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橫貫公路 PTT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橫貫公路 PTT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Tudo11927 (土豆 thoo tau)看板Road標題[台灣] 南橫公路故事:路線之爭─...
橫貫公路 PTT 在 K ♡ Patty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22:17:21
記得是小小回憶🧠 以前穿上原住民服飾 站路邊被強迫拍照😂 再次到來 不同感受 #太魯閣 #太魯閣國家公園 #太魯閣東西橫貫公路牌樓 #花蓮 #花蓮景點 #ootd #vacations #miaoli #miaolitravel #poptour #poptour花蓮 #sunset #...
本文同步刊載於公路邦FB社團板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twroadclub/posts/2122733531239744/
==================================================================
撰文:邱正智
前篇提到蔣中正以個人意志扭轉南橫計畫的進程,各位可能認為在那年代獨裁理所當
然嘛,很正常。然而在這威權的年代,南橫沿線上的居民卻發生為了爭取路線經過自
己家而群起抗議,這太勇敢了吧,更特別的是最後還迫使省公路局傾聽民意重新規劃
路線!
桃源路線之爭(寶來~桃源)
南橫公路在寶來至梅山口這段約30公里的路線,大致沿著兇猛的荖濃溪河岸前行。民
國53年(1964)複勘路線時建議路線沿荖濃溪左岸而行,根據探勘結果,寶來與高中
之間建一座70公尺長橋將路線轉移至荖濃溪左岸,可減少興建11座橋梁。民國56年(
1967)第三度勘查路線時,計畫避開寶來一橋旁邊崩壁(表示這崩壁存在已久),並沿
著荖濃溪左岸一路上山至梅山口。當年考量桃源以東找不到能跨越荖濃溪的適當橋位
,且走左岸可減少橋梁數量、節省經費,並沒有考慮繞至荖濃溪右岸。
https://imgur.com/qAZtMe6.jpg
↑南橫興建前即已存在的寶來崩壁,右側是寶來市區
民國56年第3次探勘後,決定改變路線避開
然而當地民眾的生活重心位於荖濃溪右岸,人口聚集,桃源鄉公所也在右岸,因此桃
源居民自然都以為會經過自家門前。民國57年(1968)動工之際,居民終於發現路線
將走左岸未經家門,隨即引發不滿與抗議。經高雄縣政府與省政府協商後,省交通處
長陳聲簧承認路線勘測純粹以施工難易度及經費多寡為考量,而忽略民眾生活脈絡,
最後讓步重新規劃路線改走右岸、增加預算4,200萬元收場。
https://imgur.com/zEaanaj.jpg
↑考量經費及施工成本,南橫公路原本打算走聚落人口較少的左岸
不過事後諸葛來看,88風災豪雨造成右岸橋梁,包含寶來二橋、綠茂橋、炳才橋、塔
拉拉魯芙橋、萬年橋、勝境橋、桃源一橋、撒拉阿塢橋全部中斷,反倒左岸野溪較少
,崩塌較不嚴重。或許當年照原計畫堅持走左岸,遇到風災南橫公路不至於這麼慘重
吧?
終點出口之爭(池上vs關山)
前篇曾提到南橫公路起點到底在哪裡,有趣的是南橫公路終點究竟在哪裡,很多人也
搞不清楚。如同前篇所說,南橫公路的編號是台20線,但是台20線不等於南橫公路。
https://imgur.com/XlfxEBa.jpg
↑《南部橫貫公路計畫書》路線圖顯示終點在海端,後來才延長至德高
台20線終點在關山德高陸橋前銜接台9線,有終點牌認證,這點毫無疑問。但官方認定
的南橫公路終點卻在初來,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初來以東岔出兩條路線,一條繼續經
由海端往終點德高、另一條則跨越新武呂溪走初來橋通往池上。官方認定這兩條都是
南橫公路的聯絡道,也就是南橫公路主線僅止於初來。其中初來~海端~德高這段5公里
仍編為台20線、初來橋~錦屏~池上這段5.7公里聯絡道則編為台20甲線。某些公路迷誤
會台20甲線是南橫公路以前的舊路,其實並非如此。而雙出口的設計源自於海端、關
山、池上民眾當年的角力。
https://imgur.com/TOXgJHP.jpg
↑南橫終點/台20線終點/台20甲終點
在池上大橋通車前,台9線與鐵路共用同一座橋:新武呂橋
因此欲從池上前往關山,必先經過海端
https://imgur.com/Y7RoPbv.jpg
↑台20甲線起點,位於初來,是南橫公路官方真正認定的終點。
後方「台南204公里」是台灣現存公路預告里程牌里程數字最高的
喬出來的初來橋
民國58年(1969)8月,台灣省議會第四屆第三次大會舉行之際,省議員黃金鳳等人提
出臨時動議案,根據池上鄉公所之請願要求將南橫公路東段出口改設於池上,其理由
如下:
1. 就經濟發展層面而言,池上居縱谷南北往來交通樞紐,多條公路匯集,人口眾多,
腹地寬廣、商貿繁榮。而海端、關山發展空間有限。
2. 就國防而言,池上關山之間陸運交通仰賴鐵公路共用之新武呂大橋(註)。若南橫改
往池上走,未來新建的初來橋可作為戰時的輔助道路。(當年還沒有池上大橋)
3. 池上願意支援修路的人力與協助土地補償的問題。
本案經議會決議送請省府辦理,省政府則請公路局將二案予以測量比較,並請台東縣
政府召集會議商討,但縣政府兩邊都不想得罪,沒有表態出口位置。這時候換省政府
著急了,怕耽誤施工時程,未待縣府之最後決定,突然於8月28日行文省議會同意將南
橫公路出口改在池上。
省府的決定立刻引發海端、關山一帶民眾的強烈反彈,要求維持原來德高出口之計畫。
相關鄉鎮長、代表會主席與縣議員等亦聯名向省議會提出請願,其理由如下:
1. 以海端做為出口,可連結台9線關山以南沿線鄉鎮,帶動台東發展。
2. 台東縣議會、縣政府始終未同意變更
3. 新闢至池上路線崎嶇少有人煙,經濟效益有限,徒增道路長度與建設經費。
(50年前的鄉民同樣戰力驚人XD)
情勢演變成池上、關山二地相互角力、縣府夾在中間兩邊不是人。最後公路局提出新
方案: 以初來作為共同終點,設置2個出口,同時開闢至海端的道路與興建初來橋。這
個計畫同時兼顧了海端與池上的需求,且工程費將會比直接以池上做為出口節省約新
台幣800萬元。但書是為了不耽誤原工程計畫時程,海端出口先完成後再籌措經費辦理。
民國63年(1974),南橫公路工程完工2年後,開始興建台20甲線,初來橋動工並在民
國66年(1977)9月完工,接著再改善經錦屏至池上的聯絡道路4.74公里,至此爭議終
於落幕、雙方皆大歡喜。
https://imgur.com/KFKdaig.jpg
↑台20甲線初來橋,完工於民國66年(1977)9月
本文參考並引用
《埡口之巔-南橫青山在》、《南部橫貫公路計畫書》
延伸閱讀:
鐵公路共用橋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twroadclub/posts/160030379681605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0.126.103.1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oad/M.1652530424.A.B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