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歌手明亮幾歲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歌手明亮幾歲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歌手明亮幾歲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歌手明亮幾歲產品中有3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7萬的網紅BIOS monthly,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週末要結束了,捨不得睡嗎?一個從十歲就為失眠症所苦的歌手,寫出了什麼樣的音樂? ⠀ ⠀ 當人們談起臥室音樂這個詞,想像遠處不知名小房間裡的溫馨、私密與低傳真的如夢聲響,Jacob Allen 的臥室卻是他音樂裡那份爆裂躁動的溫床。從十歲起,他就飽受慢性失眠之苦,不能入睡加上抑鬱症使他的面孔看起來始...

歌手明亮幾歲 在 流氓阿德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2 12:31:46

【全世界最亮的光】世界大首播啦~ 火球音樂祭首唱啦~ I I I I I | | | | | | 1120 - 1122 飛碟大首播 | | | | | | | I I I I I 流氓阿德 2019全新應援系單曲〈全世界最亮的光〉 2019 年,流氓阿德在知天命之際聲勢直奔而上。他憑上一張專...

歌手明亮幾歲 在 書宇(皿皿)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6-03 09:26:13

#日常聽歌 你所能想到的,代表這個世代的歌,是什麼呢? . 「用三個詞,描述一下你現在的生活。」. 這樣獨特的開場白,一下子就吸引人的耳朵。 第一次聽到這首歌的時候,習慣性邊聽邊看歌詞,結果一看見那段: 「原來生活不過是 停下來就傾倒的單車 帶走了他最愛的創作歌手 這才看懂 『慢性的無力感』是什...

  • 歌手明亮幾歲 在 BIOS monthl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04 22:29:41
    有 227 人按讚

    ▍週末要結束了,捨不得睡嗎?一個從十歲就為失眠症所苦的歌手,寫出了什麼樣的音樂?


    當人們談起臥室音樂這個詞,想像遠處不知名小房間裡的溫馨、私密與低傳真的如夢聲響,Jacob Allen 的臥室卻是他音樂裡那份爆裂躁動的溫床。從十歲起,他就飽受慢性失眠之苦,不能入睡加上抑鬱症使他的面孔看起來始終蒼白。2015 年,他的姊姊自殺未遂,幾年後他寫了〈Velvet Leaves〉這首歌,憶及姊姊尋死的那一天:


    ❝ And in this dream we fall
    ⠀⠀Through velvet leaves
    ⠀⠀Ushered in reverse
    ⠀⠀Through the silk-like purse
    ⠀⠀Outstretching, unending
    ⠀⠀Except for the ends of you

    ⠀⠀Except for the ends of you
    ⠀⠀Where's that little girl I knew?

    ⠀⠀(我認識的那個小女孩在哪裡?)


    後來,失眠的時候他就寫歌。出道單曲〈Want Me〉、EP《Blood Loss》時期的歌曲幾乎都在他睡不著的夜晚誕生、在自己倫敦的房間裡錄製。以音樂人的身份活動時,他叫自己 Puma Blue,至於為什麼,他提到好幾個原因:他想要一個和 Muddy Waters、Lead Belly、Howlin' Wolf、Memphis Minnie 這種藍調音樂人的名字;他從小對音樂的感覺就是藍色的;曾經有人幫他取了 Blue 的綽號;


    「Puma」則來自他的想像人格:一個在酒吧裡半醉,半人半虎,散發著威士忌味道的人。


    閱讀全文 ➤➤ https://bit.ly/3x9CEMK


    在 EP《Blood Loss》發行後,Puma Blue 這個名字已然發光發熱。那年四月,他開始了自己在歐洲的第一次巡演。即便那幾年英國爵士樂風的興盛使許多音樂人亟於加入這個潮流,Puma Blue 卻非常不願意以爵士來標籤自己的音樂。即便如此,他作品中優雅的薩克斯風即興與吉他和弦的挑選,卻常常讓人忽略他作品中同時也帶有嘻哈、靈魂樂和藍調的特徵。


    最讓人難忘的還有他的嗓音。發語時駕馭鬼魅輕柔的假音,但偶爾爆出如激昂痛苦的嘶吼;精彩如《Blood Loss》中的〈Bruise Cruise〉,情緒從反覆的 A 段累積,直到最後內爆於朦朧迴盪的吉他音色與脫序的薩克斯風聲線中。Puma Blue 自陳自己的歌唱受到 Jeff Buckley 的大量影響,而他的聲音表現確實讓人想起這位早逝的美國創作歌手。


    在 COVID-19 疫情爆發前後,Puma Blue 終於公佈他的第一張專輯正在製作中的消息。這段期間,他遇見了他的愛人 Olivia,而長年困擾著他的失眠症竟因愛情而緩減。原先,他預計跟隨愛人搬往亞特蘭大,然而全球的旅遊禁令隨後降臨,他留在倫敦完成了這張名為《In Praise of Shadows》的作品。


    這個名稱以英文表記或許陌生,其實正是借用自日本作家谷崎潤一郎的名作《陰翳禮讚》。


    「這部作品在美學上和負面情緒上,都深深影響了我。同時,它同時也隱喻了在黑暗中尋找光芒。」聆聽《In Praise of Shadows》,確實立刻能意識到 Puma Blue 的改變:過往沉鬱的旋律線變得更為清晰明亮(或許也與他終於付得起錄音室有關),吉他甚至出現了像〈Silk Print〉這樣帶點神聖感的鋪陳;而專輯中最具突破性的〈Oil Slick〉,以炫巧的鼓點與迷幻的旋律,展示了 Puma Blue 對快節奏的高超駕馭。


    失眠的小男孩不再瀕臨崩潰,找到愛的同時找到了睡眠,或許正如他在〈Sleeping〉中以快節奏的鼓機表現得那樣雀躍。「十九到二十二歲之間,我每天最多睡兩到三個小時。但現在,我常常想『原來其他人一直都擁有那麼多精力嗎?』我覺得自己像個超級英雄。」



    ▍寫一首歌,關於姊姊尋死的那一天:倫敦音樂新星 Puma Blue 的陰翳禮讚 ➤➤ https://bit.ly/3x9CEMK

    ▍𝘽𝙄𝙊𝙎 𝙢𝙤𝙣𝙩𝙝𝙡𝙮 #傘開計劃 —— 三款設計傘,手刀收藏 ➤➤ https://bit.ly/3hcwmqf

    #PumaBlue|#InPraiseOfShadow|#BloodLoss|#BIOS音樂

  • 歌手明亮幾歲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1-20 20:40:00
    有 27 人按讚

    《黑魔王》、《整容液》、《40衝一波》:女人20、30、40。
    .
    #黑魔王
    .
    黑魔王派邪惡妖精獵殺獨角獸,讓世界陷入永夜狀態。純潔的公主莉莉不顧規則,撫摸了獨角獸,導致獨角獸喪生。邪惡妖精繼續獵捕世上最後一隻母獨角獸,莉莉為了贖罪,出面阻止反倒遭到俘虜。黑魔王戀上莉莉的美貌,他送莉莉華服與珠寶,想要污染她的心,讓她投靠黑暗勢力。此時,與莉莉相戀的勇士:傑克,為了拯救世界與心愛的莉莉,帶領著精靈們一起勇闖魔窟...
    .
    一,純潔女孩不聽話,出於慾望(性慾)撫摸神聖的獨角獸,造成世界大亂。女孩要乖,要服從,要克制慾望,要等待男人的救援,世界才會恢復正常。雷利史考特執導的《黑魔王》彷彿是聖經與童話故事的變形,保守且傳統。
    .
    二,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黑魔王》,可能會覺得故事節奏慢了些,觀念也老舊,不過《黑魔王》的美術、攝影、場景設計非常驚人,邊看邊讚嘆,上網查了一下,本片只入圍過奧斯卡最佳化妝獎,同等精彩的美術、服裝造型沒能獲得提名,有些可惜。
    .
    三,電影裡,莉莉和黑魔王共處時的每一幕畫面,都有讓我聯想起動畫版的《美女與野獸》,不知道《美女與野獸》是否有跟這部影片汲取靈感?
    .
    四,由於 80 年代沒有電腦動畫,因此片中發著暈黃光線的小精靈一角,是用一條線綁著燈泡甩啊甩的,製造飛翔舞動的錯覺,有些較為明亮的場景,還會看到穿幫的線喔,哈哈。
    .
    五,湯姆克魯斯的演技這麼多年來幾乎沒有改變,始終如一。飾演莉莉的 Mia Sara ,前半場純情後半場豔麗,表演相對搶眼。另外,飾演黑魔王的是《洛基恐怖秀》的 Tim Curry ,難怪我覺得這個魔王沒有給我很壞很邪惡的感覺,反而有種奇妙的喜感,哈哈。另外,飾演精靈頭頭的是《錫鼓》的小男主角 David Bennent 。
    .
    #整容液
    .
    為了美,你會做到什麼地步?
    .
    看完《整容液》只覺得:「好獵奇的故事喔。」外貌不太討喜的女主角為了讓自己變美,付出慘痛的代價。電影會讓我想起梅姨和歌蒂韓主演的《捉神弄鬼》,敘述女性對於美貌的過火追求,也會讓我想起《原罪犯》,憤怒扭曲的心讓人做出極端偏執恐怖的事情,還會想起《神力女超人:1984》,不要隨便許願,代價可能超乎想像。
    .
    《整容液》的節奏明快,故事也夠吸引人,但看完影片的感想就跟劇中追求美的女主角一樣,有些空虛。一,我沒有很喜歡影片的動畫效果。二,電影提及親情的犧牲、男女權力的不平等、社會的歧視、霸凌、剝削等議題,但都沒有講得太深入,流於粗略的二分法(外貌普通=沒自信、親情=犧牲等)。無論是保守的《黑魔王》或是激進的《整容液》,片中的女性都被慾望所綁架,都被視為罪惡的源頭,都會給我一種:貪戀美貌、不遵守規定、變得美艷等於「邪惡」的感覺...
    .
    #40衝一波
    .
    即將邁入 40 大關的拉達,母親剛過世未久,生活又不上不下,拉達為此感到焦慮,一方面想辭去教職成為饒舌歌手,一方面覺得 40 歲才當饒舌歌手太不切實際,一方面接下舞台劇的編劇工作,為了迎合市場,不得不大幅修改劇本,不再像是自己的創作。追逐夢想與當真正的自己,或是學會妥協的生活下去,成了拉達心中不斷拉扯的難題...
    .
    Radha Blank 自編/自導/自演的《40 衝一波》,令人眼睛一亮,雖是老套的追尋自我與身份認同與中年焦慮的題材,但影片的節奏、氛圍、對白極為迷人,私密又不濫情,片中充斥著許多一閃即逝卻深情溫柔的段落,例如母親的畫作與老照片,訴說著上一代的辛苦與付出,以及與自己相近的生命旅程。
    .
    電影讓我想起《靈魂急轉彎》:安於成為學校教師,或是勇敢追夢?現實與理想的雙向拉扯,既想要符合社會標準,又渴望突破框架,選不定的方向,讓人像無頭蒼蠅般,前一秒找回衝勁下一秒又龜縮回舒適圈。電影也讓我想起《盲點》,片中大量的饒舌歌曲,是從生活中汲取靈感的創作,字字句句,有血有肉,而非辭藻華麗空洞的文字堆疊。
    .
    《40 衝一波》是一部真誠的作品,能夠感受到創作者掏心掏肺地告訴觀眾,她面對世界的眼光,她的猶豫不決,她的夢想,她的悲傷,她的挫折與失敗以及喜悅與成長。《40 衝一波》是黑白電影,直到片末才出現色彩(不包括幻想場面),顏色,成了主角心境的展演,唯有接受自己,才能從黑白的世界走向多彩人生。飾演拉達的 Radha Blank ,表演細膩深刻,不賣弄悲情,也不誇張搞笑,今年奧斯卡入圍上,或許女主角、劇本、原創歌曲有機會一拼。
    .
    要說《40 衝一波》的缺點,大概是片尾拉達在舞台劇首演會上的致詞吧,那是唯一一個無法打動我的時刻(其他部分我非常非常享受)。拉達反省自己為了獲得成功(改善經濟),依照出資老闆(白人權力者)提出的建議修改劇本,導致劇本變得軟爛,無法完整表達她最初的創作核心。為了不讓自己繼續跟權勢者妥協,她在首演的舞台上承認自己的作品只是一團屎。
    .
    能夠真誠地做自己當然很好,拉達在公眾場合與出資者撕破臉,看似給予老白人一頓教訓(出一口氣),事實上,由於他們(出資者)仍是業界的掌權者,舞台劇若被撤掉,受害最深的恐怕還是幕前幕後的劇團人員。
    .
    拉達的致詞之於我的困擾,是所有人陪著她一起把作品端上檯面,無論作品的好壞,已經不是拉達單一人的作品,而是一整個團隊共同努力得出的結果。拉達在舞台上的爆炸性宣言,等於讓所有參與這項計畫的工作人員陷入兩難,繼續演完這齣戲或離開這齣戲,好像都不太對,那該如何是好?其實,拉達就算沒有在台上嗆聲,只要她婉拒再次與白人金主合作的機會,她的不滿與想法已經不言而喻。但我猜想每個人到了某個時刻,都會想要為自己出一口氣,發洩內心的怨氣,即便那個場合,可能會牽連傷害到他人,也無法管那麼多吧......

  • 歌手明亮幾歲 在 台灣共識 台灣成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0-08 03:26:55
    有 179 人按讚


    她是中國絕色美人,入獄6年,出獄後更是一發不可收拾,寫下了轟動世界的一本書!

    1971年中國上海提籃橋監獄一批女囚從大門走出,她們神情麻木,臉色憔悴,身上的衣服懶懶地搭著,可在這群人中,有一個人卻很不一樣,她的衣服樸素卻很乾淨,雙眼明亮,腳步不急不緩,優雅的姿態仿佛剛剛赴宴歸來!

    她一生的所言所行,至今想來都讓人震撼不已!

    她,就是鄭念!

    她家世顯赫從小就被嬌生慣養,而她命運多舛,中年喪夫,晚年喪女,更經歷了長達6年的監獄生活,可她非但沒有被成功「改造」,更沒有改掉一身的「小資毛病」,出獄後,這個女人更是一發不可收拾,寫下了轟動世界的一本書!

    1915年她出生在北京,原名姚念媛
    祖父姚晉圻,是清末民初大儒,逝世後,總統黎元洪以其「學術精通,道德純備」明令國史館爲之立傳,父親姚秋武官至將軍!

    她有著優渥的家境,生活富足,國內外都有存款,平日裏傭人伺候,她曾寫道:「我獨自一人待在書房裏,因著那懨懨的暑氣,包括在乳白色乾隆古瓶裏的朵朵康乃馨,都垂頭喪氣,沿牆一排書架,滿滿是中外經典名著」!

    她有著出衆的外貌,在天津南開讀中學時,她曾四次登上過《北洋畫報》封面,而當年名聲大噪的趙一荻(趙四小姐)也才只登上過一次《北洋畫報》她的身邊,宦子弟追求無數,成爲遠近聞名的「風雲人物」!

    她還受過最好的教育,曾在當時中國最優秀的大學之一燕京大學就讀,後赴倫敦經濟學院留學,並取得碩士學位。

    在倫敦留學期間,她和中國學生鄭康琪互生情愫,結婚後,鄭康琪擔任國民政府駐澳大利亞外交官,於是她陪著丈夫到雪梨長居,此間誕下一女梅平,最心愛的人相伴左右,生活富足而安逸,這是她此生最幸福的時光!

    她本可以繼續這樣幸福下去,卻偏偏和丈夫異口同聲選擇了回國,1949年,新中國剛成立,她和丈夫毅然回到當時的上海,夫妻倆懷著一顆赤子之心回國,希望爲新的中國做貢獻,可是她怎麽都沒想到,正是這個愛國決定,會讓自己及家人受盡非人的折磨!

    42歲,丈夫因病去世,中年喪夫,她非但沒有消沈,反而挑起整個家庭的重擔,一邊工作,一邊撫養幼小的女兒,爲了紀念丈夫,她還將自己的名字改爲鄭念;即思念之意。

    精通英語的她,被聘爲亞細亞石油公司總經理顧問,她每天周旋于公司、政府之間,努力工作,以維持生活的原有品質,她住的仍是花園洋房,傭人數名,家裏陳設明清古董。當時偌大的上海灘,保持這種生活水准的不過十來戶,一位英國朋友曾稱她家是這個色彩貧乏的城市中,一方充滿幽雅高尚情趣的綠洲,她自己也說:我的居所雖稱不上華廈美屋,但就以西方的標准來說,也可屬於趣味高雅的了,爲了營造一個溫馨舒適的家,鄭念費盡苦心,即使只身一人,也勇於承擔家庭的重擔!

    失去心愛的丈夫後,更大的不幸接踵而至,亂世的洪流,將她卷入萬丈深淵!

    文革初期,紅衛兵時時上門審訊,她預感風暴將近,情況眼看著一直艱難下去,她首先想到的卻不是自己,而是傭人們,爲了替我的傭人著想,在紅衛兵對我家宅查封之前,我已決定把那六千從銀行支出的錢,分給了他們,她斷然拒絕了傭人們與她共患難的要求,毅然決定獨自承受命運的暴風雨。

    心中有仁,眼裏有愛,不因富貴而喪失同情心!

    不久後,這場她預料中的風暴果然來了,家世顯赫,留學背景,還供職外商公司,無論從哪方面,她都注定無法在這場浩劫中幸免!

    一個早晨,她正坐在家中,三四十個陌生人破門而入,亂砸一通,面對這些來勢洶洶的陌生人,她鎮定自若,甚至還冒著被毆打的危險,用「可以去香港拍賣爲國家賺外匯」的理由,保存下了明代的德化窯名家雕刻觀音像,大青花瓷盆等數十件珍品,善良的她,還幫助一名,偷拿她戒指和手鐲的女紅衛兵打掩護,讓小姑娘有機會把偷拿的東西,「不著痕迹」地還回去,免於被同伴批鬥的命運!

    紅衛兵還要拉走她的冰箱,她卻悠然地吩咐廚師爲她准備早餐,然後坐在廚房的桌子邊,吃著配牛油和果醬的吐司,淡定的喝著咖啡,甚至還告訴紅衛兵小姑娘,咖啡是什麽。精心呵護的家就這樣空了,女兒驚慌失措,她卻鎮靜地說:「凡事總要往前看,不要往後看,想想那些古董,在屬於我們以前,不知被多少人擁有過,經歷過多少戰爭和天災人禍,我們之所以能得到它,是因爲有人失去了它,當它們爲我所擁有時,我可以玩,賞它們,現在,我失卻了它們,就讓別人去玩賞它們吧!人生本就是過渡,財産並不是最重要的」。
    面對飛來橫禍,卻從容不迫,名利財富,視作過眼煙雲!

    後來,女兒被關進牛棚,鄭念則被指控爲英國間諜,關進了上海第一看守所,開始了長達6年半的牢獄生涯!

    在那個理性與法制,全數崩潰瓦解的時代,一切都變得荒謬,毫無道理可言,爲求自保,身邊最親的人都可以誣陷,所有人都變得不再是自己,而她,一直在做自己!

    她的牢房爬滿蜘蛛網,牆壁因年久失修而泛黃佈滿裂縫,床是粗陋的窄木板,她說:我有生以來,從未接觸過也沒想像過,世上竟會有這麽一個簡陋又肮髒的地方!

    生活環境發生這麽大的轉變,人的情緒是很容易崩潰的,她卻在有限的條件內,盡可能地保持著體面乾淨,她聰明地用毛主席語錄中「以講衛生爲光榮,不講衛生爲可恥。」向難纏的看守借來掃把和清水,將整個牢房來了個「大掃除」用飯粒當漿糊,把手紙貼在沿床的牆面上,防止睡覺時灰塵掉落,用針線將兩塊毛巾縫起來,給水泥馬桶做了個墊子,甚至裁了一塊手帕做成遮眼罩助眠!

    哪怕風雨摧殘,也有自己的精緻和講究,不因絕境而自暴自棄!

    無論面對多少次審訊,她都始終堅持自己是無罪的,高壓之下,連她的親弟弟,也因無法承受精神折磨,交出所謂「證據」,而「背叛」了她,可她仍舊毫不動搖,在交代材料底部,落款是「犯罪分子」而她每次都不厭其煩地在「犯罪分子」前面加上「沒有犯過任何罪的」這幾個字!

    她也有過堅持不下去的時候,這時她就主動挑釁看守員,結果無疑都是一陣拳打腳踢,可她卻覺得很高興,看守都罵她是「瘋婆子」,可是只有她自己明白,只有用這樣的方式,才能激起自己的求生意念,因爲「抗爭」,也是一種積極的舉動,比忍耐、壓抑,都容易振奮人的精神。

    在理性和邏輯完全,派不上用場的世界裏,她要如何爲自己爭辯呢?
    細細思索過後,她決定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她開始刻苦學習《毛選》一邊鍛煉活躍腦力,一邊從中獲取辯論的依據,結果,她對於毛選的熟悉程度,口才與智力,均無人能與她抗衡,她也打撈埋藏在記憶深處的唐詩,背誦並欣賞那些天才之作,沈浸在不朽詩句和美妙意境之中,在身體狀況已經差到不行,難以支撐站立之時,她擔心自己因爲神志不清,而讓造反派有機可乘,甚至還自己編了一個運動操,精神與肉體,一個都不能垮。

    每個人都害怕,一場突如其來的永夜,只有少數人會爲這場漫長的寒夜,儲備足夠的精神食糧,直到獲得救贖,而她就是那極少數的人之一!

    因她始終不肯「認罪」,她的身體受到了非人的折磨,特製的手銬深深嵌入他的肉中,將她手勒得血肉模糊,有位送飯的女好心勸她高聲大哭,以便讓看守注意到她雙手要殘廢了,而她想的卻是,怎麽能因此就大放悲聲求饒呢?這實在太幼稚,且不文明!

    因手被反铐,她無法正常飲食,每一次如廁都異常困難!拉褲子側面拉鏈時,手腕都會有撕心裂肺的疼痛,她本可隨意些,直接不拉拉鏈,可她甯願使傷口加深,也不肯失去體面,她說:我覺得這樣,太落魄太失體面了,對我的抗爭精神不利!

    她不僅堅持自證清白,也不誣陷他人,甚至膽敢爲劉少奇辯護,她說:「在我看來,文革僅僅是一場爲自己澄清名譽的鬥爭,我不但要活下去,還要活得像花崗岩一樣堅強!」

    她以纖弱之身,獨自抵禦了,世間的酷烈、人生的無常,用近乎決絕的毅力相信,終會有人會看到真相,還她清白!

    因爲衣服爛到不能再爛,她便托看守給她拿衣服,看守拿了一件她女兒的棉襖給她,一看到那棉襖,她就一時懵了,這是文革那年她爲女兒做的,然而現在她已入獄6年,爲何女兒的衣服還是新的,是不是這孩子已經出事了?

    她不敢再想下去,急忙問管理人員,沒有一個人告訴她實話,她在對女兒無盡的思念和猜測中,忍受著巨大的壓力,不斷在心裏,給自己活下去的勇氣和力量,發誓一定要活著出去,爲了自己心愛的女兒。

    漫長的六年半,在無人交流的孤寂中,在對女兒的極度思念中,在病痛的數次侵襲中,逐漸接近尾聲!

    1973年,鄭念提前釋放出獄,可她竟然拒絕釋放,強硬要求宣布:她根本就是無罪,並且要求在報紙上公開賠禮道歉!

    最終她平反出獄了沒有「揭發」任何人,更沒有承認任何莫須有的罪名。
    在真個血腥濃重的文革中,她的手上沒有任何血痕,始終保持著自己的尊嚴與良心!

    出獄後的鄭念,已經是一個年近花甲的老人,可依然被衆人監視,她不信她女兒是自殺,秘密調查她的的死因,經過重重困難,她最終查到了真相,原來女兒是被人活活打死,然後扔下樓,讓人以爲是自殺的。後來她爲女兒洗冤,親手將凶手送進了監獄,15年後,凶手刑滿釋放,依舊兒孫滿堂,而她卻淒清孤寂,無人相伴!

    女兒去世的噩夢,不斷折磨著她的精神,她再也無法忍受,決定離開,決定再也不再重返傷透她心的故國。

    出國前,她向國家,捐贈了家中僅剩的文物,不帶走一絲一毫,文明在野蠻的暴力下流失,她實在不忍心再看到!

    65歲高齡的鄭念,踏上客輪,漂洋過海,只身前往美國,在甲板上,一向堅強她,忍不住淚流滿面,離開生養她的故土,她說;「我的心碎了,完全碎了,只有蒼天知道,我曾千百倍地努力,要忠貞於我的祖國,可最終還是完全失敗了,但我是無愧的,這真是萬念俱灰的最後一刻」,如她所說:「罪不在她」!

    到達美國後,她以極強的適應能力
    克服了新的生活方式和環境,每天清晨起床,都以充沛的精力迎接新的一天,一個人購物、做菜、駕車、看病!

    她年紀大了,身體常伴隨病痛,可依然鬥志昂揚,生活只要還在繼續,她依然要活得漂亮,驕傲地活給自己的命運看!

    每個寂靜的夜裏,那些關於丈夫和女兒的回憶,都刺得她生疼,在如此巨大而漫長的煎熬裏,72歲高齡的她完成了一生中唯一的一本書《Life and Death in Shanghai》《上海生死劫》,那年,是1987年!

    這本自傳體回憶錄也成了八十年代
    中國「傷痕文學」的代表作一經推出,就風靡歐美,並被翻譯成多國語言,而轟動整個西方世界,有人說:這本書教育了西方讀者整整三代加拿大歌手Corey Hart專門寫了一首鋼琴曲《Ballade for Nien Cheng》向她致敬,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庫切,都忍不住在《紐約時報》上寫書評,在人的水平上,她的回憶錄最偉大的可貴之處,在於她對自己,抵抗心理和身體的壓力的記錄!

    80歲時,她還精神抖擻地穿梭於各大高校做演講,和學生們一起談論東西方歷史,鼓勵海外遊子努力學習,雖然離開祖國,但她卻從未忘記祖國,將著書所得的優厚稿酬,設立「梅平基金會」,專門資助大陸留美學生,讓他們能夠在海外學習減輕一些負擔!

    一生浮沉,經歷過多少絕望,可看她老年的照片,看不到絲毫歲月孤苦的痕迹,無論身處何種命運的漩渦,她都不放棄去發現人生的美,去創造生活的美!

    她常常說的一句話就是:Let the past rest,不要氣餒,你一定要有一個希望,並且有信心、樂觀,朝著那個希望走,如果你覺得沒有希望了,那你就解除武裝了!
    我在監獄裏,雖然那麽苦,我還是永遠要奮鬥的,只要你有一口氣,你就應該朝著你的目標奮鬥!

    鄭念很美,這份美,來自血與骨中,那洗不去的堅韌與芳華,她總是溫柔地笑著,笑著把所有痛苦和辛酸,都化爲了生活的調味品,美麗奪目,透過歲月的煙塵,清晰地浮現,惹得人人驚歎!

    2009年的一天,她在浴缸裏摔倒起不來,被送入醫院後,醫生告知她的壽命最多只有一年,她面色平靜,淡淡地說,我已經活夠了,我要準備回家了!

    2009年11月2日,中國真正的名媛鄭念在美國華盛頓去世,享年94歲

    她的骨灰,和丈夫、女兒合葬於太平洋,一家三口,至此終於團聚了!

    大多數人以爲的名媛,是名牌堆身,錦衣玉食,可她卻讓我們懂得了,真正的名媛,是在於竭力維護自己的風範,在汙穢的塵世,保持儀態的高雅,靈魂的高潔,以最柔軟又最固執的姿態,守著最強硬的底線不放棄,即使面對淫威,淪爲階下囚,衣衫襤褸,依然有她的傲氣與尊嚴,即使近百歲的年紀,依然優雅美麗,清醒獨立!

    這才是當之無愧,堂堂正正的真名媛,讓我們一起致這位不凡的中國女性!

    轉載網路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