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橫嶺古道地圖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橫嶺古道地圖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橫嶺古道地圖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橫嶺古道地圖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秋老虎發威 #去哪兒 #避暑勝地 即將邁入秋季,炎熱的感覺絲毫沒有退散,要在台北尋找一處避暑勝地,首選就是內雙溪的古圳與古道了! 總裁這次帶我們探索三條古圳(登峰圳、坪頂新圳、坪頂古圳)、兩條步道(坪頂古圳步道、大崎頭步道)、兩條古道(瑪礁古道、內雙溪古道),走訪縱橫交錯的健行路線,可以了解古...

橫嶺古道地圖 在 魏華萱 Andrea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5 16:44:11

即將邁入秋季,炎熱的感覺絲毫沒有退散,要在台北尋找一處避暑勝地,首選就是內雙溪的古圳與古道了! 總裁這次帶我們探索三條古圳(登峰圳、坪頂新圳、坪頂古圳)、兩條步道(坪頂古圳步道、大崎頭步道)、兩條古道(瑪礁古道、內雙溪古道),走訪縱橫交錯的健行路線,可以了解古人開墾引水的工法與智慧! 參加總裁帶...

橫嶺古道地圖 在 逍遙山野-暫離人為造作空間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12-04 14:26:37

雖知開放山林政策會有過渡期 但在中國病毒無情肆虐全球的今年 國人無法出國遊憩 臺灣山海便成了首當選擇 可想而知山域事件的爆發完全不意外矣 自身要對從事所有負全責的態度養成需要時間 如無從基層教育做推廣 多數人們就還是選用試誤法去了解台灣山林環境的變化多端 實際體會到痛苦與煎熬才知道下次行山該注意與改...

  • 橫嶺古道地圖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2 18:30:46
    有 5,163 人按讚

    #秋老虎發威 #去哪兒 #避暑勝地

    即將邁入秋季,炎熱的感覺絲毫沒有退散,要在台北尋找一處避暑勝地,首選就是內雙溪的古圳與古道了!

    總裁這次帶我們探索三條古圳(登峰圳、坪頂新圳、坪頂古圳)、兩條步道(坪頂古圳步道、大崎頭步道)、兩條古道(瑪礁古道、內雙溪古道),走訪縱橫交錯的健行路線,可以了解古人開墾引水的工法與智慧!

    參加總裁帶路的健行團,最不一樣的地方,是沿途會認識許多與常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植物、地質特色、歷史背景與生態環境,簡直是一本會移動的百科全書啊!😆為了讓團員們記住當天的解說內容,行前特地發給大家幾頁自己製作的健行筆記,裡頭有近百種常見的植物名稱(水冬瓜、倒地蜈蚣、狗矸菜、野薑花、合果芋、糙莖菝契、雞屎樹、山蘇、紅樓花⋯等)、健行路線、以及途中會經過的景點與地理特色,都幫團員記錄下來,回到家可以複習,實在非常用心!👏

    集合出發地是車友們十分熟悉的聖人瀑布附近的溪和宮,再往上走一小段會看到至善路三段370巷(往大崎頭古道、平等里) & 至善路三段371巷的路牌(往鵝尾山),我們往370巷前行,開始這趟沁涼的古圳與古道探索之旅!

    「小橋流水人家」是映入眼簾的風景,正如元曲作家馬致遠的作品「天淨沙·秋思」的意境,當旅人行經於此,見到溫馨的小橋流水人家,想起遠方家鄉,暫時洗滌了心靈的疲憊,帶有秋意的惆悵之情!

    越過田尾仔橋,便是綠意盎然的坪頂古圳步道,右邊是一般遊客常走的階梯步道,但總裁帶我們走左邊的水管路,由此可以看出從清朝至今,平等里的居民還是仰賴山中的溪水生活,沿著水路往上切,首先來到1909年(日治時期~明治42年)建造的「登峰圳」,全長7公里,鑿山洞約400公尺,雖然已超過100年歷史,卻是這裡最年輕的古圳,往左走一小段路,可以走到隧道口再原路折返,沿著步道繼續拾級而上,會來到第二條古圳「坪頂新圳」,建於1849年(清朝~道光29年),全長4公里,鑿山洞約300公尺,向左走也是可以來到隧道口,向右走則是會來到取水口,簡單來說,坪頂古圳步道串連了三條古圳,從地圖來看就像三橫一豎的「王」字,繼續往上走會來到第三條,也是歷史最悠久的「坪頂古圳」,建於1835年(清朝~道光15年),全長3公里,鑿山洞約60公尺,以上三條百年古圳的圳溝都有經過整建,可惜的是,原本以石頭堆砌的圳溝,部分改由水泥砌建,反而讓魚蝦蟹類無法躲藏,而坪頂新圳隧道口附近的圳溝,因為旁邊是陡峭的山坡,特地設立一整排的鐵欄杆,雖然是為了遊客安全,卻破壞原本的自然美感,曾經引發反彈聲浪,還好只有這一小段啊!我們觀察到石頭堆砌的圳溝,才可以看到豐富的魚蝦蟹類,與自然共生共存的古人智慧值得學習!

    經過三條百年古圳之後,會來到步道的最高點「清風亭」,涼亭旁有三條步道,一邊可通往平等里(平菁街95巷),另一邊是大崎頭步道,以及另一側沒標示的山徑(會看到榕樹上的藍天登山隊指示牌),可通往四條古道(瑪礁古道、內寮古道、竹篙嶺古道、內雙溪古道),總裁這次帶我們走林相茂密的瑪礁古道,這條路線可以通往內寮古道、竹篙嶺古道(可走到擎天崗,屬於魚路古道南支線,是早期先民扛轎迎娶,以及運送硫磺、漁獲、茶葉、藍染⋯等物資的路線),而我們選擇從瑪礁古道下切至內雙溪古道,最後回到坪頂古圳的取水口,沿途綠意盎然,又能聽到潺潺流水聲,是山友的玩水秘境,坪頂古圳取水口這段保留了清朝時期的建築工法,彷彿走入時光隧道!

    沿著坪頂古圳再度走回清風亭,即將進入此趟健行的尾聲,回程我們走大崎頭步道,這條路線其中一條小徑可以通往海拔510公尺的鵝尾山,那裡有一個圖根點基石,途中有居民開墾的梯田,這時正好遇到金針花盛開,搭配遠方的大屯山景與藍天,就像一幅愜意的自然風景畫,美不勝收!再走回大崎頭步道,會經過一大片保存相當完整的梯田與幾處民宅,大崎頭的梯田風光可說是台北市數一數二的美,水梯田佈滿了水生植物「滿江紅」,彷彿大地的調色盤🎨,遠觀又像巨人的階梯,十分壯觀!

    走完一公里的大崎頭古道,會再回到至善路三段370巷 ,也就是剛開始出發的路徑,這樣環狀一圈走下來,因為沿途有總裁精彩生動的導覽解說,大約花了五小時,非常輕鬆自在的健行路線,又十分消暑!

    想參加總裁帶路嗎?去哪兒 報名連結👉https://reurl.cc/xEZqbV

    集合時間:9/29(三)上午08:00
    集合地點:溪和宮對面的公車站
    交通工具:可自行開車/騎車或可於士林捷運站搭乘小18公車(坪頂古圳步道口下車)
    路線:溪和宮~坪頂古圳親山步道登山口~坪頂古圳~溪和宮
    高度爬升:271M
    走讀時間:約5-6小時
    午餐:自理
    人數限制:6人成團(歡迎揪好友一起來走讀,最多12人)
    費用:$600(包含領隊解說/300萬旅遊責任險)

    PS:健行全程配戴口罩,在空曠處拍照時才將口罩拿下來喔!

    #古道
    #古圳
    #內雙溪
    #至善路
    #陽明山
    #平等里
    #清風亭
    #登峰圳
    #聖人瀑布
    #坪頂新圳
    #坪頂古圳
    #瑪礁古道
    #內雙溪古道

  • 橫嶺古道地圖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4-04 14:46:05
    有 215 人按讚

    親子健行 橫嶺古道

    四連休到了第三天才有放假的感覺
    小孩一早起來要我祝他兒童節快樂
    媽媽心裡默默想:功課終於趕完我也很快樂啊!

    烤了奶油吐司讓兩小配牛奶當早餐
    邊催促兩小完食邊收拾包包
    風衣、雨具、水壺、手機及悠遊卡都帶著
    趕時間上山就叫了小黃直奔陽明山公車總站

    看到橫嶺古道的指標後開始走
    新路線找路比較花時間 困難度個人認為沒有
    如果不是環狀走一圈而單走橫嶺古道來回拍照的話
    三五歲的小孩也可以輕鬆完走

    沿著指標方向往湖山路一段走過去
    這裡有人車分道的人行道 記得要靠左邊走
    路上會經過一個鳶尾花開的水池就對了

    走走拍拍來到橫嶺古道的路口
    要兩小先拿手機出來拍地圖
    避免小孩邊走邊問還有多遠多久的對策之一
    就是教他們自己看地圖辨識路徑跟位置
    然後就開始我們的臥虎藏龍之林徑竹蔭探索

    必須承認自己是因為看到網友的竹林打卡照才來這一趟
    實際上走到傳說中媲美「日本京都嵐山竹林小徑」路段時
    不免喔~就醬子阿~

    翻出2016年跟妹妹去跑完大阪馬後的嵐山散步回味
    不知道何時才能帶兩小去舊地重遊
    在那之前橫嶺古道走三遍好了 XD

    以登山健行的路線來說,這一路平坦好走有遮蔭
    走到底是有楓香姊妹樹的紅壇,體力還夠就接著半嶺步道
    再連上湖山國小步道 就能走一圈回到方才的入口

    前半段緩下的坡道走得很快樂
    後半段有樓梯上爬的路段就開始哀號了

    杜絕抱怨的方法就是沿途發現新事物來轉移注意力
    花草辨識吹蒲公英、生物探尋目睹金蟬脫殼
    大自然教室其實很好玩的啊!

    終於走回橫嶺古道入口是一小時20分鐘後的事
    再花十分鐘走回公車總站,食物我們來了

    好久沒喝山上的竹筍湯,再來一盤沒那麼臭的臭豆腐
    兩小則津津有味地啃香腸

    妹妹說下次來要把環狀路線倒著走
    先陡下再緩上應該會輕鬆些?!

    #愛咪碎碎念
    #愛咪遊記
    #橫嶺古道
    #台北親子健行

  • 橫嶺古道地圖 在 Minnazoo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07-17 16:06:14
    有 186 人按讚

    Balung泰雅語,橫倒路肩的檜木或巨木之意,舊稱巴龍、馬崙、或巴陵。

    小時候在家中,常聽長輩播放上巴陵教會錄製的原聲詩歌。大學時期,到訪過復興鄉幾次,奎輝、大灣、雪霧鬧、光華、上巴陵、神木群,有一年聖誕節衝著寒流和死擋凌晨夜騎去嘎拉賀泡溫泉。還有一年迎新活動去上巴陵,清晨起床踏出門,立刻被迎面展開的群山景致所震攝,只能張著嘴說不出話來。旁邊的泰雅長輩指著對面的山說:”拿邊就是光華,要到那邊,只要下去,再上去,就到了!”。事隔十多年沒再走訪巴陵,但是,從上巴陵展望群山的景緻,卻一直留在我心裡。

    後來,知道了在台灣許多的山上,都曾發生與霧社事件類似,可歌可泣的原住民抗日事件,並留有當年日本人為了震壓、統制原住民,而設的隘勇線、駐在所、山砲陣地遺跡。上巴陵占有地理優勢、展望極佳,就是當年日軍架設砲台的陣地。山砲一架設,鄰近的將近十個部落,全在射程中。泰雅戰士再怎麼神勇,也抵抗不了殺傷力強大的山砲,只能乖乖馴服。

    從巴陵往拉拉山上行,有一條通往Tranan福山部落的古道 – 巴福越嶺道,這條道路,從最早期的獵徑轉變為姻親道路,是我想去但還沒機會走訪的山徑之一。

    進入山區,四週全是山林、溪流、雲霧、飛禽、走獸。大自然不需要人為的裝飾,因為她最美就是原本的樣子。而有故事的地方,盡量保留故事的原貌,就會吸引人們深入、挖掘,認識。這些豐富的歷史、人文與自然景觀就是最大特色,就是最值得一去再去的理由。無需畫蛇添足的矯情裝飾。

    近日得知惜日的砲陣地,由公所耗資千萬,精心打造了一座巴陵LED閃亮亮鐵塔,能照亮這夜間極少光害的山區,讓日治時期每天生活在山砲射程陰影的部落群,抬頭都能看到這道光。著實為德政一件!咦?

    原鄉部落的年輕一輩,為了讀書、工作,多遷居山下,甚至不知道自已故鄉的許多故事,甚至比外地人更不認識自已的家鄉。與其蓋這麼座打卡一次下次不用來、比巴黎鐵塔矮卻高很多的鐵塔,還不如用在原鄉的教育、藝術、文化推廣或社區發展…絕對比巴陵鐵塔在基座的四個腳各打入二支約六米深的整支涵管基樁,更深更牢靠!

    十多年沒去上巴陵,很想再去,但是想到巴陵有支像巴黎但不是巴黎的鐵塔…不禁流下了一滴淚

    海拔1314米 復興區「巴陵鐵塔」試燈/自由時報
    https://bit.ly/2NVZ3H3

    野地旅0066:馬崙砲台山[桃園復興]
    http://theericel.blogspot.com/2010/09/0066.html

    找回失去的土地 桃園重現泰雅古地圖/今日新聞
    https://bit.ly/2NjTEsq

    #Balung #復興鄉 #泰雅族 #巴陵 #馬崙砲台 #台七線 #北橫 #桃園 #拉拉山 #巴福越嶺 #福山 #神木群 #大漢溪 #石門水庫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