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死亡筆記本爭議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死亡筆記本爭議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死亡筆記本爭議產品中有1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我的紫袍夢-3年9月的檢察官日誌,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襯衫飲宴門案】法務部新聞稿 (新聞稿全文請見:https://bit.ly/3sYtPmW ) 先說結論: 法務部的新聞稿第六點的「檢討策進作為」廢到好笑,#小學生作文都寫得比這些坐領高薪的官員還好。 每一點開頭都是空泛的四個字,諸如:「痛定思痛」、「強化考核」、「汰劣存優」、「全面檢視」、「風...
死亡筆記本爭議 在 4Gamers編輯部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3-29 11:59:16
日本排名主題網站 Goo Ranking 舉辦的「週刊少年 Jump 最聰明角色」於今(24)日公開投票結果,《死亡筆記本》的夜神月和 L 穩坐第一和第三,第二名是《暗殺教室》的殺老師。 《死亡筆記本》由大場鶇編寫,小畑健作畫,是週刊少年 Jump 最指標性的懸疑漫畫之一,曾被改編為動畫、舞台...
死亡筆記本爭議 在 Jying Chang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4-04 15:37:04
#purrreads Kamel Daoud《異鄉人—翻案調查》 「對我們荒謬處境最好的證明,就是這個:沒有人有最後一天的權利,有的只是生命意外的終止。」 以文學作為抵抗。 抵抗什麼? Alice Kaplan在《尋找異鄉人》中查詢到的線索,卡繆以報導事件作為靈感切分出來的...
死亡筆記本爭議 在 我的紫袍夢-3年9月的檢察官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襯衫飲宴門案】法務部新聞稿
(新聞稿全文請見:https://bit.ly/3sYtPmW )
先說結論:
法務部的新聞稿第六點的「檢討策進作為」廢到好笑,#小學生作文都寫得比這些坐領高薪的官員還好。
每一點開頭都是空泛的四個字,諸如:「痛定思痛」、「強化考核」、「汰劣存優」、「全面檢視」、「風險管理」,
這種四六文誰不會寫?
#我還以為回到清朝
但是具體改革措施呢?
這整篇新聞稿的主要重點是這個:
(一)與案件有關者1人:
前調查人員李錨,其於96年間擔任調查局經濟犯罪防制中心主任,曾辦理翁茂鍾之佳和、映華公司炒股案,仍與翁員有飲宴及收受襯衫等情事,有無涉及不法,將移送檢察機關分案調查,釐清相關刑事及行政責任。
值得討論的爭議是以下幾個:
(二)與翁案無關,但與翁父另案有關者1人:
時任臺南及臺北地檢署檢察官之楊國宏,雖查與翁案無關,但疑涉與翁茂鍾父親另案遭偵查案件有關,而有違反公務員服務法及相關倫理規範之虞,將移由原任職機關續查釐清有無涉及不法或行政責任,依法處理。
(三)與案件無關,但其配偶疑似購買翁員公司股票者1人:
時任臺高檢署檢察長及最高檢察署主任檢察官之吳英昭,經查與翁案無關,惟其配偶疑似購買翁員公司股票,將移由原任職機關續行查處,並依職務監督程序辦理。
(四)與案件無關,但曾與翁員 #飲宴 及(或)#收受襯衫較為頻繁者 計8人:
包括時任臺高檢署及最高檢察署檢察官之游明仁、#時任最高檢察署主任檢察官之曾勇夫 及前調查人員莫天虎、潘鴻謀、陳義生、劉新太、周有義、湯克遠等共8人,其等與翁員飲宴及受贈襯衫較為頻繁,有無逾越相關倫理規範或一般社交禮俗範疇,尚待細查,均將分別移由其等所屬或原任職機關首長進行職務監督(檢察人員部分)或由調查局考績會行政議處。
至於翁茂鐘是什麼樣的商人呢?
熱中周旋在司法人員(含司法警察)之間、發名片、送禮,而後作筆記。
面對這樣的富商,其實在司法官訓練所/司法官學院受訓時,講座前輩都會提點「應對之道」、要如何才能避免瓜田李下。
遺憾的是,在講台上講得振振有詞的前輩,卻落入富商死亡筆記本的這張大網中,成了負面的應對示範。
更遺憾的是,不要說富商餐桌、根本連襯衫是什麼樣子都沒看過的年輕一輩,卻必須承受「共業」,成為全民不明究裡胡亂謾罵的稻草人。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然而司法界的前人種的卻是毒樹,掉下來的毒果要後人吞下。
--------
▍追伸:〈為何醜聞連環爆?法律人「職業倫理」實踐上的人性考驗〉:https://bit.ly/3rk2pH4
〔 令人費解的是,這些「老前輩」們行徑荒唐如此,仍可一路攀升到高位且屹立不搖多年,對比之下,近來則有年輕的基層法官「排隊領免費便當」,沒有涉及任何利益迴避問題,卻遭到法院院長以「損及司法形象」告誡處分。為何會有如此雲泥之別?
再看到同樣也是近幾年爆發的「前法務部長邱太三及桃園地檢署檢察長彭坤業『陳情轉知』關說案」,該案經高檢署調查認定違反〈行政院及所屬各機關處理人民陳情案件要點〉相關規定,然而當事人卻還可以「升官」到高等檢察署當主任檢察官。兩相對比,便可以知道在體系結構中,職業操守因官職與後台而異,由此可知,為何有司法人員明明在受訓時被諄諄教誨「法官與檢察官倫裡」,卻難逃「攀附權貴」、升官與財富地位的誘惑。〕
〔 近年來,國家考試不斷呼籲加強「法律人倫理」的考訓,國家考試門檻也節節上升;對於基層司法人員與公務員的「廉潔」要求也不斷提高,甚至對於基層的日常生活與交遊要求到吹毛求疵的地步。
但是如我們仔細思忖這幾件震撼社會的司法人員重大負面事件,背後所涉及的盤根錯節金權勢力與升官議題,真的只是「公開調查」、「加強法律人倫理」這麼簡單而已嗎?牽涉其中之人,又豈會不知道這麼簡單的道理?這些議題如果放到試卷上面,誰不是寫得義憤填膺、振振有詞呢?
問題在於,寫完考卷後,進入官場,除了要面對高層腐敗已久的結構問題,還要面對外界的不明就裡的撻伐,只能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覺其臭、隨波逐流、逐漸消磨鬥志。如果人們只是看著膚淺的新聞表象,不去思考改變結構的問題,又要如何奢望白蓮花永遠年輕純淨?〕
死亡筆記本爭議 在 日本人の日本旅遊指南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5萬」這個數據量很驚人,但結果卻很有爭議!🤔 大家對這份名單有什麼看法呢?有什麼作品沒上榜覺得很可惜嗎?以下開始列遺珠,在下先開始:20世紀少年、死亡筆記本⋯
死亡筆記本爭議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0909紐約時報
*【Covid-19實時更新】
製藥公司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暫停其冠狀病毒疫苗的全球試驗,原因是參與者的嚴重和意外不良反應。Stat News首次報導了該試驗的暫停,這將使這家英國瑞典公司進行安全審查。擱置將持續多長時間尚不清楚。
#英國首相強森表示,下週起計劃將大多數聚會限制在6人以內。違者處100英鎊起的罰款
#日本批准了一項計劃,從其緊急預算儲備中花費超過60億美元用于冠狀病毒疫苗。
#土耳其要求在所有公共場所戴口罩,包括辦公室,工廠和公園和海灘等露天場所。
#聯合國難民署宣布了在約旦難民營中敘利亞人中首例確診的病毒病例
#儘管每日的病例和死亡人數穩步下降,但埃及週二的已知病毒病例總數仍超過100,000。
#九家製藥公司在周二發表了一項共同保證,他們將“站在科學的立場上”,直到對疫苗進行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徹底審查後才提出疫苗。
#對於數百萬的美國學童,尤其是在東北地區,勞動節後的星期二通常表示暑假將結束,並返回教室。但是,今年,由於學校在大流行期間實際上開始了秋季學期,大多數學生不再乘坐公共汽車和揹背包,而是在家中打開筆記本電腦。
#根據《紐約時報》審閱的一份內部備忘錄,部分摩根大通的員工和客戶濫用了聯邦冠狀病毒的援助資金。
#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納宣布,院會將投票通過一項縮減預算的刺激計劃,擬恢復每週300美元的聯邦失業救濟金,是先前的一半。
#川普回到一個熟悉的主題:譴責限制。川普說要將病毒所造成的威脅降至最低,但有時與聯邦衛生當局的建議相抵觸。
https://www.nytimes.com/2020/09/08/world/covid-19-coronavirus.html
*【大流行封鎖下,印度農民自殺率升至新高】
經濟學家稱,數百萬農民家庭在疫情中陷入貧困、破產和負債,致使該國長期存在的輕生問題進一步惡化。一名負債2萬美元的農民說,“我們已經無淚可流,心變成了石頭”。他所在的村落中幾乎每個月都有人輕生。
https://www.nytimes.com/2020/09/08/world/asia/india-coronavirus-farmer-suicides-lockdown.html
*【羅切斯特警察局長因被指控隱瞞真相而辭職】
羅切斯特市市長說,警察局長和整個員警指揮部都將下臺,日前,州檢察長表示,大陪審團將調查Daniel Prude的死因。
https://www.nytimes.com/2020/09/08/nyregion/rochester-police-chief-resigns-prude.html
*【川普稱自己為史上“第一環保總統” 】
在發誓要退出巴黎協定關於氣候變化,在放鬆限制有毒空氣污染,回收廢水政策,並從去除氣候變化的國家安全威脅名單之後,川普在佛羅里達州支持者面前宣布自己是“偉大的環保主義者”。 川普表示,他同意在該州海岸線以及喬治亞州和南卡羅來納州沿海地區暫停石油和天然氣開採十年,這是一項政治壯舉。
https://www.nytimes.com/2020/09/08/us/politics/trump-drilling-environment-florida.html
*【“你什麼也看不見”:隨著加州野火肆虐,令人痛苦的直升機救援行動】
兩位率領週末救援的飛行員,他們都是退伍軍人,他們說這是職業生涯中最具挑戰性的飛行。不但會吸到大量濃煙,還必須在強風中飛過山谷,可以看到火光照亮的整個山脊線。
https://www.nytimes.com/2020/09/08/us/california-wildfires-helicopter-rescue.html
*【白俄羅斯抗議領袖撕毀護照拒絕離境】
科列斯尼科娃週一在首都明斯克街頭“消失”,其支持者稱她被安全部門綁架。週二,活動人士表示,科列斯尼科娃在該國南部邊境地區現身,當局欲將其驅逐至烏克蘭,她當場撕毀護照,拒絕離境。
https://www.nytimes.com/2020/09/08/world/europe/belarus-maria-kolesnikova.html
*【中印邊境局勢再升溫:雙方互相指責對方向天鳴槍】
這似乎是幾十年來兩國首次在有爭議的邊境地區挑釁性地使用槍支。分析認為,局勢正進入一個危險的僵局,雙方都不想發動戰爭,但雙方也都不願讓步。隨著中印關係在更大範圍內惡化,邊界爭端只會日趨嚴峻。
https://www.nytimes.com/2020/09/08/world/asia/india-china-border.html
*【拜登與中國的40年:從支持中國崛起到對華立場強硬】
拜登與中國的接觸始於1979年,他曾經支持中國在全球一體化中崛起,希望用國際準則改變中國。但如今,他譴責習近平為“暴徒”,視中國為一個首要戰略挑戰。
https://cn.nytimes.com/usa/20200908/biden-china/
*【外交對峙五天後,澳媒兩名記者緊急撤離中國】
澳媒報導稱,中國國家安全人員試圖向這兩名記者詢問有關被拘澳籍主持人成蕾的問題。他們一度被禁止離境,在兩國外交官談判後獲准回國。此事凸顯出中澳關係的不斷惡化。
https://cn.nytimes.com/asia-pacific/20200908/china-correspondents-bill-birtles-michael-smith/
*【迪士尼電影《花木蘭》再度觸發抵制運動】
對這部電影的最新批評聚焦在其拍攝地點上,製片方在片尾對多個新疆政府單位和警方表示了感謝。抵制活動在香港、泰國、臺灣等地湧現,美國議員也對此表示不滿。對一些觀眾來說,《花木蘭》是中共宣揚民族主義政策的最新標誌。
https://www.nytimes.com/2020/09/08/world/asia/china-mulan-xinjiang.html
*【香港警方對12歲女童執法過當引強烈抗議】
香港公眾要求港警對女童過分使用武力道歉。此前一則廣為流傳的視頻顯示,多名港警追趕一名出現在抗議現場附近的12歲女童,其中一名員警將其撲倒制伏。這一場面在社交媒體迅速引發大量批評,教師、社工和心理學家等連署請願,要求當局道歉,並對涉案警員發起調查。
https://www.nytimes.com/2020/09/08/world/asia/hong-kong-girl-police-video.html
*【觀點:與中國劃清界線——美國華人當中的新“切割派” 】
在中美劍拔弩張的情況下,一些華人選擇疏離中國甚至劃清界線。有人拿古巴移民為例,贊成脫鉤,也有人認為,種族主義並不會因此減少。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200909/chinese-in-us-taking-si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