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師之路】電子系vs電機系 到底哪裡不一樣?
「電子系vs電機系 到底哪裡不一樣?」
電子系和電機系,其實很多課程重疊,也難怪大家容易搞不清楚,就讓我來說給大家聽吧🗣!
#電子工程學系☑️
電子系主要在處理的東西都偏小,從操作晶片上的電子,到產出可以運作的晶片,都是電子系學...
【#工程師之路】電子系vs電機系 到底哪裡不一樣?
「電子系vs電機系 到底哪裡不一樣?」
電子系和電機系,其實很多課程重疊,也難怪大家容易搞不清楚,就讓我來說給大家聽吧🗣!
#電子工程學系☑️
電子系主要在處理的東西都偏小,從操作晶片上的電子,到產出可以運作的晶片,都是電子系學生的領域👨🏻💻。
他們會學習電子在晶片上運作的理論,所以需要學習近代物理、量子力學等,當然,除了電子如何在晶片上運作,還要做出可以被運作的晶片,所以需要學習化學、半導體等科目。
#電機工程學系☑️
電機系和電子系非~常~像,電機之所以稱為「電機」,是因為除了電子之外,還有相當程度的機械、動力,電機系通常會加入馬達、控制、電力的課程,而且比較著重「電磁學」⚡️⚡️⚡️⚡️。
因為晶片與系統做出來之後,只是得到一個訊號,而如果想要做出機器人或電子機械,就要靠電機系學生分析、組合,而這些技術就是電子系所沒有的。
#兩者的差異性☑️
電子系是最上游的製程設計,主要是發展最小最專業的初階晶片元件,發展一套系統電路供其他人使用。電機系則是整合上游電子以及下游資工,統整並發展出一個機械或是儀器。
以必修課課程來說,電機、電子兩者間的差異性不大,電子系會專精於IC和通訊方面📱,像是常見的半導體、晶圓都是屬於IC領域。
電機系則規定各領域都是必修課程,光電、奈米電子、計算機科學、通訊、自動控制組等等都會接觸到,電機系的領域相對更廣☺️。
不論是電子、電機,這些都是目前產業界熱門且重要之領域,發展前景非~常看好💪🏻,就看你喜歡怎樣的領域囉😉!
想知道更多?
【歡迎追蹤Johntool-工具王阿璋 @johntooltw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JohntoolTW/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johntooltw/
收到更多 #工程師之路 #不務正業工程師 系列!
#工程師 #軟體工程師 #Coding #韌體 #硬體 #網路 #電子 #電子系 #電機 #電機系 #理工科系 #選系 #大學選系 #台灣 #台大 #清大 #交大 #晶片 #半導體 #化學
#分享 #share #Johntool #工具王阿璋
機械控制組 在 一分鐘健身教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新知】大重量也救不了膝蓋退化?
醫界權威的JAMA期刊最近發表一篇研究,認為高強度的重量訓練對膝蓋退化的老年患者「沒有幫助」,在社群媒體上引發討論。史考特對重訓、關節炎、醫學研究方法都稍懂一點點,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會怎麼解讀這篇研究。
【方法】隨機分組的臨床試驗,377位年齡65歲上下的膝關節炎患者,被分配到三個組別,訓練期長達一年半。訓練時間長是本篇的亮點。
【訓練】一週三次,每次一小時(含暖身及收操),6個下肢固定式器材訓練、4個上肢與核心訓練。
高強度:每個動作三組,一組4-8下,75-90% 1RM,週期化課表,每9週重測一次1RM。
低強度:每個動作三組,一組15下,30-40% 1RM,一樣每9週重測一次1RM。
控制組:上健康教育課(XD),教導各種保健知識如營養、睡眠、用藥。
【結果】三組的膝蓋疼痛都有下降,但進步幅度相同。
【觀察一】訓練扎實嗎?
深入看研究方法,受試者被指定的重量是80%1RM做8下,85%1RM做6下,90%1RM做4下。有認真訓練過的人都知道,這種課表每一組都會把自己逼到極限,完全沒有保留次數。而且組間休息才60-90秒,如果能順利完成訓練,代表當初的1RM一定被嚴重低估。
另一個令人疑惑的點,是高低強度在一年半的訓練後,肌力進步竟然不相上下。以專一性適應原則(SAID principle)來看,我會預期高強度訓練的肌力要進步更多才對。更奇怪的是,高低強度訓練組的肌肉量都沒增加,跟沒練的控制組差不多(?)
雖然這些是年紀大、有關節炎的患者,但這樣差強人意的成果,我猜是因為遵從性不佳(高強度組有1/3放棄),或是訓練的執行不大確實。
話說回來,我也能理解訓練老年患者的種種困難:身體疼痛、觀念改變不易、溝通。能讓六成多的患者訓練一年半,已經相當不容易了,還是得給他們鼓鼓掌。
【觀察二】機械式訓練
許多人正確地指出本研究是使用固定式器材訓練,非自由重量訓練。用槓鈴練,結果可能不同。
我也認同自由重量訓練的好處:效率高、全身都練到、功能轉移性佳。那為什麼多數研究都還在用固定式器材呢?因為自由重量的技術性較高,需要密集的指導,又有較高的跌倒風險。
讓關節炎患者做深蹲的研究跟日本製的壓縮機一樣,數量稀少。我期待未來能看到這樣的研究被發表,但在那之前,我也不敢說關節炎患者做自由重量的結果會優於固定式器材。
【觀察三】高強度訓練的風險
高強度組共發生53起不良事件,低強度組30起,控制組僅有4起。其中高強度組有12位產生肢體疼痛(低強度7位)、11位跌倒(低強度6位)。
老年人跌倒非常危險啊!輕則挫傷,嚴重者甚至腦出血、死亡。有這麼多參加者發生跌倒,我看來是覺得怵目驚心。
【解讀一】我的結論
由於執行面可能有些瑕疵,我對這篇研究還是存疑的。過去的統合性分析(Zacharias 2014)曾發現高強度訓練對關節炎患者肌力提升的效果不錯,也與本篇結果稍有抵觸。
我個人下的結論是:用高強度重量下去練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緩解疼痛的效果不會比用低強度練來得好。
但如果改用自由重量練,執行又非常扎實,那高強度會不會勝出?我也不知道,等進一步研究再說。
【解讀二】管理預期
當學生時曾有老師這樣說:當你看到一個疾病有好多種治療時,你就知道沒有一種是100%有效的。
假使重訓能治好100%關節炎患者,那很多復健科、骨科醫師就得轉職了。在我的門診裡,運動與減重仍是膝蓋退化性關節炎的第一線治療,在我有限的經驗中,有認真運動的患者大多都能得到改善。
但運動有它的極限在,因此儀器、徒手、藥物注射、關節置換等治療還是有存在的價值,我也會根據情況與患者討論,再決定最適合的治療法。
參考資料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ullarticle/2776330
機械控制組 在 Vvcafe-咖啡、咖啡豆、咖啡機、咖啡館資訊分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OTFES自動咖啡沖煮機 in 保時捷南紡購物中心】
學長今日受邀參加保時捷-南紡概念店的開幕活動
當然不是因為我對名車有什麼研究(也買不起)
而是概念店導入了第三代OTFES自動咖啡機
就是照片中金光閃閃的這兩台,為客戶手沖出杯
OTFES問世已經很多年,尤其是第二代的能見度不低
許多有名的咖啡店都用OTFES設定自己的手沖參數
增加自己店裡出杯的穩定度、精省人力...等
第三代和第二代外觀上就有很明顯的差異
第二代是標準的檯面機,機身高大,風格比較機械
第三代是改良的櫥下機,除了沖煮頭在檯面
許多控制組建藏在櫃體內,桌面整潔俐落
黃銅機身+透明齒輪連動的沖煮頭,相當帥氣
也符合現代新型態咖啡店、複合店型的需求
要美感、要有存在感、但不要巨大佔空間
而自動手沖機極為重要的沖煮頭給水力道
OTFES的表現非常良好
因此除了穩定度可以維持,加入更多不同手沖手法時
足夠柔軟的給水,才能真正實現手法特質
反觀有些同樣訴求的自動沖煮機
即使可以控制給水大小,但給水力道太強時
粉層根本無法維持正常狀況,很容易讓粉層持續淹水
如此一來所謂改變給水模擬咖啡師手沖的目標
也就會被大幅限縮,淪為口號了
但當然學長也還沒大幅度的測試這台新機器
真的要測就要設計個8-10種不同的手法
暴力測試一輪,就真的能測出OTFES第三代的真實力
如果真有一台可以達成各種手法挑戰的手沖機
學長還不買爆...不是啦,這個是高級貨
和保時捷一樣不是隨便可以買的,要存錢
但學長可以推薦爆啊
讓更多有手沖需求但沒有專業咖啡師的空間
可以擁有完美的出品
未來應該有機會針對OTFES寫更多的評測
台灣團隊設計的手沖機
能不能拿下一個自動沖煮機王者的地位呢?
讓我們看下去
機械控制組 在 Johntool-工具王阿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工程師之路】電子系vs電機系 到底哪裡不一樣?
「電子系vs電機系 到底哪裡不一樣?」
電子系和電機系,其實很多課程重疊,也難怪大家容易搞不清楚,就讓我來說給大家聽吧🗣!
#電子工程學系☑️
電子系主要在處理的東西都偏小,從操作晶片上的電子,到產出可以運作的晶片,都是電子系學生的領域👨🏻💻。
他們會學習電子在晶片上運作的理論,所以需要學習近代物理、量子力學等,當然,除了電子如何在晶片上運作,還要做出可以被運作的晶片,所以需要學習化學、半導體等科目。
#電機工程學系☑️
電機系和電子系非~常~像,電機之所以稱為「電機」,是因為除了電子之外,還有相當程度的機械、動力,電機系通常會加入馬達、控制、電力的課程,而且比較著重「電磁學」⚡️⚡️⚡️⚡️。
因為晶片與系統做出來之後,只是得到一個訊號,而如果想要做出機器人或電子機械,就要靠電機系學生分析、組合,而這些技術就是電子系所沒有的。
#兩者的差異性☑️
電子系是最上游的製程設計,主要是發展最小最專業的初階晶片元件,發展一套系統電路供其他人使用。電機系則是整合上游電子以及下游資工,統整並發展出一個機械或是儀器。
以必修課課程來說,電機、電子兩者間的差異性不大,電子系會專精於IC和通訊方面📱,像是常見的半導體、晶圓都是屬於IC領域。
電機系則規定各領域都是必修課程,光電、奈米電子、計算機科學、通訊、自動控制組等等都會接觸到,電機系的領域相對更廣☺️。
不論是電子、電機,這些都是目前產業界熱門且重要之領域,發展前景非~常看好💪🏻,就看你喜歡怎樣的領域囉😉!
想知道更多?
【歡迎追蹤Johntool-工具王阿璋 @johntooltw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JohntoolTW/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johntooltw/
收到更多 #工程師之路 #不務正業工程師 系列!
#工程師 #軟體工程師 #Coding #韌體 #硬體 #網路 #電子 #電子系 #電機 #電機系 #理工科系 #選系 #大學選系 #台灣 #台大 #清大 #交大 #晶片 #半導體 #化學
#分享 #share #Johntool #工具王阿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