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不符 /歌德 C1 考試心得
封城陪小孩在家能幹嘛? 我這個主婦為了假認真跟小孩一起念書, 乾脆把擱了許久的C1拿出來看。
我的C1一直都是斷斷續續上的, 社區大學上半課程是八年前上的, 下半段因為小孩關係不了了之。三年前上的職場德文是B2/C1程度, 但沒有文法或語言考試相關的練習。去...
/ 圖文不符 /歌德 C1 考試心得
封城陪小孩在家能幹嘛? 我這個主婦為了假認真跟小孩一起念書, 乾脆把擱了許久的C1拿出來看。
我的C1一直都是斷斷續續上的, 社區大學上半課程是八年前上的, 下半段因為小孩關係不了了之。三年前上的職場德文是B2/C1程度, 但沒有文法或語言考試相關的練習。去年年底上了三個月的歌德線上訓練, 自己安排進度練習完14個單元, 沒有練習口試或者作文, 大多都是閱讀, 文法和填空這樣的題目練習。可是, 我不願意再把自己跟任何課程綁著, 也不想分小組跟人家練習對話。
我只想把握自己有限的零碎時間練習, 然後去考考看可不可以過。
事實證明可以耶! 最後除了閱讀測驗沒有拿到高分, 其他平均也有90%。而寫過十幾個模擬考題之後我很確定閱讀測驗的其中一項是我的罩門, 只要順利過關我已經謝天謝地了。
整個的心得很長, 測驗內容, 考試重點, 如何準備 ...實在太多字, 之後會放在部落格讓需要的朋友參考。
心得總整理:
1. 自修絕對有可能成功, 前提是你願意念書。
2. 歌德線上訓練要價不少, 不能永久觀看, 介面有點難用。除了知道他們真的什麼主題都愛, 我實在不想推薦給大家。
3. 文法練習: 我只用C- Grammatik 這本。內容很棒, 同一個文法單元會出大約七種題型, 每個題型至少十句要練習。練習內容不是單單一個句子, 可能是某個歷史人物的傳記, 每一句都可以讓你連下去那樣, 也有可能是新聞改寫。整個C 級應該要知道的文法都在裡面。
4. 閱讀: 德文小說確定對閱讀沒有幫忙。比較有用的是每天看雜誌和新聞文章, 有點深度, 不會太長, 各種主題都接觸最好。藥妝店, 火車, 運動用品店裡的免費雜誌, 各種讀者意見(閱讀測驗第二項)我都會拿來看, 網路上我最常看Deutsche Welle 的新聞。閱讀測驗本身測的有填空, 找關鍵字句, 和選擇題, 可是其實C1 沒有什麼應該背的單字(倒是有諺語和固定的動詞 +介係詞/ 形容詞/名詞 這些需要記起來) 所以很難說你平常背了整本字典是否遇到狀況就能搜尋出最適合的字。而且, 除了選擇題是有固定答案的, 填空是很有 ”討論空間”的。這個樣子狀況下, 我覺得好好把握已經會的單字和用法比較有勝算。
5. 作文: 我嘗試寫了一次給以前的德文老師看, 她對我的用字沒有建議, 文法要注意基本的那些(當時還沒有開始看文法書), 我最大的問題是在字寫太醜 … 總之, 她的建議是: 字寫得端正方便看, 最好空一行, 留空間給自己和考官修改, 不要先寫在草稿上再填上答案卷。(我的德文老師是我們這區的考官之一)
6. 作文和口試都有兩個測驗項目, 第一個都是給你五個提示, 你必須按照那個提示發表你的意見。提示也不外乎是: 這個主題的好, 壞, 你自己怎樣, 你的國家怎樣,然後依照圖表發表一個意見。重點!!!! 五個一定都要提到!!!! 而且最好長度要平均, 作文就是盡量每個提示都寫個四五句, 而不是某個地方特長, 某個地方只有一句就沒了。口試的時候如果你講得很順但是有個提示沒講到, 考官會一直問到你說出來(我的口試夥伴經驗)
7. 我的聽力完全是靠德國廣播節目的。德國廣播節目做得太棒, 播客節目超有品質, 非常推薦大家多多利用。我個人最推Bayern 2 的 Radiowissen, 短短20分鐘, 負擔小, 主題廣泛, 都有訪談(聽力測驗第一項), 幾乎都有講稿可以下載參考, 還可以拿來練習跟著唸, 糾正自己的發音(德文我沒有試過, 但是英文我是這樣練的)。另外, 也很適合拿來做聽寫練習(聽力測驗第二個項)。
8. 口試: 我嫁了個德國老公可是我在家絕對不用德文交談, 在外我只跟其他家長聊小孩, 和公婆我只會談論家人。超級有限! 但是我這次口試差一分就滿分了。怎麼練?第一項是自己發表三分鐘, 我跟著模擬考題依照提示, 在家裡晾衣服或者煮飯的時候自問自答, 一面講一面糾正自己(就老師說的, 有糾正表示你知道錯在哪裡, 而不是為了流利就很順地把錯誤也講出來, 她和其他考官都希望是看到學生會自己糾正) 。口音不是問題, 但是發音要正確。意思是, 每個字音清楚發音, 而不是害羞還是不確定就黏在一起, 快速混過去。三分鐘發表, 準備時間是15分鐘,可以寫大綱。
9.口試第二項是就著某個主題發表自己的意見, 你的夥伴也會發表, 你必須像在討論一般說出"你的那個意見我不大贊成, 因為 … " "這點我也同意, 而且我還想附加幾個意見 …. " 類似這樣的固定用語是B2 / C1 都一定需要學的, 我之後會放在部落格上讓大家下載。 除了說出固定討論用語, 其他都是你自己的意見和感想, 沒有任何一段是要考驗你去跟人聊天。所以如果你擔心自修C1找不到夥伴跟你練德文對話沒關係, 考試不會考。
10. 我最不Ok的是閱讀測驗第二項, 需要照五個短篇心得文去寫關鍵字句, 文法錯或者字太多或者優先順序不對都會扣分, 完全無法準備, 但是模擬考題庫本都會教你怎麼作答。我手邊至少有五六本題庫吧都是電子檔的, 需要的我再放雲端資料夾分享。
以上, 希望能給打算準備 C1 考試的各位信心!! 有志者事竟成! 參考資料以及連結或者下載再放部落格唷!
#歌德考試 #考試心得
歌德b2心得 在 茲茲堡小日子 Windy in Würzbur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Duzfreund可以用“你”稱呼的好朋友👭談談德文人稱代名詞🇩🇪
學德文的人一定對人稱代名詞不陌生,德文課本裡的第一課,我們就會學習du和Sie的使用方式,du對應中文是你的意思👶🏻,Sie則是您👨🏻🦳,是尊稱所以需要大寫(小寫的sie是她👩🏻或他們👥),德文裡面,甚至有個單字叫Duzfreund🤙🏻,就是用du彼此稱呼的朋友,用以表示友誼的親近🥰。
我一直以du稱呼同學朋友或小孩子👶🏻,Sie稱呼長輩👨🏻🦳,服務生或是陌生人(反正就是du以外的其他人👥)為原則,直到我到了德國,驚訝發現,老師👩🏼🏫怎麼都以Sie稱呼我?! 我誰啊🙀???(真心疑惑🤔)最近我看了“德語是一座原始森林“這本書📖,解決了我多年來內心的疑惑,書中提到,中學生到了一定年紀,老師會改稱呼同學為Sie,表示大家長大了🦷,是成人了,二十幾歲的我,的確不是個“誰”,但也理所當然是個可以被用Sie的“大人👩🏻”了,Sie是德國人必經的成年禮🦷,德文代名詞是學語言的人必經之路👣,搞懂各種代名詞的同時,也能學到潛在的德國文化。
關於德文人稱代名詞,也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個“歌詞懸案🎵”,歌德所寫,舒伯特譜曲(其實很多人也譜曲過,不過我想大家比較記得他的版本🤣)的野玫瑰🌹這首曲子,描寫男孩👦看見美麗的玫瑰花🌹,摘花的故事,先說說歌詞中兩個主角的詞性,das Röslein小玫瑰🌹為中性,der Knabe男孩👦為陽性,不過有段歌詞是這麼說的,half ihm doch kein Weh und Ach,這裡的人稱代名詞間接受格(Dativ)為陽性或是中性,因此翻譯會是痛與嘆對他(它)沒有幫助,究竟是玫瑰要被摘了感到痛與嘆😭?還是男孩被刺了感到痛與嘆🤕️?是精心安排的曖昧文句嗎?翻翻歌德最早的版本,也許能給我們答案,最早歌德其實寫的是half ihr doch kein Weh und Ach,ihr是陰性的間接受格,也就是說受害者明明白白的是玫瑰🌹,歌德使用了ihr,一方面是擬人👧🏻,令一方面是消除歧異,後來為什麼被改成ihm,我想,大概是後人想“糾正🔧”這個文法“錯誤”吧!哎~這就是德文啊!!!
「法語🇫🇷是一個高貴的公園,義大利語🇮🇹是一處巨大的、明亮的、五彩繽紛的森林。但是德語🇩🇪幾乎就像是一處原始森林🌲,如此地茂密與神秘,沒有寬敝的通道,卻有千百條小叉路……會有上百條小徑忽左忽右繞出,也會很快地再回到路上。」——瑞士詩人費德勒(Heinrich Federer)
德語是一座原始森林這本書📖,陪伴了我糾結於上述“歌詞懸案”(同時也是論文的一小部分)的幾個夜晚😫,學過德文的人讀可能會更有共鳴,透過德文單字或句子,去理解一個國家的文化與歷史。
在德語這座原始森林裡,你也迷路了嗎?別擔心,迷路(搞不懂歌詞懸案的時候)也是學習的一部分,總有上百條森林小徑可以闖(改用思考採取其他代名詞),繞了一點遠路,你還是可以回到路上的💪🏻。
(寫完發現我是個du你的愛用者😉,寫粉絲專頁的文章,其實我都會想像是在對朋友講故事,把每個閱讀我文章的人,都當作是我的Duzfreund🤙🏻)
茲茲堡小日子IG➡️windyinwuerzburg
和童話故事一起學德文的貼圖~在這裡⬇
[這是一個中文和德文的貼圖2]
https://line.me/S/sticker/8761805
[這是一個中文和德文的貼圖]
https://line.me/S/sticker/1416551
我的德國旅遊圖文書---心德筆記在這裡⬇
博客來連結👉 https://goo.gl/qPRLhy
誠品連結👉https://goo.gl/xY7hbc
各大網路及部分實體通路皆有上架喔😀
我的德文筆記不私藏同場加映
-berg und -burg德國好多堡🇩🇪 https://reurl.cc/EzW4Ra
德文有多難搞,看這篇🤷♀ https://reurl.cc/1xp1kW
德文的變母音怎麼來的😴 https://reurl.cc/nz4WKe
傻傻也要分得清楚的德文名詞詞性小整理🇩🇪 http://bit.ly/2TePzKF
(不負責任的)十句話破解德文聊天窘境🇩🇪 https://reurl.cc/D9Yj2d
在德文和英文長得一樣,意思卻完全不一樣的單字🇩🇪🇬🇧 https://reurl.cc/qDN0RE
英文裡那些來自德文的單字🇩🇪 http://bit.ly/2Nq8rVD
德文檢定Goethe-Zertifikat B2、C1✍應考及準備心得🇩🇪https://goo.gl/R3s5Ct
學德文一定要知道的四十個常用縮寫🇩🇪https://reurl.cc/Kkn2n9
#茲茲堡小日子windyinwürzburg #茲茲堡小日子德文教書日誌 #手繪 #德國留學 #歐洲 #交換學生 #德國 #德文 #學德文 #deutsch #德語是一座原始森林
歌德b2心得 在 茲茲堡小日子 Windy in Würzbur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歌德說愛情🌹歌德的德文愛情名言
今年的情人節,來和大文豪👨🏫 (大情聖?)歌德學些德文愛情名言吧!歌德不但有豐富的寫作經驗📝,也有豐富的戀愛經驗💘 (及大量失戀經驗💔),歌德只有一位妻子,卻有過無數情人,許多偉大的文學作品,就誕生於歌德刻苦銘心的愛情故事,大家應該對《少年維特之煩惱》不太陌生,這本書來自歌德的親身經歷(不過故事裡的少年維特自殺了,但我們爭氣的歌德並沒有喔🙅♂),歌德關於愛情的名言甚多,挑了幾個簡單翻譯,和大家分享,歡迎拿去寫情書(喂
💟Sonne kann nicht ohne Schein, Mensch nicht ohne Liebe sein.
太陽不能沒有光,人不能沒有愛。
💟Eure Freude macht mich glücklich, eure Liebe tröstet mich.
你的快樂使我快樂,你的愛使我寬心。
💟Wer nicht mehr liebt und nicht mehr irrt, der lasse sich begraben.
那些不再愛,不再瘋狂的人可以埋葬了。
(這是甚麼殘忍的名言😵)
💟Wahrhaft Liebende betrachten alles, was sie bisher empfunden, nur als Vorbereitung zum gegenwärtigen Glück.
真正的戀人將他們迄今為止所感受到的一切,視為對現在幸福的預備。
💟Da fing mein Leben an, als ich dich liebte.
愛上你的時候,就是我生活的開始。
💟Man sei erst liebenswert, wenn man geliebt sein will.
當你想要被愛時,你才是可愛的。
💟Der Schmerz um Liebe, wie die Liebe, bleibt Unteilbar und unendlich.
愛情的傷痛如同愛情本身,是不可分割和沒有極限的。
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歌德的愛情名言,有其他不錯的歌德名言我沒有寫到,也歡迎留言補充喔!!!祝大家情人節快樂💞Alles Liebe zum Valentinstag
寫情書還是沒有靈感的德文愛情佳句同場加映😍https://reurl.cc/WvnNO
看看德語名人的撩妹語錄😘 http://bit.ly/2oZDE4J
情人節聽的德文情歌歌單🎤http://bit.ly/2Lly85o
德國甜點試吃報告🍰http://bit.ly/2SAkH77
誰管情人節我要考德檢了B2、C1應考及準備心得✍https://goo.gl/R3s5Ct
茲茲堡小日子IG➡️windyinwuerzburg
會有和facebook不一樣的內容喔
我出新的中德line貼圖囉~在這裡⬇
[這是一個中文和德文的貼圖2]
https://line.me/S/sticker/8761805
舊的貼圖,在這裡在這裡⬇
[這是一個中文和德文的貼圖]
https://line.me/S/sticker/1416551
我的德國旅遊圖文書---心德筆記在這裡⬇
博客來連結👉 https://goo.gl/qPRLhy
金石堂連結👉 https://goo.gl/ZUQivR
誠品連結👉https://goo.gl/xY7hbc
各大網路及部分實體通路皆有上架喔😀
#茲茲堡小日子windyinwürzburg #茲茲堡小日子德文教書日誌 #手繪 #德國留學 #歐洲 #交換學生 #德國 #德文 #學德文 #deutsch #情人節 #歌德 #goethe #名言 #名人語錄
歌德b2心得 在 Elsa德國打拼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考教育部華語師資認證的語言這關,如果想考德語的可以參考我以前的考取心得(雖然我以前考的是韓文檢定)
“[德語檢定/心得] 歌德檢定考,B2證書到手!!! Goethe-Zertifikat B2” by Elsa https://link.medium.com/bqgfRta5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