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次專注,持咒經行思惟「懺悔」, 懺悔,爲懺摩和悔的組合詞,意爲對自己的過失、罪業表示慚愧,請求他人容忍、原諒,並決心今後永不再犯。懺悔在佛教儀軌中有重要意義。懺摩,在梵語中意爲「(求)忍」,即對自己過去所作過錯表示慚愧,請求他人容忍、原諒。漢語中本無「懺」字,譯師以「忄」(心)作義符、「...
⭕️第220次專注,持咒經行思惟「懺悔」, 懺悔,爲懺摩和悔的組合詞,意爲對自己的過失、罪業表示慚愧,請求他人容忍、原諒,並決心今後永不再犯。懺悔在佛教儀軌中有重要意義。懺摩,在梵語中意爲「(求)忍」,即對自己過去所作過錯表示慚愧,請求他人容忍、原諒。漢語中本無「懺」字,譯師以「忄」(心)作義符、「韱」(或爲「讖」省)作聲符,造出「懺」字,作為音譯字。後簡化字也作「忏」。一說懺的含義近乎漢語的悔,因此也將兩者組合爲「懺悔」,表示近似的意義;一說懺、悔二字義略有不同,「懺」表示對從前惡愆的後悔,「悔」表示今後不令再犯。義凈法師認為,懺摩是請求對輕罪的忍諒,悔是梵語阿缽底缽喇底提舍那之譯,即「犯、罪」加「陳說」,表示發露、舉出自己的過錯,不覆藏己罪,也譯作「說罪」。懺悔在佛教中具有重要意義。懺悔是對自己從前所造之惡業,表示慚愧,請求諒解,並發誓今後永不再犯;是修行中不可缺少之功課;是重罪轉輕之助緣。佛法中有多種懺悔法門,但從總相來說,有事懺和理懺,事懺之中又分作法懺和取相懺。佛教常以種子長成樹木譬喻業因和果報的關係,業如同種子,在識田種下(造業)後,會隨著各種因緣成長,如果此時不加懺悔改正,如同樹木開花結果,必將成長為極大的惡報,但如果還未及樹木長成便深重懺悔,誓願不再犯失,就如同減損掉樹木長成的因緣,那麼樹木會變得弱小(重罪輕受)或者枯萎不熟(不受報)。對於性罪,懺悔尚且有極大的滅罪功用,在佛教戒律制度中就更加重視懺悔。毀犯戒律者通過懺悔,或可使輕罪免受惡報並恢復戒體清淨,這些罪目如波逸提罪、提舍尼罪。犯戒者可在僧團中向大眾發露懺悔,也可在佛前求懺悔。僧團每半月行布薩,每年的結夏安居中最後一日還有僧自恣日,都是專用於誦戒懺罪的。在大乘佛教,強調「神通不及業力,業力不及願力。」,在諸佛菩薩(像)前懺悔,通過祂們的願力,可以蠲除種種罪業,即使是一些原本不通懺悔的大罪。因此在大乘和金剛乘中存在著多種懺悔法門,如水懺、水陸懺法、梁皇寶懺、地藏懺法、八十八佛禮懺法門、百佛名懺法、藥師懺、金剛薩埵百字明咒、佛頂尊勝陀羅尼懺法等等。漢傳佛教中的誦經功課通常設有《懺悔文》,每日誦持,長養懺悔心。常用的懺悔文為如下版本及其變形:「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佛前求懺悔。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滅罪亡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懺悔」一詞在古時已成為漢語常用詞,並出現了詞義擴大,而更廣泛地指對一切世間錯誤表示痛心悔改。在近代西學東漸的過程中,「懺悔」也被用來翻譯基督教等宗教中的相近概念。然而,基督教中的懺悔(confession,原意是表白)和佛教的懺悔意義有不同。前者是指「罪人」向神父、牧師或耶穌基督告解自己的罪過,祈求上帝寬恕;後者的懺悔是無我和無神論的。《六祖壇經》云:「懺者,懺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驕誑、嫉妒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是名為懺。悔者,悔其後過。從今以後,所有惡業、愚迷、驕誑、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懺悔法門很重要、也很殊勝,是我們隨時要努力的功課。懺者,懺其前愆;悔者,悔其後過。懺悔是「自淨其意」的前方便。慚愧懺悔,並非要我們坐困於罪惡感當中,終日惶惑懊惱,無以自處;而是要我們隨時覺察、覺照、覺悟,保持這念覺性,修正自己的行為。聖嚴法師曾提到說:「懺悔的意思是,反省自己已犯的過失,願意面對它,承擔起過失的責任,從此改正錯誤,決心不再犯過。」就如同打開水溝蓋,看清染污的地方,接著清理它;清除了淤泥的水道,自然清淨、暢通,不會阻塞。因此,懺悔是積極的自勉自省的行為。佛教的懺悔也與一般的自我反省不盡相同,主要的差異在於反省過後的處理,佛教的懺悔除了知錯、認錯,還有一項「發露懺悔」的儀式,意即對他人坦白自己的過錯。先坦承面對自己內心的不安,並找出讓心不安的原因,從中找到解決不安的方法,進而承擔責任,下定決心永不再犯。懺悔是解冤釋結的方法,與冤親債主和解之道,真正的懺悔能讓業報遠離,不障礙修行的重要關鍵,為佛弟子,寧能不發露懺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