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歐卡排檔桿設定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歐卡排檔桿設定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歐卡排檔桿設定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3萬的網紅TCar 試車頻道,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試車報告】 LUXGEN U6 GT 旗艦智駕版 新國產性能王 【4K UHD | https://youtu.be/B9XsOEzQqk8】 小時候,聽到性能之王,眼睛總會為之一亮! 這是多麼狂妄的形容詞,勢必有著狂妄且教人痴迷的動力表現… 隨著造車技術的精進,國產車也有突破200hp等級的...
歐卡排檔桿設定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試車報告】 LUXGEN U6 GT 旗艦智駕版 新國產性能王
【4K UHD | https://youtu.be/B9XsOEzQqk8】
小時候,聽到性能之王,眼睛總會為之一亮!
這是多麼狂妄的形容詞,勢必有著狂妄且教人痴迷的動力表現…
隨著造車技術的精進,國產車也有突破200hp等級的境界,而這,過去是性能車,甚至是跑車才有實力...重點是,排氣量不能太高,必須兼具省油、省稅的優勢,試駕GT220之後,我發現,還有一款更適合家庭使用的性能車,U6 GT!
【魅力升級】
當車輛屆臨改款之際,身為汽車媒體的我們,總會開始猜想經過蛻變的車款會有多少升級,然而,說到進化至GT/GT220世代的U6,這輛車的躍進之大,可就連我們都相當訝異!
在車輛外觀部分,雖然U6原已有著斜背、動感的造型,但經歷改款的洗禮後,這輛車不只換上新式水箱護罩、橫貫車尾的LUXGEN字樣,還有充滿科技感、高亮度的LED頭燈,甚至就連車門把手上,都有LED的迎賓燈,不論是視覺質感、帶給車主的尊貴感皆大為加分!再加上換了新款雙色輪圈、更為動感的前後保桿,還有我們怎麼也料想不到U6 GT竟會新增的引擎蓋進氣口,都替U6 GT帶來了充滿動感的扮相,這就像原先俏皮且樸素的鄰家女孩,有天竟上了全妝,並換上了套美艷禮服,這樣的進化,又怎令人不叫好呢?
【不俗配備】
除了帥氣的外觀改變,LUXGEN U6 GT的內裝也有著幅度不小的升級,讓人坐上車後,便立即能夠感受到新車的質感提升,不只有像是木紋飾板、便利的電動調整座椅、粗壯的排檔設計,還有握感設計扎實、附有換檔撥片與銀色飾環的精緻方向盤,以及會隨車輛啟動升起的高音喇叭,整體設計不難讓人看出原廠對於造車的更高要求。
不過,本次改款車內最大的變革,還是那中控台的12吋螢幕,雖然我們已曾在U5上體驗過這套系統的便利與強大,但這回場景換到了U6 GT車上,在更具質感的車內,這套系統不僅不會顯得不搭調,更依舊令人打從上車後便會依賴它的聰穎。
當然,LUXGEN也一點都沒忘了用盡U6 GT的車內細節,不只雙前座下方都有貼心的儲物空間、中控台下方還有設計巧妙的面紙槽,而車上的乘客,也能享受天窗美景,以及後座冷氣出風口帶來的涼爽。
至於真要挑剔,我們倒認為U6 GT雖後座椅可進行角度調整、後廂空間也在水準之上,且具備電動尾門功能,然而,這具尾門在開關時較為敏感,若連續於作動時夾到物品,可能會導致電動啟閉功能暫時失效,此時勢必得採用人工強制開/關尾門,才能讓電動啟閉功能重新上線,這則是使用此功能較需注意之處。
【周全呵護】
而在LUXGEN車款一向突出的安全部分,U6 GT不只同樣有著陡坡起步輔助、動態穩定系統、煞車分配與力道輔助功能、六氣囊,行車時還有能夠環顧車輛四周,且結合車輛逼近警示的即時攝影,和得以將警示燈號顯示於HUD抬頭顯示器的車道偏移系統、前方車輛/行人碰撞警告,再加上先進的智慧安全系統例如APA自動停車、底盤透視系統,在多樣的行車,甚至是下車前的後方來車的安全提示下,相信這輛車的高安全也很適合許多駕駛新手。
【動力強勁】
相較於U6 GT220,GT的排氣量同樣為1.8升渦輪增壓引擎,相較於過去的U6 EcoHyper,這具引擎可以說完全重新改造,除了噴油嘴換上12孔部品,引擎內部機件經過強化、進排氣拋光處理,就連渦輪都換上了雙渦輪流,因此擁有更強的動力表現及更精緻的運轉反應,就連變速箱的電腦都經過重新設定,讓齒比與引擎輸出有更好的搭配,因此202hp/32.6kgm的動力數據,依然讓人感受得到強列的貼背感,無論升、降檔,都有俐落的反應。
儘管試車當天下著滂沱大雨,但U6 GT在濕滑的路面上,依然展現優異的加速力,關閉循跡後拉轉起步,驅動輪因瞬間扭力較大而發生空轉,卻沒有出現難以駕馭的搶胎,過程中依然可以感受到鮮明的貼背勁道,0~100km/h可於8.7秒達成。
【轉向精準】
一開始,LUXGEN U6 Turbo出現時,我只覺得,恩,這輛掀背車的造型挺帥的,直到U6 EcoHyper出現,在大鵬灣賽道試駕時我才發現,原來U6的操控可以進步到這樣,而當時,也只是水野和敏先生輕度介入車輛調校而已,我問他,有什麼箇中秘訣嗎?他笑笑地說,大致上結構沒變,但把部分避震器的阻尼係數調軟一些…
原來,阻尼調軟,可以讓車輛的動態表現更平衡,少了讓人不舒服的彈跳感,可以讓轉向更精準!
上個月,前往AUTOPOLIS賽道試駕過U6 EcoHyper及GT220之後,會發現GT220的操控力更強,整體的進步已經超過不只一個檔次,但GT220在賽道上的操控力強大,還有絕佳的側傾支撐性,相對通過路沿石,彈跳的衝擊也較直接,然而,U6 GT在乘用舒適性上,確有著更貼近家庭的設定。雖然少了BILSTEIN減震筒,但原廠為了提升車體剛性,特別將避震塔重新設計,並且改變鋼材,讓車體剛性大幅提升,而一般版的避震器,雖然沒有那麼強調硬派性能,以單阻尼的調校,已經稱得上細緻,碾壓坑洞時不僅可以迅速過濾碎震,還可發揮出色的支撐性,重點是駕駛者在感受優異的行路回饋同時,也能夠藉由雙手,察覺方向盤速度感應輔助的變化,在山道上對於油門掌控及轉向時機,都有極細微的感觸。此外,在煞車性能的提升方便,雖然不是換上多卡鉗部品,原廠已經來令片材質進行提升,就連踏板回饋的力道及行程,都讓人覺得標準,位置不會太低,回饋也不會太軟,有著近似高級歐系車的感覺,藉由精準的轉向反應,提升整體的操控樂趣!
【TCar短評】
如果你問我,U6 GT/220是不是一輛好車?我會很肯定地告訴你,是!且它們進步的幅度,還不止一個檔次…
如果你又問我,那麼該買GT?還是GT220?我覺得,這個答案也不難回答,如果你喜歡一人開車,享受忘我的競速感受,那麼你買GT220。如果,你有家庭,且不享放棄駕馭樂趣…U6 GT肯定會更適合你的需求!
這輛車精進的幅度,在試車過程讓我不斷驚喜!會覺得,這是一輛國產SUV嗎?我很開心,也很感動LUXGEN U6的進步。如果,問我,有什麼不滿意之處?我會說,入門版車型仍沿用舊動力,想買到讓人滿意的U6 GT,必須花上95.5萬元!
【LUXGEN U6 GT 旗艦智駕版】
引擎型式: 1,798c.c. L4 DOHC 16V + Turbo
最大馬力: 202hp/5,200rpmrpm
最大扭力: 32.6kgm/2,000rpm
長x寬x高: 4,630x1,825x1,620mm
軸距: 2,720mm
車重: 1,531kg
驅動模式: FF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懸吊結構: 前麥花臣 後扭力樑
輪胎規格: 前後225/50 R18
國內售價: 95.5萬
【主要配備】
LED頭燈、日行燈、尾燈
前門外後視鏡LED迎賓燈
後門把LED迎賓燈
智慧型電動尾門
18吋雙色輪圈
電動玻璃天窗
多功能皮質方向盤(附飾環、換檔撥片)
遊艇式皮質排檔桿
LCD/LED科技液晶儀錶
HUD抬頭顯示器
12吋多功能HD觸控螢幕(LUXGEN THINK+ 4.0,含多品牌手機投影功能)
聲控行動助理
駕駛座肩部喇叭
炫藍升降高音喇叭
LUXGEN CARE皮質座椅
駕駛座6向電動調整功能
駕駛座下方雨傘盒
副駕駛座椅背置物掛鈎
副駕駛座下方置物盒
頭等艙包覆式頭枕(蝴蝶式頭枕)
後座6/4分離椅背設計(附One-touch快速翻折功能)
電子恆溫空調系統
後座空調出風口
飛航式皮質包覆中控台
炫藍氣氛燈
皮質車門飾板
APA智駕輔助停車系統
DAS+駕駛警示系統
AR View+ System行車AR影像系統
。AR Around View+環車AR安全影像
。AR See-through View+ AR底盤透視影像
。Dual Side View+開門防後撞影像
。Front View+無盲點車前影像
。Alley View+車頭雙側影像
。Full Side View+無盲點車側影像
。Eagle View+ 360度環景影像
。Live Rear View+後視Live影像
電子智慧EPB煞車系統
BAS煞車輔助系統
EBD電子煞車力道分配系統
BOS+煞車優先系統
HBB液壓煞車增壓系統
HSA斜坡起步輔助系統
TCS循跡防滑系統(設置開關按鍵)
ESC動態車輛穩定系統
ESS急煞預警系統
ASL防暴衝裝置
ISO FIX兒童安全座椅固定裝置
前偵測雷達
後倒車雷達
可潰式方向機柱
SRS雙前座氣囊、側氣囊、側邊防護氣簾
Luxgen Motor | TCar 葉明德
#luxgen #u6 #gt #tcar #新車試駕 #葉明德
歐卡排檔桿設定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試車報告】Volkswagen T6 Caravelle & Multivan 商旅雙雄
【4K UHD | https://youtu.be/xANpqb0T1CI】
每個人對箱型車都有著不同的記憶,不論它們是兒童時期的幼稚園娃娃車、街口的麵包車、生活或工作夥伴,又或印象只停留在某個郵差將包裹送到你手裡的那個日子。
不過,誰說箱型車只能帶給人們簡單廉價、設計樸實的既定感受呢?
【超越平庸】
我們並非首次接觸Volkswagen T6 Caravelle,除了2016年有機會一試本車的駕馭感受之外,就連每每出國接送機車款,也經常與T6來場短暫的約會。
這輛長軸的T6 Caravelle,大概就是各位在路上最常見到的福斯商務車款了,它的外觀雖然設計平實,但融入現代美學的雕琢後,卻絲毫不顯老氣、過時,而且,它的厲害之處-空間,在伸手拉開右側滑門後,更是立即可讓人盡收眼底。至於左方滑門,當然也能另外選購增配,或是直接選購更高階,已標配的左方滑門的Caravelle車型。
因為本次試駕的Caravelle為長軸版本,這也讓本車能夠一次納入9位乘員仍不顯擁擠,且四排座椅的設定還能替乘客進出預留通道,每回進出不再需麻煩地收折、調整座椅,此外,為了對應寬闊車室的冷房需求,Caravelle也配備了三區域的恆溫空調,坐在舒適的座椅上,這樣令人滿足的大運量體驗,也正是許多他款MPV車型難以與Caravelle相較量的。
而對於辛苦的駕駛,Volkswagen不僅提供了操作就手的中控介面與排檔桿,無論是斜坡起步輔助系統、駕駛注意力偵測系統、ESP、ASR、電子煞車力道分配與EDL電子差速器皆有搭載,且被動防護除了雙前座氣囊、側氣囊與頭部氣囊兼備,就連能夠減低車禍二次碰撞的MCB預煞系統也有配備,替長途駕駛帶來更安全的守護。
【尊貴之享】
然而,要是想載著更尊貴的人物,那麼Multivan或許將是更適合的選擇,Multivan不僅在車輛外觀上便更為精緻,並擁有LED頭燈與17吋輪圈,就連在貴賓上下車前,駕駛都能夠利用車內按鈕電動開啟左右側的滑門。
且當跨入車室之後,全車的Nappa真皮座椅也能為乘客帶來更舒適的乘坐品質,甚至,當車輛已由單純的載具變成了尊榮行動辦公室後,無論是想透過乘客座椅的前後滑移來改變乘坐空間分配,或是將第二排座椅向後翻轉,並展開中央扶手成為圓桌,令車內成為移動式會議廳,Multivan都能夠做到!
除此之外,Multivan還有其他配備是Caravelle無法提供的,像是可讓駕駛輕鬆調整駕駛姿勢的電動調整座椅、車頂電動天窗、中控6.33吋,且內藏手機連結系統的螢幕,還有像是能提供全車乘員享受的DYNAUDIO 11揚聲器音響,以及能再替行車安全加分的車輛盲點偵測功能、倒車攝影,和得以同步守護前後座乘員的氣囊,駕著這輛車載著貴賓或家人,必定可令人深感自信!
【穩扎步伐】
可能有朋友會認為,MPV車款主要以載運機能為主,性能表現大概很普通…
事實上,即使入門配置2.0升四缸TDI柴油渦輪引擎的Caravelle,最大動力就已達150hp/34.7kgm扭力峰值可從1750~3000rpm,搭配雙離合器七速自手排,加速表現頗輕盈,0~100km/h可於12秒達成,就算於150km/h再加速,也沒有氣虛的感覺,極速更能突破180km/h!
前麥花臣、後扭力樑的懸吊結構看似簡單,但在這款歐系MPV上卻有著Q韌的回饋感,雖然大部分與T6 Caravelle接觸時,都是乘坐機場接送的專車,後座的乘坐舒適性一直有不錯的水準,但真的駕駛這款MPV卻不會有體型龐大難以駕馭的感覺!相反地,因離地高已達202mm,行駛市區不用太顧慮坑洞路面,加上較高的駕駛視野,能夠更清楚道路前方的視線,以及擁有測風穩定系統輔助,高速行駛不會如同得利卡這類國產廂車般,隨著風向換車道,跑山路時候還會發現,EDL電子限滑差速器的絕妙,讓這輛MPV有著清晰的路感回饋及優異的操控靈活度。
【豪氣之範】
當然,以Caravelle的表現,在同級車中絕對稱得上是佼佼者,但如果你想享受遊艇般的寬敞舒適,彷若行動辦公室的乘坐品質?那麼,我更推薦Multivan!
相較於Caravelle,Multivan的動力雖然採用2.0L柴油引擎,但是改為搭配雙渦輪增壓器,因此動力表現更出色,除了0~100km/h加速低於10秒內,極速突破200km/h,可說是高性能MPV!
在操控表現上,這輛配備豪華的MPV的懸吊結構不變,但卻擁有主動懸吊系統,是我試車生涯以來,第一次開到搭載這項配備的MPV車型,按下Sport鍵,除了懸吊阻尼變硬,底盤離地高178mm的設定,也讓這款車在過彎時有更好的側傾抑制力,再加上清晰的路感回饋,明白的說,就是山路開快也不會害怕!
【TCar短評】
車真的是一分前一分貨,可能很多人會以為,MPV只要會動即可,對於性能或操控一點也不講究,但體驗過T6以後,可能會對這樣的印象改觀。當然,對於有乘載需求的朋友而言,Caravelle的表現已經夠用,但相較Caravelle,我其實更推崇Multivan,原因除了有更好的乘坐品質外,你還能在這款車上,發現何為操控樂趣…
如果要提到,哪部分的設計讓我比較不滿意,大概是這兩款車的手煞車拉桿位置較低,必須略微彎腰才能操作,如果可以換上電子撥片式,感覺會更棒!
【Volkswagen T6 Caravelle L 2.0 TDI】
引擎型式 1968c.c. L4 DOHC + Turbo 柴油
最大馬力 150hp/3250~3750rpm
最大扭力 34.7kgm/1500~3000rpm
長寬高5304x1904x1990mm
軸距 3400mm
車重 1954kg
驅動模式 FF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懸吊結構 前麥花臣 後拖曳臂
輪胎規格 前後215/65 R16C
國內售價 169.8萬元
【主要配備】
高亮度鹵素頭燈、LED尾燈
鍍銘飾條的水箱護罩
電動調整及加熱除霧之車側後視鏡
三幅式真皮包覆方向盤
駕駛艙2座、持客艙第一及第二排2座、第三排為3人座
Composition Audio 原廠高級音響系統
Climatronic三區獨立恆溫空調系統
高級絨毛地墊
四眼倒車雷達
駕駛疲勞偵測系統
斜坡起步輔助系統
ESP 電子行車穩定系統
EBD 電子煞車力道分配系統
EDL 電子防滑差速器
ASR 加速循跡控制系統
MCB二次撞擊預剎系統
雙前座SRS氣曩、前座綜合頭部/側面安全氣囊
【Volkswagen T6 Multivan 2.0 TDI】
引擎型式 1968c.c. L4 DOHC + Twin Turbo 柴油
最大馬力 204hp/4000rpm
最大扭力 45.9kgm/1400~2400rpm
長寬高 4904x1904x1950mm
軸距 3000mm
車重 2093kg
驅動模式 FF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懸吊結構 前麥花臣 後拖曳臂
輪胎規格 前後235/55 R17
國內售價 279.8萬元
【主要配備】
LED頭燈、日間行車燈、尾燈
17吋輪圈
大型水箱護罩鍍鉻飾條
電動天窗
左右兩側電動滑門
三幅式多功能真皮方向盤(四向調整)
Nappa真皮座椅表面
雙前座 12 向電動調整
無段式座艙滑軌系統
多功能會議摺疊桌
Climatronic 三區獨立恆溫空調系統
6.33 吋 TFT 彩色顯示螢幕
APP-Connect 手機多媒體連結功能
DYNAUDIO音效系統
Start/Stop 引擎自動啟動/熄火系統
DCC主動式懸吊系統能改善車輛操控性
彎道照明功能
定速巡航系統
Side Assist車道變換警示系統
Rear View 車後影像倒車攝影機
PDC前後停車引導系統
駕駛疲勞警示系統
斜坡起步輔助系統
ESP 電子行車穩定系統
EBD 電子煞車力道分配系統
EDL 電子防滑差速器
ASR 加速循跡控制系統
TCS 循跡控制系統
MCB二次撞擊預剎系統
雙前座氣囊、側氣囊與全車環艙氣簾
VW Bulli 台灣福斯商旅 | 大橋遊艇 Ta Chiao Yachts | TCar 葉明德
#volkswagen #cv #caravelle #multivan #tcar #新車試駕 #葉明德
歐卡排檔桿設定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5月29日 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紐約時報新聞彙整
今日圖片:新聞照片,Google星期二公布的自動駕駛車原型車,車子長得很卡通,這台車,所有人都是乘客,沒有駕駛座,沒有方向盤,電腦才是這台車的駕駛,車頂上的裝置是判斷附近狀況的雷射感應器。
今天華爾街日報和金融時報都報導了GOOGLE研製出全自動駕駛原型車的新聞。
這則新聞未必表示,我們很快就不再自己開車了,但卻顯示,高科技公司非常熱中投入汽車產業,而且有了新進展。
上次的經濟大蕭條後,出現了塑膠產業等創新技術,帶領全世界的經濟繼續前進,如今,改進現在看來不夠安全,效率不夠高,不夠環保的汽車,也是全世界最有創新能力的公司,有興趣的新市場。
自動駕駛車的特性:根據金融時報報導,這些自動駕駛車裡沒有方向盤、煞車、油門、排檔桿,車上只有兩個鍵,停止和前進。其他媒體報導,要開這台車,你只要在手機APP上設定路線就行,按下前進,車子就會送你到目的地。車上配有雷射感應器、雷達、處理器等設備,可以自動偵測位置和附近狀況,由軟體決定行進路線。目前這台車最高時速為25英里(約四十公里)。
何時上路:預計明年上路測試,初期做為Google各大樓間的交通工具,這台車設定是用來在市郊道路行駛,不會上高速公路。但Google希望三年後,自動駕駛原型車可上高速公路測試。Google曾表示,希望2017年讓無人駕駛車上路,但這次表示,無人駕駛車離上路還有長路要走。
採用能源:電動車
誰設計這台車:Google創辦人布林(Sergey Brin),帶領Google X實驗室設計。
目前要克服的障礙:法規,加州法規雖然允許部份無人駕駛車上路,但在世界大多數地方並不合法,無人駕駛車的保險和法律問題也還沒解決。
潛力:Google曾想打造無人駕駛的車隊,如果汽車不需要人駕駛,那麼以後送貨,只要把貨送上車,汽車就能把貨物送到目的地,再由目的地的人把貨缷下,交通變成可用軟體控制的服務。自動駕駛技術也有助於降低交通帶來的意外和損失。
以下是各報的新聞標題
華爾街日報
[中港臺] 和記黃埔收購O2 Ireland獲歐盟批準
[歐洲] 俄經濟部副部長:經濟在4月現復甦跡象
[歐洲] 普丁希望不用對烏改用天然氣預付款機制
[歐洲] 俄外長:烏克蘭應停止東部地區的軍事行動
[科技] 微軟CEO納德拉:沒有剝離Xbox或必應的計劃
[A股脈動] 29日看盤:反彈中關注結構忽略指數
[亞太] 泰國多數人無法訪問Facebook 軍方否認遮罩
[中港臺] 寶馬汽車預計中國電動汽車需求強勁
[觀點] 中國商業地產的“冰與火之歌”
[中港臺] 寶馬宣佈將在上海建電動汽車充電站
[美國] 美海軍陸戰隊乘兩棲攻擊艦前往利比亞
[科技] 阿里巴巴計劃披露28位合夥人名單
[亞太] 韓國總理提名人安大熙拒絕出任總理
[亞太] 中國警告美國不要在韓國部署導彈防禦系統
[中港臺] 中國施壓沃爾瑪解決勞資糾紛
[科技] 蘋果將斥資30億美元收購Beats
[美國] 歐巴馬闡述外交政策願景
[匯市分析] 歐元兌美元和日圓下跌
[金融市場] 金價跌至18週低位 受烏克蘭危機緩解影響
[金融市場] 油價下跌 因交易員預計美國庫存上升
[金融市場] 美股下跌 道指跌0.3%
[科技] Facebook請求歐盟監管機構審查WhatsApp交易
[美洲] 巴西靠世界盃提振經濟的希望逐漸幻滅
[中港臺] 中國財政部敦促地方政府加快支出
[匯市分析] 人民幣兌美元觸及四周低點
[科技] 金山軟件首季盈利同比增長26%
[金融市場] 發改委:鐵礦石價格短期內難以上漲
[非洲] 力拓、中鋁、IFC將攜手開發幾內亞鐵礦石項目
[科技] 阿里巴巴將斥資2.49億美元入股新加坡郵政
海外購房中國各地人各有所好
[A股脈動] 28日收盤:創業板下跌核心邏輯均被動搖
[亞太] 日本自民黨呼籲制定公司治理準則
[美國] 李嘉誠旗下公司將收購加拿大機場停車場運營商
[科技] google研製出全自動駕駛原型車
[觀點] 中國版的“利率之謎”
[股聞天下] Japan Display值得投資者再度關注
[歐洲] 雀巢斥資14億美元收購Valeant資產
[職業與管理] CEO薪酬溫和上漲 甲骨文埃利森居首
[美國] 美最高法院:死刑裁量不能用IQ分數
[中港臺]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許永盛被免職
[中國實時報 法律] 北京地鐵安檢升級 通勤形勢雪上加霜
[觀點] 利率市場化和去壟斷化將重塑中國經濟
[觀點] 印度或將迎來重大轉折
[股聞天下] 歐元抗跌能力出乎意料
[WSJ博客] 日本列16種假設情形 試圖擴權自衛隊
金融時報
媒體劄記:老人赴死
沉默的記憶
美國是21世紀的“新興市場”
不要誤讀中俄關系
房地產“崩盤論”不科學
別對中國企業IPO掉以輕心
資本主義的空想與現實
分析:中國核工業擴張的難題
美國資產管理公司出售金沙中國持股
李嘉誠收購加拿大機場停車業務
阿里巴巴入股新加坡郵政
中國汽車業的“天鵝絨困境”
google將小批量生產無人駕駛汽車原型車
投行預測世界盃結局
短線觀點:人民幣走低將持續多久?
中國國家能源局副局長許永盛被免職
英國對葛蘭素史克展開刑事調查
葛蘭素史克銷售員“賄賂”報銷無門
美國2016年從阿富汗全面撤軍
歐巴馬呼籲建立50億美元反恐基金
紐約時報
暴恐陰影下,新疆擬發現金攬遊客
藏族歌手格白舉辦演唱會後被拘捕
抵制杜汶澤背後的民族大義
梁振英稱願考慮限制大陸遊客訪港人數
氣候變化事關興衰存亡
普丁在烏克蘭問題上打錯算盤了
六四25周年前夕,北京維穩力度空前
伊朗嚴管網絡重判Facebook用戶
美國政府尋求保護消費者個人資訊
中國因簽證問題驅逐外國模特
歐巴馬宣佈美軍2016年底撤出阿富汗
中國指責思科是美國網絡間諜活動的同謀
李娜法網公開賽意外首輪出局
數據顯示馬航客機燃料耗盡後墜入印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