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歷年大學面試題目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歷年大學面試題目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歷年大學面試題目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歷年大學面試題目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趁現在記憶猶新,決定來紀錄一下Q姐第一次參加中學升學考的經驗。 在英國,基礎教育的學制和台灣是不太一樣的。這裡是滿4歲的9月進入小學學前班就讀(也就是QDD這個年紀)、5歲念小一,11歲則進入中學就讀然後一路念到18歲上大學。所以目前10歲的Q姐是國小六年級,明年就要升中學了。 關於中學的選擇,...

歷年大學面試題目 在 DSE英文摘星專家 • 港大法律系畢業 • 前名校英辯隊教練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1 21:01:25

好大段好評之part2 . 最後一班grammar精讀班 一晚KO Grammar KO DSE 💪💪💪 🌟連開四班 全部爆滿 壓軸加開🌟 🌟一日速成英文 節省上課來回車程時間🌟 ‼️價格超抵 孖住報有大優惠‼️ . Whatsapp 查詢/報名 54054100 . 💪邊個話搵個讀Law嘅私補一定...

歷年大學面試題目 在 DSE英文摘星專家 • 港大法律系畢業 • 前名校英辯隊教練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1 21:01:25

最後一班grammar精讀班 一晚KO Grammar KO DSE 💪💪💪 🌟連開四班 全部爆滿 壓軸加開🌟 🌟一日速成英文 節省上課來回車程時間🌟 ‼️價格超抵 孖住報有大優惠‼️ . Whatsapp 查詢/報名 54054100 . 💪邊個話搵個讀Law嘅私補一定貴到離晒譜?我並非出身富貴,...

歷年大學面試題目 在 DSE英文摘星專家 • 港大法律系畢業 • 前名校英辯隊教練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1 21:01:25

最後一班grammar精讀班 一晚KO Grammar KO DSE 💪💪💪 🌟連開四班 全部爆滿 壓軸加開🌟 🌟一日速成英文 節省上課來回車程時間🌟 ‼️價格超抵 孖住報有大優惠‼️ . Whatsapp 查詢/報名 54054100 . 💪邊個話搵個讀Law嘅私補一定貴到離晒譜?我並非出身富貴,...

  • 歷年大學面試題目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6 22:11:31
    有 33,907 人按讚

    趁現在記憶猶新,決定來紀錄一下Q姐第一次參加中學升學考的經驗。

    在英國,基礎教育的學制和台灣是不太一樣的。這裡是滿4歲的9月進入小學學前班就讀(也就是QDD這個年紀)、5歲念小一,11歲則進入中學就讀然後一路念到18歲上大學。所以目前10歲的Q姐是國小六年級,明年就要升中學了。

    關於中學的選擇,每個家庭的考量和選擇也都不相同。有些會直接選填當地學區內的公立中學、有些會為此孟母三遷搬到好學區、有些是從同一間小學直升上去(蠻多私立學校是從4歲一路念到18歲)。 BUT,如果打算讓孩子進入比較 #升學導向 或是所謂的 #頂尖中學 ,這裡通稱Selective Secondary School,那麼就得在孩子升上六年級的第一學期參加廣為英國家長熟知的11plus(11+)升學考試,考題圍繞在英文、數學、NVR(圖像推理邏輯)和VR(文字推理邏輯)四個科目。 也因為這個考試的存在,許多小朋友都是從五年級甚至四年級開始準備,刷題、補習、或請家教算是基本配備。就我所知,Q姐班上大概有一半的同學決定走考試這條路。

    至於11+這個制度可說是非常複雜,光用一個篇幅是講不完的,因為英國光是中學就分成私立公學(public school,大家最熟知的就是伊頓啦)、私立中學、公立中學、文法學校(Grammar school)…等。 有些地區是整個郡舉辦會考然後填志願、某些熱門搶手的文法學校是 #獨立招生 考1-2輪筆試,私立中學甚至是筆試加面試。 重點是,每個區域或是學校的考法都不太一樣,有些是GL題型、有些CEM題型、私校ISEB等…. 看了是否一個頭兩個大?

    ———

    時間回到9月1號當天,是Q姐人生中第一場中學升學考,這天要考的是位於北倫敦傳說中非常難考、獨立招生且錄取率極低的頂尖文法學校(Grammar school),歷年來每年幾乎都是3000多人報考,第一輪取300人、第二輪再篩選至最後100人。 其實這間並非我們的主要志願,因為距離我們家1個多小時車程真的超遠,會報名考試單純是抱持著挑戰看看的心情而來。

    當天因為QDD有線上家長會,所以我和隊友分頭行動。 我在家和老師開會、DDC帶著女兒舟車勞頓前往學校陪考。 根據DDC的現場回報,在場的排隊隊伍綿延至學校外牆超遠處(而且因為報考的人數太多,考期還分成兩天有上午場和下午場)。 現場的學生人口組成,10個裡頭大概有 👉 6-7成都是印度學生、剩下1-2成看起來是華人臉孔、剩下的1-2成才是白人。 對於這考生比例之懸殊,我們也覺得好奇妙(我和北邊的學校真的不熟啊)

    反正當天Q姐看起來是老神在在,排隊等候時還拿著小說蹲著看(可能因為這間不是主要目標)。考試時間是一小時,共78題,等於每題思考+填答案時間不到50秒。考完之後Q姐是說她有寫完,有部分題目蠻難的但沒有想像中難,聽她描述完,我心裡還默默想說「該不會真的有機會考進第二輪吧?!」

    然而,上週四我們接到這間學校的email 通知,今年和往年一樣共3000個學生參加考試,可以進第二輪(前300名)的錄取分數是346,Q姐差了3分結果沒進….. 。收到結果的當下,我還在擔心該用什麼方式和Q姐說,很怕女兒信心被擊潰或自暴自棄之類的(畢竟她還蠻常玻璃心 XD),但他爸直接直球對決和女兒講考試結果,並且坦然地說這也沒什麼,妳已經盡力了。幸好Q姐也沒有太在意。

    雖然我們早就知道這間學校超級難考、也不在我們的主要志願裡,但Q才考第一間就敗「北」,說沒有一點點小失落是騙人的。 不過,考過之後真的是沒什麼遺憾,畢竟Q已經發揮她最大的實力,只能說這對我們來說算是開眼界了,知道原來在英國、在倫敦,還是有這麼一群更努力、更用功、更厲害的小朋友們!!

    總之,由於Q姐一直以來都是讀公立小學,五年級以前完全是在「沒作業、沒考試、沒壓力、甚至不知道 #參考書為何物 」的快樂環境中成長,所以當初決定走上考11+這條路,我和DDC也是從碰撞中學習,公立學校沒教的我們只能靠自己教(但英文我倆程度都比女兒差,只好請家教),更希望這段備考期間她能在適度的壓力和放鬆玩樂中取得平衡。 然後這一切只是剛開始,因為我們大部分報考的都是私校,考試是從11月才開始啊啊啊,要一路考到明年1月才結束。 等考完之後,我一定要報復性玩樂,日子實在是太悶了嗚嗚嗚。

    #才10歲就要面對大考其實挺殘酷的

    #唯有歷經過這一切

    #才能戳破歐美升學完全沒壓力的粉紅泡泡

    #輕鬆是可以超輕鬆但一旦要競爭就是和各國的人一起競爭

    #一不小心寫好長看完是真愛

    補充:蠻多人好奇Grammar school是什麼?字面上直接翻譯是文法學校,但更確切的稱呼可以稱為『重點學校』。簡單來說,就是比較升學導向的頂尖中學,絕大部分的Grammar School都是公立的,完全免學費,但就是要透過這樣學術競爭的方式考進去。如果換成台灣的學校來想,可以想成台灣的北一女、建中、雄中雄女等學校,只是英國這類的學校選擇又更多。

  • 歷年大學面試題目 在 WesLe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08-04 18:00:16
    有 2,885 人按讚

    【從街頭表演到伯克利音樂學院】
    我想和大家說,我終於考進我的夢想學校「Berklee College of Music 伯克利音樂學院」,真的非常感謝大家的支持,因為有你們,我才能考進我的夢想學校!

    不管是我身邊的朋友、家人還有每一位打賞我的路人,你們的每一句鼓勵、每一分錢都讓我離夢想更近一步。我常常想著,沒有你們的支持,Wesley絕對不會考上Berklee,我一定會出國去學習怎麼做出好的音樂、感人的音樂,我要讓你們每一分錢都變得很值得,我要做出最美的音樂回饋給曾經支持我的人!

    大家如果常常在淡水老街或是信義區逛街,可能會看到一個反戴帽子的傢伙,拿吉他默默地在唱著英文歌...

    「Lying in the gutter, aiming for the moon. Trying to empty out the ocean with a spoon. Up and up Up and up!」- Up&Up by Coldplay

    【起源於勇敢選擇走自己的路】
    我本來就不愛念書,所以成績不是很好,但是我很喜歡音樂,當年考大學時同學都在準備升學考試,我不顧旁人的反對,堅決選擇學習音樂這條路。後來我學習了很多國外的歌曲,我發現國外歌曲的和聲還有節奏很有趣,總是用幾個簡單的和弦,就可以讓整首歌變得很豐富。所以我就向我的偶像Ed Sheeran學習,用loop把音符跟節奏拆開來玩。

    【帶著夢想上街頭】
    我會在街上唱歌也是因為練了一些有趣的歌曲想跟大家分享。一開始本來也沒有要出國留學的念頭,但有一天我堂姐就跟我說:「你在街上唱歌存錢,說不定你可以去拿個音樂學院的學位回來誒 !」我想為了要更了解音樂一定得去學習幕後的錄音/混音工程,我上網查了查,發現伯克利音樂學院在這個方面是很厲害的,這個名字也常常在玩流行音樂的人口中傳來傳去,而且還有很多很扯的校友名單,像是John Mayer、Charlie Puth、Meghan Trainor、王力宏、PSY等等...(太多了打不完 😅 )

    「於是我開始著魔似地在街上唱歌...」

    開始在街上唱歌的這段日子加上練歌時間,三年期間至少唱歌超過4,000個小時以上,我除了早上在家裡練歌,在街上一天平均唱超過5小時、假日平均7小時以上,有時候白天唱完商演後,晚上再到街頭唱歌,受邀婚禮表演及商演約30場,檔期已經安排到明年。以前我以為只有農夫需要看天吃飯,後來我才發現街頭藝人也是一樣。但是我不管有沒有下雨,我都會去淡水老街街頭藝人抽籤,如果沒抽到可能就開車或搭捷運去台北101街頭唱歌。即使表演中遇到下雨,也澆滅不了我對唱歌的熱忱...

    「先把器材放到屋簷下,等雨停了還可以繼續唱。」

    在街上唱歌常常為了要搶場地,會很早大概中午12點、1點就要先去佔位置了。有時候沒有佔到位置,也只能用我的兩個小音箱跟大家幾百瓦的大音箱火拼,有時候也因為這些音量問題跟其他人吵架被投訴之類的...

    「總之在街上唱歌雖然很累,唱到我都沒聲音、甚至破音!但我其實很清楚我的目標,就是存錢出國唸書,我覺得找到自己的信念,就可以跨越這一切!」

    我老爸擔心我未來收入不穩定,幫我保了一個定存的保險,一年要繳50萬,所以一個月大概存4萬多,本來也只是為了要讓以後的日子好過,但是我其實另有他想,我在這段時間裡積極在街頭賣唱、接婚禮或商演、準備考Berklee面試考試(Berklee的教授每年都會來台灣面試申請者)。

    【申請進入夢想學府Berklee】
    一切都是自己一步一步慢慢走
    一個人唱歌賺錢
    一個人練習看五線譜
    一個人找老師學吉他
    一個人去Berklee面試
    (地點在台北享巷工作室,還遇到歐陽娜娜XD)
    就在今年的一月底,我收到了一封來自Berklee的email。我記得我當下非常緊張且亢奮的,按下了View Your Dicision的按鈕:

    「The Board of admission has reviewed your application for admission and has recommended that you be provisionally accepted to Berklee…」

    「我被暫時錄取了!!」意思是我得在第一個暑期的學期,成績達到一定的標準才可以成為正式的學生。

    我可以去美國了!我整個人感覺空空的,身體彷彿沒有重量的飄在外太空。
    我走去客廳跟我爸說 「我可以去美國了。」
    我爸想了一下 「那就去吧!反正到時候定存就先轉到我這邊,換成我的名字就好。」
    我說「可是一個學期學費要50萬左右!」
    我爸「那之後再想辦法囉!」
    我當下很感動,但他可能早就知道我的想法,所以我其實並不意外他會說這樣的話。

    「我想我每次假日都唱到三更半夜回來,他下來幫我一起把器材搬到二樓,應該早就知道我的心意,他只是覺得我應該要settle down找個老婆、組織家庭之類的,但他知道他已經沒有辦法影響我了,他願意幫我完成夢想,願意跟我賭一把!」

    「我其實到現在都還不知道我的決定到底是對的還是不對的,我覺得像是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但是我知道,我不去美國我絕對會後悔。」

    為了不想讓我自己後悔,我決定繼續慢慢地完成這個夢想!大家一定覺得我怎麼這麼晚才公布,不是應該一月就公佈嗎?要申請伯克利要有三個條件:

    第一,歷年學習成績單。
    第二,通過面試。
    第三,托福成績。

    我在七月以前,都是只有前兩項勾,我常常會連到我的申請網頁,盯著托福成績的那個叉叉的選項,到底什麼時候才會打勾?

    【低潮的開始】
    於是我延後了一年入學,就是為了要考過托福!我是個不會唸書的人,天生也沒有什麼語言天份(雖然大家看我好像很邱的在街上rap,其實你們不知道我練多久QQ),所以考試對我來說極度吃力!只要72分而已,不像一些名校研究所都要破百的,簡直登天!我報名了衝刺班、找家教、請朋友幫忙,無所不用其極。去年三月其實有考一次,成績不太理想,只有60分(托福滿分120)。在我補衝刺班之後,今年的五月我考第二次,我本來以為一年的準備時間應該可以通過了,但我的成績只進步9分,還差3分...

    這段時間可以說是我人生中最痛苦的時候,就算考大學學測我都沒有這麼痛苦,明明時間很多可以好好安排,但我還是每天睡不著、甚至吃安眠藥,假日還是偶爾會去唱歌(因為都在煩著考英文,所以都沒有練新歌 😫 ),但是沒睡著又唱不好沒有體力,有時候還會唱到心悸,我自己都快嚇死,很扯!

    有時候脾氣很暴躁,跟我爸說我想解約,我受不了一邊唱一邊念英文,老爸說:「這點壓力都受不了怎麼做大事?」

    我跟他說 :「 好啊 !我不去了!」我其實真的有打算放棄,因為我真的犧牲很多事, 我想放棄不是因為我很累,而是因為我覺得不值得...

    憑什麼為了一個學校,讓我身體出一堆狀況?
    憑什麼為了一個學校,讓我跟女朋友分手?
    憑什麼為了一個學校,讓我把我辛苦唱來的錢全部花完,而且後來不知道會不會有很好的出入?

    「我有一度很恨這個夢想,因為我覺得不值得?」

    我很不爽也因為我在這以前已經花了很多錢,還沒出國,就已經花了快十萬而且還不知道去不去的了,還有我如果在今年11月中沒考到72分,我就不用去了,我很不甘心!才差三分而已,我覺得我不能放棄!從五月算起,我還剩下六個月時間,就算隔每半個月考一次托福我都要考,我現在沒有退路了 !

    「我要每兩個禮拜砸五千塊考一次托福,砸到我夢碎為止!」

    我跟我的一位好朋友這樣說著,他還是一樣鼓力我跟我說:「矮呀~你可以的我相信你!才三分一定過啦!」很多人都是這樣鼓勵我的:「才三分一定過啦!」、「再撐一下就好~」、「矮呀很簡單啦!」,但聽到這些我真得還是沒辦法有信心,我其實很自卑,因為這真的不是什麼很難達到得目標,而且大家都在拚破百,72分相對來說是小case。但在這些壓力下,時間跟金錢兩頭燒,我真得做不好,我不行。

    【最後的戰役】
    7/21禮拜六,早上9:00在馬偕護校,從淡水騎車只要十分鐘,也不用到板橋或是台北的補習班考,地點非常近,早上七點半起來吃個早餐就可以去了。可是那天我睡不好,為了隔天早上的戰役,晚上12點我必須讓身體睡覺才能休息,就吞了半顆安眠藥,不過早上四點又醒了!不得不再吃1/4顆,但...我還是睡不著,該死!

    結果一路醒到七點多吃早餐,我感覺我沒辦法集中注意力,我是用意志力考完試的,考完之後,我覺得自己錯很多,閱讀測驗猜了好幾題,而且我有一篇作文有少很多字,感覺是那種需要再考一次的feel,我需要等十天,成績才會公布...

    【十天的等待 ⌛️ 放榜了】
    等待第三次成績的途中,我還是會緊張地繼續作題目,每天去我堂姐開的咖啡店看看書。咖啡店很美,在淡水天元宮附近的一家店叫石牆仔內,有很美的夕陽,有時候念累了就去外面吸收一下陽光跟芬多精,但我還是沒辦法消除我的焦躁,腦子一直在想...

    我還有多少時間、多少次機會可以考托福?
    我身邊還剩下多少錢?

    7/31禮拜二,我早上一睡醒馬上開電腦連到ETS的網站,成績欄位顯示可查詢Available,而這是我第三次按下View Scores,這次 ....

    Reading 20
    Listening 19
    Speaking 19
    Writing 20
    ——————
    Total 78

    「我過了!!!!!! 我終於過了 !!! 」

    所有項目的分級都是在intermediate,但我很開心我沒有浪費時間,因為我看到這陣子準備的成果了,本來一年前60分,過了一年進步9分,然後再過兩個月又進步9分。很多人看到這個分數一定覺得是個普普的分數,但是我還是很開心,因為我可以去了,我可以去波士頓了,儘管只是暫時入學,但是我相信我一到美國我一定會努力讓我自己及格的!

    「我這輩子,都沒有像這段時間這麼瘋狂地做一件事情!」

    這個夢想的過程,真的就像Coldplay歌詞所說的一樣「躺在臭水溝肖想著要登上月亮、想用湯匙把大海撈盡。」我以為夢想真的只是想想,因為很多時候都是以失望收尾,但是真的全力以赴,真的可以改變一些什麼!

    【感謝每一位支持我的朋友】
    我很感謝大家一路上的支持,不管是我身邊的朋友、家人還有每一位打賞我的路人,你們的每一句鼓勵、每一分錢都讓我離夢想更近一步。我常常想著,大家在路上都是陌生人為什麼要打賞給我?可能是因為感覺到我的辛苦?我的歌聲?我的才華?玩音樂的力量?不管什麼原因,對我來說都不重要,因為我心裡只想著,我一定要好好謝謝打賞我的每一個人,沒有你們的支持,Wesley絕對不會考上Berklee,我一定會出國去學習怎麼做出好的音樂、感人的音樂,我要讓你們每一分錢都變得很值得,我要做出最美的音樂回饋給曾經支持我的人!

    「希望如果有夢想的人,可以持續快樂的堅持著!」
    「We gonna get it together somehow !」

    Wes
    2018/08/04

  • 歷年大學面試題目 在 中央研究院 Academia Sinic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06-12 17:54:40
    有 62 人按讚


    臺灣博士生的就業困境怎麼解?

    #中研院社會所第三屆博後論壇圓桌座談報告

    #中研院社會所第三屆博後論壇圓桌座談報告

    【博士「生」之後:中研院社會所第三屆博後論壇圓桌座談報告】
    文/朱峰誼(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社會學博士出路的危機
     
     台灣博士就業困境是近年來廣受注目的問題,2010年陳東升與陳也楨「博士『生』了沒?」一文推估在2017年社會學領域博士畢業生與教職缺額供需間的差距為180人;同年蔡瑞明亦對此提出策言,認為解決台灣高學歷就業問題,除了消極地減少博士班招生數量外,還至少可以有五項積極作為:一是鬆綁大學的組織法規,以增加半薪或2/3薪資之方式增加兼任教師之聘用;二是在大學內成立研究機構,聘用博士人才進行研究;三為鼓勵博士組成研究團隊,參與各級政府及民間機構的研究計劃;四是開放流浪博士進入公務體系;五為鼓勵產業界多引用博士研究人力。
     如今已屆2018,台灣博士生們的就業困境似乎沒有舒緩的跡象。我們該如何看待此一問題?又有什麼可能的解決辦法?中央研究院社會所第三屆博後論壇於5/8舉辦一場圓桌討論會議,由陳志柔(中研院社會所副所長、臺灣社會學會理事長)為主持人,安勤之(中研院社會所博後研究員)與筆者分別做初步的調查報告,並邀請陳東升(臺灣大學社會系所專任教授)、蔡瑞明(東海大學社會系所專任教授)前來與談,以台灣社會學相關科系博士生就業及應聘狀況為例,尋找突破困境的可能性。
     
    #兼任鐘點師資常態化、#博士教育養成的落差
     
     安勤之的報告首先闡述高學歷供過於求的就業困境似乎是全球性的問題;在美國2010年只有不到一半的博士畢業生能立即找到一份全職工作,日本亦有補助博士人力進入企業職場的獎勵政策。勤之進一步整理2010年後台灣大學、政治大學、清華大學、東海大學社會學博士之就業情形,指出52名畢業生裡有34位任職於學界,而其中不到1/3(10人)為專任教師,其他則為專案或兼任教師、講師、博後或研究員,顯示出當前專任教職兼任化、鐘點化的問題。目前53所國立大學裡高達21所未足額聘用專任教師,而近半數國立大學裡兼任教師佔半數以上,私立大學情形則更為嚴重。現今教育部之標準是私校鐘點費每小時625元、公校735;兼任教師若一週上十學分,備課、上課、改考卷至少要44小時,以私校鐘點標準,換算下來時薪只有107元。
     而此經濟掛帥之營運邏輯亦顯現在系所評鑑的績效追求上,不僅造成教師龐大的升等與發表壓力,甚至犧牲了教學品質,更影響了各系所應徵用人時的單一標準,例如期刊的發表量以及國際化(英語發表及英語授課等)的要求。然而,增加期刊發表量及國際化其實都不是各系所訓練及培育博士學生的核心宗旨(核心宗旨是培養具社會學素養的獨立研究人才),其亦不符學界及系所欲發展在地特色、發展「台灣」社會學的目標。綜合安勤之的報告與整理,台灣社會學博士生之就業困境,更應該從台灣博士養成教育 、當前學界以績效為主之評鑑標準等的層面進行討論。
     
    #生師比與少子化論述的反思
     
     筆者的報告進一步探討源起的結構問題,指出台灣長期以來過高的生師比(目前約為25.3)是造成目前流浪博士過多、教師過勞、研究與教學品質低落三大問題的主要癥結點。目前台灣高教的生師比為 25.3(只計專任教師),遠遠超過 OECD 的平均值 14.1(只計專任),也就是說台灣的專任教師必須比 OECD 國家的教師多面對、指導十位以上的學生。過高的生師比不僅造成台灣教師過重的教學負擔,也同時壓縮研究時間、降低研究品質;而學生也得不到應有的學習與指導品質,因受教權受損而傷害其未來競爭力。
     另外,從各國高教專任教師與兼任教師數據的比較也可以看到台灣學術工作兼職化、鐘點化的問題。在英國,專任教師人數與兼任人數比值約為2:1,而台灣卻為1:1。換句話說,有一半的台灣學術工作者僅是兼任或專案職,工作權益及待遇均未獲得相對應有的保障。
     長久以來支持台灣過高生師比的,便是「少子化」論述。然而,根據教育部資料,過去九年裡台灣公立大學與專科學生總數實際上是「增加」了一萬六千人。受到少子化衝擊的,大多是當初廣設大學政策脈絡下新興成立的私立與專科大學。而近年來新生註冊率低於 60% 的學校,的確是以私立專科大學為多數。故台灣少子化所帶來的高教衝擊,其實更應該放在當年廣設大學的政策脈絡下來看,而不能做為今日支撐過高生師比、壓低專任教師比值、進而犧牲教師工作權及學生學習權的理由。事實上,OECD 多國皆有少子化的問題,但甚少國家便因此而犧牲高等教育的發展。然台灣卻反其道而行,不僅將傷害台灣未來國際學術競爭力,更直接衝擊台灣往後二十年的社會與經濟發展。
     綜合以上分析,筆者認為解決目前台灣高教發展困境,方向至少有三:(1)降低過高生師比;(2)推動大學分流;(3)協助新生註冊率過低的大學及專科學校退場及轉型。而其中則以降低生師比最為重點。若要使當前台灣高教專任與兼任教師比提升至2:1,需至少有13,000位兼任教師應轉為專任。若一位專任教師年薪以100萬計,則約需年經費130億元;若政策分五年執行,則為一年26億的經費預算(逐年增加)。以上數字當然都有討論的空間,重點在於:過去政府每年皆支出百億餘的經費預算補助各校,如今亦有一年支出160餘億「高教深耕」計畫、再加上一年56億的「玉山計畫」,其實質效益究竟如何?不如重新檢討歷年的補助方式,直接以經費補助各系所(而非學校)增聘專任教師(或協助兼任教師轉為專任)、提高專任教師比例,更能夠直接處理當前高教最重要的燃眉之急、解決流浪教師與博士、專任教師過勞、教學品質低落的三大問題。
     
    #博士的轉型:提高兼任待遇、設立研究機構、鼓勵博後的研究計畫
     
     座談會裡,蔡瑞明認為即刻大幅降低生師比將衝擊當前的高教結構;提高專任教師人數,代表各校經營成本的增加,將使目前新生註冊率低於60% 的私立專科及大學恐怕將出現倒閉潮。比較可行的作法,或許還是提高兼任教師們的待遇,讓學術工作者即使是兼職也能維持基本的生活開銷。此外,設立能長期聘請博士後研究員的研究中心智庫,或是開放博士後互相組隊或與專任教師合作申請研究計畫之資格、讓博後研究員能有研究經費繼續進行學術研究及發表論文,也是解決當前博後就業困境的方法之一。最後,蔡瑞明也提醒,與其漫長地等待制度上的改變,當前博士畢業生也需要儘可能地以論文發表、研究成果與教學經驗提高自己的競爭力。
     陳東升認為少子化趨勢仍然是目前校方決定員額缺的主要考量;降低生師比的建議以博士畢業生的立場來看或許合理,但若以校方立場而言、或是考量到私校財力負擔,實際的推行則是困難重重。即便教育部當前諸多的經費補助計畫也要求增聘專任教師,但因缺乏適當的審查及苛責機制而無法確實執行。相較而言,提升兼任人員待遇可能是較為可行的方案。此外,陳東升也提到,大學的分流或許有可能減輕私校在面對少子化時所承受的競爭壓力,但與其是由國家界定的研究型或教學型的差別,更重要的是各校必須發展自身的(在地)特色。陳東升也認同設立研究中心並以此聘用更多研究及教學人員的可行性,但更重要的是建立一套適當的人才留用制度,讓學校能審慎明察研究中心的學術效益,以長久維持其健全的運作。
     
    #可以即刻改變的建議
     
     除了上述較為巨觀、較為困難達成的制度建言外,在座談會裡筆者也提起幾個各系所能隨即施行的簡單建議,例如應徵資料電子化、免除外館學歷證明、簡化第一輪應徵資料(如免除推薦信)等等。教育部事實上已於2014年時即免除外館學歷認證的強制要求,若系上真的有認證學歷之必要,其實可以要求錄取者(或面試者)提供證明即可。而簡化第一論應徵資料及電子化作業,不僅能減少行政與資源耗費、減輕應徵者的負擔,也便利國際籍研究人員應徵。這些一舉數得的建議,敬供各系所在未來應聘人才時參考。
     
    ◎本文將刊登於《臺灣社會學會通訊》第8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