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7
記、2021TIFA阮劇團《十殿》
「無啥行、無啥走,來到遮,啥物所在?」這裡是哪裡?這是《十殿》拋給觀眾的第一個問題、也是貫徹全劇的核心概念。
這裡是金國際大樓。《十殿》的故事背景便是這棟住商混合的大樓,自1990年代起,30多年來,金國際大樓由興盛走向衰敗,也見證了許多愛恨...
20210417
記、2021TIFA阮劇團《十殿》
「無啥行、無啥走,來到遮,啥物所在?」這裡是哪裡?這是《十殿》拋給觀眾的第一個問題、也是貫徹全劇的核心概念。
這裡是金國際大樓。《十殿》的故事背景便是這棟住商混合的大樓,自1990年代起,30多年來,金國際大樓由興盛走向衰敗,也見證了許多愛恨情仇的發生。各個樓層裡,住著看似截然不同的家庭,卻都因為各種形式的命案,盤根錯節地交織在一起。
《十殿》全劇台語發音,劇長五小時,分為上下場〈奈何橋〉及〈輪迴道〉,共有十段故事,各自獨立卻又彼此相關。副標題「不顧天堂反對」,則預告了故事內容注定與天堂象徵的純淨、美好背道而馳。此劇結合「台灣五大奇案」元素,以現代角度詮釋當時的悲劇,帶領觀眾思索善惡、報應與輪迴。
劇中呈現了社會的各種黑暗面,天災人禍皆不可免:地震、水災、性侵、歧視、綁架、吸毒、詐欺、無差別殺人……,而最終的結局總有人死。但這些劇情並非完全虛構,在〈奈何橋〉的一開場,投影幕上就閃過無數台灣曾發生過的命案,之後也會用各種方式,提醒觀眾這些劇情皆有所本,類似的事都曾發生在這個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
恐懼感因此油然而生。死亡作為徹底離開這個世界的手段,令人恐懼的原因不計其數。而在《十殿》中,死亡之所以可怖,是由於多數時候是非自願的,才使得死變得絕望而難堪。
然而,由於「因果」是《十殿》想凸顯的概念,死去的人多數其實並非全然無辜。在〈輪迴道〉的後半段,便試圖探討「因果」是否真的存在、做了壞事是否必然會得到報應。而儘管劇中的數場命案看似環環相扣,做了壞事的人也終不得好死,但《十殿》並非為藉「因果報應說」勸人向善,而是在所有事情發生後回溯一切,試圖站得稍遠一些觀看。
以全知觀點順過一次故事脈絡,發現重要的轉折,是其中一個角色在天橋上丟的石頭,砸重了一台車。此時疑問被拋出來了:「如果沒有這顆石頭,後面的事情還會如期發生嗎?」這畢竟只是假設,劇裡也無意下定論,只提供了一種想法:「相信因果的人,有時只是需要一種解釋而已。」
「無啥行、無啥走,來到遮,啥物所在?」這裡是哪裡?〈輪迴道〉的末尾又再次提問,才揭示答案是整個故事的大背景:人間。不同語言的「人間」此起彼落,將觀眾拉回現實。才驀然發現,地獄在劇中做為一個重要的世界觀,其實非常虛無,所有悲喜都只發生在人間。
謝幕時,每個演員輪流做出擲石子的動作,擲出的石子產生不同聲響,有重擊、有粉碎、有燃燒。這是《十殿》帶給觀眾的重要啟示:我們手裡都握有石頭,這是僅有的、能由自己掌握的命運,擲出去的那刻,就是把生命推向未知的未來。
這裡是人間。
演出/阮劇團
時間/2021.4.17 14:30〈奈何橋〉、19:30〈輪迴道〉
地點/國家戲劇院
圖/取自國家兩廳院 攝影/張震洲
#兩廳院目擊者計畫 #目擊者計畫 #兩廳院 #廳院青
#十殿
後記:
1/在戲開始之前,旁白會倒數十秒。〈輪迴道〉時坐在四樓的我,在倒數時看著位置前方的鐵欄杆,感覺自己在雲霄飛車軌道的高點,等等就要墜落地獄。
2/看完《十殿》之後被嚇得半死,當天晚上還做惡夢,花了很多時間釐清恐懼和平復心情。剛出戲院便向他人戲言,這部劇應該要20歲才能看,因為我覺得我不適合。後來發現在兩廳院演完之後,《十殿》的其他場次年齡限制從13歲調整成15歲。仍在疑惑人要成長到幾歲,才有能力接受世界存在這些突如其來、有時甚至身不由己的惡意呢?
3/《十殿》劇情非常龐雜,能討論的議題也很多,篇幅有限僅能書寫至此,盼能提供大家一些思考的線索。接下來《十殿》在台中歌劇院和高雄衛武營都有演出,非常推薦大家去看!
武界觀雲命案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03/03 Bloomberg新聞摘要
<美洲新聞>
美國總統拜登的1.9兆美元紓困計畫面臨最後障礙 解決參院民主黨人對於援助流向的疑慮
美國預估五月底前就可拿到足夠劑量 可供應全美所有成人施打
美國總統拜登將提供教師優先施打疫苗機會 盼全美在一年內恢復正常生活
德州與密西西比州宣布 3月10日起取消強制戴口罩等防疫禁令
全球主要經濟體二月經濟活動復甦 美國與西班牙尤其亮眼
全球消費者在疫情期間共存了2.9兆美元 這筆錢將是經濟復甦的驅動力
遭參議員質疑其黨派色彩 拜登指派的行政管理與預算局局長任命案最後撤回
三星在美國投資的170億美元晶圓廠計畫 至少可以創造1800個工作機會
美國總統拜登分別宣布對俄羅斯和沙烏地阿拉伯實施違反人道的制裁 兩次都遭批評太過軟弱
性騷疑雲和造假療養院新冠死亡人數 醜聞罩頂的紐約州長古默光環崩壞
<歐洲新聞>
英國財政大臣蘇納克將延長無薪假補助至九月 降低勞工因防疫封鎖所受的衝擊
技術和法律問題仍待克服 歐盟各國領袖仍對核發疫苗護照而爭吵不休
第三波疫情似乎無可避免 斯德哥爾摩三周內新冠確診人數增加一倍
儘管新冠感染率一直降不下來 德國總理梅克爾稱有必要謹慎鬆綁防疫禁令
世界衛生組織疫苗分享計畫COVAX 預計五月底前將運送170萬劑疫苗至北韓
歐洲醫藥署人體藥物委員會 預計3月11日發表嬌生疫苗是否獲批准緊急使用
"沒有證據顯示變種病毒擴散" 英國衛生大臣對下院宣稱變種病毒並未在英國擴散
丹麥可能入股以色列境內的疫苗工廠 確保自己國家未來幾年內的疫苗供應數量
特斯拉應該要突破歐洲每年3600億的企業用車市場 特斯拉輸在不提供折扣和服務規模小
義大利私企經濟成長萎縮四個月後首見反彈 後續還有更多財政支援使得復甦信心大增
<亞非中東新聞>
多國聯軍在伊拉克西部的空軍基地遇襲 遭至少十枚火箭擊中
香港援引國安法逮捕的第100人 壹傳媒集團前執行長丁家裕被以詐欺罪逮捕
新訂單成長以及疫苗問世有利疫情緩和 印度二月服務業擴張速度創一年以來新高
高盛集團新聘百位科技人才 在新加坡員工人數擴大到史上最多
中國駐澳外交官藉公開場合 譴責梅鐸(生於澳洲)的新聞集團報導新冠病毒源自於武漢
東京都地區病毒緊急狀態預定3月7號終止 日本政府考慮延長兩周再解除
澳洲邊境仍封鎖禁止外國人入境 禁令時間至少還要三個月
大陸環球日報報導 中國國藥集團的疫苗已經完成了第三階段3到17歲的臨床實驗
香港一名63歲男子接種新冠疫苗 兩天後因呼吸困難就醫後死亡
日本政府為確保東京奧運今夏可以舉行 擬限制外國遊客入境觀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