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機械公職薪水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機械公職薪水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機械公職薪水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機械公職薪水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林于凱 高雄市議員,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地方創生行 #名詞不重要重要的是內涵 這幾天,跟著中山大學,到日本岡山縣一帶參訪,拜訪了第一線實際執行地方創生的大學、地方政府、民間組織及地域振興協力隊隊員。 這次的地方創生行,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日本執行地方創生的目的,是想解決部分地區人口流失的問題。 #地域振興協力隊 #關鍵是人才不是...

  • 機械公職薪水 在 林于凱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8-02 20:00:00
    有 431 人按讚

    #地方創生行 #名詞不重要重要的是內涵

    這幾天,跟著中山大學,到日本岡山縣一帶參訪,拜訪了第一線實際執行地方創生的大學、地方政府、民間組織及地域振興協力隊隊員。

    這次的地方創生行,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日本執行地方創生的目的,是想解決部分地區人口流失的問題。

    #地域振興協力隊 #關鍵是人才不是酬庸

    各地的地域振興協力隊的招募,有個別招募,亦有統一的招募活動,將重點放在東京、大阪等大城市的宣傳,吸引有熱情及願景的年輕人進到偏鄉,去投入地方產業更新、社會福利、幼兒托育 … 等工作。

    吸引大都市人輕人移入次級城市或鄉村的誘因是什麼?是一份穩定的薪資。地域振興隊的隊員,每人一年有200萬日圓的薪資(在日本大約是基本薪資的水準),再加上200萬日圓的業務費(比方說是投入地方林業的加工,就可以拿來採購一些機械設備的補助)

    每個振興隊員,可以連續拿政府三年的補助(當然每年須通過評價),因此經過三年之後,很多人是真的會願意留在當地,繼續手邊的創業。這樣的年輕人在日本人數有多少?5,000多位,散布在各個次級城市或鄉村。

    #移住政策

    另外一個很大的誘因,是移住的政策。怎麼讓年輕人在當地有一個可負擔的房租及房價,除了租屋補貼及房屋修繕補助之外,在高梁市有「空屋銀行」計畫。

    空屋怎麼來?人口外移,長輩過世或是搬去安養院之後,房子就成了沒人照顧的空屋,一段時間後就頹圮不堪,甚或變成危樓。高梁市針對這些空屋進行盤點,並且媒合提供有需要的年輕人入住。提供成為空屋銀行的屋子,有租稅上的減免。
    (這部分,內政部在六都亦有類似的「包租代管」的政策正在推動)

    #幼兒都有學校唸

    我發現,日本的幼兒園,普遍都有沙子可以玩(真的可以去旁邊玩沙)。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拜訪岡山市時,對方提出的地方創生總合戰略中,提到要讓幼兒100%都有公幼唸。

    這做得到嗎?岡山市負責的方創生的擔當課長居然說,要蓋公幼相對容易,難的是保育士(教保人員)不夠。可能日本地方經費真的比較充裕,但是人力不足的問題是一樣的。

    他提到的解決方案是:提高保育士薪資,跟在地學校結合留住來念書的保育科系學生,另外是補助外地的保育士回到岡山工作、將以前有資格但歇業的保育士找回來。從談話中,感受到的是,目前日本欠缺保育士的狀況,似乎是各地普遍現象。

    #台灣怎麼做

    在這幾天拜會的團體及機關中,我發現台灣要推動地方創生,有兩個必須突破的關鍵:

    1. 如何提供年輕人願意到人口外流的鄉鎮的誘因

    台灣目前的做法,都是提供計畫補助,但是補助不包含人力經費。日本年輕人可以這樣嘗試,主因在於家長認為雖然偏遠,但起碼是一個有薪水的工作。但在台灣,從事這樣工作的年輕人,可能要額外去找生活的支持。所以,是否能夠提供連續三年的薪資,讓年輕人克服前期的瓶頸,在地方找到新的機會,是關鍵一。

    2. 地方政府公職人員的態度

    日本的地方創生,可以發現公務員扮演重要的角色。地方的市役所,都有公務員組成的地方創生推進班,或者是推進課的職員在協助與學校、企業及民間組織的串聯。我們接觸的負責地方創生公務員,感覺是很有活力的,他們了解的方創生的內涵(這點是最重要的,不是把它當作一個例行性業務執行),因此願意主動地去尋求資源來推進地方創生。

    部分地區的人口流失,的確已經預見在未來會有嚴峻的影響,因此地方創生成為中央到地方有共識的政策方向。如果沒有公務員在過程中積極協助,來到人口流失地區,投入原本不熟悉環境的年輕人,可能很容易就打退堂鼓了。

    #如何解決?

    要克服以上兩個問題的關鍵,在於台灣目前政府人力及財力上,是否能騰出空間來進行?比方說,行政院前瞻基礎建設中的城鄉發展項目,是開放給地方政府有彈性自主提案的項目,那麼,地方政府是否意識到,台灣的地方產業更新及人口提升的急迫性?能夠在提供協助時,賦予更多的彈性,在補助時,能夠編列人力經費的預算?

    過去不編人事費的原因,在於擔心地方拿來做樁腳的酬庸,這是整體政治文化的問題,但是如果地方自己沒有意識到,不能再跟過去一樣的方式來搞,那麼再好再有美意的政策,都會執行到歪。

    另外一點特別想提出的是,地方創生中,觀光小旅行是很重要的一塊,但是在台灣目前的觀光法規上,仍然不允許社區組織自己帶團,必須透過旅行社才能進行旅遊商業活動;而有許多位於市區老屋改建的特色民宿,至今仍未能合法。這些限制,都成為年輕人要投入地方創業的阻力。

    這一趟走下來,接下來得盤點高雄市的相關法規,看有那些是能夠先進行鬆綁的,再跟相關部門著手來討論進行。

  • 機械公職薪水 在 喵喵狗的鄉民日報 PTT Dail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3-30 13:48:38
    有 534 人按讚


    大叔回顧文,若有時間順序記錯請見諒。

    人生在世,所有的一切回頭看來,基本上都是運氣跟僥倖而已,努力一定要,但其實

    能不能成功我會說運氣跟趨勢占比更大。

    華人課綱或說世界上的國民基本教育不應該在灌輸人一定要如何如何,因為能如何如何
    多半跟你當下的運氣有關,或者說

    跟你的initial condition,出生國家,家庭背景,階級,最有關係。

    我已經要退休了,我在距今約27年(好像是24)前拿到美國現在排名前20的材料博士

    很多人也許會覺得我很厲害,NOPE,我只是運氣好(我當年GPA只有2左右)。

    我出生在鄉下地區,國中畢業之後沒有升學高中的,多半都會去找份藍領階級的事情作
    然後接著步入結婚生養小孩的路子。

    現在你敢?

    高中畢業之後的可以去考公務人員,當時公職其實就很多人考了,決不是國民黨說的沒人
    要當。

    我讀的學校在現在的你們看來是學店,能出去讀書也是當時環境背景根本沒什麼人在念

    碩博,美國老師有缺人手就招你,學費也不像現在貴成這樣,老師都很輕鬆COVER你。

    現在? grant的錢跟27年前差不多,但學費漲了不只2.5倍,美國老師根本不願意收國際
    學生。

    現在你敢念化工材料機械這種大陸人稱為糞的專業?

    我中間看了很多無常的事情,高中很好的朋友有一天突然得了憂鬱症,從此不跟人聯絡

    我當漁夫去捕魚時,剛剛還在說笑的漁工突然就不見了,找半天都找不到,後來隨著
    洋流被拍到岸邊。

    實驗一直做不出來,老師要把我們火了,但一個禮拜後,配方亂亂加,攪一攪竟然
    就給我做出來,老師很高興拿去申請專利還推薦我去杜邦上班。

    沒騙大家,真的就攪一攪,以前的實驗題目比現在要簡單直覺太多了
    簡單好發表的題目基本也被做完了,所以現在博士修畢的年限才會越來越長,離題了。

    現在國際學生要去杜邦? 沒身分我只能說ALMOST IMPOSSIBLE

    還記得第一次領薪水時扣完稅領得跟杜邦的大卡車司機大哥差不多,會知道是因為他缺
    一個副駕駛問我要不要跟著他一起開大卡車才知道薪水。

    原來,我台灣人努力30幾年拿到博士只是人家藍領無門檻的薪水。

    在這個世界上,台灣也是,很多人自己賺到了錢覺得自己很厲害,卻不知道自己只是

    運氣好,也許選到了好專業,也許爸媽有資源有眼界,也許自己剛好擅長數理化。

    全部都歸為自己,這叫做傲慢。

    這種人在科技版,在八卦版最多

    尤其在股票分紅年代現在當主管的,很多都是剛好生在風口,對下屬高高在上
    包含我自己的朋友每天在罵現在年輕人如何如何,我聽了表面笑笑,內心都是搖頭

    不會英文不會程式語言只有大學,卻要求下屬碩士TOEIC程式,憑什麼無故墊高別人
    的生存成本跟求職門檻?

    運氣好,有本事早出生20幾年或許也是種本事

    新聞事件的遭遇者,其實只是運氣而已,只是運氣不好剛好具有比較憂鬱傾向的人格特質
    剛好找不到工作,加上人格特質,不怎麼是他的錯。

    林奕含小姐書裡寫的,她害怕生出一個跟她一樣有敏感體質的小孩

    所以才要有社會保險跟社會保護網這種東西,不是每個人都剛好符合大家所謂的"正常"

    台灣社會或世華人社會,其實要做的就是多一點包容的心就好了。
    沒什麼的,

    有時候常常只是運氣不好罷了,人這輩子能過什麼生活,常常在那個起始條件

    在那個MOMENT,就差不多決定了,一個人一生的自由度其實很小的。

    大家以後面對不同的人多點包容就好,多點包容,以後人家也會包容你。

    --

  • 機械公職薪水 在 宋楚瑜找朋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7-03-21 16:07:14
    有 1,636 人按讚


    數十年的閱報習慣,從來沒有改變,閱讀國內新聞,也看國際新聞。今天在報紙上看到一則〈美富豪大衛洛克斐勒病逝 享壽101歲〉新聞,又勾起對他的記憶: 大家可能不知道,這位先生曾經是陳萬水的老闆,也在七O年代訪問過台灣。

    萬水是個現代女性,也是一位獨立稱職的職業婦女,在美國留學期間,曾在美國華盛頓醫師公會會長所主持的腦神經中心擔任會計部主任,回台後在美商大通銀行分行當稽核部主任。萬水為了讓獨子鎮遠教育銜接順暢,回台後,先安排鎮遠在當時台北兩所外語學校之一的道明小學就讀。這個外語學校學費頗高,就是由萬水在大通銀行任職比我公職薪水高的收入來支付。1977年5月,大通銀行總裁大衛洛克斐勒(David
    Rockefeller)訪問台灣,也親自到過萬水的辦公室向她握手致意(如照片)。他這趟的訪台之行,也拜會了經國先生,對台灣很是友好,讓我印象十分深刻。

    鎮遠後來轉學至台北市仁愛國小就讀,萬水認為再高的薪水也比不上小孩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毅然放棄了銀行高薪的工作,在家親自督促小孩的課業,鎮遠後來也順利考取師大附中、台大機械系。萬水這個決定、讓我很感念,更體會職業婦女又要相夫、又要教子,不得不在職場上做出選擇的不容易。(可參《如瑜得水第6章》)報紙上登載了故人已矣,特在此為文追念這段往事!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