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次級資料意思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次級資料意思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次級資料意思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次級資料意思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205的網紅Y道理,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寫報告以及為什麼他很貴 / #周末認真文系列 . 這幾天做了一場「產業分析分享會」,會前閒聊時,聊到為什麼一篇台灣產業研究報告這麼貴?最後談「價值」,我先說我寫一篇報告時的「成本」在哪? . 先說,我很喜歡寫報告。不過寫報告有點苦,每次寫完都會脫力 ... . 以「單純」的次級資料就可以寫...

  • 次級資料意思 在 Y道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3-27 09:26:15
    有 21 人按讚

    / 寫報告以及為什麼他很貴 / #周末認真文系列
    .
    這幾天做了一場「產業分析分享會」,會前閒聊時,聊到為什麼一篇台灣產業研究報告這麼貴?最後談「價值」,我先說我寫一篇報告時的「成本」在哪?
    .
    先說,我很喜歡寫報告。不過寫報告有點苦,每次寫完都會脫力 ...
    .
    以「單純」的次級資料就可以寫完的報告,通常我會先寫下主題,初次訂下報告的結構跟可能的結論方向。接著我會開始先「不限方向的蒐集資料」,看哪個方向比較可能找到與題目相關的資訊。以我的語文能力來說,多半是看中文 (簡、繁) 跟英文文章,所以這也相當的限制了我研究包括日、韓產業題目的能力。
    .
    寫報告需要時間醞釀,這一點不假。所以開始蒐集資料的初期,大概是每天花上 2-4 小時大量的閱讀相關的資訊,先不下結論,轉向結構式的思考現有的資料可以放在我定下文章結構的哪裡?不同結構之間的起承轉合怎麼處理?
    .
    通常我會用 1/4 的「預定時間」來閱讀、找資料而不動筆。太早動筆不是好事,特別是處理一個生疏的議題時,很有可能你視野的狹隘會誤導你報告的前進方向
    .
    第二個階段我會開始畫重點,然後邊把可用的資訊分門別類的消化整理一下,例如說先做出可能有用的圖或表。這個時候,我已經一邊閱讀完重要的產業資訊,會大概思考需要甚麼樣的結構、邏輯,去說明我這篇報告之所以得到某某結論的過程中,是經由那些結構性的資訊及證據。這個部分大概是弱 1/4 的時間,但是寫報告裡無聊但必須做的一環。如果不好好地整理資料,會發覺在鋪陳報告的過程缺乏有意義的證據來支持觀點 ... 那報告也寫不好的。
    .
    第三部分是開始寫報告。這個階段寫報告大概已經都想好要寫甚麼?所以開始把腦子裡在潛意識裡想好的論述模式,有結構、具體、帶有邏輯且論述依據的文字寫出來。
    .
    寫報告的人因為經常被「挑戰」觀點。所以邊寫邊察覺自己的推論過程中有問題 ...,是幾乎每篇都會發生的事情。這個時候就需要調整自己的推論結構,甚至把沒有把握,但基於個人觀點的判斷挪到最後的地方,並且具體的說明「那些結論我沒有把握,但根據分析師過去的經驗及個人判斷,大家可以往哪個部分觀察。」最後這句話最沒有根據,但這就是所謂的經驗判斷。
    .
    如果你有寫報告的經驗 ... 你可能會知道,想好結構再開始寫,中間你終究會遇到「需要重新架構」的挑戰。這可能是你得到的資料沒有預期中的證據力,或者推論的過程遇到自己的過不了的邏輯缺點。第三個部分通常寫了改、改了寫,佔時間約莫是強 1/4時間。
    .
    最後一部分是:修改。
    .
    通常我完成第一個版本後,由於這種寫作的節奏會有很多思緒上的誤區,所以我會擺著幾天不理他。合理的天數,當我的思維可以脫離出來後,我會當作讀別人的報告回頭讀自己的報告,包括目標、結構、邏輯、證據、論述、結果 ... 當然還有一些文字文句文氣是否通暢的細節。不過,自己的東西看久了,一萬字連續看了幾天,有時真的看不太出毛病,這時你會很需要一個編輯幫你校一下稿子。
    .
    為什麼修正會需要最後一個 1/4 時間?因為,我會重寫。
    .
    你沒看錯。我會重寫。
    .
    我會一邊罵髒話,想說,第一次寫完還是有許多結構跟論述上不夠「乾淨」的贅字贅句,而且這是結構上的弱點,沒辦法拆開各個部份修改。要重寫一次才可以。
    .
    我的經驗告訴我,如果我寫第一篇報告需要40小時的工作時間,最後一次「重寫」概估大概需要4小時 (以大概一萬字上下幾千字的篇幅)。最後寫的時候通常可以一鼓作氣,而且越寫手感越好,我通常可以「很有感」的判斷離終點還有幾個小時。
    .
    這就是「最簡單」的次級資料報告寫作時,我的節奏。當然每個人是不是都這個節奏?我沒把握。但我總希望別人能夠很清楚簡單地看完我的論述,達到「看起來很簡單,但想起來卻很有意思。」的這種指導性文章。
    .
    為什麼要這麼苦?其實收文章的人有時並不需要我寫得這麼複雜。問題是,草草的寫一篇文章交出去?我自己過不了我自己這關。
    .
    如果不用比例?具體成時間呢?這真的很難說,要看題目多新、多技術?但如果是我有碰過的產業,不要過度技術,通常完成一篇報告的循環是7-15天,中間可能是混著其他事情同時做,然後最後幾天一氣呵成,通常會不眠不休。
    .
    那你覺得這篇報告我要賣多少錢?
    .
    前面說了,這還是「比較簡單的次級資料」蒐集就可以寫出來的報告。如果是要有大量訪廠、問卷、專家座談、有具體數據分析的報告,工作量當然不止於此。你光想想累積一個分析師的人脈跟經驗,還有他對於現有各種資訊判斷分析後下出建議的這個過程,你到底該付他多少錢?
    .
    至於說,你買一篇很貴的報告,能不能產生價值,這到底要靠誰來證明?嘿嘿

  • 次級資料意思 在 王大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2-07 16:18:30
    有 162 人按讚

    今晚直播目錄出爐囉~

    3:00 PARt One 罷捷輸給誰?
    建議觀看時可先閱讀這篇 https://accrcw75.pixnet.net/blog/post/69495862
    -這次怎預測到的?我的假設是王、黃、陳的比較
    -都說是因黃沒敵人!狗屁,有王的勝利氣勢,在高雄主場、直接對韓翻白眼、又有萊豬,會比較沒Fu?
    -就是作票,刪Q哥應該也很難,因為還是背後的勢力
    -趁這時機檢討趙回國民黨,大濕的預測,就是分裂藍;羅vs趙
    -來看看,罷免後,是否藍軍有分裂;一派說「罷免要繼續」、一派說「罷免無聊、該適可而止」
    -趙屬那一派?有黨產的通常想的跟大家都不一樣
    -看來,罷免專為韓而設,王跟著陪葬;

    29:45 Part Two 罷免根本假議題
    -因為不管罷誰,都是次級品;因為2020就是被偷走的大選
    -唯一解方就是取消大選,宣布「空位時代」(interregnum)
    -緬甸就是最好案例
    -台灣可要求中選會、國會立法立即舉辦新選舉
    -或要求最高法院釋憲,直接宣布韓國瑜當選
    -除此之外,大家都在打政治手槍
    -但韓挺趙,代表他可能也被compromise了;韓流納入建制派;人民力量再度成夢想,越民主就越獨裁

    50:31 PArt Three 雞排妹從政?
    -雞排妹效應有無關聯,為何王就沒有?認為刪Q簡單的,到時照樣有另一個雞排
    -傳聞雞排妹說要參選,大家認為會不會上
    -提示,她同屬捷、太陽花、岩里、國際橋牌社、中廣、黨產等複合體,八卦國家隊
    -且到過對岸賺過人民幣
    -最後一個是重點,符合暗統價值

    1:01:22 先進入你斗內、我回答:
    感謝斗內大德Gloria說:感謝王大師持續提供獨到的見解,敬祝新年快樂身體健康。
    -感謝,也祝您新年快樂!
    1:02:28 感謝斗內大德小道姊說:大師生日快樂。依稀曾討論Elysium這部電影希望大師再談此電影的腦對腦資料傳輸以及電子身份碼,有趣的是原本唯利是圖的駭客首腦最後成為公平正義的健保分配者,以及地球與極樂世界的交通時間有點像兩岸通航。
    -道揚姊好觀察
    -這就是大監控社會、電子貨幣與AI議程的最佳電影
    -健保分配者這個概念有意思,也與三倍券用健保卡有關
    -如果以後要搞大重整、社會信用體系與晶片,就說可永續健保就好啦

    1:16:30 感謝斗內大德老文青阿炫問:暖壽一下。 聊聊老趙是誰挖出來的,還是他看拜登當選覺得人生70才開始。

    1:16:30 感謝斗內大德小道姊:今天大師講韓趙又講到統獨,想請問大師,能否從英國和西直布羅陀領土糾紛看台灣的統獨問題呢?也希望談民進黨的台灣前途決議文,以及李勝峰老師的著作,台灣謀略:刺激2020,再認識中國大陸,探索台灣未來路。

    1:25:00 李登輝與蔡英文真是台獨嗎?似乎不像!野百合與太陽花居然都是共產黨象徵!

    1:32:10 台獨與反送中都是老共發明的套路?

    有時間再聊:
    PArt Four 其它國內外議題
    1:42:10 新聞把疫苗描述的好像大家都想搶著打
    -說AZ疫苗要等到6月才打得到,因為台灣搶不到貨源
    -我在想啊,如果台灣都不進貨,是否國際老大哥反會逼我們免費進貨,試試看嗎
    1:36:52 拉法葉案結案,郭力恆與汪傳浦都解套
    -一個龐大的貪污案,只有郭一人做牢,大咖全解套;動搖國本也無法辦下,為何?
    -然後再想想這次總統大選,誰是唯一受害者?誰死掉了?他生前在捍衛什麼?
    2:02:20 連神明都在玩新冠的電子貨幣,前天爬山去奉天宮發現到的

    任何即時你斗內、我回答:
    1:43:30 感謝斗內大德YT李道揚說:現在才來,大師本次封面的電影有公佈片名嗎?達斯汀霍夫曼與一位美女。

    1:48:30 感謝斗內大德李道揚問:今天大師講韓趙又講到統獨,想請問大師,能否從英國和西直布羅陀領土糾紛看台灣的統獨問題呢?也希望談民進黨的台灣前途決議文,以及李勝峰老師的著作,台灣謀略:刺激2020,再認識中國大陸,探索台灣未來路。

    1:54:00 感謝斗內大德鰻魚問:剛你直播時,看到水管黃智賢在大陸打新冠疫苗影片,怎麼看?她是否採不了煞車一直衝?

    2:00:10感謝斗內大德廖Porg:大師新年快樂~我的能力目前只能包小包的給你!加油!

    感謝YT斗內大德Doorman 1996說:純斗內

    直播網址:https://youtu.be/xUG9cvlvoMs

    優質內容,需要您們的贊助!
    贊助連結: https://p.ecpay.com.tw/B7CB5 (留言不可空格、分段)

  • 次級資料意思 在 Y道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7-04 19:49:55
    有 9 人按讚

    朋友要我聽 (看) 幾個台灣科技產業或企業做評論的「大腕」,要我評評他們說的怎麼樣?
    .
    即便我偶爾會看股癌 ... 很久以前有看過幾篇科技島讀,身邊好像蠻多朋友會看 MIULA 評論,我自己還是不太有「勇氣」(或者意願) 看這些科技評論。
    .
    先洗一點,我比較沒興趣看股市。一來是看不懂,二來是股市的操作經常不能只看基本面 ... 所以偶爾還是看看說說,但覺得股市以天為反應單位 (或更短),我真心說不準。
    .
    第二點比較有意思。我時常非常佩服這些評論者,除非他們把一天36小時都拿著讀次級資料跟蒐集一手資料了,不然他們究竟是怎麼解讀科技產業的?
    .
    例如說,當我在資策會跟工研院時,我自覺有幾分底氣可以說說政府跟一些國際間發生的事 (因為有第二手消息),偶爾拜訪研究領域內的廠商,也會互通八卦。
    .
    或者我在廣達 / 雲達時,自然多聽了幾分產業內客戶 & 競爭對手的消息;又或者現在在品牌廠,對於市場面的理解有第一線的資訊網,所以我自覺瞭解得應該算「表面」 (不至於都是沒有底的次級消息。)
    .
    當我在判斷產業消息時,我覺得真的有趣的事情是,我可以聽同一間公司的「核心人員」做出完全不一樣的解讀。這個就是看科技產業好玩的地方,他本身有價值或對錯的多元性。
    .
    但這並不代表有些局外人說的都是對的 Orz ...。
    .
    某個分析師有一次跟我說一個很有意思的事。他說,OOOO (自己猜了) 評論者在評論科技產業的某個事件時,過程都是錯的,但結果居然被他矇對了 ... 。
    .
    「某某公司的確做了那個判斷。但原因不是那個人說的,是因為 OOOOOO ....」然後,我們相視而笑。如果那個評論者知道真正的原因,他應該就不敢說出口了 ...
    .
    不過,我還是會開始聽聽別人怎麼評論科技產業的啦。畢竟,多揣摩?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