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寮小鎮路跑🏃♀️
這個週末賽事不少,台新女子路跑由於是路協,我永久拒絕參加❌(規則對性別/參賽標準的定義有問題,而且今年不意外的又出包了),而風櫃嘴也是知名的大賽,再去掉橫越台灣、波士頓馬拉松的高高手⋯⋯所以特地選這場是要拚總排名的🏆!
不過人算不如天算,因為貢寮今年第一屆舉辦,報名人數不足的...
🏞貢寮小鎮路跑🏃♀️
這個週末賽事不少,台新女子路跑由於是路協,我永久拒絕參加❌(規則對性別/參賽標準的定義有問題,而且今年不意外的又出包了),而風櫃嘴也是知名的大賽,再去掉橫越台灣、波士頓馬拉松的高高手⋯⋯所以特地選這場是要拚總排名的🏆!
不過人算不如天算,因為貢寮今年第一屆舉辦,報名人數不足的情況下,前陣子就收到無法正常舉辦、沒有晶片計時和排名、也沒有獎牌的通知,但主辦單位還是邀請大家來歡樂跑。
既然如此⋯⋯這也是為何我昨天不好好在民宿坐一整天休息,而敢走那麼遠的山路🤣——就來歡樂跑吧!一大早大里又出太陽了,還在車站月台看到日出🌅,不過一山之隔的貢寮霧氣瀰漫🌁,別有風味。
來到貢寮國小,小小的拱門還是搭了起來,不過沒有計時地墊了,老實說真的不太習慣。雖然無法完整舉辦,依然有兩三百人來到現場,而且寄物區、補給站都有,賽前還有暖身操和貢寮國中令人驚豔的太鼓表演🥁!
出發時跟領先集團跑了一小段,不過五分半配速,很快知道今天狀況不好,而且大概因為濕度高,悶悶的跑起來不太舒服😕。
正打算降到六分速的時候,碰到一對夫妻,開始跟我聊天,一問之下女生的半馬PB比我快將近十分鐘,男生更快但今天特地降速跑,我跟不到幾公里就喘個半死,他們依然若無其事用5:15~5:20配速邊跑邊聊天,真是遇到高手啦!
上上下下的起伏路線,六公里後覺得快吐了🤮,就請他們先跑,這是我的tempo pace實在無法一直聊天啊!後來跟另一位速度跟我比較接近的大哥聊起來,他跑齡不長,半馬也才剛破二,既然跟不上高手速度,不如跟我一起跑。
十公里後開始爬坡,這是「雙溪櫻花馬」的最經典連續八公里上坡,幸好我們沒有要跑完全程上坡,只有三公里多。我前面太晚跳車,體力早已透支😓,只能用9分速慢慢走,但反正沒成績、不會關門,又何妨😉?
上坡後轉進丁蘭坑路下坡,這條感覺比剛剛的路更少人走,又窄又滿地樹葉🍂青苔,甚至還有竹子倒到路中間的,而且坡度達到-12%,數度差點滑倒,印象中Newton的鞋底抓地力沒那麼差啊?要不然我石門水庫怎麼能下坡全開衝刺的?還是因為鞋太新的關係?
戰戰兢兢跑下了山,剩下四公里多,但體力也完全枯竭,幸好轉進平路的轉角處就有補給站,吃了一塊蛋糕🍰、喝了好幾杯水才繼續。
最後一段路只能非常痛苦的用六分速慢慢跑著,超過0.4%的上坡只能步兵👣,畢竟解決了肝醣問題🍬,還有四個問題:腰跟膝蓋有小傷🤕️、最近疏於訓練😴、昨天太累😓、剛剛被高手拉爆🤪,若不是跟跑友聊天轉移注意力,或許會立刻決定慢慢花一個多小時走回終點吧!
就這樣用慘不忍睹的2:24完成我有史以來第二慢的半馬🐌,不過難得有完全無成績壓力的路跑,也是挺歡樂的啊!而且這樣的成績真的要算,也是女總二呢🤣!
回到會場就有豐富的食物招待,素食也有不少選擇,吃了炒青菜、稀飯、炸物和綠豆湯,午餐都快不用吃啦😋!而且感謝新北市政府的贊助,依然有獎牌可拿🏅,紀念衣也滿可愛的。
深刻體會在偏鄉地區舉辦路跑真的不容易,從報名人數不到千人、辦下去一定虧本,到今天依然辦得有模有樣,賽道上路標指示和補給站都很充足,會場還有豐富賽後餐點,只差沒有晶片計時、成績和獎盃🏆,感覺主辦單位真的很有心❤️~
於是收到退費的時候,就決定直接放進旁邊的捐款箱了🗳️,聽現場很多跑者也希望明年第二屆能夠順利舉辦!
#半馬
#貢寮
#一群人就能跑得遠
#既然跑不快不如歡樂跑
#或許該進廠維修了
#vgirls女力靚跑
#鋼鐵美人
#下週鐵道接力不能棄賽
#為了好姐妹
#跑友相見歡
橫坡度定義 在 林維萱 物理治療師 Tina Lin PhysioTherapis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的運動找對方向了嗎?瞭解訓練跟舒緩的不同】
王先生退休後,常出門旅遊。但有一個問題常常困擾他,也就是「足底筋膜炎」。王先生上網查找了許多適合足底筋膜炎患者適合的運動,但是市面上這麼多運動,如果時間不夠的話,該怎麼取捨呢?像神農嚐百草,通通試過一次嗎?
當然也是一個很好的做法,不過,我們也可以有另外一個思考方向。
👉我們已知的事實,是運動百百種,每種運動的效果都不同。
有些人想要增肌減脂,有些人想要提升心肺耐力,有些人以運動來當作社交活動,有些人喜歡競技,或是進一步成為職業級的運動員。
對於一般人,「運動」這兩個字代表的,就是從事起來會流汗的那種活動,不會流汗的話,好像就沒有「運動」到。而人只要活著就要動,勞動也是動,運動也是動。根據國健署的定義,在討論「運動」之前,我們可以來釐清以下名詞:
1. 身體活動(physical activity):指任何透過身體骨骼肌肉消耗能量所產生的動作。也就是人類只要還活著,在任何狀態、任何情境下,都會從事的行為。就算是在睡眠中,只要有在呼吸,那也算是在「動」,呼吸也是一種身體的動作,最主要的一條跟呼吸相關的肌肉是橫隔膜,當橫隔膜收縮的時候,產生吸氣動作,而橫隔膜放鬆時,則是呼氣。題外話,通常我們對於能量消耗的評估,會以大卡(千卡)來計算。
2. 運動(exercise):是上述「身體活動」的一部分。兩者不同之處,是「運動」一詞,偏向有一定的架構的行為,例如是有計劃的、有目的的,而且通常有重複性。
👀我們可以說,運動是一個人以其自由意志,選擇,或決定要去做的行為。
👉因此,運動是一種為了達到目的而產生的手段。
😉根據每個人的目的不同、需求不同,就算是同一種運動,也會有不同的從事方式。
讓我們把主題重新聚焦回王先生,跟他的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炎是一種日積月累形成的毛病,足底筋膜是一種可以伸縮的組織,就像是黏在腳底的吊床。人類的足部由許多大大小小、形狀不一的骨頭組成,這些骨頭在人們走動過程中,每個瞬間其排列的方式會略有不同,有時較為鬆散,有時則較為堅固,這是為了因應人類步態的不同需求:當要推進時,骨頭的排列較為堅固,有利於乾淨利落的步伐推進,而骨頭的排列較為鬆散時,則有利去適應不同材質或坡度的地面。
我們的每一步,是交替在「腳著地、腳離地」的循環中,當腳著地的那些瞬間,身體的重量將足部的骨頭下壓,吊床(也就是足底筋膜)會略為延長,當腳離地時,足底筋膜會回彈,幫助我們更輕鬆省力的一直走下去。
這個省力的前提,是足部的骨頭排列,要吻合每一個步態瞬間的需求。如果在腳著地時,骨頭來不及排列成堅固的格式,那麼足底筋膜的受壓就會變多。一步兩步還好,但日積月累下來,足底筋膜就會因為過勞,產生小破壞,這些小破壞積沙成塔,久而久之就發炎了,也就是變成我們熟知的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通常不是突然發生的,因此從開始治療到康復,也會需要一定的時間。
當足底筋膜發炎了,人們就會遇到很多症狀,例如每走一步腳底都會痛、足底覺得僵硬、走路一拐一拐、沒辦法走太久...。這些症狀,如果要得到舒緩,伸展類的、自我按摩類的「運動」,都可以做。但是這些運動的效果,其實沒有辦法解決「足部骨頭排列即時吻合瞬間步態需求」的問題。因此,我們才會常常遇到,雖然花了很多時間做伸展、做自我按摩,或是其他很多屬於「紓緩症狀」的行為,但是卻避免不了足底筋膜炎在好了之後,又復發的這一個惱人的過程。
這不代表大家的運動做錯了,而是如果我們做運動的目的,在於「治療」的話,其實光做舒緩運動是不夠的。
👉如果運動的目的是治療,那麼選擇的運動項目,就要包含那些可以矯正引發足底筋膜炎的原因的運動。
👉簡而言之,這時候的「運動」,不需要流汗、不需要做到肌肉很痠,因為這時候我們運動的目的,是要讓大腦有機會重新學習怎麼使用肢體,白話來講就是不再用原本的方式走路。
如果人可以投胎再生一次,當然這個目的不用花什麼心力就可以達到...不過在還有大好人生的狀態下這個方式我們不考慮。那麼要怎麼讓積習難改的大腦,去選擇用一種對自己身體比較善良、不那麼容易累積傷害的方式走路呢?
打個比方,如果要學英文,希望將英文講得順溜溜,我想大家都同意,在日常生活中,盡量強迫自己多講英文,養成使用英文的習慣,練得越多、越有決心要改變,那達成目的的可能性當然就越高。
😏養成一個新的動作習慣,也是同樣的概念。
舒緩運動無法矯正大腦。我們要練習的,是一套特別設計過的動作,這些動作不是日常生活中一般人會接觸到的,對大腦來說,就像是動作類的「英文」。需要強迫自己重複練習、用心修正,並且累積一段時間,最後才會變成一個新的習慣,人體才有機會選擇用跟原本不一樣的、相對比較健康的方式走路。這種治療方式,目的是「養成大腦的新習慣」,只是我們用的手段,剛剛好是運動罷了。
其實不只是足底筋膜炎,人體很多肌肉骨骼類的傷病,都可以依此類推。
👍 跟形成症狀的原因直球對決,而不是只有去舒緩它。
我想這應該可以解決大部分人的疑問:為什麼我上網找了很多「適合XXX病症的運動」,然後也花時間成本下去,認真的做了,但症狀好一段時間後,又會復發。
因為這跟你的身體強不強壯、敏不敏捷、肌肉有沒有力...都不是直接相關,頂多間接相關。假使我們的大腦還是一直用老方法去控制身體,那問題還是會復發。
對研究動作分析、動作控制的物理治療師來說,我們擅長處理的,就是這些因為日積月累的動作引發的肌肉骨骼問題。建議大家,如果你,或週遭的親友,有遇過類似的問題,先不要因為花了很多時間但看不到成效而沮喪,可以自我檢視一下,你的運動有沒有針對你的「動作控制」問題而設計,去跟形成症狀的原因直球對決,假以時日,才有機會真正好起來。
原文連結:https://itinalin.com/?p=1499
圖片出處:Photo by Tyler Nix on Unsplash
橫坡度定義 在 每日一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時事中的知識 #爆紅影片學科學
【挪威滑波房屋崩入海,意外背後意外豐富的科學】Quick Clay 奇譚
「這異象是蝦餃,難道是 2020 年在正常發揮?」 ← 近日大家看到這短片時,涼了半截的心中,或許是這樣 murmur 的。
*若你未看過,留言區有影片傳送門
但身為一個科宅,第一念頭是「咦?很不合理耶」,一眼目測影片中滑落的坡度實在沒多陡。必定要有一層很潤滑、很古溜的物質存在,那會是什麼呢。
難道是永凍土在夏天融化了ㄇ?嗯,只是亂猜測亂引用網友的話的話就和總是在囫圇搶快的台灣記者差不多了。我想學到些原本不知道的事,在知識中添加幾塊硬磚頭,就要用正確的方式使用 google。第一訣:若非必要,先不要用中文搜尋XD。
首先釐清影片基本資訊,人事時地物:事件發生在今年六月三號,攝影者是眼睜睜看自己家消失在海裡的苦主 Jan Egil Bakkeby 先生,他家位在北極圈內的挪威北部 Alta 市一帶。所幸無人傷亡,但有隻狗狗落水又游了上岸。
過了不久我就意外在 @Trust My Science 這個法語的科普粉專意外看到了關鍵字:Quick clay(d’argile rapide)。
喔喔喔.....這是啥。感覺和「流沙 quick sand」或「水銀 quick silver」 有關係呢。Quick clay 的中文是翻譯成【流黏土,或是超敏黏土】。但如果只查到名字就滿足的話,就會像費曼先生的爸爸曾經嗆聲的:「你可以把一種鳥在世界上各種語言的名稱背下來,卻仍然對它的習性一無所知。」所以,知曉了名字,再以名為索引去進一步了解它的一些特質是一定要的啦。
正是因為查到與學到的結果很奇妙,所以現在才會在這邊滿心激動的發文 XD
插入一個又是最早從 Vsauce 得到的冷知識,前述三物名稱中的 quick 意思都不是說那玩意很「快」。在古英語的用法裡 quick 的意思是活跳跳不安定的。出自欽定詹姆士王版聖經有 the quick and the dead(生者和死者)這個熟語——經文的上下文是說耶穌基督是一切生者與死者之審判 [提後 4:1]。
首先我學到 quick clay 和崩塌災害的最重點是:這種超敏感的黏土是高緯度的特產,其他地方是沒有的。是由冰河輾壓陸地,使岩石風化後形成的固體微粒,流入海中沉降而成。所以這種黏土與這種災害只常見於挪威、瑞典、俄羅斯、阿拉斯加、加拿大等國。
* 是的!其實很常見XD 不是啥末日異像。近年來各種異象似乎變多,自然是因為人手一機錄影增加,和對於爆紅影片渴求的媒體平台的普及,讓大家目擊率上升了。讓普通的事情變得奇特,奇特的事情變得普通。就這麼單純 XD
定義中黏土是顆粒直徑小於 0.002 毫米的土壤固體組成。也就是說,尺上的最小格子中可以讓超過五百顆的黏土微粒排排站。而粒徑由大到小是礫 → 沙 → 粉沙(silt)→ 最小顆的黏土(clay)。
關於流黏土/超敏黏土的第二個重點是,它們必須原本是海積黏土(marine clay)也就是在很鹹很鹹的海水中形成的黏土。而要脫胎換骨,變得很敏感、不穩定的必要條件是「要再從海裡,升回到陸地上來」!
這就很奇妙了,海底怎麼會變陸地呢。況且冰河最盛時期的海平面反而是比今天低的喔(水都凍在兩極了),怎麼會冰河退卻、海平面上升,反而卻有陸地從海裡浮上來呢?
最妙的就是這現象:稱為「冰期後反彈」(Post-glacial rebound),陸地會反彈上升是因為兩極冰蓋的那些水實在太重,曾經把陸地壓得都沉降了,當冰冠終於溶化後,這些陸地板塊才慢吞吞的,基於浮力的原理而慢慢升回去。許多沉海的陸地緩慢的浮起,使得前述極圈內的國家的領土,其實一直都在偷偷的變大!(然而俄國還是沒有比 #冥王星 大。)
海積黏土遇上冰期後反彈,離開了海,接下來它們繼續變化,主要是由陸地上的淡水逐漸洗去原本海水中的鹽分。這裡的鹽份是廣義的,包括鐵、鋁、鎂、鈣、鉀、鈉等正離子。要專業名詞的話,這叫淋溶作用(leaching)。淋溶除了由降雨來溶以外,有時也會由地區性的豐沛的、自流性的地下水穿過黏土層把鹽分帶走的方式在進行著。
話說黏土其實有很多種組成,它們的通性是都由矽和鋁的氧化物所組成,而且都是由地球特色最多的水去攻擊(水解)一大塊岩石——角閃石、長石或雲母等礦物,化學作用所形成的分子碎片,也就是「風化」的產物。#所以若是沒有水就是妨礙風化
離題一下,所以當 NASA 送機器探測器到火星,探勘到黏土礦物的時候才會興奮異常!黏土乃是水:大量的水曾經存在的證據是也。
黏土的另一個和生活最相關性質是「離子交換」,其實就是前兩段說由淡水去把鹽份(陽離子)淋溶出來的同一件事,一種離子換另一種。而和生活的關係是......呃,有一種黏土叫 smectite 綠土,如果大家不幸腹瀉不止去看醫生,醫生八成會開給你一包無味道的粉末止瀉藥 Smecta ← 此處無業配。也就是說,有時候「吃土」能藉由離子交換的特性,調節紊亂的腸胃滲透壓,吸附毒性物質,進而達到止瀉的效果。有些黏土的離子交換性質高,有些低一點,但都有一定的交換能力。
等一下喔,原來大家都知道的黏土,除了會黏可捏之外還有那麼多學(ㄒㄧㄠˊ)問存在。對啊,若不是對於奇怪的話題亂調查,我也不會知道這些事的——或說,若無相關脈絡,那些精妙的知識對我來說沒有太大意義,但即使是一則冷知識的脈絡,知識就自動凝聚形成一則小劇場了。冷的好!
所以到底為何失去了鹽分就可以把海積黏土轉變為 Quick clay,造成挪威、加拿大等國家動不動就有土地滑到海裡去呢?
* 先前有次這樣被好好拍攝下來的 Quick clay 大型滑波事件是 1978 年挪威 Rissa 發生的,留言區我放一個惠我良多的科普紀錄片的超連結。
話說身為台灣人,仙草、愛玉、豆花、洋菜凍這些夏日冰品大家肯定都非常常吃......欸不是,怎麼忽然從黏土講到各種凍咧。理由是,很奇妙的上述各種凍會從液態凝聚成固態,和黏土遇到海水裡的鹽就會沉降,原理其實有點像。也就是鈣、鎂這些陽離子扮演了「橋接」的角色,讓本是一團散沙、彼此看不順眼的分子能夠穩定且和睦的相處。
當然更詳細的機制是牽涉到電性中和、擴散電雙層(diffused double layer)、凡德瓦力(van der Waals interaction)這些更精妙的部分......但我覺得大家都能理解的是鹹豆漿。也就是陽離子促成的凝絮作用(flocculation)。和生物化學實驗的鹽析效應也類似。但我現在忽然極度得想吃布丁。
→→ 加鹽就會穩定,遇到淡水就會不穩定。極度簡而言之是這樣。
有陽離子,而且是越高價數的陽離子例如 Fe³⁺, Ca²⁺, Mg²⁺ 越是有架橋的功能。所以愛玉子要用含有鈣離子的硬水洗,才會讓「膠」(其實是多醣類)凝聚,用含有極少離子的 RO 水是無法凝成愛玉的。
其實還有一個微奇妙的要件,植物腐化後形成的腐植質(humus)因為酸性和其多酚成分,也會干擾、把黏土中的陽離子拽走,進一步不穩定化。所以經常 Quick clay 取出來會是黑黝黝的。
於是最後的最後,被淋溶而失去那些鹽份:使黏土微粒彼此達到和諧穩定的關鍵被消滅之後,一層超不穩定的 Quick clay 就形成了,電子顯微鏡下這種黏土結構完全就像是一大片「紙牌屋」,橫七豎八的片狀黏土的中間空無一物,空隙中由空氣或水充填,只要遭受擾動就會由一部份崩塌迅速惡化到全體崩塌。一觸即潰。所以這種崩塌常常是海邊先塌一小塊,然後崩潰的前緣逆向往岸上傳遞。
而最奇葩的特性是(還有啊?! 對還有),流黏土如其名,它崩塌之後就會完全液化成汁。黏滯性暴跌到原土壤的一百萬分之一......那什麼概念呢,蜂蜜和水的黏滯性差別是一萬倍,就是那個一倍半(對數尺度)的降低。崩潰了的流黏土的顆粒不只不再團結,甚至會彼此排斥,由於都帶有些微的負電,就摩擦力甚小 → 最完美的成災要素齊聚了。
查到這,我終於弄清楚影片中那神秘的超級古溜、潤滑了一大片土地讓它滑進海裡的物質的真面目了。流黏土它基本上是液態的潤滑劑,所以即使只有一丁丁的坡度都一發不可收拾。甚至在前述挪威 1978 年發生那次,地面的坡度只有不到 3 度!
至於避免的方法就是土壤普查。而因為流黏土通常不是位在地表,而是在表土的下方分布成層,所以要透過鑽探取樣鑽鑽看。而就像台灣在推行土壤液化潛勢圖,加拿大、瑞典、挪威等國也在不斷進行著流黏土地區普查的工作。
這和全球暖化到底有沒有關係啊......嗯,不知道。我們知道地下水會進一步使流黏土不穩定化,而永凍層的逐漸融化會不會改變、加重這過程,就有待科學調查了。偶速科宅,偶棉下回再見~~
參考資料:
Landslides| Quick clay - NGI (挪威大地工程學會)
https://www.ngi.no/eng/Services/Technical-expertise/Landslides/Quick-clay
The Quick Clay Landslide in Rissa, Norway - ISSMGE (國際土壤力學與大地工程學會)
https://www.issmge.org/uploads/publications/1/35/1981_03_0080.pdf
Quick clay in Sweden - K.Rankka et al. (2004) 【文件大請注意】
https://www.swedgeo.se/globalassets/publikationer/rapporter/pdf/sgi-r65.pdf
橫坡度定義 在 張之豪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兩天,高雄、台南,與西岸沿海鄉鎮,許多受到低氣壓所帶來的暴雨,造成淹水災情。
雖然這兩天,北部並沒有受到如此災害,但一年多前我們基隆安樂區的大武崙,也才飽受暴雨淹水之苦。
當時中央與地方政府隨即把治水視為優先施政項目,也把東北角地區的治水計畫納入行政院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
雖然如此,我們看到近幾年,極端氣候的變化越來越嚴峻,更讓我們要回歸到更根本的思考上。
我認為安樂區,甚至整個基隆,應該思考的是如何都市更新老舊的公寓建築群,在既有的住宅區推動更新,一方面建立防災能力,居住品質的提升,另一方面也要因應人口老化後,獨自居住在沒有電梯、高坡度的住所的長照漏洞。
台灣,包括全世界,都在面臨兩個矛盾的趨勢:一方面,人口大量集中生活、工作,導致城市不斷在擴張,人口數超過一千萬的巨型都市(mega city)。
但在另一方面,我們卻又面臨每次都更嚴峻的極端氣候,去年美國的暴風雪、上個月日本的淹水與土石流,最近澳洲正在發生中的旱災,以及我們昨天在高雄看到的大淹水。
這些都在告訴我們,過度開發所取得的一時便利,都會被大自然以更極端的方式反撲回來。
我們基隆,在定義上,也在這個正在形成中的大台北的「大都會區」(urban agglomeration),要怎麼在容納人口與提供宜居的環境以外,還要透過公共基礎建設的建立,與法規的限制,抑止過度的山坡地、水源地的開發計畫,保留空間,並且加強「承洪韌性」,是我們長遠要考量的目標。
清楚知道我們自己的定位在哪裡,我們手中有多少資源,我們能做什麼,是腳踏實地的政治的第一步。
張之豪 張之豪
※
臺北大學都市計畫所的廖桂賢教授的這篇文章,很值得我們參考與省思。
※
廖桂賢:
「今天高雄淹大水,包括(常常淹水的)美濃也淹得很嚴重。看到淹水,許多人都會膝反射馬上罵/酸政府,認為只要有淹水一定是政府哪個環節做錯了。但是,讓我們先了解為什麼會淹水。
先不談河水(也就是所謂的「外水」)溢淹的狀況。假設一個地方並沒有溢堤或潰堤,淹水主要是「內水」(pluvial flooding),也就是降到城鎮內部無法被地表吸收、成為「逕流」(stormwater runoff) 的水。若降雨不大確仍淹水,那就有可能是排水系統堵塞或是抽水機故障等等問題才會造成淹水。此外,當一個地方降雨強度(通常看時雨量)超過排水系統可以排除的效率(也就是設計標準),那當然也一定會淹水;若又加上河川水位也高,排水系統無法順利把內水排到河川,淹水就會更嚴重。排水系統的管理操作問題還看以試著改善,但後者情況該如何是好?
今天高雄的雨量驚人,但這樣高強度降雨並非特例,似乎已經漸漸成為常態。城鄉的排水系統會越來越無法應付極端降雨,像今天這樣的淹水事件一定繼續發生。再者,果我們持續放任更多綠地和農地變成不透水的建地,不但失去可以滯洪的地方,還會製造更多雨水逕流,讓極端降雨下內水橫流。你說,那就提高排水系統的設計標準啊!但是,在高密度的台灣城市中,空間有限,馬路下有太多其他管線,要擴大雨水下水道的管徑,相當困難。更重要的是,再高標準的排水系統也不可能應付超量的內水。同理,外水的治理也有極限,總有超出河道排洪、束洪能力的大水會出現。
那該怎麼辦?
很肯定的是,一淹水就罵政府是無濟於事的。要求政府做到「不淹水」是不切實際的,是對於「人定勝天」的盲目信仰,政府也不應該要給民眾「不淹水」的不可能承諾!過去大家一味罵政府、要政府保證不淹水,我們得到了什麼?政府投入更多經費做河川整治,只要有看得到的建設大家就以為可以安心,但是,淹水什麼時候停止過了?
在極端氣候的今天,我們需要的不是更多對於內外水的整治,而是建成環境以及社會面對淹水的「承洪韌性」(flood resilience)!請注意,不是「防洪」韌性喔!韌性跟防止洪水發生的能力無關,而是關乎淹水的容受力,也就是淹水卻不受災、「不怕水淹」的能力!因此,打造再高規格的雨水下水道、堤防等防洪工事都無關「承洪韌性」的提升,因為這些工事只負責「防洪」,而且是防止規模小的洪水;而且,人們往往誤以為有了這些工程就不會淹水了。但防洪工程都有限制,一旦防不了,就會致災。
今天,台灣就是處在這樣的窘境:防洪工程阻止不了極端降雨所帶來的淹水,一淹水就產生災害。台灣欠缺不是防洪工程、不是無止盡的河川整治,我們欠缺的是不怕水淹的「承洪韌性」!而淹水時酸民、政客、和媒體噴出的一堆無用口水,只讓台灣的水災越來越嚴重。
那麼,怎麼樣才能不怕水淹?請參考我去年的文章:」
今天高雄淹大水,包括(常常淹水的)美濃也淹得很嚴重。看到淹水,許多人都會膝反射馬上罵/酸政府,認為只要有淹水一定是政府哪個環節做錯了。但是,讓我們先了解為什麼會淹水。
先不談河水(也就是所謂的「外水」)溢淹的狀況。假設一個地方並沒有溢堤或潰堤,淹水主要是「內水」(pluvial flooding),也就是降到城鎮內部無法被地表吸收、成為「逕流」(stormwater runoff) 的水。若降雨不大確仍淹水,那就有可能是排水系統堵塞或是抽水機故障等等問題才會造成淹水。此外,當一個地方降雨強度(通常看時雨量)超過排水系統可以排除的效率(也就是設計標準),那當然也一定會淹水;若又加上河川水位也高,排水系統無法順利把內水排到河川,淹水就會更嚴重。排水系統的管理操作問題還看以試著改善,但後者情況該如何是好?
今天高雄的雨量驚人,但這樣高強度降雨並非特例,似乎已經漸漸成為常態。城鄉的排水系統會越來越無法應付極端降雨,像今天這樣的淹水事件一定繼續發生。再者,果我們持續放任更多綠地和農地變成不透水的建地,不但失去可以滯洪的地方,還會製造更多雨水逕流,讓極端降雨下內水橫流。你說,那就提高排水系統的設計標準啊!但是,在高密度的台灣城市中,空間有限,馬路下有太多其他管線,要擴大雨水下水道的管徑,相當困難。更重要的是,再高標準的排水系統也不可能應付超量的內水。同理,外水的治理也有極限,總有超出河道排洪、束洪能力的大水會出現。
那該怎麼辦?
很肯定的是,一淹水就罵政府是無濟於事的。要求政府做到「不淹水」是不切實際的,是對於「人定勝天」的盲目信仰,政府也不應該要給民眾「不淹水」的不可能承諾!過去大家一味罵政府、要政府保證不淹水,我們得到了什麼?政府投入更多經費做河川整治,只要有看得到的建設大家就以為可以安心,但是,淹水什麼時候停止過了?
在極端氣候的今天,我們需要的不是更多對於內外水的整治,而是建成環境以及社會面對淹水的「承洪韌性」(flood resilience)!請注意,不是「防洪」韌性喔!韌性跟防止洪水發生的能力無關,而是關乎淹水的容受力,也就是淹水卻不受災、「不怕水淹」的能力!因此,打造再高規格的雨水下水道、堤防等防洪工事都無關「承洪韌性」的提升,因為這些工事只負責「防洪」,而且是防止規模小的洪水;而且,人們往往誤以為有了這些工程就不會淹水了。但防洪工程都有限制,一旦防不了,就會致災。
今天,台灣就是處在這樣的窘境:防洪工程阻止不了極端降雨所帶來的淹水,一淹水就產生災害。台灣欠缺不是防洪工程、不是無止盡的河川整治,我們欠缺的是不怕水淹的「承洪韌性」!而淹水時酸民、政客、和媒體噴出的一堆無用口水,只讓台灣的水災越來越嚴重。
那麼,怎麼樣才能不怕水淹?請參考我去年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