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 大家知道今天是世界閱讀日嗎📖
.
🔹我們都想追隨大數據前進,
但或許生活中那些微不足道的小數據,
才是讓我們與眾不同的關鍵🔹
.
這篇要來分享前幾天旁聽CMX讀書會的心得
👆🏻上面那段話是我的心得總結!
這次的書目是很夯的《小數據獵人》
.
🔹小前言🔹
.
在這個大家都在追求大數據的時代
...
4.23 大家知道今天是世界閱讀日嗎📖
.
🔹我們都想追隨大數據前進,
但或許生活中那些微不足道的小數據,
才是讓我們與眾不同的關鍵🔹
.
這篇要來分享前幾天旁聽CMX讀書會的心得
👆🏻上面那段話是我的心得總結!
這次的書目是很夯的《小數據獵人》
.
🔹小前言🔹
.
在這個大家都在追求大數據的時代
這本書的作者卻用小數據創造了許多奇蹟
小數據並非是數量比較少或不重要的數據
相反的,小數據跟大數據有著相輔相成的關係
我們可以將大數據比喻為量化統計,以量取勝,
而小數據比喻為質性分析,重視細節的因果關係,
更具體的說,小數據重視行為背後的意義與原因
更能夠細膩入微的解讀對人性的洞察。
但質性分析之後,如何用量化去呈現人類之間的共同選擇,
便是小數據能夠發揮最大效益的地方。
.
🔹量化與質性的衡量🔹
.
『如何衡量萬事萬物』是人世間最難的課題
舉例:公司員工的績效評估,永遠是個難題
-開會時,多數決就一定是最好的決定嗎?
說不定少數人的意見,會發揮更好的效益。
-大家都達到了這個月的業績,全部人都加薪嗎?
說不定有些人比較認真,而有些人很混
然而,如果只用觀察與面談的方式,做最終評估
沒有一個標準分數來做評量時,想必也不會被認同。
.
🔹 厚數據vs.薄數據🔹
.
除了大數據與小數據,也有人類學家提出不同的說法
研究人類經驗的厚數據vs研究大量行為屬性的薄數據
乍看之下,似乎跟大數據&小數據是相反的,
但我非常喜歡『厚數據』這個說法(Thick Data)
因為所有的行為背後都有其原因與背景價值
而所有的文化都有其脈絡,是非常複雜的研究
用少量樣本分析解讀、以人為本的模式,
去看見情感、故事面,而不是將人僅僅用數據定義
所以說,大數據+厚數據,或許會是最精準的結果。
🔹我們需要大數據,也需要小數據🔹
.
我們從大量的統計中,看到多數人的趨勢
但從小數據裡,我們可以去思考自己的選擇。
.
例如:塑膠袋的提供,給了大多數人方便
在十年前,大家都覺得買東西送塑膠袋理所當然
有這麼一群人開始思考便利與永續之間的權衡
但有人開始思考,關於環保議題,塑膠對地球的危害
他們就開始發揮了影響力,即使小,但至少開始有
一開始公布買塑膠袋要加價這件事情,簡直被罵翻
大部分人都覺得無法接受、難以想像!
經過這麼多年,大家都開始有了環保意識
甚至會自備購物袋出門,大家一起重視環保的重要性!
.
.
.
那天讀書會很精彩!許多大神!這裡只能分享一些點,
而對我的啟發,就是文章開頭的那句話。
.
或許我們都在追尋大數據,什麼樣的人會成功?
許多書籍,例如成功的人都用長皮夾、成功的人都...
但我們都不是機器人,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並不是遵循著什麼原則,就能變成什麼樣的人。
.
統計都有其參考價值,並非完全無意義
但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有無限種可能,
時間之所以珍貴,就是因為不可能重來,
而每一天累積的點滴,都使我們成為了『自己』。
.
所以,未來當我們做決策的時候,
我們或許會在茫茫書海中迷失,困惑著怎麼樣最好
也或許會在眾前輩的建議中迷惘,不曉得該聽誰的
更重要的還是,去思考自己心中最想選擇的價值
去思考自己最想要的生活方式,與未來,
每一天都在做選擇,但不管什麼樣的選擇,都有意義。
.
有時候,即使和別人做了不同的選擇,也要相信自己
因為你或許是那個,未來改變許多人的『小數據』
為自己的信念與選擇堅持,你就會成為自己最想要的模樣。
.
.
.
#cmx給社群經理的社群
📷分享好愛好愛的紐約圖書館
.
#在滋養自己的時光裡慢慢茁壯 👈🏻關於講座與成長
.
#小數據獵人 #讀書會 #看書 #閱讀 #世界閱讀日 #正能量 #講座 #心得 #小數據 #厚數據 #書 #溫暖 #圖書館 #文字 #日常 #成長 #語錄 #語錄分享 #咩咩書單
樣本統計量定義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DeepMind AI 修練成精了,已經學會「發脾氣」?
作者 雷鋒網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8 月 12 日 8:00 |
DeepMind 又在「捏小人」了!這群小人是英國人工智慧實驗室 DeepMind 生產的 AI,不過只能在遊戲裡看到。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DeepMind 還訓練過 AI 下象棋、玩足球、比電競,甚至提出人工生命言論。
最近這群AI,竟然能直接跳過數據訓練,在開放式任務環境自我進化。
之前Alpha Go和Alpha Star能力再強,也只能在各自擅長遊戲放大招,超出範圍立刻停擺。現在這批小人卻能在不同遊戲游刃有餘完成任務,展現超強的泛用能力。難道人工智慧治好泛用「頑疾」了?
在搶奪高地金字塔的任務,兩個不同顏色的小人能力值相當,都沒有跳躍能力,開始發脾氣亂扔東西,混亂中竟把其中一塊板子「扔」成樓梯,長驅直入,任務完成!
多次實驗發現,小人可複製方法,難道這群AI有記憶了?不僅如此,小人還學會「相對運動」──我上不去,你下來──借助板子直接把目標拉下來!甚至為了贏得比賽,多個小人學會配合,團體合作能力一直上升。
這種用虛擬遊戲自我進化的AI,僅需人為搭建任務環境,設計大量任務目標,利用加強深度學習,一步步打通關,最終成為十八般武藝精通的AI。
沒有樣本,沒有經驗,這些AI究竟如何進化,零樣本學習是否意味這些AI具備基本的「自學意識」?
社會達爾文主義訓練場
比起之前的足球場,這批AI的訓練場更像遊戲「社會」,有無數個遊戲房,每房間遊戲照競爭性、平衡性、可選性、探索難度分類。不管哪種任務,這批AI都只能從最簡單開始,一步步解鎖更複雜的遊戲,整個遊戲更像虛擬社會。
無需大數據集訓的AI,每玩一次遊戲就成長一次,與各種環境互動和「獎勵」下成長為更通用的AI,更像人工「生命」。
能讓AI自我進化的關鍵在於正確設計初始智慧和進化規則。一開始都非常簡單,所有複雜結構都是進化而來。就像嬰兒不會做大人的事,任務核心是不要超出AI自身的改進能力。
據DeepMind說法,每個AI會在4千間遊戲房玩約70萬個遊戲,並在340萬個任務經歷2千億次訓練步驟。1億次步驟約耗時30分鐘。照這訓練法,41天就能訓練出一群「成年」AI。
但AI還是不會思考
DeepMind表示「單AI可開發智慧成多目標,不僅一個目標」。AI公司Pathmind 的CEO Chris Nicholson也說「它學到的技能可舉一反三。例AI學習抓取和操縱物體,就能完成敲鎚子或鋪床任務。DeepMind正用程式設計為AI在這世界設定目標,這些AI正在學習如何掌握。」
但南加州大學計算機科學副教授Sathyanaraya Raghavachary表示,這些AI並不能定義為「生命」,尤其關於AI擁有身體感覺、時間意識及理解目標幾個結論。「即使人類也沒有完全意識到身體這件事,更不用說人工智慧了。」
他表示,活躍的身體對大腦不可或缺,大腦要放在合適的身體意識和空間位置內進化。如果AI能理解任務,何必需要2千億次模擬訓練達到最佳結果?總體而言,虛擬環境訓練的AI只是和以往AI「大同小異」。
從理論到現實的路還很長
狹義人工智慧是「複製人類行為的元素」,在計算機內執行某種任務,如分類圖像、定位照片物件、定義對象邊界等。這些系統旨在執行特定任務,而不具解決問題的一般能力。
相比之下,Deepmind使用的「通用人工智慧」有時也稱為人類等級人工智慧,因可理解上下文、潛台詞和社會線索,甚至認為可能完全超過人類。
但正如行為主義和認知主義的對抗,AI是否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不能只考慮統計結果。善於「事後解釋」任何行為,實驗室之外還是無法「預測」哪些行動即將發生。
資料來源:https://technews.tw/2021/08/12/is-deepminds-new-reinforcement-learning-system-a-step-toward-general-ai/?fbclid=IwAR0xofCay9Ydy83BfQ_7lyEtfGvJroFfCznxiTxYIHP6HUFWpELClQPFs28
樣本統計量定義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為了讓 AI 不斷打怪升級,DeepMind 打造「宇宙」
作者 雷鋒網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7 月 30 日 8:15 |
DeepMind 又給我們小驚喜。我們都知道,強化學習苦於類化能力差,經常只能針對單個任務從頭學習。
DeepMind之前開發的AlphaZero,儘管可以玩圍棋、西洋棋和日本將棋,但每種棋牌遊戲都只能從頭訓練。類化能力差也是AI一直被詬病為人工智障的一大原因。人類智慧的厲害之處,就在藉鑑之前經驗迅速適應新環境。
但類化能力不是一蹴而就,就像玩遊戲,也是先做簡單任務,逐步升級到複雜任務。《空洞騎士》(Hollow Knight)一開始只需要隨意走動揮刀砍怪,但噩夢級難度的「苦痛之路」關,沒有前面累積的技巧,只能玩寂寞。
多任務宇宙
DeepMind此次採用「課程學習」,讓智慧體於不斷擴展升級的開放世界學習。也就是說,AI新任務(訓練資料)是基於舊任務不斷生成。智慧體可盡情鍛鍊自己,簡單的如「靠近紫色立方體」,複雜點的如「靠近紫色立方體或將黃色球體放在紅色地板」,甚至和其他智慧體玩耍,如捉迷藏──「找到對方,且不要被對方發現」。
每個小遊戲存在世界小角落,千千萬萬個小角落拼成龐大的物理模擬世界,如下圖的幾何「地球」。總體來說這個世界的任務由三個要素構成,即任務=遊戲+世界+玩家,並根據三要素關係,決定任務的複雜度。
複雜度的判斷有四個維度:競爭性、平衡性、可選項、探索難度。
比如「搶方塊」遊戲,藍色智慧體需要把黃色方塊放到白色區域,紅色智慧體需要把黃色方塊放到藍色區域。這兩個目標矛盾,因此競爭性較強;同時雙方條件對等,平衡性比較高;因目標簡單,所以可選項少;DeepMind把探索難度評為中上,可能是因定位區域算較複雜的場景。
再如「球球喜歡和方塊一起玩」遊戲,藍色和紅色智慧體有共同目標,讓相同顏色的球體和方塊放在相近位置。
這時競爭性自然很低,平衡性毋庸置疑很高的;可選項比上面遊戲高很多;探索難度沒有定位區域,智慧體隨便把球體和方塊放哪都行,難度就變小了。
基於這四個維度,DeepMind打造超大規模「宇宙」任務空間,幾何「地球」也只是這宇宙的小角落,是四維任務空間的一點。DeepMind將「宇宙」命名為XLand,包含數十億個任務。
來看XLand的全貌,由一系列遊戲組成,每個遊戲在許多模擬世界進行,這些世界的拓樸和特徵平滑變化。
終生學習
數據有了,接下來得找到合適的算法。 DeepMind發現,目標注意代理(GOAT)可學習更通用的策略。
具體來說,智慧體輸入包括第一視角的RGB圖像、本體感覺以及目標。經過初步處理後,生成中間輸出,傳遞給GOAT模組,會根據智慧體目前目標處理中間輸出的特定部分,邏輯分析目標。
邏輯分析是指,每個遊戲可藉由一些方法,構建另一個遊戲,並限制策略的價值函數的最優值上限或下限。
DeepMind提出一個問題:對每個智慧體,什麼樣的任務是最好的?換句話說,打怪升級時,什麼樣的關卡設置才讓玩家順利升級為「真」高手,而不是一刀9999?
DeepMind的答案是,每個新任務都基於舊任務生成,「不會太難,也不會太容易」。其實恰好是讓人類學習時感覺「爽」的興奮點。
訓練開始時,太難或太容易的任務可能會鼓勵早期學習,但會導致訓練後期的學習飽和或停滯。不要求智慧體某任務非常優秀,而是鼓勵終身學習,即不斷適應新任務。所謂太難、太容易是較模糊的描述。需要量化方法,在新任務和舊任務之間彈性連接。
怎麼不讓智慧體做新任務時不適應而「暴死」?進化學習就提供很好的靈活性。總體來說,新任務和舊任務同時進行,且每個任務有多智慧體參與「競爭」。舊任務適應好的智慧體,會選拔到新任務繼續學習。
新任務中,舊任務的優秀智慧體權重、瞬間任務分佈、超參數都會複製,參與新一輪「競爭」。除了舊任務的優秀智慧體,還有很多新人參與,這就引進隨機性、創新性、靈活性,不用擔心「暴死」問題。
當然,因任務不斷生成、動態變化,一個任務可訓練不同長處的智慧體,並往不同方向演化(隨著智慧體相對性能和強健性進行)。最終每個智慧體都會形成擅長任務的集合,就像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說打怪升級顯得格局小,簡直是模擬地球。
DeepMind表示,「這種組合學習系統的特性是,不最佳化有界性能指標,而是更新定義的通用能力範圍,這使智慧體開放式學習,僅受環境空間和智慧體的神經網路表達能力的限制。」
智慧初現
最終這複雜「宇宙」升級、進化、分流的智慧體長成了什麼優秀物種?DeepMind說,智慧體有很明顯的零樣本學習能力,比如使用工具、合圍、數數、合作+競爭等。
來看具體例子。首先智慧體學會臨機應變。目標有三個:
黑色金字塔放到黃色球體旁邊
紫色球體放到黃色金字塔旁邊
黑色金字塔放到橙色地板
AI一開始找到一個黑色金字塔,想拿到橙色地板(目標3),但搬運過程瞄見黃色球體,瞬間改變主意,「我可以實現目標1啦」,將黑色金字塔放到黃色球體旁邊。
第二個例子是,不會跳高,怎麼拿到高台上的紫色金字塔?智慧體需要想辦法突破障礙,取得高台上的紫色金字塔,高台周邊並沒有類似階梯、斜坡的路。
因不會跳高,所以智慧體「掀桌子」,把周邊幾塊豎起來的板子弄倒。然後一塊黑色石板剛好倒在高台邊,「等等,這不就是我要的階梯嗎?」這過程是否體現了慧體的智慧,還無法肯定,可能只是一時幸運。關鍵還是,要看統計數據。
經過5代訓練,智慧體在XLand的4千個獨立世界玩了約70萬個獨立遊戲,涉及340萬個獨立任務,最後一代每個智慧體都經歷2千億次訓練步驟。智慧體已能順利參與幾乎每個評估任務,除了少數即使人類也無法完成的任務。
DeepMind的研究,或許一定程度體現「密集學習」重要性。也就是說,不僅資料量要大,任務量也要大。這也使得智慧體在類化能力有很好表現,如資料顯示,只需對一些新複雜任務進行30分鐘集中訓練,智慧體就可快速適應,而從頭開始用強化學習訓練的智慧體根本無法學習這些任務。
往後我們也期待這「宇宙」更複雜和生機勃勃,AI經過不斷演化,不斷給我們帶來驚喜(細思極恐)的體驗。
資料來源:https://technews.tw/2021/07/30/deepmind_xland/
樣本統計量定義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請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TVBS%E6%96%87%E8%8C%9C%E7%9A%84%E4%B8%96%E7%95%8C%E5%91%A8%E5%A0%B1TVBSSisysWorldNews?app=desktop
並開啟🔔
1) 突破性感染 --- 接種後又感染,美國疾管局4月30日前統計,約1.01億成人完成接種,其中通報10262例感染,占0.01%。突破性感染病例中,27%無症狀、10%須入院治療、2%死亡。死亡中多半是80歲以上,其中1/5是死於其他因素。佛奇說無論打哪款疫苗,都會有突破性感染,疫苗實際保護力本來就不是百分之百,依舊高度有效,尤其是預防重症和死亡。醫生說突破性感染可能是接種後,沒有產生足夠的抗體,或是病毒量過高。
2) 抗體研究 --- 華盛頓大學醫學院,招募77位新冠肺炎患者,多為輕症患者,另有6人住院治療。在他們染疫1個月後,研究團隊每3個月抽取他們的血液樣本。在染疫7至8個月後,也抽取了其中28位的記憶型B細胞(memory B cell)與骨髓樣本,之後也在對其中的5人再次抽取進行比對。研究團隊發現,在染疫4個月後,受試者的抗體數值下降的很快,之後趨於平緩,但是在第11個月仍然可以檢測到抗體。患者經過急速感染期過後,體內的抗體數值本來就會下降,但這只是進入停滯期,並非是抗體歸零。而抽取骨髓的參與者中,在他們體內可以偵測到記憶型B細胞與非常少量的長生型血漿細胞,長生型血漿細胞移至骨髓後,會持續分泌少量的抗體到血管中,再次染疫時,改由記憶型B細胞製造抗體,這兩個細胞都可以幫助避免再次染疫。
3) 莫德納12-17歲 ---- 3732名受試者,三分之二打疫苗,三分之一打安慰劑,打完兩劑後14天採檢,疫苗組無人感染,安慰劑組4人感染,顯示效力達100%。6月初申請緊急授權使用,通過的話,估計7月開打。輝瑞在5月10日就獲批准對12-15歲施打。
4) 疫苗心肌炎 --- 打完mRNA疫苗第二劑後4天出現,多為男性青少年,會自行消解。目前出現的機率約是500萬分之一。疾管局仍在調查是否和打疫苗有關。
5) 血栓研究 ---- BBC報導指,出現血栓的患者,血小板數較低,還發現這些患者血液中有一種特別的免疫蛋白抗體,會啟動血小板,讓血小板結塊形成血栓,但還需更多研究才能驗證這個發現是否成立。金融時報指,德國科學家宣稱找到引發血栓的原因,指出AZ疫苗會將新冠病毒的棘蛋白,運送到細胞核中,引發棘蛋白分裂而產生突變,而無法與細胞膜結合。這些漂浮的突變蛋白便會分泌到體內,引起血栓,但同樣只是假說,還需更多實驗佐證。
{內文}
11 Alive主播:「美國疾管局公布新報告,關於他們稱為「突破性感染」病例,4月30號前,疾管局通報超過1萬例「突破性感染」,但這是在約1.01億成人完成接種下,「突破性感染」占極小比例。」
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 佛奇:「關於「突破性感染」,也就是已接種疫苗卻仍感染的病例,顯然這是我們認真看待,並密切追蹤的,無論打哪款疫苗,都會出現「突破性感染。」
打完疫苗又感染,不代表疫苗沒有效,美國疾管局5月25號發布的報告指出,4月底前美國約有1.01億成人完成接種,其中通報10262例確診,僅占約0.01%。這批接種後確診的,稱為「突破性感染」,在美國疾管局定義下,是接種後超過14天確診,施打的疫苗包括輝瑞、莫德納和嬌生。
11 Alive主播:「「突破性感染」病例主要是女性,27%沒有症狀,但10%需入院治療,2%病逝。」
心臟病專家 Payal Kohli:「有幾點可能的突破性感染因素,第一可能是接種後沒能產出足夠的抗體,對抗病毒不夠力,所以感染,其次是有抗體但逐漸減少,不是太快減少,就是接種後過了很長一段時間,也可能感染,第三是感染的病毒量太高,超過免疫反應能應付。」
報告指出,「突破性感染」患者多半是輕症和無症狀,2%死亡的患者多是80歲以上,其中約5分之1死於其他原因,「突破性感染」相當罕見,疫苗保護力不是百分之百,但依舊高度有效,尤其是預防重症和死亡。
主播 vs. 流行病學家 Mark Siedner:「我們接到很多關於指控的問題,我說的指控,在社交網站上流傳,宣稱美國疾管局蓋牌,針對已接種疫苗人,卻還是確診新冠的病例數,請你解釋為何「突破性感染」數據成為討論議題,醫生和大眾是否被數據誤導?我想這是單純的誤解,實驗室收集陽性結果數據,是為了臨床研究,為了篩檢和接觸追蹤,我們定期向當局通報,這是被要求要通報的,和疫苗接種無關。」
美國疾管局坦承,「突破性感染」病例數的確被低估,因為這些病例都是自主通報,且許多無症狀感染可能根本沒採檢,而且通報的「突破性感染」病例中,僅有5%完成基因定序,其中過半是英國和南非變異病毒,但還不足以確認變異病毒是否更有可能造成「突破性感染」。
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 佛奇:「需要做的其中一件要事是,也必須要做的是,進行病毒基因定序,也就是突破性感染的病毒,因為這很重要,以了解突破的是否為野生株,可顯示免疫力真的減少,或者突破的是變異病毒,這就比較能解釋,如果沒有足夠的交叉反應。」
CBS News記者:「疾管局已停止調查突破性感染病例,就是接種後還感染的罕見病例,除非突破性感染的患者入院或死亡,引發批評疾管局錯失重要機會,進行更多新冠研究,但疾管局堅持這能讓他們專心在更嚴重的病例上。」
另外,美國多所大學研究新冠病毒的抗體,顯示抗體在感染消除後會減少,但不會完全消失,華盛頓大學醫學院5月24號發布的研究,指出輕症患者痊癒後,產生抗體的長生型血漿細胞會駐紮在骨髓,無限期持續產生低量抗體,無論是自然感染或施打疫苗產生的免疫力,都可能維持多年,且在感染後又接種疫苗,更可強化免疫力,拉長保護時間。
亞利桑那大學醫學院副教授Deepta Bhattacharya:「我們發現所有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即便是沒有症狀的人,都有很好的抗體反應,都有產生抗體能阻擋病毒感染,我們還發現每個人的抗體,在我們研究期間一直都存在。」
而在不少國家依舊苦無足夠的疫苗可打下,美國18歲以上,已有超過1.29億人完成接種,12到15歲也已開始施打輝瑞疫苗,而且估計到7月,12到17歲還有第二款疫苗可打。
聲音來源:ABC News記者:「莫德納今天(5/25)公布試驗結果,顯示疫苗對抗新冠病毒效力達100%,針對12到17歲,沒有安全顧慮。」
聲音來源:CBS News記者:「莫德納將於6月初申請食藥局緊急授權,輝瑞和莫德納都批准為未成年施打後,可大大增加今秋完全開放,實際到校上課的機會。」
參與莫德納試驗的3732名12到17歲的受試者中,三分之二接種疫苗,三分之一注射安慰劑,打完第二劑隔兩星期檢驗,發現疫苗組沒人感染,安慰劑組有4人感染,顯示在12到17歲族群,莫德納疫苗效力達100%。
費城兒童醫院疫苗教育中心主任Paul Offit:「孩童依舊會因新冠肺炎受苦,家長傾向認為孩童較不危險,這並不正確。」
美國兒科協會5月13號前統計,全美確診病例,20歲以下占14%,其中超過300人死亡,12到17歲打完一劑的不到20%,在打完兩劑疫苗的青少年中,少數出現心肌炎問題。
聲音來源:ABC News記者:「心肌炎似乎較常出現在十幾歲青少年身上,基於某些原因男性多於女性,通常是在打完第二劑後4天出現,且症狀通常會自行消解。」
波士頓兒童醫院醫生John Brownstein:「目前心肌炎和疫苗沒有清楚的連結關係,顯然還需進行更多調查。」
聲音來源:ABC News記者:「目前每5百萬接種的人中,只有1人通報有心肌炎,對比下,被雷打到的機率高出許多,是70萬分之1。」
成人接種後也有極少數出現心肌炎,美國疾管局正釐清疫苗和心肌炎之間的關聯,強調疫苗依舊利大於弊,也是人與人安全連結的最佳保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PQ8xFanR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