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樹林惠生門診表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樹林惠生門診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樹林惠生門診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樹林惠生門診表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555的網紅中醫師 李嘉菱,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附上我的原始推薦文 #全球暢銷百萬的芳香療法寶典 05/27上市(就是今天!) 英國IFA協會前主席Valerie Ann Worwood傳授800多種天然精油臨床配方 #上下冊合購優惠75折(博客來5/27-28限定) 【本書簡介】 上冊 https://reurl.cc/rgdrob 下...

  • 樹林惠生門診表 在 中醫師 李嘉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5-27 10:58:58
    有 35 人按讚

    #附上我的原始推薦文
    #全球暢銷百萬的芳香療法寶典
    05/27上市(就是今天!)
    英國IFA協會前主席Valerie Ann Worwood傳授800多種天然精油臨床配方

    #上下冊合購優惠75折(博客來5/27-28限定)

    【本書簡介】
    上冊 https://reurl.cc/rgdrob
    下冊 https://reurl.cc/j8M3aL

    🪴我的原始推薦文🪴

    「香氣即便輕盈,精油卻從來不是無足輕重。」芳香療法,是一種多元化的療癒系統,用對方法能與人和諧共鳴。如同協奏曲,既有樂隊的豐富,又有獨奏聲部的細膩,在結合精油、基礎油、身心靈等達到平衡,而不同的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在其中得到滿足。

    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某種精油在大部分人身上很有效,但在某些人身上作用不是很明顯,甚至產生副作用。一如有些疾病在中醫理論中,可能會呈現固定證型的發展變化,但為了因應個體的變化,我們應該辨別當下身體的狀況,也就是「#辨證論治」的概念,而不只是「#辨病論治」。

    書中列舉許多廣泛的精油使用途徑,但除非經過專業芳療師的指導,她同樣不鼓勵民眾自行以口服方式處理不適症狀。精油的用量是根據使用者的體型、年紀、醫療史、整體狀況而定。精油的複雜性並不只反映在化學成分上,其電磁頻率或振動特質也非常多樣化。此外,她認為,精油配方不是隨意排列的,應該以被調和的先後順序來排列。中醫也有類似的說法,處方中「#君臣佐使」的概念與藥氣有關,而 #給予處方者及調劑者的心境也會影響處方的效果。

    「#適應原」是個不容易理解的專有名詞,其實它意味著精油與中藥類似,也可能具有 #雙向調節 的作用,重點是用在不同體質而有差異性。例如,檸檬精油能影響自主神經系統,帶來鎮靜放鬆或滋補精力的效果,不是非常了解體質的人看到這一段話,可能會滿頭霧水。檸檬精油可以疏肝理氣,對於長期處於緊繃狀態的人使用檸檬精油可以達到鎮靜放鬆,但是這些人可能會不習慣放鬆的狀態而產生的疲憊感。檸檬精油屬於單萜烯,能幫助升提陽氣,對於氣機沉降的人反而可以達到滋補精力的效果,但前提是他的營養及能量不至於匱乏,如果體質已經是虧虛的狀態,使用檸檬精油反而會讓人更加疲憊。

    閱讀到「#外出旅行精油藥箱」及「體育競賽、舞蹈與日常運動的精油支持」兩個章節時,讓人眼睛為之一亮。我熱愛世界民俗舞蹈,認識許多舞友,也去過許多特別的國家旅遊,在這些地方,醫療院所並不是非常普遍,隨身攜帶的精油也因此幫助了同行的家人及舞友。對於熱愛運動的人來說,叮囑他們不要繼續從事喜愛的運動,只為了讓身體康復,是相當令人難受的,而芳香療法著實可以縮短復健的時程。

    #芳香療法與藥物併用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這也可能跟西醫一樣面臨同樣的局面,尤其是許多患者吃中藥怕被西醫知道,他們也可能使用芳香療法而不願意被醫師察覺。多年前,我在門診偶然間發現患者合併芳香療法可能干擾中藥治療時,從無奈到深入研究,累積了許多經驗,愈來愈多患者會主動告知合併芳香療法而跟我互相切磋討論時,我確信這是一個非常良好正向的風氣。

    臨床上我經常讓患者口服中藥搭配外用精油,因為我深知芳香療法在某些方面有其局限性,但是在某些方面又能準確地改善症狀。例如筋骨痠痛,如果是嚴重腎虛的證型,不能完全依賴精油恢復。皮膚疾病及情緒療癒方面,#口服中藥搭配外用精油則能達到雙管齊下的功效。

    #關於精油與癌症的研究探討,她特別指出,精油雖然在實驗室裡發揮抗癌效用,卻不一定代表在人體癌細胞也能有同樣的抑制效果。但是這並不表示你不能使用芳香療法幫助抗癌的治療。例如鼻咽癌患者接受放射線治療,搭配精油調和油滴鼻能緩解放射線帶給鼻咽的不適感。肺腺癌患者因標靶治療產生皮膚毒性時,搭配精油調和油能緩解肌膚不適並改善生活品質。

    這套書收錄了免疫提升、情緒救援、兒童、女性保健、男性保健等章節。除了有大師的諄諄教誨之言,還包含了科學研究、養生學等。許多尋求芳香療法的人常有共通問題,只想治療卻不想改變不良習慣,是時候該 #改變生活型態 了,營養及環境會反應在身體上,壓力會藉由荷爾蒙而對皮膚帶來負面的影響,精油則能調節壓力,可以從臉上看到因心情放鬆而帶來的回春光彩。

    很榮幸受到大樹林出版社邀請,為英國IFA協會前主席瓦勒莉.安.沃伍德的《全球暢銷百萬的芳香療法寶典》25週年最新版此一鉅作撰寫推薦文。短短幾句話無法詳述這套書,但絕對精彩可期。

  • 樹林惠生門診表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5-18 19:38:30
    有 1,669 人按讚

    #今日疫情重點【今日新增240例本土病例,本土案例已超過境外移入,另新增2起死亡個案;320名基層醫師投入社區篩檢,保全醫療量能;教育部:全國各級學校明起停課,改線上學習至28日】

    台灣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自上週六(5月15日)確診個案破百例之後,各地陸續加開篩檢站,希望盡快抓出社區確診個案。今日則新增245例案例,其中240例本土案例、5例境外移入,其中萬華茶藝館相關佔了88例、具萬華活動史者67例、獅子會2例、南部進香團2例、宜蘭遊藝場1例,其他疫調中、還沒找出群聚相關的個案共80例。

    今日也新增了2起死亡個案,分別是亞東醫院院內群聚的一名年長者,以及一名萬華確診婦人,在家等待入院時過世。

    近日本土案例大量增加,今日本土案例累積數有1,121例,超過境外移入的1,086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表示,現在社區流行階段,擴大設立篩檢站是這段期間的目標,將會從雙北大範圍往外擴點。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陳穆寬今表示,耳鼻喉科共有320名基層醫師,願意投入第一線協助。

    此外,教育部也宣布,明(19)日起全國各級學校停課,大專校院及高中以下學校改採線上教學,家長也可以比照相關規定申請防疫照顧假。

    ■疫情發展:保全醫院是重要目標,指揮中心呼籲輕症者勿前往醫學中心,將資源留給重症患者

    今日新增的240例本土個案,其中112例男性、128例女性,年齡介在未滿5歲到90多歲,發病日/採檢日介於5月5日~17日之間。雙北確診人數依然最多,分別是新北市106例(中和區33例最多)、台北市102例(萬華區48例最多)、桃園市12例、彰化縣10例、基隆市、高雄市各3例、新竹縣2例、新竹市、雲林縣各1例。(見今日全台新增病例圖)

    陳時中表示,今日的確診個案數雖然較昨日下降,但單日的確診數浮動並不代表疫情有明顯變化,不會太樂觀看待。他指出,單看萬華這幾天的快篩陽性率狀況,「第一天陽性率11%、第二天9.7%、第三天10%,昨天則是7.9%,但篩檢的人數並沒有下降,確診人數也從前日的245人,下降到昨日95人,初步觀察萬華地區的確診者慢慢變少,但還無法確定疫情往下降。」

    針對疫情現況,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陳志榮表示,目前已開始社區傳播,但民眾開始戴口罩、做好防護措施,就能夠慢慢阻斷傳播鏈。但他認為,因為社區現在大爆發,疫調也無法做到詳細,加上有一定比例的無症狀感染者,因此肯定會有確診者沒被找到,「接下來疫情若趨緩,大家還是要有心理準備,很難回到以前那樣承平時期,日後還是會持續每天都有本土個案發生,大家還是要維持警戒,做好防疫。」

    陳時中說,目前抗疫的目標是要將已經確診的病患,趕快從社區找出來,就不會再造成傳染。而此時確診的病人大量增加,保全醫院是最重要的任務,醫院不只要照顧確診病患,還有其他的病人,將醫療量能用在需要的重症患者上,才能讓致死率降低,「將量能用在輕症,是得不償失的事情,」陳時中說。

    ■近千名病患考驗全台防疫量能

    這波疫情從社區爆發以來迅速增加近千名的本土病例,嚴重考驗這一年以來準備的防疫量能,根據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全台負壓隔離病床共658床,目前空床數剩下241床,分別是台北區47床、北區15床、中區33床、南區54床、高屏區65床及東區27床。(見全台負壓病床圖)

    羅一鈞表示,目前的空床不代表不讓病患使用,而是要預留給嚴重度較高、需要做呼吸治療的病患,因此每一床都會由各區指揮官、衛生單位做調整。目前針對確診病患,已有負壓隔離病房、專責病房、集中檢疫所,來進行病患嚴重度的分類,若輕症、無症狀,還是會盡量安置在集中檢疫所。

    除了病床數,檢驗量能也大大緊繃。指揮中心提供數據,現階段全台單日的檢測量能
    為一天27,682件,但這波疫情以前是一天16,291件,增加約1.7倍。

    確診個案在一夕之間大爆量,且延續至今第4天,每日都有百名民眾確診。不止醫療量能受到考驗,各地方政府防疫措施也得有別於去年,要在極短時間做出應變。

    一名官員透露,北市率先設立快篩站,運送的方式也在變化中快速摸索。他指出,北市第一天快篩時,無法預料會有10%的快篩陽性率,衛生局也因為擔心會有偽陰性感染給偽陽性的個案,因此決定採高規格,一車載一人,「光是一天就載送60多趟病人,原本只有2個救護分隊輪流載送,當天一晚上就擴及4個分隊協助,」今日北市也宣布成立專屬運輸車隊來強化運送效能。

    而新北市防疫專責分隊的救護能量也非常吃緊,新北市消防局指出,從疫情在社區爆發以來,專責載運有相關疑似病例的「防疫車」從8輛緊急增加到24輛,平均每天載送疑似病例從平均5件左右,上升到每天將近百件,加上篩檢站快篩出陽性的民眾,迅速增加載運的負荷量,新北市目前也正協調規劃其他運送方式,以免壓縮到其他正常救護能量。

    ■今2起死亡個案,一人為亞東醫院病患、一萬華婦人確診在家等待送醫時過世

    今日也傳來不幸的消息,有2名確診病患死亡。一人是昨(17)日傳出亞東醫院院內感染的其中一名病患,住在指標個案的隔壁床。亞東醫院表示,個案是一名86歲男性,本身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多重病史,也有固定服藥,但長期臥床,身上有氣切管路,鼻胃管與尿管長期使用。因為肺炎併發肺纖維化急性惡化、尿道感染,在4月26日到亞東醫院急診就醫,並於隔天住院,當時檢驗為陰性。

    這名個案在5月15日第一次採檢陰性、16日二採確診、17日轉入負壓隔離病房,下午不幸病逝。由於他有多重疾病、病情複雜、年紀大,家屬有簽署不急救同意書。

    除了死亡個案外,今日亞東醫院更增加2名醫護確診,目前院內感染已達11人,亞東醫院將於明日再進行醫護採檢。除了醫院已將門診降載、住院病人只出不進等措施外,今日再暫停夜間門診至5月31日。

    此外,陳時中表示,今天也有一名60多歲在萬華上班的婦人過世,她在5月10日發燒、14日就醫採檢、17日倒臥家中,送醫急救無效過世。這名婦人是在哪家醫院採檢陳時中未證實,相關細節尚不清楚。台北市長柯文哲則在記者會中表示,目前的快篩站都是快篩、病毒核酸PCR同時進行,PCR部分從篩檢到結果出爐需要一段時間,因此會請民眾返家等待結果,市府也因此在今天提出團隊來快速輸送快篩陽性的民眾。

    ■仁惠醫院爆院內感染,高雄市停止室內5人以上聚會、擴大關閉8大類場所

    高雄市鳳山區仁惠醫院一名60多歲行政人員昨(17)日確診(Ct值21),醫院連夜進行清空,衛生局一早也對周遭地區進行消毒。高雄市市長陳其邁今早表示,醫院緊急匡列303人,第一圈匡列的94人(醫護、病患)中,已有1名護理師快篩呈陽性,第二圈43人(廠商、陪病家屬)今日採檢。目前將55名工作人員列為居家隔離,預計醫院最快6月上旬才能重新啟用。

    陳其邁表示,該行政人員5月8日曾到萬華,當日搭高鐵返回高雄, 5月10日就已出現喉嚨痛症狀, 兩度到診所就醫時都未誠實告知萬華旅遊史,直到送醫急診才告知。對此,陳其邁表示會追究到底,該開罰就會開罰。而確診護理師疑似是在院內進行體檢時,跟行政人員站前後排導致感染。

    針對仁惠醫院感染事件,高雄市防疫加嚴。陳其邁宣布,今日起停止室內5人以上、室外10人以上家庭聚會和社交聚會。擴大關閉8類場所,包含電影院、表演廳、圖書館、社區大學、遊樂園、游泳池等皆關閉至5月28日;寺廟、宮廟及教會等其它類似場所至6月8日暫時不能進入。

    ■全國各級學校19日起全面停課,改線上學習至28日

    由於疫情嚴峻降低群聚感染風險,陳時中表示,截至昨天,共有28例本土案例為學生,分別是大專校院7人、高中4人、國中6人、國小7人和幼兒園4人。

    為了維護師生健康,教育部長潘文忠宣布,從明(19)日起至28日止,全國各級學校,包括兒童照顧中心與補習班,全部停課,各級學校改採居家線上學習。教職員工以到校為原則、暑假不再補課的前提進行課程,課程的規畫與評量方式以彈性多元處理,從寬來認定,務必以防疫為優先。至於有些無人照顧、不得不到校的學生,仍可以到校上課與用餐,弱勢學生則改以發餐券、餐盒等,確保用餐不中斷。

    潘文忠表示,家中有12歲以下學童或身心障礙的子女,家長可以請防疫照顧假,若家長真的無法在家照顧,也可以送到學校,在學校人數大幅減少情況下,可以確保防疫效果,至於今天雙北實施在家線上課程後,台北市教育局開發的線上學習系統「酷課雲」當機等問題,也已經緊急調高頻寬,並提供無需帳號登入的線上學習資源「因材網數位學習資源」(https://bit.ly/3eUg6c4),分科安排近幾週課程單元。

    關於今天的線上學習系統「酷課雲」塞車,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表示,台北市中小學就有33萬人確實是很大挑戰,目前已經擴充頻寬並採取分區分流上線,此外有載具需求的學生則由學校借用電腦、網路需求的學生則是提供短期租約的SIM卡,並持續優化系統,讓學習課程不中斷,原則上也不會再補課。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侯俊良表示,指揮中心宣布前完全不知情,也是看到直播才得知停課訊息,未來停課剛開始一定會出現各種問題包括線上學習、與孩子互動以及網路設備等,建議給予學校與老師更多彈性調整空間,並以防疫為優先。

    至於雙北的學校教職員,侯俊良指出,由於三級警戒區屬於疫情熱區,雙北市府建議沒事不要外出,應給予學校彈性,如果教師可以在家線上教學或居家辦公,不見得一定要到校;此外,呼籲防疫同島一命,對於被標記、匡列或隔離的師生不該被歧視或霸凌。

    ■北市醫院成立專責病房,專屬運輸車隊運送陽性者、輕症者送防疫旅館

    台北市市長柯文哲下午召開記者會表示,為了維持醫院量能,防疫戰略需要重新調整。從醫學數據來看,COVID-19確診案例只有20%會喘、需要住院,僅4%會進到加護病房甚至需要插管。快篩或PCR確診者不用馬上進醫院或是負壓病房,可先收容觀察,除非轉重症才送醫院,或是入院治療10天後病情穩定,即便還有傳染力,仍可轉出送到防疫旅館,現在也已經徵用多間防疫旅館收治陽性患者,「保留醫院做最有效率使用......這個戰略才是保存最多勝面」。

    柯文哲指出,台北市今日公布4項新措施:

    一、台北市所有大型醫院必須提供專責病床或人力。醫院可成立院內專責病房,將床數交出來供調度,不然就提供一定比例的醫護人力供調度,去檢疫所或是防疫旅館服務。現在住進防疫旅館的很多是快篩陽性者,會進駐一定比例的醫護人員,不會讓旅館人員承擔第一線責任。

    二、成立專屬運輸車隊,負責運送快篩、PCR陽性病患。目前有8輛救護車,每車可載送1到3人;消防局2輛巴士各可載送19人;另徵調民營巴士10輛,各可載送21人,並統一由消防局調度。

    三、可以居家辦公就居家辦公,再視情況異地辦公,相關部分由人事處處理。

    四、台北市疫苗進行管制調度,給防疫有關人員優先施打。

    ■北市快篩站陽性率從11%降至4.7% 柯文哲稱「好消息」

    疫情雖嚴峻,但柯文哲仍稱「有好消息」。台北市快篩站陽性率5月14日是11%;15日 9.7%;16日10%;17日 7.9%,而今(18)天截至記者會下午3點,只有4.7%。柯文哲認為,數字下降代表只要民眾都停止活動,疫情仍可控制,並再次呼籲全台灣國民要靠國民素質來打贏這場防疫戰爭。

    新北市昨天在聯合醫院板橋院區外開設首個快篩站,新北市市長侯友宜今日指出,昨日共篩檢198人,有10人陽性,其餘188人陰性。陽性率約5%,「(陽性率)仍有點高。」

    新北市今日新增106例本土,中和區新增33例最多、板橋區新增26例,因應中和疫情升溫,預定5月20日會在鄰近中和的地方增設第二個社區篩檢站。侯友宜表示,新北市目前雖仍為三級警戒,但已視同「準四級」,將擴增新北市檢疫隔離關懷中心人力,並動員1,200人力進行稽查,不戴口罩者直接開罰。

    ■外送員染疫,工會呼籲強制統一無接觸送餐

    全台居家防疫,外送量大增,外送員也出現確診案例。

    台中市昨日新增3案例,其中一例(案1591)男性足跡皆集中在自助餐和豆漿店,疫調後才坦承是鄰店便當店的外送員,因疫調不誠實遭到台中市府開罰30萬元。今日則有外送平台外送員疑似在母親節時接觸到帶原者,家中已有4人確診,該外送員初步檢測雖為陰性,但日前皆有在樹林地區送餐,外送平台已通知該外送員不得上線外送。

    全國外送員產業工會籌備會今日發出聲明指出,呼籲政府協助外送員進行定期篩檢、並優先施打疫苗;要求外送平台強制關閉一般配送方式,僅開放無接觸配送,於頁面明顯處載明,以及協助調配外送員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資。

    針對客戶和商家,外送員工會也呼籲,公寓住家配送僅至一樓門口,放置顯眼位置;公司行號、學校機關僅配送至一樓服務台或警衛室,並對內公告;商家應強勢落實實聯制,並將餐點、貨物放置特定區域標示單號,減少外送員接觸機會。(文/陳潔、林雨佑、嚴文廷 ;設計與資料整理/江世民、柯皓翔、戴淨妍;攝影/余志偉、楊子磊、陳曉威)

    #延伸閱讀
    【守住醫院、才能守住更多人:雙北疫情外溢全台,社區聯防如何儘速補位】https://bit.ly/3uZVaWG
    【清院不封院、防疫更細緻,從SARS到COVID-19,和平醫院為何仍是台灣疫情關鍵槓桿?】https://bit.ly/3uQGgC8
    【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社區篩檢站 #集中檢疫所 #死亡個案 #院內感染 #外送員 #亞東醫院 #仁惠醫院 #快篩 #停課 #遠距上課

  • 樹林惠生門診表 在 非洲魔術醫生 - 黃大胖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2-03-11 23:19:09
    有 13 人按讚

    [好棒的讀者心得-陶花]
    我讀「擁抱45℃的天空」
    ~ 習慣「慢讀」,所以這是「晚到」的心得
    ~ 為自己的感動做一個總結,也一併分享

    是愛心、勇氣、執著 成就了這個夢想

    跟著大胖 踏上「布吉納法索」這塊幾乎被上帝遺棄的土地
    文化素養、娛樂、醫療水準…等等文明社會的標準,到了這兒通通不管用
    人類基本生存的要件必須先顧好

    在醫療上:
    我看到大胖的愛心、細心、努力,卻無奈、無力…
    「曬不乾的繃帶」你能想像嗎 ?
    這塊土地 生命是那麼脆弱、那麼不值
    「癱瘓妹」與 心肺衰竭 的20歲的年輕人,都相繼走了
    我總想 人的心能承受多少死亡,從眼前過去
    而作為醫生呢 ?

    在「單槍匹馬看門診」中,有一段是「教他們釣魚,而不是給他們魚」
    關於要不要幫病人出台幣三十元做檢查 ? 要幫?不幫?怎麼幫?
    而中醫師的回答是「這是很難的問題,我的原則是救急不救窮。」
    讀者需要自己去閱讀內容 (頁65-66),
    這個問題已足夠作為類似 Michael Sandel「正義」 思辯 的主題了。

    在生活融入上:
    大胖確確實實的融入這個地方 - 他帶領讀者
    從編髮、服裝、飲食、娛樂、選美…一一體驗,
    沒電,還必須「鑿壁借光」才能閱讀,
    更深入千年部落 - 「整個村莊只有一台冰箱,如果壞了,全村只能喝溫可樂跟熱啤酒;….要上大號只能去樹林,在滿地的大便中尋找一片黃金較少的小天地」
    我驚嘆他們生存的韌性 ……

    「非洲金曲獎」那篇,最令人拍案叫絕
    那張「苦都古討債集團」的照片,真是酷,要是每一個人當時都戴墨鏡更是酷斃了,在這裡,我們看到大胖的真性情,外表斯文、內裡火熱,說是「失心瘋發作」,跟小孩的「人來瘋」沒兩樣,熱舞跳到hgh,魔術要有舞台魅力,他應該是那種舞台燈光一亮,全身細胞都活跳起來…

    最後紀錄片的播出,為這個夢想畫一個很美好很大的驚嘆號 !
    其中二段話是我最喜愛的,我摘錄於此:
    「但任何一件未來可能會後悔當時沒做的事,我都不想錯過,人生應該有各種體驗,就像在玩闖關遊戲,每闖過一關就會得到一個寶藏,而遊戲中有些關卡,是你如果現在錯過,一輩子都再也不會來到這關,再也沒辦法挑戰這一關。為什麼我們要放棄收集人生中每一個寶藏的機會呢 ?」(頁180)

    「人生就是這樣,凡事總無法完美,總是會有小小的遺憾,無論是票房好或不好,都是老天爺的安排吧 ! 無論如何,我努過了,雖然結果並沒有很完美,但我們已經盡全力,這樣就夠了」(頁189)

    讀到「啟程」機場送別那幕,我不禁落淚 ..
    「Ya Ya 直接轉身離開,揮個手,連再見都沒說。」似乎讓人錯愕… 但Ya Ya打了電話…。其實 Ya Ya 是個漢子,內心柔軟,如果他留在那兒,已淚水滿眶的大胖,恐更難承受 … 為自己也為大胖,這是最真摯的情誼啊 !

    精神科,已有王浩威、鄧惠文
    但不是每一個人都需要去看精神科吧 !
    大胖最後選擇了家醫科,範圍更廣+他的魔術 → 值得鼓掌暍采,完成他的心願

    我讀完了書,仍繼續看youtube上的影片(太多了,因平常不看綜藝節目)
    他的臉上有著真摯的腆靦笑容,帶起白框眼鏡卻又KUSO,略有戲謔的風格
    他無時不刻巧妙的運用他的魔術,帶給週遭的人歡笑與驚喜 …

    我想不論任何年紀,勇於築夢、逐夢,永遠都是人生最美的事。
    我推薦給圖書館購買,書已上架了,年輕的學子將會閱讀,也將會和我一樣領悟書中所帶來的感動與啟發,盼他們也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夢想,並朝著夢想前進。

    文末,
    謝謝大胖的書,
    如果沒有你的記錄,我將無緣了解另一個不同文化的世界,也無法深刻領悟醫學與人文關懷間的奇妙關係。

    謝謝 賀國熹 在他facebook的轉分享,如果沒有他的分享與介紹,我不會知道大胖,也不會去認識「魔術」所帶來的迷人魅力。

    ※ 題外話 ※
    連加恩的故事有改編的電視劇「45℃天空下」,
    公共電視也應把大胖的故事拍成迷你影集,
    因為大胖還是魔術高手,已拍好的紀錄片則作為 Bonus,不是很棒嗎 ?然後這二套影片就可以組成一個系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