獲。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法櫃奇兵》導演Steven Spielberg則以扮演奧斯卡獎座界的印第安納瓊斯著稱。迄今為止他已風塵僕僕地在世界各地尋獲三座流落民間的小金人獎座,並全數買下回捐給美國影藝學院。

    因為太常發生得獎者或其後代迫於生活困頓而把獎座拿去變現的案例,影藝學院自1951年開始要求此後的得獎者必須承諾以1美元的價格優先回售給學院,除非影藝學院拒絕承購才能賣給不相干的第三人。

    所以多數流入二級市場的奧斯卡獎座都是1951年之前獲獎的奧斯卡得主。1939年Vivien Leigh的《Gone with the Wind 亂世佳人》最佳女主角獎座在拍賣會中賣得50萬美元天價。但沒幾年後就被出手闊綽的Michael Jackson打破紀錄。他在蘇富比拍賣會上以令人咋舌的150萬美元價格標得同屬《亂世佳人》的另一個獎座——名製片David O. Selznick的最佳影片獎座。直到今日,這150萬美元的紀錄仍是小金人的最高身價。

    神秘的是2009年Michael Jackson猝逝後,遺產管理人無論如何翻箱倒櫃都找不到這座小金人。一說可能是Michael藏得太好,一說也許是被某人非法侵佔,無論如何遺產管理人迄今都還在苦等這個價值不菲的獎座現身。

    相比身價150萬的最佳影片獎座,《亂世佳人》的最佳女配角獎座卻是另外一個極端的故事:得獎者Hattie McDaniel過世之後,遺產管理人在財產拍賣過程中將獎座列為「無財產價值」的項目。然後獎座再也沒有出現在任何書面紀錄上,就像同樣被世人遺忘的獎座主人。

    緊接著輪到另外一位奧斯卡獎座界的印第安那瓊斯,美國Howard大學法學院教授W. Burlette Carter正式登場。2011年Carter教授在拍賣網站ebay上找到了一個可疑的拍賣品項,懷疑它就是已經消失了幾十年的《亂世佳人》最佳女配角獎座......


    ▇ 「隔離但平等」的座位安排

    W. Burlette Carter教授後來刊登在法學期刊上的這篇論文——《Finding the Oscar 尋找奧斯卡》,一開始的研究動機原本只是想瞭解當年好萊塢種族歧視狀況的法律學研究,最後卻演變成一場印第安那瓊斯式的好萊塢考古行動,抽絲剝繭拼湊出這個小金人獎座波折的流浪路徑。

    故事要從1940年奧斯卡獎座被頒發出去的那一天開始追溯起:

    「手裡握著這個獎座已經帶給我無比謙卑的感覺,我打算要永遠握著這個獎座,把它當成一盞指路明燈,提醒我自己未來還有無止盡的可能性。」Hattie McDaniel臨場放棄了製片David O. Selznick塞給她的小抄,改用她的友人、黑人作家Ruby Berkley Goodwin替她寫的動人講稿。

    接著McDaniel一邊激動落淚一邊走回自己的座位。

    「我認為她的眼淚除了來自塵埃落定的鬆一口氣和喜悅之情外,也有一部分是出自於心碎。」Carter教授說這位歷史上第一個獲得奧斯卡榮耀的黑人在頒獎典禮上受到了難以言喻的屈辱,因為她一開始甚至根本不被允許出席。

    這一天距離南北戰爭已經有七十多年,但解放黑奴之後取而代之的「隔離但平等(separate but equal )」的種族隔離法(Jim Crow laws ),仍讓黑白之間的種族緊張無所不在。1924年一名密西西比州的白人觀眾只因為在銀幕上看到黑人新郎與白人新娘在婚禮上一同載歌載舞的片段,就氣憤到拿著刀子衝向前去把銀幕割成碎布。因此可以理解才幾年後要讓一名黑人要走進洛杉磯Ambassador飯店的宴會廳,穿過滿場的白人領取奧斯卡獎座是多麽不可想像的事。

    事實上Hattie McDaniel先前已經因為亞特蘭大的種族隔離法令而被迫跳過《亂世佳人》的首映會(男主角Clark Gable因此氣得拒絕出席,最後還得勞動McDaniel勸他出席)。無法參加首映的McDaniel只能會後從小說原作者Margaret Mitchell發給她的電報中感受觀眾的熱情:「真希望妳可以親耳聽見這滿場的歡聲雷動」。

    1940年奧斯卡頒獎典禮所在的這個宴會廳平時作為俱樂部使用時,同樣也是禁止黑人進出的場所,《亂世佳人》的製片Selznick必須親自出面協商才讓他們特許黑人進入。然而最終Hattie McDaniel仍被主辦單位安排與全場貴賓以及《亂世佳人》的白人劇組完全隔離開來,全程坐在會場最角落專門為她和她的男伴安排的「隔離但平等」的小圓桌。

    19年後加州通過Unruh Civil Rights Act平權法案之時,加州政府甚至對Hattie McDaniel當年在奧斯卡上受到的不平等待遇啟動正式調查。然而這一天,還只是McDaniel和她手中的小金人的苦難開端......

    ▇ 最佳女配角的詛咒

    去年奧斯卡最佳影片頒發給《Green Book 幸福綠皮書》時,許多在場媒體都注意到《BlacKkKlansman 黑色黨徒》導演Spike Lee鐵青著臉怒而離席。

    「我真的太背了。每回某某人開車接送某某人,我就會輸掉一座奧斯卡。」Lee稍後自嘲。他的憤恨不平其來有自,因為2019年的奧斯卡幾乎就是1990年奧斯卡頒獎典禮的倒帶重播:奧斯卡評審寧願把獎項給迴避議題的種族大和諧電影(1990年是《Driving Miss Daisy 溫馨接送情》),也不願讓更受好評的Spike Lee電影(1990年是《Do The Right Things 為所應為》)拿走年度大獎。相隔30年,Spike Lee兩度被笑臉迎人的司機超車,「和諧」掉原本該屬於他的小金人。

    Spike Lee面對的還是一個黑人可以參與競爭的年代。80年前《亂世佳人》的Hattie McDaniel面對的是連黑人出席典禮上都會引發爭議的保守社會。

    Hattie McDaniel得獎之後,奧斯卡還要再等24年才敢再把獎座頒給另外一個黑人。而那一次上場的是更挑動保守社會敏感神經的男演員Sidney Poitier。

    1964年頒獎人Ann Bancroft把奧斯卡獎座遞給《Lilies of the Field 野百合》的男星Sidney Poitier後,Bancroft按慣例禮貌性地在Poitier的臉頰輕吻表達祝賀。這一吻引發了現場觀眾和電視機前觀眾的騷動。這是奧斯卡頒獎典禮史上第一個跨種族之吻。兩人在台上輕吻的同一時間,黑白聯姻在美國許多州都還被明文禁止。直到幾年後Sidney Poitier那部講述跨種族戀情故事的《Guess Who's Coming To Dinner 誰來晚餐》上映的前幾天,美國最高法院才宣判禁止跨種族聯姻的法令違憲。

    Sidney Poitier之後,還要再等38年才會有《Training Day 震撼教育》的Denzel Washington 獲頒最佳男主角獎。

    除此之外的多數時候,偽善的奧斯卡都把黑人當成妝點門面的窗花,而且他們最願意給出去的獎項幾乎全是最佳女配角。而這些被當成「奧斯卡好多元」窗花的黑人女星,除了Whoopi Goldberg是少數例外之外,大部分人得獎後的職業生涯幾乎都是繼續被忽視,或者載浮載沉,或者乾脆直接沉到河底永不見天日。比如Jennifer Hudson(《Dreamgirls 夢幻女郎》)、Mo'Nique(《珍愛人生》)、 Octavia Spencer《The Help 姊妹》)以及還在想辦法浮上水面的Lupita Nyong'o(《12 Years a Slave 為奴12年》)和Viola Davis(《Fences 心靈圍籬》)。

    而作為史上第一個黑人最佳女配角,Hattie McDaniel本人就是最佳女配角詛咒的經典案例。


    ▇ 波多馬各河上的懸案

    《亂世佳人》之後Hattie McDaniel仍然只能演出大同小異的各種女傭角色,這些陳腔濫調的角色設定也使得她的演藝事業再也沒有達到堪比《亂世佳人》的巔峰。

    「我寧願去演女傭,也不要淪為真的女傭」McDaniel以這句名言來替自己的職業生涯選擇辯解。

    白人繼續安排她演出各種刻板印象角色的同時,黑人則毫不留情地砲轟McDaniel助長對黑人的刻板印象,成為種族主義的幫凶。此外,1960年代後風起雲湧的黑人民權運動中很少看到Hattie McDaniel出現相挺的身影,也引發黑人同胞對她的不諒解。

    她唯一一次對黑人民權挺身而出,是因為她自己存錢買房被拒,理由是該社區禁止黑人入住。她動員了好萊塢好友Clark Gable 和 James Cagney公開替黑人權益發聲,促成了美國最高法院稍後終於反應輿論聲浪,宣佈所有禁止黑人購買、租賃、入住房屋的合約通通違憲。

    不論是接演刻板印象角色或是與民權運動保持疏離,Hattie McDaniel不得不然的理由都是經濟。身為兩個黑奴所生下13個小孩中的老么,McDaniel終其一生都在追求經濟上的翻身。但因為欠缺白人的社經優勢和理財專業,她的財務狀況始終不盡理想。59歲死於乳癌時,遺產管理人清點她的資產和負債,發現她名下的財產甚至不足以繳納她欠聯邦政府和州政府的鉅額欠稅。

    更令人哀傷的是Hattie McDaniel白紙黑字寫在遺囑中的兩個遺願,在她死後竟都被無視:她的第一個願望是希望能被葬在著名的Hollywood Forever Cemetery好萊塢永恆墓園,但該墓園仍斷然拒絕黑人下葬其中;她的第二個願望是把她的奧斯卡獎座捐給以收藏黑人文化相關文物著名的Howard大學,然而即便遺產管理人在遺產拍賣清單中把奧斯卡獎座列為「無產財價值」、建議不要拍賣,法院仍要求通通拍賣償債。

    調查獎座去向的Howard大學法學院教授W. Burlette Carter發現,自此之後,在所有的檔案文件中這個小金人獎座的去向突然變成了一團迷霧:

    雖然Howard大學從來沒有收到這個捐贈獎座的正式紀錄,但卻有多名師生在訪談中說曾在校內見過小金人。Carter教授推論得出某位在遺產拍賣會上買走多件私人物品的女士很可能也買下了獎座(但在拍賣紀錄上漏未登記)。應該是這位McDaniel同屬一個教會的神秘女士在得標之後按照她的遺願將小金人送往Howard大學收藏。

    下一個更難解的謎題是:原本應該乖乖地陳列在Howard大學戲劇系系館的獎座,為什麼會被江湖盛傳早已沉沒在華府的波多馬克河河底?


    ▇ 金恩博士你也有份嗎

    為了解答第二個謎題,我們必須暫時搭乘時光機回到1939年12月15日《Gone with the Wind 亂世佳人》的亞特蘭大首映會那天:

    製片David O. Selznick心裡其實對於在亞特蘭大辦首映活動很多疑慮。Margaret Mitchell的原著小說中許多讚揚蓄奴、譴責內戰的情節已經被Selznick小心翼翼地刪節,他不希望電影和南方連結得太緊密,讓北方觀眾在上映前就產生反感。Selznick的另外一個顧慮就是亞特蘭大的種族隔離氛圍,他甚至被迫拿掉電影海報上的黑人臉孔才能在亞特蘭大宣傳。

    然而亞特蘭大市市長William B. Hartsfield慎重其事地親自遊說Selznick,希望他把好萊塢首映會改到亞特蘭大舉辦,因為畢竟「這是我們的故事」。對市長和多數白人市民來說,重現南方盛世樣貌的《亂世佳人》在情感上替南方人癒合了內戰的傷口。

    眾星雲集(唯獨沒有黑人演員出席)的首映會之外,亞特蘭大市政府敲鑼打鼓地舉辦了整整三天的節慶,街頭擠滿歡欣鼓舞的的30萬市民,就好像南北戰爭的委屈在這天終於一筆勾消。其中最妙不可言的畫面出現在首映會當天稍早的活動舞台上:

    舞台上的主秀是清一色白人的少年聯盟小朋友的表演,隨後上場的是另一批清一色黑人的浸信會合唱團的小朋。合唱團的指揮是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金恩博士(Martin Luther King, Jr.)的爸爸、同時也是該教會牧師Martin Luther King Sr.。年僅9歲的金恩博士就站在合唱團成員之中。詭異的是,他跟其他黑人小朋友一樣都被打扮成劇中塔拉莊園的黑奴模樣在舞台上載歌載舞,歡慶《亂世佳人》的上映。

    亞特蘭大金恩中心的發言人Steve Klein說當年的這個畫面反應了那個年代的社會背景,「更美妙的是他的生涯能以此為出發點,一路發展到被授與諾貝爾和平獎的偉大成就。」

    在白人敲鑼打鼓的同時,剛剛啟蒙的黑人民權運動正在發起抵制《亂世佳人》的活動,理由是該片吹捧蓄奴,強化對黑人的刻板印象。他們的抵制力道只構成了舉國同歡中的一點點雜音。還要再等二十多年,黑人民權運動才會在9歲的金恩小朋友的帶領下達到高峰。

    1968年4月4日傍晚,金恩博士在孟斐斯一家汽車旅館陽台上中彈身亡,隨後引發了全美的種族騷亂,包含華盛頓特區、芝加哥、巴爾地摩、路易斯維爾、堪薩斯城和其他多個城市都有黑人抗爭者上街表達他們的憤怒。

    一名專門研究好萊塢文物的收藏家Tom Gregory兩度在Huffington Post 的專欄中提到:正是金恩博士遇刺身亡引發的憤怒情緒,讓參與校園示威的黑人學生把Hattie McDaniel這個代表種族壓迫的奧斯卡獎座丟進波多馬克河裡。

    「有人告訴我他在場親眼目擊獎座被丟到河裡」Gregory在接受華盛頓郵報訪問時提到他有證人,但又說已經忘記證人的姓名。

    積極追查獎座下落的Carter教授也連絡上Tom Gregory本人。語不驚人死不休的Gregory對Carter教授進一步爆料說他其實已經找到當年沉在河底的小金人獎座,證物馬上就會到手。就這麼巧,ebay上出現的獎座同時也被不明人士出價標走。然後這位收藏家開始音訊全無,不再回覆任何訊息。線索再次斷了線。

    Carter教授推論在ebay上被拍賣的獎座根本無法證實就是《亂世佳人》最佳女配角獎座,因為那個年代影藝學院還沒有開始在獎座上刻印得獎者的姓名。Tom Gregory很可能已發現驗明正身的希望渺茫,因而絕口不再提起獎座。

    如果真如Gregory所說,當年學生是基於抗議動機而把獎座盜走並拿去丟在河裡,更合理的方法應該是公開銷毀奧斯卡。Carter教授認為讓獎座默默地從陳列室人間蒸發根本不能發揮任何意見表達的作用。

    因此,在論文結論中Carter教授主張小金人的去向只剩下一個可能性......


    ▇ 浮出水面的白色謎底

    美國恐怖小說作家Stephen King日前在網路上捲入了關於「奧斯卡好白」的口水戰。原本堅持「藝術無庸考量多元」的Stephen King,後來用自己在華盛頓郵報的專欄補考這一題:

    他在文中列舉2012年影藝學院的投票成員組成:94%是白人,77%是男人,54%是超過60歲的老人。他認為這些人口組成的結構傾斜正是為什麼Ava DuVernay(《When They See Us 別人眼中的我們》和Greta Gerwig(《Little Women 她們》)這一類優秀的創作者經常被奧斯卡忽視的原因。「今年奧斯卡缺乏多元性的入圍名單證明了我們並不是活在完美的世界」Stephen King在該文中修正了他原本堅持的「藝術無關多元」觀點。

    Hollywood Reporter這兩天刊登了一名投票者的匿名投書,正反應了種族組成的偏差:投書者匪夷所思地主張《寄生上流》這類外語片不應與「 一般的(regular)」電影一起競爭,並認為獎座應該落於Quentin Tarantino之類美國導演身上,理由是「奧斯卡畢竟是美國的東西」。

    「白人優勢」的偏差因素也是Howard大學法學院教授W. Burlette Carter的論文《尋找奧斯卡》中最後一個魔王:

    「種族歧視的無形之手在她的事業發展中處處可見,無論她如何才華過人,都還是處處限制了她所能賺取的收入」論文的結論認為Hattie McDaniel獎座的流浪故事充分反應了非裔美國人在這種充滿種族歧視的社會中討生活是如此艱困難重重。

    如果她是白人,她的遺產可能會得到比較好的管理,比如她(或她的家人)會有更專業的理財知識或是聘請更具有專業的律師代為管理,而使她死後不至於資產被債務和稅務吃光光。

    同樣的,如果這個奧斯卡獎座屬於一個白人,它的身價可能超過百萬美元(比如《亂世佳人》製片David O. Selznick被Michael Jackson標走的最佳影片獎座),因而絕對不會被標記為「無財產價值」,更不會有下落不明的淒涼晚景,比較可能發生的結局是被妥善地收在某個博物館或某個收藏家的保險櫃裡。

    如果她是白的,美國影藝學院也會有不同的積極作為。同樣是獎座遺失的案例,《Moonstruck 發暈》的最佳女配角得主Olympia Dukakis被歹徒竊走小金人並勒索贖金時,她老神在在地前往影藝學院繳了78美元工本費,就得到補發的獎座。另一方面Howard大學終於承認Hattie McDaniel的小金人搞丟時,影藝學院卻斷然拒絕了補發申請,因為他們認為當事人早已過世,遺失獎座的也不是當事人的後代家屬,申請資格有疑義。如果不是Hattie McDaniel,而是Clark Gable的獎座搞丟,影藝學院在回絕前大概會猶豫再三。

    至於印地安那瓊斯考古行動的最後謎底——奧斯卡小金人的最終下落,Carter教授透過幾位證人說詞排除被侵佔、被丟棄、被丟河裡等等其他可能性後,主張獎座極可能仍在華盛頓特區的Howard大學校園某處。就像電影《法櫃奇兵》的最後一個畫面,接連管理疏失、管理人員更迭、校園建築更新的兵荒馬亂中,未標記姓名的奧斯卡獎座應該是鎖在某個箱子裡,被永恆地遺忘了。

    但為什麼地球上人人都認得的小金人,會這麼容易被管理人員忽略?

    追溯影藝學院的歷史才會驚覺,原來當年頒發給男女配角的奧斯卡獎座模樣並不是今天我們熟知的奧小金人造型,而是一塊不起眼的小一號獎牌,獎牌上頭鑲了那個小一號金人。到頭來竟然是size matters。


    (原載於端傳媒 https://theinitium.com/

  • 死過人的汽車旅館 在 葉郎:異聞筆記 / Dr. Strangenot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2-09 13:40:56
    有 746 人按讚


    【尋找離奇失蹤的《亂世佳人》奧斯卡獎座】#葉郎電影徵信社

    2010年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Precious 珍愛人生》的Mo'Nique頭戴著白色梔子花,穿著一身藍色禮服出席當天的頒獎典禮。羞愧的是我們多數人都需要Mo'Nique稍後的得獎感言,才會發現她當天的打扮是在紀念70年前第一個拿到奧斯卡獎的黑人——在《Gone with the Wind 亂世佳人》中飾演女傭的演員Hattie McDaniel:

    「當年那位女士必須(因為飾演黑奴角色)同時忍受來自白人和黑人的質疑。面對質疑,她的說法是『演員是我的職業,所以任何人喊卡之後,我就不是戲裡頭的那個人了。』」Mo'Nique表示當年那些質疑McDaniel的人如果都能認識到她脫下戲服後真實的那一面,肯定都會乖乖閉嘴。

    幸運的是Mo'Nique的得獎感言除了觸動觀眾記憶之外,也啟發了一名學者投入一年多的時間調查這位早被世人遺忘的演員身世,以及她那座在歷史動盪中人間蒸發的獎座背後的離奇故事。


    ▇ 印第安那瓊斯的奧斯卡尋寶記

    歷史上總共有超過七十多個奧斯卡獎座曾經被竊,其中有六十多個小金人最後幸運物歸原主。比如Whoopi Goldberg的《Ghost 第六感生死戀》最佳女配角獎就在送回原廠保養的路上被粗心的UPS快遞員搞丟,稍後又在機場垃圾桶中被尋獲。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法櫃奇兵》導演Steven Spielberg則以扮演奧斯卡獎座界的印第安納瓊斯著稱。迄今為止他已風塵僕僕地在世界各地尋獲三座流落民間的小金人獎座,並全數買下回捐給美國影藝學院。

    因為太常發生得獎者或其後代迫於生活困頓而把獎座拿去變現的案例,影藝學院自1951年開始要求此後的得獎者必須承諾以1美元的價格優先回售給學院,除非影藝學院拒絕承購才能賣給不相干的第三人。

    所以多數流入二級市場的奧斯卡獎座都是1951年之前獲獎的奧斯卡得主。1939年Vivien Leigh的《Gone with the Wind 亂世佳人》最佳女主角獎座在拍賣會中賣得50萬美元天價。但沒幾年後就被出手闊綽的Michael Jackson打破紀錄。他在蘇富比拍賣會上以令人咋舌的150萬美元價格標得同屬《亂世佳人》的另一個獎座——名製片David O. Selznick的最佳影片獎座。直到今日,這150萬美元的紀錄仍是小金人的最高身價。

    神秘的是2009年Michael Jackson猝逝後,遺產管理人無論如何翻箱倒櫃都找不到這座小金人。一說可能是Michael藏得太好,一說也許是被某人非法侵佔,無論如何遺產管理人迄今都還在苦等這個價值不菲的獎座現身。

    相比身價150萬的最佳影片獎座,《亂世佳人》的最佳女配角獎座卻是另外一個極端的故事:得獎者Hattie McDaniel過世之後,遺產管理人在財產拍賣過程中將獎座列為「無財產價值」的項目。然後獎座再也沒有出現在任何書面紀錄上,就像同樣被世人遺忘的獎座主人。

    緊接著輪到另外一位奧斯卡獎座界的印第安那瓊斯,美國Howard大學法學院教授W. Burlette Carter正式登場。2011年Carter教授在拍賣網站ebay上找到了一個可疑的拍賣品項,懷疑它就是已經消失了幾十年的《亂世佳人》最佳女配角獎座......


    ▇ 「隔離但平等」的座位安排

    W. Burlette Carter教授後來刊登在法學期刊上的這篇論文——《Finding the Oscar 尋找奧斯卡》,一開始的研究動機原本只是想瞭解當年好萊塢種族歧視狀況的法律學研究,最後卻演變成一場印第安那瓊斯式的好萊塢考古行動,抽絲剝繭拼湊出這個小金人獎座波折的流浪路徑。

    故事要從1940年奧斯卡獎座被頒發出去的那一天開始追溯起:

    「手裡握著這個獎座已經帶給我無比謙卑的感覺,我打算要永遠握著這個獎座,把它當成一盞指路明燈,提醒我自己未來還有無止盡的可能性。」Hattie McDaniel臨場放棄了製片David O. Selznick塞給她的小抄,改用她的友人、黑人作家Ruby Berkley Goodwin替她寫的動人講稿。

    接著McDaniel一邊激動落淚一邊走回自己的座位。

    「我認為她的眼淚除了來自塵埃落定的鬆一口氣和喜悅之情外,也有一部分是出自於心碎。」Carter教授說這位歷史上第一個獲得奧斯卡榮耀的黑人在頒獎典禮上受到了難以言喻的屈辱,因為她一開始甚至根本不被允許出席。

    這一天距離南北戰爭已經有七十多年,但解放黑奴之後取而代之的「隔離但平等(separate but equal )」的種族隔離法(Jim Crow laws ),仍讓黑白之間的種族緊張無所不在。1924年一名密西西比州的白人觀眾只因為在銀幕上看到黑人新郎與白人新娘在婚禮上一同載歌載舞的片段,就氣憤到拿著刀子衝向前去把銀幕割成碎布。因此可以理解才幾年後要讓一名黑人要走進洛杉磯Ambassador飯店的宴會廳,穿過滿場的白人領取奧斯卡獎座是多麽不可想像的事。

    事實上Hattie McDaniel先前已經因為亞特蘭大的種族隔離法令而被迫跳過《亂世佳人》的首映會(男主角Clark Gable因此氣得拒絕出席,最後還得勞動McDaniel勸他出席)。無法參加首映的McDaniel只能會後從小說原作者Margaret Mitchell發給她的電報中感受觀眾的熱情:「真希望妳可以親耳聽見這滿場的歡聲雷動」。

    1940年奧斯卡頒獎典禮所在的這個宴會廳平時作為俱樂部使用時,同樣也是禁止黑人進出的場所,《亂世佳人》的製片Selznick必須親自出面協商才讓他們特許黑人進入。然而最終Hattie McDaniel仍被主辦單位安排與全場貴賓以及《亂世佳人》的白人劇組完全隔離開來,全程坐在會場最角落專門為她和她的男伴安排的「隔離但平等」的小圓桌。

    19年後加州通過Unruh Civil Rights Act平權法案之時,加州政府甚至對Hattie McDaniel當年在奧斯卡上受到的不平等待遇啟動正式調查。然而這一天,還只是McDaniel和她手中的小金人的苦難開端......

    ▇ 最佳女配角的詛咒

    去年奧斯卡最佳影片頒發給《Green Book 幸福綠皮書》時,許多在場媒體都注意到《BlacKkKlansman 黑色黨徒》導演Spike Lee鐵青著臉怒而離席。

    「我真的太背了。每回某某人開車接送某某人,我就會輸掉一座奧斯卡。」Lee稍後自嘲。他的憤恨不平其來有自,因為2019年的奧斯卡幾乎就是1990年奧斯卡頒獎典禮的倒帶重播:奧斯卡評審寧願把獎項給迴避議題的種族大和諧電影(1990年是《Driving Miss Daisy 溫馨接送情》),也不願讓更受好評的Spike Lee電影(1990年是《Do The Right Things 為所應為》)拿走年度大獎。相隔30年,Spike Lee兩度被笑臉迎人的司機超車,「和諧」掉原本該屬於他的小金人。

    Spike Lee面對的還是一個黑人可以參與競爭的年代。80年前《亂世佳人》的Hattie McDaniel面對的是連黑人出席典禮上都會引發爭議的保守社會。

    Hattie McDaniel得獎之後,奧斯卡還要再等24年才敢再把獎座頒給另外一個黑人。而那一次上場的是更挑動保守社會敏感神經的男演員Sidney Poitier。

    1964年頒獎人Ann Bancroft把奧斯卡獎座遞給《Lilies of the Field 野百合》的男星Sidney Poitier後,Bancroft按慣例禮貌性地在Poitier的臉頰輕吻表達祝賀。這一吻引發了現場觀眾和電視機前觀眾的騷動。這是奧斯卡頒獎典禮史上第一個跨種族之吻。兩人在台上輕吻的同一時間,黑白聯姻在美國許多州都還被明文禁止。直到幾年後Sidney Poitier那部講述跨種族戀情故事的《Guess Who's Coming To Dinner 誰來晚餐》上映的前幾天,美國最高法院才宣判禁止跨種族聯姻的法令違憲。

    Sidney Poitier之後,還要再等38年才會有《Training Day 震撼教育》的Denzel Washington 獲頒最佳男主角獎。

    除此之外的多數時候,偽善的奧斯卡都把黑人當成妝點門面的窗花,而且他們最願意給出去的獎項幾乎全是最佳女配角。而這些被當成「奧斯卡好多元」窗花的黑人女星,除了Whoopi Goldberg是少數例外之外,大部分人得獎後的職業生涯幾乎都是繼續被忽視,或者載浮載沉,或者乾脆直接沉到河底永不見天日。比如Jennifer Hudson(《Dreamgirls 夢幻女郎》)、Mo'Nique(《珍愛人生》)、 Octavia Spencer《The Help 姊妹》)以及還在想辦法浮上水面的Lupita Nyong'o(《12 Years a Slave 為奴12年》)和Viola Davis(《Fences 心靈圍籬》)。

    而作為史上第一個黑人最佳女配角,Hattie McDaniel本人就是最佳女配角詛咒的經典案例。


    ▇ 波多馬各河上的懸案

    《亂世佳人》之後Hattie McDaniel仍然只能演出大同小異的各種女傭角色,這些陳腔濫調的角色設定也使得她的演藝事業再也沒有達到堪比《亂世佳人》的巔峰。

    「我寧願去演女傭,也不要淪為真的女傭」McDaniel以這句名言來替自己的職業生涯選擇辯解。

    白人繼續安排她演出各種刻板印象角色的同時,黑人則毫不留情地砲轟McDaniel助長對黑人的刻板印象,成為種族主義的幫凶。此外,1960年代後風起雲湧的黑人民權運動中很少看到Hattie McDaniel出現相挺的身影,也引發黑人同胞對她的不諒解。

    她唯一一次對黑人民權挺身而出,是因為她自己存錢買房被拒,理由是該社區禁止黑人入住。她動員了好萊塢好友Clark Gable 和 James Cagney公開替黑人權益發聲,促成了美國最高法院稍後終於反應輿論聲浪,宣佈所有禁止黑人購買、租賃、入住房屋的合約通通違憲。

    不論是接演刻板印象角色或是與民權運動保持疏離,Hattie McDaniel不得不然的理由都是經濟。身為兩個黑奴所生下13個小孩中的老么,McDaniel終其一生都在追求經濟上的翻身。但因為欠缺白人的社經優勢和理財專業,她的財務狀況始終不盡理想。59歲死於乳癌時,遺產管理人清點她的資產和負債,發現她名下的財產甚至不足以繳納她欠聯邦政府和州政府的鉅額欠稅。

    更令人哀傷的是Hattie McDaniel白紙黑字寫在遺囑中的兩個遺願,在她死後竟都被無視:她的第一個願望是希望能被葬在著名的Hollywood Forever Cemetery好萊塢永恆墓園,但該墓園仍斷然拒絕黑人下葬其中;她的第二個願望是把她的奧斯卡獎座捐給以收藏黑人文化相關文物著名的Howard大學,然而即便遺產管理人在遺產拍賣清單中把奧斯卡獎座列為「無產財價值」、建議不要拍賣,法院仍要求通通拍賣償債。

    調查獎座去向的Howard大學法學院教授W. Burlette Carter發現,自此之後,在所有的檔案文件中這個小金人獎座的去向突然變成了一團迷霧:

    雖然Howard大學從來沒有收到這個捐贈獎座的正式紀錄,但卻有多名師生在訪談中說曾在校內見過小金人。Carter教授推論得出某位在遺產拍賣會上買走多件私人物品的女士很可能也買下了獎座(但在拍賣紀錄上漏未登記)。應該是這位McDaniel同屬一個教會的神秘女士在得標之後按照她的遺願將小金人送往Howard大學收藏。

    下一個更難解的謎題是:原本應該乖乖地陳列在Howard大學戲劇系系館的獎座,為什麼會被江湖盛傳早已沉沒在華府的波多馬克河河底?


    ▇ 金恩博士你也有份嗎

    為了解答第二個謎題,我們必須暫時搭乘時光機回到1939年12月15日《Gone with the Wind 亂世佳人》的亞特蘭大首映會那天:

    製片David O. Selznick心裡其實對於在亞特蘭大辦首映活動很多疑慮。Margaret Mitchell的原著小說中許多讚揚蓄奴、譴責內戰的情節已經被Selznick小心翼翼地刪節,他不希望電影和南方連結得太緊密,讓北方觀眾在上映前就產生反感。Selznick的另外一個顧慮就是亞特蘭大的種族隔離氛圍,他甚至被迫拿掉電影海報上的黑人臉孔才能在亞特蘭大宣傳。

    然而亞特蘭大市市長William B. Hartsfield慎重其事地親自遊說Selznick,希望他把好萊塢首映會改到亞特蘭大舉辦,因為畢竟「這是我們的故事」。對市長和多數白人市民來說,重現南方盛世樣貌的《亂世佳人》在情感上替南方人癒合了內戰的傷口。

    眾星雲集(唯獨沒有黑人演員出席)的首映會之外,亞特蘭大市政府敲鑼打鼓地舉辦了整整三天的節慶,街頭擠滿歡欣鼓舞的的30萬市民,就好像南北戰爭的委屈在這天終於一筆勾消。其中最妙不可言的畫面出現在首映會當天稍早的活動舞台上:

    舞台上的主秀是清一色白人的少年聯盟小朋友的表演,隨後上場的是另一批清一色黑人的浸信會合唱團的小朋。合唱團的指揮是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金恩博士(Martin Luther King, Jr.)的爸爸、同時也是該教會牧師Martin Luther King Sr.。年僅9歲的金恩博士就站在合唱團成員之中。詭異的是,他跟其他黑人小朋友一樣都被打扮成劇中塔拉莊園的黑奴模樣在舞台上載歌載舞,歡慶《亂世佳人》的上映。

    亞特蘭大金恩中心的發言人Steve Klein說當年的這個畫面反應了那個年代的社會背景,「更美妙的是他的生涯能以此為出發點,一路發展到被授與諾貝爾和平獎的偉大成就。」

    在白人敲鑼打鼓的同時,剛剛啟蒙的黑人民權運動正在發起抵制《亂世佳人》的活動,理由是該片吹捧蓄奴,強化對黑人的刻板印象。他們的抵制力道只構成了舉國同歡中的一點點雜音。還要再等二十多年,黑人民權運動才會在9歲的金恩小朋友的帶領下達到高峰。

    1968年4月4日傍晚,金恩博士在孟斐斯一家汽車旅館陽台上中彈身亡,隨後引發了全美的種族騷亂,包含華盛頓特區、芝加哥、巴爾地摩、路易斯維爾、堪薩斯城和其他多個城市都有黑人抗爭者上街表達他們的憤怒。

    一名專門研究好萊塢文物的收藏家Tom Gregory兩度在Huffington Post 的專欄中提到:正是金恩博士遇刺身亡引發的憤怒情緒,讓參與校園示威的黑人學生把Hattie McDaniel這個代表種族壓迫的奧斯卡獎座丟進波多馬克河裡。

    「有人告訴我他在場親眼目擊獎座被丟到河裡」Gregory在接受華盛頓郵報訪問時提到他有證人,但又說已經忘記證人的姓名。

    積極追查獎座下落的Carter教授也連絡上Tom Gregory本人。語不驚人死不休的Gregory對Carter教授進一步爆料說他其實已經找到當年沉在河底的小金人獎座,證物馬上就會到手。就這麼巧,ebay上出現的獎座同時也被不明人士出價標走。然後這位收藏家開始音訊全無,不再回覆任何訊息。線索再次斷了線。

    Carter教授推論在ebay上被拍賣的獎座根本無法證實就是《亂世佳人》最佳女配角獎座,因為那個年代影藝學院還沒有開始在獎座上刻印得獎者的姓名。Tom Gregory很可能已發現驗明正身的希望渺茫,因而絕口不再提起獎座。

    如果真如Gregory所說,當年學生是基於抗議動機而把獎座盜走並拿去丟在河裡,更合理的方法應該是公開銷毀奧斯卡。Carter教授認為讓獎座默默地從陳列室人間蒸發根本不能發揮任何意見表達的作用。

    因此,在論文結論中Carter教授主張小金人的去向只剩下一個可能性......


    ▇ 浮出水面的白色謎底

    美國恐怖小說作家Stephen King日前在網路上捲入了關於「奧斯卡好白」的口水戰。原本堅持「藝術無庸考量多元」的Stephen King,後來用自己在華盛頓郵報的專欄補考這一題:

    他在文中列舉2012年影藝學院的投票成員組成:94%是白人,77%是男人,54%是超過60歲的老人。他認為這些人口組成的結構傾斜正是為什麼Ava DuVernay(《When They See Us 別人眼中的我們》和Greta Gerwig(《Little Women 她們》)這一類優秀的創作者經常被奧斯卡忽視的原因。「今年奧斯卡缺乏多元性的入圍名單證明了我們並不是活在完美的世界」Stephen King在該文中修正了他原本堅持的「藝術無關多元」觀點。

    Hollywood Reporter這兩天刊登了一名投票者的匿名投書,正反應了種族組成的偏差:投書者匪夷所思地主張《寄生上流》這類外語片不應與「 一般的(regular)」電影一起競爭,並認為獎座應該落於Quentin Tarantino之類美國導演身上,理由是「奧斯卡畢竟是美國的東西」。

    「白人優勢」的偏差因素也是Howard大學法學院教授W. Burlette Carter的論文《尋找奧斯卡》中最後一個魔王:

    「種族歧視的無形之手在她的事業發展中處處可見,無論她如何才華過人,都還是處處限制了她所能賺取的收入」論文的結論認為Hattie McDaniel獎座的流浪故事充分反應了非裔美國人在這種充滿種族歧視的社會中討生活是如此艱困難重重。

    如果她是白人,她的遺產可能會得到比較好的管理,比如她(或她的家人)會有更專業的理財知識或是聘請更具有專業的律師代為管理,而使她死後不至於資產被債務和稅務吃光光。

    同樣的,如果這個奧斯卡獎座屬於一個白人,它的身價可能超過百萬美元(比如《亂世佳人》製片David O. Selznick被Michael Jackson標走的最佳影片獎座),因而絕對不會被標記為「無財產價值」,更不會有下落不明的淒涼晚景,比較可能發生的結局是被妥善地收在某個博物館或某個收藏家的保險櫃裡。

    如果她是白的,美國影藝學院也會有不同的積極作為。同樣是獎座遺失的案例,《Moonstruck 發暈》的最佳女配角得主Olympia Dukakis被歹徒竊走小金人並勒索贖金時,她老神在在地前往影藝學院繳了78美元工本費,就得到補發的獎座。另一方面Howard大學終於承認Hattie McDaniel的小金人搞丟時,影藝學院卻斷然拒絕了補發申請,因為他們認為當事人早已過世,遺失獎座的也不是當事人的後代家屬,申請資格有疑義。如果不是Hattie McDaniel,而是Clark Gable的獎座搞丟,影藝學院在回絕前大概會猶豫再三。

    至於印地安那瓊斯考古行動的最後謎底——奧斯卡小金人的最終下落,Carter教授透過幾位證人說詞排除被侵佔、被丟棄、被丟河裡等等其他可能性後,主張獎座極可能仍在華盛頓特區的Howard大學校園某處。就像電影《法櫃奇兵》的最後一個畫面,接連管理疏失、管理人員更迭、校園建築更新的兵荒馬亂中,未標記姓名的奧斯卡獎座應該是鎖在某個箱子裡,被永恆地遺忘了。

    但為什麼地球上人人都認得的小金人,會這麼容易被管理人員忽略?

    追溯影藝學院的歷史才會驚覺,原來當年頒發給男女配角的奧斯卡獎座模樣並不是今天我們熟知的奧小金人造型,而是一塊不起眼的小一號獎牌,獎牌上頭鑲了那個小一號金人。到頭來竟然是size matters。


    (原載於端傳媒 https://theinitium.com/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