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榮民證的好處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榮民證的好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榮民證的好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榮民證的好處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307的網紅李基銘的影音頻道,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生病一定要吃藥嗎?:逆轉慢性病,不藥而癒」介紹 訪問作者:江守山 醫師 內容簡介: 是藥三分毒,腎臟科醫師最知道, 慢性病長期吃藥會帶來多少副作用? ▌國人平均1年看診高達15次,是美國的5倍! ▌藥越吃越多,劑量越來越重,身...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生病一定要吃藥嗎?:逆轉慢性病,不藥而癒」介紹 訪問作者:江守山 醫師 內容簡介: 是藥三分毒,腎臟科醫師最知道, 慢性病長期吃藥會帶來多少副作用? ▌國人平均1年看診高達15次,是美國的5倍! ▌藥越吃越多,劑量越來越重,身體卻越來越差! 「生病了,該怎麼辦?」得到...

  • 榮民證的好處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1-02 09:06:21
    有 21 人按讚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生病一定要吃藥嗎?:逆轉慢性病,不藥而癒」介紹

    訪問作者:江守山 醫師

    內容簡介:
    是藥三分毒,腎臟科醫師最知道,
    慢性病長期吃藥會帶來多少副作用?

      ▌國人平均1年看診高達15次,是美國的5倍!
      ▌藥越吃越多,劑量越來越重,身體卻越來越差!

      「生病了,該怎麼辦?」得到的答案不外乎:看醫生呀、吃藥囉、不舒服不能拖,要及早檢查治療等等的回應。很多人一生病的立即反應,不外乎是找醫生開藥治病。

      以三高為例,台灣醫師通常都告訴你:「最好馬上吃藥控制,不然血管受到破壞,身體的各主要器官都會產生很多不可逆的傷害,而且不能停藥……」最後就是大家領著藥回家,開始吃藥人生。結果,藥越吃越多,劑量越來越重,身體卻越來越差!

      本書作者江守山醫師擁有腎臟科專業學識與數十年的臨床經驗,長期大量鑽研國內外醫學研究,他從多不勝數的醫學研究及臨床經驗中發現,藥物並非改善疾病的唯一選擇,而門診中也有不少患者不想長期與藥為伍,接受了非藥物治療而獲得良好改善,這些在書中江醫師都樂意與大家分享。

      我們常說藥物治標不治本,每一種疾病都有其造成原因,那才是「本」。從根本控制、調整,就有機會擺脫藥物人生,追求真正的健康。這是江醫師對自己的期許,也是身為醫師的責任與義務。

      ▌從演化角度檢證,身體習慣什麼,就對健康有好處!
      ▌對身體有益的食物、生活習慣,絕對經得起演化考驗!

      江守山醫師指出,不論在飲食選擇、生活型態等各方面,符合演化慣性對健康而言是比較安全的,越晚出現則越危險,對身體的影響會比較劇烈。

      例如,約在140年前,以甜食愛好者救星姿態出現的代糖,不僅對減重沒幫助,反而容易讓血糖上升更快,增加罹患糖尿病、高血壓、肥胖症和心臟病的風險,對健康有害而無益。又例如,現代人一天24小時幾乎都在冷氣房中度過,漸漸身體開始出現頭暈、頭痛、手腳冰冷、皮膚乾燥搔癢、打噴嚏、咳嗽、全身痠痛等等不適延伸出的「冷氣病」。

      回溯人類與食物的接觸歷程,我們能清楚知道人類最早接觸、最習慣的是海產,並非米飯或肉類。在演化上,江醫師主張最適合人類的飲食是「食物中沒有腳的優於1隻腳;1隻腳優於2隻腳;2隻腳優於4隻腳。」也就是海產>菇蕈蔬菜>禽類>豬牛羊。

    作者簡介:江守山
      現職:
      江醫師健康舖子執行長
      江醫師房屋健檢中心執行長
      江醫師保健館創辦人
      江醫師健康廚房創辦人
      中華民國居住安全健康協會理事長
      中華室內環境檢測協會理事長
      財團法人遠山健康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中壢家安診所院長
      喜悅健康診所醫師

      經歷:
      新光醫院腎臟科主任
      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
      輔仁大學醫學系專任講師
      中華順勢醫學會理事長
      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主治醫師

    作者粉絲頁: 江守山醫師

       
    出版社粉絲頁: 新自然主義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榮民證的好處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6-04 19:08:39
    有 2 人按讚

    臺中榮總智慧醫療屢屢創新關鍵,整合OT力推醫療大數據與AI

    臺中榮總大力推動電子病歷與無紙化作業之際,更花了3年時間,完成各類醫療儀器資料連線傳輸作業。這些龐大的儀器資料,也成為臺中榮總發展大數據、AI,並邁向智慧醫療的重要關鍵

    文/李靜宜 | 2020-05-21發表

    醫療大數據是臺灣科技防疫的關鍵,臺中榮民總醫院是全國第一家導入電子病歷的醫院,早在智慧醫療的發展上,比多數醫院更早邁出了關鍵一步。25年來,幾乎參與過每一次重大IT變革,臺中榮民總醫院資訊室主任賴來勳見證了臺中榮總一路邁向智慧醫療的過程,這也正是臺灣醫界過去20年來數位轉型的縮影。

    臺中榮總自1982年成立後,便開始發展第一代智慧醫院,將過去人工作業改為電腦作業,著重建置內部資訊化整合管理系統,像是第一代整體性住院、門診、急診作業、單一劑量給藥、醫學影像傳輸系統等,為IT打下根基。

    爾後,臺中榮總轉向打造外部資訊化整合管理系統,開始進行資料交換與資通訊整合作業,建立了中區榮民醫院醫療影像資料中心、衛生署電子病歷交換中心與電子病歷跨院互通等系統。

    在跨入千禧年之際,臺中榮總面對Y2K資訊危機(千禧蟲危機),更花了整整十年,才將整體醫療資訊系統從IBM大型主機環境移轉到開放式Web化多層式系統,並開發了入出院病歷摘要等電子化系統、行動護理病歷電子化系統、住院醫囑開立系統、醫囑與報告查詢系統,並打造新急診、門診系統等。

    隨著電子簽章法實施,以及衛福部推動醫事人員憑證IC卡與電子病歷管理規定等政策下,臺中榮總在2011年開始發展電子病歷與無紙化作業,這已經是他們推動智慧醫院的第三階段,也是這家醫學中心發展智慧醫療的關鍵轉折。

    賴來勳提到:「臺中榮總是全國第一個實施電子病歷的醫院。」不只門診、急診、住院、護理、檢驗檢查報告等病歷記錄無紙化。更花了3年時間,完成呼吸機、洗腎機、麻醉機,以及生理監視器如心電圖、血氧飽和濃度等各類醫療儀器資料連線傳輸作業,來實現全面無紙化。賴來勳表示,儀器連線後不僅節省第一線醫護人員抄寫時間,更減少人為抄寫錯誤,提升了資料品質。

    臺中榮總在行動化醫療資訊系統也力求突破,建立醫師交接班系統與行動巡房資訊系統,以及護理人員檢體確認、輸血掛血確認、給藥確認、門診即時拍照等行動系統,更進一步發展智慧病房護理系統、智慧病房病人床邊系統等。

    無紙化後整合各類資訊,打造臨床監控與決策參考儀表板

    臺中榮民總醫院資訊室主任賴來勳表示,整合儀器連線資料、臨床與病患資料,來發展大數據與AI,是對醫師較有幫助的一條路。攝影/洪政偉
    到了2016年,臺中榮總不只全面實施電子病歷與門診、急診、住院病歷無紙化,更累積了大量儀器資料。剛好,新一波科技趨勢,如AI、大數據快速崛起,臺中榮總趁機花了2年時間,不斷實驗,嘗試了醫療影像、Chatbot、影像分析、語句分析等應用,來摸索如何將自家數據資產與新技術結合。

    最後,臺中榮總決定聚焦,鎖定IoT醫療儀器設備應用,透過整合龐大的儀器連線資料、病人基本資料、臨床資料,建立多項臨床監控與決策參考系統,比如打造重症醫療平臺系統,來整合各重症加護單位病人病情的即時監控,或是提供全方位健康諮詢中心使用的全方位健康資訊系統,以及與後送合作醫院資料共享照護網的中風急性後期照護系統(PAC),再以此為基礎,進一步來發展智慧醫療。

    幾年下來,臺中榮總IT團隊,為加護病房(ICU)、手術室打造多項系統。比如重症醫療平臺系統,資訊室建置一個重症戰情室,整合各重症加護單位的儀表板,來即時監控病人的病情。

    其中,像是ICU床位一覽表,醫師可在同一畫面清楚看到加護病房每位病患的狀況,也可迅速掌握哪些病患可轉出到一般病房,讓其他重症病患盡快進來,保持ICU床位流動的順暢。

    此外,賴來勳提到,加護病房的病人容易因為細菌感染而導致敗血症。為了及早發現可能會有這類症狀的病患,IT團隊整合了大量儀器的數據資料,打造出加護中心早期敗血症警示系統,並結合了加護病房病患的儀器資料、生理量測數值、疾病診斷等,關鍵資料每1小時都會自動更新,來反應病患最新狀況。

    透過加護病房的儀表板,ICU的醫師與護理人員能第一眼能先用顏色辨識每位病患的狀況,紅色表示最危急,綠色就表示病患安全。透過這個簡單的識別機制,「醫師能提早一步發現,來治療這類病患,或許就能阻止敗血病的發生。」賴來勳說。

    臺中榮總的ICU不只靠IT來追蹤病情危急的預警,甚以可以預測病患復原的情況。例如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是加護病房另一個棘手的危急症狀,因為這類病人一旦病發,得靠呼吸器才能存活,以往都是仰賴醫師的經驗,才能判斷病人何時可以脫離設備移出ICU。IT團隊根據病人的生理資料、年齡與性別資料,再加上呼吸器儀器資料,在重症戰情室中,打造了另一套加護中心ARDS名單智慧預測系統,可以用來預測何時可以開始訓練病人脫離呼吸器,協助醫護人員提早做準備。

    有了加護病房的e化經驗,臺中榮總在2019年更進一步擴大適用範圍,推出了一般病房病情惡化預警系統。臺中榮總利用過去十年所治療的4萬多名病患的大數據,靠十多萬筆資料才訓練出這套預警系統的AI模型。現在,臺中榮總就連在一般病房中,預警系統也可以從病人過去48小時的資料,來預測未來6到12小時病情惡化的程度,讓醫師與護理人員優先照護出現警示的病患。

    以大數據預估醫師手術時間,提升手術室使用率降低醫護人員離職率

    臺中榮總資訊室更用IT重新顛覆手術室管理。賴來勳坦言,4年前臺中榮總手術室的護理人員大量流失,主因是醫師使用手術室開刀的時間無法精準預測,可能有醫師預計使用3小時,但實際手術進行了6小時。或是有手術提早結束,醫護團隊還得原地留守,等待下一臺手術進來,使得護理人員經常要加班。

    另一問題是,手術室的跨團隊合作困難,一個手術不只執刀醫師,更需要有麻醉師與其他醫護人員共同合作,他透露,手術室是以醫師為中心的設計,因為執刀醫師要為所有成敗負責,所以團隊其他成員不太能左右醫師,自然也不會有所異議。加上經常加班,長期下來導致醫護人員待在手術室的意願不高。

    為了要改善這個狀況,臺中榮總資訊室開始介入,並啟動智慧手術室管理專案。賴來勳提到,他們運用了大數據來預估醫師的手術時間,為了搜集每間手術室的時間記錄,他們在手術室配置了平板電腦,每位醫師上刀要按一下,準備劃下第一刀也要按一下,結束手術、病患離開手術室交接給恢復室時,都各要再按一下。搜集了一年的資料後,就能知道每位醫師開某項手術平均需要多少時間。

    他進一步指出,當醫師開立醫囑,需要開立手術排程時,只要在系統輸入手術醫師與手術名稱,點選預計手術時間,則會帶入預設值,這個預設值來自該名醫師前一年的歷史平均值。不過,手術醫師還是可以評估病人情況進行手術時間的修改。

    接下來,就是如何精確排程手術,並管理好臺中榮總30幾間手術室的運用。賴來勳提到,IT團隊建置了排程日誌系統,以目視化管理來做手術排程確認。

    同時,醫療團隊更可透過手術室控臺系統掌握每一臺手術的狀況,包括手術前一天,可先列印每位病人入手術室的檢查表,進行最終確認,比如病患開刀所需的特殊材料或是特殊麻醉劑等是否準備齊全,避免人為書寫錯誤。此外,還建立了手術室即時動態幕,開刀當天,護理站可以看到每間手術室的即時動態,若是有已超過手術時間的狀況發生,護理站即可在第一時間主動電話詢問手術室是否需要支援。

    賴來勳強調,智慧手術室管理帶來兩大好處,一是手術時間預估正確率提高,由改善前22%提升至改善後71.5%。二是手術室使用率提高,他提到,臺中榮總有32間開刀房,平均一間手術室造價是3千萬到6千萬元,若是有達文西機器手臂,造價則更加昂貴。

    現在,在不增加投資與空間的情況下,若以節省下的手術時間來看,臺中榮總每年等於多了1間手術室的開刀時間。此外,也改善了醫護人員工作超時的問題,整體離職率也改善許多。「現在的醫療真的跟IT綁得很緊。」這位醫學中心的CIO靦腆地笑著說。

    臺中榮總在健保雲端藥歷著墨頗深。先前,醫界曾經發生多次病患打了顯影劑,因為腎功能不好,而面臨須立刻洗腎的狀況。賴來勳提到,為了避免發生藥物過敏的狀況,臺中榮總決定把雲端過敏藥記錄整合到醫囑開立流程。

    臺中榮總先找來醫師與藥師,逐一研究雲端藥歷上的大量過敏藥記錄,釐清健保署與各醫院對過敏藥記錄的差異,再建立一個自動轉換機制,將這些過敏藥記錄,轉換成臺中榮總院內的辨識藥碼,匯入到院內過敏藥資料庫。

    日後,每當醫師開立處方時,就能在系統進行檢核與攔阻,比如有重複用藥或是藥品間的交互作用,更包含了跨院所用藥,就能預先攔阻,確保病人用藥安全。賴來勳指出,臺中榮總每個月已可攔截6千筆有疑慮的用藥處方。

    今年,臺中榮總資訊室不只要在年底前於全臺12所分院導入臺中榮總核心醫療資訊系統。而病歷早已全面無紙化的臺中榮總,還要進一步導入同意書生成及電子簽署管理系統。不只住院同意書,今年要連同自費手術同意書、侵入性檢查同意書都能電子化。在同意書電子簽署,臺中榮總也預計利用簽名時錄影的解決方案,來確認是否病患本人。

    除了醫院既有的結構化資料,考量到有醫院蒐集到越來越多的非結構化資料如大量外部資料、影像資料。臺中榮總也正考慮從原有的私有雲環境,慢慢走到資料湖,希望讓醫院的結構化資料或非結構化的各類資料,在未來能有更好的整合,才能有利於分析。

    附圖:臺中榮民總醫院資訊室主任賴來勳 (攝影/洪政偉)

    資料來源:https://www.ithome.com.tw/people/137635

  • 榮民證的好處 在 郝龍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05-19 11:07:01
    有 360 人按讚

    文化同源、血脈相連、共創未來

    很榮幸今天能受邀出席遠見文化高峰會。我十分認同兩岸的交流應該更廣、更深,在兩岸關係比較緊張的今天,確實需要更多「民間的力量」來維繫搭建交流的平台。

    文化,是生活的結晶,而且是經歷過千百年才能誕生的結晶。

    文化的英文叫culture,這個詞源自於拉丁文,意思是「靈魂的耕耘」,這個形容我覺得很具象。

    試想我們如果把不同種族、不同國家人的文化從他們身上抽離,那每一個人除了膚色與頭髮不同之外,還剩下哪些地方是獨特的?其實沒有。

    是文化,讓不同種族、不同國家的人擁有了不同的內涵、產生了獨特的差異 ; 是文化,讓有相同生活結晶的彼此,產生了不可抹滅與切不斷的連結。

    最近,「兩岸一家親」這個詞在台灣又突然開始被討論起來,做為一個前北市市長,我肯定柯文哲市長繼續維持雙城論壇的舉動,因為每一個執政者都應該務實、理性,一切以「大利」為優先。

    不過,兩岸的互動和交流是基於台灣、台北最大利益而推動,所以不該因選舉考量就搖擺改變,不管是為「兩岸一家親」道歉,或是可能「停辦」雙城論壇,其實對台北沒有好處。

    柯市長考慮的是跟選舉有關係,但我在這裡不談政治,我認為兩岸之間的聯繫除了一家親的血脈外,也很重要的是文化上的連結,而這個連結就像我剛剛所說的,它是藏在靈魂裡、是不可抹滅的。

    舉個例子,2010年台北市政府基於文化交流的宗旨,曾經結合上海世博,在上海舉辦為期一個月的「台北文化週」。

    當時我們特別安排明華園在上海的虹口足球場演出「白蛇傳」作為台北文化週的開幕表演,大家都知道明華園表演的形式是歌仔戲,歌仔戲是台灣的傳統戲曲,表演形式與上海這邊大眾較為熟悉的崑曲或是京劇大不相同 ; 而歌仔戲使用的方言是台灣流行的閩南語,相信大多數的上海朋友在看明華園表演時都是有聽沒有懂,但是明華園當時的表演卻獲得了全場一致的好評。

    為什麼?因為「白蛇傳」是所有華人從小就聽過的故事、是所有華人地區共同的文化記憶,當大家一看到「法海」,就知道棒打鴛鴦的人來了。😊

    也因此返台後我就下定決心一定要為兩岸搭建起一個常態化、固定化的交流平台,而台北上海雙城論壇也就在這樣信念的支持下一屆又一屆舉辦下去。

    這些年來,包含台北松山與上海虹橋兩機場的直航、兩市體育賽事交流與移地訓練、兩市大學締結姐妹校、公務人員互訪等都是歷年雙城論壇的具體成果,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的12345市民服務熱線正是參考台北市的1999市民當家熱線政策所規劃而成。

    不過這幾年,兩岸之間的交流確實遇到了一些阻礙,會造成這些阻礙的原因一方面是來自於政治,另一方面確實也是因為彼此的交流確實進入了深水區。

    過去,我們大多數將交流聚焦在「經濟」上的,「物質」上的,但「精神」上的我們著墨比較少。我們總愛細數簽訂ECFA後能為兩岸人民增加多少GDP、兩岸的貿易往來能增加多少工作機會,甚至連我們國民黨每年都會舉辦的國共論壇正式名稱都叫「兩岸經貿文化交流論壇」,注意到了嗎?經貿在前、文化在後。

    「富裕讓民族變強大,但文化讓民族變偉大」。

    過去無數的歷史經驗都證明,再強盛的國家都會有走下坡那天、再無窮的財富在時間的面前也會有散盡的那刻,唯有文化能在時間無情的篩選下被保留,唯有文化能隨著時間流逝反而越來越珍貴,唯有文化能讓一個民族真正變偉大。

    也因此,當兩岸交流逐漸進入深水區的今天,我們在場的每一位都應該思考是不是該重新定位兩岸交流的主軸?是不是該調整兩岸交流經貿與文化之間的比例?

    透過交流,讓兩岸之間的距離更近 ; 透過交流,讓文化成為維繫兩岸關係的新紐帶 ; 透過交流,讓中華文化能夠碰撞、激盪、再復興!

    兩岸「系出同源、始於同根」,總結來說兩岸之間不論未來的政治狀況為何,同是中華民族的事實是不會改變。

    所以在致詞的最後,我要談談兩岸未來的三個期許:和平、繁榮、民族復興。

    這三個期許是環環相扣的,只有和平能帶來繁榮,惟有繁榮才能為民族復興。

    如果兩岸之間都能把和平、繁榮、民族復興這三件事當成共同目標,我想不論時間長短,有一天兩岸能找到一個共存的最大公約數。

  • 榮民證的好處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1-02 09:08:40

    本集主題:「生病一定要吃藥嗎?:逆轉慢性病,不藥而癒」介紹

    訪問作者:江守山 醫師

    內容簡介:
    是藥三分毒,腎臟科醫師最知道,
    慢性病長期吃藥會帶來多少副作用?

      ▌國人平均1年看診高達15次,是美國的5倍!
      ▌藥越吃越多,劑量越來越重,身體卻越來越差!

      「生病了,該怎麼辦?」得到的答案不外乎:看醫生呀、吃藥囉、不舒服不能拖,要及早檢查治療等等的回應。很多人一生病的立即反應,不外乎是找醫生開藥治病。

      以三高為例,台灣醫師通常都告訴你:「最好馬上吃藥控制,不然血管受到破壞,身體的各主要器官都會產生很多不可逆的傷害,而且不能停藥……」最後就是大家領著藥回家,開始吃藥人生。結果,藥越吃越多,劑量越來越重,身體卻越來越差!

      本書作者江守山醫師擁有腎臟科專業學識與數十年的臨床經驗,長期大量鑽研國內外醫學研究,他從多不勝數的醫學研究及臨床經驗中發現,藥物並非改善疾病的唯一選擇,而門診中也有不少患者不想長期與藥為伍,接受了非藥物治療而獲得良好改善,這些在書中江醫師都樂意與大家分享。

      我們常說藥物治標不治本,每一種疾病都有其造成原因,那才是「本」。從根本控制、調整,就有機會擺脫藥物人生,追求真正的健康。這是江醫師對自己的期許,也是身為醫師的責任與義務。

      ▌從演化角度檢證,身體習慣什麼,就對健康有好處!
      ▌對身體有益的食物、生活習慣,絕對經得起演化考驗!

      江守山醫師指出,不論在飲食選擇、生活型態等各方面,符合演化慣性對健康而言是比較安全的,越晚出現則越危險,對身體的影響會比較劇烈。

      例如,約在140年前,以甜食愛好者救星姿態出現的代糖,不僅對減重沒幫助,反而容易讓血糖上升更快,增加罹患糖尿病、高血壓、肥胖症和心臟病的風險,對健康有害而無益。又例如,現代人一天24小時幾乎都在冷氣房中度過,漸漸身體開始出現頭暈、頭痛、手腳冰冷、皮膚乾燥搔癢、打噴嚏、咳嗽、全身痠痛等等不適延伸出的「冷氣病」。

      回溯人類與食物的接觸歷程,我們能清楚知道人類最早接觸、最習慣的是海產,並非米飯或肉類。在演化上,江醫師主張最適合人類的飲食是「食物中沒有腳的優於1隻腳;1隻腳優於2隻腳;2隻腳優於4隻腳。」也就是海產>菇蕈蔬菜>禽類>豬牛羊。

    作者簡介:江守山
      現職:
      江醫師健康舖子執行長
      江醫師房屋健檢中心執行長
      江醫師保健館創辦人
      江醫師健康廚房創辦人
      中華民國居住安全健康協會理事長
      中華室內環境檢測協會理事長
      財團法人遠山健康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中壢家安診所院長
      喜悅健康診所醫師

      經歷:
      新光醫院腎臟科主任
      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
      輔仁大學醫學系專任講師
      中華順勢醫學會理事長
      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主治醫師


    作者粉絲頁: 江守山醫師
       
    出版社粉絲頁: 新自然主義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