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榮總放射科主任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榮總放射科主任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榮總放射科主任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榮總放射科主任產品中有3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新思惟國際,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在醫學中心任職,科內要求學術發展要以跨界的新領域為主,自己原本進行的研究主題被迫暫停,擔心過幾年管理階層異動,可能又有新的變數,該怎麼應對? ⠀⠀ 答:(蔡依橙)關於「一朝天子一朝臣」,以及研究領域動盪的問題。我建議,身強體健的時候,臨床工作疑難雜症可以多做,但研究發表的領域,還是要專心在投資報...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80的網紅駐家醫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郝健康:觀察這個地方 就能預防 LINE官方:https://line.me/R/ti/p/%40ynl5328p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docinhouse/...

  • 榮總放射科主任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1 06:30:04
    有 47 人按讚

    🔎 在醫學中心任職,科內要求學術發展要以跨界的新領域為主,自己原本進行的研究主題被迫暫停,擔心過幾年管理階層異動,可能又有新的變數,該怎麼應對?
    ⠀⠀
    答:(蔡依橙)關於「一朝天子一朝臣」,以及研究領域動盪的問題。我建議,身強體健的時候,臨床工作疑難雜症可以多做,但研究發表的領域,還是要專心在投資報酬率高的。
    ⠀⠀
    例如我在台中榮總工作時,臨床工作包括胸腔放射、介入放射、兒童放射、心臟放射,肝臟移植也找我。這些我都做,也都在很短時間內把技術練到世界等級,但說到發表,我的主力還是心臟放射,因為這個領域新,而且發表的手感我累積最久。
    ⠀⠀
    其他領域我也會偶爾寫寫小品文,case report、case series、educational review,但我不會在非心臟血管的領域,仔細的建立臨床病人資料庫,只有心臟血管領域,值得我這麼做。
    ⠀⠀
    ⠀⠀
    💪 實力在手,選擇我有!
    ⠀⠀
    我建議你盤點一下自己的資源,作了幾年,換了幾次老闆,翅膀也比較硬,推事情的技術也好多了,建議集中火力在「#能讓自己有成績」的領域,對於其他研究領域先放掉,這樣會比較好。
    ⠀⠀
    當你真的有了深厚的成績,即使換了新老闆,他要叫你砍掉換領域,也說不出口,畢竟你可以說:「主任,這個領域不做的話,科內每年會少三篇 SCI,我發展新領域可能又要三年才會開始有成果,不如我還是做這個領域,新領域一邊學,你看這樣好嗎?」只要主任不是存心要搞你,應該都會同意的。
    ⠀⠀
    作個結論,科內政治的確很麻煩,但有經驗的人都會告訴你「實力主義」,當我們有成績,別人沒辦法假裝看不見的時候,你的選擇權就大得多。所以,務必讓自己快速有成績。
    ⠀⠀
    ⠀⠀
    🚩 【#全新改款】10 / 17(日)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配合國家防疫政策,室內空間降載五成,名額有限,請把握機會!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
    ⠀⠀
    👉 課程特色
     
    ▪ 從審閱者角度,給你稿件準備建議,避免一眼就被退稿,學會正確的標題與摘要寫法。
    ▪ 怎樣寫論文,才會又快又有效。從靠靈感,變成靠結構,即使精神不好也能持續產出。
    ▪ 別擔心自己統計爛,下午兩點讓你在自己的電腦跑完統計,作出 SCI 等級圖表。
    ▪ 如何讓 revision 幾乎全被 accept,真正讀懂 reviewer 想要的是什麼。
    ▪ 覺得自己的研究環境不夠好嗎?其實大家都是。如何整合手邊資源,順利起步。
    ▪ 想不到研究主題嗎?不知道怎麼累積研究資源嗎?我們教你。
    ⠀⠀
    ⠀⠀
    🚩 SCI 天天有,讓國際級學者教你投稿重點!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 榮總放射科主任 在 麻的法課 - 邱豑慶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4-16 23:29:41
    有 3,527 人按讚

    首先逆風一下。

    當然醫界的大家都覺得健保不合理的壓低給付很雞巴,但這個新聞其實和健保無關。

    #這個蠢事發生在學校啊,#不是醫院。

    我們醫學院各科系的學生應該都不陌生,不管是醫中牙,或是醫檢和護理系,打針/抽血/採血這些臨床技術,我們大家都是在自己和同學身上互相練習,甚至我們中醫系還多了針灸。

    實驗課沒有準備充足的採血針這件事,校方逃不掉該付的責任啦。何姓醫師更是應該被譴責。

    誇張事件發生在9日,女醫師在「微生物與免疫學」實驗課上,要求38名學生使用12根採血片互相幫對方驗血型。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受訪時表示相當驚訝,共用採血片有機會因接觸他人血液,再藉由血液傳播病原體,包括HIV愛滋病毒、B型肝炎病毒、C型肝炎病毒以及梅毒螺旋體。依照醫院針扎SOP,當下應立即檢驗先確認自身是否為某疾病帶原者,因疾病潛伏期最長可達半年,因此被針扎後追蹤6個月,若皆為陰性才能安心。

    林氏璧接著說,每個疾病透過血液針頭傳染的機率都不一樣,其中最容易傳染的就屬「C型肝炎」,一旦遭感染可能變為長期慢性帶原者,就像B型肝炎一樣經過一段時間恐變肝硬化,接著有機會成為肝癌,進而演變為肝癌三部曲。

    為什麼會有醫師,犯這種連還沒畢業的學生都覺得明顯有問題的錯誤?我覺得是「專業的傲慢」,或者說「不專業的人更傲慢」。

    1995年,榮總發生了可怕的院內瘧疾感染,瘧疾欸!在台灣絕跡數十年的瘧疾!當時造成六個病患院內感染,四人死亡。還有一個年輕醫師在案發兩年後疑似因為壓力而自殺。

    感染控制的無知傲慢,還有廉價給付的健保,正是這五條 人命的起因。

    電腦斷層掃描檢查的顯影劑注射,居然只換針頭,上面的針筒和管路居然多人共用。

    當時的吹哨者,王副護理長多次向藍功堯反映無用之後,認為事態嚴重,乾脆直接找台北榮總時任放射線部主任張政彥,王女證稱,當時張政彥對她怒目相向,直接表示:「#誰說不安全,#請拿出證據來」

    該顯影劑注射機之使用手冊內明確記載所使用之注射筒及螺旋導管,屬於丟棄式器材,使用一次即須加丟棄,不可連續及重複使用,以避免發生感染而危及病患之健康。

    最後境外感染瘧疾的患者,血液回流到導管,然後造成整起荒謬的院內感染事件。

    各位不要以為醫師甚麼都懂啊,都不會犯各式各樣的低級錯誤啊。

    有啦,如果要採血的是她的小孩或是她自己,她就會全部換新了。

    至於護生的健康,大概不在她的首要顧念吧。

  • 榮總放射科主任 在 News98 官方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3-15 11:00:14
    有 13 人按讚

    【#名醫OnCall 詩瑋X熊佩韋醫師,現正直播中!】
    62歲的藝人陳昇連續26年都舉辦跨年演唱會,但去年卻突然取消,原來是口腔長了腫瘤進醫院動手術。榮總醫師診斷為口腔癌一期並未擴散,陳昇早年嗜好香菸、檳榔、酒,這些都是誘發口腔腫瘤的危險因子,風險可是一般人的123倍!陳昇形容在健檢聽到消息時如雷轟頂,覺得人生很多重要的事都還來不及去做,覺得更想陪家人,專輯、演唱會都不那麼重要了。愣了半小時無法打電話告知太太,覺得抱歉。住院15天中,插鼻胃管不能進食不能喝水,不能說話,讓自己有機會沉澱思考很多,修復後因為傷口長繭講話有點影響,約有1/5是麻的。現在保持規律生活,午夜前睡覺,早起游泳和騎腳踏車。
    ⠀⠀⠀⠀⠀⠀⠀⠀⠀⠀
    聽熊佩韋醫師告訴你誰是口腔癌的高危險族群?如何提早發現!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