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歐普藝術定義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歐普藝術定義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歐普藝術定義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206的網紅餵電影 WEi MOViE,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奧斯卡 與拉票的距離:#公關操盤 和政治時局如何影響小金人得主? 第9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將於台灣時間2/10周一早上舉行。最近大家應該有看到全球各家媒體及影評人紛紛公佈自己的預測名單,這樣「共襄盛舉」的熱鬧現象,顯示這場屬於影壇的年度最大盛會已超越國籍、跨越語言;而不論眾家版本的得獎名單命中率是...
歐普藝術定義 在 餵電影 WEi MOVi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奧斯卡 與拉票的距離:#公關操盤 和政治時局如何影響小金人得主?
第9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將於台灣時間2/10周一早上舉行。最近大家應該有看到全球各家媒體及影評人紛紛公佈自己的預測名單,這樣「共襄盛舉」的熱鬧現象,顯示這場屬於影壇的年度最大盛會已超越國籍、跨越語言;而不論眾家版本的得獎名單命中率是高還低,都展現了一個無可否認的事實:奧斯卡的給獎是具有可預測性的。
.
#預測的參考指標多樣且有跡可循,儼然自成一套邏輯學,被譽為電影最高榮譽的影藝學院獎,除作品本身的藝術成就之外,它所代表的娛樂話題性和政治煙硝味,遠較一般觀眾以為的更濃烈。
.
據傳要獲得一座奧斯卡最佳影片小金人,光是宣傳費用就最多可達近3000萬美元,有些電影的公關活動花費,甚至比拍片本身的預算還高出許多。本次受到邀稿,將從「公關操盤」及「社會時局」的角度切入,與大家一同探查這場奧妙的心理戰~
.
而宣傳造勢之所以扮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受奧斯卡的投票制度很大影響,影藝學院目前有超過九千位會員,他們很多時候必須在尚未看過所有符合競爭資格影片的前提下,依名次填寫名單;在入圍公布後的最終投票階段,分會會員還能跨專業領域為全部24個獎項投票。也因此,外來的「聲音」就很重要,這些風吹草動往往影響會員們的選擇意向。
.
這說明了電影從業人員何以使盡渾身解數,甚至走火入魔地運用各式手段,養成「#拉票文化」的陋習。談及過去最著名的爭議案例之一,必是2009年的《危機倒數》,當時製作人尼可拉斯夏爾提耶(Nicolas Chartier)於投票期間寄送拉票電郵給相關人員,強調應讓「獨立製片」的電影得獎,不要支持「五億美金預算」的大製作,訊息中雖未明文寫出對手片名,但明顯指稱《阿凡達》。
.
當年,尼可拉斯夏爾提耶雖被影藝學院勒令不可參加頒獎典禮,事後也公開致歉,但《#危機倒數》仍擊敗《#阿凡達》獲得該屆最佳影片,也引發後續討論。到了2012年,學院針對奧斯卡的規章進行修訂,進一步明確禁止各種干擾投票的公關手段,希望可阻卻抹黑、惡意攻擊等事件再度發生。
.
而要論及將公關宣傳的重要性大幅提升,甚至型塑出一套操盤指南的幕後推手,#哈維溫斯坦(Harvey Weinstein)可說是最爐火純青的玩家。哈維與其兄弟鮑伯溫斯坦(Bob Weinstein)成立於1979年、並於1993年被迪士尼併購的發行商「米拉麥克斯影業」(Miramax Films),在奧斯卡獎項幾乎掌握於大製片公司手中的時代,靠著積極且出奇制勝的公關宣傳攻勢,將獨立電影的競爭戰力大舉提升。
.
他們從1990年的《我的左腳》加入戰局,經過1994年最為人熟知的《黑色追緝令》,此片先在坎城大鳴大放,讓當年還很稚嫩的昆汀塔倫提諾(Quentin Tarantino)抱回最高榮譽金棕櫚,更以850萬美金的成本,創下全球兩億多美元的票房表現,並一舉入圍七項奧斯卡獎,最終昆汀塔倫提諾也順利抱回生涯第一座小金人,獲得最佳原創劇本獎。在2005年,溫斯坦兄弟離開米拉麥克斯去自創新公司以前,旗下發行的電影總計囊括超過30座奧斯卡獎,當中還包括《英倫情人》、《莎翁情史》和《芝加哥》三部最佳影片。
.
其中最有爭議的一役,非第71屆以《#莎翁情史》打敗當年最被看好的《#搶救雷恩大兵》莫屬。米拉麥克斯投下大筆重金做廣告宣傳,破了當年獨立製片的紀錄;並以「歡迎來到美國」的名目,為該片的英國導演約翰麥登(John Madden)舉辦盛大派對;也使出見面三分情的美人計,派女主角葛妮絲派特洛(Gwyneth Paltrow)與會員們握手拜票;更佐以長輩招數,針對投票會員高齡化的趨勢,製造《搶救雷恩大兵》過度暴力的負面耳語。這種種挑釁學院規章的操作手段,最終成功拽下最佳影片獎座,簡直將奧斯卡催化成如同政治選舉一般,高度仰賴金錢和公關手腕。只要談論公關操作,《莎翁情史》跟《搶救雷恩大兵》的愛恨情仇絕對榜上有名。
.
若要將宣傳造勢和時局風氣對奧斯卡結果的變因進行大致分類,絕對少不了影展操作的 #北美獎季巡迴,首先,若對電影本身的品質信心頗高,於影展首映亮相,打響初波聲量是常見套路。以本屆奧斯卡入圍選手來看,《#婚姻故事》自威尼斯影展便爆出絕佳口碑,關注度一路延燒至Netflix上線;《#小丑》更奪得最高榮譽金獅獎,給漫改作品衝奧打了一劑強心針。《#茱蒂》和《#賽道狂人》則選擇特柳賴德影展初試啼聲,看重美國境內戰略地位的優勢。而多倫多影展的觀眾票選獎,不僅直接反映出觀眾的喜好,近年更被視為奧斯卡獎的入場券,2019年的《#兔嘲男孩》也應證了此項重要指標的公信力。
.
至於主創團隊的 #人物形象,隨著社群媒體的快速傳播,重要性無疑與日俱增,成為能左右投票風向的憑藉。近年來不乏相關案例,2017年 #詹姆斯法蘭科(James Franco)以影史奇觀《房間》為文本,自導自演的《大災難家》廣受好評,甚至被譽為「把爛片拍成神片」,在獲得金球獎最佳音樂及喜劇類影帝後,卻因為推特上接連被爆出的性醜聞,一夕之間從奧斯卡熱門選手,淪為僅入圍改編劇本獎的陪榜者。
.
同年,#威廉達佛(Willem Dafoe)憑著《歡迎光臨奇幻城堡》旅館經理一角,以北美四大影評人協會大滿貫之姿,強勢問鼎奧斯卡男配角獎。在形勢水到渠成之時,卻因該片製作人安德魯當肯(Andrew Duncan)陷入性騷擾醜聞,連帶拖累了威廉達佛,硬生生地與小金人失之交臂,實為可惜。
.
當然,電影本身的議題與當下 #社會風向 的交互作用,也至關重要。而第78屆的最佳影片得主《#衝擊效應》就是絕佳例證,當年脫口秀天后歐普拉(Oprah Winfrey)於節目中疾呼該片所代表的文化重要性,加上片方對外狂送十幾萬張DVD,風向開始逆轉。媒體方面,BBC電視台將《衝擊效應》定義為美國未來的寓言;政治背景層面,總統布希的伊拉克政策助長第三世界受長久迫害,造成好萊塢反彈,片中也反映出白人恐慌,破除了加州種族熔爐的美好幻影;更有人說勁敵《#斷背山》輸在當時影藝學院對性向的保守價值。
.
總而言之,社會風氣的影響因素,確實是眾人心照不宣的關鍵點。眾多案例當然不僅於此,第88屆與種族有關的「奧斯卡好白」(#OscarSoWhite)風波、第90屆圍繞於反性騷擾運動的「#MeToo」、「Time’s Up」性平提倡,都在影史上刻下痕跡。
.
綜上所述,間接影響了第91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的入圍組成新氣象,五位當中有三位來自 #非英語系國家,分別是《羅馬》的墨西哥導演艾方索柯朗(Alfonso Cuarón)、《沒有煙硝的愛情》的波蘭導演帕威帕利科斯基(Paweł Pawlikowski),和《真寵》的希臘導演尤格藍西莫(Yorgos Lanthimos)。另外,也直接促成了2019年影藝學院新成員的多元性,這842位新血來自59個不同國家,包含50%的女性、29%的有色人種。
.
奧斯卡獎和世界上許多藝術領域的競賽一樣,評審結果往往傳達的是公眾意見的「妥協」成果,獎季紀錄、人物形象、社會風氣、政治態度、公關手段,皆參與其中,大膽一點說,有時候真的並非單純就片論片,因此,永遠沒有最好的決定,只有最剛好的緣分。而影人與小金人的距離,時而撲朔迷離、時而呼之欲出,就在有和沒有之間。
🔥 完整文章刊登於「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
#如何看懂奧斯卡 單元👉 https://lihi1.cc/gNUcy
歐普藝術定義 在 主播 路怡珍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為什麼我們都必須再看一次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 Eat, Pray, Love? 】
「我從塞席爾回來,光轉機就等了9個小時,中間空檔我看了Eat, Pray, Love,但看到一半就睡著了,睡得很沈,醒來的時候空姐已經在催我登機。」
那是2010年冬天,我當時的男朋友剛渡完(沒有我陪同的)假回到台灣。他一邊拆行李、一邊漫不經心跟我說出這句話。
他在那裏曬的很黑,我看著他,有一點像在看一個鑽石珠寶開發商,很陌生,我心不在焉;但忽然間他說出的這段話,我卻聽得相當清楚,力道強到我感覺身體裡好像有什麼引爆,耳鳴而且頭暈。之後他還說了很多跟當地風土民情有關的故事,但我只聽到一些模糊的悶哼,有點像在潛水時明明咬著出氣閥,但還硬要跟教練說「等等我…」的那種聲音。
男朋友後來變成了前男友,中間當然有比這句話更複雜的起承轉合。 人生畢竟不是中國大陸那些轉轉椅子就能找到真愛的相親遊戲,不需要戲劇性的6秒定生死(不過話說回來,我很小的時候就去 #浙江衛視 錄過配對節目了,下次分享);只是他說出這句話的確像摩西分開紅海一般:從此之後,我在這邊、他在那邊。不明白這本書為什麼會多年蟬聯我的睡前讀物排行榜,哪怕只有5分鐘的人,真的在另外一邊...。
*
喬凡尼是我在義大利旅行時的語言交換夥伴。有天他在電話上跟我說:「Seiuna trottola」,(妳是旋轉的陀螺)。某天晚上我在地中海邊的某個城鎮,在海邊的飯店房間裡醒來,自己的笑聲竟然喚起沈睡中的我。我大吃一驚:「誰在我的床上大笑?!」我發現只有我自己一個人,這使我又笑了起來。我已經忘了當時我夢見什麼了,或許跟船有些關係。
*
作者的名字是Elizabeth Gilbert,一位30多歲,中年逃離工作、不願生小孩、正經歷慘痛離婚、而且親密關係實在出了點狀況的女作家。這個過程她形容自己像「連續三年每天都出了連環車禍」、「是絕望佃農所耕種的土壤、負擔過重,亟需休耕。」所以她花光所有積蓄,在義大利、印度、印尼三個城市旅行。這本書是她一整年生活的寫照。
書出版後造成話題,在美國先賣出一百多萬本,然後在紐時、華盛頓郵報等六大排行榜迅速爬上銷售冠軍,歐普拉在節目上不知道講了多少次這本書讓她「相當著迷」;而2010年根據這本書拍成了電影發行,巨星茱麗亞羅勃斯擔任女主角,全球票房大概兩億美元。
大家看到了一個女生勇敢追求靈性、在三個國家灑脫的踏上冒險之途、最後還遇到了更成熟溫柔的男人,展開一段完美的戀情。我們看她的故事像在吃安慰劑,知道自己的人生如果有一天也這麼慘到谷底,原來有些方法可以重返軌道,還有別人疼惜。但我第一次看就覺得這是不是一本旅遊書,也許也根本不是愛情故事:情節確實在不同的地點發生,也和男人跟性有關聯,但真正的旅程不在這三個地方。
*
我跟男人有分界的問題。我若愛你,你即可擁有一切 。你能擁有我的時間、我的忠誠、我的屁股、我的金錢、我的家人、我的狗、我的狗的金錢、我狗的時間一切的一切。我若愛你,我會扛起你所有的痛苦,為你承擔所有的債務(就每一種定義而言),我將保護你免於不安,把你從未在自己身上養成的各種優秀品質投射給你,買聖誕禮物給你的全家人。我會給你雨和太陽,假使沒辦法立刻給你的話,我會改天給你。除了這些,我還會給你更多更多,直到我筋疲力竭,耗盡心力,只能靠迷戀另一個人才能再使我恢復精力。
*
一個女人能這麼誠實寫出自己的依賴和上癮症,還真不容易,更何況還寫得這麼生動。Elizabeth Gilbert是天之驕女,長得漂亮、聰明、聲音銀鈴般輕脆。她和先生婚後住在曼哈頓的公寓,一切按部就班,期待著30多歲可以開始生小孩、過著相夫教子的生活。那是她的人生計劃。但計劃,你知道,從來就只是計劃而已。她說到一次她去參加一場藝術派對:"我那位藝術家朋友初為人母,一邊在頂樓畫室招待客人、哄小孩、一邊還要專業的討論工作。我永遠忘不了她午夜過後她站在廚房,雙手浸泡在堆滿髒碗盤的水槽,她的老公在另外一個房間,翹著腳看電視,連偏頭都懶地說:「別理了甜心---我們早上再收拾吧。」嬰兒那時開始大哭,而我朋友的乳汁從她的連身禮服中漏出來..."。
她怕極了生小孩,怕到半夜在浴室地板上發抖大哭。她說無法在還沒有辦法定義好自己人生的時候,照顧另外一個人的人生。生小孩讓她恐慌,但這種恐慌會被無限放大卻跟孩子沒有關係,真正根源是她知道自己生活不快樂,無法接受自己真的這樣日復一日直到老去。婚姻後來離婚收場,促使她踏上岔路,也逼迫她心無旁騖的解決這個根源問題。
*
世界上每一種宗教的運作,都是基於對人生鍛煉的相同共識,起個大早,向神禱告,磨練自己的美德,控制七情六慾。我們都同意睡懶覺比較容易,許多人也這麼做。然而數千年來也有人選擇日出前起床、洗臉、晨禱,度過又一個狂亂的日子。信仰是去相信你看不見、證明不了、摸不著的東西。它另外一種說法是:「是的,我先行接受宇宙的條件,我事先接受我目前無法瞭解的事情。」假如我們真能事先知道生命的意義、靈魂的本質、神的真實性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們的信仰就不叫做跨越信念,也不是勇敢的人類的精神行為,而是簽一款謹慎保守的保險條款。
*
Elizabeth 想借助信仰換來內心的平靜,於是踏上了印度尋神之旅,「尋找神,像是腦袋著火的人尋找水一般」:她練習冥想、打坐、誦經,跟過去懊悔說再見,同時跟自己的內在相處。她想起她可以清楚地問自己究竟需要什麼。「結果答案出奇的簡單,我需要一個新的鉛筆盒、我想寫一本小說。」她發現神在自己的內心。
我們相信神,不是就是相信極致的我們自己嗎?
讀者陪她進行這個像踩在尖刀上的煎熬過程,每翻過一頁,我們都看到一個不斷蛻變的Elizabeth,今天比昨天清晰,今天比昨天穩定,今天比昨天踏實。我們中間看不到一個真的「祂」顯靈,也沒有一粒什麼奇蹟的生物科技藥物,只有一個焦頭爛額的平凡人,透過不斷練習與嘗試,追求靈性和平衡,最後力挽狂瀾,找到平靜。
再焦頭爛額、顛三倒四的人生,她都沒有放棄。
*
我還知道,這短暫的平靜只是一時,我知道我仍然未能完全解決我的憤怒、哀傷、以及我的羞愧。我知道它們最後仍然會悄悄回來,啃蝕我的心靈,佔據我的腦袋,而我必須再三對付這些想法,直到決心改變整個生活。我明白這是艱難而且勞累的事情。但是在黑暗寂靜的海邊,我的心對我的腦子說:「我愛你,我永不離開你,我會永遠照顧你。」
*
書的結尾,說明旅程可能還沒結束,或許連一半都還沒走到,但我們知道她會繼續走下去。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困難棘手的麻煩,折磨我們在半夜輾轉心悸,淚水和汗混在一起。我們每一個人,也都需要愛、需要感到安全,需要成功的滿足。但如果無論我們如何小心翼翼,某一個人生環節還是出了差錯,我們落單、迷路,那那個時候,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相信自己,把自己從賴在地上大哭的狀態拉起來,拼湊起來,繼續往前走,不管有多難,我們都要嘗試。
幸福要走多少步?答案是,走到了為止。這就是這一本書唯一要傳達的訊息。這個訊息足夠陪我們度過每一個傷心、失望、背叛、和心灰意冷的日子。作者告訴我們,站起來往下走,一切都會沒事的。
歐普藝術定義 在 主播 路怡珍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為什麼我們都必須再看一次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 Eat, Pray, Love? 】
「我從塞席爾回來,光轉機就等了9個小時,中間空檔我看了Eat, Pray, Love,但看到一半就睡著了,睡得很沈,醒來的時候空姐已經在催我登機。」
那是2010年冬天,我當時的男朋友剛渡完(沒有我陪同的)假回到台灣。他一邊拆行李、一邊漫不經心跟我說出這句話。
他在那裏曬的很黑,我看著他,有一點像在看一個鑽石珠寶開發商,很陌生,我心不在焉;但忽然間他說出的這段話,我卻聽得相當清楚,力道強到我感覺身體裡好像有什麼引爆,耳鳴而且頭暈。之後他還說了很多跟當地風土民情有關的故事,但我只聽到一些模糊的悶哼,有點像在潛水時明明咬著出氣閥,但還硬要跟教練說「等等我…」的那種聲音。
男朋友後來變成了前男友,中間當然有比這句話更複雜的起承轉合。 人生畢竟不是中國大陸那些轉轉椅子就能找到真愛的相親遊戲,不需要戲劇性的6秒定生死(不過話說回來,我很小的時候就去 #浙江衛視 錄過配對節目了,下次分享);只是他說出這句話的確像摩西分開紅海一般:從此之後,我在這邊、他在那邊。不明白這本書為什麼會多年蟬聯我的睡前讀物排行榜,哪怕只有5分鐘的人,真的在另外一邊...。
*
喬凡尼是我在義大利旅行時的語言交換夥伴。有天他在電話上跟我說:「Seiuna trottola」,(妳是旋轉的陀螺)。某天晚上我在地中海邊的某個城鎮,在海邊的飯店房間裡醒來,自己的笑聲竟然喚起沈睡中的我。我大吃一驚:「誰在我的床上大笑?!」我發現只有我自己一個人,這使我又笑了起來。我已經忘了當時我夢見什麼了,或許跟船有些關係。
*
作者的名字是Elizabeth Gilbert,一位30多歲,中年逃離工作、不願生小孩、正經歷慘痛離婚、而且親密關係實在出了點狀況的女作家。這個過程她形容自己像「連續三年每天都出了連環車禍」、「是絕望佃農所耕種的土壤、負擔過重,亟需休耕。」所以她花光所有積蓄,在義大利、印度、印尼三個城市旅行。這本書是她一整年生活的寫照。
書出版後造成話題,在美國先賣出一百多萬本,然後在紐時、華盛頓郵報等六大排行榜迅速爬上銷售冠軍,歐普拉在節目上不知道講了多少次這本書讓她「相當著迷」;而2010年根據這本書拍成了電影發行,巨星茱麗亞羅勃斯擔任女主角,全球票房大概兩億美元。
大家看到了一個女生勇敢追求靈性、在三個國家灑脫的踏上冒險之途、最後還遇到了更成熟溫柔的男人,展開一段完美的戀情。我們看她的故事像在吃安慰劑,知道自己的人生如果有一天也這麼慘到谷底,原來有些方法可以重返軌道,還有別人疼惜。但我第一次看就覺得這是不是一本旅遊書,也許也根本不是愛情故事:情節確實在不同的地點發生,也和男人跟性有關聯,但真正的旅程不在這三個地方。
*
我跟男人有分界的問題。我若愛你,你即可擁有一切 。你能擁有我的時間、我的忠誠、我的屁股、我的金錢、我的家人、我的狗、我的狗的金錢、我狗的時間一切的一切。我若愛你,我會扛起你所有的痛苦,為你承擔所有的債務(就每一種定義而言),我將保護你免於不安,把你從未在自己身上養成的各種優秀品質投射給你,買聖誕禮物給你的全家人。我會給你雨和太陽,假使沒辦法立刻給你的話,我會改天給你。除了這些,我還會給你更多更多,直到我筋疲力竭,耗盡心力,只能靠迷戀另一個人才能再使我恢復精力。
*
一個女人能這麼誠實寫出自己的依賴和上癮症,還真不容易,更何況還寫得這麼生動。Elizabeth Gilbert是天之驕女,長得漂亮、聰明、聲音銀鈴般輕脆。她和先生婚後住在曼哈頓的公寓,一切按部就班,期待著30多歲可以開始生小孩、過著相夫教子的生活。那是她的人生計劃。但計劃,你知道,從來就只是計劃而已。她說到一次她去參加一場藝術派對:"我那位藝術家朋友初為人母,一邊在頂樓畫室招待客人、哄小孩、一邊還要專業的討論工作。我永遠忘不了她午夜過後她站在廚房,雙手浸泡在堆滿髒碗盤的水槽,她的老公在另外一個房間,翹著腳看電視,連偏頭都懶地說:「別理了甜心-\-\-我們早上再收拾吧。」嬰兒那時開始大哭,而我朋友的乳汁從她的連身禮服中漏出來..."。
她怕極了生小孩,怕到半夜在浴室地板上發抖大哭。她說無法在還沒有辦法定義好自己人生的時候,照顧另外一個人的人生。生小孩讓她恐慌,但這種恐慌會被無限放大卻跟孩子沒有關係,真正根源是她知道自己生活不快樂,無法接受自己真的這樣日復一日直到老去。婚姻後來離婚收場,促使她踏上岔路,也逼迫她心無旁騖的解決這個根源問題。
*
世界上每一種宗教的運作,都是基於對人生鍛煉的相同共識,起個大早,向神禱告,磨練自己的美德,控制七情六慾。我們都同意睡懶覺比較容易,許多人也這麼做。然而數千年來也有人選擇日出前起床、洗臉、晨禱,度過又一個狂亂的日子。信仰是去相信你看不見、證明不了、摸不著的東西。它另外一種說法是:「是的,我先行接受宇宙的條件,我事先接受我目前無法瞭解的事情。」假如我們真能事先知道生命的意義、靈魂的本質、神的真實性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們的信仰就不叫做跨越信念,也不是勇敢的人類的精神行為,而是簽一款謹慎保守的保險條款。
*
Elizabeth 想借助信仰換來內心的平靜,於是踏上了印度尋神之旅,「尋找神,像是腦袋著火的人尋找水一般」:她練習冥想、打坐、誦經,跟過去懊悔說再見,同時跟自己的內在相處。她想起她可以清楚地問自己究竟需要什麼。「結果答案出奇的簡單,我需要一個新的鉛筆盒、我想寫一本小說。」她發現神在自己的內心。
我們相信神,不是就是相信極致的我們自己嗎?
讀者陪她進行這個像踩在尖刀上的煎熬過程,每翻過一頁,我們都看到一個不斷蛻變的Elizabeth,今天比昨天清晰,今天比昨天穩定,今天比昨天踏實。我們中間看不到一個真的「祂」顯靈,也沒有一粒什麼奇蹟的生物科技藥物,只有一個焦頭爛額的平凡人,透過不斷練習與嘗試,追求靈性和平衡,最後力挽狂瀾,找到平靜。
再焦頭爛額、顛三倒四的人生,她都沒有放棄。
*
我還知道,這短暫的平靜只是一時,我知道我仍然未能完全解決我的憤怒、哀傷、以及我的羞愧。我知道它們最後仍然會悄悄回來,啃蝕我的心靈,佔據我的腦袋,而我必須再三對付這些想法,直到決心改變整個生活。我明白這是艱難而且勞累的事情。但是在黑暗寂靜的海邊,我的心對我的腦子說:「我愛你,我永不離開你,我會永遠照顧你。」
*
書的結尾,說明旅程可能還沒結束,或許連一半都還沒走到,但我們知道她會繼續走下去。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困難棘手的麻煩,折磨我們在半夜輾轉心悸,淚水和汗混在一起。我們每一個人,也都需要愛、需要感到安全,需要成功的滿足。但如果無論我們如何小心翼翼,某一個人生環節還是出了差錯,我們落單、迷路,那那個時候,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相信自己,把自己從賴在地上大哭的狀態拉起來,拼湊起來,繼續往前走,不管有多難,我們都要嘗試。
幸福要走多少步?答案是,走到了為止。這就是這一本書唯一要傳達的訊息。這個訊息足夠陪我們度過每一個傷心、失望、背叛、和心灰意冷的日子。作者告訴我們,站起來往下走,一切都會沒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