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模型白化補救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模型白化補救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模型白化補救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2萬的網紅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亞洲開發銀行:亞洲須警惕氣候災難】 亞洲開發銀行報告稱,至2100年亞洲多地夏季平均氣溫將上升高達8攝氏度,許多陸地區域的降雨量將增加一半。 據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週五發佈研究報告,亞洲國家將是受氣候變化引起的氣溫上升、極端天氣模式以及洪澇災害影響最嚴重...
模型白化補救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亞洲開發銀行:亞洲須警惕氣候災難】
亞洲開發銀行報告稱,至2100年亞洲多地夏季平均氣溫將上升高達8攝氏度,許多陸地區域的降雨量將增加一半。
據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週五發佈研究報告,亞洲國家將是受氣候變化引起的氣溫上升、極端天氣模式以及洪澇災害影響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從農作物產量下降到珊瑚礁白化,各種災害將影響數百萬人,並增加數十億美元的食品進口成本。
中國西北部、巴基斯坦、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的夏季平均氣溫預計至2100年將上升高達8攝氏度。預計亞太地區許多陸地區域降雨量將增加一半,引發新的洪災風險。
這篇發人深省的報告列出了氣候變化對全球人口最多地區的影響,是由亞洲開發銀行與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Potsdam Institute for Climate Impact Research)合作完成的。此前幾家主要國際銀行在本周承諾將審視它們對氣候變化相關風險的敞口。
亞開行可持續發展和氣候變化部門主管普裡蒂•班達裡(Preety Bhandari)表示:“亞太地區尤其容易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不僅因為整個亞太地區受到的強烈影響,還因為大量人口生活在沿海地區,或其賴以生存的行業可能受到嚴重影響。”
該報告使用現有資料和新模型對未來幾十年進行了預測,並嘗試估計氣候變化對亞洲人民和金融的影響。波茨坦研究所所長漢斯•約阿希姆•舍爾胡貝爾(Hans Joachim Schellnhuber)表示,至本世紀末,該地區哪怕要適應比工業化以前水準氣溫上升1.5攝氏度——巴黎協議關於氣候變化的核心目標——也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海平面上升1米影響最大的全球城市中,逾四分之三都在亞洲,其中7個在菲律賓。據估計,未來幾十年蒙受洪水導致經濟損失增幅最高的20個城市中,近三分之二都位於該地區。
預計受影響最嚴重的城市裡有5個在中國,其中包括工業中心廣州,還有4個在印度,其中包括商業中心孟買。
由於缺乏補救行動,至本世紀末東南亞部分國家的稻米產量預計將下降一半。在相同設想中,西太平洋現存珊瑚礁將出現白化和衰竭,對漁業和旅遊業造成破壞。
據該報告表示,氣溫上升可能會導致數以萬計老年人死亡,同時瘧疾、登革熱等致命的或使人衰弱的蚊媒傳染病可能會氾濫。上述及其他日益增長的困境可能進一步推動人口沿太平洋島嶼向澳大利亞、孟加拉向印度等路線遷徙。
亞開行表示,自2013年以來該行已根據對氣候變化的潛在影響,對其投資進行了篩選。該行還提出了一些質疑,例如新的城市、橋樑和道路是否能應對更嚴重的洪災及其他威脅。該行表示,其他可能起到幫助的行動包括改變耕作方式,從容易蒸發的地面灌溉法轉向更具有節水意識的滴灌法。
新聞來源:FT
畫面來源:RTV、AP、CC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