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樓梯歷史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樓梯歷史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樓梯歷史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樓梯歷史產品中有126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Being Hong Kong,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疫情下的Staycation,改變了酒店向來只為外地遊客而設的印象;但無論顧客對像來自外地或者本地,酒店也可以成為連結在地文化和生活經驗的中心點。 踏出油麻地地鐵站,映入眼簾的是水氣氤氲、掛著一個大大的點心籠作招牌的點心專賣店,和它旁邊不時排著長長人龍的蛋撻舖。走近了才發現兩店中間凹進去的地方,有...

 同時也有7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80的網紅Sharon & Annie為食旅記,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灣仔美食 #Staycation 早排我同Annie嚟咗個灣仔嘅小旅遊,究竟我哋去咗邊度玩同食嘢?即刻去片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店資料: 1) CAFE 地址:灣仔灣仔道1號地下 (灣仔舊街市內) 2) Omotesando Koffee ...

樓梯歷史 在 (( 周圍移旅行團 ))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7 09:54:53

【香港 🇭🇰 中環街市】活化後嘅中環街市開幕一個月都未夠,好多人都未去look look see see。 第一代中環街市建於1858年,至今已經有163年歷史,經歷過三次重建,而第三代中環街市只係用咗一年時間完成建造,當年耗資90萬港元於1939年落成。建築設計係實用簡單嘅包浩斯風格(Bauha...

樓梯歷史 在 beinghongkong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6 01:41:00

中環街市重開引來不少人特意前來重溫昔日記憶,更多人則一心到中央部分的水磨石大樓梯留影。但其實內裡保留的13個攤檔原型,更讓人聯想起它作為街市的歷史。 第一代中環街市早於 1858年便在現址出現。1895年重建時改為​​樓高三樓、中間設有塔頂建築的維多利亞風格。1937年時街市又再度拆卸重建,成為現...

  • 樓梯歷史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29 11:55:49
    有 63 人按讚

    疫情下的Staycation,改變了酒店向來只為外地遊客而設的印象;但無論顧客對像來自外地或者本地,酒店也可以成為連結在地文化和生活經驗的中心點。

    踏出油麻地地鐵站,映入眼簾的是水氣氤氲、掛著一個大大的點心籠作招牌的點心專賣店,和它旁邊不時排著長長人龍的蛋撻舖。走近了才發現兩店中間凹進去的地方,有一道大紅門,是東南樓的入口,一所開在油麻地鬧市中的藝術酒店。

    東南樓藝術酒店 Tung Nam Lou Art Hotel 屹立油麻地舊區超過七十年,前身為東南樓海鮮酒家,由羅志清先生創辦, 一直以酒家的角色服務一眾街坊食客。直至九十年代,酒家師傅陸續退休,酒樓結業改建成商業大廈。然而羅先生的孫輩卻希望能延續當年酒家連繫社區的角色,繼而在2019年將商業大樓轉型為酒店。「東南樓的標誌是雙魚,代表相遇,希望更多人能在這個社區相遇,有更多的故事。」

    相遇並不只限於東南樓內,而是圍繞著整個油麻地社區。酒店的樓梯間繪畫著以油麻地果欄為主題的卡通插畫;一二樓大堂邀請了自小在油麻地成長居住的藝術家,繪畫每天黎明時分從家裡窗戶觀察的果欄風光,還有油麻地的名字歷史由來和著名地標;年初時,更首次安排了作家陳苑珊駐留居住四個月,以文字形式在「遊」麻地專欄紀錄她在油麻地的生活點滴。

    「一般登記入住後,我們都會鼓勵住客先出去在油麻地走一圈。如果不知道有甚麼地方可以去,可以先看看我們的『油麻地101』。」油麻地101是酒店二樓的一幅相片牆,是酒店職員們彼此探索分享的油麻地區內101個社區地標、人情小店、打卡熱點、城市故事和特色美食。相片牆旁邊還有一組留言信箱,訪客探索油麻地後可以帶回一件特色物品放進信箱裡,與下一位住客分享他在油麻地發掘到的故事。同層還有藝術空間,訪客可以製作畫作、手工藝等,留下關於油麻地和東南樓的回憶。

    近日市建局公佈有關油麻地和旺角的地區研究報告,包括果欄及旺角街市在內的舊式市集及多條街道空間都有新的規劃,當中油麻地更被劃為「歷史文化生活區」,涵蓋商業、酒店、文化藝術及住宅等混合用途。未來的油麻地社區將會換上怎樣的面貌?

    部分圖片由東南樓提供

    #油麻地 #社區 #藝術酒店

  • 樓梯歷史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4 21:00:35
    有 922 人按讚

    維也納聖史蒂芬大教堂|St. Stephen's Cathedral, Vienna
    聖史蒂芬大教堂是維也納最重要的教堂,有著色彩繽紛的磁磚屋頂外,其高聳的哥德式南塔更是維也納天際線的主宰之一。這座將近820歲的古老教堂經歷過維也納大大小小的歷史事件,更見證了哈布斯堡皇朝乃至於奧地利的興衰。


    在十二世紀中葉時,維也納已經是德語文化圈中的重要城市,原有的教堂已經不能滿足當時的信仰需求,當局便開始興建這座敬獻給聖史蒂芬的大教堂。聖史蒂芬大教堂在西元1160年落成時其實是座羅馬式的教堂。其後經過數百年的增建與改建,才成為今日的羅馬、哥德式與巴洛克混合風格。


    聖史蒂芬大教堂巨大的南塔是它最顯眼的特徵,這座高136公尺的哥德式高塔歷經65年興建,塔頂視野極佳,可以盡覽維也納市景。事實上也因為如此,南塔在歷史上兩次鄂圖曼土耳其人圍攻維也納時都曾作為瞭望塔與指揮中心。直到1955年,南塔都還作為夜間火災警戒塔,配有一名觀察員以及其生活的套房。今日的塔頂則開放給訪客登頂一覽市景,同時也販賣紀念品。不知紀念品店的工作人員是否也是每日攀爬343階樓梯上來上班。另一側的北塔本來也打算比照南塔的樣式與高度興建,但因為工程太過浩大而止於目前的高度。


    聖史蒂芬大教堂色彩斑斕的磁磚馬賽克屋頂則是另一大特色。這個由二十三萬片磁磚鋪成的屋頂除了華麗之外,也極具歷史意義。南面屋頂上拼排出的是象徵哈布斯堡皇室的雙頭鷹徽,北側則是分別象徵奧地利共和國與維也納市的鷹徽,也算是記錄了奧地利的政體轉變。聖史蒂芬大教堂的屋頂在二戰空襲所引起的火災中付之一炬並倒塌,原本龐大的木架屋頂結構由於重建費用太鉅,而改用超過六百頓的鋼取代。而大教堂華麗的屋頂外牆,則在維也納居民踴躍的捐獻下完成重建。


    而聖史蒂芬大教堂的內部也如其外觀一樣雄偉震撼,主要的建築風格是以哥德式為基底再加以一些後期的巴洛克式裝飾。兩排巨大的支柱撐著令人歎為觀止的屋頂衍架,柱上則有許多聖人雕像,一路指向祭壇的描述聖史蒂芬故事的畫作。由於教堂的興建的歲月漫長,也因呈現了許多藝術觀念上的轉變。例如教堂內早期的歌德藝術品,由於是為了榮耀神權,因此都是匿名的創作。到了後期文藝復興時期,人性主義逐漸高漲,也因此此時期的藝術品常可以看到藝術家本人的形象以各種形式出現。


    教堂內部在二戰時的轟炸與火災時也遭受到了損害,教堂兩側的彩繪玻璃於此時毀壞,因此除了祭壇後方的彩繪玻璃外,現在看到的都是相對平淡的馬賽克玻璃。但其實在當時為了因應轟炸,許多預防破壞的措施已被採用,例如能夠拆下的木作就拆下運往安全處保存,運不走的藝術品如佈道壇石雕等,則在周圍蓋起保護性的磚牆。


    由於座落在維也納熱鬧的格拉本大街 (Graben) 旁,即便聖史蒂芬大教堂的部分外觀似乎長年都有鷹架架設進行維護,仍是許多旅人造訪維也納必訪的景點。因此除了在外面拍照之外,也推薦進入參觀和登塔飽覽維也納市區美景。

    更多我的旅行照片請參考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ilhelmchangphotography/

  • 樓梯歷史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4 12:03:58
    有 1,085 人按讚

    \ 哇噻!MUSIC STATION 35 週年 /

    今日朝日電視台發表長壽音樂直播節目《MUSIC STATION》35週年特別節目主視覺,由主持人塔摩利帶著創作節目主旋律的松本孝弘所愛用的Gibson・ Les Paul吉他帥氣登場。

    《MUSIC STATION》自 1986 年 10 月開播以來,已經歷經 35 個年頭,在初代主持人關口宏在 1987 年交棒給塔摩利之後,塔摩利就這樣肩負主持大任至今,除了塔摩利之外,與他一起搭配的朝日電視台歷代當家女主播們,也是熱愛 J-POP 的你我心中美好的回憶。

    在約莫2000年左右,J-POP在台灣最興盛的年代,彼時要看到來自日本的音樂節目還不是那麼容易,《MUSIC STATION》成了一個跨海投遞 J-POP 的絕佳管道,雖然記得約莫有兩個月左右的時差,但能看到喜歡的歌手登上節目演唱著我們喜歡的歌,確實是件令人欣喜的事。

    要聊《MUSIC STATION》的歷史沿革可能得花三天,所以我就自身的回憶,提幾個與節目相關的大小事。

    #這是我自身回憶與自身在意的細節分享
    #如有講錯請指正
    #歡迎留言討論你的喜好

    ■ 節目主旋律

    想到《MUSIC STATION》你腦中應該就會冒出那首經典的主旋律,這絕對是J-POP迷都能哼上幾段的金曲,這首曲子來自天團 B’z 的吉他手松本孝弘的創作,原始曲名是〈#1090 〜Thousand Dreams〜〉,後來因應時代變遷,還陸續製作新版,最新版本是〈#1090 〜Million Dreams〜〉

    https://kkbox.fm/ja7cJ8

    ■ 場景

    在看《MUSIC STATION》時我特別在意場景的設計,要如何做出屬於每位歌手獨一無二的佈景,以及快速切換舞台,都是令人大感佩服之處。要樹有樹、有火把有火把,要子舞台也有子舞台,甚至要第二攝影棚也可以,日本節目的製作功力真心強大。

    ■ 樓梯

    節目一開始主播會輪番介紹今晚登場來賓,被介紹到的來賓會從後方樓梯現身,這時來賓會一邊向大家打招呼一邊下樓,但偶爾會有踉蹌的場面出現,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宇多田光爆紅之後第一次登台,下樓時踩空差點跌倒的表情就讓人印象深刻,後來還被剪進節目大事回顧的影片裡。

    ■ 型態

    節目型態是由塔摩利擔任主持人訪問,歌手無論大牌小牌都得排排坐接受訪問,在該段歌手受訪時,其他歌手也必須坐在旁邊或後面一同聽講,偶爾被點到時才會搭話。我在看節目特別愛偷看旁邊歌手發呆的樣子。

    ■ 特別節目 《MUSIC STATION SUPER LIVE》

    節目在每年其實都會推出很多時間長度不等的 SP ,在年末聖誕夜左右舉辦的特別節目「SUPER LIVE」是最重要的一個,豪華的卡司包括大牌歌手、樂團或是當年爆紅歌手與團體等,通常會比紅白歌合戰的卡司更加有看頭,堪稱是當年樂壇金曲懶人包。華麗的舞台搭配超讚的曲目,每次有機會能觀看時都覺得看到賺到。

    ■ 單元「BIRTH YEAR SONGS」

    我超級喜歡這個從 2010年開始的單元,讓國小學生聽他們出生那年的金曲,看他們會有什麼評語或反應,各種對於服裝或表演的直率回饋,是這個單元最迷人的地方。

    ■ 周邊商品衛生紙

    《MUSIC STATION》最知名的周邊商品就是抽取式衛生紙,歌手在演出後都獲得,二宮和也就曾大大讚揚這款衛生紙,直說一年來三四次,每次都會拿到,快用完的時候就是又要來上節目的時候。這款抽取式衛生紙在六本木的朝日電視台商品販賣部可以買到。但比起新LOGO,我還是愛藍色的經典款。
    https://twitter.com/treevillage_jp/status/998801872927404032

    ■ 歌手的初登場或解散前最後舞台

    《MUSIC STATION》地位崇高,不管是新進歌手紅到終於有機會登台的第一次演出,或是歌手決定引退、偶像要卒業,以及團體馬上要解散的最後表演, 《MUSIC STATION》通常是個指標性的舞台。

    而除此之外,海外歌手來日宣傳,特別是西洋歌手, 《MUSIC STATION》也常常是他們會登場演出的必要通告。五月天也上過!

    https://youtu.be/6vxESgvK--g

    ■ t.A.T.u 事件

    最後,必須要提的是《MUSIC STATION》史上最經典的一晚。

    2003年6月27日,在日本紅翻天的俄羅斯女子團 t.A.T.u 原本預計要在節目中演出,但參與開場訪談之後卻臨陣脫逃,令正在現場直播中的節目流程大亂,主持人塔摩利一度在節目中對她們喊話「現在出場還來得及喔!」但最後 t.A.T.u 依舊不見人影,到了她們必須演出的時間點時,塔摩利宣布她們不會出現,並安排當天已經演出過的 THEE MICHELLE GUN ELEPHANT 臨時上場再唱一首歌來救火,免去節目開天窗的危機。

    至於 t.A.T.u 為何會臨陣脫逃,原本有個說法是她們認為日本歌手干擾了她們的舞台演出,後來則是說「受了團體製作人的指使」。事件後t.A.T.u 在日本人氣跌落低谷,東京巨蛋演唱會門票遭到拋售,即便她們後來還唱了一首〈Gomenasai〉(日文:對不起)要向日本道歉,但似乎也無濟於事。

    而當晚成功拯救節目的 THEE MICHELLE GUN ELEPHANT 則被視為救世主,可透過節目畫面看到當他們上場演出時,連台下歌手席都歡聲雷動,眾人一起起身跟著搖擺。
    https://twitter.com/eiuaaa/status/1119973601547939843?s=20

  • 樓梯歷史 在 Sharon & Annie為食旅記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5-19 11:00:09

    #灣仔美食 #Staycation

    早排我同Annie嚟咗個灣仔嘅小旅遊,究竟我哋去咗邊度玩同食嘢?即刻去片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店資料:
    1) CAFE
    地址:灣仔灣仔道1號地下 (灣仔舊街市內)

    2) Omotesando Koffee
    地址:灣仔皇后大道東200號利東街G24-25號舖

    3) BASAO tea
    地址:金鐘月街17號地舖

    4) 甘牌燒鵝
    地址:灣仔軒尼詩道226號寶華商業中心地舖

    5) 1963 木十豆寸
    地址:灣仔灣仔道110號中匯大樓2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觀景點:

    1) 藍屋
    2) 和昌大押
    3) 細葉榕樹@東美公園
    4) 彩虹樓梯
    5) 星街垃圾收集站
    6) 日、月、星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ollow our IG:

    Sharon.C
    https://www.instagram.com/sharon.ckm/​​
    Annie.Y
    https://www.instagram.com/annieyeungl...

    E-Mail:hongkonggirl331@yahoo.com.hk

    拍攝工具:SONY HDR-AS300 Action Cam
    剪片工具:PowerDirector 16

  • 樓梯歷史 在 YorkPau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5-01 14:15:55

    鴨洲位於香港的東北部,沙頭角海以東,吉澳以西,是一個有人居住而面積最小的島嶼,全島面積只有0.016平方公里,島的形狀好像一隻半浮在水面的鴨子,因而命名為「鴨洲」!鴨洲擁有香港罕見的褐紅色角礫岩(沉積岩的一種)和獨特的地質環境,被納入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範圍內,島的北部(鴨頭位置)有個海蝕拱,形成了「鴨眼」,是非常受歡迎的地質景點,這也是吸引我們來鴨洲的原因呢!

    吉澳與鴨洲相差大約15分鐘的船程,位於大鵬灣以西、沙頭角以東,船灣淡水湖以北,是香港最接近中國大陸的離島,全島面積2.35平方公里,島的形狀有點像相反的英文字母「Z」,彎曲的海岸線可作為天然避風港,漁民視為吉祥的海灣,因而得名「吉澳」! 1950年代,吉澳曾是水陸居民聚居的熱鬧島嶼,人口達四千餘人,多以捕魚、耕種及經營商店維生。後期居民陸續移民歐洲和澳洲等國家,現在只剩下大約不到50人居住!來列吉澳,一定要去參觀「吉澳故事館」了解當地的文化歷史;到訪百年姻緣樹;登上觀景台欣賞印洲塘面貌;最後記得要品嚐吉澳正宗手打墨魚丸和客家菜呢!

    前往鴨洲和吉澳的交通和路線:
    起點:在馬料水的三號梯台乘搭來往馬料水至吉澳與鴨洲的渡輪,船程大約2小時!
    船票:來回票$90 (吉澳往馬料水單程票$50)
    注意:
    -渡輪服務是逢星期六、星期日和公眾假期行駛
    -只收現金

    船上有導賞員沿途講解
    由2020年12月開始至2021年11月期間,實行「R2G地質公園導賞員街渡公眾導賞計劃」,吉澳/鴨洲街渡航線會有R2G地質公園導賞員在船上沿途講解!

    有關馬料水至吉澳鴨洲航線時間表:
    由馬料水開往吉澳:上午 09:00
    到達吉澳停留一陣:上午 10:30(不去鴨洲只去吉澳的乘客可以在這裡上岸)
    由吉澳開往鴨洲:上午 10:45
    到達鴨洲:上午 11:00(上岸遊覽鴨洲大約1.5小時)
    由鴨洲開往吉澳:下午12:30
    由吉澳返回馬料水:下午 15:30
    到達馬料水:下午17:00
    注意:每一站開出時間必需準時上船, 逾時不侯!
    預早購票及查詢:可致電2555 9269 / Whatsapp 5540 0002

    回程:從馬料水三號梯台下船,步行大約15分鐘至地鐵東鐵線的大學站!

    ??‍?遊記分享:
    https://yorkyorkpau.blogspot.com/2021/04/1.html

    #鴨洲 #吉澳 #香港假日離島好去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香港遊影片:
    【香港行山好去處】大欖涌水塘。千島湖清景台|屯門出發。回程黃金海岸看日落|懶人行山。最短最快最輕鬆的路線(步行大約20分鐘已經見到大欖涌水塘)
    https://youtu.be/pQi8GubP43g

    【香港好去處】錦上路。錦田半日遊|大水管。有機農莊。壁畫村|隱世泰國餐廳推介。彷如置身泰國度假
    https://youtu.be/Ga0FSfeCNic

    【香港好去處】九龍公園?鳥湖|嘩!好多隻Flamingoes ?呀!!!
    https://youtu.be/jbcdwW_2OBw

    【香港好去處】荃灣光板田村。彩虹樓梯。壁畫|尋找隱世「港版彩虹眷村」(含清晰的步行路線來回不用1小時)
    https://youtu.be/4xIJzXyUIBM

    【香港離島好去處】坪洲輕鬆行山路線|手指山。東灣。釣魚翁石。大利島|踏上坪洲最高點|飽覽超過180度的海景
    https://youtu.be/GPLOfYxC-xo

    【香港郊遊靚景好去處】欣澳>鹿頸村>長索|輕鬆超易行路線|浮木。水上木屋。連島沙洲。日落。晚霞
    https://youtu.be/hLLkAvItRtc

    【香港行山好去處】良田坳峽谷。下白泥日落|路痴行山新手話你知?係咪真係好易行?|靚景行山路線分享
    https://youtu.be/2_4Qx_ImLEY

    【香港好去處】烏蛟騰>三椏村|紅葉。竹林。小溪澗。紅樹林。海岸。鄉村|靚景行山路線分享
    https://youtu.be/J3CmF5Dl6Kc

    青衣公園紅葉?落羽杉|金黃色的葉子?開始變紅了|最輕鬆的欣賞紅葉路線?
    https://youtu.be/Eqz73djNm5M

    青衣三枝香|海景。山景。日落景。夜景|靚景行山路線分享
    https://youtu.be/37hle65XDBA

    香港仔漁港體驗|浪遊漁港1773|乘坐舢舨船+參觀住家艇+品嚐正宗傳統艇仔粉
    https://youtu.be/PFdUAc9OOHA

    漫步圍村:元朗錦田吉慶圍
    https://youtu.be/vqQvyezzXB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歡迎大家訂閱我嘅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YorkPau
    Update 住我嘅影片喇!

    更多的分享與交流:
    l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york.york.freestyle_traveler/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lifegoesonfreestyletraveler/
    Blog: http://yorkyorkpau.blogspot.com/

  • 樓梯歷史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4-25 21:00:14

    |補習天王|化學天王K Kwong揭補習社激將法色誘奇招 現代教育創辦人Ken Sir談當年名師鍊成術:能力一樣我會揀長腿嗰個
    "香港中學文憑試(DSE)日前(4月23日)開考,想當年8、90後見證着現代、英皇及遵理三大補習社鼎立,分校林立港九鬧市,補習天王的「大頭相」廣見於街頭、巴士、地鐵和隧道的廣告牌上,但你們有沒有發現,這些廣告牌近年已經連同上述的大型補習社一樣越變越少。
    「以前現代教育的發迹地就是銅鑼灣這間分校,當時是旗艦店,很多名校區的小朋友都來這裏補習,學生排滿後樓梯,可以由三樓排到上六、七樓。」化學博士鄺士山(K Kwong)帶記者走到一個仿雲石的商廈前,指着謝斐道482號的門牌回憶道。以前的現代旗艦式分校,今天變成一個時尚的咖啡店酒吧及卡啦OK。K Kwong教書生涯超過40年,原本在中文大學教書的他在九十年代加入現代教育成為補習天王,更豪言「全港有一半醫護都係我學生。」當年這位化學博士常常在這裏授課,如今他安坐在前身是其中一個班房、現時的卡啦OK房與記者回憶補習界的歷史。
    大型補習社的前身在1972年出現,位於西環的聖類斯預科夜校,有不少響噹噹的補習名師如生物科名師Simon蔣、地理科天后Linda Lau以及這位化學博士K Kwong都曾在那裏教書,「但在現代教育出現前的補習社,當時沒有發揚光大或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到了吳錦倫(Ken Sir)1988年成立現代教育,九十年代想到以198元月費,就能得到皇仁、女拔等名校老師指導作招徠,吸引眾多學生報名,之後更靠大賣廣告,將補習老師包裝成天王明星殺出血路!當時鬧市街頭當眼處均能看到衣着光鮮的名師廣告牌,風潮就是由他帶起。"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KKwong #補習社 #現代教育 #遵理 #英皇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