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業主大會法定人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業主大會法定人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業主大會法定人數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3萬的網紅龔成,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龔成問答信箱】(Q13461-Q13480) Q13461: 其實你介紹既tencent/美團/阿里巴巴,呢D科網公司冇咩資產值,會唔會好危險? 龔成老師 騰訊(0700)與阿里(9988)不是無價值的。至於 美團點評(3690),我應該無正式分析過,最多只是網友問我,我做簡單分析。 美...
業主大會法定人數 在 龔成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龔成問答信箱】(Q13461-Q13480)
Q13461:
其實你介紹既tencent/美團/阿里巴巴,呢D科網公司冇咩資產值,會唔會好危險?
龔成老師
騰訊(0700)與阿里(9988)不是無價值的。至於
美團點評(3690),我應該無正式分析過,最多只是網友問我,我做簡單分析。
美團的業務增長不能睇少,但估值十分難,所以我都無法定義現價平貴,只可以話市場只憑「前景」去分析,不過佢最近由虧轉盈,這是利好消息。
至於騰訊與阿里,資產價值的確不高,但我地分析企業,不能只限於資產,因為一間企業的價值,主要由「業務價值」與「資產價值」組成。
巴菲特早年投資,跟佢師父一樣,好著重資產、平,但佢後來發現,如果一間企業有質素、前景,就算貴過資產去買都無問題,因為業務價值值錢的。
就是現金流折現法來講,這方法都不是考慮企業的資市價值,而當我地進行估值時,好多時都會配合不同的估值法去計算的。你見港交所(0388)的賬面值不足$30,但現價卻長期在$200以上,可見資產價值並不是唯一的分析點。
另外,騰訊與阿里,都已經有正現金流,有實在盈利,所以唔會話危險(當然,我地都不能盲目高追投資)。
------------------------------------------------
Q13462:
想問下用十萬元買越秀房地產信托可以一年可以收多少息
龔成老師:
如果你用$10萬買越秀房產(0405),你預一年收$6000息。
現時佢股息6%,你可以好簡單,用投入本金乘一乘,就是每年預期得到的股息回報。
------------------------------------------------
Q13463:
老師,我賣了5万澳元和10万加元,買了中山一個物業和一個車位用了大概150万港元,剩下203万人民幣現金。
我想張這些現金5年滾至600万港元,請問有可能嗎? 我應該如何組合才做到?
因為我希望日後每月有3-4万現金流,而之前見你教過别人要有這個現金流數字就要有600-800万資產才可以做到。
龔成老師:
外幣始終是「產品」,持有價值不高,轉為物業、優質股等真財富會更好。
如果你要將這$200萬滾存到$600萬,不是話唔得,只是這是一個好高的回報,你背後一定承受著相當的風險,因此,我不太建議這樣進取。
反而以更長時期,以更合理的模式,增長至$600萬,這會更穩健。
如果你真的要將$200萬在5年滾上$600萬,就要用以下進取方法:
可集中投資潛力股,可以建立一個進取的潛力,但你要比市場早一步找到這些潛力股,因此你要不斷進行選股的動作,同時要大量增加投資知識,先可以找到這些潛力股。
但要注意,這方法始終是高風險,唔太建議。
------------------------------------------------
Q13464:
老師,我一直遇上財政困難,之前工作不穩定,現在面對人工無法上升很多。眼看激烈的工作競爭,實在有點灰心。
現在年紀愈大,愈來愈擔心工作前景的問題!不過,眼看您由一個月8000上升到成為百萬富翁,實在是一件令人鼓舞及很勵志的故事!
多謝有您這個榜樣及詳細解答!未來我會努力儲錢,投資及增值自己!多謝晒!
老師,另外,想問下面對現在的香港亂局,還適宜月供股票嗎?
龔成老師:
其實好多野,我地根本可以做到的,只是由於自己「以為做唔到」,所以唔去試,但其實只要肯做,定目標,落實計劃,其實可以做到的。
你保持理財,儲錢,合理投資增值,增加知識,都可以一步步完成目標。
至於香港的情況,我仍相信只是中短期的問題,雖然對香港經濟一定會影響,但長遠的價值仍在,因此,這反而是保持入貨的時候,只要你長期進行月供就得。
------------------------------------------------
Q13465:
老師,我想創業,計劃儲錢5年後,開台式飲品店,我而家應該點做好?
龔成老師:
做生意要不斷學習的,你預當中一定會有好多困難,但你都要想方法克服佢。如果你打算開店,我建議你先到類似的店打工,要完全了解當中的流程,風險,了解各區的生意情況,找到市場的缺口,先可以進行。
同埋,有時唔一定要預開店好大成本,可以由細做起,然後成功後再投資變大,這方法會更加好。
你這刻可以利用股票,保持平穩增值,將財富滾大,一邊儲錢,一邊投資優質、穩健股,例如盈富(2800)、金沙(1928)、長建(1038)、中銀(2388)、港鐵(0066)、恆基(0012)、港交所(0388),都是適合你的。
同時,你要在這幾年,好好提升生意及行業的相關知識。
------------------------------------------------
Q13466:
龔sir你好,小弟28歲剛剛開設左美股戶口,打想分注買入 Google, 巴郡, 百事可樂 , johnson & johnson 作長線投資,請問龔sir呢幾隻股票質素如何?
龔成老師︰
我自己無特別深入研究美股,但巴郡這類企業當然可以投資,是長遠投資之選,不過巴菲特年紀大,是風險因素,雖然我認為佢團隊都能用佢的方法投資,令長遠有增長力,但始終巴菲特無人能及。
其實美股一向都有不少好公司,但我地投資股票,最重要是「投資自己熟識的公司」,所以,投資與否,要睇你是否真正了解該企業。
這幾隻都是好公司,你可以考慮投資。要睇你是否了解美國公司,還是香港公司,如果兩邊都能了解,你可以講到大家的財務數據,企業資料,就可兩邊都投資,這就會增加了你的「可投資範圍」。你要比較這些企業的優質度、前景、發展、估值。
關鍵位就是你認識的程度,而你上述所講的,都是長遠有增長力的股票。另外你也可以考慮投資美股相關基金,如領航標普五百(3140)。
------------------------------------------------
Q13467:
老師你好,最近收看你的著作《財務自由行》,獲益良多。
我想用20萬分注買入12, 405, 778, 1038, 6823作長線收息組合,請問這個組合可以嗎?另外,可以提供合適價位買入以上股票嗎?感謝。
龔成老師:
上述所選的,都是有質素的股票,你都可以投資,但上述大部分,都是偏向收息的類別,增長力不算強,因此,組合本身無問題,但就要睇翻你的投資目標,是否適合你。
至於合理價,全部都在區內,香港電訊(6823)與
越秀房產(0405)則在合理區中上部。
現價都可以投資,只要分注就可以,同時要留有現金。
------------------------------------------------
Q81346:
你好, 在年前的新股熱潮下買入左幾隻股票, 現想重整一些潛力股或者平衡增長的股票。
請問以下股票應否繼續持有, 636 嘉里物流 1833 平安好醫生, 2226 老恆和, 6886 華泰證券
龔成老師:
總之記住,我地繼續持有一隻股票與否,最重要是企業的質素、前景。買入價只是一個心理因素。
嘉里物流(0636)質素都算有,都有投資價值,但增長力不算好強,只要貨不太多,持有無問題的。
平安好醫生(1833)有質素,可持有。
老恒和釀造(2226)質素只是一般,如果有較大的反彈,可考慮賣出。
HTSC(6886)質素算是中等,業務雖然有,但賺錢能力不強,唔好預佢有太大的增長力,如投資不多,都可以持有的。
------------------------------------------------
Q13469:
你好龔成老師,我家有兩個很舊的物業,在西環。
一個為樓齡50幾年(估值5M),另一個都有38年樓齡(估值5M),沒有按揭。
50年樓在數年前XX話收購,但當時有老人家住,不打算搬,現在老人家已住在老人院,只有我媽一人住。此物業是我爸及祖母聯名,長命契。
38年樓現是我和父親住,是我和弟弟聯名的。
我常想我和爸媽搬在一起住,那可把一個物業出租,但家母認為房子是嫲嫲有份,暫時不想改變現狀。
因為兩房子都很舊,如要租出,都一定要大裝修。
其實這兩個房子都不太適合老人家住,一間是附近要行上大斜路,另一間要上二十多級樓梯才到電梯大堂。
剛放寬9成按揭,我在想是否可樓換樓,把38年樓換掉,因為50多年樓,我們在想希望有人收購。
老師,請問我應如何好好處理,令財務可改善些,因為我從事貿易,工作不太穩定,收入亦有限。加上年紀不少,長遠來說都可能要轉行。
感謝你的寶貴時間!
龔成老師:
先說50年樓物業,這物業之前有人想收購,加上不適合你地自住,最好的方法是賣給想收購的該公司,佢地收購會持續一段長時期,之前收唔到你的單位,如果佢其他單位都仍收緊的話,即是收你的單位是遲早的事,你應該打探一下最新的情況,賣給他們是一個方向。
雖說物業的名是你爸及祖母,但這類單位已50年,就算要租出都要裝修,加上要保持維修,因此將單位賣出,得到現金,仍然再同公平的模式分現金,又或轉為其他資產項,產生持續的現金流,這是最好的方法。
至於賣掉38年樓,如果這物業真的不適合你地自住的話,都是可以的,但賣出後建議買入另一物業,但你就要計好按揭部分。
雖然政府放寬左成數,但唔代表你一定要去到盡,所有野都要以「供得起」作原則。
如果你賣樓後,會有一定的現金,可以作首期,你可以買另一層樓時,做7、8成按揭,希望你買樓後,仍然有現金剩,同時,要以「供得起」為大前題。
------------------------------------------------
Q13470:
成兄,我看中1883,因在澳門有籠斷電訊地位;想買來收息,成兄有何意見,十分感謝。
龔成老師:
中信國際電訊(1883)業務穩定,整體質素算是可差,過往股價的波動亦不大。佢近年的生意都保持穩定,盈利亦是一樣,相信市場結構令佢處於一個穩定賺錢的狀態,不過,增長力就不強。
盈利就穩定並平穩增長,但始終生意無上升,點都會有扣分的地方。
相信佢能平穩發展,收息可以,但就不要對股價有太大期望。
------------------------------------------------
Q13471:
你好,一直有看你的投資影片,現在有這個情況,想問一下建議應該如何是好。
我現在持有760000股(0871),想問返應該繼續持有/止瀉。
另外,還持有240000股(0627),早前價位到1.8蚊以為價位有升幅空間,但現在下跌了連續好幾日。
平均價位:0.164
本人資料:19歲 第一次炒股,期望短炒所以冇用你youtube推薦的價值投資法:(
Thanks!
龔成老師:
我地繼續持有一隻股票與否,最重要是分析企業的業務、前景,買入價只是一個心理因素。
中國疏浚環保(0871),業務不佳,5年有3年處於虧損狀態,投資價值不高,加上核數師意見中,曾經出現了修定報告,這反映當中有少少問題,但其後算是調整翻,但這都反映,這企業有些地方有古怪,要小心。
近期股價大幅波動,炒多過實際,風險高,因此對這股有保留,賣出會比較好。
至於福晟國際(0627),業務同樣不太好,規模細,風險高,賣出較好。
你要改變你的投資模式,唔好著重股價的走勢分析,而是著重企業的質素,你要當自己「收購」企業一樣。
------------------------------------------------
Q13472:
Hello 成哥
如果第一間物業你認為 買新樓 是個好選擇嗎?
因為資金唔夠
見到呢類新樓 首期好似比較容易接受
同埋有好多優惠 如果投資這類新樓
算是高風險定係低風險 的投資呢?
現時 有約現金80萬
每月可儲約5萬 有一半拎左去月供股票
我都認為一半現金一半股票 較理智
但係d現金愈黎愈多既時候 就想買野(意思是資產)
我希望快d可以儲多d資產
係唔係應該用宜家既現金買左樓會更有效令我既資產增值得更快
我沒有自住需求 純粹以投資角度出發
龔成老師:
坦白講,我一向對新盤都有保留,因為新盤有機會定價較貴,投資者較易買貴貨。
因為新樓無過往的租金情況,我地無得計租金回報率,加上發展商會用好多付款方法,等你覺得易上車,但其實的平貴並不如你所想,所以要小心。同埋,近年香港樓市向上,但久不久有蝕的個案,絕大部分就是當時買新樓的。
而你打算投資,這刻的香港樓,自住價值仍在,投資價值就不算高,加上你買新樓,對手是發展商,若是二手樓,對手是業主,而你好難在發展商這個對手中找到著數的。
另外,你可以保持月供股票,以現時的市況平貴來說,一半月供,一半儲現金,是較好的做法。
------------------------------------------------
Q13473:
龔成老師你好,我見到你下面的文字,但有不明白的地方,想請教下:
【假設你每月投資$6000,月供盈富,假設15%複息回報,20年後,的確可以滾存到$730萬(但就要每年的平均回報,即是股價上升,加股息,合共有15%)。
然後20年後,再進行資產配置,因為「先增後,後現金流」,尾段時期著重保本,追求現金流,這是可投資收息股,目標是5%以上的股息,以$730萬計,一年收息$365000,每月以息約$30000。】
龔sir,我已45歲,兒子剛滿20歲,我月入14000元,想儲錢養老,又想存點錢給兒子,但是我這樣低收入人士根本不可能實現到,看龔sir的文章又好似對未來又充滿了希望
我打算去兼職,計劃月供3000元盈富,供20年,這樣的話,20年後可以滾存到多少錢本金呢?
我唔識計,想知道供完20後,一年收息大約有幾多?想了解下到時可否夠我自己年老時的生活開支。請龔sir抽出寶貴時間回覆 指點我,謝謝你
20年x12=240個月x3000=72萬元,以現價大約27.5元左右來計算的話,72萬元大約可以買入26200股盈富
如果我不月供,而是選擇在低位時買入,在20年之內買入3萬股盈富。
龔sir,請問如果我這樣理解,咁同穩定月供3000供足20年之後,兩者收息會相差幾多呢?
龔成老師:
如果你在低位是買入盈富(2800),得到的盈富股數,的確會比你月供的為多。
例如盈富股價在$20-$40,你月供,就會得到平均的買入價,假設為$30,如果你低位買,就會在$20,你最終能買到的股數,可以多幾十%。
不過,這是假設你成功「捉到低位」,這是有90%的散戶都想做的,但可惜,我過往做了十年銀工及證券行,見佢地絕大部分都是失敗的。
好多野表面做到,但實際就好難做,因此,我反而建議你簡單去做月供,這會更加好。
如果你每月投資盈富,複息15%的話,20年後會滾存到$360萬。不過,近年中港經濟弱左,回報率可能會減,但要滾存到$250萬-$300萬,仍是合理的,我相信你可以做到。
到時,我會建議你轉到其他收息股,因為盈富的股息不算強,你到時轉去有6%的收息股,一年就可以收到$18萬息,都算是一個不差的數目。
不過題外話,你個子都20歲,應該要佢學習為自己負責,如果你比佢「太過照顧」的景象,只會令佢更加依靠你。
------------------------------------------------
Q13474:
成哥 最新按揭放寬上限 ,咁我應該用一成借盡9成按揭定2成 借8成?
根據你邏輯,應該有得借盡借,只要自己供得起 ,而且有多筆錢用
成哥,早前你提及的投資平穩增值股,應該投資港鐵 066或是領展(0823)?
龔成老師:
由於現時低息環境,因此借多D,的確是有著數的,但你都要留意,高成數按揭要買揭保,這會增加成本,你最好先計算下。
另外,「供得起」是最大的原則,我會偏向建議借多D,留更多現金在手,但如果因為「可以借得多,而買太高金額的物業」,這我就不建議。
因此,只要計過數,供得起方面無問題,你就可以借多D的。
港鐵(0066)、領展(0823)都是有質素的股,都是可以投資的,現時港鐵值博率會略高。
------------------------------------------------
Q13475:
龔成老師,我剛上完你嘅堂,到宜家都未做第7課年報份功課,之前啲功課好快做完,但呢份每次攞起手就睇唔入腦,都有去書局睇過本年報勝經,都唔似你其他書咁容易睇得明,好似睇到有啲混亂,點算,再唔做真係怕將學嘅野還返俾你,除咗上多次有無解決方法呀
上咗你堂真係獲益良多,應該一早上,宜家睇多咗股票嘅野,又明多咗,發現有啲熱炒股市盈率超高依然有人博佢有得升,因為有啲股真係可以升到不合符常理,例如0986,推算翻10年前個價3000幾蚊,真係好恐怖。
我用上堂學嘅野分析晒我媽買嘅股票,全部都係不宜沾手股票,0986係其中一隻。
以前我見到媽媽每日俾股票嘅上上落落影響,曾經對股票有啲反感,但我宜家好明白點解佢要買股票,亦好希望用正確嘅方法投資。
想問問,影響一隻股票嘅升跌簡單黎講係咪企業經營狀況同集資金額兩個因素?
btw,第一次見你真人覺得同個卡通有出入XD,可能因為髮型嘅唔同,哈哈
龔成老師:
年報的確是有點深的,如果你之前無會計底,可能有點吃力,但你可以溫翻上堂的筆記,加上《年報勝經》,睇多幾次,我已經用較淺的文字及圖表,在書中表達,但我都知有D係要消化,所以要慢慢睇。
我相信你上完堂後,好明白有知識與無知識的分別,一般散戶知識上的缺乏,其實你已經掌握到不少知識,但仍要再打好基礎,你要多睇書及年報,進步要時間的。
至於影響股價的升跌,在中短期,只會同買賣供求、市場情緒、資金流向、企業短期因素有關。但如果講長期股價,就會睇翻企業的長期經營面,發展。
我成日覺得髮型都唔算好大分別,哈哈~~~
------------------------------------------------
Q13476:
老師,之前見你話港交所30倍的市盈率,仍然算是合理區,點理解?30倍不是好貴嗎?
龔成老師:
當一間企業比其他企業更優質時,可以承受到更高的市盈率,同時你睇翻佢的派息比率,就會明白佢就算唔需要再投資,都可以有一定的增長力,這是佢的獨特性,所以在計算時都會考慮這一點。
如果只考慮市盈率表面數字的分析,往往會出現盲點,因為「企業A的市盈率比企業B為高,但不代表一定貴」,所以投資者要明白數字背後的概念,如果只集中一個數字去解讀,好易會出錯。
而市盈率本身就無絕對的平貴定義,根本不能得出「某個市盈率就一定是貴」這個推論。同時我地在估值時,仍會配合其他估值方法去計算。
------------------------------------------------
Q13477:
HELLO 好耐冇見 想問下美股同買港股你會點睇@@ 最近想買美銀同波音
龔成老師:
無論投資港股還是美股,原理都是一樣,就是要投資有質素的公司,長期持有,因此,美股都有投資價值,但前題是「真正了解該公司」。
美銀同波音都是有質素的公司,本身都有相當的獨特性,但波音本身的風險略高,盈利略有不利,因此如投資不建議注碼太大。
------------------------------------------------
Q13478:
請問點先知該股票係合理價位
龔成老師:
如果要知道這刻是否平貴,合理區在那裡,就一定要計算企業的價值。因為每間企業都有其價值,當中主要由業務價值以及資產價值組成,我地就是計算這些的價值。
但要計企業的價值,過程比較複雜,好難三言兩語就講到,就算在我的股票班,都要講5小時,裡面會講3種估值方法,有難有易,但同學都用到的。
簡單來說,要考慮企業的生意、盈利、現金流等財務數據,同時要比較行業,考慮這企業的經營情況,之後的環境又會如何。這都是計算的基礎。
但如果要深入計算,基本上要好仔細的研究企業,要分析好多財務數據用比率,先至有較完整的答案。
------------------------------------------------
Q13479:
成哥你好。想問下恆地合理價係幾多? 我用你上堂既方法計到係33-42
唔知正確與否
同埋我想問下股東大會小股東有資格參加嗎?
龔成老師:
要留意翻,恆基(0012)由於是地產企業,因此每年的盈利數字上,都會包左「物業重估數目」,所以數字會因此而谷大左。
正因為這原因,過往市盈率的數字都會受影響,而我地在計算估值時,需要自己調整翻。
你上述計算的估值,基本上合理,大致是正確的。
至於你想參加股東大會,只要你持有股票,就可以參加,但你一定要預先同銀行或證券行講,要同你登記左先先至可以。
------------------------------------------------
Q13480:
龔成老師你好, 我今年28歲, 現時月入3萬, 每月儲1.4萬, 有40萬資產, 其中包括6手匯豐(平均買入價$66)、10萬元人民幣(在0.85時兌換的), 其餘用作流動資金。
想請教老師我是否應該繼續持有匯豐? 如果想學習投資應如何開始? 謝謝!
龔成老師︰
匯豐(0005)這企業的賺錢能力比過往年代已減,這刻只是一隻收息股,不要對股價增長有太大的期望。
在人民幣這些都只是一些貨幣,即是「政府借據」,貨幣中期會以週期的模式運作,但長期來說,都是貶值收場,因為貨幣只有「交易價值」,並無真正的財富價值。
當我地進行人生財富累積,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年輕人應投資較多增值類資產,而較年長的,則應投資較多保守類項目。由於你年輕,匯豐這些收息股對你唔太適合,而且佢佔你整個組合太多,有過度集中風險。
長遠建議你將部份你可以將部份匯豐和人民幣轉至一些平穏增長股︰盈富(2800)、金沙(1928)、恆基(0012)、中銀(2388)、港鐵(0066)、長建(1038),這些真資產才對你財富增長有幫助。
在學習方面,你可以多閱讀理財類別的工具書,以及多接觸財經新聞,而進修相關課程亦是重要的知識來源。
我18歲時開始買股票,都初甚麼都唔識,於是不斷睇書、上堂去學習,自己慢慢睇年報,咁樣去累積知識。
你可以睇《股票勝經》,裡會有教你點樣有系統地選股。而我的股票班,都會講5種選股的方法,教你點樣由2000間上市公司中,選取有質素的股票。
----------------------------------------------
多謝各位提問,若然你有問題想向本人發問,可在龔成的fb專頁中(www.facebook.com/80shing)inbox龔成,但要注意如無特別聲明,有可能將問答放上網的,當然,會將發問者的身份,以及有關個人的部分刪去。
另外,由於提問人數眾多,見諒無法即日回覆,如果是普通的提問,預起碼要7天以上才能回覆,若然是較複雜的提問,起碼要10天才能回覆,希望各位能諒解。
業主大會法定人數 在 方志恒 Brian Fo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自治共同體@香港革新論
//現時香港的「本土主義」並非純粹排外,也非種族主義:「他們不仇恨菲傭、不歧視印度人、更不會針對西方人」,「本土主義」所針對的,更多是那些不會說粵語、不接受香港價值、相傳被中共「洗腦」、將香港視為「中共殖民地」的大陸人。事實上,在不少本土派眼中,認為那些接受香港語言、文化與核心價值的南亞裔人士,甚至比大陸人更「香港」。這種對所謂「中國」的排斥,其根據就是自由、法治等核心價值以及香港的獨特性,實際上就是對近年北京走向「天朝主義」、日趨以強硬路線治港的一種集體反彈。
當然,要說所有大陸人都是中共再殖民香港的工具,難免以偏概全;而部分「本土主義」的抗爭行動,也許是過猶不及的躁動。但這些在「左翼論者」眼中的「義和團」和「法西斯」行為,大抵是任何「本土主義」在初生過程中,往往難以避免的沙石。如果個別「左翼論者」只懂把個別「本土主義」的盲動,隨意抽出來鞭撻一番;卻無視「本土主義」的核心訴求,其實是抵抗北京的天朝帝國主義,那麼他們不單是水平有限錯判形勢、見樹不見林搞錯問題焦點,客觀上也會成為天朝中國再殖民香港的開路先鋒。//
【#香港革新論文章】
論香港「自治共同體」
── 對左翼論者的一些回應
/ 鄺健銘(《香港革新論》共同作者)
/ 何俊霆(《香港革新論》共同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編按:政治學者方志恒與二十多位年輕人合著新書《香港革新論》,探討後政改時代的香港前途。本文為該書其中一篇主題文章。】
「自由主義者無法應對這些事件。他們很可能對獨立民族理應以他們屬意的方式自我管治的想法予以體恤;但又對某些刺耳、有時甚至近乎種族主義的民族主義形式有所卻步。當他們被要求去解決由人口混合或當兩個民族對同一片土地宣示主權時所衍生的實務問題,他們只能舉手投降……某些問題可能真的沒有解決方法;但另一些卻能通過審慎地反思民族的本質及其主張的合法性而達致站得住腳的結論。」
—《論民族性》作者David Miller1
《論民族性》是學者David Miller於1975年撰寫的經典著作,但上文所引述的一段討論,卻準確地預測了40年後香港的爭論—自從2012年以來,有關香港的本土主義的倡議如雨後春筍,也激起了社會各界的激烈辯論;誠如David Miller的預言,「本土主義」2迅速引起社會各界特別是「左翼論者」3的批判,並由此引發了連場「本土vs.左翼」的論戰。
本文嘗試介入近年「本土vs.左翼」的爭論,回應「左翼論者」對「本土主義」的一些質疑,並建構一種以「自治共同體」(Self-governing political community)為中心的本土論述。本文將包括以下四個部分:
一、建構香港「自治共同體」的論述,從歷史政治(港英時代的「在地管治」傳統)和憲制法律角度(《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論證香港作為「自治共同體」的事實地位。
二、提出香港作為「自治共同體」的基礎,在於實施有效的「邊界控制」,並批判「左翼論者」在討論大陸新移民及社會福利問題時,完全忽略了這個至關重要的討論脈絡。
三、批判「左翼論者」將「人權」、「自由」等「普世價值」的實踐,錯誤地理解成無所限制,更加不恰當地將「普世價值」與「本土利益」視為二元對立。
四、指出部分「左翼論者」宣稱「人人有權選擇在何處居住和生活」,這些帶有「世界主義」(Cosmopolitanism)色彩的論調的盲點,並討論「同等道德關注原則」(Equal moral concern)對香港移民政策的啟示。
【香港「自治共同體」的事實地位:歷史政治及憲制法律基礎】
學者Jorge M. Valedez在《Is immigration a human right?》一文中所提出的「自治共同體」概念(Self-governing political community),是我們討論香港「本土主義」思潮的一個很好的切入點。所謂「自治共同體」,指一個能夠制定和實施決策的群體,而這些決策對其成員的「福祉發展」(Flourishing)至關重要4。一方面,「自治共同體」有著「實際的重要性」(Practical importance)—為了滿足生活所需,人類無可避免地要依存於某種集體制度,以進行經濟規劃與資源分配,在這個背境之下「自治共同體」便提供了穩定的社會、文化與法律框架,讓不同的政治經濟活動成為可能5,同時幾乎所有對個體至關重要的權利、自由、基本褔利,以至諸如社會公義等政治信念的實踐與保障,亦需要放在某種政治框架下運作;另一方面,這些政治框架如要獲得合法性,就必須建基於某種自治機制,以確保管治一方會向政治社群的成員「問責」(Accountable),這個政治過程自然離不開建構一個有效的「自治共同體」。在這個背景下,政治社群的自治,就是成員們作出集體決策及互相協作的過程7—換句話說,很多港人關心的「民主」的首要前提,是先劃清邊界、確立以「民」作為「主」的共同體;分配權力前,亦需要一個有特定歷史文化、政治與社會背景的群體作為主體,方能制定按這社群獨特需要、分配權力與資源的道德標準。Jorge M. Valedez更強調,「自治共同體」並非單指「民族國家」(Nation state),像美國印第安保留區(American Indian reservations)、墨西哥恰帕斯州馬雅人社區(Maya communities in Chiapas)以及伊朗庫爾德人區(Kurdish political community in Iraq)等自治政體,也是「自治共同體」的例子。
根據Jorge M. Valedez的理論,香港作為「自治共同體」的地位,可以說是無可爭議—港英時代,基於倫敦的「在地管治」傳統,香港一直保持相當的自主性,並在二戰後逐步建立起一個事實上的「自治共同體」;而香港作為「自治共同體」的事實地位,亦已經在1980年代明確為《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所確立,並成為1997年主權移交後我城的憲制基礎。
從「歷史政治」(Historical-political)的角度看,香港的「自治共同體」地位,是在港英時代經過長時間演變的結果。在大英帝國的體系下,殖民地政府並非單向地聽命於倫敦的代理人,因為英國殖民地官員的管治文化,是強調當地政府必須慎重照顧殖民地的本土情況,不能為了貫徹倫敦指令犧牲殖民地,以免影響整個大英帝國的長遠穩定性;而實踐上倫敦一般亦不大關注殖民地的日常事務,也欠缺對殖民地實際情況的第一手資料,因此建立了信任當地官員判斷(To trust the men on the spot)的「在地管治」傳統8。基於大英帝國的「在地管治」傳統,香港在殖民地時期一直保持頗高的自主性。前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顧汝德在《官商同謀:香港公義私利的矛盾》一書中更加指出,二戰後香港經歷了一個「非正式的權力下放」過程,包括在1958年起可自行制定週年預算案無需再由倫敦審批、1967年起取得權力自行設定港元匯率、1968年起取得自主制定對外商貿政策的權力、1972年起可完全自主管理外匯儲備等等。到了1970年代,倫敦已完全放手讓港英政府自行處理香港事務,香港因而建立了相當全面的政治及經濟自治權9。正是這種「在地管治」的傳統,加上港英政府在1950年代逐漸實施的港陸邊境控制10,令香港在英國人撤出之前,已經建立了「自治共同體」的事實地位。
從「法律憲制」(Legal-constitutional)的角度看,香港上述的「自治共同體」地位,更加在過渡時期由《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在法律上正式成文化(Codified),並且成為1997年主權移交後香港的憲制基礎。按照《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香港在1997年主權移交後,實施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香港作為中國的特別行政區,其自治地位、獨立的公共財政、獨立的貨幣制度、獨立的關稅區、獨立的居民身分和入境管制權力、獨立處理對外事務權力,以及自行制定不同公共政策的廣泛權力,全部透過憲制安排確立下來(附表)。至此,香港按港英「在地管治」傳統逐步建立起的「自治共同體」地位,已經正式成為香港憲制秩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然,香港至今尚未建立民主普選制度,無疑令我城的「自治共同體」地位,欠缺了最後一塊拼圖,未能真正形成在政治上反映港人意志的集體機制。儘管如此,香港作為一個「自治共同體」的事實地位,仍然是無可爭議。
附表:《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對香港「自治共同體」地位的憲制保障
《中英聯合聲明》條文 《基本法》條文
香港的自治地位 附件一第1條:香港特別行政區直轄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並享有高度的自治權。除外交和國防事務屬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香港特別行政區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
附件一第1條: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和立法機關由當地人組成。 第2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依照本法的規定實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
第3條: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行政機關和立法機關由香港永久性居民依照本法有關規定組成。
第12條: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享有高度自治權的地方行政區域,直轄於中央人民政府。
香港的獨立公共財政制度 附件一第5條:香港特別行政區自行管理財政事務,包括支配財政資源,編製財政預算和決算。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預決算須報中央人民政府備案。中央人民政府不向香港特別行政區徵稅。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財政收入全部用於自身需要,不上繳中央人民政府。
附件一第7條:外匯基金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管理和支配,主要用於調節港元匯價。 第106條:香港特別行政區保持財政獨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財政收入全部用於自身需要,不上繳中央人民政府。中央人民政府不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徵稅。
第108條: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獨立的稅收制度。
第113條: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外匯基金,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管理和支配,主要用於調節港元匯價。
香港的獨立關稅區 附件一第6條:香港特別行政區為單獨的關稅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可參加關稅和貿易總協定、關於國際紡織品貿易安排等有關的國際組織和國際貿易協定,包括優惠貿易安排。香港特別行政區取得的出口配額、關稅優惠和達成的其他類似安排,全由香港特別行政區享有。香港特別行政區有權根據當時的產地規則,對在當地製造的產品簽發產地來源證。 第116條:香港特別行政區為單獨的關稅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可以"中國香港"的名義參加《關稅和貿易總協定》、關於國際紡織品貿易安排等有關國際組織和國際貿易協定,包括優惠貿易安排。香港特別行政區所取得的和以前取得仍繼續有效的出口配額、關稅優惠和達成的其他類似安排,全由香港特別行政區享有。
香港的獨立貨幣制度 附件一第7條: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可自行制定貨幣金融政策,並保障金融企業的經營自由以及資金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流動和進出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自由。
附件一第7條:港元作為當地的法定貨幣,繼續流通,自由兌換。港幣發行權屬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確知港幣的發行基礎是健全的以及有關發行的安排符合保持港幣穩定的目的的情況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可授權指定銀行根據法定權限發行或繼續發行香港貨幣。 第110條: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自行制定貨幣金融政策,保障金融企業和金融市場的經營自由,並依法進行管理和監督。
第111條:港元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法定貨幣,繼續流通。港幣的發行權屬於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港幣的發行須有百分之百的準備金。港幣的發行制度和準備金制度,由法律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確知港幣的發行基礎健全和發行安排符合保持港幣穩定的目的的條件下,可授權指定銀行根據法定權限發行或繼續發行港幣。
香港獨立的居民身分和入境管制權力 附件一第14條:中央人民政府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依照法律,給持有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的中國公民簽發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並給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其他的合法居留者簽發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其他旅行證件。
附件一第14條:對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人入境、逗留和離境,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可實行出入境管制。 第154條:中央人民政府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依照法律給持有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的中國公民簽發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給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其他合法居留者簽發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其他旅行證件。上述護照和證件,前往各國和各地區有效,並載明持有人有返回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權利。
第154條:對世界各國或各地區的人入境、逗留和離境,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可實行出入境管制。
第155條:中央人民政府協助或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與各國或各地區締結互免簽證協議。
香港獨立處理對外事務權力 附件一第11條:在外交事務屬中央人民政府管理的原則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代表,可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代表團的成員,參加由中央人民政府進行的與香港特別行政區直接有關的外交談判。香港特別行政區可以"中國香港"的名義,在經濟、貿易、 第150條: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代表,可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代表團的成員,參加由中央人民政府進行的同香港特別行政區直接有關的外交談判。
第151條:香港特別行政區可在經濟、貿易、金融、航運、通訊、旅遊、文化、體育等領
金融、航運、通訊、旅遊、文化、體育等領域單獨地同世界各國、各地區及有關國際組織保持和發展關係,並簽訂和履行有關協定。對以國家為單位參加的、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有關的、適當領域的國際組織和國際會議,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代表可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代表團的成員或以中央人民政府和上述有關國際組織或國際會議允許的身份參加,並以"中國香港"的名義發表意見。對不以國家為單位參加的國際組織和國際會議,香港特別行政區可以"中國香港"的名義參加。 域以"中國香港"的名義,單獨地同世界各國、各地區及有關國際組織保持和發展關係,簽訂和履行有關協議。
第152條:對以國家為單位參加的、同香港特別行政區有關的、適當領域的國際組織和國際會議,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可派遣代表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團的成員或以中央人民政府和上述有關國際組織或國際會議允許的身份參加,並以"中國香港"的名義發表意見。香港特別行政區可以"中國香港"的名義參加不以國家為單位參加的國際組織和國際會議。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已參加而香港也以某種形式參加了的國際組織,中央人民政府將採取必要措施使香港特別行政區以適當形式繼續保持在這些組織中的地位。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尚未參加而香港已以某種形式參加的國際組織,中央人民政府將根據需要使香港特別行政區以適當形式繼續參加這些組織。
第156條:香港特別行政區可根據需要在外國設立官方或半官方的經濟和貿易機構,報中央人民政府備案。
香港政府自行制定不同公共政策的廣泛權力 附件一第6條:香港特別行政區保持原在香港實行的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和貿易制度。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自行制定經濟和貿易政策。
附件一第10條: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自行制定有關文化、教育和科學技術方面的政策,包括教育體制及管理、教學語言、經費分配、考試制度、學位制度、承認學歷及技術資格等政策。 第119條: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制定適當政策,促進和協調製造業、商業、旅遊業、房地產業、運輸業、公用事業、服務性行業、漁農業等各行業的發展,並注意環境保護。
第136條: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原有教育制度的基礎上,自行制定有關教育的發展和改進的政策,包括教育體制和管理、教學語言、經費分配、考試制度、學位制度和承認學歷等政策。
第138條: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自行制定發展中西醫藥和促進醫療衛生服務的政策。
第139條: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自行制定科學技術政策,以法律保護科學技術的研究成果、專利和發明創造。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自行確定適用於香港的各類科學、技術標準和規格。
第140條: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自行制定文化政策,以法律保護作者在文學藝術創作中所獲得的成果和合法權益。
第142條: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保留原有的專業制度的基礎上,自行制定有關評審各種專業的執業資格的辦法。
第143條: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自行制定體育政策。
第145條: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原有社會福利制度的基礎上,根據經濟條件和社會需要,自行制定其發展、改進的政策。
第147條:香港特別行政區自行制定有關勞工的法律和政策。
總括而言,本文用上相當篇幅論證香港的「自治共同體」地位,目的是要指出「左翼論者」的基本盲點,在於忽略了香港作為「自治共同體」這個至關重要的討論脈絡 — 因為正視我城的「自治共同體」地位,應是討論香港任何公共政策的基本前提。
【香港「自治共同體」的基礎,在於實施有效「邊界控制」】
「左翼論者」對「本土主義」的一個常見批評,是指任何對外來人所施加的限制(不論限制的對象是新移民、自由行旅客或走私客等等),都是「鼓吹歧視」(左翼21)11和「排斥外來人士」(林兆彬語)12,甚至將「本土主義」與「義和團」、「法西斯」和「惡魔」(區龍宇語)13等相提並論。
我們認為「左翼論者」的基本盲點,在於忽略了「邊界控制」(Control of boundary)乃「自治共同體」有效運作的基礎。
事實上,近年引發港陸矛盾的政策議題,不論是新移民福利、自由行、走私客、雙非孕婦及雙非兒童等等,乃至一些所謂「本土優先」的政策例如限奶令,本質上都關乎「邊界控制」的問題,包括應否實施或加強某種「邊界控制」(包括、但不限於人及貨物)。從這個角度看,港陸矛盾的核心問題,在於「我們基於什麼原因證成群體對邊界的控制」。關於這點,「自治共同體」理論是整個討論的出發點。承接上述討論,學者Jorge M. Valedez定義的「自治共同體」,是一個能夠制定和實施決策的群體,包括經濟規劃與社會資源分配等決策的政治群體。然而,要履行上述功能與實踐自治,「自治共同體」就必須對其邊界有著實質的控制權—因為從「制度能力」(Institutional capacity)的角度看,若然一個「自治共同體」沒法對人口或貨物流動進行準確的預測,它根本無法進行有效的長期規劃,而快速及不受控制的人口流動,只會令所有政策規劃淪為空談14。看看香港在實施「自由行」和「一簽多行」後,數以千萬計的大陸旅客來港購物,將香港街道擠得水洩不通、公共運輸系統遠超負荷,正正說明「邊界控制」是一個「自治共同體」得以有效運行的核心基礎。
讀者或許會質疑,我們為出入境人數定下限額(一如單程證的每日150人限額),是否就代表,缺乏有效「邊界控制」所帶來的問題會迎刃而解?事實上,「邊界控制」除了是關乎「外來人口數量」的實務問題,更加是「誰決定誰能加入群體成為成員」(Membership)的政治問題,而「社會互信」(Social trust)就是背後的關鍵。誠如David Miller所指出,「社會互信」對於一個有效運作的政治群體至關重要。政治群體所推行的社會政策,往往有賴於其成員的合作;而一定程度的互信,則是有效合作的基礎。由於履行政治群體的義務時,往往有著一定成本,因此人們在履行義務同時,必須相信群體內的其他成員亦會信守相應的義務,不然社會合作將無從說起。例如,若某群體需要通過稅項以進行財富再分配為有需要人士提供協助,群體的其他成員在提供協助時,往往基於一個信念:日後當他們也需要尋求援助時,其他社會成員同樣會為他們提供「相互性援助」(Reciprocal support)15。即使每一個社群社會互信的來源基礎或有不同16;但幾近可以肯定的是,若然某社群無法為成員的加入設定某些條件限制,成員之間的信任將難以維繫,以致政策不但無法實施、就連社會公義、財富再分配等偉大理想,也將難以實踐。當下香港社會,其實特別需要這種「社會互信」,原因是很多人擔心香港社會已因各種議題紛爭變得「撕裂」。
2013年的綜援撤限案就是明顯例子。事實上,不少港人並非反對為窮人提供援助,但是在現行制度下,單程證的受理、審批及簽發均由中國大陸的公安機關按大陸法律、政策及行政法規所進行,香港人在整個過程中完全無權過問。換言之,大陸新移民的加入,沒有經過任何程序取得港人的認可。反對綜援撤限者的邏輯,就是大陸新移民既然從未被港人認可為香港一分子,就不應享用屬於香港的資源。即使「新移民騙綜援」等指控未必合理,但這爭議卻正正凸顯出「社會互信」喪失的後果,以及「社會互信」對於政策順利執行的重要性。可惜,「左翼論者」在討論移民、貧窮、社會褔利、財富再分配等問題時,卻忘記上述議題需要放在香港的實際背景進行討論,有意無意地忽略了香港作為一個「自治共同體」,政策的有效實施必須建基於「邊界控制」這個核心問題。
【人權自由的行使並非毫無限制,普世價值與本土利益不是二元對立】
「左翼論者」不但未有意識到香港作為一個「自治共同體」、必須實施某種的「邊界控制」的核心議題,他們甚至會高舉自由人權等「普世價值」,並將之凌駕於「本土利益」,對種種實施「邊界控制」的意見加以攻擊。其中,港陸家庭團聚是「左翼論者」特別重視的一個議題,他們往往以「家庭團聚是國際基本人權」為道德基礎,嘗試論證大陸人來港的移民權17。
本文認為「左翼論者」的盲點,在於不恰當地把「人權」、「自由」等「普世價值」的行使看成毫無限制,並將所有對行使這些權利的限制,都看成是不公義。這種認為人權自由不容受到任何限制的想法,恐怕也是一種對權利的誤解。
「人權」、「自由」無疑至關重要,但權利的行使,即使在最自由的國家也非無所限制。事實上,絕大部份人權也並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絕對」(Absolute)概念,而是「一個相對程度的問題」(A matter of degree)18。我們的關注重點,應該是保障人們能行使「足夠」(Sufficient)程度的自由、並免於不合理限制19;假如某一種自由的行使,會與其他自由或「重要利益」(Vital interest)相左,某些對自由行使的限制也並非不合理20。例如,我們普遍接受私有產權與私穩對人們至關重要,所以我們不能未經業主的許可便移動到私人地方。這些規定無疑變相限制了他人行動自由的行使(可供自由行動的範圍減少),但我們不會簡單認為行動自由因此受到侵犯21。
同樣地,正如前述,一個「自治共同體」對邊界的控制權,對推行公共政策至關重要,因此假如該「自治共同體」在入出境上附加某種限制以保障其成員的福祉,只要理據合理充份,也不一定是有違人權。如此看來,所謂的「普世價值」與「本土利益」並非不能調和;同時,他們對人類福祉亦各自有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因此,我們在思考政策時,問題的核心並非「本土利益與普世原則誰比誰優先」,而是「有否對本土利益和普世價值同時給予合理且充份的考慮」。本土未必永遠優先,普世也不一定具凌駕性22。
【「世界主義」思潮值得商榷,思考「同等道德關注原則」】
至於部分「左翼論者」宣稱「人人有權選擇在何處居住和生活」,這種帶有「世界主義」(Cosmopolitanism)色彩的論調,也不無商榷餘地,應該加以避免。跟自由主義一樣,世界主義以平等作為出發點,立場上卻比某些自由主義更進一步。世界主義者認為,基於「同等道德關注原則」(Equal moral concern),每個人尋求「福祉發展」(Flourishing)的利益,亦應被給予同等重視。同時,生為不同國家的國民卻往往代表著不同的發展機會,他們遂認為世上所有人均應當能夠隨意跨越國界以實踐個人發展及享用地球資源的平等權利。部份世界主義者甚至認為,國民身份以及其附帶權利本身就已經是一種不平等待遇23。因此,他們支持一種開放邊界(Open border)政策,認為所有邊境限制都不該的。然而,這種想法在理論層面也許說得動聽,在實際運作方面卻面臨種種問題。為此,Jorge M. Valedez在其文章中,就從「自治共同體」的理論出發,指出「世界主義者」的三大盲點24:
一、Jorge M. Valedez指出,在思考「自治共同體」對外人的義務時,「共同體」對現有成員的「固有承諾」(Promises that they have made to their members)必須納入考慮。任何「自治共同體」都必定有一定的運作歷史背景,而該歷史往往包含過去各成員就社會貢獻和分配所作的集體決定,甚至為此而作出的個人犧牲,其他成員亦會因而作出種種合理期望,甚至以此為背景制定人生目標。因此,這些承諾的履行對所有成員的個人發展和福祉至關重要。正如前述,若然共同體無法為人口流動加諸某種限制,隨著「制度能力」與「社會互信」的喪失,它亦難以再履行對現有成員的「固有承諾」(例如提供社會福利援助),亦必將令整個「自治共同體」變得「無法持續」(Unsustainable)。
二、此外,Jorge M. Valedez更提出一個有趣的觀點:即使我們認同「移民權」,不同的移民之間在道德上也應有優次之分。而最應該有優先權的,乃受政治迫害或無處容身而逃離家園的國際難民,因為他們的福祉,比所有其他國家地區的固定居民,更得不到應有的保障25。同時,亦因為世上每個共同體都必不能容納所有希望移居到該處的移民。因此,當我們為國際難民給予優先性時,邏輯上亦必預設了某種邊境控制的機制。
三、最後,必須指出的是,反對「開放政策」與支持「邊境控制」,既不代表認為「本土利益凌駕一切」,也不代表我們能夠無視外人的合理利益。相反,正如Jorge M. Valedez指出,「自治共同體」的道德基礎,在於其「實務優先性」(Pragmatic priority)—若然自治不能確保,一切其他具道德意義的價值亦將無法實踐。同時,亦因為國界、國民身份及每國天然資源數量的「隨機性」(Arbitrariness),「同等道德關注原則」亦預示了共同體成員對外人的某種道德責任。例如,共同體有道德責任為缺乏天然資源的地區提供一定程度的援助;我們需要對歷史上被不公平對待的社群提供某種補償;以及確保各共同體在國際合作中有公平的參與權等。
事實上,「同等道德關注原則」對香港的新移民討論亦有一定的啟示。現時,在香港有關討論往往只著眼於移居者及其在港親友的褔祉,卻忽略了移民對「目的地」(Destination)及「原來國家」(Country of origin)居民可能產生的各種「正面和負面」(Positive and negative)影響。基於「同等道德關注原則」,我們理應對所有人的重要利益有同等的關顧。換言之,在思考問題時我們應該「全面考慮所有受移民影響的人的福祉」,其中移民的利益固然重要,但「目的地」及「原來國家」居民的褔祉也應給予同等重視。因此,我們在討論香港移民政策時,不論是「新移民」還是「香港人」,忽略其中一者在道德上也是說不過去。
【本土主義不是排外而是排中,是香港人最後的吼聲】
歸根究柢,「左翼論者」對「本土主義」的根本誤解,在於他們不明白本土派其實不是排外(即一般意義的外來者)、而是排中(即天朝中國),也看不到北京就是對香港「自治共同體」地位構成的最大威脅。
正如學者黃國鉅指出,現時香港的「本土主義」並非純粹排外,也非種族主義:「他們不仇恨菲傭、不歧視印度人、更不會針對西方人」 26,「本土主義」所針對的,更多是那些不會說粵語、不接受香港價值、相傳被中共「洗腦」、將香港視為「中共殖民地」的大陸人。事實上,在不少本土派眼中,認為那些接受香港語言、文化與核心價值的南亞裔人士,甚至比大陸人更「香港」27。這種對所謂「中國」的排斥,其根據就是自由、法治等核心價值以及香港的獨特性28,實際上就是對近年北京走向「天朝主義」、日趨以強硬路線治港的一種集體反彈。
當然,要說所有大陸人都是中共再殖民香港的工具,難免以偏概全;而部分「本土主義」的抗爭行動,也許是過猶不及的躁動。但這些在「左翼論者」眼中的「義和團」和「法西斯」行為,大抵是任何「本土主義」在初生過程中,往往難以避免的沙石。如果個別「左翼論者」只懂把個別「本土主義」的盲動,隨意抽出來鞭撻一番;卻無視「本土主義」的核心訴求,其實是抵抗北京的天朝帝國主義,那麼他們不單是水平有限錯判形勢、見樹不見林搞錯問題焦點,客觀上也會成為天朝中國再殖民香港的開路先鋒。
「本土主義」,是香港人面對天朝中國步步進逼下發出的最後吼聲,只為守護我城彌足珍貴的「自治共同體」地位。
1 Miller, David. On Nationality,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引文為作者所譯,原文為“People of liberal disposition are left unsure how they should react to such events. They are likely to sympathize with the idea that separate nationalities should be able to govern themselves in the way that they prefer; but they are repulsed by the strident, sometimes almost racist, form that nationalism often takes in practice, and they will throw up their hands in despair when asked to resolve the practical problems that arise when populations are intermingled, or when two nationalities make claim to the same territory ... Some of these problems may indeed prove to be insoluble; but in other cases careful reflection on the nature of nationality, and the legitimacy of the claims that it throws up, may help us to reach a defensible verdict.”。
2 為方便討論,這裡的「本土主義」泛指以保存香港現行政治社群為出發點的理論與說法。
3 本文所指的「左翼論者」,泛指「左翼自由主義者」和「左翼社會主義者」。我們明白兩者的分別,惟為方便討論,我們將兩者對「本土主義」的批評整合,並一併回應。
4 Jorge M. Valedez, Is Immigration a Human Right?, in Roland Pierik, Wouter Werner (eds) Cosmopolitanism in Context: Perspectives from International Law and Political The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5 Jorge M. Valedez, Immigration and the Territorial Powers of Nation-States, Newsletter on Hispanic/Latino Issues in Philosophy, Volume 07, Number 2 (Spring 2008).
6 Jorge M. Valedez, Is Immigration a Human Right?, in Roland Pierik, Wouter Werner (eds) Cosmopolitanism in Context: Perspectives from International Law and Political The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7 Jorge M. Valedez, Immigration and the Territorial Powers of Nation-States, Newsletter on Hispanic/Latino Issues in Philosophy, Volume 07, Number 2 (Spring 2008).
8 顧汝德:《官商同謀:香港公義私利的矛盾》(香港:天窗出版社,2011),頁110;有關殖民地管治的更深入討論,見鄺健銘:《港英時代 英國殖民管治術》(香港:天窗出版社,2011)。
9 同上,頁115-128。
10 Abanti Bhattacharya, Chinese Nationalism Contested: The Rise of Hong Kong Identity. Issues & Studies 41(2) (2005), p. 37-74.
11 李峻嶸:〈略談左翼在香港的困局和使命〉,《香港獨立媒體》,2015年4月28日,網址: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33777。
12 林兆彬:〈追求「港人優先」的同時,不能夠違反「普世價值」〉,《香港獨立媒體》,2013年10月28日,網址: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33565 。
13 區龍宇:〈愈反惡魔,自己愈變惡魔〉,《香港獨立媒體》,2015年3月12日,網址: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18666 。
14 Jorge M. Valedez, Immigration and the Territorial Powers of Nation-States, Newsletter on Hispanic/Latino Issues in Philosophy, Volume 07, Number 2 (Spring 2008).
15 Miller, David. On Nationality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p. 90-93.
16 「社會互信」的基礎,可以源自某種共同的身份認同,也可以源自共享的歷史、文化甚至宗教信仰。個別社群的互信起源或有不同,難以一概而論,由於篇幅有限,我們無意在此深入討論。本文重點在於強調,某種加入資格的控制,對於互信的維持有著關鍵的重要性。
17 獨媒轉載:〈團結社會.團聚家庭 爭取審批權,還港公義自治〉,《香港獨立媒體》,2013年10月6日,網址: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18317 。
18 Miller, National Responsibility and Global Justice, p. 205-206.
19 例如,我們要確保社會上有足夠的活動空間,以使個體能夠過一個合理的生活。這個程度可能很高,但絕非無所限制。
20 這些原因,可以是其他個人權利與自由,也可以基於某些道德判斷。
21 作者認同「人權」、「自由」等價值無可取代。同時,作者亦絕非認為「人權」、「自由」可以隨意置換、為利益而犧牲。作者只是指出,即使我們認同天賦人權與自由,我們在行使這些自由時,也需要將其他合理因素,例如對其他人的權利、自由、福祉的影響納入考慮,並權衡兩者。至於哪些權利與哪些褔祉比較重要,則需要基於實際情況再作考慮,不能一概而論。
22 由於篇幅有限,本文無意在此深入討論新移民、自由行、走私客等議題。相反,我們只期望提出「對本土利益和普世價值同時給予合理且充份的考慮」作為思考港陸矛盾為大原則。而取回邊境控制權,則是香港人能夠「以香港為出發點思考港陸關係」的重要一步。
23 Joseph H. Carens, Alien and Citizens: The Case for Open Borders, Review of Politics 49:3 (1987), p. 252.
24 Jorge M. Valedez, Is Immigration a Human Right?, in Roland Pierik, Wouter Werner (eds) Cosmopolitanism in Context: Perspectives from International Law and Political The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25 把這個觀點套用在香港,那些來到香港對尋求庇護的國際難民和酷刑聲請者,其實比那些港陸家庭團聚的人,應該有更強的道德基礎得到優先居留的權利,但相比之下他們卻得不到與大陸新移民同等的「道德關注」。
26 黃國鉅:〈從悲劇看香港的命運〉,《思想》第26期(台北:聯經出版社,2014),頁175。
27 其中,喬寶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28 黃國鉅:〈從悲劇看香港的命運〉,《思想》第26期(台北:聯經出版社,2014),頁175。
《香港革新論》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reformhk
=======================================
想睇更多香港政治新聞和評論,即LIKE《香港革新論》
https://www.facebook.com/reformhk
訂購《香港革新論》
內容簡介:https://goo.gl/qWqRmj
訂購表格:https://goo.gl/GRTWD0
電郵:reformhongkong@gmail.com
#香港革新論 #香港政治 #自沿共同體 #自治 #左翼 #新書 #書展 #政改 #本土派 #本土 #香港人 #身份認同 #方志恒 #王慧麟 #田方澤 #何俊霆 #何偉倫 #吳凱宇 #李耀基 #周日東 #房吉祥 #易汶健 #林立志 #施家潤 #柯衍健 #袁彌昌 #區諾軒 #陳智傑 #黃冠能 #楊庭輝 #雷浩昌 #鄺健銘 #鄺英豪