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勳:過得像個人,才能看到美。
2011-08-18 Cheers雜誌 80期 文/麥立心
事實上,這幾年來,蔣勳談的美,也有很大的變化。他過去比較偏向幫助大家賞析藝術之美,但他在與聽眾愈來愈多的互動中發現,許多上班族的餘暇時間已極度有限了,刻意附庸風雅地去欣賞音樂會、畫展已經沒有必要,重拾與...
蔣勳:過得像個人,才能看到美。
2011-08-18 Cheers雜誌 80期 文/麥立心
事實上,這幾年來,蔣勳談的美,也有很大的變化。他過去比較偏向幫助大家賞析藝術之美,但他在與聽眾愈來愈多的互動中發現,許多上班族的餘暇時間已極度有限了,刻意附庸風雅地去欣賞音樂會、畫展已經沒有必要,重拾與周遭人的感情,重新找回「像個人樣」的生活方式,才能對美真正有所體會。本期美學學院專訪蔣勳,分享上班族也可以找回的生活之美。
幾年來,幾乎所有的竹科企業我都去過了,和企業的人有所接觸後,我才知道我過去有「知識偏執」的狀況,但我並沒有真正認識30歲上下的職場工作人員。
竹科有一家上市公司的員工平均年齡是31.8歲,他們都是最優秀大學畢業的菁英。
在開始工作的前10年,是人生很重要的階段,但他們卻通常是11點以後才下班。要戀愛,可能沒有時間戀愛;要買房子,就用世俗的固定模式買房子,找一個大家認為有名的設計師;要結婚,但用很草率的方式結婚。我知道很多工程師經由輔導去娶烏克蘭新娘,他們可能連戀愛的時間、耐心都沒有。
我原來希望的藝術是能恢復人的品味和人的感覺,但他們接觸了這些東西卻沒有感覺,像有些企業會固定舉辦一些音樂會,但他們卻沒有辦法進入那個世界。所以我現在希望向大家說的是「人的原點」,當我們失去了人的原點,談所有的美都是假的。
我有一個朋友,住在信義路上億元的豪宅,找了日本最有名的設計師來裝潢,但有一次我去他家,發現他住了2年,可是廚房裡所有進口廚具的膠膜都沒撕掉。
他的房子只是一個showroom。可是家不是showroom,家是讓你可以放鬆自在、活得像人的地方,家是因為住在裡面的人有自己的渴望、自己的感覺,才會有自己的風格。
如果主人對這個家沒有意見、對自己的生活沒有看法,只想告訴別人買的是義大利最貴的床,那只是作假給別人看。
你可以在家裡放很多明式家具,很美;你喜歡家裡很空,也很美,但這裡面的難度是你到底要什麼,如果你不知道,你找再有名的建築師設計都是假的,你怎麼樣回來做自己,才是最難的功課。
我自己是住在淡水河邊,當時會在那裡買房子,是因為覺得淡水河口好漂亮,但是我房子的建商卻不知道善用那裡的美景,窗戶建得很小,我在房間裡就覺得好難過。
所以我找了一個學建築的學生,他幫我開了12個窗,而且全部是往外推的推窗,比拉窗更有靠近河邊的感覺,還架出一個小陽台,所以我可以坐在小欄杆上看河,和淡水河只有2公尺的距離。
我也不喜歡隔間,所以設計師幫我用高度界定出3個不同的區域。我家最高的地方是客廳,朋友來的時候坐在最高的地方喝茶;次高的地方是書房,我在那邊看書;再次高的地方是我的餐廳。我覺得這是我的房子、我的家,我是主人,我知道我要什麼。
在穿著上,我喜歡純棉、純麻,因為我覺得它們很溫暖,材料本身有觸覺上的記憶,在排汗、吸汗的過程也非常舒服。加上我喜歡爬山、喜歡躺在草地上、喜歡在海灘捲起褲腳踩水,我喜歡這樣的生活,所以我就有我服裝的特徵,名牌就不適合我,因為我喜歡自在。
我現在不問工程師有沒有去聽音樂、看展覽,反而是問他們:「你們在這裡工作5年了,有沒有人可以告訴我公司門口那一排是什麼樹?」但很少人能夠回答的出來。
事實上,他們公司門口那排小葉欖仁的葉子漂亮得不得了,綠色會在陽光裡發亮。後來我再去,就有一個員工和我說,「謝謝你告訴我這件事,我現在下班時會先看看小葉欖仁再回家,所以比較不會和太太吵架了。」
他也問我現在5歲的女兒將來該學鋼琴、還是小提琴,但我建議11點下班的他多抱抱女兒,比較重要。
因為所有的藝術講的都是人的故事,一個孩子如果不記得父親的體溫,她將來看畫、聽音樂都沒有感動。如果沒有人的記憶,所有藝術對她而言都只是賣弄而已。
我們從年輕開始,就因為工作忙碌,忽略了人與人的感覺,但工作忙碌之餘,你還是一個人,你必須每分每秒提醒自己回來做人的部份。
你看到了美,才會覺得這個世界是值得活下去的。如果你看到的只是品牌、只是假的美,你不見得快樂,那反而可能會是你憂鬱症的原因。
找回美的感覺其實很簡單,去觸摸一片葉子,去聞一下在很熱很熱的夏天、下完午後暴雨的氣味,那是都我們有記憶的感覺,那都會引發我們的感觸和感動。
現在美常常成為新的知識、新的壓力,博士可能毫無美感,但一個不識字的美濃農夫卻可以很美,他看得到月光的美、看得到稻浪翻飛的美。美是最大的財富,它不會因為你的學歷而不同,而是因為你人的部份完不完整而不同。
全文:http://m.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3068
欖仁樹特徵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有人習慣每天早上:
#空腹喝一口好油加一杯溫水嗎?
如果你有這個習慣我真心推薦你可以喝 #印加果油!如果真的不敢直接喝油,那就像我一樣從印加果油膠囊開始~
📌 #薩滿初榨印加果油 詳細介紹及優惠團購🔜 https://bit.ly/2W5qkOm
兩個月前我很喜歡的一位預防醫學科醫師- #洛桑加參博士(他是藏人)來上節目,我每年見他一次、真心覺得他愈來愈年輕有活力😂。問他養生法?他就告訴我:
#每天起床空腹先喝一口好油
#在口腔裡漱一漱再吞下去
#記得也配上一大杯溫水
當時我桌上剛好放著每天都吃的 #印加果油膠囊,就問他印加果油可以嗎?他說印加果油非常棒!它的營養價值以及omega3/6/9的比例非常好!叫我一定要每天喝它!
其實很早就有醫師這樣建議我,但我對直接喝油真的有障礙😅⋯但因為我吃的印加果油除了膠囊,也有出隨身包。拿來拌沙拉或加一點蜂蜜沾麵包吃,都覺得非常好吃。淡淡的青草味是我能接受的,所以就試著早上起來先喝一包油包,結果…
‼️我那天竟然中午前就順暢了!😂
(就只早上喝了10ml的果油,沒有吃任何其他輔助品)
這對我來說是很神奇的😂~
#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口食物真的很重要!
早餐很晚吃的我,早上必備:綠茶咖啡、維他命C發泡錠搭配膠原蛋白。
‼️最重要的是盡量保持:
#每天的第一口食物一定是好油
🔜早上起來空腹先吞兩顆 #印加果油膠囊 或一包 #印加果油隨身包
之前開團分享給粉絲們,大家吃的反饋都很好!所以現在已經變成我們每日必備!
#印加果油是非常好的油脂來源
#尤其是素食者
▪️這裡擷取部分之前看到康健雜誌的文章跟大家分享:
🔜源於祕魯的印加果,外型像是顆飽滿的綠色星星,所以也被稱為 #星星果,在秘魯有 #長壽果王 的美譽。近年更備受討論,有 #樹上的魚油 之稱。
🔜印加果油最大的特色在於含有豐富的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而且比例很好:
🔺Omega3含量佔46.4%
🔺Omega6佔35.6%
Omega3和Omega6的比例約為1.2:1,相當趨近於最佳的建議攝取比例1:1
🔎「為什麼要補充omega3?」
不只預防心血管疾病:
🔺#omega3是身體抗發炎的關鍵!
也就是說:#omega3可以強化身體的免疫系統。當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時,就會產生許多問題:包括腸道不適、過敏、心血管問題⋯甚至經痛、肥胖乃至於情緒低落,都與免疫系統及慢性發炎有關。
但我們的飲食中Omega3嚴重不足~反倒是因為吃太多油炸物,導致Omega6攝取過多!曾有份調查報告指出國人日常飲食,omega3: omega6 的攝取比例竟然是1:15😖難怪身體總處於慢性發炎疲倦狀態~
🔎「如何補充omega3?」
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魚油,不過這些年環保意識抬頭,許多人認為 #吃植物油比動物油更環保,加上 #魚油易有重金屬殘留疑慮,而且 #越來越多人加入素食行列,所以印加果油才會愈來愈夯!
⭐️ 印加果油因為不含芥酸和其他任何毒素,在2004~2007年榮獲 #巴黎世界油品博覽會金獎,被推薦為 #值得信賴的素食Omega3補充來源
《我對印加果油的感受?》
‼️基本上擁有豐富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就先讚一個😂!
我因為平常愛吃鮭魚,所以沒有特別額外補充魚油。但因為我仍是外食居多,比較難全面檢視烹調用油,我發現薩滿初榨印加果油非常適合我!
✅膠囊狀:一天1-2次/一次2粒
我每天早上起來空腹就會先吞兩顆,也讓好油啟動我一天的能量!他沒有任何難聞的味道,也不會打嗝反芻😂(我個人很在意這一點)
✅隨身油包:一次10ml
其實我更喜歡這種方式!因為非常方便!撕開油也不會亂噴,可以直接喝,或外食時直接加入沙拉中,一包10ml就補足一天所需的omega3含量。
💕我最喜歡的吃法是倒出來加入蜂蜜、當作麵包沾醬吃~印加果油的清澈清香,加上蜂蜜真的是絕配!
💕直接喝比喝橄欖油或是亞麻仁籽油的味道更好入口!
《為什麼選薩滿初榨印加果油?》
1️⃣產自印加果誕生地秘魯:
現在全世界到處都有種印加果樹(連台灣也有),但 #薩滿印加果油是真正原產於祕魯本地的印加果油
2️⃣製程採 #非浸出的傳統低溫壓榨方式:
透過這樣嚴謹的製程方式,保證印加果油的有效成分,讓油品夠穩定
3️⃣未經過任何化學處理:
#無添加任何添加劑防腐劑及色素
#不含有任何轉基因成分
#無過敏源(都有完整檢驗報告)
4️⃣油品原料榮獲祕魯標籤認證:
通過SGS以及全國公證的兩間檢驗單位之檢驗報告~
‼️未檢出重金屬、農藥、毒素等有害物質
⭐️真正好的印加果油是:
#非常清澈且具有特殊清香~
打開薩滿初榨印加果油,你就會看到這兩個很重要的特徵。
推薦給素食的朋友,也真心推薦外食族(常吃排骨雞腿便當的人😂),都可以一起來試試!
📌 #薩滿初榨印加果油 優惠團購🔜 https://bit.ly/2W5qkOm
📌優惠截止日期:2021/03/14
(更詳細優惠內容請進社團唷!)
💘歡迎加入彤雯主播社團🔜 http://bit.ly/彤雯主播不公開社團
📣官方Line頻道客服:http://bit.ly/彤雯主播生活好購趣LINE
欖仁樹特徵 在 蕭彤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有在實行168 #間歇性斷食 的彤粉:
你們平常到底有沒有吃晚餐😂?
有沒有覺得要真正落實很難?😖
其實 #吃進什麼比空腹幾小時更重要。有些人嚴格執行只在8小時內進食,但卻一直沒有瘦🤣~可能要檢視一下自己都吃些什麼?
像我最近其實沒怎麼在168⋯😅
🔺不過有確實做到:
#每天的第一口食物一定是好油
🔜早上起來空腹先吞兩顆 #印加果油膠囊
📌 #薩滿初榨印加果油 詳細介紹及優惠團購🔜 https://bit.ly/2W5qkOm
第一次知道印加果油也是因為我的來賓:某位醫師作者推薦大家攝取印加果油(尤其是素食者)。我自己吃了一段時間,幾天前剛好又看到康健雜誌的文章,擷取部分跟大家分享:
🔜源於祕魯的印加果,外型像是顆飽滿的綠色星星,所以也被稱為 #星星果,在秘魯有 #長壽果王 的美譽。近年更備受討論,有 #樹上的魚油 之稱。
🔜印加果油最大的特色在於含有豐富的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而且比例很好:
🔺Omega3含量佔46.4%
🔺Omega6佔35.6%
Omega3和Omega6的比例約為1.2:1,相當趨近於最佳的建議攝取比例1:1
《為什麼要補充omega3?》
有關預防心血管疾病等這些好處我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不過這幾年我不論是訪問醫師還是營養師,他們提到omega3時的重點都已經擴大到:
🔺#omega3是身體抗發炎的關鍵!
也就是說:#omega3可以強化身體的免疫系統。當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時,就會產生許多問題:包括腸道不適、過敏、心血管問題⋯甚至經痛、肥胖乃至於情緒低落,都與免疫系統及慢性發炎有關。
但我們的飲食中Omega3嚴重不足~反倒是因為吃太多油炸物,導致Omega6攝取過多!曾有份調查報告指出國人日常飲食,omega3: omega6 的攝取比例竟然是1:15😖難怪身體總處於慢性發炎疲倦狀態~
《如何補充omega3?》
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魚油,不過這些年環保意識抬頭,許多人認為 #吃植物油比動物油更環保,加上 #魚油易有重金屬殘留疑慮,而且 #越來越多人加入素食行列,所以印加果油才會愈來愈夯!
⭐️ 印加果油因為不含芥酸和其他任何毒素,在2004~2007年榮獲 #巴黎世界油品博覽會金獎,被推薦為 #值得信賴的素食Omega3補充來源
《我對印加果油的感受?》
‼️基本上擁有豐富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就先讚一個😂!
我因為平常愛吃鮭魚,所以沒有特別額外補充魚油。但確實還是會吃些垃圾食物(我一週一定要吃一次鹽酥雞😂),加上過去有 #偏頭痛 #經前症候群嚴重等問題,醫生們都提醒我這都就是身體的慢性發炎的症狀。
🔺所以我開始調整飲食:
1️⃣首先減少肉類及糖分攝取
2️⃣適度補充omega3
因為我仍是外食居多,比較難全面檢視烹調用油,我發現 #薩滿初榨印加果油 的補充方式非常適合我!
✅膠囊狀:一天1-2次/一次2粒
我每天早上起來空腹就會先吞兩顆,也讓好油啟動我一天的能量!他沒有任何難聞的味道,也不會打嗝反芻😂(我個人很在意這一點)
✅隨身油包:一次10ml
其實我更喜歡這種方式!因為非常方便!撕開油也不會亂噴,外食時直接加入沙拉中,一包10ml就補足一天所需的omega3含量。
💕我最喜歡的吃法是倒出來加入蜂蜜、當作麵包沾醬吃~印加果油的清澈清香,加上蜂蜜真的是絕配!
💕習慣喝油的人其實可以直接喝~我個人覺得比我之前試過的直接喝橄欖油或是亞麻仁籽油的味道更好入口!
《為什麼選薩滿初榨印加果油?》
1️⃣產自印加果誕生地秘魯:
現在全世界到處都有種印加果樹(連台灣也有),但 #薩滿印加果油是真正原產於祕魯本地的印加果油
2️⃣製程採 #非浸出的傳統低溫壓榨方式:
透過這樣嚴謹的製程方式,保證印加果油的有效成分,讓油品夠穩定
3️⃣未經過任何化學處理:
#無添加任何添加劑防腐劑及色素
#不含有任何轉基因成分
#無過敏源(都有完整檢驗報告)
4️⃣油品原料榮獲祕魯標籤認證:
通過SGS以及全國公證的兩間檢驗單位之檢驗報告~
‼️未檢出重金屬、農藥、毒素等有害物質
⭐️真正好的印加果油是:
#非常清澈且具有特殊清香~
打開薩滿初榨印加果油,你就會看到這兩個很重要的特徵。這段時間補充下來我自己真的非常喜歡🥰~方便又健康!
除了推薦給素食的朋友,也真心推薦外食族(常吃排骨雞腿便當的人😂),以及 #希望168間歇性斷食法更有效的朋友,都可以一起來試試!
📌 #薩滿初榨印加果油 優惠團購🔜 https://bit.ly/2W5qkOm
📌優惠截止日期:2020/12/14
(更詳細內容請進社團唷!)
欖仁樹特徵 在 林務局-森活情報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金黃鼠耳蝠,又叫黃金蝙蝠
北港人稱為倒吊蓮,馬袓蝠
是台灣特有的遷徙性蝠類,身形嬌小黃澄,萌萌的模樣真的很討喜❤
一般蝙蝠喜歡棲息在陰暗洞穴,金黃鼠耳蝠卻獨鍾樹棲,最愛成群躲在大葉欖仁樹或龍眼樹的捲葉間🌳
從前數量有上千隻的黃金蝙蝠,為何近年數量暴減❓
⚠棲地減少
⚠農藥、水源污染、
⚠光害、道路開發以及人為干擾
⚠對於喜歡棲息於10公尺以上闊葉樹的蝙蝠,砍樹、修樹造成棲息在葉片上的蝙蝠死亡
我們要如何保育這可愛的萌萌蝙蝠❓
ℹ無毒農業,友善土地耕作
ℹ不砍樹,勤打掃,為蝙蝠保留可棲息的地方
金黃鼠耳蝠小檔案
學名:Myotis formosus flavus
特徵:金黃亮麗的體毛
棲地:主要分佈於台灣台東、台中、彰化、雲林、嘉義和台南等縣市
食物:雙翅目,鞘翅目與鱗翅目昆蟲
深入認識黃金蝙蝠➡https://goo.gl/yj94Nl
支持友善幸蝠商品➡https://shopee.tw/tsu2002
留住幸蝠系列報導➡https://goo.gl/7Fpnxs
《黃金蝙蝠》完整版➡https://goo.gl/1cfuHd
更多精彩影片歡迎訂閱林務局youtube➡https://goo.gl/DfqY3d
黃金蝙蝠生態館 Formosan Golden Bat's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