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樂一番禁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樂一番禁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樂一番禁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樂一番禁運產品中有1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2萬的網紅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文茜的世界周報》 【當全球新冠疫情高峰尚未解數,各國已紛紛展開不同程度的解封,但最早爆發疫情的中韓兩國已率先又出現群聚感染,甚至重新開始封城。復工壓力也出現在目前死亡及確診數字仍居高不下的美國,儘管總統川普帶頭喊解封,也掛保證檢測能量勇冠全球,但事實是各州仍陷危機,包括肉品加工廠、長照中心、甚至...

樂一番禁運 在 HK Food Media《飲食男女》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9-21 09:43:58

足本睇片👉🏼:https://bit.ly/3i0SdPu 「早起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詩句行間透露了「民以食為天」的民間文化,寥寥數字已概括了數千年來中國百姓日常生活必需品,不論貧賤富貴,一天的生活都離不開這七件與炊廚有關的物事。明朝著名文學家,風流才子唐伯虎也曾以「七件事」題詩,「柴米...

樂一番禁運 在 ?Evan.C TW ??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8-10 18:51:56

📍 馬祖(matsu) - 大坵島 - 梅花鹿 🦌 - 想看野生梅花鹿到底要去哪裡看? 大家都會選日本奈良吧! 但這次我選擇去「大坵」,韓國嗎🇰🇷? 不是啦,此🇹🇼「大坵」非彼🇰🇷「大邱」 - ☀️Anyway要去馬祖北竿旁邊的大坵島🦌 島上好多可愛的梅花鹿哦,而且很多不怕人,根本來到奈良啊,真正的...

  • 樂一番禁運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5-20 07:00:32
    有 2,861 人按讚

    《文茜的世界周報》

    【當全球新冠疫情高峰尚未解數,各國已紛紛展開不同程度的解封,但最早爆發疫情的中韓兩國已率先又出現群聚感染,甚至重新開始封城。復工壓力也出現在目前死亡及確診數字仍居高不下的美國,儘管總統川普帶頭喊解封,也掛保證檢測能量勇冠全球,但事實是各州仍陷危機,包括肉品加工廠、長照中心、甚至是學校都是未爆彈。美防疫專家佛奇日前接受參院聽證說出了實話,對當前美國在檢測及追蹤接觸史的能力都不足的情況下,貿然重啟經濟表示擔憂,越來越多學者也擔心,美國2020恐將迎來最黑暗的寒冬,但川普仍依然故我,試圖用自己的領袖魅力帶領國家衝破迷霧,未來數周的疫情發展,勢必將是一場科學專業與政客的對決。】

    {內文}
    (影片旁白)
    自從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以來,世界各地的國家就實施了隔離措施,包括隔離 居家避疫 學校停課企業停工 旅行禁令和邊境禁運,世界上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口受到某種形式的限制,以減緩COVID-19的傳播速度,就是要使曲線拉平 使曲線拉平 使曲線拉平

    目標是如此清晰,但人們的耐性卻實在太有限,在全球新冠疫情高峰尚未結束之際,越來越多國家開始不同程度放寬限制措施,其中不乏感染人數極多的主要疫情國
    但放鬆的時間極其短暫,這個星期已有不少國家再陷危機。

    (新聞旁白)
    今天早上,首爾的4000家夜店和酒吧全數關閉,新冠病毒檢測點大排長龍,韓國公衛人員試圖追至少5500名一周前去夜店可能被感染的人,他們說,一名29歲男子在5月1日晚間至少去了三個夜店,都沒有戴口罩,上週三對新冠病毒的測試結果呈現陽性

    (新聞主播)
    儘管上週末中國共計出現了一個新的高風險地區和三個中風險地區,這個位於中國北方的高風險地區舒蘭,當地官方已經宣布了戰時控制措施

    在這波新冠疫情當中,東亞向來是以中日韓三國,做為重啟復工的觀察重點,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韓國在首爾梨泰院夜店爆發新一波群聚感染後,當局已宣布再度延遲學校復課時間一周,而中國在謹慎復工後再下令封城,也是因為最近14天已有多達七個省份,出現新增本土確診個案,群聚性感染病例正在持續增加,擔心確診數字再度反彈,印度原定要在5月17號結束的全國封鎖令,總理莫迪已召集內閣部長,討論繼續延長封城的可能性,印尼則為了避免更多人因防疫失業,日前宣布對45歲以下勞工開綠燈,准許這個病死率最低的族群率先復工,只維持戴口罩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但已讓不少專家憂心疫情再起。

    (Dr.Pandu Riono/印尼大學教授)
    我們當然還沒準備好,總統說我們每天需要檢測一萬人,但我們只做到了一半

    SO Mohammad Faisal 印尼經濟改革中心
    因為政府從一開始防疫就非常不嚴謹 沒有嚴格執行限制令 這將使疫情期間或曲線在印尼會拖得更長 相較於其他國家而言

    紐時報導稱,在沒有疫苗缺乏特效藥,又做不到全面篩檢的情況下,全球在新冠病毒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未大幅下降,且人們對疾病的恐懼也未減之際全面復工,其實是一種冒險,正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歷史學家格林所說,這樣的結束,並不是因為征服了疾病,而是人們厭倦了恐懼,於是秉持著一種盲目的信任走出家門,哪怕有可能堵上性命。

    (川普/美國總統)
    我要安全解封,但我就是要解封

    美總統川普如宣戰般公然喊話,真實反映出全球執政者的急迫心態,當全美確診病例仍持續上升不見趨緩,堂堂突破140萬例,死亡人數也正向它們推估,已經倍增的14萬大關挺進時,白宮周一宣布再投入110億美元,擴大全美新冠病毒檢測能量,這是當下他們能安撫人心的少數解方之一。

    (Adm. Brett Giroir/美國衛生服務部助理部長)
    我們美國各州可望在未來四個星期內完成超過1200萬人次測試

    (抗議者)
    我們要自由 我們不是羊 我們是人

    解封復工的壓力在全美蔓延,尤其對那些已經連續兩周沒有新確診的地方,準時寄到的帳單無疑是燃眉之急,一方面勞工們急需盡快復工讓薪水入帳,政府也想要重啟經濟搶救GDP和預算赤字,這也導致全美在短短一周內,已確定至少48州將部分或全數解封,問題是沒有一州符合白宮先前發布的復工條件,目前全美有33%地區仍處於病例上升階段,明尼蘇達和內布拉斯加州,確診數量更是明顯爆增,儘管有13個州疫情看似趨緩,但喬治亞州做為最早解封的幾個州,雖然勉強算是穩住局面
    其他計劃要開放的州,幾乎沒有一個能端出可以說服美國人,病毒已經就範的證據
    CNN一份最新公布的民調顯示,超過一半美國人認為政府防疫做得很差,高達52%認為最壞的時刻還沒到來。

    (Michael Osterholm/明尼蘇達大學傳染病研究與政策中心主任)
    我認為我們只是從字面上看,疫情仍處於非常非常早期的階段,對我而言,真正令人擔憂的是,我們並未規劃好應付可能出現更大一波的疫情

    一種赤手空拳就要和病毒決戰的狀態,令不少州長心驚膽顫。

    (Gov. Mike DeWine/俄亥俄州州長)
    如果你不解封是一種風險,如果你真的開放了,那也是一種風險,我們正努力以一種穩定的速度做到這一點

    因為美國國內存在許多未爆彈,諸如先前肉品加工廠上萬員工染疫,甚至連累四名肉類檢驗官也死於新冠肺炎,總統川普卻為了保持美食物供應暢通,下令肉品加工廠維持開放,另外長照中心及老人安養院,也是新冠病毒快速擴散的高危地區,紐時報導稱,解封前能想出的對策,也不過就是養老院員工每兩周檢測一次,檢測呈現陽性的長輩或病患,禁止送回,至於最具爭議的學校復課問題,在美防疫專家佛奇明確指出,今年九月開學前不會出現新冠疫苗可供施打後,加州州立大學已率先宣布,今年秋天也將改採線上教學。

    (Robert Redfield博士/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
    很重要的是必須要強調,我們還沒有走出困境

    (佛奇/美國家過敏暨傳染病研究所所長)
    我擔心的是我們將開始看到,一些零星的個案可能會轉變成大爆發

    5月12號在美參議院舉行的聽證會,議員們透過視訊連線,正在居家隔離的美多名防疫專家,BBC報導稱,或許因為這是佛奇近期,首度在沒有川普在場的壓力下,公開向全美民眾發言,他罕見直率地表達了對貿然重啟經濟的擔憂。

    (佛奇/美國家過敏暨傳染病研究所所長)
    我認為我們正朝向對的方向前進,但正確的方向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完全控制疫情的爆發,如果真的發生這種情況,那將是真正疫情爆發的風險,因為您可能完全無法控制,這實際上反而會使您不進反退,不僅會導致一些本可以避免的痛苦和死亡,甚至可能使您在努力使經濟復甦的路上打回頭,因為這幾乎會使時光倒流

    儘管強調秉持專業,但這一天的佛奇無疑是站到了川普的對立面,一番言論針對的正是前一天,總統川普才剛公開宣示「我們取得了勝利」,並預言這是「向偉大過渡的開始」,佛奇直指當前的美國,至今仍欠缺復工至關重要的檢測及追蹤接觸史的能力,但總統川普卻多次標榜美國的檢測能力,世界第一 無人能敵。

    (羅姆尼/美猶他州共和黨參議員)
    昨天您還在慶祝一個事實,說我們進行了比韓國更多的測試,人均測試比韓國有多, 但是您忽略了一個事實,即他們在爆發初期就達成了他們的任務,而我們在2月和3月都還在原地踏步毫無作為,我查閱過我們的測試記錄,真的沒什麼值得慶祝的

    (Sen. Patty Murray/美民主黨華盛頓州參議員)
    本屆(川普)政府過去的紀錄,都無法兌現承諾,他們一直說會有更多的測試及(物資)供應,但結果都沒有

    世衛警告,新冠病毒未來很有可能會像愛滋病一樣,永遠不會消失,就算疫苗誕生也可能,會因病毒變異而經常失效,抗擊病毒的下一階段,將取決於各國的檢測能力,川普及他所領導的美國如要解封,這將會是第一個面臨的難題,不過川普顯然對於佛奇的專業說法不以為然,隔天就高分貝批評「無法接受」,尤其是談到讓美國學校的年輕學生復課,川普非常堅持己見。

    (川普/美國總統)
    我對他的回答感到驚訝,實際上是因為你知道,對我來說,這是不可接受的答案,尤其談到復學,唯一可以接受的是,我說學校教授 老師等超過一定年齡,我認為他們應該再休息幾週,可能五週 四周的時間,誰知道呢,也許吧,但我認為他們必須要小心,因為新冠肺炎是一種攻擊老年人,攻擊健康的疾病,如果你有心臟問題,罹患糖尿病,如果你又上了年紀,那麼危險肯定要大得多,但是如果說的是年幼的孩子和學生,實際上如我所說,你只要看一下統計數據就可以知道差別

    美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衛學院院長 傳染病專家Dr. Tom Inglesby,近期接受福斯新聞專訪,談美國是否可以安全復工,他數度強調這場大瘟疫目前仍處於開始階段,人們不該過度樂觀,因為「病毒不會消失」,人們只能隨著時間過去學習如何處理,降低傳染風險,並透過藥物減緩衝擊,先前因提出建言,要美國嚴防新冠肺炎大流行,而遭到川普開除的美國生物醫學發展管理局局長卜萊特,也在去職後前往眾院聽證表示,美國的機會之窗正在逐漸關閉,這場瘟疫將使美國今年迎來「史上最黑暗的寒冬」。

    (Rick Bright/前美國生物醫學發展管理局局長)
    我擔心(新冠肺炎)這種大流行病會惡化並持續很長時間,今年秋天新冠肺炎就可能會復活,而季節性流感的挑戰將使這種情況更加複雜,如果沒有更好的計劃,2020年可能會是現代歷史上最黑暗的冬天

    到底要不要相信科學依靠專業,美國總統川普正試圖用自己的領袖魅力,帶領著這艘船艦橫衝直撞走出迷航,專家說,復工的疫情反彈,需要數周時間才會清楚展現,專家與政客的不斷拉鋸,將決定最終新冠病毒將奪走多少人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2BbY9o_7Y8

    含主持人陳文茜解說,請點閱【完整版】2020.05.16《文茜世界周報-亞洲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SrvBiyVM9o

  • 樂一番禁運 在 楊衛隆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3-19 00:41:11
    有 295 人按讚


    港共地霸末路
    美股連番跌停,香港地霸和太子黨加上中共財團全力護盤托市。3月16日星期一,道股暴跌3,000點,破歷史記錄。星期二,港股竟然上升200點。星期三港股開市續升。開燈會要推倒全球經濟,建立世界經濟新秩序。微不足道的香港地霸和中共財團如何有能力抵擋? 中共和地霸自視過高,不知天高地厚,在中港托市還大舉進軍花旗,絕對是找死。
    美國成立香港人權及民主法的時候,中共港共沒有重懲黑警反而繼續縱容黑警行凶作惡。開燈會出手,武漢新沙士延燒全球,中國生產陷入停頓,油價和美股重創,股災一浪連一浪。中共港共仍然不知死活,黑警暴行沒完沒了。香港茶友的鮮血十分寶貴,中共港共黑警黑幫死絕也不夠還債。開燈會幫助香港茶友討血債,中共港共還要跟開燈會對著幹,傻至可憐又可笑。
    美國時間星期三,即是港股收市後,道指大跌約1,500點,跌穿2萬點重要心理關口。跌得最慘烈是油價,只有22美元一桶。加拿大重油跌至約10美元一桶而且缺乏買家,相信會繼續跌下去。超人李說他一生最大成就是的加拿大嚇死雞能源可以說8成是李氏家族生意,和私有化沒有甚麼分別。2008年,嚇死雞股價53美元,現在只有1.6美元,跌至零頭也不保。即使嚇死雞貨源嚴重歸邊仍然沽壓沉重,已經變成蚊股,短期內成仙機會極高。
    油價暴跌是沙地打斷中共一帶一路直通伊朗的戰略。戰略上,中共輸了。沒有
    水陸路直通伊朗就無法確保伊朗石油供應。美國隨時可以用石油禁運作為消滅中共手段。中共武統台灣是痴心妄想。油價閃崩對早就訂立俄羅斯長期每桶超過100美元供油協議的中共來說是經濟大災難。日本和南韓在國際市場買石油做對沖,中共卻買俄羅斯石油,架空美國控制的國際石油市場。現在,中國油價100美元,日本和南韓只是22美元。中國產品生產成本高於日韓,生意難做。即使中共要做蝕本生意也有困難,因為中美貿易戰,中國市場萎縮,工業也跟著萎縮。2020年春節後,中國復工的最大難題是武漢新沙士和中美貿易戰,生產成本只是次要。中共企債很快爆煲。
    開燈會早就部署好天滅北京,將中共高層一鑊熟。可是,豬頭習真身不在北京,中共七常萎也不聚集。二月北京地震亡共的計劃有點阻滯,但是,經濟滅共的計劃進行順利。
    香港樓價全球最難負擔,年青人無法安居樂業生兒育女,做生意的人走投無路,遭無良業主迫遷,百年老字號也要結業,茶記無法經營,涼茶舖,腸粉店,豆腐店幾乎絕跡香江。大集團壟斷零售和餐飲業,罪在香港四大地霸。今次武漢新沙士和石油大戰是報應。2020年,港共變米田共,地霸去瞓街,克竟死全家,土販民變討飯民。

  • 樂一番禁運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11-29 08:41:28
    有 188 人按讚

    譚新強:感恩阿里回歸香港 祝賀中國新零售成功!

    感恩節快樂!雖然感恩節是一個美國節日,但今年連香港也確有值得感恩的原因。首先近日街頭稍見平靜,當然感恩。除此,阿里(9988)這個在美國漂流5年的遊子,也終於「回家」了!當然這只是一次「虛擬化」的回家,實際業務與香港關係極少。

    阿里衣錦還鄉,亦為飽歷滄桑的「老家」帶來一點冲喜作用。上市不到一周,股價已從招股價176港元升至204港元,為鄉親父老帶來一份不錯的禮物。本來在美國掛牌的阿里ADR亦逐漸逼近210美元的歷史高位。另外,這次阿里回歸集資130億美元,為今年至今全球最大一宗IPO,對港交所(0388)爭奪集資冠軍寶座有極大幫助!遲些如沙特阿美能如期在利雅德(Riyadh)上市,集資額或將破紀錄高達250億美元,但全年集資仍將無法超越香港。

    記得5年前阿里在美國上市前,《經濟學人》雜誌曾以阿里為封面故事,對阿里的前景非常樂觀,甚至認為有可能將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5年是一段不短的時間,中間發生了不少事情,世界局勢亦出現不少重要變化。最重要的當然是中國的崛起,導致美國的猜忌,從特朗普3年前當選上台後,更逐步挑起愈演愈烈的貿易戰。即使阿里是一家以中國內銷為主的企業,但本來亦有在國際拓展的夢想,甚至希望能夠打入美國和其他成熟市場。本來馬雲更曾承諾將大力引進美國中小製造商出口到中國,豪氣預期將為美國製造過百萬就業機會。但隨着貿易戰升級,馬雲就宣布取消這個為美國製造就業的計劃。當然馬雲自己也聰明地選擇了提早退休,寧願轉型為武林高手,甚至挑戰拳王梅韋特(Floyd "Money" Mayweather),希望他是開玩笑,"Money"肯定馬雲多,但「好打」就前車可鑑,無謂逞強了。

    阿里增長仍強 想像空間大

    阿里已經是巨無霸,但是增長仍然非常強勁,第二季收入增長40%,經營盈利更升了42%。核心中國電商收入增長40%,雲服務增長更厲害,高達64%!阿里佔股33%的螞蟻金服,貢獻22億人民幣盈利,為歷來最高。螞蟻金服估值可能高達1600億美元,應為全球未上巿獨角獸之首!支付寶處理的支付金額應該已超越Visa和Mastercard等,但支付寶主要功能是為淘寳和天貓服務(更大使命是為人民服務)。

    國際電商業務方面,最主要的是東南亞的Lazada,收入增長也有35%,但近18個月開始面對Shopee的強烈競爭(母公司為中國的Sea Limited,騰訊持股34%)。

    看估值,阿里今年PE約30倍,看似不便宜,但增長快速,明年PE已預計跌至約23倍,PEG仍然低於1倍。若對比亞馬遜,收入是阿里的4倍,但今年PE高達80倍。亞馬遜收入增長不俗,約25%,但亦遠低於阿里。亞馬遜市值高達9000億美元(排名第4,蘋果和微軟市值已達1.1萬億美元,Alphabet跟亞馬遜差不多),阿里才剛重上5000億美元,想像空間仍很大,不敢說在可見將來成為全球第一,但如能到高盛的目標價255美元,巿值將是6700億美元。

    阿里在香港上市,肯定對達到這個重估(Rerating)的效果有極大幫助。在中美矛盾愈來愈激烈的今天,美國投資者給予中國企業的估值必有折讓,回歸香港非常合理。上市不足一周,估值已升了14%,下周將被納入恒生綜合指數,相信短期內將可進入港股通,定必馬上成為「北水」愛股。美團就是最好例子,10月底入了港股通後,已升了近18%。

    阿里什麼時候可進入恒指,要看針對同股不同權的決定,老實講,不管公平不公平,只是時間問題而矣。但跟隨恒指的資金有限,MSCI當然重要得多。阿里市值已比騰訊高35%,但騰訊PE仍略高於阿里,增長亦較慢,整體近兩年有點迷失方向的感覺,執行能力亦不及阿里,所以不少資金必將轉投阿里懷抱。

    中國新零售着重內銷 受貿戰影響微

    但阿里未來升速可能稍為慢一點,或將受制於美國掛牌的ADR,說到底,誰多錢,誰就有定價權。我建議,如中美衝突再升級,既然美國已恐嚇將掀起金融戰,阿里不如索性早點主動在美國退市!

    阿里固然厲害,但中國新零售行業的創意、經營模式和科技應用,都可說是領先全球。上周文章指出,中國科技的Achilles' heel(最弱點)是半導體,尤其製造方面,受到美國限制出口甚至禁運的威脅。但除了這底層技術外,上面的網絡技術,到了4G年代已追上,5G服務正在全面加速推出,更已開始投資到6G技術發展。更上層的商業應用,如新零售模式,主要倚賴內銷,受半導體技術的影響相對間接,慢一點的晶片也可處理外賣訂單,即是說受中美鬥爭影響極少,所以更必成投資者避風港。

    中國人非常喜歡做生意,又聰明,本來已很有創意,從各種不停創新的飲品、火煱和零食潮流,已可見一斑。再結合起互聯網、微信社交平台和支付系統等的科技生態圈,再加上人口龐大、密度又高,快遞勞工成本仍相對低,所以比美國更快地創立多家新的成功新零售企業,包括美團、拼多多和瑞幸咖啡等。

    美團已逐漸成為如淘寶的飲食服務平台,結合送外賣和點評提供的消費者資訊,已明顯打敗了阿里的餓了麼服務。美團估值當然超級昂貴,才剛開始有盈利,樂觀估計明年PE最少80倍,今年更高達400倍,但經營槓桿非常高,如果相信,收入增長雖然只有約30%,但未來幾年,每年盈利可以倍數增長。

    美團未來數年盈利料以倍數爆發

    拼多多的模式亦很獨特和精準,利用微信導流量,採用團購模式,最聰明的是針對原本最少人留意、但消費增長潛力最大的三四線城市,即是所謂的以農村包圍城市策略。阿里近日才亡羊補牢,企圖在這方面急起直追。開始時,拼多多一如淘寳初期,也有大量假貨問題(部分消費者不介意),但據說近日已有改善,甚至提供某些貨品如iPhone為真品的保證,但竟然仍有可觀折讓,可能是為了招來客戶的補貼吧。拼多多估值更難,尚未有盈利,預期明年收入增長80%以上,據聞GMV已超越京東,市值亦已超越百度、高達410多億美元!

    瑞幸咖啡的故事更驚人,才成立了兩年,已在美國上市半年,股價已接近翻一番,市值已是75億美元。店舖數目已超過4000,很快即將超過星巴克(Starbucks)在中國的數量。

    瑞幸擁逾億用戶數據 同業難趕上

    瑞幸的獨特之處是所有客戶都來自自家的App,店舖不設現金支付,至今已累積過億用戶。本來不經微信導流量是非常不容易的事,但瑞幸非常幸運,成功利用實體店加優惠,例如Latte買一送一,吸引到過億客戶,因而避免了更昂貴付給微信的獲取客戶成本(Customer Acquisition Cost)。過億用戶的寶貴數據到手後,就可以分析他們的消費習慣、口味和工作地點等,逐漸打造一個網絡平台,然後精準決定在什麼地點開店、如何推銷更多其他產品,例如麵包和茶類飲品等。因為網上下單方便,價格廉宜,更有送貨服務,所以消費頻率也大大提高。我相信其他的餐飲公司如星巴克和喜茶等也在爭相模仿,但瑞幸有先發優勢,要追上來也不容易。

    總括來說,中國在新零售模式和技術,對比美國以至全球有明顯優勢,絕對值得培植和發揚光大。最有效的方法是繼續減稅和尋找其他方法,刺激消費,更重要的當然是刺激生育。

    (中環資產擁有阿里、蘋果、微軟、Alphabet、亞馬遜、Visa、 Mastercard、美團、拼多多和瑞幸的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