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欠阻尼震盪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欠阻尼震盪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欠阻尼震盪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833的網紅值言,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從編劇上來看,覺得巨人爛尾的人在氣什麼?】 . 本篇文章有《進擊的巨人》結局重雷,建議沒看過的朋友先迴避喔~ -----(正文開始)------ . 漫畫《進擊的巨人》在前天迎來最終回,身為巨人粉絲的我,當然也在凌晨跟著大家一起塞爆東立APP,想盡辦法連上「道路」,隔天還忍不住對責任編輯抱怨:「你...
欠阻尼震盪 在 值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從編劇上來看,覺得巨人爛尾的人在氣什麼?】
.
本篇文章有《進擊的巨人》結局重雷,建議沒看過的朋友先迴避喔~
-----(正文開始)------
.
漫畫《進擊的巨人》在前天迎來最終回,身為巨人粉絲的我,當然也在凌晨跟著大家一起塞爆東立APP,想盡辦法連上「道路」,隔天還忍不住對責任編輯抱怨:「你們的APP根本連不上去啊啊啊!」
.
在看完結局的當下,一開始我的感覺是「好的」,畢竟每個角色的結局都很圓滿,里維兵長、讓、柯尼等生者見到思念的逝者,亞妮終於見到父親,變成無垢巨人的人們也恢復原狀。地鳴也停止,九大巨人的十三年性命詛咒也被解除。
.
另外艾倫和米卡莎之間的愛情也相當淒美、感人。
.
不過,一股「怪怪的」感覺一直持續盤踞在心裡。
.
難道是對巨人完結的不捨嗎?畢竟我也追連載追了很多很多年,但好像又不是?那股感覺像是身體裡有個不知名的地方在悶痛,花了兩天,才終於把想法整理成條理化的文字。
.
◆兩極化的評論
.
網路上關於結局的評論非常兩極,一部分的人認為結局很棒,另外一部份人認為爛尾。
.
這種情況和《冰與火之歌》或是《最後生還者2》的情況不一樣,畢竟這兩部作品是「公認級」的爛尾,也就是「大部分的觀眾/玩家都認為其結局不如預期」。
.
但巨人的情況很明顯不是如此,而是更偏向兩極化的趨勢,或許這正是諫山創老師理想的結局:引起「爭議」。以老師優秀至極的編劇能力來說,或許這個結局正是老師精心設計出來的結果。
.
不過,為什麼會引起如此大的爭議呢?
.
◆情感優先還是邏輯優先?
.
先講結論,我認為巨人的結局在「情感」層面的處理上是非常優秀的。
.
正如前面所說,讀者對角色所累積起來的情感,幾乎都獲得了某種程度的釋放。
.
從個人層面上,阿爾敏最後與艾倫互相了解,兵長對調查兵團的英靈們有了最後的交待,讓和柯尼起死回生還見到莎夏,亞妮終於見到父親,法爾科成功守護了賈碧,萊納與皮克解除了十三年的壽命詛咒,女王喜獲女兒一家人享受天倫之樂。
.
從群體層面上,地鳴已被解決,始祖解除了艾爾迪亞人的巨人詛咒,帕拉迪島也藉著地鳴得到的喘息空間重振國力,得到新的希望。
.
另外艾倫與米卡莎的悲戀也令人動容,最後飛鳥為米卡莎圍上圍巾的畫面,令人不禁眼眶含淚。
.
所以,為什麼還有人不滿意結局?
.
最主要的原因,是故事的謎團與伏筆幾乎沒有解開。
.
對於為什麼要發動地鳴踏平世界的理由,艾倫回答「不知道就只是很想這麼做」。
.
對於最關鍵的「被困2000年的始祖為什麼在米卡莎身上得到救贖」,艾倫回答「誰知道呢?」。
.
一切的源頭「怪誕蟲之謎」,在139話則是完全沒有提及。
.
渴望巨人最終回一切謎團水落石出的讀者,想必都失望透頂。
.
第二個次要的原因,是角色動機的扭曲。
.
阿爾敏最後對艾倫說:「謝謝你為了我們選擇成為殺戮者,我發誓絕對不會讓你犯的錯白費了」。
.
或許是因為欠缺足夠的鋪陳,所以這裡阿爾敏的態度轉變很突兀,這個阿爾敏,真的是當初不顧一切想阻止地鳴的阿爾敏嗎?人命原來是可以討價還價的,完全滅世不行,艾倫你給我打八折,滅個八成就可以。
.
倘若聽到這句話,前面為了阻止地鳴而犧牲的夥伴們,不知道會不會氣到從道路裡彈出來(?)
.
雖然結局在情感上面刻畫得很圓滿,但在劇情的邏輯上面,可說是完全違反了巨人一直以來的超高編劇水準。
.
當然,139話只有短短的45頁,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沒有增加頁數的情況下,要在有限的頁數裡要兼顧情感和完整解釋伏筆,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
在這兩者衝突的情況下,到底是情感重要還是邏輯重要呢?
.
身為一個編劇,我可以很負責地告訴大家,如果是要達到「儘可能讓最多人滿意」的效果的話,情感比較重要。
.
這個道理在韓國電影裡被運用得非常淋漓盡致,舉韓國非常賣座的電影《屍速列車》、《與神同行》為例,電影劇情中不乏邏輯矛盾的吐槽點,但一定也會安排「哭點」,在氣氛及演員出色的演技下,我們會跟著向母親懺悔的兒子一起落淚,會隨著孔劉為了拯救女兒犧牲自己而潸然淚下。
.
在不同的編劇理論中,這個名詞有不同的稱呼,簡單來說,就是觀眾與角色「共情」了。
.
一旦做到共情,觀眾會對角色產生好感,好感也會進一步延伸至整部作品。基本上你不會聽到看完電影的觀眾說「在看某段時我哭了,不過這部電影是爛作品」。
.
共情就是有如此神奇的力量,並不是每個觀眾都精通邏輯思緒明晰,就算邏輯清楚也不一定會以「合理性」作為評斷一部作品的唯一考量,但把一起哭與笑過的對象視為朋友是我們共同的本能。
.
回到主題,這不是很矛盾嗎?既然巨人結局已經最大程度顧及情感面向,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不滿意巨人的結局?
.
◆一部故事吸引讀者的「主訴求點」
.
這就要回到「巨人這個故事為什麼如此吸引我們?」的命題上來了。
.
在寫一個故事、編一份劇本時,首先要考慮的,就是作品的主訴求點。
.
例如寫一個愛情故事,最重要的當然就是全力描寫令人怦然心動的愛情;如果是做推理劇本,那當然是要構思精巧的謎團,最後水落石出;如果是要在編寫像《偶像大師灰姑娘》那樣的故事的話,那當然是全力展現出少女的迷人與可愛;如果是寫龍傲天爽文,那當然就是要想辦法讓讀者看的時候產生爽快感。
.
總之,「希望主訴求點能被滿足」可說是「觀眾之所以會追著這部作品看的理由」。
.
世界上的人成千上萬,每個人對於作品的訴求點都不一樣,有可能是喜歡作品裡的某個角色(或某對CP?),或者是喜歡作品的情節、想感受心情上的震盪與刺激、或者是希望能在作品裡獲得現實中未能滿足的渴望……
.
當然諫山創老師是自由的,能夠以任何形式表現自己的作品。而且身為作者,要滿足所有讀者幾乎不可能,太過於遷就讀者的作品也很難是好作品。
.
不過,我想有為數眾多的讀者,包括我自己在內,之所以會在多年內追著巨人的連載,都是被巨人嚴謹的編劇、精妙的伏筆所吸引。
.
因為我自己也是作家,所以更加佩服諫山創老師,能在10多年的超長時間跨度裡,持續編繪出如此在邏輯上嚴絲合縫,伏筆無比精妙的作品。所以總是懷著一股非常崇敬的心情在追著巨人這部作品,也很期待巨人劇情裡的種種謎團,能夠隨著結局而水落石出。
.
用比較直白的話來說,我不是為了看一個愛情故事,才追著巨人那麼多年,所以結局走向令人失望也就不在話下。
.
我想絕大部分對巨人結局不滿意的人,大概跟我有相同或者類似的想法。
.
◆結語:138話前99分,結局69分的巨大落差感
.
如果要回答「巨人爛尾了嗎?」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其實也沒有」。
.
畢竟把「故事的主要衝突合理解決,活到結局的大部分主要角色得以善終」這個結局放到其他作品上面,其實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結局。巨人的結局絕對不是《冰與火之歌》那樣藐視觀眾智商,摧毀一切角色性格與邏輯的宇宙終極大爛尾。
.
我想最大的失望點在於落差過大,如果說巨人在138話前的編劇有99分的話,那麼結局回應謎團與伏筆的部分大概只有70分,這無比巨大的落差感,就是失望的主因。
.
最後還有一個站在我個人,或者是以一個女性的立場非常不能理解的點,那就是這樣的結局對米卡莎來說,真的是從無限種未來裡面挑出來的最好結局嗎?
.
以米卡莎的個性,或許與艾倫一起死去,或是為了守護艾倫而死,可能會比較幸福吧?對米卡莎而言,被獨自一人留在世界上永遠思念愛人,會不會才是最殘忍的懲罰?
.
難道作者沒有想過這個可能性嗎?但同樣的事情在白夜也發生過一次,在團長和阿爾敏之間,兵長知道此刻讓團長安祥死去,才是對團長最幸福的方式。
.
所以我想作者不可能不知道這個點吧?總覺得最後的選擇對米卡莎而言,就像是把始祖尤彌爾為愛所受的痛苦直接轉移到她身上一樣啊……這是我個人的一點小意見,但這純屬價值觀的範圍,每個人的價值觀本來就不一樣。
.
總之,看完巨人的結局後,我的想法一度非常混亂。花了兩天的時間,才終於把混亂的想法整理到可以寫成文章的程度。
.
巨人的結局並不壞,但對我來說,這的確是一個令我很失望的結局,這是我最真實的想法。
.
不過,這只是我個人的觀點,如果你很喜歡巨人的結局,忘了這篇文章吧!
欠阻尼震盪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譚新強:瘟疫的元兇:氣候變化
2019-nCoV病毒疫情肆虐,每天新增確診個案高達4000宗,不幸累積死亡人數亦已超過500。情况表面看來很嚴重,但我不太擔心。因為以應較準確的湖北以外數據來看,新增懷疑個案似有見頂迹象,更重要的是死亡率只約0.16%,不算太嚴重。當然這跟湖北尤其武漢市內的死亡率超過3%,相差甚遠,何解呢?有很多不同理論,但我較相信港大醫學院長梁卓偉的電腦模型推算,疫症個案數目被嚴重低估,早在1月25日,在武漢的病毒感染者可能已高達約76,000人(當然死亡人數也可以不準確,可以被低估,但理論上必比個案總數為準)。以外國撤僑的測試來判斷,感染率高達3%至5%,即是單以武漢約1000萬人口來計算,現在感染人數可能已高達30萬至50萬。如屬實,即或此2019-nCoV疫症的真正死亡率實遠低於3%,可能只略高於每年在全球肆虐的甲型流感,約0.1%。無論如何,現在為時尚早,無法下準確定論,一切仍以小心為上。遲些有機會,可再討論疫情、政策和對經濟的影響。
全球注意力都放在2019-nCoV疫情,但有沒有留意到東非的另一宗新聞?近日索馬里、埃塞俄比亞和肯亞等東非國家,正面臨數十年來最嚴重的蝗災,蝗蟲數目高達數千億,將嚴重威脅今年農作物收成,最差情况可導致饑荒!
數周前,全球焦點也曾放在澳洲破紀錄的山林大火,波及面積近19萬平方公里(約兩個葡萄牙),超過30人喪生,動物死亡數目估計10億以上(計埋昆蟲?)!
東非蝗災澳洲山火 皆源自全球暖化
病毒疫症、蝗災、大火災……聽來有點像新約聖經啟示錄的四騎士預言,莫非真的世界末日已近?
我並非教徒,不會以宗教來作解釋,但我堅信科學,必有更合理的科學解釋。這次2019-nCoV疫情,當然有很多特殊成因,可能包括武漢街市的衛生情况欠佳,不同野生動物交叉感染,基因變種,終變成可感染人類的病毒。這當然並非第一次,SARS、MERS、伊波拉和其他新病毒的起源都差不多,原先蘊藏在蝙蝠和其他野生動物體內,然後變種經豬和雞等禽畜傳播到人類。
但這些疫症背後的最根本元兇,其實是氣候變化。最直接原因是全球暖化對細菌(雖然病毒並非生命)滋生有很大幫助,在熱帶地區尤其明顯。但近日有研究發現,即使在西藏高原的冰川因全球暖化而加速融化,因此發現20多種本來被困在萬年冰層內的原始病毒,如傳播到現代人類,不堪設想。
全球暖化亦大量改變和摧毀自然生態環境,加上人類社會發展需要,大量縮小野生地區面積,亦同時縮短野生動物和人類生活的相隔距離,病毒交叉感染的機會和頻率當然大大提升。全球貿易和交通發達,亦加劇病毒散播的速度和範圍。
東非蝗災和澳洲山林大火又跟氣候變化有何關係?近年海洋學家發現一個"Indian Ocean Dipole"(IOD,印度洋偶極)現象,類似太平洋的南北El Nino(厄爾尼諾)現象,原來印度洋東西邊的水面溫度差別,亦有一個以年計算的不規則周期性震盪(oscillation),而近年因氣候變化,西印度洋溫度不正常地較長期處於"positive phase"(正相),即西印度洋水溫高於東印度洋,濕度亦上升。東非地區去年第四季本應是旱季,但反而變得潮濕多雨,有利滋生蝗蟲,規模超龐大的蝗災提前來臨!
相反東印度洋那邊,水溫偏低,因此澳洲乾燥大旱,所以山林大火就特別嚴重!
氣候變化是一件千真萬確的事,且後果非常嚴重,足以消滅全球大部分動物,包括人類。只有極愚蠢的人如特朗普和他的支持者,才會漠視所有科學證據,抵賴它的真實性。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議,可能是特朗普最錯和製造最大傷害的一個決定!
愈來愈多人,包括商界,已開始感覺到氣候變化的威脅,知道口唇服務(lip service)已不足夠,必須馬上採取行動。掌管7萬多億美元的貝萊德老闆Larry Fink,在給投資者的年度通訊中已明確指出,如何對抗氣候變化,已成為每一間企業、每一位高管和每一位投資者的責任。哈佛對耶魯美式足球賽,是一次過百年歷史的學界體壇盛事。去年底比賽中場休息時,兩校學生湧到球場上,展開橫額,大聲呼叫,要求哈佛和耶魯兩家最大和最具影響力的endowment funds(留本基金),公布所有與石化能源有關的投資,並且要求他們盡快拋售這些投資。
但說教是沒用的,經常造出反效果。瑞典小女孩通貝里(Greta Thunberg),成為了對抗氣候變化的代表臉孔,是一件不幸的事。她是位Asperger Syndrome(亞斯伯格症候群)的病患者,加上年紀實在太輕,態度太過偏激,演說中充滿憤怒,把成年人變成敵人,很難說服他人成為一齊對抗氣候變化的伙伴。最近有一個叫Babylon Bee的網站,故意惡搞,假稱在民調中,87%的被訪者寧願被因氣候變化而引發的海嘯淹死,也不願聽氣候變化激進分子的訓話!這是個笑話,當然不可太認真,但也的確道出不少人的心聲。
名利雙收 可吸引企業投資ESG
ESG(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投資已逐漸成形,不再只是小眾的時髦潮流。但如何才能真正成功推動ESG成為投資主流?最有效的方法當然是利誘,如既能賺到錢,又贏得社會認可,兩者皆得,何樂而不為?
在此時刻,Elon Musk帶領Tesla崛起,正是一場最佳的及時雨。Musk已完全取代Steve Jobs(喬布斯)的潮流教主地位。而且老實講,Musk對科學和科技的知識水平、想像力,甚至工程和商業上的執行能力,都遠高於Jobs,個人魅力也很足夠(衣著品味也不錯,經常穿Belstaff外套),唯一相對差一點的只是公開演講能力。
Musk是一個充滿野心的狂人,他的夢想是拯救地球,推動再生能源革命,停止氣候變化。他很年輕時已因賣出他有份創辦的Paypal股份而發了達,但他追求的遠不止財富,所以決定取難不取易,跳進實體電動車製造業這個火坑,Tesla是數十年來的第一家美國汽車公司。初時面對極多巨大工程設計、生產技術和財務挑戰,即使只一年前,華爾街仍有很多分析師對它極度悲觀,不停警告Tesla隨時破產,更吸引了不少投資者沽空Tesla股票,包括明星級對冲基金經理David Einhorn和我的朋友,曾揭發Enron騙局的著名空投專家Jim Chanos等。
Musk在2018年8月時亂發出將以420美元一股,把Tesla私有化的假消息,弄出軒然大波,事態非常嚴重,隨時可以坐牢。最後美國證交會(SEC)網開一面,只罰Musk和Tesla各2000萬美元,和迫使Musk放棄董事長或CEO其中一職。這可算是Musk和Tesla的最低潮,但也是一次當頭棒喝,喚醒了Musk的奮鬥心,請來一位新董事長,自己專注當CEO,反而非常有效地減低成本,提升Model 3產能,和推出極吸睛的Cybertruck。最重要的是接受了中國邀請和過百億人民幣的貸款援助,成立了第一間全外資汽車公司,不到一年內在上海建好Gigafactory 3,開始交貨,正式打入全球最大汽車市場。
從去年中起,業績和最重要的現金流開始明顯改善,股價亦從177美元的低位開始反彈。到了上海車廠開幕時,股價更開始瘋狂飈升。全年業績公布,不止全年銷售量達標,連續第二季有盈利,正現金流更高達10億美元,且宣布將提前在3月交付Model Y車。Tesla股價開始如火箭般直線上升,比Bitcoin最瘋狂時更厲害,最高峰曾升至968美元,市值超過1700億美元!周三股價終於大跌17%,主要藉口是上海工廠因疫情停產,證明一如我上周所說,Tesla已成為一隻最重要的中國概念股!即使回調後,今年至今Tesla仍升了80%!
有些讀者看完我上周文章,不知為何有錯覺以為我對Tesla悲觀。我不想解釋太多,但不少人應該知道我是香港最先駕駛Model S的其中一人,對Tesla長期發展一直非常有信心;近日即使被疫情困擾,心情仍非常不錯!
Tesla電動車外形性能俱佳吸客
Musk的成功在於明白苦口良藥是錯的,良藥必須是甜的,所以一開始設計,就非常着重性能。隨便一輛Model S,加速已快過大部分超跑,價錢又低一半以上,買傳統車還有甚麼意義?Tesla的最先一批買家,主因是性能,其次是省汽油錢,外形亦美觀,而非關心環保。到了現在,連美國很多球星和KOLs都成為了鐵粉,Tesla已成為aspirational luxury product(有抱負奢侈品)。
未來如何發展?Tesla已成為The Cult Stock,沒有之一,PE超過100倍,估值已沒甚意義。CNBC的Jim Cramer已宣布Tesla成為了下一間亞馬遜級數的企業(他亦宣布化石能源已玩完,看石油和汽車公司股價,有理),將證明所有負評者都是錯的。Musk曾說Tesla有可能成為全球最大公司,不容易也不是一定,但不是無可能。
多年前我已解釋過,再生能源其實需要一個"Holy Trinity"(聖三一):太陽能、電動車和儲能電池。本來Musk分別控制Tesla和Solar City,但後來因財困而合併了,另外亦有跟Panasonic的電池合作。Musk近日已說,今年亮點可能是Solar City,他現在有呼風喚雨之力,所以太陽能板塊也值得留意。如成功,這聖三一將可取締汽車、化石能源、發電機、發電廠,甚至電網等多個巨大行業,總收入以數十萬億美元計,如Tesla只佔數個百分點,已可達萬億營業額!
買Tesla絕非價值投資,但現代投資邏輯確有點不同,既然Tesla這麼重要,TAM更近無限大,怎可能不值千億以上?這級數才可開始吸引機構和ESG投資者。
我也希望ESG投資對阻止氣候變化有點幫助。但如萬一不成功,四騎士瘟疫繼續接踵而來,唯有希望能趕上買到去火星的SpaceX火箭票!
(中環資產持有亞馬遜及Tesla的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欠阻尼震盪 在 馮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春暖花開脫脂肪 Day 15】
進入第三週,有沒有人有任何改變呢?好好生活團裡已經有同學PO出成果(降2公斤)覺得很high心又激勵~
你呢?有沒什麼改變?可能精神變好,皮膚變好,心情變好,也可能是體重持平但體態開始緊實....或者有些人開始嗜睡,(只要想睡就儘量睡好嗎?這個是以前欠的睡覺債務開始還,如果還是堅持不睡,最後很有可能病倒睡醫院的呦)有沒有人變很餓呢?或是變得很不餓?或看到糖食物會變得焦慮想吃...
.
不論什麼改變都是好的呦,持續做下去,身體在變回平衡與真實的過程中有人會擺檔一陣子,甚至生病,莫非是身體希望我們越來越能聽見我們小宇宙的聲音與需求。
『越深入自己,就越能觸及世界。』
.
Day1-7我們飲食的基礎怎麼吃,Day8-14我們這七天都是談運動,最後的一週我們會做些綜合的討論,有任何問題的歡迎同學去Day14留下你的問題,我會在Day20,4/20週六下午3:00用直播的方式和大家聊聊,到時見~
.
我想很少人能餐餐都在家料理,馮云也是一天會外食一餐,所以今天我們來聊聊能讓我們越吃越瘦的外食餐廳要怎麼選?
.
#火鍋是不錯的選擇:可多選擇吃肥一點的肉類或是蛋白質,大葉蔬菜,捨去麵飯主餐類,根莖類蔬菜要注意量再20%以下。
馮云❤️愛去的火鍋店 #花敦道鍋物huadundao #十二籃粥火鍋
.
#中式餐廳:可單點肉類或是蛋類的料理,如果點肥肉的料理是最好的,因為也兼具了好油脂。西餐廳可以叫油花比較多的排餐和沙拉,90%沙拉醬都加了糖或蜂蜜,用油醋醬比較沒糖,或淋上自己帶的油加點鹽也不錯吃,根莖類和青菜都是屬於醣類要注意比例在20%以下。我身上常會帶著用扁桃仁粉和亞麻籽粉以及椰子油,雞蛋做的[低升糖hoho吐司麵包],因為無糖無麵粉有很像主食,油脂和蛋白質含量高,不吃主食沒有飽足感的時候,可以拿來帶體主食,補足好油脂比例的不足。
馮云❤️去的中式料理餐廳:#荷風中國菜 #京鼎小館,他們都是可以幫客人換動物油脂料理的好餐廳呦~#林東芳牛肉麵
PS:中式料理最重要的要去問你吃的油是不是好油
我去一家新餐廳都會問一下料理用油是什麼,豬油牛油雞油…動物油OK棕梠油椰子油玄米油 …OK,西式餐廳很多用可烹調的橄欖油也OK,其他油脂建議避開(尤其是沙拉油),因為壞油入會造成阻塞(像瀝青一樣卡在膽),這也是瘦不下來的很大原因之一。
.
#日式餐廳 日式選燒烤再點個沙拉,很容易可以吃到少醣又均衡的一餐,若是你去的是一間重視食材的餐挺,就可以吃到很多新鮮的海鮮
馮云❤️去的日式餐廳: #粉鳥林日式料理
.
#西餐廳:很多西餐廳都適用橄欖油中低溫料理,還有很多烤箱烤物,所以只要能忍住不吃麵包,或跟店家多要一些橄欖油來把麵包整個變油泡麵包,還挺容易吃到蛋白質油質足夠的一餐。
馮云❤️去的西式餐廳: #班尼拉香草歐廚 #美福牛排館 #好食
.
以上分享的餐廳食材都挺不錯,是馮云外食固定輪流會去吃得幾家餐廳,都是可以讓我們選擇到少醣均衡飲食的餐廳,但重點還是自己學會擇食~不然還是非常容易吃到震盪血糖變肥的一餐。
.
外食族如何餐餐吃到好油脂?
1.點肥一點的肉類料理
2.喝雞湯連皮一起吃
3.自己帶油去給願意幫你換油料理的餐廳料理 然後請老闆多放一些油
4.帶著小罐油(紫蘇油或是橄欖油都不錯)自己加油在已經料理好的餐點或沙拉上,吃火鍋可以加在沾醬上。
5.帶著油脂比例高的低升糖hoho或甜點,替換掉一般主食和甜點
.
如果旅行在外,包包裡可隨身帶著花生,堅果,或是hoho,一小瓶橄欖油,或是油漬水煮魚罐頭,夏天熱時可用保冷袋裝低升糖甜點和奶油…來代替外食餐廳的米飯麵包和一般甜點,油脂蛋白質量夠了 就不會再想吃糖了,但也注意油脂不要過量,任何東西過量都會變成有物質,就連水喝多了也會中毒的。
.
在留言處 @一個朋友, 寫下你參加『春暖脱脂肪』最近的改變,就算是一點點不一樣小小的很好,這表示你開始感受你的感受,看見你要看見的了,是好事。
EX:@lulu 我參加春暖花開脫脂肪,我發現我對身體的覺察越來越敏銳,睡眠時間越來越早,而且睡得比較多1個小時,身形明顯纖細緊實,肌肉變得比較強壯,竟然可以不用手撐直接用腿就從地上站起。
.
關於這個『不用手撐直接用腿就從地上站起』是我這幾天的大發現,以前有刻意練習過不太行,最近竟然可輕鬆自然的只靠腿手不撐地就站起,哇~進步了。
.
今天留言抽獎禮物是辣味hoho ❤️ https://livinghoho.net/day15辣味hoho 我們會在4/22號抽出得主,4/26公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