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準備:議論文
時日無多,接下來講述下如何準備議論文
.
文章針對同學:議論文在「等級四」久居不上的同學
.
邏輯難得,有天生厲害的,有後天訓練的,我屬於後天訓練的,不妨聽聽,適合一些本來迷茫的學生。
.
議論文最重要邏輯,而邏輯最直接在於「前因、過程、結果」三個字。
.
而在此之下會有三大論述...
考前準備:議論文
時日無多,接下來講述下如何準備議論文
.
文章針對同學:議論文在「等級四」久居不上的同學
.
邏輯難得,有天生厲害的,有後天訓練的,我屬於後天訓練的,不妨聽聽,適合一些本來迷茫的學生。
.
議論文最重要邏輯,而邏輯最直接在於「前因、過程、結果」三個字。
.
而在此之下會有三大論述框架,一些沒有指定命題,可以用三何法切入,如下:
1、 是什麼?
2、 為什麼?
3、 有何用?
.
以2018為例子,談知己:
1、 定義知己:心意相通,無需多言的朋友。
2、 為何需要知己:苦短人生之中互相慰藉。
3、 知己具體作用是什麼:心靈慰藉、相互規諫、人生助力。
.
文章總框架完畢後,就會發生問題,如何在文章闡述呢?何為「推論」
.
推論時候大致方向為:前因、過程、結果
換成具體框架為:段落主旨+引例議論+具體效用
不妨以我出去考試得到80/82的談知己作為論述
.
「知己敢於規諫,提醒我們改善自己。所謂知己,便是雙方都能了解對方,無論是優點還是缺點,敢於指正對方才能得以進步。而孔子與弟子顏回之間相處就是如此,互相得以啟發,教學相長,互相進步。於是顏回喪命之時,孔子大哭,悲歎:「天喪予,天喪予!」天要亡掉我的命,便是要喪掉我的命!有所謂:「教學相長」知己在於互相指正,一如磨刀石,慢慢剔除雙方不良善之處,繼而成就一枚上好的璞玉。知己之間相處,了解對方的芒刺,客觀指出缺點,才可以做提點之用,互相進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啊!」
.
段落主旨:知己敢於規諫,提醒我們改善自己。
.
引例議論:所謂知己,便是雙方都能了解對方,無論是優點還是缺點,敢於指正對方才能得以進步。而孔子與弟子顏回之間相處就是如此,互相得以啟發,教學相長,互相進步。於是顏回喪命之時,孔子大哭,悲歎:「天喪予,天喪予!」天要亡掉我的命,便是要喪掉我的命!有所謂:「教學相長」知己在於互相指正,一如磨刀石,慢慢剔除雙方不良善之處,繼而成就一枚上好的璞玉。
.
具體作用:知己之間相處,了解對方的芒刺,客觀指出缺點,才可以做提點之用,互相進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啊!
.
也是用了前因、過程、結果。帶出知己可以規諫修正、修正我們。過程則是引例說明、議論。結果就是知己所產生具體的效用。
.
然而說起來,過於複雜,詳細推論情況,可以睇睇我日後既post講講。
.
咁如何準備議論文?
.
第一, 要準備好2012-2019年所有議論文大綱既論點、例子。
第二, 要嘗試準備不同題型、包括故事題型、新詩題型、單向命題、名言題目、古言反思題
第三, 要準備十個名人,當中分門別類帶出不同向度的例子。
第四, 購買我的議論文課程,當中已經分門別類,準備好了上述所有的資料。
.
廣告時間:
議論文集依舊售賣中,入數後兩日內寄出,煩請DM或者直接報名,link in bio。
.
課程內容如下:
1、 合共29篇作文,總共八萬字,全面分析議論文所有題型
2、 六種議論文開頭和結尾方法,如場景切入、反問切入、比喻切入、故事切入等等
3、 論述鋪排:層面法、推論法、鏡頭法
4、 扣題方法:明扣法、暗扣法
5、 作答框架:所有會出題型,如圖像題、AB關係題、看法題、古言反思題、新詩題、單向命題。
6、 六種推論方法:解釋、名言、比喻、例子、由虛化實、回扣當下
7、 五種論證手法:正反論證、反向論證、比喻論證、歸納論證、排比論證。
8、 一本100頁筆記,簡單ko議論文
9、 針對同學:到時以議論文為主的學生,且需要考試前累積文辭、例子、改善邏輯。請留意,若果是本身論證文比較高分才好選擇此課程,屬於高手向。
10、 配套:9份模擬作文題目、例子集一份、古代名人例子精讀(29版)。
11、 按:優惠期間,不設包郵服務,還請留意。
12、 報名方法:請填表格後,[email protected],發送遮住姓名、學號、相片的學生證給我,心血所在,實在不想有洩露危機,還請配合。
13、 購買限制人數:15人,務求減少出去與人撞機,故設有限制,感謝!
14、 價錢:本為750元,如今減價為650,優惠期延長,不定期結束,欲購從速
.
歸納論證 在 張慧慈 --- 從平淡到精彩的人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求學不是求分數?
#咁認真答的話
#我諗我都會肥佬
#命題有問題
#為了貢獻社會肩負責任新聞自由更是珍貴
#要討好權貴或民粹才出現兩難
#國家安全並不代表政黨的安全
https://s.nextmedia.com/realtime/a.php?i=20200427&s=6996647&a=60876089
【DSE開考】通識科必答題考「新聞自由與社會責任的兩難」考生憂評卷員立場影響評分
中學文憑試(DSE)首個開考的核心科目通識科今日(27日)開考,共有逾4.7萬名考生應考。今年通識卷一3條必答題中,其中一條與新聞自由有關,考生須根據資料,描述公眾對香港新聞自由的意見,及指出兩個「新聞自由與社會責任之間可能出現的兩難情況。」有考生擔心評卷員立場影響評分;而教協理事則強調,評卷員的立場不會影響考生答題的評分,評分準則是視乎考生的歸納、論證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