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榮總手外科推薦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榮總手外科推薦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榮總手外科推薦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榮總手外科推薦產品中有1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山姆先生這一家,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消滅空間病菌…#空間防護 居家防疫好夥伴該補充囉✅多一層隱形防護降低感冒傳染與減少過敏 附著飄浮四周的病菌、臭味、塵蟎過敏原、甲醛剋星,很容易引起過敏的機會,像新生兒出院都會做一些檢查,橘子就有被測出對塵蟎過敏,在房間會一直打噴涕🤧所以常常都要換洗被子,空氣清淨機隨時打開,現在房間也開始備著7...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主持人: 李基銘 本集主題: ‎永不說再見‬ 這集要為大家介紹這本新書,邀請到作者 ‪#‎龔華老師‬,還有博思智庫 ‪#‎吳翔逸主編‬,親自到節目現場接受專訪。 1992年夏末,事業正顛峰的龔華老師罹患乳癌。此時已在商界多年,並擁有自己的貿易公司,人生驟然生變。他只擔心他的兒子,一個才...

榮總手外科推薦 在 山姆先生這一家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22:09:03

抑制家中病菌…#神物 除了抑菌,放在廁所改善消臭也很讚,24小時空間防護👍🏻 不用噴也不用電,只要擺著就好的居家空間好幫手的【加護靈】該補充囉🙏,我們使用一年多,對垃圾桶的異味也能抑菌改善消臭。除此它還有多一層隱形防護降低感冒傳染與減少過敏,在24小時不間斷的對抗異味、塵螨過敏原,像橘子出生被...

榮總手外科推薦 在 山姆先生這一家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03 14:49:30

病菌out!!…#空間防護 居家防疫好夥伴要補充囉!多一層隱形防護降低感冒傳染與減少過敏✅ 附著飄浮四周的病菌、臭味、塵蟎過敏原、甲醛剋星,很容易引起過敏的機會,像新生兒出院都會做一些檢查,橘子就有被測出對塵蟎過敏,在房間會一直打噴涕🤧所以常常都要換洗被子,空氣清淨機隨時打開,現在房間也開始備...

榮總手外科推薦 在 山姆先生這一家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7-11 10:08:39

居家防疫好夥伴!補充起來囉✅ 多一層隱形防護降低感冒傳染與減少過敏…#空間防護 附著飄浮四周的病菌、臭味、塵蟎過敏原、甲醛剋星,都其實很容易引起過敏的機會,像橘子出生的時候有被測出塵蟎過敏,在房間會一直打噴涕🤧所以常常都要換洗被子,空氣清淨機隨時打開,現在房間也開始備著76%醫生推薦入坑使用💙💙...

  • 榮總手外科推薦 在 山姆先生這一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15 20:44:23
    有 5 人按讚

    消滅空間病菌…#空間防護

    居家防疫好夥伴該補充囉✅多一層隱形防護降低感冒傳染與減少過敏

    附著飄浮四周的病菌、臭味、塵蟎過敏原、甲醛剋星,很容易引起過敏的機會,像新生兒出院都會做一些檢查,橘子就有被測出對塵蟎過敏,在房間會一直打噴涕🤧所以常常都要換洗被子,空氣清淨機隨時打開,現在房間也開始備著76%醫生推薦入坑使用💙💙💙在日本上市15年的「加護靈」,小小的胖胖的白白的很可愛,我們接觸也體驗一年多,只要擺著就好很簡單,不用噴也不用電,它就會自己24小時不間斷的對抗異味、塵螨過敏原,對垃圾桶的異味也能抑菌改善消臭,加上小小的不佔空間,出遊的時候橘媽都會放在媽媽包一起帶去飯店,橘媽的居家空間防護好幫手😌,疫情期間出外可以隨身帶著筆型的加護靈,也能多一層防護。

    ❤️貼心提醒如果快到期的加護靈可以移到鞋櫃、玩具箱小空間,可以繼續短暫使用,同樣也能達到小空間的抑菌效果喔💪


    -

    ☀️限時開團5天 (7/15-7/19)下單🛒🛒🛒要入手以及要補充的快快快喔🔥

    🍊下單區:https://cleverin-taiwan.1shop.tw/2t4vyy

    -

    🧰🧰加護靈懶人包~~

    💧加護靈沒聽過?為什麼要開發加護靈?
    大家應該有聽過正露丸,加護靈也是大幸藥品推出的喔,主要就是提供大家健康的生活理念。日本大幸社長原先是外科醫師,由於手術時必須是無菌狀態,看過很多醫護人員因為在院內感染而離世,使得他對空間衛生特別講究,才開始研發「加護靈」。已經在日本上市15年,年熱銷逾100億日元,是一款超高人氣24小時主動式空間防護產品,超過76%醫生都推薦使用。

    💧空間防護到底是在防護什麼?
    在平日的生活空間,空氣中都充滿病菌,通常我們都會用酒精或是清潔液來抑菌,但是可能只是暫時緩和,所以可以使用空間防護的加護靈,透過空氣達到整個空間的抑菌效果(如塵蟎過敏原、甲醛、異味)

    💧加護靈有族群跟年齡限制嗎?
    沒有喔,孕媽咪、嬰幼童、學生、老年人、上班族、通勤族、醫護人員等,0-99歲都可以使用。

    💧對人體真的安全嗎?
    加護靈的成份是世界衛生組織及國際上公認安全,配合專利技術製成的商品,0-99歲全部適用!每天用都不用擔心,生活實測直接透明化,不僅在日本小學教室測試,以及日本自衛隊等,也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是一個完整實驗數據的室內防護品牌。

    💧筆型跟一般置放型差在哪?
    置放型的胖胖瓶可以放在任何空間、廁所;筆型的話人多的地方很適用,像公車、捷運、高鐵,會議廳等等。

    💧想知道加護靈在台灣的哪些場所有在用?
    花博公園、兒童新樂園、新光三越等百貨、兒童髮廊、杏桃鬆餅屋連鎖餐飲、某部份教育機構、台北榮總、兒童牙醫、陽明牙醫等等等

    💧加護靈使用的時候會有味道嗎?
    如果剛使用時有聞到一些氣味,是因為二酸化塩素氣體已經正在持續釋放,此時可以將洞口轉小就可以囉,並同時放在其他屋內,我們是比較建議放在高處,可以較快速達到全室防護的效果。也請粉絲放心,加護靈是穩定釋放低濃度的二酸化塩素,不會造成人體的不良影響。如果要放在低處也可以喔,像如玄關、客廳、廚房、浴室、鞋櫃!我們目前體驗快一年下來是沒有聞到什麼味道,只有橘子的便便味,所以都用這個減緩室內的味道,平常都是放在房間的櫃子高處。不建議放在過於密閉狹小的空間(如車子、密閉空間、冰箱)。

    💧大幸藥品調查
    於約 2~6坪的封閉空間使用加護靈置放型商品,可以同時抑制飄浮在空氣中及附著在物體表面的有害物質,包含流感病毒、諾羅病毒等,如同隱形防護罩,實際使用效果因空間不同而有所差異

    💧家裡有人感冒,加護靈可以有效防止感染嗎?
    如果家裡有人感冒還是請家人先去看醫生,並在家裡隨時戴著口罩、洗手,而加護靈只是提供多一層的隱形防護。而加護靈也不是用了就100%不會感冒跟過敏,而是降低傳染的機會

    💧什麼時候要換補充?
    在使用的當下可以先把日期寫在瓶上提醒喔,並定期的更換,通常約1-2個月,而加護靈也與我們分享到期的加護靈可以移到鞋櫃、玩具箱比較小的空間可以繼續暫時使用,同樣也可以 達到小空間的抑菌效果喔!


    @cleverin.tw

    #加護靈 #クレベリン #cleverin #病菌 #塵蟎過敏原 #異味等有害物質 #福氣 #補貨 #團購 #疫情快點結束吧 #疫情 #打噴嚏 #空氣 #不良 #新手爸媽 #育兒 #日常 #山姆先生這一家 #插畫 #漫畫 #painting

  • 榮總手外科推薦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5-07 07:30:00
    有 75 人按讚

    【牛奶針】非失眠用藥,濫打恐送命
    只是想好好睡個覺,卻因此染毒!呂小姐因有睡眠困擾,3年多來去了400次,購買推薦的「舒眠課程」,年初因長期神智不清就醫,沒想到竟是注射俗稱「牛奶針」的第4級管制藥品,且診斷出麻醉劑上癮 [1]。
      
    ■牛奶針是什麼?
    它的正式名稱是「丙泊酚」(Propofol),「台中榮總麻醉部」洪至仁主任說明,因為外觀是乳白色的液體狀,因此被稱為「牛奶針」;因為患者麻醉後較不會有昏沉感,在外科手術中廣泛使用。
      
    ■麻醉就像睡覺?牛奶針濫用藏致命危機
    除了外科手術外,有些健檢機構或醫美診所標榜的「舒眠麻醉」,也是使用丙泊酚作為麻醉藥物。洪至仁指出,人體在注射麻醉藥物後,反射系統會受到影響,可能導致心跳、呼吸變慢,即使這次使用時沒問題,也無法保證下次使用就能安然度過;如果剛好身體狀況不佳,就可能致命!因此使用丙泊酚時,最好有麻醉專科醫師在場,隨時監測患者的生理狀況。
      
    因為丙泊酚「好用」、「舒服」的特性,在國內外皆曾引發濫用疑慮。流行樂天王麥可傑克森正是因為使用丙泊酚不慎而送命;洪至仁也提到,曾有不肖業者以「戒海洛因癮」、「改善失眠」等訴求,接客施打牛奶針,但一旦使用不慎,就可能送命[2]。
      
    ■麻醉劑牛奶針會上癮!濫用嚴重可致死
    在醫療麻醉科中,有一種乳白色溶液,很常在手術作為麻醉藥和鎮定劑,它就是「丙泊酚」(Propofol),俗稱牛奶針。根據美國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的資料,由於牛奶針的效用非常快,且通常藥效很快就結束,因此容易被濫用。若使用過量失去意識,是可能致死的。
      
    ■牛奶針是毒品限專業麻醉師用
    衛福部提醒,台灣已於2015年將此藥物列為第4級毒品,只有在具備相關急救設備的醫療機構下才能服用,並且須由專業醫療人員給藥、監控服用者的心臟及呼吸等生命徵象,以避免使用過量。
      
    ▶過去曾有不法人士謊稱牛奶針能解毒癮,但這是不實的資訊,況且共用針筒或來源不明的藥物,可能還會提高感染愛滋病(AIDS)的風險,切勿以身試法,遠離毒品才是保障身體健康的唯一道路。
      
    ■牛奶針依賴性強恐上癮
    根據美國猶他大學(University of Utah)毒物控制中心的資料,牛奶針能帶來醉意和高潮,若遭濫用容易產生依賴性,並上癮,最後愈服愈兇,變得無法自拔,一旦癮頭無法滿足,就容易變得焦慮和激動。如果原本有在用機械式呼吸輔助(Mechanical ventilation),還可能會產生抗拒,妨礙治療。
      
    ■牛奶針的睡意有別一般睡眠
    與一般的麻醉藥一樣,牛奶針會造成低血壓(Hypotension)、抑制呼吸,且使腦和神經系統變遲鈍。此外,牛奶針還會帶來暈眩和睡意,並會持續數小時,所以服用後的24小時內別開車,或從事任何需要全神貫注的活動[3]。
      
    ■致命牛奶針,列管安人心!
    食品藥物管理署表示,曾讓流行樂天王麥克傑克森送命的丙泊酚(Propofol),因製劑外觀呈現乳白色而稱之「牛奶針」。丙泊酚製劑為具醫療用途之麻醉劑,係以靜脈注射方式用於全身麻醉,或於人工呼吸器病患、局部外科手術和侵入性檢查作為鎮靜使用。
      
    惟近年時有媒體披露其被毒癮者用來當作替代性毒品而遭濫用,常因過量致死或藥效發作失去意識而發生意外,法務部法醫研究所分析該所99年至103年間解剖之死亡案例,與Propofol相關死亡計17件,其中有數件為自行施打牛奶針過量致死案例。
      
    食藥署進一步表示,施用Propofol針劑後可能會導致心跳減緩、呼吸抑制而死亡,因此必須在具備相關急救設備的醫療機構下使用,且須由專業醫師給藥,使用過程中必須有醫療人員持續監測病患的心臟及呼吸功能,避免因藥物過量,導致呼吸衰竭而死亡的風險。
      
    為維護國人用藥安全及健康,行政院已於104年3月26日公告將Propofol增列為第四級管制藥品,加強其流向管理,自丙泊酚(Propofol)列管後迄今,食藥署查獲之違規案件計16件,以無管制藥品登記證為最多,其次為簿冊未詳實登載收支結存情形,皆依相關法規處分。
      
    食藥署同時提醒民眾,為防制丙泊酚遭非法濫用,行政院亦於同年8月10日公告其為第四級毒品,千萬別任意施用以免違法[4]。
      
    ■牛奶針非失眠用藥、濫打恐送命
    草屯療養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黃聿斐指出,牛奶針主要成分丙泊酚是短效麻醉藥,臨床上常用於手術、大腸鏡等無痛檢查等,可短暫麻醉患者並讓其檢查結束就甦醒,一般人若長期使用牛奶針易成癮導致用量愈來愈大,一旦造成呼吸抑制就有致命危險;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主治醫師顏宗海則表示,丙泊酚是4級管制藥品,需有相關執照才可取得且一般不會用來作為安眠藥品。
      
    黃聿斐指出,施打丙泊酚易出現心跳減緩、抑制呼吸等副作用且施打風險高,不符合睡眠障礙治療的醫療常規,此外若麻醉藥物成癮者拿牛奶針作為戒癮的替代方法,也可能衍生新的成癮,甚至造成死亡。
      
    顏宗海表示,施打丙泊酚應由受過麻醉訓練或加護病房照護訓練的醫師執行,不應由執行診斷或外科手術的醫師執行;施打丙泊酚時應持續監測病人情況,並備妥維持呼吸道通暢、人工換氣及供氧設備[5]。
      
    ■失眠知多少? 談藥物及非藥物處置的利與弊
    睡眠是維持身心健康重要的一環,然而台灣民眾的失眠問題與安眠鎮靜類藥物使用之盛行率相當高,幾乎每3-4人就有一人使用過安眠藥,且不分醫療科別。
      
    然而,研究發現就醫或非就醫民眾普遍對於正確及安全用藥的識能或遵從性不佳,特別是老年族群,失眠問題處理不當或安眠藥劑濫用將導致嚴重的身心健康問題,例如跌倒、車禍、專注力降低、記憶障礙、日常功能影響、人際關係低下等,且常與精神疾病(特別是憂鬱症、焦慮症)共病。
      
    為有效預防民眾誤用、濫用或依賴安眠鎮靜藥物,對於安眠藥使用問題的早期辨識、精準評估、成功轉介、以及持續追蹤等,皆迫切需要大眾知能教育的提升,以及醫療專業服務的介入。
      
    失眠的處遇可分為「藥物」及「非藥物」兩類,其中藥物處置是較常見的方法,包括benzodiazepines, “z‐drugs”, melatonin receptor agonists, selective histamine H1 antagonists, orexin antagonists, antidepressants, antipsychotics, anticonvulsants, and non‐selective antihistamines等數種處方(Krystal et al., 2019)。
      
    用藥並非失眠處置最佳的方式,安眠藥也常帶來負面影響,歷史上名人如蔣經國總統的失眠困擾與安眠藥戒除經驗是很好的例子(https://reurl.cc/ar6p2Y),他在日記中所揭露的經歷,警惕世人重視壓力自我管理及安眠藥危害的議題。
      
    然而,藥物並非國際間推崇的首要處置方法,非藥物治療方式中如「失眠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 CBT‐I)」是具實證基礎的失眠治療首選(Krystal et al., 2019),其優點為無成癮副作用、短期之療效等同安眠藥、長期療效較安眠藥具持續性。
      
    缺點包括:療效尚缺乏強力證據、介入費時且無法如安眠藥般短期見效、需醫療團隊長期追蹤以維持療效然病患易不遵從等議題[6]。
      
    【Reference】
    1. 來源
    ➤➤資料
    ∎[1] (自由時報)「貴婦花2000萬打400次牛奶針助眠 竟驗出K他命!」:https://bit.ly/3dB2nGL
    ∎[2] (健康2.0 )「麥可傑克森因它喪命…牛奶針可助眠、戒毒癮?麻醉科醫師這樣說」:https://bit.ly/3svGAEw
    ∎[3] (Hello醫師)「麻醉劑牛奶針會上癮!濫用嚴重可致死」:https://bit.ly/32LgOBT
    ∎[4] (衛生福利部)「致命牛奶針,列管安人心!」:https://bit.ly/32BBUSM
    ∎[5] (蘋果新聞網)「非失眠用藥,濫打恐送命」:https://bit.ly/3en4EEz
    ∎[6]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失眠知多少? 談藥物及非藥物處置的利與弊」:https://bit.ly/2L50B4x
      
    ➤➤照片
    ∎ Hello醫師「麻醉劑牛奶針會上癮!濫用嚴重可致死」:https://bit.ly/32LgOBT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食品藥物管理署 #藥物濫用 #牛奶針 #丙泊酚 #Propofol #短效麻醉藥 #毒品 #麥克傑克森 #失眠   
    衛生福利部/ 食品藥物管理署/ 食用玩家-食藥署 / 草屯療養院-成癮治療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榮總手外科推薦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3-25 09:18:18
    有 3,129 人按讚

    ▪️Part4 #肺腺癌成因及術後恢復
    「真的不知道,很多都原因不明。」
    昨天回診時我忍不住問了醫師到底為什麼會得肺腺癌?他這樣回答。

    當時我跟醫師講到這幾天半夜都會醒來,感覺好像是吸不到氣、潛意識想要用力吸一口氣,然後就因為肋間微痛醒了。

    才術後一週,深呼吸時肋間會微痛是正常的。肺部手術後肺功能一定會下降(腹腔手術有時更嚴重),所以一定要靠運動訓練。

    「妳有每天走路嗎?走多少?」
    「我每天都有走一萬多步,大概六公里。」
    「那還不錯。妳是一次走完嗎?」
    「大多是這樣⋯⋯」
    「不要一次走完、要分次。你想想,你一次走完一萬步、其他時間在幹嘛?是不是大多數都坐著?那還是短淺呼吸。而且一次走六公里,其中可能有一半時間是缺氧的。總之就是要多動。」

    醫師指著我出院時的X光片:

    「妳看,妳是開左肺、術後微微積水是正常的,但妳連右肺也有一點點,這代表妳其實在術前應該就很少運動,對不對?」
    (昨天回診時的片子就好多了!殘存的一點點積水幾乎都沒了~)

    我很慚愧的說是⋯這一兩年真的較少運動,因為忙碌讓體力不好,真的術前爬爬樓梯就會喘。

    「那個喘不會是這個造成的(指肺部病灶),因為你這太早、不會有症狀,所以就是運動不夠。我有很多病人,術後隔天就拔管出院,呼吸也不覺得特別痛,那一看就是平常都有在運動的。還有個病人術後一個月就可以回去跑馬拉松,那都是平常運動量很大的。」
    (Ps. 這裏插播一下:如果近期內有要做肺部手術,我建議可以先開始運動,對術後恢復會更好!)

    #運動量這麼大怎麼還會得肺腺癌?

    「不是有運動就不會得肺腺癌!很多其實都是原因不明,尤其是像你這樣的不抽煙女性。可能空汙有些影響,但大家都吸一樣的空氣,為什麼不抽煙女性得到肺腺癌的機率會比男性高呢?所以現在研究可能跟基因有關。這基因指的不是家族遺傳基因(那當然是高危險族群),指的是我們女性肺部的組成結構,似乎特別容易受到肺腺癌的破壞。」

    「基本上能在初期發現的女性都跟你一樣,是做了LDCT發現並及早處理的。像妳這樣的 #0期原位癌,在病理上 #切掉病灶就算治癒不需要化療,所以 #判定上不認為是癌症、不算癌症病人,也沒有重大傷病卡。接下來就是好好運動、練習深呼吸,這最重要。」

    「 #多運動本來就是好事 #對每個人都好。」

    這是醫師給我的最後醫囑。

    ⚠️然後在這裡我要做個澄清:
    我說打噴嚏胸背像被卡車輾過😂
    真的只有剛手術完時跟隔天⋯
    而且是用比較詼諧的誇飾法形容
    (想讓大家輕鬆一點:彤雯姐還會講笑話欸!應該不用太擔心她!)
    我術後隔天就能下床日行萬步了
    你們說如果真的無時無刻都痛死能走嗎?
    但是媒體報導時都抓那句當標題😂
    掐頭去尾讓沒看我原始文章的人
    以為這個手術會痛到像被卡車輾過

    這害我被我醫師唸了😢:

    「這幾天病人都很緊張的問:是不是會痛到像被卡車輾過。😠」

    冤枉啊大人😩我是寫給我粉絲看的!
    媒體拿去用失去原意造成醫師們的困擾我真的很拍謝🙏🏻~

    手術醒來哪有不痛的?而且可以打止痛
    痛一下換一條命不是很划算嗎?🙄
    只要努力走路運動,減少痰的堆積,就會恢復得很快!(我都覺得我很認真了,但醫師說我還可以運動更多一點、會恢復得更好!)

    這裏我要跟我的醫師 :
    #台北榮總胸腔外科 #許瀚水教授 對不起🧎‍♂️(我跪)
    真的不痛啦😖醫師不要生我氣😖

    話說他實在是位很棒的醫師⋯大家知道我年輕時跑醫藥,到現在二十多年結識的醫師起碼幾百位。很多「名醫」技術很好,但不見得會留給病患很多時間。

    #許瀚水教授是真的視病猶親

    每一位病患他都一視同仁,詳細解說。昨天他的下午診看到六點多,還是非常有耐性的一句句解釋給病人聽,很多話即便說過很多次,他還是會再三叮囑。我在外面等了兩個半小時吧,真的看到每一位病人他都一樣。

    這是非常讓人感動的。

    對醫師來說也許是再平常不過的一台刀,但對病人來說,誰會不緊張?能詳細解說、撫慰病人及家屬,許教授真的做到讓人安心。所以我也立刻推薦我的好姐妹掛他的診,下週就要去追蹤她健檢出來的肺部異常現象。

    ㊗️福大家都平安健康
    #早點發現早點治療是最重要的事

    Ps. 影片是術前醫院發的 #呼吸訓練器,可以看到我只能吸到第二顆球上來一下下就沒氣了😂。跟我一起接受課程的男性,每個都可以吸到三顆球上來。當然男女本來就有差,但我真的需要漸進式運動,讓自己的肺擴張愈來愈好❤️
    (ps. 這東西我的醫師叫我們術後不要馬上用,以走路跟深呼吸練習代替,以免傷口還沒完全復原時因為用力不當反而有反效果。所以這是我術前在練習時錄的,大家不要誤會喔!)

  • 榮總手外科推薦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5-11-26 00:30:28

    主持人: 李基銘

    本集主題: ‎永不說再見‬

      這集要為大家介紹這本新書,邀請到作者 ‪#‎龔華老師‬,還有博思智庫 ‪#‎吳翔逸主編‬,親自到節目現場接受專訪。

      1992年夏末,事業正顛峰的龔華老師罹患乳癌。此時已在商界多年,並擁有自己的貿易公司,人生驟然生變。他只擔心他的兒子,一個才15,一個9,醫生說大約只剩5年的時間…,再過5年他二個兒子能不能自理生活,他要趕緊把握時間做該做的事,好好教養小孩。

    **********************************************
     
    承繼《疾病的隱喻》,一本感人的家族書寫,溫馨的疾病文學,更是以詩畫互文見證生命韌性的生命寫作~
    人是害怕死亡的。
    我們研究出無數延長生命的方式,卻仍無法克制對死亡的恐懼。
    面對恐懼,書寫是最好的療癒。
    當代傑出詩人--龔華,多年前罹患乳癌,在醫療尚未開花結果、資訊封閉不流通的年代,得癌症,彷彿宣告死刑。但是她並未被疾病擊倒,反而重拾文字的熱情,寫下一篇篇生活點滴,用文字證明:生命,才正要開始。
    劫難之後,我們仍可揮灑生活的色彩。
    藉由文字,為社會注入一點希望,撫慰每個恐懼的心靈。

    本書特色

    本書為龔華二十餘年的抗病歷程,她的散文真摯、優雅,搭配詩作與親手繪製的色稿圖像,展現美麗堅強的生命意志。
    抗病心路歷程首度公開,獻給為生命努力的你/妳。
    優美的正向文字,為人生注入滿滿的生命能量。
    作者親手繪圖、親筆寫文作詩,向生活中的細緻與美好致敬。
    結合文字與藝術的療癒處方,轉喻疾病和苦痛。
    承繼《疾病的隱喻》,超脫心理上的恐懼,書寫更溫暖的記憶。

    文學界真情推薦(依姓名筆劃排序)
      宇文正 聯合報副刊組主任
      羊憶玫 中華日報副刊主編
      翁誌聰 臺灣文學館館長
      須文蔚 詩人、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系主任
      張默 詩人、創世紀詩社創辦人之一
      瘂弦 詩人、創世紀詩社創辦人之一

    醫界療癒推薦(依姓名筆劃排序)
      王惠暢醫師 醫界權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顧問
      陳玉枝 前臺北榮總護理部主任
      曾令民醫師 醫界權威,臺灣同心緣乳癌關懷協會理事長

    如有活動需要報導採訪,任何問題洽詢,以下三個粉絲頁,均可連絡!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李基銘主持人mail: a0986650006@gmail.com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