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機動車輛腳踏車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機動車輛腳踏車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機動車輛腳踏車產品中有2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0萬的網紅報時光UDNtime,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1973:臺北.街頭.雨】 #聊聊你心中的臺北 黃燈亮起,你倉皇地奔過馬路。 中華路與衡陽路口的車輛擠成一塊,鳴笛聲不斷,兼有駕駛人探出車窗叫罵,你看著半濕的鞋和濺到髒汙的裙襬,深深地歎了口氣。 臺北是座潮濕的城市,你怎麼會忘記? 五光十色的霓虹,造型各異的招牌,彎彎繞繞的巷弄和...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hksubwoof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千多元人民幣就可淘到電動單車(內地收貨),影片教你開箱後,部份配件須自行安裝包括: T把、腳踏板、LED前燈、車籃、後坐墊及坐背。 此車電池可取出來充電,平時不用推車回家充電,充滿電可走40公里左右,在內地只要電動車符合車速、電機功率和電池電壓等要求,就可去有關部門上牌,最好淘寶買車前,向賣家查...
機動車輛腳踏車 在 每天德意一點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18 21:23:56
【 #凱派聊德國】 ‼️德國大選倒數兩個月,各政團也公佈了他們的政見!交通主題中凱派相針對兩個面向:電動車、公共運輸工具,來介紹各德國的現今狀況及六大黨團對於未來的政見規劃。 🚙自2009年以來,聯邦政府已投入數十億歐元用於電動汽車的研發、目前德國也正積極開發環保永續的電池。市面上已流通70款德國...
機動車輛腳踏車 在 林禹佑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11 09:19:12
為期一個月的定期大會,就在今天開幕啦!! 今天與大家聊聊 【自行車/腳踏車】 在全球暖化問題日益嚴重的情況下 帶動起世界各地的綠色風潮-綠能、健康、樂活,三大趨勢 許多民眾開始選擇騎乘自行車取代機車 不僅是運動健身,還可以節能減碳 各國政府為提升都市的交通環境,開始發展公共自行車租貸系統 作為捷...
-
機動車輛腳踏車 在 hksubwoofe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01-20 15:30:01一千多元人民幣就可淘到電動單車(內地收貨),影片教你開箱後,部份配件須自行安裝包括:
T把、腳踏板、LED前燈、車籃、後坐墊及坐背。
此車電池可取出來充電,平時不用推車回家充電,充滿電可走40公里左右,在內地只要電動車符合車速、電機功率和電池電壓等要求,就可去有關部門上牌,最好淘寶買車前,向賣家查詢一下是否可上牌,否則有機會被交警檢控。
在香港電動單車被列入機動車類別,目前在香港駕駛電動單車屬犯法,如被警察截獲會涉4罪檢控:
●涉嫌駕駛未有登記的車輛
●駕駛電單車(電動踏板車)時沒有戴上認可防護頭盔
●駕駛時沒有有效駕駛執照
●在沒有第三者保險下駕駛汽車罪名
音樂聲明:
「Kevin MacLeod」創作的「Guess Who」是根據「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授權使用
來源:http://incompetech.com/music/royalty-free/index.html?isrc=USUAN1100214
演出者:http://incompetech.com/
FB Fan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hksubwoofer -
機動車輛腳踏車 在 鍾佳濱。沖咖啡【給你不一樣的屏東】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7-10-31 18:38:52【電動代步車是否有路權?20171012】
電動代步車是否可比照一般車輛爭取路權?立法委員鍾佳濱在立法院交通委員會質詢強調,既然交通部、衛福部皆認定它是輔具,依道路交通安全規則視同行人,就要加強宣導,避免一再發生與車輛爭道,甚至騎上高速公路等亂象。
鍾佳濱指出,目前的機動載具種類甚多,包括電動代步車、腳踏車、電動輔助自行車、電動自行車、二輪機車、三機車等,其中前四種免牌照、駕照也免稅金,但近來電動代步車騎到快車道、甚至上高速公路時有所聞,而且還要爭取路權,到底電動代步車是否可像一般車輛擁有路權?
交通部長賀陳旦回答,電動代步車不是車輛,是否該有路權有待商榷。
鍾佳濱表示,電動代步車是銀髮族、身障者最常使用的外出工具,在公園、車站、市場等公共場所經常可見,雖然它是行人活動的輔助器材,不過因其製造廠商與販售地點與其他電動車輛相同,許多民眾根本搞不清楚,以致違規受罰。
衛福部表示,電動代步車是屬於輔具的一種醫療器材,性質和電動輪椅相仿,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規則行人相關規定,行走人行道,以免受罰。鍾佳濱指出,既然如此,電動代步車就如同電動輪椅一般,可進入室內,「是椅不是車」,交通部與衛福交通部應加強宣導,讓民眾了解。
機動車輛腳踏車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973:臺北.街頭.雨】 #聊聊你心中的臺北
黃燈亮起,你倉皇地奔過馬路。
中華路與衡陽路口的車輛擠成一塊,鳴笛聲不斷,兼有駕駛人探出車窗叫罵,你看著半濕的鞋和濺到髒汙的裙襬,深深地歎了口氣。
臺北是座潮濕的城市,你怎麼會忘記?
五光十色的霓虹,造型各異的招牌,彎彎繞繞的巷弄和混亂的交通,47年前的臺北彷彿就在眼前。那不是錢櫃KTV是建新百貨和新聲戲院,中華商場就在對街,一旁傳來火車駛過的聲音,是還未地下化的鐵路,西門少了灰灰紅紅的人行地磚,卻更加熱鬧擁擠,很多東西變了,可行走在這裡時你還是感覺一樣。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臺北,它就在那裡,不來不去,怎麼可能會忘記?
#天還是天雨還是雨
#只是多了一個冬季
#報時光UDNtime
日期:1973/3/12
圖說:台北市交通混亂情形。
攝影:高鍵助
歷史新聞
【1973-03-12/聯合報/07版/】
橫衝直撞‧製造噪音
違規違警‧花樣翻新
外賓同聲詬病北市交通太亂
加強行的安全培養良好習慣
【本報記者╱安強專訪】台北市交通的紊亂,可以說「聞名遐邇」,常聽許多華僑或外國觀光客說,此地風景美麗,氣候適宜,人情味濃,社會繁榮,進步而安寧,樣樣令人滿意,但唯有一樣不敢恭維,那便是文通秩序一塌糊塗。
仔細想一想,別人所說的一點不錯,本市交通的混亂,確實到了嚴重階段,如果不趕快設法改善,以後的狀況將日趨惡化。
久居本市的民眾,雖覺得馬路上的交通正日漸擁擠,然而在心理上,由於已司空見慣,故並不會大驚小怪,乍從其他縣市或國外來的人士,就會感到交通問題的嚴重,視交通為畏途,走出門後,使他們提心吊膽,十分緊張。
不久前,台北市長張豐緒,陪同關島地方的幾位官員,乘車逛台北市區,坐在張市長身邊的外賓,看到亂糟糟的交通情形,十分緊張,弄得張市長陪伴在旁,很是尷尬。
還有些在外國駕駛汽車有十幾廿年經驗的人,在台北市則表示不敢開車了,因為儘管自己坐在車裏,卻怎麼也不能鼓足勇氣,在人堆裏馳騁,或「旁若無事」的與其他車輛爭先恐後,相互鬥狠,所以如其因習慣於禮讓而落得無法正常在馬路上駕車通行,則不如純粹做個坐車人,把自己的駕駛執照收起來,等離開台北市以後再使用。
從一些外賓口中,我們知道本市尚有許多交通上的怪現象,譬如公共汽車不僅超載,簡直擠得乘客呼吸都感到困難,卻未見受到取締或處罰的,倒是遊覽車和一般計程車,常因超載被警察處罰。
各種車輛在其違反交通規則的方式上,就像各有千秋,獨出心裁,大型客車除擅長超載外,冒黑煙,快車道上停車上下客人,強行超車等,隨處可見,計程車則違規的花樣最出奇,會任意選擇對象,在慢車道上減速慢行,不管後面有多少慢車遭受阻擋,計程車司機認為他的生意最要緊,有時,一輛快速進行的計程車,遇見有客人向它招手,便立即來個緊急剎車,不管後面的車輛是否來得及躲避,然後更在快車道上開門讓客人上去,或者剎車不及,衝過了頭,它會由駕駛人迅速換擋,在快車道上表演快速倒退,恨不得一把將那位乘客捉進車內,生怕被別的計程車搶走生意。
通常,計程車在未載客時,總愛搖頭擺尾,緩行於慢車道上,不停的向道路兩旁人行道上尋覓客人,或為爭取客人,在狹窄的慢車道上彼此追逐,攪得慢車道上秩序大亂。
計程車並憑其體型小,速度快的條件,專門鑽空隙,只要發現交通警察不在附近,有的犯規已成習慣的駕駛,便會找時機闖過紅燈,或亂抄近路行駛。
台北市的計程車,在擅長亂衝亂停之餘,也是製造噪音最多的車輛,它們發出的噪音,皆出自任意按喇叭,通常是一邊橫衝直闖,一面不停的猛按喇叭,以便所到之處其他行人、車輛紛紛避讓。
要是那一輛計程車內,裝有雙音喇叭的設備,則氣勢更顯得不同,威風八面,在擁擠的道路上,鳴起刺耳的音響,這種裝雙音嗽叭的計程車,市警當局曾宣佈取締,並禁止廠商製造,迄今仍未見收效,而這種使人厭惡煩燥的噪音,仍不時迴盪在大街小巷之間。
急馳於市區的貨運卡車,其中包括大型小型等,而那股能征慣戰的潑辣勁兒,絕不輸於計程車。
此外,台北市的輕重型機車,數量特多,共計有十幾萬輛,且不斷的增加中,這批乙種車輛,儘管勇氣可嘉,不過無論如何不能與各型汽車抗衡,故凡與汽車直接衡突,總會棄甲曳兵,駕駛人員不死即傷。
在本市大街小巷裏,機車不守交通規則的情形又在各型汽車之上,不僅汽車所發生的違規、違警毛病它都有,並且還不時要出絕招,如反方向行駛單行道,利用紅磚人行道或騎樓下人行道,作為快馳超過接長龍慢行汽車的捷徑,反正只要附近沒有警察人員,機車駕駛常能就當時的交過狀況,隨機應變,不管違規或違警,凡能使自己超前,便抓緊機會迫不及待的向前鑽,快開車,放噪音,正好與外國駕駛人「慢一步比死好」的觀念相反。
要是有人問台北市到底那種車輛最具特權,可以公然在警察面前違規、違警,不受取締?其正確答案是唯腳踏車莫屬。
本市各型機動車輛,看見腳踏車蹣跚而來,只好緊急剎車避開它算了,因此腳踏車更有恃無恐,什麼紅燈、禁止左、右轉、或夜間應開燈等等,甚至順著馬路右邊,倒行逆駛,和所有前進的車輛迎面而來,交臂而過,置所有交通號誌與法規於腦外。
本市各快車道上,行人可以亂闖,安全島、分道欄柵,一翻就越過去,懶得走人行陸橋時,乾脆從橋下走過馬路,平交道欄桿放下了,看一看火車距離還遠,便掀起欄柵跑過去,危險地帶如此,其他道路上的行人橫行情形,更可想而知了,本市各幹道上,便經常發生行人硬過快車道,使急馳而至的車輛,因為剎車不及而肇事傷人,或由於閃避行人,撞上人行道、撞上安全島,造成車禍。
上述影響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的情形,多屬人為的因素,只要政府長期執行違規、違警的嚴格取締與處罰,平時對民眾加強交通知識的灌輸,認真辦理各種車輛駕駛考驗駕照工作,一定很容易使人們遵守交通規則,久而久之,養成良好的交通習慣,交通秩序必可改善。
機動車輛腳踏車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謝謝網友 Lynette Chen 拍攝分享她於1992至1993年間就讀臺北商專時所用罄的臺北市公民營公車學生定期票之票根。
昔日臺北市各家公車業者皆自行發售種類各異、只適用於自家路線的紙票,在實施聯營制度後,為求能夠「一票通用」,因此改由聯管中心統一發行紙票,票種分為普通票、優待票與學生票(須向學校登記,由校方代購);而在冷氣車投入營運行列後,也曾發行專用乘車代幣(過去冷氣車的票價略高於非冷氣車)。
隨著負責剪票的車掌在精簡人力的需求下逐漸被裁撤,司機必須兼顧駕駛與剪票工作(即所謂的「一人服務車」),導致營運效率下降,剪票制度因此於1994年初廢止,改全面採取上、下車投入現金收費。
《認識臺北市公車歷史》
清光緒13年(1887年),臺北府城設立之初,劉銘傳從上海購進人力車150輛,行駛於城內、艋舺和大稻埕之間,於是臺北有了第一批「準公共運輸」系統。
日治時期,1922年,日本人創設「臺灣自動車株式會社」,為臺北公共運輸之濫觴;初期僅有一條萬華至臺北橋的路線,後來因為經營不善,於1925年由本省人出資接辦,更名為「臺北汽車公司」。
1930年,臺北市役所(市政府)收購「臺北汽車公司」,成立「臺北市營公車」,並於市役所下設「自動車課」來管理;當時公車路線以台北車站為中心呈輻射狀,服務範圍不大,平均每日載運乘客約一萬人,大部分的市民往來市區除了步行、騎腳踏車,就是搭乘人力車。
那時候,公車總站設在臺北駅(臺北車站),另外在臺北橋、万華駅(萬華車站)、西門市場、円山動物園(圓山動物園)、東門詰所(東門肥料檢查所)、軍官邸前(今南昌路的陸軍聯誼招待所前)均設有調度站,可見當時臺北市營公車主要是跑城內到週邊的各個據點。
由於經營良好,使其於1937年時遽增到120輛車 、14條路線, 是日治時代臺北市公車業務之巔峰時期。可惜後來中日開戰而資源匱乏,公車運輸也隨之陷入半停頓狀態。
二戰結束後,百廢待舉,原有的公車由新市府公共汽車管理處接管,1946年時,堪用的公車僅剩下18輛,服務的路線縮減為8條;反倒是隨著國民政府遷台,上海的三輪車大量湧入,憑著機械化「跑得快」的優勢,迫使人力車數量銳減而終致消失,三輪車一下子躍為最重要的營業運輸工具。
戰後,臺北市政府將自來水、瓦斯、公車三種公共事業合併管理,於1946年4月1日正式成立「臺北市公用事業管理處」。他們接收了56部老舊車輛,然而其中卻只有4部可用, 僅能供兩條路線行駛。
初期,臺北市政府無力投資公共汽車業務,但在員工積極的整修下,至1946年10月,共有28輛公車恢復了以往的榮景,馳騁於市區8條路線,使當時財經狀況岌岌可危的臺北公車業務得以維持。
1949年,臺北市已有5,847輛三輪車在街上載客,數量約為1946年統計數量的100倍。於是,臺北的公共運輸正式進入機動車的時代。
1952年,臺北市政府將公共汽車自「公共事業管理處」分出,成立「臺北市公共汽車管理處」。此時,臺北市市區公車由臺北市公共汽車管理處獨家經營,僅有51條路線,營運車輛651輛。
1967年7月1日,臺北市升格為院轄市後,行政區域擴大,人口大幅增加。為適應市民交通上之需求,自1969年起局部開放民營,欣欣、大有、大南、光華等4家民營業者陸續加入營運,路線增為90條,營運車輛增為847輛,當年的總搭乘人次約有3.9億,1975年更達到9億人次的高峰!但由於各業者獨自發售的票證種類複雜、票價不一且無法通用,公車路線亦缺乏整體規劃,出現許多個別區域服務上重疊或不足的情形。
之後,公共運輸運量開始下降,即使公營公車業者在1976年底進行整合聯營,但頹勢已現,往日雄風難振。
為了提升營運效率,「臺北市公民營公車聯營籌備委員會」於1976年成立,針對公車路線與號碼、票證與票價進行整合,並設置管理聯營事務的統一組織,自1977年4月30日起實施聯營,中興、指南、台北、三重、三重市公車(今首都客運)等5家民營業者加入經營,當時分配路線149條,計畫參加聯營車輛2325輛,實際行駛1984輛。
臺北市由公共運輸所承擔的交通運量在1975年還有超過50%,但到了1981年,公共運輸就只承擔42%左右的運量,到了1991年,公共運輸承擔的運量遽降至27%。到了1996年臺北捷運通車後,臺北市的公共運輸僅占24%的運量,已不到總交通運量的四分之一。
1980年代後期至1990年代,許多原由臺灣省公路局(今交通部公路總局)管轄之公路客運路線,以重新編碼或區段聯營方式納歸聯營路線,相關業者亦隨之加入聯營體系,此後,聯營公車路線於新北市境內的涵蓋範圍逐漸擴展。
為提升臺北公車的服務品質,1992年開辦「聯營公車營運服務指標評鑑」,在臺北市政府的獎勵、監督與業者努力 地爭取榮耀下,臺北各公車業者的服務品質已大幅進步。
1996年3月,臺北第一條捷運─木柵線正式通車,捷運在此後便迅速擴展。公車企業為尋求新商機,於1999年10月開辦捷運接駁公車, 使捷運與公車能相輔相成。
隨著臺北捷運路網的初步完成,為鼓勵市民使用大眾運輸,臺北市政府於2003年11月實施捷運與公車雙向轉乘優惠措施,至今,許多臺北市民的生活已與大眾運輸密不可分。
自新北市政府交通局於2010年成立後,為利權責劃分更為審慎考量當地運輸需求與特性,針對市境內里程佔多數的新設路線即由該局管轄,一般稱為新北市轄公車路線。
臺北市公共汽車管理處自2004年1月1日起轉型民營化公司組織並改名為大都會汽車客運公司,自此,臺北市市區公車均由民營業者擔負運輸服務角色。
臺北市聯營公車路線數約280餘條,共由14家業者提供運輸服務,路線類別包含一般路線、幹道公車、捷運接駁公車、山區公車、休閒公車及市民小巴等,車輛數約3600輛,將繼續提供臺北市民更為便捷、安全及優質之運輸服務。
機動車輛腳踏車 在 Ccc旅行攝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攻略|2020秋季 #台灣山毛櫸
#管制措施 & #限定專車
#人太多所以10月28日起不分平假日翠峰湖景觀道路都會實施動態車輛總量管制措施
時序已邁入秋天,林務局 #羅東林區管理處 轄管及經營的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值此季節,常吸引許多遊客前來 #台灣山毛櫸步道 一睹滿山金黃的森林大景,因此,為了因應車潮及人潮,也兼顧遊憩品質,近年來都會啟動管制措施。今(109)年將在📣10月17日起至11月15日期間[ #每天],除了原有 #不分平假日 的車輛「#動態」管制,控制區內車輛數上限 🚙1000台以外,在「翠峰景觀道路」也會進行第2段式管制措施,設定車輛數上限為🚙150台,以維護「翠峰景觀道路」的交通安全與順暢。另外,為使遊客能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一日暢遊 台灣山毛櫸步道,新增一專車班次,讓遊客有更多元的遊程選擇。
➡️2段式車輛「動態」管制措施
進入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後,依序會行駛於「宜專一線(全長25km)」及「翠峰景觀道路(全長16.5km)」,為了提升行車順暢、停車便利及遊憩品質,一直以來,#不分平假日 在車潮眾多時,會機動在入口售票站(宜專一線3km)啟動車輛「動態」管制措施,讓區內總車輛上限維持1000輛;10月17日起至11月15日期間的[ #每天]會在「翠峰景觀道路」入口(分歧點:宜專一線25k km)也進行車輛「動態」總量管制,讓進入的車輛上限維持150輛以內,因為「台灣山毛櫸步道」起點位於「翠峰景觀道路」終點,該道路全長16.8公里,路寬僅5公尺;倘啟動管制措施,僅羅東林區管理處公開甄選合作之宜蘭縣小客車租賃商業同業公會接駁車、公務車輛及翠峰山莊住宿客、機車、腳踏車等,不在150輛管制範圍內。
➡️新推搭公車+接駁車 一日遊
羅東林區管理處在賴錫祿處長大力推動下,自去(108)年7月與國光客運合作,平日專車順利發車,深受遊客好評,搭乘率平均8成以上,為了完整太平山大眾運輸旅遊的路線,今(109)年進行公開甄選後,與宜蘭縣小客車租賃商業同業公會合作,自8月起開始試辦「翠峰景觀道路」付費接駁服務,只是平日專車7:40自宜蘭轉運站發車,10:30抵達太平山莊,遊客若再轉搭付費接駁車進入「翠峰景觀道路」,為了趕上14:30自太平山莊返程車班,僅能在翠峰湖區短暫停留,無法走完步道全程,因此羅東林區管理處更進一步的協調國光客運於山毛櫸旺季期間加開一班「台灣山毛櫸專車」,即宜蘭轉運站發車時間提早至6:40,於9:20就能抵達太平山莊,續搭付費接駁車進入「翠峰景觀道路」,10:00可到步道入口,而太平山莊返程車班延後至15:00,不進入鳩之澤溫泉區。
➡️台灣山毛櫸步道簡介
台灣山毛櫸又稱為 #台灣水青岡,係冰河時期孑遺的珍貴植物,受文資法公告保護。每年10月過後,台灣山毛櫸都會綠葉轉金黃,漂亮又具詩意,吸引大批遊客上山賞秋葉。羅東林區管理處建議最好在早上11點以前進入步道較能欣賞到山毛櫸的風采,也提醒遊客,台灣山毛櫸步道全長約3.8公里,步行往返約3小時,手機自2K處以後訊號微弱,而2.5K至3K處有落差近100公尺的急陡坡,要欣賞到台灣山毛櫸原始林美景需行走至3.2K處,因此,請遊客務必斟酌體力與來回時間安排遊程;因山上氣候多變且容易起霧,基於安全考量,下午2時後請勿再進入步道。
➡️遊客常見提問Q&A
⁉通常幾點翠峰景觀道路會達150台車輛上限?
依據過往紀錄及經驗,若天氣預報晴朗,遊客人潮眾多才有機會約在10-11點間進行管制,因此,不是每個周末車潮都會超過150台。
⁉一日遊可能走完台灣山毛櫸步道,又坐到蹦蹦車嗎?
這是許多遊客高詢問度的問題!目前蹦蹦車票都是早上7點開始於蹦蹦車站開賣當日所有班次的車票,秋季一天班次只有8班(7:30首班、14:30末班,期間逢半點發車,每班次至多2列車,共有180個座位,總計1440個座位),因此,若要坐蹦蹦車建議一早排隊購買最晚的班次,衡量自身體力去走台灣山毛櫸步道,再趕回坐蹦蹦車,才有辦法!
⁉平假日、一日遊或二日遊規劃建議
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售票站平日6點開園,假日4點開園,而售票站距離台灣山毛櫸步道起點,尚有約39 km (宜專一線22 km +翠峰景觀道路16.8 km),無起霧或塞車情況下,車行時間約70分鐘,考量秋季山區午後容易起霧或下雨,因此建議若要遊賞台灣山毛櫸步道儘量提早入園為宜。相關建議遊程可上太平山官網查詢。
💟溫馨小提醒:
1⃣台灣山毛櫸步道長度:單程3.8 km,需原線折返,要走到里程3.4-3.8k路段才可以觀賞到變葉黃金林。
2⃣最佳賞葉期:歷年統計約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期間為最佳賞葉期,惟今年太平山區提早降溫,有提早變葉的趨勢,黃葉綠及落葉率會在太平山FB粉專不斷更新。
3⃣廁所:步道內無設置公廁,建議於行前可於翠峰湖環山步道口的公廁、翠峰山屋如廁。
4⃣餐飲:鄰近台灣山毛櫸步道最近的餐廳及販賣部,位於步道口附近的翠峰山屋,餐廳午餐供應時間為11:30-13:30,炒飯套餐;若無法趕上用餐,販賣部也有泡麵及飲品。
5⃣紀念品:台灣山毛櫸相關紀念品可於翠峰山屋購買,或是返程於太平山莊販賣部選購;目前紀念品樣式以太平山莊最多。
👉延伸資訊查詢:
#拜託必讀 Q&A圖卡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628472694084513&id=1442391089359352
°台灣山毛櫸步道詳細介紹:
https://tps.forest.gov.tw/TPSWeb/wSite/ct…
°遊樂區官網:
http://tps.forest.gov.tw/
°全區路線導覽圖:
https://reurl.cc/3Lej6j
°2020年秋季公車+接駁車時刻表:
https://reurl.cc/9XRO3n
°專車訂票步驟: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644215992510183&id=1442391089359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