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樹木風險評估及管理安排指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樹木風險評估及管理安排指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樹木風險評估及管理安排指引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Mark mak,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康文署解釋一向有根據既定機制和指引護理、保養及管理轄下的樹木,而現行的既定指引包括由樹木辦所推行的《樹木風險評估及管理安排指引》及《樹木修剪的一般指引》,但承認指引可能沒有足夠照顧保育方面的要求,承諾會嚴肅跟進,制定更清晰的指引。 簡而言之,一切都是指引的錯。 那是否在指引不足的情況下,當...
樹木風險評估及管理安排指引 在 Mark mak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康文署解釋一向有根據既定機制和指引護理、保養及管理轄下的樹木,而現行的既定指引包括由樹木辦所推行的《樹木風險評估及管理安排指引》及《樹木修剪的一般指引》,但承認指引可能沒有足夠照顧保育方面的要求,承諾會嚴肅跟進,制定更清晰的指引。
簡而言之,一切都是指引的錯。
那是否在指引不足的情況下,當有街坊發現有雀鳥受傷即時上前干涉時,修樹的員工才答上一句「最多一陣叫人放返上樹」的精警回應呢?
話說到另一個政府部門。一名75歲老婆婆如常到中環摩天輪附近拾紙皮,其間有外傭向她拿紙皮估計是作坐墊之用。婆婆感問題不大,於是給了3塊紙皮對方,外傭則給她1元。食環署職員這時突然出現,稱婆婆是無牌販賣,涉嫌觸犯了《公眾衛生及市政條例》,並將其紙皮和手推車沒收。食環署職員如此嚴厲執法,相信也是跟足指引,絕不敢越雷池半步。
究竟這個世界上有沒有潑水不入的完美指引?若果有,是好事還是壞事?而這些「指引」,又是基於一套什麼價值觀制訂出來呢? 「指引」是用來服務市民還是讓行政機關方便管理?當「指引」變得越來越「清晰」,越來越仔細,越來越少斟酌的空間,是否會變成了一套蒼白空洞的文字,讓執行者不用思考不靠常識地去執行。
這裡很想說一個真實故事.........
樹木風險評估及管理安排指引 在 譚凱邦 Roy Ta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康文署晚上10時06分才出聲明,傳媒截晒稿啦,幾多點呀?﹗
新聞公報
2017 六月
康文署就大埔修樹事件致歉
******************
就昨日(六月六日)大埔修樹工作引致珍貴的雀鳥傷亡,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發言人表示感到難過,並就此向公眾致歉。
根據初步調查,康文署在五月二十三日接獲相關政府部門的轉介,有市民投訴位於大埔廣福道與運頭角里交界的樹枝生長過於茂密,要求政府部門作出修剪。康文署人員按既定程序作出跟進,於六月二日到上址視察,發現該處的樹木有部分枝條過長及過於茂密,而且有少量枯枝,加上風季將至,有機會構成危險,經評估後認為需要作出適量修剪,以確保公眾安全。
康文署樹木工作人員昨日到上址修樹,至下午修樹工作完成後,收到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來電,指收到市民向該署表示有關工作會影響在上址棲息的雀鳥,惟當時本署人員已經離場。
本署現正就事件嚴肅調查和跟進。署方已即時與發展局轄下綠化、園境及樹木管理組(樹木辦)聯繫,而樹木辦就修剪樹木時需留意的事項,包括保護野生動物,發電郵給各樹木管理部門,本署亦隨即通知各樹木工作人員,並提醒他們要加強注意。本署同時亦已與漁護署緊密聯繫,務求盡快就有關個案及日後的跟進措施,徵求其專業意見及作深入討論和跟進。
康文署樹木工作人員均曾接受專業的樹木護理訓練,擁有相關的知識及經驗,其中有部分人員亦擁有樹藝專業資格如樹藝師及樹木風險評估師等。本署會進一步加強樹木護理方面的培訓,涵蓋保護野生動物的要點,提升人員對有關方面的認知和技能。
本署一向根據既定機制和指引護理、保養及管理轄下的樹木,現行的既定指引包括由樹木辦所推行的《樹木風險評估及管理安排指引》及《樹木修剪的一般指引》。
完
2017年6月7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22時0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