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trip日本】從去年12月左右開始,幾乎每天fb粉絲團的朋友都會問我:「你的冬天鞋子有防水嗎?」「在雪地裡你是怎麼穿鞋?」「你是穿甚麼牌子的鞋?」等的鞋子疑惑。我只能跟大家說說我的方式,跟推薦的方式,適不適用於個人、如何選擇雪靴、每個人的情況,及去的觀光地也不同,所以我如何穿鞋,請當作參考看...
【#GOtrip日本】從去年12月左右開始,幾乎每天fb粉絲團的朋友都會問我:「你的冬天鞋子有防水嗎?」「在雪地裡你是怎麼穿鞋?」「你是穿甚麼牌子的鞋?」等的鞋子疑惑。我只能跟大家說說我的方式,跟推薦的方式,適不適用於個人、如何選擇雪靴、每個人的情況,及去的觀光地也不同,所以我如何穿鞋,請當作參考看看就好。當然,最後會再跟大家說明有哪些防滑鞋具,還有曾經網友問過我的選鞋問題和番外篇等等,我一併會在最後回答的,希望可以解決你們的疑慮。
.
☃️ 都在札幌大丸百貨可以買得到。但是,其實牌子不是重點啊!2010年來到北海道時,先在常常下大雪的小樽住了兩年半,從那時就沒有買過防滑防水的鞋子!(除了那雙AIGLE橡膠鞋,是老公希望我抱小孩走路時避免滑倒,今年才買給我的。)那我到底是怎樣撐過這五年的呢?
.
01 | 去鞋店請人黏上防滑鞋墊
☃️ 推薦指數:★★★★★
我都是買好我喜歡的鞋子後,再去鞋店請人黏上防滑鞋墊。這是成品的鞋子底部。號稱濕濘的樓梯、積雪的道路、古溜溜的冰地,也可迎刃而解的防滑鞋墊!
.
☃️ 黏在鞋底的防滑墊是含有玻璃纖維的材質,黏得非常非常緊,根本就跟鞋子底部融合在一起。預算夠的話,我個人大力推薦,這樣就不用多花錢買一雙雪鞋,不是很好嗎?又在雪中可以跟穿得美美的馬靴拍照,防滑效果很讚,又不怕脫落等等。
.
02 | 噴上防水噴霧
☃️ 推薦指數:★★★★★
約一個禮拜左右噴一次,或是出門前想到就噴一下。防水噴霧可以提高潑水和潑雪功能喔!就這兩個方式,我在北海道度過了五個冬天,而且我最近這兩年還沒有跌倒過(說這種話好像也不太好,好像等等出門就會跌倒)!
.
03 | 黏著型防滑墊
☃️ 推薦指數:★★★☆☆
曾經買過一次,某天走在路上覺得怎麼走路聲音不一樣,抬腳一看,原來是一隻腳的防滑墊穿一穿遺失了~~~畢竟是自己用強力膠黏的,可能黏性敗給了天寒地凍吧!而且通常防滑墊的大小都跟自己鞋子的形狀有點落差,在意外觀的人可能多少會在意!
.
04 | 穿套型冰爪(有腳尖型跟腳掌全面型)
☃️ 推薦指數:★☆☆☆☆
缺點:因為是雪地上專用,所以進入室內前(地板)一定要脫下,否則會刮傷店家地板。另外,路上走一走,很有可能不自覺脫落(常常在路上看到遺失的冰爪)。日本同事跟我說過,只有北海道外的人才會買冰爪。
.
☃️ 雖然說現在也有賣附上盒子的冰爪,可以方便收納,但是使用過的意見都是到最後懶得綁了又脫,脫了又綁,所以就直接收到包包裡的人也有。而且我也沒有看到當地人有用過這穿套型冰爪(至少我身邊的日本朋友及婆家的親戚),所以問我需不需要買冰爪,我會回答:「不需要!」如果還是不放心的話,那就去便利商店買一副吧!
.
05 | 穿套型鞋墊
☃️ 跟穿套型冰爪很像,但是少了尖尖的冰爪。雖然說進室內前就不用脫掉了,但是感覺防滑作用沒有很大。由於沒有親自使用過,所以無法給予評價。
.
#日本 #雪地 #鞋具 #GOtrip_km #札幌 #北海道 #防滑鞋墊 #冰爪 #防水噴霧 #鞋子 #雪靴 #雪地行走 #雪地穿鞋
橡膠強力膠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阿賢碎碎念】~ 鞋子
所謂「晴天賺美景,雨天測裝備」~~天天都是爬山天
今天送小孩上學之後,腳癢去山上跑跑步...
就來講講登山用的鞋子吧...
最早最早接觸爬山,應該是大學時代,一個南部囝仔,跑到北部來念書,發現這台北盆地四週都是山!就連自己念的學校都是在山上 (還常常起霧...XD)。
那時開始爬爬郊山,那時候手機還是智障型手機,有貪食蛇玩就不錯了,郊山的地圖往往是上網去印,像是陽明山國家公園,或是另一個很愛的網頁~ #Tony的旅行區域。
當然鞋子就不講究了,往往穿個慢跑鞋就出發;然而,我大學的綽號可是「雨男」,每次的行程,幾乎都遇到下雨!只是雨勢大小的差異罷了...往往下山時,每踩一步,水都會從慢跑鞋的網紗滲出。
後來存了些錢,就買了人生第一雙中筒防水的登山鞋;(沒有買高筒的原因是覺得腳踝整個被綁住,好不舒服);那時候還很騷包地買了宣稱防滑效果很好的「黃金大底」,沒幾次就開始後悔了~
因為登山鞋鞋底的顆粒大,在一般草地、岩石、泥土,都很OK;但是一下過雨,台灣的郊山、中級山,常出現的溪溝、大石頭、長著青苔的樹幹...穿著登山鞋,心中就只有一個字
「滑」....(唷!不是你們想的那個字喔...)
也因為這樣,在開始背重裝上高山之前,就開始用起登山杖了,不是為了轉移膝蓋的負擔,反而是為了防滑,多一個支點。
當然也有朋友推薦我用雨鞋,真的防滑效果很好,不過就是穿不習慣,覺得很悶、鞋子開口處磨小腿很煩、墊了鞋墊走起來不太穩,就被冰進鞋櫃了。
後來隨著越野跑的盛行,開始有了新的鞋款選擇~ 「野跑鞋」,最早接觸的牌子是 Salomon Taiwan ,那時候單純就覺得,這個鞋防水,出國自助旅行也方便,不會久久才出勤一次,前前後後也買了五、六雙。
要說優點嘛,就是野跑鞋底的顆粒比較小,在地形的接觸面積大,雖然也是黃金大底,有比較不滑一些 (後來聽說鞋底有新的材質,防滑效果更好,不過沒穿過,也沒辦法寫出感受)
這兩年服役的鞋子,就換成 Arc'teryx Taiwan 的 #NorvanVT,之前始祖鳥出重裝的登山鞋就有在研究,不過礙於家中小朋友還太小,最近上大山的機會太少,買了可能又晾在家中,所以一直沒出手。
直到野跑鞋系列『Norvan』,又開始心動起來;前兩天剛好看到國外已經出2代了,現在來寫,應該不會有業配的嫌疑吧...哈哈。
優點如下:
鞋底很黏,跑起來很有安心感,只有在青苔的石頭上還是沒輒 (這時要換菜瓜布底的溯溪鞋吧?)
內層有個像襪子的套筒,比較不會進小石頭 (不過著裝時會比較慢)
透氣性很好,我這雙超怕悶的腳,適應不錯
當然也是有缺點:
楦頭窄 (我買大半號,不然會磨到小趾頭)
鞋帶固定區有個攀岩時的轉換扣具,很雞肋,完全沒用過 (所以我看二代就直接取消這個設計了)
像襪子的套筒,造成穿脫不方便 (二代好像也沒這個設計了)
不知道是不是買到鞋王,楦頭鞋底反折上來的橡膠貼合處,早早就掀起來了,常常會勾到路徑上的一些小樹枝,或是在陡上時,去磨到石頭 (自己試著用強力膠還是黏不回去呀)
【小結】
沒有最好的鞋子,只有最適合的鞋
每個人的需求不同,希望你們也能找到可以信賴陪你們上山下海的鞋子。
我現在就是背重裝才會穿高筒登山鞋,其他時間都穿野跑鞋。
不知道下一雙要換什麼呢?好像也快磨平了...
PS. 凌雲禪寺上硬漢嶺的階梯路在整修中
橡膠強力膠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阿賢碎碎念】~ 鞋子
所謂「晴天賺美景,雨天測裝備」~~天天都是爬山天
今天送小孩上學之後,腳癢去山上跑跑步...
就來講講登山用的鞋子吧...
最早最早接觸爬山,應該是大學時代,一個南部囝仔,跑到北部來念書,發現這台北盆地四週都是山!就連自己念的學校都是在山上 (還常常起霧...XD)。
那時開始爬爬郊山,那時候手機還是智障型手機,有貪食蛇玩就不錯了,郊山的地圖往往是上網去印,像是陽明山國家公園,或是另一個很愛的網頁~ #Tony的旅行區域。
當然鞋子就不講究了,往往穿個慢跑鞋就出發;然而,我大學的綽號可是「雨男」,每次的行程,幾乎都遇到下雨!只是雨勢大小的差異罷了...往往下山時,每踩一步,水都會從慢跑鞋的網紗滲出。
後來存了些錢,就買了人生第一雙中筒防水的登山鞋;(沒有買高筒的原因是覺得腳踝整個被綁住,好不舒服);那時候還很騷包地買了宣稱防滑效果很好的「黃金大底」,沒幾次就開始後悔了~
因為登山鞋鞋底的顆粒大,在一般草地、岩石、泥土,都很OK;但是一下過雨,台灣的郊山、中級山,常出現的溪溝、大石頭、長著青苔的樹幹...穿著登山鞋,心中就只有一個字
「滑」....(唷!不是你們想的那個字喔...)
也因為這樣,在開始背重裝上高山之前,就開始用起登山杖了,不是為了轉移膝蓋的負擔,反而是為了防滑,多一個支點。
當然也有朋友推薦我用雨鞋,真的防滑效果很好,不過就是穿不習慣,覺得很悶、鞋子開口處磨小腿很煩、墊了鞋墊走起來不太穩,就被冰進鞋櫃了。
後來隨著越野跑的盛行,開始有了新的鞋款選擇~ 「野跑鞋」,最早接觸的牌子是 Salomon Taiwan ,那時候單純就覺得,這個鞋防水,出國自助旅行也方便,不會久久才出勤一次,前前後後也買了五、六雙。
要說優點嘛,就是野跑鞋底的顆粒比較小,在地形的接觸面積大,雖然也是黃金大底,有比較不滑一些 (後來聽說鞋底有新的材質,防滑效果更好,不過沒穿過,也沒辦法寫出感受)
這兩年服役的鞋子,就換成 Arc'teryx Taiwan 的 #NorvanVT,之前始祖鳥出重裝的登山鞋就有在研究,不過礙於家中小朋友還太小,最近上大山的機會太少,買了可能又晾在家中,所以一直沒出手。
直到野跑鞋系列『Norvan』,又開始心動起來;前兩天剛好看到國外已經出2代了,現在來寫,應該不會有業配的嫌疑吧...哈哈。
優點如下:
鞋底很黏,跑起來很有安心感,只有在青苔的石頭上還是沒輒 (這時要換菜瓜布底的溯溪鞋吧?)
內層有個像襪子的套筒,比較不會進小石頭 (不過著裝時會比較慢)
透氣性很好,我這雙超怕悶的腳,適應不錯
當然也是有缺點:
楦頭窄 (我買大半號,不然會磨到小趾頭)
鞋帶固定區有個攀岩時的轉換扣具,很雞肋,完全沒用過 (所以我看二代就直接取消這個設計了)
像襪子的套筒,造成穿脫不方便 (二代好像也沒這個設計了)
不知道是不是買到鞋王,楦頭鞋底反折上來的橡膠貼合處,早早就掀起來了,常常會勾到路徑上的一些小樹枝,或是在陡上時,去磨到石頭 (自己試著用強力膠還是黏不回去呀)
【小結】
沒有最好的鞋子,只有最適合的鞋
每個人的需求不同,希望你們也能找到可以信賴陪你們上山下海的鞋子。
我現在就是背重裝才會穿高筒登山鞋,其他時間都穿野跑鞋。
不知道下一雙要換什麼呢?好像也快磨平了...
PS. 凌雲禪寺上硬漢嶺的階梯路在整修中
橡膠強力膠 在 我是新移民 林麗蟬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麗蟬的一位朋友告訴我,
傳統製鞋工業中,
用來黏著鞋底橡膠與鞋身的強力膠,
被科學家推測為造成霧霾的原因之一。
他研發出全球首創且唯一的「空氣貼合」技術,
不僅取代強力膠,
還是機械操作,
兼具環保、智能與品質。
這項新技術,
可能對全球一年約240億雙鞋的產量需求,
造成巨大的版圖變動,
重新形塑世界製鞋產業的樣貌。
他和麗蟬是同一屆的十大傑出青年,
一直以來,
我們各自用不同的方式服務社會,
回饋這份榮譽。
要行萬里路,
得有一雙好走的鞋,
希望他的技術,
將讓台灣走得更遠、
更廣、
更被看見。
#台中大氣電漿
#環保價值
#人工智慧
#製鞋產業
#革命性新技術
#十傑的驕傲
#台灣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