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榮光軍歌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榮光軍歌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榮光軍歌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榮光軍歌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4萬的網紅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文革2.0】一字一淚。 //日前,香島中學一名任教 12 年的音樂科老師懷疑因容許學生於音樂考試演奏《願榮光歸香港》被校方通知來年不獲續約。另一名體育科老師,亦因同類原因而遭遇同一命運。音樂老師其後向全體師生發出題為「有關我來年不獲聘任的公開信」的電郵,稱曾收到校長警告,指她與校方政治立場不...

  • 榮光軍歌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6-26 21:59:32
    有 4,620 人按讚


    【文革2.0】一字一淚。

    //日前,香島中學一名任教 12 年的音樂科老師懷疑因容許學生於音樂考試演奏《願榮光歸香港》被校方通知來年不獲續約。另一名體育科老師,亦因同類原因而遭遇同一命運。音樂老師其後向全體師生發出題為「有關我來年不獲聘任的公開信」的電郵,稱曾收到校長警告,指她與校方政治立場不一致,因此估計政治分歧是停止續約的主因。

    ......

    中五的雀仔和啷啷,還有中二的阿蛋都是香島中學本土關注組的成員,訪問當日,三人一看見記者,先是靦腆,不用一分鐘後便滔滔不絕地說起對學校的控訴;尤其每當記者問起學校的左派特色時,三人總不約而同地露出不屑及無奈的表情。

    校規寫明要『愛祖國』?「嗯,第一句就係。」早會校方會派《大公報》同《文匯報》?「嗯,不過個個都係直接扔去廢紙回收箱。間中回收箱仲會有份《人民日報》。」每月都要唱國歌?「我唔會唱嗰首。對我嚟講,國歌係《願榮光歸香港》。」中五的雀仔說,讀了五年香島,現在不懂也不會唱校歌,尤其是最後一句 — 「有了您,祖國多一份光榮」。

    ......

    某次題為《那一次我哭了》的考試作文中,阿蛋一字一筆地寫下抗爭期間被催淚彈弄哭的經歷,當時全班只有他一人在作文中提及社會運動。他坦言,「最初估計唔會高分,最多只係會 5、60 分掛。」沒想到,中文科老師最後以「離題」為由判下不合格之名。「學期初時,老師話『離題』係指內容與事實不符,例如寫『升上太空』就係與事實不符。」儘管阿蛋不解為何在香港遇上催淚彈原來可比「升上太空」,但他對試卷分數也不以為然,因此沒與中文老師爭辯,只直言希望日後不會再由中文老師任教。

    阿蛋指,在該香島中文老師的教材中,更曾以「如果你想表達對除夕夜旺角暴徒的憎惡...」作抒情例子,功課上又要求學生抄寫「愛中國」的名言。這似乎不是孤例 — 根據學生說法,香島中學亦要求中一新生參加軍訓,期間學習摺被單摺到豆腐磚般整齊;又要唱中國的軍歌;班級活動和比賽不時以「愛祖國」作主題。

    相比音樂科李老師因沒禁止同學上音樂堂時演奏《榮光》而不被續約,雀仔與啷啷認為,學校不是要「政治中立」的老師,而是要「政治正確」的老師。

    ......

    當日在香島中學門口進行的人鏈活動,記者留意到不少其他學校學生聯群結隊地到場支持。對此,雀仔和啷啷興奮地解釋:「係啊,佢哋以前全部都係香島!我哋朋友嚟。」

    據三位香島學生的說法,每到中三升高中時,校方通常會收取大量新來港、讀 DSE 課程並打算以本地聯招入學方式報考香港大專院校、較為勤奮用功的內地學生。同時,初中成績及操行較不佳的本地學生則會被勸退學。一來一回之下,學校的升讀大學率及排名,就更好看。

    雀仔和啷啷形容做法變相等同「大清洗」,「班裡面原本三分二嘅香港人,變成大陸學生佔三分二。我嗰班得 10 個香港學生,隔離英文班......仲少。」啷啷說。她們形容如今的校園,小息時,班房是普通話;走廊來來回回又是普通話;中一級強制普教中之下,校園裡面聽到最多的亦是普通話。

    現在,雀仔和啷啷一心想著努力讀書,為的是不用留級,可以更快畢業:「每日返學最希望都係放學,離開呢個地方。」//

    ▶️ 從國歌法認識國民教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QzXfRxWg0M
    ⏺ 誰在製造無trust社會?
    https://www.patreon.com/posts/sui-yuan-jia-shu-38572179

  • 榮光軍歌 在 天堂島嶼.撒哈拉.蔡適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11-30 08:08:56
    有 90 人按讚

    〈北非猶太系列〉
    標題:電影《北非諜影》沒有演的猶太難民
     
      最近澳媒揭發的共諜案在全世界鬧得沸沸揚揚,適逢台灣大選前夕,愈發引起關注.
      說到間諜,二戰期間,摩洛哥的卡薩布蘭加曾是著名的情報交換中心,國際間諜往來活躍,好萊塢經典名片《北非諜影》(原片名:Casablanca)即以二戰時的卡薩布蘭加為場景,描述在戰時納粹壓迫下,所發生的一段淒美愛情故事.
      《北非諜影》於1942年11月26日在紐約首映,得到極大迴響,更是史上不朽的經典電影之一,全片雖在好萊塢攝影棚拍攝,卻讓卡薩布蘭加成了遊客來摩洛哥必造訪的城市之一,甚至創造一個新的景點:Rick's Cafe.
      一提到《北非諜影》,Ingrid Bergman的優雅美麗與Humphrey Bogart帥氣迷人身影隨即浮上眾人腦海,然而這部片訴說的,從來不只是愛情.
      網路上已有許多關於《北非諜影》的相關介紹,跟電影不熟且在沙漠沒電影可看的阿任不願越俎代庖地寫啥影評,倒是想跟大夥兒分享這部電影沒有明確演出來,但其實是藏在故事背後很關鍵的一些歷史因素,例如二戰期間,逃到卡薩布蘭加的歐洲裔猶太難民.
      對!就是猶太難民!逃離納粹魔掌的歐洲裔猶太難民!
      電影沒有演到,但這段歷史其實很重要!
     
      二次大戰時,卡薩布蘭加是個著名的情報中心,往來人物極為複雜多元,國際間諜在此遊走,然而在《北非諜影》整部片裡,其實沒有哪個角色真的是間諜,將原片名《Casablanca》翻譯成《北非諜影》,多少有些過譯,卻也呈現出二戰時的詭譎氛圍,本片雖以俊男美女及浪漫愛情故事而深植人心,然而此片之為不朽經典,更在於呈現二戰時的特殊歷史背景,片裡,各路人馬匯聚在Rick's Café,納粹黨徒、義大利人、維琪法國官員以及尋找前往自由世界的歐洲難民.男主角Rick 手上擁有兩張可以在納粹占領區自由通行,以前往中立國葡萄牙的通行證,更是當時許多逃難者苦尋不著的至寶.
      
      電影雖膾炙人口,我們對二戰時的卡薩布蘭加所知甚少,對當時逃難來此的歐洲猶太人處境更是一無所知.
      2017年,Meredith Hindley出版« Destination Casablanca : Espionnage et Combat pour l’Afrique du Nord pendant la Seconde Guerre mondiale »,剛好補足了這塊史料上的空白.該書描述在二次大戰時,在法國維琪政府統治下,許多猶太難民如何藉由卡薩布蘭加這個海港城市,逃往自由世界,並獲得摩洛哥當地猶太人諸多協助.
     
      二戰時的卡薩布蘭加,是非洲面臨大西洋最大的港口,1940年,德軍佔領巴黎,法國政府投降,成立維琪政權(1940-1944),卡薩布蘭加因其地理位置,成為難民轉運站,與里斯本一同成為難民前往北美、南美與加勒比海地區的出發點.
      然而難民需要移民、出境和過境等等的簽證,是由不同政府發放,獲得所需簽證,困難重重,因此許多難民因苦等不到簽證,被困在卡薩布蘭加長達數個月甚至數年之久.
      當時逃來卡薩布蘭加的歐洲難民絕大多數都是猶太人,卡薩布蘭加原本就有猶太區與摩洛哥猶太人,是而卡薩布蘭加的摩洛哥猶太人出錢出力,群起幫助這些歐洲來的猶太難民,協助他們尋找住所,突破法國官僚主義造成的重重難關,讓這些猶太難民可以暫時安頓,其中最著名的包括摩洛哥猶太裔的知名人權女律師Hélène Cazès-Bénatar.
      
      長期以來,卡薩布蘭加的猶太人不能住在歐洲區,規定只能住在貧窮破敗的猶太區(mellah),逃來卡薩布蘭卡的歐洲猶太人同樣必須遵守外國公民相關規定,然而這卻很可能讓他們暴露身分,因而被逮捕、拘留。
      歐洲猶太人的營地生活條件不佳,糧食不足,被關在鐵絲網內,不時還會遭受警衛人員羞辱.
      法國維琪政權完全是德國納粹魁儡,愈來愈明顯地與德國納粹進行合作,意圖開發非洲自然資源,包括建造從阿爾及利亞連貫到法屬西非的跨撒哈拉鐵路,將自然資源運到地中海港口,運送到法國與德國.
      維琪政權愈來愈想在摩洛哥強推法國對待猶太人那套作法,摩洛哥蘇丹Sidi Mohammed(也就是摩洛哥獨立後的國王,穆罕默德五世)不認同維琪政權與猶太人相關的各項法令,在當時極為有限的條件下,盡力改善猶太人生活條件,然而維琪政權愈來愈朝德國納粹靠近,罔顧Sidi Mohammed試圖保護猶太人的努力,也讓民間營救猶太難民的工作遭受愈來愈多的困難,維琪官員甚至要求Hélène Cazès-Bénatar女士關閉猶太難民營,她便將組織換上自己的名字,以個人名義,持續經營.
      幸好1942年的「火炬行動」(Operation Torch)結束了這一切,在美國將軍George S. Patton率領下,同盟軍順利登陸摩洛哥,卡薩布蘭加的猶太區隨即發生阿拉伯人與猶太人的血腥械鬥,美軍隨即介入,緩解緊張局勢.
      
      《北非諜影》畫面唯美,故事感人,然而這部片之所以經典,同樣在於虛擬的電影反射出真實歷史與人的處境.
      在Rick’s Café 發生的一幕相當經典,納粹少校一時興起,與同僚唱起德國軍歌Die Wacht am Rhein,在場的自由法國民主鬥士Victor Laszlo忍不住要樂隊演奏法國國歌馬賽進行曲,眾人慷慨高歌,納粹少校怒而下令關閉Rick’s Café.據說在這一幕裡,許多臨演的真實身分是難民,高唱馬賽曲時,帶著的是真實情感.
      然而在真實世界發生的,原比電影殘酷,幸好德國戰敗,否則真不知逃到卡薩布蘭加的猶太難民將會遭受什麼樣的命運.
      
      行文時,竟不自覺想起香港.
      二戰期間,香港也曾各國間諜活躍,與里斯本及卡薩布蘭加並稱「三大諜都」,戰後,里斯本與卡薩布蘭加的國際情報功能消失,香港卻因其特殊政治與地緣位置,仍是國際情報樞紐.
      而香港也曾收容無數逃離戰亂的難民.
      愈是複雜詭譎而難解的世間事,愈是讓人無言.
      相信香港終將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榮光之路.
      天佑香港.
     
      
      圖為《北非諜影》劇照.
      影片為《北非諜影》裡,德軍納粹上校與法國自由戰士在Rick’s Café起衝突的場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i9QVFu47V4

  • 榮光軍歌 在 Kit Da Sketch - Kit Ma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9-21 08:00:00
    有 51 人按讚

    //若論藝術水平,《願榮光歸香港》其實非常一般,遠不如像《和你飛》、《自游Be water》等作品曲詞俱佳。但這些原創社運歌曲,或是改編自現成流行曲,或以流行曲式入歌,皆以抒情為主,且旋律複雜,未必適宜作為引發集體現場感的歌曲。而《願榮光歸香港》卻是僅有刻意擺脫流行曲風格,立心為了在抗爭現場合唱而作的原創歌曲,姿態上便更為激進,也更具政治性了,這才引起官方喉舌將其標籤為「港獨之歌」,並加以鞭撻。事實上,網民以「國歌」之名譽之,清楚說明了當下香港共同體內部的集體想像,已懸在建國想像的邊界上,遠遠超越諸如《獅子山下》、《海闊天空》這類「香港之歌」所代表的抽象文化認同,而是直接透過集體對抗、「革命」和「光復」表現出一份立國/復國想像。在電影《北非諜影》(Casablanca)裏,法國遺民曾以《馬賽進行曲》跟德國軍官的德國軍歌對唱,如今香港人不願聽《義勇軍進行曲》,便一直等待一首足以抗衡的歌曲,以代替無賴之氣略嫌太重的集體噓聲,終於《願榮光歸香港》誕生。)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