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機械工程系排名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機械工程系排名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機械工程系排名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機械工程系排名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國立臺北大學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國際處新聞OIA News】美國羅德島大學代表來訪,與本校締結姊妹校 美國羅德島大學(University of Rhode Island)校長David M. Dooley教授及機械工業系統工程系Jay Wang教授等一行2人於108年10月30日來訪本校簽署合作備忘錄,由李承嘉校長主持,...

  • 機械工程系排名 在 國立臺北大學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10-31 14:44:41
    有 38 人按讚


    【國際處新聞OIA News】美國羅德島大學代表來訪,與本校締結姊妹校

    美國羅德島大學(University of Rhode Island)校長David M. Dooley教授及機械工業系統工程系Jay Wang教授等一行2人於108年10月30日來訪本校簽署合作備忘錄,由李承嘉校長主持,國際處李叢禎國際長、國際學生組程智男組長、社科院陳欽賢院長、經濟學系魏國棟主任、商學院池祥麟院長、企業管理學系丁姵如教授共同接待,並邀請本校優秀親善大使3人一同與會及協助校園導覽。

    兩校之合作,由經濟系魏國棟主任,亦為羅德島大學畢業校友牽線。本次來訪主要目的為簽署合作備忘錄,締結姊妹校,並洽談其他合作可能性,雙方相談熱絡,期盼進一步促成兩校實質交流與合作,短期內可進行的合作項目為暑期營隊、訪問生及付費交換,再與校內有意願的院系所討論簽署雙聯學位合作。羅德島大學Jay Wang教授表示,本校生有機會參與2020年該校舉辦之暑期營隊,營隊說明會將於108年11月11日於本校行政大樓第3會議室舉行,由Jay Wang教授本人親自為學生們說明介紹,非常歡迎有興趣參與營隊的學生至本校首頁線上報名專區報名參加。會後由魏主任、親善大使及國際處同仁帶領外賓參觀校園及圖書館,本校吉祥物大北熊一同迎賓,最後外賓與本校教授們於福容享用午宴,本次簽約會談圓滿順利。

    羅德島大學(University of Rhode Island,縮寫:URI),成立於1892年,原為羅德島農業與機械藝術學院,1909年改名為羅德島大學,是一所位於美國羅德島州南部小鎮金士頓的公立研究型大學,在普羅維登斯、納拉干西特和西格林威治還有較小的校區。該大學擁有八所學院,包括藝術與科學,商業,教育,工程,環境,健康科學,護理和藥學,護理與藥學。截至2019年,羅德島大學招收了14,653名本科生,1,982名研究生和1,339名非學位學生。2020年THE世界排名第501-600名,美國大學排名第447名。

  • 機械工程系排名 在 千錯萬錯,柯神不會有錯!爹親娘親,不如小英主席親!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3-18 13:54:08
    有 63 人按讚


    反核的講道理講不過、拿不出科學證據,那就把擁核打成紅統中共同路人,完全抹紅抹黑。

    風傳媒 李敏觀點:能源政策論辯的紅與藍

    自由評論網3月11日刊登署名 Tim Hsu 文章,諸多不實的論述,近乎不負責任的匿名誹謗。該文用香港城市大學(以下簡稱城大)郭位校長照片並以”學術國台辦主任” 作標題,文中對郭校長以及清華大學核子工程系極盡誣衊之能事,綜觀全文已經到語無倫次的地步,難怪作者不敢具名,想來該文作者應有「為五斗米折腰」或者須「煮字療飢」的苦衷吧!對於此文本想一笑置之,但該文指名道姓地批評清華傑出校友,中研院院士郭校長,同時也踐踏了清華核子工程系的令譽,作為清華大學原子科學院院長,職責所在實有澄清之必要!

    郭校長倡導科研創新,秉持專業論學,在他的帶領下,城大已成為世界頂尖大學 (城大2019年QS 全球排名第 55位,超越台灣所有大學) ,公認爲近10年世界進步最多的大學。

    城大力推國際化,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公佈的2019年世界大學排名榜中,該校在「國際視野」一項的評分名列全球第一! 城大高標準高規格的在全球招聘並接受傑出的老師及學生,也包括來自台灣的師生。該校的網頁數據顯示,城大學生來自全球逾80個國家和地區。2018-19 屆的非本地新生來自29個國家地區,其中臺灣學生有48名,約占新生的2%。城大的教授來自全球35個國家和地區,其800多名專任教授中,包括至少8個不同國家的院士;新竹清華大學校友有7人任教於不同系所,台灣大學的校友至少有16人。對,就在一年多前,政府決定大幅刪減大學教授退休今後,新竹清華大學有三位優秀的教授 (只有一位與核電領域相關)選擇提早退休,應聘到城大擔任講座教授。「良禽擇木而棲」,能夠有機會到更具競爭力、更多資源的環境拓展與延續自己的學術生涯,是教授個人辛勤耕耘的成果,但在心術不正的文字流氓筆下,居然成為骯髒的政治權謀。

    該評論中提及城大頒授榮譽博士學位給連戰先生!大家須了解城大頒授榮譽博學位的頒授非校長職權,榮譽博士係為表彰致力服務的社會人士,對教育發展有重大貢獻者,須經過校董會公開徵求提名,校董會投票通過,呈交香港特首批准頒授。該校網頁顯示,曾獲頒授城大榮譽博士學位人士包括法國的 Cédric Villani、德國的 Herbert Gleiter、以色列的Ada Yonath、日本的Susumu Tonegawa、美國的John Forbes Nash, Jr,中國的張杰及台灣的翁啟惠、連戰、林百里等等知名人士。這些資料在城大的網頁上都查的到!該評論的作者蓄意的以頒授連戰先生榮譽博士學位來「抹藍」郭位與城市大學!當然,這類的評論出現在立場墨綠的媒體也就不足為奇了。

    該評論中又以城大邀請郝伯村先生演講及其演講題目來「抹紅」郭位校長與城市大學,殊不知該演講係由遠見天下的提議。大學在思想上本就是百花齊放、兼容並蓄的地方,豈能因邀請了某位講者,或闡述了某個理念就該被貼上標籤。我深信以郭位校長的國際觀與知名度,一定認知政教分離的重要性,不會容許校園內直接間接涉及任何黨派政治。城大每年舉辦約1000 場各種類型的講座,廣邀世界人士分享心得,台灣傑出的藝文團體如「台灣原聲童聲合唱團」也是城大介紹給香港各界的一項。如此增加台灣知名度的活動,評論者有看到嗎?

    郭位校長是清華核工系第五屆畢業生,一直非常關注能源與環境的議題,他的第一本科普專書 “核電關鍵報告”寫於他考察福島事故後,在2013年馬英九邀請他在總統府演講前已經完稿。該書由天下文化出版,被翻譯為多國文字,在美、日、法、俄分別發行英、日、法、俄文版。一本中文的科普書能有這樣的盛況,台灣應該不多見吧!

    香港沒有核能電廠,但廣東大亞灣核電廠所發的電力80%送至香港,在香港電力供應中扮演重要的腳色,且離香港200公里以內有12部核電機組正在運轉。郭校長認為香港須要有核工的專業人才,促成城大機械工程系核能與風險工程學程學科的成立,研發核能安全、醫學物理與風險工程,培育相關人才,並提供香港低碳能源科技的公眾教育。由於城大沒有核工領域的師資,故在草創時期與新竹清華大學原子科學院有較多的互動。在自由評論中卻誤以為是系主任的開執中教授,就是數年前提早退休赴城大協助郭校長的。新竹清華大學核能領域的師資會於休假期間赴城大進行交流或授課,或受邀赴城大專題演講與協助指導研究生,這樣的學術互動在大學是常態;城大的核工學科與大陸的核工業具有聯繫,也是理所當然,為了要「抹紅」,這些都成為統戰的一部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很明顯的,評論者活在自己的妄想世界中。

    接下來談談評論者口中的大「清」帝國。63年前,新竹清華在台灣建校時,即以發展核子科學為重點,我們興建了亞洲第一座實驗用反應器,1964年核工系成立,是清華最早成立的二個系之一。40多年過去了,許多清大培養出的核工專業人才,在不同的機構,不同的崗位為國內核電的發展貢獻心力。現在的清華在更多的領域都頗富盛名,提到清華,也許大家不會想到核工,但是在核電業界,篳路藍縷的清華人可仍然是獨佔鰲頭的先行者。

    台灣第一座核能電廠,金山核電廠於1977年商轉,在隨後的8年內,陸續完成了另外5部機組。90年代初期,台電公司核電機組的運轉並不順利,跳機頻繁,異常事件不斷。隨後台電公司推動了一連串的計畫,包括加強運轉人員的安全意識,確實做好電廠的維修工作,推動事件的肇因分析,不放過任何改善電廠設備體質的機會,要求所有的工作同仁必須遵循運轉規範等,經過長時期的努力,台電核能運轉的績效在2000年已達世界水準,2010年的發電量首度超過400意度,2010年台電公司的核能運轉績效被Nucleonic Week評選為世界第二名。

    台電公司開始推動核能安全化時,也正是大批清大核工畢業生進入台電與原能會工作,而早期畢業的學長也開始擔任中階管理的職位的時候。他們的努力,促成了現在的成果。

    遺憾的是,核能發電從1957年問世以來,一直都是最具爭議性的能源。對某些國家而言,核電永遠是政客手中的棋子,在選舉的操弄下,在媒體的蓄意醜化下,所有核電的從業人員的努力,並沒有獲得應有的掌聲與尊重。

    清華培養出的核工菁英,在台電公司、在原子能委員會與核能研究所的辛勤付出與所獲得的成就,應該是新竹清華大學對這個國家最主要的貢獻之一。

    清華大學核工系的畢業生在工作崗位上優秀的表現,被提升到更重要的位子,作出更多的貢獻,原本就是理所當然,卻被譏為大清帝國。看看我們的國家,過去20年都是由台大法律的畢業生當總統,我們又該如何稱呼台大,如何稱呼法律系呢?

    台灣最大的悲哀就是沒有是非,不分黑白。「以核養綠」公投獲得近600萬的支持,明確的告訴政府非核家園不是全民的共識,民眾期待2025年以後繼續使用核能,可以避免缺電、穩定電價與減少空汙。但政府卻完全忽視民意,執迷不悟,堅持意識形態掛帥的錯誤能源政策! 「官逼民反」,以核養綠公投二部曲已蓄勢待發,執政黨窮於應付,已到捉襟見肘的地步,在所有招式都使盡後,只剩下慣用之抹藍、抹紅不同意見人的伎倆,也許這才是該篇無厘頭評論的背景吧!

    *作者為清華大學特聘教授,原子科學院院長

  • 機械工程系排名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5-07-04 08:16:00
    有 0 人按讚


    西門子:臺灣借鏡德國工業4.0有4大挑戰

    臺灣邁向工業4.0的道路上,目前仍有4大考驗,一是欠缺完善的工廠數位布局規畫,其次是企業內仍有數位資訊斷層,第三是多數企業生產模擬與自動化系統效能不足,最後是,上游機械業者和下游供應商也尚未建立資料數位化的共識。

    文/余至浩 | 2015-06-05發表

    為了催生臺灣未來10年產業科技發展方案,行政院今日一連兩天舉辦了「生產力4.0」科技發展策略會議,廣邀部會及國內外近200位產學研專家及代表到場提出建議,而當中找來了臺灣西門子數位工廠與製程工業暨驅動科技事業部總經理鄭智峰,以及美國密西根大學機械與生醫工程系教授石昭明,分別就德國「工業4.0」和美國AMP計畫的實行,來提供臺灣朝向「生產力4.0」的長遠目標前進。

    以德國的工業發展來說,從2012年開始推動工業4.0計畫,目的是為要解決全球競爭下所面臨製造危機和人口老化等問題。鄭智峰指出,工業4.0的概念是建構在虛實整合系統(Cybr Physical System,CPS)的基礎上,要讓設備智慧化,生產自主化,來縮短產品上市時間,提高生產的靈活性以及效能。

    他也舉2013年德國漢諾威工業大展展出的汽車自動化機器手臂當例子,在這個生產線中有3臺機器手臂,彼此可以互相溝通合作,一旦有任務進來就會依自己角色來自動分配工作,讓生產過程更智慧化與彈性化,也因為生產流程縮短,他說,去年由西門子打造的一輛超跑,從開發到產品上市僅花了16個月就全部完成,「這就是透過生產自動化、數位化來達成「工業4.0」雛型」他說。

    臺灣跨入工業4.0的4大考驗

    鄭智峰觀察臺灣製造業在邁向「工業4.0」的道路上,目前仍有4大考驗,一是欠缺完善的工廠數位布局及規畫,其次在資訊管理上也容易發生數位資訊的斷層,第三項考驗是較少有企業做好自動化系統的效能優化及生產模擬,另外,上游機械業者和下游供應商之間也尚未建立資料數位化的共識。

    他進一步解釋,要朝向臺灣版「工業4.0」,製造業者首要面對的是系統轉換的建置費用,其次則是要選對投入能符合未來「工業4.0」環境的產品。除了面臨技術上難題,管理者也得接受管理上的挑戰 ,像是調整組織部門重心,過去IT自動化部門可能並非公司最重要的單位,但未來將有更多工作會交由IT自動化部門來開發自動化系統,例如,部份採購分析工作可能會交由軟體工程師,將採購的流程自動化。

    此外, 在教育方面,鄭智峰直言,目前臺灣教育人才培育和業界需求間仍存有不小落差,如何透過培育來滿足未來「工業4.0」人才需求,也是政府必需要重視的問題。鄭智峰也以目前在德國採用的雙軌教育制度為例,德國政府為了發展工業4.0所需的人才,因此規定企業必需依公司規模來提供產學合作,像是西門子目前一年就要花上1億8千萬歐元運用在產學教育上,包括提供相關工程系學生每學期到西門子實習訓練,透過學習和實務銜接,讓學生畢業後迅速與業界接軌。「這也是臺灣未來可以參考的方向。」他說。

    實現臺灣版工業4.0的3個建議

    鄭智峰也提出臺灣工業要走向自動化和數位化的短、中、長期規畫,首先在軟體方面得從基礎環境整合做起,其次則是建立工廠數位平臺,並與自動化設計結合,而硬體方面,除了硬體製程優化外,未來也將能加入全方位整合的自動化設計,並建立起製程模組化,如此才能建構起整個數位工廠,進而達成實現臺灣版工業4.0的目標。

    不過他也坦承,目前距離運用「工業4.0」來達到商業模式推動還有點早,但透過工廠網路化、設備的模組化,他認為,未來的工廠很可能是一 家公司的全球工廠,或是一家工廠用全球不同家公司工廠來做生產,這也將會是臺灣製造業未來將面對的全球化挑戰。

    除了德國推動「工業4.0」計畫,美國也很早就意識到製造業正面臨巨大變革,因此在2011年就推出了先進製造夥伴計畫(Advanced Manufacturing Partnership,AMP),希望藉此來重新取得美國在全球製造的領先地位。石昭明也完整參與了AMP與AMP2.0計畫的過程。以AMP計畫來說,他認為有三個重要關鍵,分別是成立一個跨部會製造小組、建立全國創新製造中心,以及在社區大學引進德國技工的訓練制度,來加快先進製造的發展腳步。

    儘管不少國家如中國,近幾年也積極投入製造科技發展,目標要成為世界製造強國。不過,石昭明也建議,臺灣政府在推行「生產力4.0」時,不能只想著要與其他國家競爭,而是要以為人民謀福利為依歸,此外,他也認為,製造業在發展先進製造的過程中,不能只有製造技術的本身,更重要的是從中找到具有創造力的價值。同時,專業技工在整個製造生產當中也同樣重要,像是機器設備如果沒有技工去調整僅靠軟硬體也無法讓產線順利運作,特別在先進製造的過程中,高級技工更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石昭明曾以國家製造總額除以人口來分析一個國家的製造GDP發現,這些製造GDP排名最前面的幾個國家,例如日本、瑞士、美國、瑞典、丹麥、荷蘭等都具備相同特色,像是尊敬技術專業、具備健全高科技教育制度,重視創新及價值,以及擁有強而有力政府和產業領導者。

    附圖:臺灣西門子數位工廠與製程工業暨驅動科技事業部總經理鄭智峰認為,臺灣邁向工業4.0的路上有四大考驗要克服。

    資料來源:http://www.ithome.com.tw/news/96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