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歐馬克本名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歐馬克本名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歐馬克本名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歐馬克本名產品中有1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馬克先生德國搗蛋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圖文不符 是我同溫層中的同溫層 他們經手的設計幾年來已經榮獲國際各大設計獎項,美感也絕對是台灣難得的風景之一😂 前陣子,我發現他們推出了一組集資中的原創教育繪本 馬克看到書的封面時,發表他的高見 馬克: 他到底4什麼啦! 我: 芒果的狗阿,他叫芒狗狗 講完覺得自己簡直是在裝可愛😅但是芒狗狗真...

歐馬克本名 在 不給酒就飲書!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04 09:48:09

1917列寧在火車上 - 列寧,這位極具爭議的共產主義國父,他的存在是被先人神化、後人唾棄不已,就算如此,現今的人們還是花了大量的金錢維持著他的紀念館。一直以來想要研究他,這次就先從歷史開始。 - 這位傳奇性人物,「列寧」也只是個化名,真正的本名早已消失在歷史洪流之中。 - 二十世紀其實是一個短...

歐馬克本名 在 沃草 Watchout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03 08:45:14

【敬悼永遠的「歐吉桑」史明先生】 - 《沃草》最後一次跟歐吉桑的交集,大概是在去年訪問基隆市議員參選人張之豪時,他談到最欽佩的政治人物說的話: - 「史明也是這樣,但他比較像是日本漫畫裡的男主角,就是一個傻勁,充滿熱血,他的故事真的就像是日本漫畫的男主角,你看他從不會到會,看他把每一件事,不靠任何外...

  • 歐馬克本名 在 馬克先生德國搗蛋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19 18:00:29
    有 442 人按讚

    圖文不符 是我同溫層中的同溫層

    他們經手的設計幾年來已經榮獲國際各大設計獎項,美感也絕對是台灣難得的風景之一😂

    前陣子,我發現他們推出了一組集資中的原創教育繪本

    馬克看到書的封面時,發表他的高見
    馬克: 他到底4什麼啦!
    我: 芒果的狗阿,他叫芒狗狗

    講完覺得自己簡直是在裝可愛😅但是芒狗狗真的會中毒,有一種魔力,他真的好可愛!!!

    但可愛不是重點,這套繪本是結合台灣文化的情境式親子教材,過去在收集繪本名單時,看來看去都是日本跟歐美翻譯的繪本在紅,其實台灣本土也有很多優秀的作品!

    念的故事能夠不是一些歐美翻譯名字,故事也不是日文語感硬翻的中文,而是小孩身邊最熟悉的人事物,
    其實念起來特別有感🙂

    我也因此研讀了教材的理念(剛好最近各種被問到馬克如果在台灣上小學該怎麼銜接…) 2019 年上路的 108 課綱,強調學習不應侷限於學科知識及技能,而是學習與生活的結合。

    課綱說的是((拍拍手))

    從德國搬回台灣,我還是認為,重點不是幾歲時,到底會數到多少或是背多少唐詩…很多觀念跟習慣都是在這時候形塑的

    這次集資中的「#芒狗狗素養教育學習箱」就是以這為核心理念,總共有 3 冊教育繪本、2 款文化互動貼紙、1 套雙語學習卡牌。

    本來是中文、英文雙語,但是!!
    為了慶祝募資達標,團隊決定加做「台語」版本!

    3 冊教育繪本分別是以下的概念

    觀念本:身體自主權中的積極同意觀念《#我想摸一下 !》
    技能本:預防在大賣場走失的應對技能《#你走丟了嗎? 》
    遊戲本:訓練10-15分鐘專注力的好玩伴《#找一找芒狗狗在哪裡? 》

    《#我想摸一下 !》
    這本要教的是很難用說教來解釋的「#身體自主權」觀念
    一開始我看到介紹,想說,唉唷這很難耶
    我只會說 “人家說不要就是不要”這種有講等於沒講的話😂

    但芒狗狗的故事生動又幽默,也不會讓人一看就覺得,這書在說教,馬克第一次讀時,整個人笑到倒在沙發上
    超扯,圖文不符派來的暗樁嗎?

    《#你走丟了嗎? 》
    團隊也規劃了一本 #預防大賣場走失 的教育繪本,

    故事的場景,全部都是身邊熟悉的台灣大賣場場景!讓小朋友能很快地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更容易吸收這些知識、學習走失的應對方法!

    《#找一找芒狗狗在哪裡? 》
    互動遊戲繪本,可以找超多彩蛋!

    每個場景,都是企劃蒐集大量照片、甚至親自到現場勘查,再經過插畫師與設計師絞盡腦汁,將眾多台灣特色,好好安排在同一個畫面! ​

    除了能吸引孩子遊玩,訓練觀察力、專注力,更是充滿台灣人文特色的故事場景!​包含夜市、玩具店、百貨公司、美食街、大賣場、菜市場、廟宇、年貨大街…​

    //

    這次在集資網站上的集資,早鳥已經搶光,剩下晚鳥優惠,好的設計完全不怕讀者檢閱,試閱本跟完整集資方案都可以在這看到

    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mangogobox

    但是!

    偷偷說
    圖文不符給我們讀者的優惠
    好像其實比早鳥還好 哈哈哈哈
    請小聲低調,這裡團購去

    👉 http://bit.ly/mangogoboxmarcusymh
    活動到7/9結束

    溫馨提醒
    團購跟集資計畫一樣,出貨時間預計都是在今年的九月中下旬喔!

    //

    我現在買芒果
    都會跟馬克說: 要不要買 芒狗狗?
    馬克: 😒

    哈哈哈哈

    //

    除了團購價
    這次還爭取到了活動!!
    想得到《我想摸一下!》這本芒狗狗繪本的話
    不免俗的
    就這裡按讚留言點讚
    留個言

    #芒狗狗好可愛

    就好😂 自行發揮發表感想(?)也可以

    一共三名
    7/9回來看看自己手氣如何唷!

    #圖文不符 #芒狗狗 #芒狗狗素養教育學習 #台灣原創在地教材

  • 歐馬克本名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4-26 21:30:35
    有 750 人按讚

    《千年女優/魏海敏》

    訪談進行到一半,魏海敏似乎被我們拋出來的某個問題難倒了,她沉吟片刻,斟酌該如何回答,雙手捧著白瓷杯,緩緩地轉動著。搭在杯子上的手指,修長而白皙,如同一株花草。她的手指在戲台上確實能幻化成一朵蘭花。蘭花指能捻針穿線,補綴苦守寒窯的寂寞時光;也能舉杯澆愁,傾訴貴妃醉酒的心聲。一屈一伸,一動一指,能說千言萬語,故而絕世名伶端坐在眼前,即便面有難色,手指也是這樣充滿美感。

    其實都已洩題,訪綱早在訪前便已寄交受訪者,所謂訪問,無非照著紙張上的題目行禮如儀走過一遍,但受訪者回應字字斟酌,句句鏗鏘,所有答案打磨得閃閃發亮,宛如唱詞。都說青衣扮演的乃戲曲中最典雅端莊的女性,笑不露齒,行不見足,63歲的魏海敏作為台灣一代青衣,被制約成美的化身,舉手投足必得能定格成照片,專訪過後大半月,她為新戲《千年舞臺,我卻沒怎麼活過》辦記者會,與隔離中的新加坡導演王景生聯訪,未輪到她說話之時,但見她眼觀鼻,鼻觀心,腰桿挺得直直的,若捻一朵花在手上,便是蓮座上的觀音了。

    訪問本該在去年進行,未料新戲因疫情耽擱至今,但她卻說大疫之年比往常還忙碌。去年下半年《四郎探母》《王熙鳳大鬧寧國府》《樓蘭女》3齣戲巡演結束已是今歲初春,接著是4月的《千年舞臺》,下半年還有國光劇團的新戲銜接,「我覺得疫情帶給我的衝擊好像是一切都停下來,但反而可以讓大家回頭看自己是誰,難道我們還是像過去一樣,庸庸碌碌過下去嗎?」對她而言,2020年是人生的回顧和再出發,這一次與王景生合作的紀錄劇場《千年舞臺》,重現往年六個經典角色,何嘗不是一次新歌加精選?

    80年代中期,她與京劇名家吳興國將一系列外國名著改編成京劇,《樓蘭女》即脫胎自希臘悲劇《米蒂亞》。1991年,她拜中國戲曲藝術大師梅蘭芳之子梅葆玖為師,《穆桂英掛帥》《太真外傳》2齣梅派折子戲,是她做「梅派大師姐」的成果驗收。《曹七巧》《孟小冬》為2000年後,她與國光劇團王安祈合作的新里程碑,前者是她對張愛玲解讀,後者是對京劇老生皇帝致敬。2008年,她與劇場大神羅伯.威爾森跨界改編吳爾芙《歐蘭朵》,舞台上2個小時的獨角戲已然是經典。

    戲台上,她用京腔翻唱希臘悲劇、莎士比亞或張愛玲,唱念做打俱佳、文武崑亂不擋,然而此番登《千年舞臺》,除上述角色,她還要在戲台上扮演自己,「千年舞臺,我卻沒怎麼活過」,那個「我」,是魏海敏,習慣粉墨登場的名伶在舞台上自報家門,追憶女兒心事,與素顏無異,心情忐忑是必然的,否則我們訪問中,那個問題怎會將她難倒了?「早年父母離異,母親在您成長過程的缺席,讓您少了許多與年長女性互動的經驗,這個缺憾會讓您在理解角色造成困難嗎?」

    一代青衣本名魏敏,出生於台北縣(現新北市)鶯歌,三姊妹中排行最小。魏父軍人出身,1949年隨國民政府來台,雖有大學學歷,卻懷才不遇,早年便從軍隊退下,與妻離異,四處打零工。有志難伸的男人偶爾在夜裡拉著胡琴,哼唱京劇排遣悲懷,興之所致,也教女兒唱戲,魏敏才4歲,便懂得尖著嗓子高唱「蘇三離了洪桐縣」討好父親。魏敏10歲那年,魏父在嘉義謀得某一工廠廠長職缺,一家人南遷,眼看就要過上好日子,豈知2位姊姊又將負笈北上,中年男人拿即將青春期的幼女不知如何是好,又見這小女娃活潑好動不愛讀書,遂狠下心腸送她到高雄左營海軍附設的海光劇校,劇校將她的名字嵌入海光的「海」字,魏敏成了魏海敏。

    進劇校第一天就得學倒立,天地乾坤顛倒看,有了新境界,「第一次懇親,爸爸姊姊們都來了,大夥兒高高興興吃著零食,但對話客客氣氣的,從此一切都不同了。」她說電影《霸王別姬》演的都是真的,劇校坐科7年,每天晨起練功,吊嗓子、拉山膀、跑圓場,四功五法稍有差錯,老師一棒子就打下來。但她個頭好,嗓子好,一下子就挑大梁演出。13歲,她擔綱演《穆柯寨》,父親歡歡喜喜來看她演出,那是父親第一次看她演戲,但也是最後一次—那一年,魏父癌症病逝。她嘆,這一次等於跟原生家庭斷裂了,「我之前參加一個電視節目談眷村文化,講到爸爸媽媽,哭得稀哩嘩啦,因為他們是誰?愛吃什麼?老家在哪裡?家裡有沒有兄弟姊妹?我都不知道。父母是我最熟悉的陌生人吶。」

    其時,軍隊劇校常有巡迴勞軍,某次北上公演,她得空與姊姊見面吃飯,姊姊帶來陌生女子赴會,她只道是戲迷,未料姊姊卻說「小敏,這是我們的媽媽」,她臉色登時一變,「我當初覺得媽媽欠我一個道歉,我如果離開女兒,我一定會跟她道歉,但媽媽沒有,我對她不大諒解。」一代青衣說起往事,雲淡風輕,說當日情形已不復記憶,只道吃完飯,恍惚回宿舍,見桌上一串葡萄,二話不說就往嘴巴塞,愈吃葡萄,心中愈亂,半夜裡,全嘔了出來,定睛一看,全是一顆顆完整的葡萄,「後來我才明白母親當年離婚是要帶走我的,但父親不許,說要走就得一個人走。最後母女是相認了,但很多關係錯過就是錯過了,兩個人就維持著一個客氣的距離。這個缺憾讓我不知如何跟女性單獨相處,尤其跟女性長輩在一塊,會莫名奇妙地手足無措。」

    相較之下,她和叔叔伯伯們在一塊自在多了,無論是父親、劇校老師,或稍後提攜她的學者俞大綱,她在父執輩中恰如其分扮演受寵的小女兒。

    1976年,她從海光劇校畢業,入海光劇團。想當年,京劇受黨國扶植,最紅旦角是顧正秋、徐露、郭小莊,中山堂和國軍文藝活動中心公演往往冠蓋雲集。她雖是後起之秀,但連連得獎,前程遠大,然而她卻在此時嫁給大她9歲的香港商人,「當年才21歲,但我想反正早晚要結婚,就結了吧!這輩子就屬那時期最感寂寞,每到放假又特別愁煩,姊姊們有自己的家,媽媽早已另嫁,更不方便去找她,我就孤家一人,沒地方可去。坐科時有個專心的目標,一畢業整個人好像突然架空了,大好人生似乎正要開始,但其實我也不知道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麼?只是徬徨無依,好想有個家…」

    80年代初期嫁與商人,港台兩地跑,是1982年吧,她說那時在香港待產,得知北京、上海京劇院一票名角南下大匯演,她慕名而去,節目單上的《鳳還巢》《別姬》她早已唱得爛熟,但台上的梅葆玖舉手投足、落腔、咬字,其氣度前所未見,她頂著8個月的孕肚坐在觀眾席,感受的不是胎動,而是藝術的震動。

    然而時代氣氛悄悄改變了,她去勞軍時,發現阿兵哥更迷戀的是鄧麗君、鳳飛飛,有了時不我予的危機感。解嚴前一年,她與吳興國將莎士比亞《馬克白》改編成京劇《慾望城國》,「京劇手段很多,但這些手段我不一定都會,潑辣旦、壞女人的角色我沒演過,但我不想一直演我的大青衣角色,於是我重新打造馬克白夫人,打造她的心境、手勢,跟懷胎生子也沒兩樣。」她驕傲地說那個轉折是她從照本宣科的伶人,脫胎換骨成了獨立思考的藝術創作者。

    1991年,她如願拜梅葆玖為師,在北京前門飯店下跪行禮,袁世海、張君秋、葉少蘭一票北京名角都到場觀禮。拜師宴上,等到客人都走了,她對梅葆玖說:「老師,《霸王別姬》我都學會了,但舞劍看不清楚。」但見梅葆玖起身,拿起桌上筷子,嘴裡嗆嗆嗆數著節奏,腳上啷啷啷走了一個過場,她跟著演一遍,師徒如此授課。1996年,她以《貴妃醉酒》和《宇宙鋒》得梅花獎,是為京劇藝人最高榮譽。

    她來到事業的巔峰,但疏於家庭,婚姻以離異告終。與此同時,台灣本土意識抬頭,京戲式微,三軍下轄劇團宣告解散,原本熱門滿檔的她竟也無戲可演,無論感情或事業,都只剩自己了。但她不喪志,加盟國光劇團,兼顧老戲新戲,扮王熙鳳、曹七巧,好戲一齣接一齣,又拿國家文藝獎,無疑是絕處逢生。13歲登台,唱戲至今五十載,戲台上演盡了才子佳人千古風流,戲台下卻嘆這一生似乎交了白卷,好像沒怎麼活過。

    於是我們不免要問:「生為女性創作者,難道家庭、事業只能二選一嗎?」「是啊,當媽媽是經驗,當太太也是經驗,但那些經驗都是階段性任務,唯有完成了那些任務,我才能專心在藝術創作上。」可是您的梨園大前輩孟小冬晚年來到台灣,最後一人一狗孤老終身,同為女人,同為伶人,您難道不會有兔死狐悲的傷感?她很篤定地回答:「不,她真的把藝術發展到極致,我認為她這一生是沒有遺憾的。」

    絕代名伶很篤定她這輩子的角色必然先是藝術創作者,其次才是種種做女人的責任,當媽媽的責任、當女兒的責任。她與媽媽前後走向離婚一途,提及晚近母女相處,她嘆道:「繼父後來也去世了,我怎麼可以不照顧她?她晚年跟我住在一起,後來其實有點失智,不大認人了,跟我們沒什麼交談的意願了,但她審美眼光很好,看到我會說妳頭髮好漂亮喔,給她倒杯茶,她會道聲謝謝,教養很好。」4年前,母親九旬高齡壽終正寢,恩恩怨怨也該全數泯滅了,她得出結論:「我對她的恨,都是我自己的問題。」母喪後某一天,她在大雨的天氣開車出門,車子爆胎,她停在路畔等待救援,想起喪父喪母,從此是一個人,於是趴在方向盤上失聲痛哭。

    或者她也不算一個人,孤獨的人還有心愛的藝術,4月仲春,她登《千年舞臺》,好戲開鑼前,一張素靜的臉在後台撲粉描紅,她往鏡子前一站,魏海敏變成了穆桂英。那是13歲初試啼聲的角色,50年後還扮同一個人物,以往自己常常夢見在臺上忘詞的噩夢,但她現在不會了,她自認嗓音依舊青春豐盈,甚至比年輕時唱得更好了。

    文章未完,可點加入會員點留言連結,解鎖全文,@@。
    照片 兩廳院提供 周佳慧攝影

  • 歐馬克本名 在 每日一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3-11 12:30:58
    有 172 人按讚

    你知道嗎?【山姆大叔姓什麼?耶穌的中間名是H ?!】#本日冷知識1559

    大家好,今天的冷知識比較像是趣聞,由一雙無法單獨成篇的冷梗組成。如果標題還不明顯,第二則含有宗教戲謔,不能接受就不要看謝謝。by 科宅

    ■1. 山姆大叔(Uncle Sam)是北美合眾國的人性化象徵,但山姆大叔姓什麼?腦筋動得快的同學可能會回答:大概是某個 A 開頭的字吧。畢竟要湊就湊齊 USA 是不?

    不是耶。總之答案來——山姆大叔姓「威爾森」。本名是 Samuel Wilson,是一位實際存在的人物。欸欸~驚,第一次聽過山姆大叔是以真人為本。

    是這樣,威爾森出生於 1766 年,曾在獨立戰爭中擔任軍隊中的肉品擔當,就是看顧獸欄裡的肉牛然後屠宰打包的小夥的工作。戰後威爾森在上紐約州的 Troy 立業成家,除了肉之外也賣當地黏土燒成的磚頭。

    講到 Troy 順帶一提,在上紐約州,伊利運河一帶有許多地名來自希臘羅馬典故,例如 Ithaca(奧德修斯故鄉)、Syracuse(阿基米德故鄉),也有 Rome, Athens, Greece 等不俗的地名 XD 不知道當初是誰那麼古典。

    威爾森事業有成,Troy 市的開基祖級的人物,他也積極參與公共事務,是老鄉都認得的一位有力人士。而在 1812 年戰爭中,威爾森重操舊業,負責供應美國陸軍 3000 桶牛肉。故事說,來自紐約 Troy 的士兵開玩笑表示裝牛肉的木桶上寫的「U.S.」是「老鄉山姆大叔熱情贊助」的意思,名號便從此流傳下來。

    *1812年戰爭中,美國人妄想解放加拿大而對英宣戰,結果被反殺,甚至 1814 年白宮、國會都被燒掉惹。那是美國首都唯一一次遭敵軍入侵。說來更是美國第一次入侵他國的嘗試。看來 3000 桶牛肉沒能提供戰力 Buff 效果啊。

    這故事非常軼聞+年代久遠難考據。有人仔細搜尋「山姆大叔=合眾國」的形象出現在白紙黑字,年代似乎比 1812 年晚許多。但是又何奈,其實美國國會在 1961 年通過一條法案,正式追認了上述的故事,就是說 #官方設定 從此以後山姆大叔就姓威爾森無誤了 XD。

    ■2. 耶穌基督的中間名是H,全名 Jesus H. Christ ?!

    說過了這則是很俚俗的玩笑,也是在新大陸獨有的。以下搞笑故事:

    話說馬克吐溫小時候(也是山姆,本名 Samuel Clemens,而且小時候吐溫和他筆下的湯姆一樣是個紅髮小子)在印刷廠當學徒,那時一位有名的傳道家(Evangelist)來到 Hannibal 鎮上,要將講道的手稿排版印刷。一位比山姆資深的學徒排版排排排,為了要塞進一些添加的字,就必須絞盡腦汁挪空間,他就很皮的把 Jesus Christ 縮寫成了 J.C.。

    傳道家收到排版印出的草稿,親自校對時發現了這手腳,整個人暴怒衝進印刷廠,找到老學徒把他釘在牆上,破口大罵道:「你好大膽,竟把救主的名號玷汙縮短!給我加回去,全部!」

    最後在印製的版本上確實完整加上了全名,但......多了奇怪的東西混進去,印著「Jesus H. Christ」。到底是有多皮啊這位學長,又或者,那是因為需要把整個版拆掉重排很累,而發出的惡搞抗議吧。

    有好事之徒頓悟,說其實 H 是 Harold 的意思,因為主禱文裡有寫:Harold be thy name. 其名哈洛 ← 其實原文是音近的 Hallowed,其名神聖。這是西方超老梗冷笑話之一。

    當然中間名什麼的耶穌是不太可能有,西方姓名的慣例是逐漸形成的,遠古人若非顯赫不會有家名或姓氏。只會冠以家鄉辨識,例如「大數的掃羅」就表示其人來自 Tarsus 這地方。同理,耶穌的「全名」可能就是類似的「拿撒勒人耶穌」。而姓氏的另一個來源是顯示其職業,例如 Miller/Muller 表示磨坊主。逐漸表示其出身或職業的增辨用字,變成父子相傳的姓氏。

    而歐洲人喜歡沿用前人的名字、並不避諱,導致大家都叫 John Miller 有點困擾,才在中間加幾個名字、字母以免搞混。

    Epic Rap Battle 表示: George RR Martin vs John RR Tolkien!

    離題講個有名典故:杜魯門總統的中間名 Harry S. Truman 的 S 就代表字母 S。只因當初取名時拿不定主意紀念兩位名為 S 的長輩中的誰,乾脆折衷只寫個 S。然而杜魯門簽名時,還是會在 S 後面打上表示略縮的點點。

    話題回到字母 H,為什麼耶穌基督和 H 有關係,幽默在哪?因是民間自發文化,沒有很肯定的答案。

    或許 H 的戲謔之處在於重音抑揚令人想到英文「句中插入的咒罵話」(Expletive interjection),最常用的咒罵,像英式的 bloody 或更直白粗俗的 frigging 或 f*cking,都有人放在別人全名的中間來加強語氣囧。但你給耶穌中間加 H 嚴格說並不是髒話,別人無奈你何。而換成其他字母比較不彈牙順口~大概ㄅ

    另一個比較有學問的猜想來自久遠的基督教文化。我們知道早期基督徒使用的是通用希臘語(koine Greek),直到四世紀聖耶柔米才翻譯出拉丁文版的聖經,利於向羅馬平民傳教——所以聖耶柔米是翻譯師的主保聖人。

    但總之,早期在信徒之間發明了一些出於希臘語的秘密符號以象徵耶穌。其中就包含有名的魚 ἸΧΘΥΣ,寫成魚但其實是縮寫,讀成耶穌基督神子救主。也有把基督 ΧΡΙΣΤΟΣ 的前兩個字母寫在一起的 chi rho 符號,君士坦丁表示畫在盾牌上戰無不勝。

    然後,另一個神聖縮寫是 ΙΗς,看起來像拉丁字母 IHC,卻是希臘字母 iota-eta-sigma。是耶穌 ΙΗΣΟΥΣ 的前三個字母,現代 J 開頭的字在希臘拉丁語則是 I 開頭,而 ς 是 σ 字母在結尾時的彎彎寫法。

    但在沒幾人識得古希臘語的近代,或許那古老的神祕符號就被美國老鄉解讀成了拉丁字母 JHC。J.C. 就如一開始的故事,是 Jesus Christ 很好懂,但多個 H 是怎麼?這時有人開玩笑說不定 H 是耶穌的中間名。或許謎底是這樣無厘頭吧。蘭登教授表示:

    好ㄌ,這篇不是很營養的雙拼大Guy是John 😁
    謝謝你我們下次見。

    by 科宅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