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歷年陸劇排行榜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歷年陸劇排行榜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歷年陸劇排行榜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歷年陸劇排行榜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2萬的網紅上報,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中國愛奇藝日前公布的歷年陸劇十大排行榜中,趙麗穎主演的作品就拿下4部,果真是收視女王。😍 看更多流行新聞: https://is.gd/oK656B #陸劇 #趙麗穎 #收視女王 #排行榜...

  • 歷年陸劇排行榜 在 上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08 18:30:20
    有 3 人按讚

    中國愛奇藝日前公布的歷年陸劇十大排行榜中,趙麗穎主演的作品就拿下4部,果真是收視女王。😍

    看更多流行新聞: https://is.gd/oK656B

    #陸劇 #趙麗穎 #收視女王 #排行榜

  • 歷年陸劇排行榜 在 港唔斷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6-12-31 14:02:57
    有 31 人按讚


    「2016十大電影排行榜及我論港產電影當前的困局」
    《香港電影,一塊需要眾手合推的巨石》

    見大家咁踴躍去做回顧,搞投票或提名等等,我也來整一個2016年十大最佳電影排名榜供大家參考一下,僅以自娛,亦無專業參考價值,而排名也絕對分先後,歡迎大家加入討論。

    1.屍殺列車
    2.你的名字
    3.卡露的情人
    4.美國隊長三之英雄內戰
    5.下女誘罪
    6.當這地球沒有貓
    7.怒
    8.濕濡的女人
    9.少年滋味
    10.暗色天堂

    好戲是睇不完的,而今年日韓電影的確完完整整地掩蓋了港產電影,這是不爭的事實,更遑論要與有深度的荷里活大製作相比,所以我也不想刻意硬要把一些港產電影塞進十大名單之內。

    而正所謂「外貌早改變處境都變情懷未變」,對未來的港產電影還是有願景的,究竟在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可以殺出一條怎樣的血路呢?《濕濡的女人》就是一個不錯的借鏡,運用極低成本及極少時間去拍出一套精彩的電影。香港不是沒有好的演員,歷年來也屢見新晉演員在狹縫中掙扎,例如在近日澳門電影頒獎禮中,余香凝小姐憑《骨妹》一角獲獎,嘗言希望能演戲演到不能再演的一刻。

    而藝人走韓風我會說是一條死路,日本風的演員在亞太區才是皇道,韓風只可流於表面勁歌熱舞的娛樂及視聽享受,其實就不太能觸動到深陷於電影圈子的朋友。而電影的靈魂永遠都是劇本、拍攝手法及背後想帶出的意義,《一念無明》可能就是一個極好的嘗試(不敢下妄斷,未有機緣拜看),在狹窄的香港環境裡,繁華的都市背後究竟隱藏了多少精神病患者被汙名化的故事?不止人在病,其實整個都市也在病,到底躁鬱症之於人及都市又會在何時不受控地爆發?

    香港電影要走出當前困局,編、導及演必先深入去探尋香港這地方的每一個角落,若盲目貼近大陸市場,或仿傚歐美做法定必招致滑鐵盧之果(中國特色的合拍片是賺到第一浸錢的,但後果是深遠的,其一是影響觀眾品味,藝術已死,其次是很難有返頭客。至少我在看過林超賢年度爛片《湄公河戰役》後,就發誓在短期內不會再看林超賢的任何作品。/而仿傚歐美,你覺得做到咩?用咩同人比?)所以,香港電影還是需要發掘自身的地色方可令本土電影事業再有走下去的可能。放棄技術要求(或直接放棄使用特技技術,看《陀地驅魔人》的窟態就知道),鑽研電影的意義,開拓舊有或新晉的電影種類(《踏血尋梅》豈不是舊日奇案片的復甦?惜只是曇花一現。/《哪一天我們會飛》及《同班同學》又是香港校園片的一個很好的嘗試,又惜後繼無人)而今年的確是有港產電影短暫的「小中興」,分別為《幸運是我》及《大手牽小手》的一類感人電影,惜題材又實在太過於接近,同是講失智症,同是講「家」這個概念,短時間內令觀眾有吃不消之感。而色情片類諸如《鴨王2》或甚麼《PG戀愛指引》等我真的勸導不要再拍了,在這互聯網急速發展的年代,此類電影就如舊日的舞男舞女電影,以前資訊閉塞,亦尚有葉玉卿、葉子媚、張敏等魔鬼尤物撐場,票房會有一定的保證,但今天時移世易,是很難會有人因為「少少咸多多趣」的鹽花而入場觀影的。

    而香港今天的第一大導如不少影評人所言,都非「香港活地呀倫」葉念琛莫屬,起初會覺得稱號只是一種「調侃」,但觀其作品產出的穩定性,宣傳開支於港產類別之大及等等看來,這個稱號的背後好像又有點點悲涼。而在下所指並不是說葉大導的電影不具質素,但只是覺得香港人不值得只擁有一個葉念琛,不值得每年只看過超脫不了「港男港女」層次的電影,今年相愛,明年生仔,後年離婚,再下年復合,然後抱孫,走不出公式的迥圈,亦代表了香港電影在當下面臨的一大困局。

    我深深希望香港的電影人能夠確切找到香港電影的定位,然後身體力行地去做,重新打出香港電影的品牌,在全球化的浪潮下,香港電影並不是被淹沒,不是故步自封咬老本,而是能像巨浪如湧地衝擊各地的影壇,然後獲得資金,獲得人才,令港產影業重回舊日輝煌的時候。而大陸的確是商機無限的地方,但亦不要委曲求存,將藝術水平大幅降低去遷就市場,透過好的作品去進行不斷的教育,不要只著眼眼前之利。

    最後,我想,電影藝術工作者還是需要有一定的道統與風骨的。不然多少的「中興」亦無大用,業界不作團結,香港電影市場只會像神話弗弗西斯的典故一樣,「中興」的時候有一少群人會成功把巨石推到山頂,但終究因筋疲力盡而令石頭又回到山腳,不論迥環往復,令有心人心灰意冷,彈盡糧絕。而香港電影業其實就是一塊需要眾手合推的巨石,唯靠團結,才能把港產電影長期穩健地推到最高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