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30
⠀
▌香港,千般相思不會錯付:再看《胭脂扣》
⠀
回頭計算看過幾次《胭脂扣》,扳下了五根手指,卻都不太深刻。因應新片《八個女人一台戲》在台上映而舉辦的關錦鵬回顧影展,意外讓我有機會再會一會這位電影老友。
⠀
還在八〇年代的中環兜兜轉轉,四處留情,回過神來,畫外這頭的香港人正合力...
2019/06/30
⠀
▌香港,千般相思不會錯付:再看《胭脂扣》
⠀
回頭計算看過幾次《胭脂扣》,扳下了五根手指,卻都不太深刻。因應新片《八個女人一台戲》在台上映而舉辦的關錦鵬回顧影展,意外讓我有機會再會一會這位電影老友。
⠀
還在八〇年代的中環兜兜轉轉,四處留情,回過神來,畫外這頭的香港人正合力拆下歷史的封皮,振筆書寫自由的新頁——流汗流淚也流血。再想起《胭脂扣》,時間已過去很久。
⠀
進一步思考人類活在當下的可能性,心裡是絕望的。時刻意識到過去已永遠過去,未來將不會再有,單是如此,人就高尚不起來。我們不過是遺憾與悼念的載體,歪七扭八地活著,總是與「更正確」的道路隔著一兩腳的距離。這個瞬間,我竟羨慕起如花了——那個迷路的女鬼。
⠀
死不了心的人生有幸福快樂的可能——如果她自此不再回到人間。是一輩子要學的事情已經太多, 或者只是別無選擇?對一名青樓女子來說,明天之後還會有明天,是自然界的鐵律,不需要靠後天努力。有了明天,因果輪迴就在不遠處了。生便生,死了,再活不就好了?
⠀
偶爾遇上不那麼肯定的時候,就去文武廟求張籤,將那預言般的咒語放在枕邊,臨睡前讀一讀,心就踏實了。尋死的前兆來自她將成疊籤詩扔進火盆裡那天——總歸是試過了。貧賤夫妻百事哀,為五斗米折腰卻會腰疼。情根深種又如何?名妓的故事無法連載在人間,只能以死句讀。
⠀
私慾是邪惡的,但太醜陋的真相總會過去,受人世的不慷慨所累,死亡於她只是一次輕巧的選擇。不是為了死,卻是太想要活了。退出之前按下儲存鍵,她要情郎將「三八一一」的密碼帶下黃泉,以求來生再會。
⠀
如果能到此為止,已算是淋漓盡致的一生。
⠀
偏偏我們都窮追不捨。
⠀
成為一縷幽魂的如花守在黃泉路上,苦等不到相約再見的愛人。把心一橫,又上到陽間登報尋人。卻沒料到,這一等,在人間已過去了五十年,時過境遷的香港,幾乎是另一個陰間了。她在吞鴉片時沒掉一滴淚,這時卻哭濕了手絹。從舊時代徒步過來的女人啊,活著時在等一個能託付終生的歸宿,就連尋死也要受制於人。
幸而編劇對這個可憐的女鬼還有仁慈,永定和阿楚——這對來自新世界的情侶收留了她。故事開始有趣:一邊要尋的是個「新人」,另一邊要找的是個「舊人」,這一來一往,竟牽成了三〇年代至八〇年代的鄉土記憶。十二少的眼鼻口,一寸寸拼出了舊時代的封建思想和新時代的速食文化。
⠀
五十年的時間,花國阿姑們看大戲的太平戲院如今是毫不起眼的連鎖超商,倚紅樓甚至還「從良」成了幼稚園。你的石塘咀不是我的石塘咀。
⠀
香港成了什麼樣呀?她幽幽地問,他訕訕地答。跟從前相比,人們選擇變多了,男男女女都忙碌於讀書考試,但考得好也不見得有成就;考得不好,女孩能報名香港小姐,男孩就麻煩了。
⠀
還有啊,假日皇后廣場上那聚集成群的是「賓妹」,傭人很多,香港卻還說不上富有。城市被塞得水泄不通,行人的剖面卻還是失落。就像外賣店常餐——茄蛋豬扒飯,聽來營養均衡,吃來番茄不鮮,蛋花不嫩,豬扒不好吃。
⠀
我在電影中、小說裡,聽著如花和永定在電車上一來一往的對話,與他們只隔著幾公分的距離。偶然想起中環都爹利街上那四盞被強颱吹斷的百年煤氣燈——如遭電擊。
⠀
哪裡有什麼十二少?
⠀
十二少不存在,如花與永定、阿楚亦無人鬼之分。他們只是都卡在了半道,一個過渡不到新世界,一個新到一半便心虛,只好頻頻往回看。大家都在往外找,沒有人死去,卻也沒有人真正去活。如花折損來生的壽命也要找到十二少,最後卻一反初衷,揮揮衣袖,一個人來也一個人走。
⠀
這一別,不是不再愛,也無法是心願終償,而是真正意識到所處時代的終結,沒有再活一次的必要,因而黯然離去。
⠀
女鬼放下執念的瞬間,也將永定和阿楚拽出那個「可以浪漫」的三〇年代。二人對如花愛情的欣羨,隨著殉情真相的揭露而幻滅。後會無期的不一定就比較珍貴。我們嚮往轟轟烈烈的愛,卻不一定能成就它——只因我們都不再那樣別無選擇。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往前走就是我們的使命。
⠀
死去的不會再遺憾,活著的也不該再痛苦。
⠀
我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為什麼《胭脂扣》註定只能以失落告終。像如花愛十二少,只能一追再追,卻帶不走。當舊時的香港成為我們這一代影迷的心靈別所,我們懷揣愛慕卻無計可施,只能瞬也不瞬地望著它。
⠀
看著它曾經是一名美人,風姿綽約,芳華絕代,多少尋芳客開出高價,只為摸一摸她的頸、她的手。又看著這位少年垂垂老矣,尿滴濕鞋,一個臨演都能踹他一腳:「你是說那個常吹牛說自己在南北行有三間海味鋪的那個嘛?我有五間啊,他媽的。」
⠀
他老得面目全非了。
⠀
但因為愛了太久,如花認得出十二少,我們亦清楚那雙眼睛是張國榮。我們將鄉愁灑給了香港,看他步履維艱,卻捧起了世世代代的少年舊夢。是時候了,我們要停止對黃金時代的悼念,因為香港不會死去,只是換了一個樣子,更有尊嚴地去活。
⠀
✍️ 完整文章請進 #釀電影 官網閱讀,原文連結已更新在個人檔案的網址欄。
⠀
————
⠀
#關錦鵬|#張國榮|#梅艷芳|#香港|#電影|#八個女人一台戲|#胭脂扣|#HongKong|#Rouge|#李碧華| #台灣
樂仁幼稚園報名 在 住在台灣桃園香港人妻Kinkifish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談台灣幼兒教育
幾個月前,在家附近看到一個媽媽,靠在美語補習社的窗前,看著女兒上英文課。牽著兒子的我,停下來陪她看了一會兒。有位外國老師和8位孩子玩遊戲。那位媽媽指著一位可愛的女孩,跟我説:「這個最小的是我女兒,女兒讀公幼,公幼就是幫你帶孩子的意思,但我覺得英文很重要,所以給她來上課。」
一聽到補習社,給自己的女兒額外上課,大家都以為,她一定是虎媽了。相反,我看她非常仁慈,看著女孩在教室和外語老師互動,一直在微笑。
最近,開始為兒子入讀幼稚園,有做一些功課。台灣公幼、即是政府的學校,每次只能選一間,需要抽籤,每天約4點準時放學、有寒暑假,規定禁止學校教注音、英文,之前甚至不給用筆寫字(現在我不確定),課程內容不太透明,都是由校方老師去安排。相信原本理念是仿效西方文化,希望透過互動方式,讓幼兒學習。學費約NT$1500.
台灣亦有非營利幼稚園,準公幼、私幼。
非營利幼稚園內容和公幼大致相同,但有延托服務,非營利學費約NT$3500.
準公幼前身就是私幼,需報名抽籤,以每間幼兒園都有不同的課程、理念,特式。學費約NT$4500
私幼需自行報名,有雙語、全美語,每間幼兒園都有不同的課程、理念,特式。學費約NT$10000-30000起。
身邊較有經濟能力的家長,都認為抽到念公幼、非營利就好。身邊有經濟壓力的家長,寧願省一點,有能力的話,都想孩子讀私幼。怕他們到小學追不上學業之餘,私幼托管時間較晚,他們下班後才可接送。
那些比較放鬆的父母,都是有經濟能力,送到什麼學校都不用緊張,事實孩子的未來如何,他們都有時間能力支援。十分有錢的,更沒有煩惱,直接就從小到大讀貴族學校。
我相信現在很多家長,都認為孩子快樂就好,但快樂的孩子,應該在一個教育資源分配平均的社會。父母不應因教育問題花大錢,怕孩子失去與別的孩子的能力。家長自己有要求、孩子追不上進度、幾種才藝班的另當別論。
目前看到的是,幼兒教育體系,導致大部分家長,害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點。假設,政府學校能提供與私校參不多的課程內容;或控管大部分私校授課內容,導師標準等與公幼規則一致。就讓家長的憂慮變細了。還促使凡只要有英文安親班、補習班、私立學校、就貴到爆炸。不合符人民收入水平。
一份調查指出過香港的語言教育,是亞洲第三、新加坡第一。我不敢說現在的香港,但過去在香港教育,讀不讀書,多數與自己和家庭背景比較有關。看見不少同學,憑知識改變命運。
很多家長,聽到別人額外花錢、聽到別人有經濟壓力都送孩子到私幼,然後隨便怪責一句: 「現在是家長的思維要轉變,孩子應該童年開心就好?」如果這位母親,只想孩子有語言力,等不等於就是一個虎媽?她只求孩子在學習語言時,啟發孩子的興趣。孩子日後能運用這種語言快樂地與人溝通,認識國際世界。可能日後在人生路上,多個工作選擇機會。這個問題就值得深思了。
沒有得選擇的人,自然接受現實,有得選亦可有自己的觀點。但指責別人應要給孩子開心的人,沒有想過代價,可能會換來,讓本身沒有優勢的家庭,繼續犠牲那些孩子。未來父母花大錢給孩子去英文安親班;放棄不管,就可能在低薪惡性循環。我知十個人,總有幾個例外。只是用普通,最實際的思維去分析,教育是不是,應該先讓大部分孩子接受同樣、差不多的根基,路怎麼行,再任由他們選擇呢!
#我不是想吵架 #我想大家思考 #台灣很好
#但仍有不足 #因為有愛 #才肉緊 #台灣 #幼兒園 #幼兒教育 #移民台灣
樂仁幼稚園報名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演算法——音像藝術】
大學時,除了音樂之外,我最喜歡的另一件事就是做視覺和網頁設計。畢業之後也就一邊玩團一邊做設計工作,那時候我每個月都會買 IDN 雜誌,記得某一期裡面介紹當時剛問世的 Processing —— 一個專門為了視覺藝術所開發的程式語言,那些碎形圖像讓我第一次見識到程式和數學之美,隨後我開始試著用自己熟悉的工具 Flash 來編寫類似的動態繪圖程式。
我第一次嘗試的作品其實 Echo 的樂迷都看過,就是在《少年的最後旅行》精裝封面上的那些黑色線條,那是一些簡單的正弦曲線和隨機函式所畫出來的,原本生成的是一整幅密密麻麻的線條,最後我只選了局部放在角落。那支程式其實只有幾行,算是新手的入門嘗試,但我自己真的好喜歡。
後來樂團和工作越來越忙碌,荒廢了好一陣子,直到 2006 的「心電回聲」計畫,我嘗試用演出者和聽眾心電圖的資料,來搭配 live 影像製作互動式藝術,我過濾出心臟的搏動訊號,用來驅動程式繪製出圖案和動態,記得我在那次巡迴結束後有好一段時間都窩在房間寫程式。
開始做《巴士底之日》和 iNDIEVOX 之後,就更沒有時間玩這些了,轉眼十年過去,2017 年我做完〈知的所有〉那陣子,在臉書上看到 DigiLog 的一則貼文, 介紹藝術家 王連晟 的作品〈演算風景〉,那不只是「演算法藝術」而已,而是用聲音去驅動的「音像藝術」,我之前做的東西比起來根本是幼稚園程度,當下我心想:「幹,我一定要找這個人合作。」
然後我就丟他訊息約他喝咖啡了。他說大家都叫他「蝦爸」,除了做音像藝術也做動力裝置和玩噪音,當時怎麼一起創作的想法還不夠清楚,但內心知道總有一天要找他玩些什麼。
《42》發表前,我想要基於專輯的科技和政治主題做一套特別的發表會,腦中立刻浮現蝦爸,幾年沒見他已經進入北藝大擔任教職,於是我和以潔前往關渡找他,幾次討論之後,決定不要只是一次發表會而已,而是發展成一套特別的演出。正巧當時正要去 貴人散步音樂節 表演,而且場地就是有巨大屏幕的全美戲院,根本是上天註定要讓我們玩這次的音像藝術實驗。
演出形式是:音樂部分由我和吉他手 建文林 加上一台鼓機,共四軌音訊送到蝦爸的電腦,蝦爸則寫了多支程式來聽取音訊,並即時生成動態影像,每次表演的聲音差異都會讓生成的影像有所不同,因此不論「影」和「音」都是真正的 live 演出。
那天的結果我們都很滿意,於是開始思考把這套演出發展成一個系列的巡迴,經過數個月的準備,從下週開始我們會開始在各個校園演出,上半場是我和蝦爸的對談,分享音像藝術和這次合作的概念,下半場就是 live 演出,希望讓更多對這樣藝術形式有興趣的同學能夠有所認識並實際體驗,當然校外人士也都歡迎。
「演算 42」音像藝術巡迴
4/14(三) 19:00 北藝大 國際會議廳
4/20(二) 19:00 政大傳院劇場 (報名:https://bit.ly/3mt4kaZ )
5/04(二) 19:00 台大怡仁堂(報名:https://bit.ly/2Qbg4TT)
樂仁幼稚園報名 在 跟著四寶媽環島旅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打四環島旅行20天行程分享
台灣真的好美,有好多在地人文故事值得我們去認識去感動。這次我花很多時間規劃的行程,因為用心,所以玩起來更有感觸,孩子們的日記才寫的生動。
這次分享我的行程,將它分類規劃三大類 #部落深旅行 #美好食光 #露營區 推薦,都是這次旅行中所安排的景點,若有機會不妨可以參考我的路線,當然也可以自行規劃加入喜歡的景點,相信一樣能帶給你心感動。
❤️一打四環島旅行20天規劃❤️
D1:桃園➡️奉天宮➡️威融家
D2:嘉義檜意森活村➡️嘉義監獄➡️民雄星巴克➡️松板家日式料理晚餐
D3:台南十鼓文化村➡️印水涵汽車旅館
D4:高雄蓮池潭龍虎塔➡️海光俱樂部午餐➡️再見捌捌陸眷村➡️海軍故事館➡️劉家酸菜白肉晚餐➡️芬芬家
D5:部落公益教學事前準備工作➡️高雄駁二特區➡️芬芬家
D6:屏東馨香森林原住民合菜➡️薏苡鑰匙圈DIY➡️旭海小學堂
D7:屏東旭海小學堂公益教學➡️旭海大草原➡️旭海活動中心打籃球
D8:旭海小學堂➡️阿朗壹部落廚房午餐➡️力克咖啡➡️金崙沙灘➡️鐵花村➡️小野柳搭帳篷
D9:收帳➡️生活洗脫烘洗衣店➡️機場拿釣具➡️河濱公園騎腳踏車➡️台東美術館➡️M’loma晚餐➡️成功麒麟部落搭帳
D10:麒麟部落露營區收帳➡️麒麟東弓射箭場➡️成功漁港➡️阿桃姊魚干魯肉飯➡️王記鬼頭刀➡️成功豆花➡️小如手作烘培坊➡️小白屋咖啡(秀蘭很忙)
D11:小如手作烘培坊早餐約會➡️長光部落巨石導覽➡️真柄禾多搭帳➡️秀蘭姐家吃晚餐➡️真柄禾多露營
D12:基翬漁港釣螃蟹野餐➡️南竹湖參觀手工煮黑糖➡️秀蘭姐家晚餐➡️真柄禾多露營
D13:秀蘭好忙小白屋咖啡➡️長濱漁港划獨木舟➡️禾多小酒館體驗
D14:收帳篷➡️秀蘭好忙小白屋咖啡➡️欣達海鮮午餐➡️阿美族民俗文化➡️書粥兩週年吃粥慶祝
D15:秀蘭好忙小白屋咖啡學烘豆➡️永福野店香草體驗➡️大順工寮住宿體驗/烤肉趴
D16:長濱玉長公路➡️玉里回家種田➡️光復碧赫潭➡️吉利潭➡️瑟冷部落
D17:玉里回家種田➡️板塊園區➡️日本神社➡️玉里麵午餐➡️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公園騎腳踏車➡️雨淋咖啡點心店➡️鳳林如意亭晚餐➡️吉拉卡樣部落
D18:鳳林吉拉卡樣部落(孩子不舒服休息一天)
D19:鳳林菜市場➡️鳳凰園區賞櫻➡️吉拉卡樣部落
D20:鳳林➡️七星潭➡️嘉豐定置魚場買魚➡️清水斷崖➡️桃園
❤️部落深旅行❤️
☑️鳳林吉拉卡樣假日廚房:由阿美族的吾兀兒創辦,從野菜中認同自己的部落、文化,從烹飪中和自己對話,吾兀兒姊姊會帶領大家赤腳走到田埂上與山裡的祖靈對話,也帶領大家認識野菜文化,吃到最原味的原民餐。廚房採『預約制』,煩請活動或用餐,需於" 一個月前"預約
預約專線:0911793003
吉拉卡樣-Oʼol假日廚房
☑️玉里回家種田:由泰雅族儷珺姊和阿美族大山姐夫所創辦,讓大家可以親手體驗農夫辛勞的工作:插秧、挲草、割稻都可以讓孩子們瞭解“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提供項目:買友善米、DIY、風味餐皆可預約。
預約專線:0929792368
文儷珺
☑️玉里書屋-袋鼠計畫:這也是儷珺姊和大山姐夫和輔仁大學所合辦的,主要是陪伴部落的孩子,讓孩子在寒暑假、平日下課後、假日,家裏大人出外工作無暇照顧時,有個學習場所讓孩子們可以不間斷學習,這裡也很缺師資喔,如有才藝想要進部落教孩子們,歡迎跟儷珺姊聯繫。
☑️包車導覽:第一次安排包車導覽,沒想到這麼“速西”啊!泰雅族的明國哥是導覽界的一哥,本身就原住民的他對原民文化十分有興趣,所以更用心將當地文化記錄下來,用詼諧可愛的“原味”笑話表達,整車的人都會笑哈哈,想要輕鬆遊花東,都可以找明國哥預約。
預約專線:0938150211
☑️旭海小學堂:芳姊無償提供場地陪伴、照顧部落孩子、長輩,開辦小學堂,並用心找資源、師資進駐部落,讓孩子們可以多些學習機會。
➡️小學堂目前從幼稚園到大孩子都有,部落長輩也有數十位,若你家中有可用的物資想做捐贈,或是本身有才藝可教學,都可以先詢問創辦人-芳姊,讓物資找到新主人、讓長輩、孩子們多些課程可以學習。(捐贈物資請務必先詢問芳姊,讓小學堂的空間可以有效運用)
洽詢電話:08-8830899
旭海義塾 (潘儀芳)
☑️長濱專業導覽-長光巨石文化、小黑屋咖啡廳
阿美族的巧雲本身就是長濱在地人,對在地原住民文化推廣不遺餘力,若有來長濱,可以預約做深度導覽行程,結束後再去她一步一腳印慢慢打造的小黑屋咖啡廳休息,繼續聽她說故事。
賴Id: 0979561165
預約電話:0978133538
☑️阿美族民俗中心: AMIS旮亙樂團已聞名世界音樂殿堂,透過主持人知性帶點幽默的介紹,屬於山與海的音樂呈現在我們眼前,非常非常值得進來欣賞。
地址:東管處(就在東管處斜對面,一進來的左邊)
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阿美族民俗中心
☑️手工煮/炒黑糖
如果你有來小白屋喝咖啡,可以詢問秀蘭姐是否可以幫忙預約(因為我們都是透過秀蘭姐預約到的^_^)2/16開始採收煮黑糖,季節限定喔!
☑️永福野店
提供香草體驗、手工麵包,我喜歡在打魯岸下享用下午茶,喝柴燒的香草茶,多了燻香味。
☑️書粥
不是賣粥的地方,而是賣書的小書店,這裡最大特別是提供‘以工換宿’方式來運作,讓大家來這裡當店長,體驗長濱在地生活。目前報名踴躍,滿到快溢出來了!
書粥
☑️基翬漁港:
不同於成功漁港只限定有牌的才能買,位在附近的基翬漁港小而巧,每天回港下漁獲兩次,是當地居民補給的好地方,價格便宜公道。
☑️麒麟東弓射箭場:
我喜歡在樹林裡射箭的真實感,走在溼滑石頭、竹子林立的乾枯溪流上,很特別的感覺。
(400元/1.5-2小時),如果在麒麟部落露營區搭帳,一帳送10箭體驗,需預約
❤️美好食光❤️
☑️秀蘭好忙-小白屋咖啡:
秀蘭姐真的如店名,好忙很忙非常忙!!她要照顧一家老小、勤勞種植著長濱米,更自學咖啡學問。愛笑愛交朋友的她,常因她的開朗大笑而感染到歡愉的氣氛,所以大家都非常喜歡跟秀蘭姐在一起。歡迎有來長濱可以來喝杯手沖咖啡,絕對讓你喝到滿滿的人情味。
預約電話:0919728252
地址:台東縣長濱鄉竹湖村9鄰移民21號
秀蘭很忙※小白屋咖啡
☑️小如手作烘培坊+星月海私人招待所民宿:
從台北嫁來台東的小如,和先生快樂哥在長濱三間屋開了修車廠+手作烘培+星月海私人招待所民宿,很愛乾淨的小如和樂哥,把家裡整理收納的十分清爽乾淨,尤其住在海景第一排,從窗外看出去的藍天與台東藍的太平洋,會讓人忘記城市的紛擾而讓心慢慢靜下來享受這悠閒的時光。住民宿的旅人還能吃到小如親手煮的減醣早餐,再搭配手作麵包,真的是會回味無窮。目前麵包可以預訂也可宅配,民宿因為一次只招待一組旅人,讓旅人多了隱私也多了自在,由於太熱門,所以需耐心預約喔。
手作烘培預約:https://line.me/ti/p/fJBcpakFQo
地址:長濱鄉三間派出所對面
☑️ 雨淋旅法甜點師結合在地優良農產品,開發出專屬於大農大富森林的好滋味!坐在戶外區看著前方山脈,令人不想離開黏人的土地了。
地址:光復大農大富平地森林裡(旅客服務中心裡)#雨淋 Rainfall coffee
☑️馨香森林:非常值得來園區走走吃原民餐,份量多、菜色多,美味好吃!也有提供DIY課程,薏苡鑰匙圈10人/1500,還有其他相關體驗課程供選擇。(採預約制)
地址:東源森林遊樂區裡面
電話:0978125068
馨香森林餐吧【馨源工作坊】
☑️台東達仁鄉阿朗壹部落廚房:提供不煎、炸料理,個人覺得很好吃,很值得品嚐,也有很多相關體驗課程供預約。
預約電話:0958090180 或 089702135
阿朗壹部落廚房
☑️M’loma:位在台東美術館裡的風味餐廳,裝潢採用原民風、吃的都是山珍海味(野菜、海鮮),從前菜到甜點都很好吃,cp值很高,值得帶孩子們來品嘗。
電話:089310277
☑️成功漁港旁-阿桃姊的魚干魯肉飯
每次來成功,我一定會來找阿桃姊討飯吃,阿桃姊的魚干魯肉飯我們好喜歡,再加上其他家常菜、海鮮快炒,有媽媽的味道喔!
❤️東部露營區❤️
小野柳露營區、麒麟露營區、真柄禾多露營區
以上都是我在東部常去的點,都有面海營位、營區乾淨。
很謝謝你們喜歡我的旅行,希望我的勇敢能帶給你們信心,並且好好把握珍惜孩子在身邊的時間,好好創造屬於你和孩子的親子存摺,讓孩子回歸孩子,讓他們的童年玩的精彩更有意義。
#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