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樹太郎台中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樹太郎台中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樹太郎台中產品中有1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Beta-Hairstylist,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大家還想看什麼系列呢?⠀ 今天是催麥系列🥰⠀ ⠀ #催眠麥克風 #DivisionRapBattle⠀ #ヒプノシスマイク #ヒプマイ⠀ #beta愛染髮 #beta的2次元髮色⠀ -⠀ 💞❤️🧡💛💞💚💙💜💞⠀ 設計師指定👉🏻Beta💕 6🈷️優惠‼️⠀ 會員燙染6折 養護8折⠀ 舊客推薦新客...
樹太郎台中 在 Beta?M-palace台北國館店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6-16 02:07:57
🎤大家還想看什麼系列呢?⠀ 今天是催麥系列🥰⠀ ⠀ #催眠麥克風 #DivisionRapBattle⠀ #ヒプノシスマイク #ヒプマイ⠀ #beta愛染髮 #beta的2次元髮色⠀ -⠀ 💞❤️🧡💛💞💚💙💜💞⠀ 設計師指定👉🏻Beta💕 6🈷️優惠‼️⠀ 會員燙染6折 養護8折⠀ 舊客推薦新客...
樹太郎台中 在 羊毛·台北 台中 台南美食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5-08 13:41:19
【桃太郎日本料理】 隱身台中巷弄內的「桃太郎」一秒到日本 以前是日本宿舍 庭院滿滿日式風味 松樹與流水聲有世外桃源的感覺🌲 無菜單料理有 $1280~3580不同選擇 熟食生食都有 自製的醬汁組成創意的日料 店內用餐有一種禪意樸實的寧靜感☺️ 這裡的環境非常大 適合家庭or朋友聚餐 母親節帶去吃 相...
樹太郎台中 在 跟著關關看世界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1-12 06:49:59
山禾堂拉麵 #多圖 #往左滑 - 草莓季又來了!各家紛紛推出全新的草莓甜品或飲料,山禾堂這次也帶來超吸睛的東京銀座草莓麻糬燒,漫著白煙的草莓冰淇淋仙氣爆棚,底下還有玉米脆片鋪底,增加豐富口感,新鮮現做的麻糬燒裡面還藏著紅豆泥,搭配香甜草莓果泥,酸酸甜甜的滋味好少女!這份吃起來也相當有飽足感 - 前兩...
樹太郎台中 在 Beta-Hairstylis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大家還想看什麼系列呢?⠀
今天是催麥系列🥰⠀
⠀
#催眠麥克風 #DivisionRapBattle⠀
#ヒプノシスマイク #ヒプマイ⠀
#beta愛染髮 #beta的2次元髮色⠀
-⠀
💞❤️🧡💛💞💚💙💜💞⠀
設計師指定👉🏻Beta💕 6🈷️優惠‼️⠀
會員燙染6折 養護8折⠀
舊客推薦新客燙or染 兩人皆可享燙or染5折優惠⠀
消費1500/推薦新客來消費🉑️累積1點 5點可折1000⠀
-⠀
Beta 6-7🈷️⠀
台南店可預約時間:6/16.6/17⠀
地址:台南市南區樹林街二段428號1樓⠀
台中店可預約時間:7/1⠀
地址:台中市西屯區文心路二段566-9號⠀
其餘時間都在台北國館店唷!⠀
✨🎀✨🎀✨🎀✨ ✨⠀
-⠀
害怕漂髮不好維持 beta推薦mcg補色洗髮精⠀
♥︎寶寶藍 ♥魔王白 洗髮就能補色嘍😘⠀
👉🏻可寄貨 👉🏻購買可以點選Beta 首頁連結~
-⠀
💓M-Palace台北國館店💓⠀
設計師 ▹指定Beta⠀
☎️預約&諮詢 ▸ Line ID: @bb811222⠀
◈營業時間:ᴬᴹ10:30-ᴾᴹ8:30⠀
-⠀
歡迎大家髮型髮色標籤🏷️Beta❤️⠀
FB 邱雅璇 (Beta)⠀
IG @bb811222 (Beta💕)⠀
🚩打卡地標 粉專 Beta-Hairstylist⠀
Youtube 邱雅璇⠀
-⠀
#麻天狼
#入間銃兎 #AmemuraRamuda #夢野幻太郎 #有栖川帝統 #Doppo #白膠木簓 #飴村乱数 #madtriggercrew #FlingPosse
#IrumaJyuto #YumenoGentarou #ArisugawaDaisu
#髮色 #動漫 #日系髮型⠀
#二次元 #紫色 #漸層 #台北染髮推薦 #台北染髮 #漫畫 #角色扮演
樹太郎台中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夜.語錄.平安自在》
* 身體啊,想到我們不會再同行多久,我才
開始感到我對你產生了一種全新的柔情,很生澀、
陌生
猶如我所能記得的年輕時的愛情——
那時的愛常常犯傻,傻在愛的目標,
而不是愛的選擇、愛的濃烈。
有很多事要在事先要求,有很多事沒法預先承
諾——
我的靈魂一直那麼惶恐、狂暴:
原諒它的野蠻吧。
彷彿我的手便是靈魂,小心地撫過你
不願有一絲冒犯,
而是要熱切地將表達化實:
我不捨的不會是大地
我不捨的將會是你。
《Crossroads》—by Louise Glück
My body, now that we will not be traveling together much longer
I begin to feel a new tenderness toward you, very raw and unfamiliar,
like what I remember of love when I was young –
love that was so often foolish in its objectives
but never in its choices, its intensities
Too much demanded in advance, too much that could not be promised –
My soul has been so fearful, so violent;
forgive its brutality.
As though it were that soul, my hand moves over you cautiously,
not wishing to give offense
but eager, finally, to achieve expression as substance:
it is not the earth I will miss,
it is you I will miss.
* 我曾有不老的心情。
但今年我老去了。
近日我常常告訴自己,別辜負時光,我的身體及一切走到今天真的不容易。
今年我學會了一件事,把放在別人身上的浪漫情懷收回來擱自個兒身上,才能保住真摯的浪漫。
一個人的淒美,好過兩個人的淒慘。
Tango是一支最浪漫也最困難的舞步,如果一個人自己跳,可以盡情,盡性,隨心。如果倆個人,還得看對方默契、心情、配合度。這支舞,也因此多半只是互踩在彼此腳上,發人心疼。
你或曾付出、無愧,也曾想更優雅轉身,但後者或是前者都不是一個人的舞步。
曾經夜來了, 我點上白蠟燭 ,看它的眼淚淌成什麼樣子。
如今夜來了,我點上蠟燭,照亮自己的臉。
沒有眼涙。
它終於出現了一絲皺紋,那裡有我愛過、笑過、哭過、無奈、苦澀也含笑回憶的痕跡。
什麼都不必掛念。
就這樣吧。—-陳文茜
* 愈來愈愛蘆葦,在寒風苦雨中溫柔承受,剛毅婉轉,靜動之間,好似歌唱旋律。在寸草不生的高山上,遺世昂揚。—-陳文茜
*風景—Louise Gluck
時間流逝,將一切變成冰。
冰的下面,未來在湧動。
如果掉進去,你就死了。
這是一個等待的、
懸而不決的行動的時刻。
我生活在現在,它是
你能看見的未來的一部分。
過去在我的頭頂飄浮,
像太陽和月亮,清晰可見卻永不能觸摸。
這是一個被矛盾掌控的
時刻,猶如
「沒感覺」和
「我害怕」之間。
冬天騰空了那些樹,又用雪將它們填滿。
因為我無法感覺,雪落了,湖水結了冰。
因為我害怕,我不能動;
我的呼吸是白色的,描述著寂靜。
時間流逝,有一些變成這樣。
有一些完全蒸發;
你可以看見它在那些白色的樹上飄浮,
結成細小的冰塊。
整整一生,你等待著順遂的時刻。
而那順遂的時刻
以行動展示自己。
我看著過去流逝,雲層流動
從左至右或從右至左,
取乎風。有些日子
沒有風。雲兒似乎
呆在它們該呆的地方,
像一幅大海的畫,比真實更靜止。
有些日子湖水是一片玻璃。
玻璃下面,湖水佯作
嫻靜,引誘著聲音;
你得緊繃自己才不致傾聽。
時間流逝;你看見時間的片羽。
它帶走的年歲是冬天;
它們不會遺失。有些日子
沒有雲,彷彿
過去的源頭已經消弭。世界
被漂白了,像一張底片;光線直接
穿過它。然後
影像消失。
世界的上方
只有藍色,無處不在的蔚藍。
* 雅克·普雷維爾
Jean-Marie Schiff
他將咖啡
倒入杯中
他將牛奶
滲入那杯咖啡
他將糖
放入咖啡牛奶中
他用小湯匙
攪動
他喝下那杯咖啡牛奶
而後放下杯子
沒跟我說句話
他點燃
一根香煙
他用煙
吹起煙圈
他把煙灰
彈進煙灰缸
沒跟我說句話
沒看我一眼
他站起
把帽子
戴在他的頭上
他穿上
他的雨衣
因雨正下著
而後他走了
在雨中
沒說一句話
沒看我一眼
我用手
掩住我的頭
我哭起來。
* 《如果語言》
還是沈默好
如果語言
已忘卻了
不如一顆小石子的沈默
如果慣用的舌頭
將那沈默的
友情和敵意
混淆
還是沈默為好
如果在一句話中
可以看不到爭鬥
聽不見祭祀
和死亡
還是沈默為好
如果語言
不向超越語言的東西
奉獻
如果語言不能為更深的靜寂
歌唱
還是沈默好
——谷川俊太郎
* 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人,是不執著愛情形式的人。你可以擁抱、可以放下、可以擱在心中時而回味,也可以選擇:忘。
生命的世界本來那麼寬廣,人生的旅程卻必然那麼無常,懂得珍惜而不執著,你即獲得了自由。
而獲得了自由,也就獲得了力量。—-陳文茜
——圖片:清明之後在台中法鼓山祭拜今年111歲的外婆,總是面帶笑容的果東法師,送了我四個字:平安自在。
這四個平凡的字,要做到多麼不容易。
平安,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都非必然,人生本有旦夕禍福,怎麼可能永遠平安?
而自在,更難了。
它是接受,它是不強求,它是放下,它是笑看一切榮辱寵逆。
一個人可以活得「自在」,大概就是最高境界吧!
樹太郎台中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末課程資訊】眠月線與水漾森林|毀滅後的美麗重生
地震與颱風對於很多人來說,幾乎是毀滅的代名詞,然而以自然的角度來說,卻僅是萬物循環的過程之一。但毀滅之後的重生,往往美得觸動人心,就如阿里山眠月線鐵道與水漾森林。若要一睹這兩個例證,新阿溪縱走便是很好選擇。
此路線即是從眠月線所在阿里山,走到水漾森林登山口所在的杉林溪遊樂區。稱之為新阿溪縱走,是因為過去在民國60-70年間也有類似的路線,但後來因為921地震而中斷,故加一『新』字以做區隔。
▌眠月線與水漾森林行程
我這次行程共耗時三日:第一日早上從阿里山森林遊樂區開始沿眠月線行走,並拍攝紀錄沿線美景,最後抵達石猴車站紮營過夜。第二日則離開石猴車站,繼續沿著眠月線前進,直到遇到斷軌處,再高繞上松山。登頂後,一路陡下至水漾森林,並在途中造訪眠月神木。第三日在拍攝完水漾森林日出後,便拔營離開,最後抵達杉林溪森林遊樂區,搭乘客運前往台中,再搭車回台北。
▌第一日 眠月線
眠月線是日治時期為了開發阿里山森林資源,所開闢之阿里山鐵路的支線。眠月線晚主線一年,於1914年完工。起站為舊阿里山站(今沼平車站),經塔山站、眠月站,止於終點石猴站。
眠月一名則源自當時受日本政府所託,前來探勘規劃阿里山森林資源開發,與森林鐵路路線測量的東京帝國大學教授河合鈰太郎。河合教授號琴山,後世多稱之琴山河合博士。在阿里山的一次調查探勘裡,因為當時環境原始、全無開發,因此克難地睡在大石頭上。然而晚上的點點繁星與皎潔的月光照耀下的巨木森林,美得讓這位留學德國的森林學家無法入眠。此地後來也因此命名為眠月,即後來眠月站所在一帶,這條支線也被稱作眠月線。
1919年琴山河合博士再回到阿里山時,也回到當年帶給他滿滿感動的夜宿地點。然而昔日的參天古木卻早已被砍伐殆盡,讓他感傷不已,因而作詩一首:「斧斤走入翠微岑,伐盡千年古木林,枕石席苔散無蹤,鳴泉當作舊時音。」,以表感嘆。
為了能夠早點從阿里山出發,我們前一晚就先到嘉義住宿,隔天一早與其他同伴會合後,再一起前往阿里山。前往阿里山的路上,我就發現雲霧漸濃。當我們準備踏上鐵道時,雨珠便毫不客氣地下了下來。
我們穿上雨衣後繼續前行。前段鐵軌因為與賞日出的祝山線共用,所以路廊寬闊,鐵道也維護得很好。很快地,我們就來到眠月線與祝山線的方開的十字分道。一進入眠月線,我的目光很快就被緊鄰鐵道兩側的森林給吸引。而這裡的鐵道也因為不再維護,開始不時被泥土與植物給覆蓋。
很快地,我們就來到此行稍微比較困難的地方 -明隧道崩塌處。這裡雖然看起來可怕,但其實已經有架設棧道、繩索、鐵鍊與鋼筋踩點。基本上只要小心謹慎,都能順利通過。因此雖然我們抵達時正起大霧、下大雨,仍然可以順利通過。但可惜因為雨勢,沒辦法飛空拍機空拍。
通過崩塌處,再過一個明隧道後,緊接著就是眠月線的第一與第二隧道。這兩個隧道是伐木時期就開鑿的隧道,因此雖然部分有後來加強的水泥結構,但還是有很大部份是採素掘工法、可以直接看到山體的區段。眠月線最長的第二隧道內有崩塌,但因為近來眠月線變成熱門旅遊路線,爆紅之下,崩塌處其實也被踩出一條道路,可以輕鬆通過。
通過二號隧道之後,便是穿越了塔山,來到塔山車站。原本日治時期的塔山車站已在921大地震中被震毀,目前看到的塔山車站是之後重建的,因此保存狀況算是相當良好。塔山本來也有支線塔山裏線、大瀧溪線,但現場看來軌道應已經淹沒在草叢中,及掩蓋在月台下。
我們繼續沿著鐵道前行,沿途便是最經典的眠月線景色 -橋樑與隧道。其中又以九號隧道與其旁的山壁最吸引我,許多眠月線的經典照片皆出於此。而過了九號隧道,在木棧橋另一端的十號隧道邊坡壁上,便可看到台灣一夜蘭。
續行鐵道,途中陸續經過廢棄的道班房,以及許多橋樑隧道。其中12號隧道的北口爬滿了植物,綠意蔓延,有種說不出的美麗。而12號隧道也是眠月線最後的隧道,接下來通過的皆為橋樑。我們在通過高度最高的22號橋樑時,空中飄著細細的雨珠,看不清對岸的景色,因此猶如走在空中一樣。
通過22號橋樑不久,我們就抵達了過去眠月站的位置,據傳當年琴山和河博士眠於月下處就在這一帶。然而眠月站的建築已經消失,目前僅剩的建築為不遠處的舊管制站。
繼續前行不久,就來到了石猴遊憩區。然而這裡多處被土石掩埋、觀景台也被植物遮蔽沒有展望,石猴的頭部更是早被地震給震斷了,崩落碎解在正下方。離開觀景台,通過石猴下方的崩塌地後,傾斜但依然屹立的石猴車站便映入眼簾。這裡也是我們今晚紮營過夜的地方。這裡我們遇到了要去抓山老鼠的林務局人員,我們相談甚歡,度過了愉快的一夜。
▌第二天 上松山 下水漾森林 一訪最老的神木
因為昨晚睡前發現天空越發清朗,可以看見點點繁星。除了想到我們也眠於月下,會心一笑之餘,也想著今早可能會有景可拍。便在天亮前起床,沿著石猴休憩區的舊步道,爬上石猴的頸部等待景色。不過因為天氣實在太晴朗,因此沒有出現特別的景色。
我們回到車站吃玩早餐、整理好裝備後,便繼續出發。石猴站後方的鐵軌因為更少人走,狀態顯得更為殘舊。途經一處也許是過去為了截彎取直,但來不及完工的隧道。
隨後我們來到第二處鐵道路基崩塌處,在此我們便要高繞至此行最高點松山。一開始的上坡確實相當的陡,但接上稜線後,便稍微和緩一些。期間我們經過一開闊有展望處,本來希望可以看到玉山主峰與其山脈,可惜被雲層阻擋,未能如願。
很快的我們就抵達松山的三角點,與其後山頭制高點上、日治時期營林所所立的石碑,此後便是一路陡下至亞衫坪林道。這段下坡不太好走,加上水氣將沿路的石頭、樹根打濕,很容易滑倒,很多地方甚至要拉繩而下,必須全神貫注在路徑上。中間我們經過早期林業鐵道遺留的鐵軌,但不太確定是屬於哪條路線。
離開斷軌後,我們繼續陡下,直到抵達酒瓶營地後才稍做休息。這裡有許多新舊的酒瓶,然而新的遠多於舊的。這是早期過去林務局與其配合廠商在伐木或造林時,工人飲用留下。跟過去日本駐在所,駐守的日本警察也會留下許多酒瓶一樣。
離開酒瓶營地後,我們短暫地踏上林道。但由於林道也因地震而斷裂,無法直接通往眠月神木,我們只得再往前下切至乾溪床,再回到森林中爬升回林道。回到林道後就輕鬆了許多,我們很快來到水漾森林與眠月神木的叉路口。在這裡我隱隱約約聽到有電鋸的聲音,不知道是不是山老鼠,希望林務局的大哥們能去查明。
前往眠月神木,包含休息、拍照,來回需要一小時左右。期間林道有幾處的崩塌,有不小的上下起伏。不過最終看到巨大的眠月神木時,還是相當的震撼。眠月神木是紅檜,高48公尺、樹圍21公尺,樹齡則有4100年,是台灣最古老的神木。神木內部雖已中空,但頂部仍有枝葉,因此應該還活著。樹的根部有大量的垃圾,但大多年代久遠,還看到已經絕版許久的汽水瓶,猶如格格不入的時空將囊。
離開神木後我們回到水漾森林的下切點,不久就抵達了我們此行的最後重點水漾森林。水漾森林是因為1999年921大地震後,石鼓盤溪的河道被阻塞,而形成的堰塞湖。原本的森林則因為被湖水浸泡,形成了湖中枯木林的美景,進而吸引許多人前來探訪,並連帶造成了環境上的影響。
當我們終於從森林中竄出,看到石鼓盤溪的溪水時,心情相當振奮。而且相較於網路上看到的人滿為患,這日似乎只有我們一行四人(以及後來抵達的一隊商業團約5、6人),可以享受一些清幽與寧靜。
我們趁天色尚未暗下來之前搭好營帳,本來期待能有夕景可賞,無奈最後仍因雲多未能如願。晚上用晚餐時,發現天空慢慢清朗,星空漸明,便帶著希望隔天一早能出大景的期待入睡了。
▌第三日 急行軍回杉林溪
清晨五點起床時,我往帳外水樣森林方向一看,發現天空大致晴朗,或許有希望出景。我便速速起床著衣,拿起拍攝裝備往湖岸走去。
在等待的同時,雖然樹木與雲朵已開始有日出前的淡淡紅光,但我也發現日出處的雲似乎有些多。果然這天的日出最終沒有出現我希望的大景。然而這日依然是舒爽的藍天白雲,我們在湖畔享受了一下日光,欣賞一下好天氣下的水漾森林後,便收拾裝備離開了。
離開水漾森林之後便是連續不緩的上坡,其中還有需要拉繩的段落。之後會再穿越一片較為平緩的森林,再往上接回林道。在接回林道的上坡中,又發現殘存的鐵軌,不知過去是屬於哪條路線。
接回林道後我們前進的速度就比較快了。林道來到鹿屈山叉路口後,會遇到一段需要拉繩的長下坡,但之後又再接回林道,一路平緩地通往杉林溪。快要抵達杉林溪時,相較於通行車輛的蜿蜒林道,我們選擇走山友開闢的捷徑。經過幾次拉繩陡下後,終於聽到嘈雜的人聲、看到油油亮亮、平滑如絲的黑色柏油路。不得不說,在山裡上上下下走了三天樹根盤錯、滿佈大小石塊的山路後,終於踏上柏油路時,其實還蠻感動的。
▌結語
這次走新阿溪縱走其實很有成就感,也看到許多美景,只可惜天氣不是最理想的狀態。也許之後有機會走阿豐縱走時,再來補拍吧!
▌課程資訊
下週我在Nikon School有一堂歷史建築拍攝課程噢!在這個課程裡,我會帶領大家認識並拍攝臺北城的歷史建築,實際用雙腳爬梳台北的歷史。課程總共分成兩部分,分別為12/18的前導課,以及12/20的外拍課,只要有基礎相機操作能力,不管是不是Nikon用戶都可以參加噢! 詳細課程資訊請參考:
https://www.wilhelmchang.com/nikon-historic-buil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