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歐陽靖憂鬱症跑步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歐陽靖憂鬱症跑步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歐陽靖憂鬱症跑步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歐陽靖憂鬱症跑步產品中有2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5萬的網紅Cheers:快樂工作人,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歐陽靖16歲罹患重度憂鬱症,對世界失去信心,六年後,靠著自己的力量走出憂鬱。跑步對她來說,曾經是件困難的事 她如何靠慢跑,戰勝憂鬱症?...

  • 歐陽靖憂鬱症跑步 在 Cheers:快樂工作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6-08 18:00:18
    有 123 人按讚

    歐陽靖16歲罹患重度憂鬱症,對世界失去信心,六年後,靠著自己的力量走出憂鬱。跑步對她來說,曾經是件困難的事

    她如何靠慢跑,戰勝憂鬱症?

  • 歐陽靖憂鬱症跑步 在 天下文化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0-24 19:02:00
    有 208 人按讚

    【#歐陽靖:我的故事可能可以幫助很多,曾經跟我一樣的人】

    網紅作家歐陽靖,從小因家庭緣故,竟成為同儕霸凌對象。隨後歷經憂鬱症、親友驟逝,讓她陷孤寂漩渦。歐陽靖如何靠著走路、跑步,學習讓身心歸零,走出黑暗人生?

  • 歐陽靖憂鬱症跑步 在 歐陽靖・裏東京生存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5-29 16:12:29
    有 17,108 人按讚

    #文長慎入 #但很重要所以必讀
    
    我的IG每天都會收到相當多關於『憂鬱症』問題的私訊,每天幾十則⋯內容大同小異⋯
    「我好像得了憂鬱症,該怎麼辦?」
    「我的憂鬱症變嚴重了,怎麼辦?」
    「我覺得我不會好,怎麼辦?」
    「要怎麼處理憂鬱的情緒?」
    
    我知道大家急著得到答案,甚至會告訴我:「自己已經快撐不下去了、有輕生念頭⋯」
    
    但老實說,我現在懷孕八個月,也有很多事情要忙,根本沒辦法即時一一回覆。而你這樣的『求助』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情緒勒索』,好似在告訴我:如果我不回應你…你就會發生不好的事情😞
    
    這些私訊的內容通常都非常長,會詳細說明自己(疑似)罹患憂鬱症的來龍去脈,雖然對我來說閱讀起來很耗時,但我覺得這對患者來說是件好事,畢竟『整理』自己的情況是『自我療癒』很重要的步驟…只是我真的沒有那麼多精神力量可以處理你的個人問題,況且我根本不認識你😓
    
    憂鬱症很痛苦,憂鬱症患者的陪伴者也很辛苦。
    
    我跟媽媽是過來人,我們知道、也完全了解這種『看不到陽光』的感覺;但我們並不是醫生、更不是心理諮商師,你的困擾絕對不是靠我們回答幾句話就可以解決的。
    
    我所能做的,就只有提供一些自我檢視的步驟跟求助管道…再多的我真的無法幫你,對不起…🙇🏻‍♀️
    
    ・・・
    ⚠️ 如果你覺得自己得了憂鬱症、或是不知道該怎麼走出憂鬱?以下是些簡單的QA。當然每個人的狀況都不一樣,你更該做的是『求醫』、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而不是上網詢問素不相識的人。
    
    𝑸. 我覺得自己得了憂鬱症,怎麼辦?
    𝑨. 到醫院或診所掛『身心科門診』,由醫師做專業判斷。『憂鬱症』跟『憂鬱的情緒』是不一樣的;憂鬱症是病症,如果罹患了,你的自律神經會失調、血清素會改變,醫生也有特殊的問診方式。不要覺得看醫生很丟臉,或那是什麼不對的事,就跟感冒一樣,如果拖很久都沒好,本來就該掛號求診不是嗎?也不要害怕讓家人知道自己正在看醫生,生病本來就需要家人的支持。
    
    𝑸. 我不想吃憂鬱症的藥物該怎麼辦?(想斷藥該怎麼辦?)
    𝑨. 先搞清楚自己『為什麼不想吃藥』?很多憂鬱症患者對抗鬱藥物有誤解,認為這些藥物會造成嗜睡、記憶力減退、悲觀,還會有依賴性…但事實上這些是『憂鬱症本身的徵狀』,並非由藥物造成的;你即使不吃藥,依然會有嗜睡、記憶力減退、悲觀等現象,抗鬱劑反而能給予維持生活機能的幫助。
    
    至於對藥物的依賴性,這個就牽扯到心裡的問題,就像對酒精上癮、對食物上癮的人,造成『上癮』的源頭從來不是酒精跟食物本身;而是你的心理狀態會對某些東西產生依賴,如果不去解決『造成自己沒有安全感的根源』,你是斷不了藥的,即使斷藥了,也會有嚴重的戒斷現象、造成更大的精神衝擊。
    
    錯的從來不是藥物,藥物沒有問題,重點是憂鬱症的源頭…所以不要因為『害怕吃藥而拒絕就醫』!如果真的很在意,醫生都是可以商量不開藥的…畢竟藥物只是補助,憂鬱症不是吃了藥就會好,要找到根本才行。
    
    𝑸. 我不知道去哪裡找醫生?
    𝑨.建議找這幾個單位作推薦,他們都有協助身心障礙問題的資源:
    ▶︎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
    ▶︎ 社團法人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
    ▶︎ 肯愛社會服務協會
    ▶︎ 社團法人高雄市忘憂草憂鬱防治協會
    (如果有其他單位也歡迎網友提供🙏🏻)
    
    𝑸. 家人不相信我得了憂鬱症,他們覺得我只是悲觀。
    𝑨. 現今台灣大部分民眾都對憂鬱症有比較正面的認知,但就跟不願意就醫、服藥的患者一樣,很多人還是搞不清楚憂鬱症除了心理因素,也是一種『生理疾病』(就跟感冒、甚至武漢肺炎一樣)。如果有這樣的問題,就必須跟家人好好溝通,也可以邀請家人陪伴看診,他們可能會比較願意信任醫生的說法。
    
    𝑸. 我一直在自殘(或暴飲暴食),怎麼辦?
    𝑨. 憂鬱症有很多常見的徵狀:悲觀、失眠、嗜睡、飲食失調、體力減弱、健忘、畏光(不喜歡在白天出門或走出戶外)、逃避人際溝通…這些都是非常典型的現象。嚴重的話,則會有自殘、躁鬱、甚至自殺的念頭。
    
    就跟感冒一樣,當你感冒的時候,你會問醫生:「我一直在咳嗽怎麼辦?」、「我在流鼻水怎麼辦?」…自殘或暴飲暴食都是憂鬱症的病徵,就如同咳嗽跟流鼻水之於感冒,所以重點是在『治癒憂鬱症』本身。
    
    𝑸. 憂鬱症是怎麼來的?
    𝑨. 有幾個成因:有可能是遺傳(直系親屬有精神疾病),或是身體健康出問題(賀爾蒙失調)造成的連帶現象,例如常聽到的『產前、產後憂鬱症』、『更年期憂鬱症』、『老年憂鬱症』…許多慢性病患者也會有憂鬱症現象。
    
    但通常青少年憂鬱症、成年人的憂鬱症則跟心靈創傷有關聯,而這心靈創傷往往來自『10歲之前的童年記憶』。
    例如小時候曾被媽媽罵:「你是個沒有用的小孩!」、「我不要你這個小孩了!」…長大之後,這個『害怕被遺棄』、『被輕視』的負面記憶會深藏在潛意識裡,影響到往後人生所有的人際關係、工作、價值觀。
    
    每個人的狀況都不一樣,所以需要醫生跟專業心理諮商師的協助,才能找到心中的那個印記,然後經由轉念去消匿它。
    
    建議大家可以參考 量子轉念-陳嘉堡老師 的著作《量子轉念的效應》,這是以一種科學、去宗教的方式做有效心理輔導的學術研究。
    
    ・・・
    很多人問我:憂鬱症可以完全痊癒嗎?
    嘿,當然可以!不然我是怎麼回事?(笑)
    
    雖然也有不少人提倡『跟憂鬱共存』這個說法,但我必須要說:你可以跟『憂鬱的情緒』共存,但不能跟『憂鬱症』共存。
    
    『憂鬱症』是疾病,就跟慢性病一樣,放著不管將可能有重症化的風險,應該要積極治癒它。而我們每個人都該學習怎麼處理、面對憂鬱的情緒,就像我是一個比較容易鑽牛角尖、想太多的人(處女座😂)…但我現在知道靠跑步能有很大改善,而每個人的方法都不一樣(不見得是運動),你必須要找到自己跟負面情緒共存的方法。
    
    我在16~22歲期間成為重鬱症患者,後來靠著跟母親的相互溝通與了解,找到自己內心失去自我認同、沒有自信、沒有安全感的源頭(也是來自10歲前被霸凌、家庭窮困的童年記憶)。在解決心理問題之後我才戒斷藥物、恢復正常生活,然後以寫作做為抒發心情、自我整理的方式。又過了幾年之後,我開始跑馬拉松,這使我更知道該怎麼面對生命中的種種考驗。(我在《歐陽靖寫給女生的跑步書》中都有詳細提及這些。)
    
    我不是醫生,也不是心理輔導師,我認為自己所能做的,就是活得快樂精彩。讓大家知道:重鬱症是有可能完全痊癒的。
    
    真的很抱歉沒辦法一一回應網友們的私訊…希望這篇落落長的文章能帶給大家一點幫助。
    
    ・・・
    📷 Photo by RK
    https://instagram.com/rkrkrk?igshid=a7cacbvsu93x
    
    這張照片是我們在2016年時去一個很神秘的地方拍的(不能說),當時我心情超好,但他叫我表情要假裝憂鬱一點(笑)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