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歡樂好聲音國語下載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歡樂好聲音國語下載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歡樂好聲音國語下載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5萬的網紅Initium Media 端傳媒,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漩渦裏的人,有責任說出漩渦的樣子】 by 端傳媒執行主編 張潔平 1 「你知道張明敏嗎?他是我小時候最喜歡的香港歌星。」 「……邊個?張明明?從來沒聽過喔!」 2005年秋天,我剛從大陸到香港,喜歡拿着各種各樣以前對香港的印象向本地人求證。旺角都是古惑仔?尖沙咀街頭經常爆發槍戰?...
歡樂好聲音國語下載 在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漩渦裏的人,有責任說出漩渦的樣子】
by 端傳媒執行主編 張潔平
1
「你知道張明敏嗎?他是我小時候最喜歡的香港歌星。」
「……邊個?張明明?從來沒聽過喔!」
2005年秋天,我剛從大陸到香港,喜歡拿着各種各樣以前對香港的印象向本地人求證。旺角都是古惑仔?尖沙咀街頭經常爆發槍戰?沙頭角中英街是香港特別有名的一條街?……當然,在一片爆笑聲中,它們被逐個否定了。
看着香港朋友前仰後合的樣子,我覺得很歡樂。就好像是自己在嘲笑美國人以為唐人街的宮保雞丁是中華名菜一樣,忍不住也爆笑起來。
但當張明敏和古惑仔一起,被大笑着否定時,我開始感到不安了。
1984年2月,在超過一億人收看的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上,張明敏以「香港歌星」的身份首次登台。他身穿米色西裝,搭配一條灰色圍巾,深情唱出「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這風格十足的華僑紳士形象,在當時感動了無數對外面世界還缺乏認知的中國人。此後多年,他成了大陸人心中,對「香港人」乃至整個「海外華人」的集體想像。
很多年後我才意識到,1984年2月,正是中英關於香港命運談判最關鍵的時刻。也是很多年後,我才知道,當時那530萬坐在家裏、等待宣判的香港人,並不像大陸這邊以為的,熱淚盈眶,欣喜若狂。
2005年的我無法形容,也沒有深究心裏的不安。只是問題隱隱浮現:如果這樣一個形象並不存在,是被建構的──那香港人、台灣人、還有離散在世界各個角落的那麼多華人,究竟是什麼樣子?他們的命運是什麼樣的?如果「中國心」也不是天然成立,那他們與中國的關係是什麼?他們彼此之間的關係又是什麼?在香港、北京、台北、澳門,這些問題伴隨我的記者生涯逐漸生長,由最開始的一道縫隙,到今天,幾乎重塑了我對國家、民族、邊陲、中心、政治、文化的所有想像。
2
這些年來,由北京而起,香港、台灣、澳門,傳統意義上的「兩岸四地」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在大陸,市場經濟、對外貿易、互聯網帶來的商業革命點燃了無數人的財富與夢想,與此同時,政治的高壓氣旋也碾壓着更多的體制批評者與異見者。在海外,溫哥華、舊金山、新加坡、墨爾本、塞浦路斯……不斷地湧入來自中國的新富移民。在香港、台灣、澳門,因中國而起的社會與政治衝突顯著地加劇了,年輕人的憤怒點燃了街頭。
2014年夏天,當香港學生頂着烈日坐滿中環時,一句來自北京清華大學學生的評論深深震動了我。他的大意是這樣說的:當我們在實驗室沒日沒夜地做科研時,香港學生在街上沒日沒夜地胡鬧,十年後,倒要看看誰更有市場競爭力!
群眾運動難以一概而論,支持或者反對都不稀奇。但令我震驚的,是這句話中毫不掩飾的功利與傲慢,以及這背後不自知的深深的封閉。
北京與香港這麼近,在互聯網與社交網絡如此便捷的今天,在官方輿論早就無法掩蓋所有事實的今天,一個地方的年輕人為什麼完全沒有好奇去了解另一個地方的年輕人?了解他們的經歷、所思所想?為什麼這麼本能地,就用偏狹的功利法則,封殺了交流和理解的可能?
另一邊的年輕人也砰地一聲關上了門。在因受傷而憤怒的香港網絡輿論裏,政治標籤亂飛,共青團與紅領巾成了怪獸,自由行遊客成了箭靶,國語幾乎變成原罪……誤解與仇恨形成的螺旋,相互探底,沒完沒了。
如果你有機會一邊打開被隔絕於中國網絡防火牆之外的Facebook,一邊打開在大陸市場佔有率超過九成的微信朋友圈,會驚訝那同一種文字,怎麼會生出截然不同、各說各話的兩個世界。
3
全球化的自由經濟,互聯網時代通達的社交網絡,無一不在許諾着一個消除交流隔閡的新世界。很多人曾對此滿懷期待:原本共享着同一種語言的華文社群,是不是可以借助技術的力量再度相逢,彼此激發,迸發出新的文化能量?
結果卻令人沮喪。在不同的意識形態、政治割據、歷史經驗裏長大的華人,儘管使用同一種文字,但卻從沒有發展出一套超越界限、有普適性和交流意識的「公共話語」。當物理障礙被技術力量掃除之後,我們在網絡世界狹路相逢,任何一場簡單的討論都有可能白熱化成充滿派系偏見的意氣之爭。
但我們又如此亟需交流。迅速崛起的中國以她龐大的經濟體量攪動、乃至主導了周邊地區的政經生態,同時,也改變着今天的世界秩序。無論願意與否,我們已經在這漩渦之中。漩渦之中的人,有責任說出漩渦的樣子。我們理應一同建立起穩固的事實敘述,在此基礎上,給出更有力量的思想與行動回應。
戲劇化的巨變背後,往往藏着被忽視的隱秘而深層的力量。對於散落在不同時空與歷史記憶中的華語社群來說,身份認同可以自由自在,而語言、文化習俗,卻是我們珍貴的共同財富。在差異化的歷史裏,我們如果更深刻地理解彼此,也有機會共享更豐富的經驗。而在這不同在地經驗中所發展出的信念價值,最終會是普世的,可以超越族群限制,也可以形成與世界對話的真正立足點。
4
2015年8月,帶着以上強烈的問題意識,我們在香港創辦端傳媒。
「端」字源於《孟子》,取義「開端」:「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於亂世之中一生相信人心向上;此時此地,開端做一個華文媒體,這也是我們根本的相信。
香港正在漩渦之中。這座史上重要的國際樞紐及自由港正被帝國的陰影遮蔽。但恐懼與封閉不會成就一座偉大的城市。我們希望立足在這裏,直面她的創傷與挑戰,也在這裏,就華語世界所共同面對的問題,建立一種新的討論視野和表達方式:它是世界主義的,而不是民族主義的;是開放包容的,而不是內向封閉的;是有公共意識的,而不是自說自話的。我們希望,兩岸四地的聲音可以在這裏,就真正的問題展開真正的思辨,讓對話成為可能。
而這對話所需要的基礎──不偏不倚的事實與資訊,正是我們的專業堅持。
在傳媒業革新的動盪之中,我們希望可以藉助技術進步,探索信息新的產生方式,讓新聞傳遞更核心準確的信息、容納更多的受眾參與。同時,堅守新聞專業,不取悅任何一種權力,盡最大可能,準確呈現我們所處時代的複雜面貌。
自由的道路漫長,我們在此開端。
全文連結: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50803-initium-foreword/
---------------------------------------
下載端傳媒App,重啓華語傳媒閱讀新體驗:
iPhone:http://apple.co/1KJq2yk
Android:http://bit.ly/1OWvlvN
歡樂好聲音國語下載 在 脫拉庫TOLAKU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P眼庫] 真是好久不見大家~脫團即將在九月份有演出要跟大家見面啦~!!!!!!!!敬請期待阿阿阿!!!!!!!!!
ROCK `N ROLL HERE TO STAY 032 (2013- 12 -15 RE:SPECT #145)
一脫拉庫就啾咪專訪
一脫拉庫就啾咪專訪
Text : 林祥焜
今年十一月,四分衛就連同同期的脫拉庫,來港舉行《轉轉轉亞洲巡演香港站》。除了和四分衛進行了一個專訪,又怎能放過另一隊演出的主角脫拉庫。和同台的四分衛一樣,脫拉庫是台灣九十年代冒起的搖滚樂團重要的一隊,直接影嚮着當下台灣搖滚樂團的生態發展。1996年由主唱兼結他手張國璽、結他手老佑、貝斯手阿吉和鼓手小凡組團的脫拉庫成軍,樂隊一出道便受到注目,可惜2000年推出第二張專輯《飛向陽光飛向你》後樂隊便正式畫上句號。一直相隔十年,2011年脫拉庫宣佈再次走在一起。脫拉庫開創了其獨特幽默的歌曲風格,亦喜歡在演出中說冷笑話,又跳舞行為又誇張,弄得現場演出的氣氛喜氣洋洋,所以這種演出方式一直都是他們的殺手鐧,有幸在他們《轉轉轉亞洲巡演香港站》見識過,脫拉庫真正的做到熱鬧開心,連嘉賓我們香港的盧凱彤也在台上唱得笑不攏嘴。我常常聽到香港一些樂隊常把HAPPY ROCK掛在咀邊,觀眾反應又是另一回事。光說是沒用的,看過脫拉庫你就會明白真正的HAPPY ROCK原本是這樣吧!在專訪前和脫拉庫閒談了一會,原來張國璽他們在停止脫拉庫後這段時間,全部團員都努力在事業上發展,今天大家都有事業基礎,才無憂無慮地去再續搖滾夢。他們對興趣和工作分得十分清楚,是少數我碰上過言行成熟理性的搖滾樂團。而令我更意外的是在台上放縱地鬧着玩主唱張國璽,竟然是一位副機長,而且還問我喜不喜歡帶車庫及ROCK N` ROLL硬朗風格,來自日本,浅井健一的BLANKY JET CITY樂隊? 怪不得張國璽曾經加入過全台灣最癲喪的朋克大哥團濁水溪公社當結他手,失覺晒!尤記得差不多十數年前,要在香港買得到台灣樂隊的CD,是一件很難辦到的事情,當年脫拉庫剛出道,我和朋友們竟然在深圳見到脫拉庫的盜版《歡迎脫拉庫》專輯,在好想聽又買不到正版的心情下入手了(當年亦沒有iTunes下載這回事),CD的歌曲次序也打亂了,很差勁。但我卻留到今時今日,更不要臉的帶給脫拉庫哥兒們見識見識。大家看到盜版都嬉哈大笑,然後張國璽向我做了一個他的招牌反白眼表情,接着告訴我《歡迎脫拉庫》和《飛向陽光飛向你》已經以雙CD復刻出版了!我滴了一粒汗,然後請大家看看我與脫拉庫的深情對話好了!
E (林祥焜) T (脫拉庫)
E: 樂團為何名為脫拉庫?
T: 某天國璽跟阿吉在開車去Live House的路上,突然想說給樂團取個俗又有力的名字,就胡亂地說了一些像是“克拉幾”、“韓多路”這類的名字。當阿吉講到“脫拉庫”的時候,國璽覺得太棒了,於是就叫做脫拉庫了。
E: 形容一吓早期脫拉庫的搖滚風格? 什麽影响到脫拉庫演變到現在帶點朋克風格? 就像新歌《女朋友》!
T: 一直以來,其實脫拉庫並沒有自我限定音樂風格,只要簡單直接就好。早期脫拉庫也作很跳的放克、很歡樂的兒歌、很鄉土的台語歌,只要是有趣的都會去做做看。《女朋友》這首歌的朋克風格也只是因為這首歌需要朋克一下啊!
E: 你們曾受到什麽音樂影响?
T: 很多。國璽喜歡聽日本演歌、80年代的搖滾樂,只要不是軟趴趴的音樂都愛;老佑一開始是練重金屬速彈,但最近的十年每天都沈浸在愛來愛去的國語K歌裡(混音師的宿命);小凡喜歡珍珠果醬及另類風格的音樂,但自從小孩出生後,可能會不得已的開始聽兒歌;阿吉小時候是玩國樂的,念大學後才開始玩搖滾樂團,基本上甚麼音樂都聽。
E: 當年脫拉庫才剛冒起,為何突然宣佈解散,期間大家經歷過什麼? 因何在相隔十年後才再次走在一起重組?
T: 嘿~我們沒有宣布解散啊!只是稍微休息一下,思考一下各自接下來的人生。國璽朝向天空發展,老佑每天不見天日跟調音台混,小凡負責教他的客戶錢該怎麼賺,阿吉就是書都念不完。相隔十年後,某次大家相約吃飯,阿吉提議做一場正式的一夜限定解散演唱會,怎知道大家一開工就沒有要放下的意思了。
E: 對於分開太多年才再次走在一起,大家有什麼不協調?
T: 唯一不協調的是小凡在北京,其他人都在台北。所以我們又特別請了蕭賀碩與冷笑話樂團的鼓手江爆老師哥來協助我們小凡不在時的演出及錄音。
E: 重組後的脫拉庫有什麽轉變? 對脫拉庫繼續向前發展有什麽期望?
T: 大家都成熟了,比較會替大家想,對於這個團的經營想法也更有默契。期待能有更多的演出機會。
E: 張國璽曾組過另一個樂團MOJO,可以說一吓MOJO與脫拉庫有那些大不同!MOJO當時又想在搖滚圈健立些什麼 (聲音/發展)?
T: 應該這麼說,MOJO與脫拉庫唯一的相似之處就是主唱國璽。至於MOJO當時想要做什麼,既然已經散團了也就不重要了。
E: 搖滚樂團和主流歌手合作個案好像不太多,脫拉庫一出道就有這經驗,可以說說和台灣女歌手藍心湄及溫嵐合作的經驗和感覺!
T: 心湄姐跟溫嵐都是很漂亮、身材很好,又會唱又會跳的歌手。他們兩位對於音樂都很有想法,合作起來都玩得很開心。我們很尊敬心湄姐,所以在一起工作的時候,大家會不自覺的太認真,都是心湄姐在跟我們開玩笑;跟溫嵐工作很快就可以進入一個放鬆狀態,沒有任何的壓力。
E: 在台灣玩團17年,脫拉庫經歷過台灣樂團的盟芽期,從過去到現在,你們對台灣搖滾及樂團風氣有怎樣體會?
T: 台灣的樂團風氣一直都很興盛,各種不同風格的樂團都有。尤其是現在,發行專輯的門檻其實很低,加上政府每年大量的補助樂團,光是2013年,台灣就有大約40個樂團發行專輯或是EP。
E: 台灣的樂團也太幸福了!
E: 對台灣搖滾的前景有怎樣看法?
T: 搖滾樂不會消失,永遠都會在,不必擔心。
E: 現時最喜歡那幾個台灣樂團? 為什麽?
T: 四分衛 – 鼓手小偉太有趣了,可以跟國璽組脫口秀組合。
E: 可以推介一吓新專輯《一脫拉庫就-啾咪》嗎? 有那首作品你們特別喜歡?
T:《一脫拉庫就-啾咪》這張迷你專輯共收錄了3首新歌,及2首現場演出的作品。
當中的新歌《女朋友》,這首歌很特別,在錄音的時候,我們剛開始花了4個小時很努力的錄唱,但是都不盡人意,又花了很多時間修整,最後好不容易整理好了,就請側拍人員進到錄音室作側拍。結果,One Take!
E: 推薦一首最能代表脫拉庫的歌曲!
T: 《我愛夏天》!簡單又好聽,適合大家一起唱!
E:. 有聽過香港的樂團嗎? 有什麽印象?
T: Beyond,是小時候的偶像!
P.S 剛在十一月去了台北兩天,用有限時間走了兩間誠品,《歡迎脫拉庫》和《飛向陽光飛向你》復刻雙CD已經賣光,《一脫拉庫就-啾咪》都一樣賣光,恭喜脫拉庫大賣了!我還是不要臉回家去聽那歌曲次序打亂的盜版罷!
脫拉庫2013年全新作品《女朋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C0-HIgvt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