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橈動脈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橈動脈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橈動脈產品中有2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中西醫師黃獻銘aka阿銘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保重】 在與長輩道別時,我們常會說一聲「保重」,殊不知保重對某些長輩來說是一件天大的難事。 阿姨這一年來日漸消瘦,彷彿風颳大一點就會把人吹跑。由於體重若明顯下降(三個月內下降7%,半年內下降10%)必須懷疑包括惡性腫瘤在內的種種疾病,於是在西醫做過全身檢查,所幸並無大礙。只不過下降的食慾與體重...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港。故 konggu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喺一個人最需要你嘅時候,你可以伸出援手去幫佢,你唔只係幫到個病人,亦幫到佢屋企人,我覺得係好有意義。」這就是護理系學生葉嘉茵不惜半工讀來追尋護士夢的原因。她現於香港理工大學護理系就讀二年級,但原來其升學之路一點都不簡單。 前路茫茫 毅然退學 嘉茵在中五會考考獲19分,順利升讀中六,但與很多青少...
橈動脈 在 柴胡中醫不中二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4-04 13:51:52
什麼是把脈? #我柴不被騙 提到 #中醫 除了針灸,你第一個想到的可能就是 #把脈 那中醫把脈到底在摸什麼?原理又是什麼 讓柴胡告訴你! ▲基本概念 所謂「脈」便是肉上走的血管, 包括孫絡、絡、經,支配的經筋、皮部。 以一棵樹來比喻,經筋是葉脈,皮部是葉片。根是臟腑...
橈動脈 在 物理治療師 啊小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1 16:25:30
👨🏻⚕️胸廓出口症候群要怎麼檢測呢? 1️⃣ADSON 測試 維持患側肩膀完全後伸、往外打開30度和手肘伸直,頸部也做出後伸並轉向患側的動作,請個案深吸氣。 測試陽性的標準是,患側的橈動脈脈搏變弱或消失。 2️⃣ROOS測試 兩側肩膀同時擺在肩膀外展和外轉90度,手肘彎曲90度的...
橈動脈 在 港。故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4-28 09:02:33
【#港故】曾目睹長者吃葡萄噎死 半工讀女生想做護士卻被拒 想睇返原汁原味足本片段,即刻follow👉@oncckonggu👈同去IGTV📺睇啦! CLICK link in Bio👆SUBSCRIBE our Youtube channel🎞 for more videos! . 「喺一個人最需...
-
橈動脈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6-09 18:00:02「喺一個人最需要你嘅時候,你可以伸出援手去幫佢,你唔只係幫到個病人,亦幫到佢屋企人,我覺得係好有意義。」這就是護理系學生葉嘉茵不惜半工讀來追尋護士夢的原因。她現於香港理工大學護理系就讀二年級,但原來其升學之路一點都不簡單。
前路茫茫 毅然退學
嘉茵在中五會考考獲19分,順利升讀中六,但與很多青少年一樣,她當時未有認真規劃自己的前路,亦「唔知讀咩好」。而當時兼職補習導師的她,覺得替小學生補習很有滿足感,更打算以此作為日後的職業,於是她讀了數個月中六便毅然退學。
服務長者 萌生使命感
機緣巧合下,嘉茵報讀了一個保健員文憑課程,並開始在老人院舍擔任保健員。雖然在院舍的工作不容易,亦時常會接觸到污穢物,但她在工作中卻發現自己很享受與長者溝通。
而一次生死無常的經歷,令她發現她想做的遠遠不只是替長者洗澡、餵食。「嗰次係我第一次摸人哋手腕橈動脈呢個位,佢(婆婆)係冇咗脈搏、停頓咗。」那是嘉茵在院舍工作沒多久後發生的事,她親眼目睹一位女院友被葡萄噎死。「冇諗過一個人、一個生命係咁脆弱,轉眼間就消失。」如此震撼的經歷令嘉茵明白生命的脆弱,她希望做更多事、幫更多人,於是萌生想當護士的念頭。
報讀護士學校 三度遭拒
意識到自己的護士夢後,嘉茵隨即着手報讀本地護士學校,惟所報讀的三所學校均將她拒諸門外,最後一次的面試更是歷歷在目,「唔係因為你資歷有問題,係因為我哋好少會收年紀較大嘅學生。」對嘉茵來說,面試官的這番話無疑是沉重的打擊:「好似有啲嘢係改變唔到,注定失敗,因為年齡係冇得改變。」
幸好嘉茵沒因此而否定自己,反而更積極找其他方法實現夢想。最後她選擇報讀夜校,備戰一年半後的中學文憑試(DSE)。
半工讀備戰文憑試
「好難,例如之前未讀過通識科,次次做卷都唔夠時間。」時隔多年重拾書本,嘉茵坦言初時曾感吃力。但身為半工讀生,她面對的困難又豈止如此?每天五時半起床,在院舍工作十一小時後,便要趕到夜校上三小時的課,「有時一日瞓得三、四個鐘。如果臨近考試,假期都冇得補眠,唔好諗住可以瞓七、八個鐘。」除此之外,為節省吹頭髮的時間,嘉茵甚至將一把心愛的長髮剪去。
半工讀生活充滿壓力,令嘉茵時常想放棄:「真係好攰、好辛苦,試過溫溫吓書趴喺張枱度瞓。」但她明白自己沒有更多歲月可以蹉跎,萬一這次DSE失手,就要多等一年,失去的東西可能會更多。因此她認為少少犧牲是在所難免。「如果你依家問我,我諗我都未必做到。」嘉茵笑言。
不要讓挫敗使你迷路
最後嘉茵於2017年的DSE考獲最佳五科成績24分,順利入讀心儀已久的理工大學護理系。她現在十分享受大學生活,畢業後更打算進醫管局工作。由當初的前路茫茫,到現時目標清晰,一路走來確不容易。
與大多數同系同學相比,嘉茵的升學之路迂迴得多,身為過來人的她深明追夢真諦:「追夢係一個過程,過程中你可能需要犧牲好多嘢,失敗好多次。」在成功前,追夢者往往會面對他人的打擊及自身的否定,嘉茵則鼓勵他們要勇敢,不要輕言放棄:「冇人一生出嚟就成功,我認為磨練一下,反而可能令你愈戰愈強。」
她又分享,堅持的另一關鍵是要認清目標,知道自己每天為何事而爭取,因為「意義」對於一個人來說極其重要,「要清楚自己需要啲咩,唔好畀挫敗令你蕩失路。」
今集《港。故》用7分半鐘,向大家訴說一個「高齡」護士系女生,為追夢而不惜半工讀的奮鬥故事。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
Fb:http://bit.ly/oncckonggu_Fb
IG:http://bit.ly/oncckonggu_IG
Youtube:http://bit.ly/oncckonggu_Youtube
橈動脈 在 中西醫師黃獻銘aka阿銘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保重】
在與長輩道別時,我們常會說一聲「保重」,殊不知保重對某些長輩來說是一件天大的難事。
阿姨這一年來日漸消瘦,彷彿風颳大一點就會把人吹跑。由於體重若明顯下降(三個月內下降7%,半年內下降10%)必須懷疑包括惡性腫瘤在內的種種疾病,於是在西醫做過全身檢查,所幸並無大礙。只不過下降的食慾與體重依然找不到原因。
到鍼還中醫時,阿姨體重已經接近3字頭,另外晚輩也不敢離身,深怕虛弱的母親可能會跌倒。我觀察阿姨腹部凹陷,腹部幾乎沒有張力,望診而言腹部凹陷主「中氣虧虛」。
女兒說母親因為吃不下又長期失眠、排便也不好,正在服用中藥調理。
<症狀=體質?>
我看了藥單,主要是酸棗仁湯加滋陰養血的藥,我估計之前是從症狀去判斷體質,由於失眠、便秘、枯瘦在中醫診斷上容易有「陰虛火旺」的直覺,所以才往滋陰養血的方向處方。
而手腕的消瘦,讓橈動脈外幾乎只有一層皮,容易輕輕摸就摸到較明顯的脈動,誤以為火旺。
但症狀不代表實際體質,而是「解釋症狀的觀點」來推估體質。
我認為阿姨陽虛才是主因,因為把脈摸的不是動脈,而是動脈外的筋膜的張力型態,阿姨的脈強是假象,實際上脈外筋膜鬆弛無力;而解釋便秘是由於腸子太寒無力推動、消瘦是沒能量消化吸收食物、失眠也可能是心臟無力導致大腦缺氧所致。
<測藥氣>
由於阿姨太過虛弱,為表慎重,我用測藥氣的方式二次確認。先測出阿姨的腹橫肌無力,我再選出五款性質不同的中藥,用雙盲的方式放在受測者肚臍,看那一種可以增進無力的肌肉。測出來後果然是溫陽散寒的「四逆湯」。
在四逆湯為主的治療以及 #蟠龍針、#天地匯 補通任督二脈之下,阿姨的體重終於上升,並且說時不時就會很餓,凹陷的腹部也逐漸膨滿。我也建議尋求營養師的協助,讓食量有限的長輩們可以充分吸收到足夠的營養。這次回診算畢業,阿姨、家人們以及我都很開心。
<總結>
1.長輩的體重下降需先排除是否有惡性腫瘤、肝腎功能異常、心臟衰竭……疾患。
2.體重無法維持,往往跟心、脾胃、腎的能量有關,或與營養狀態有關。如果在充分改善營養條件下依然無法增重,建議尋求您的家庭中醫師的協助。
3.吃素的長輩必須嚴格檢視菜單,優質蛋白質與優質油脂的攝取依然必要。一位 #營養師 可以輕鬆解決您的困擾。
4.牙口不好或食量低的長輩,尤其需要營養師的協助,不餓並不代表吃飽或吃好。
5.維持足夠的肌肉量與骨質,遠離肌少症與骨質疏鬆症,是值得奮鬥的目標。
--------
【診邊札記】記錄了特殊診療案例
阿銘師使出渾身解數的臨床經驗!
●YouTube快速訂閱:
https://reurl.cc/r8g9Nb
●IG快速追蹤:
https://www.instagram.com/amin_shih
--------
阿銘師有一場小演講
大家如果有空的話可以來聽聽
地點:M space (台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二段53號2樓)
時間:2020/12/20 (日)14:00~17:00
報名方式:採網路報名 (https://forms.gle/rsWeFVa2WCoC25ZE7)
場地座位有限,請盡速報名
#中西醫師黃獻銘 #診邊札記 #蟠龍針 #天地匯
#結構診療 #解釋症狀的觀點 #阿銘師鍼還傳
橈動脈 在 柴胡中醫不中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什麼是把脈?
#我柴不被騙
提到 #中醫
除了針灸,你第一個想到的可能就是 #把脈
那中醫把脈到底在摸什麼?原理又是什麼
讓柴胡告訴你!
▲基本概念
所謂「脈」便是肉上走的血管,
包括孫絡、絡、經,支配的經筋、皮部。
以一棵樹來比喻,經筋是葉脈,皮部是葉片。根是臟腑,樹幹為經。樹枝為絡,更小的分支是孫絡。中醫師會把脈(觸摸手腕處的橈動脈)根據脈象,判斷患者的身體狀況。
▲提問整理
根據大家的提問,本柴選出以下最常見問題
Q1. 脈摸起來有什麼感覺?
Q2. 懷孕把脈把的出來嗎?
Q3. 醫師看診沒有幫我把脈,是不是庸醫?
快看看內文怎麼說吧!
可以跟我分享你的把脈/被把脈的經驗喔
參考資料: 永諸講醫宗金鑑傷寒論、相儒醫集
P.S. 才不告訴你柴爸用把脈才把到柴媽的呢~
#中醫師 #知識 #醫學 #筆記 #冷知識 #常識 #解答 #醫生 #學習 #成長 #柴胡 #霸道總柴教你中醫
橈動脈 在 科技產業資訊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全球首創 ] 交大研發可撓式軟性PPG感測貼片
一個成功研發的背後,是來自對1萬個研究細節的重視。
交大電機工程系趙昌博特聘教授領軍的智慧感測實驗室,全球首創研發出可撓式軟性PPG感測貼片,此研發在2019年獲得科技部未來科技展之「未來科技突破獎」。可撓式軟性PPG感測貼片直接貼附於皮膚的橈動脈上即可偵測脈搏波形、血壓、血氧濃度與心律變化等各式生理訊號。亦能取得血壓與心房顫震的數據(是一般穿戴裝置無法測得的),採用貼片式感測技術更能深度精準偵測生理數據,解決以往一般智慧手環或手表的缺點(配戴者手腕相對運動會影響到感測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